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九省联考”完全解读政
治乙卷适用省份河南试卷总评试题评价
试卷命制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成果有机融入试题,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体现时代价值,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始终坚持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大部分选材都体现了新时代的发展成果,体现价值引领,展现四个自信。所有试题都设置以情境,部分试题注重对知识整合性应用,如19题从文化的传承中体现哲学道理,有利于落实新课改所提倡的大概念、大单元和大任务教学;如13题考查习近平文化思想、18题考查革命文化和民族精神、23题考查音乐创作的文化根脉和时代脉动。又如第12、16、39题考查党的知识或发展成果,使学生心有中国共产党,胸怀祖国。1.注重价值引领,落实核心素养试题评价
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选择题覆盖了所有必修模块和选择性必修模块。主观题除了必修一和必修二,都有覆盖。
对于知识的考查,不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而是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深度分析和辩证思维,以解决问题。如14题推导题,40题要求考生结合图片和文字说明支持还是反对AI在艺术创作领域的应用,调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阐明理由;42题要求考生结合图片和材料说明基础研究是如何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不断实现认识的飞跃的,需要调用《逻辑与思维》中认识的飞跃的有关知识,对于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等能力都有一定要求。2.体现知识为基,突出多种能力试题评价
在命题风格,题型结构、知识分布、能力立意和试卷难度等方面保持基本稳定。选材比较丰富,有历史知识、伟人案例、国家政策、发展成果、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现代文化,有以小见大的案例,也有宏观视野的国际关系。有材料分析题,有图表分析题,但本次考试没有开放类试题。学生需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日常时政的积累,注重审题,重视思考、分析和理解能力的培养。
如第12题引用三代领导人的讲话,14、15、17、39题选用国家文件或政策,39题我国积极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如第40、42题将图片与文字结合起来考查,要求考查评析。3.保持基本稳定,考查形式较新试题评价
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立法、司法、执法、守法等法律实践活动素材,围绕法治教育的目标,结合中学教学实际和重要法律基础知识,考查学生对宪法和法律知识、我国法治建设成就、公民权利和义务等方面内容的理解,以及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掌握的法律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思想认识,树立宪法意识和法治理念,做到懂法、守法、护法,做好投身到法治建设实践的积极准备。。
如第17题引用加强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管制度的行政性法规,18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爱国与法治相结合,将革命文化、理想信念、爱国精神、依法治国综合起来考查。第41题直接考查《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考查著作权,正确行使诉讼权利的知识。4.德治法治结合,强调依法治国必修模块必修模块试卷结构非选择题选择题选择性必修模块选择性必修模块12-19小题20-23小题38、40小题39、41、42小题32分16分22分30分题号知识模块考查知识点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共同富裕1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4经济与社会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15完善社会保障体系16政治与法治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7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法治政府建设18哲学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环境,理想信念19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20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国际组织,东盟21大国外交,和平与发展,多边主义,联合国22法律与生活订约履约诚信为本,合同,侵权责任,无过错责任23逻辑与思维假言判断与推理考情分析1、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小题,合计48分)题号知识模块题型考查知识点38政治与法治意义类中国共产党的作用,基层治理,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民主特点、党建知识39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原因意义类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联合国40哲学与文化原因类分析说明类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41(1)法律与生活分析说明类原因依据类著作权41(2)正确行使诉讼权利法律与生活图像题分析说明类原因依据类42逻辑与思维图表题分析说明类分析与综合2、非选择题(共5小题6个问,合计52分)备考指津1.落实核心素养目标导向,细心研读课标,提炼学科核心概念,理解掌握基本原理,提升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2.把握命题规律与趋势,加强对重点时政的研究和试题结构的研究,必修一和必修二没有主观题,选择性必修模块要加强。3.改变传统“一轮全面、二轮专题”复习模式,构建“素养导向下大单元大概念”复习模式,综合运用所学值得关注。4.把握新教材新变化,突出基础与必备、突出核心与主干、突出整合与贯通、突出特点与热点,吃透教材、高屋建瓴、抓住重点、破解难点。真题解读
我们的目标是要使我国比现在大为发展,大为富,大为强……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毛泽东
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习近平12.以上论述共同反映出①实现共同富裕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内在要求②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在党的领导下经历长期奋斗③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④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大道不移的为民情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详解】①:材料中强调的是三代党的领导人对实现共同富裕的有关论述,没有涉及共同富裕与生产力的关系,①排除。②④:三代党的领导人对实现共同富裕作出的论述,说明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在党的领导下经历长期奋斗,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大道不移的为民情怀,②④符合题意。③: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3.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既有理论观点的创新突破,又有工作布局的部署要求,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习近平文化思想①为做好新时代文化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②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③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④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理论的新发展,反映出我们党的制度自信达到了新高度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详解】①②: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理论观点的创新突破,又有工作布局的部署要求,为做好新时代文化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①②符合题意。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③说法错误。④: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文化自信,不是制度自信,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4.2022年,相关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与《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指出要支持引导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依托资源要素禀赋,在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基础上承接国内产业梯度转移。下列关于这一“转移”的传导过程正确的是①分析地区比较优势一推动产业合理布局一形成产业优势互补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②评估环境承载能力→利用资源要素禀赋→实现产业供应链完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③分析资源要素禀赋一推动区域合理分工一实现产业供应链畅通→助力经济结构优化④布局产业供应链分工一评估环境承载能力一实现地区产业集聚一助力经济结构优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详解】①:分析地区比较优势,支持引导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国内产业梯度转移,推动产业合理布局,有利于产业优势互补,进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①符合题意。②: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支持引导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依托资源要素禀赋,承接国内产业梯度转移,推动实现产业供应链完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②符合题意。③④:支持引导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国内产业梯度转移,落脚点在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而非经济结构优化,且应该是先“评估环境承载能力”,而后“布局产业供应链分工”,③④排除。故本题选A。15.2023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基本养老服务主要由国家直接提供或者通过一定方式支持相关主体提供,明确基本养老服务涵盖物质帮助、照护服务、关爱服务等,旨在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提供必需的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服务。这要求①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大力倡导发展养老产业②明确政府主导责任,构建多元养老服务格局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风险,增进人民福祉、共享发展成果④坚持社会保障适度原则,实现服务需求与经济发展的平衡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详解】①:题干强调明确政府责任,不涉及大力倡导发展养老产业,①不符合题意。②:《意见》明确基本养老服务主要由国家直接提供或者通过一定方式支持相关主体提供,这要求明确政府主导责任,构建多元养老服务格局,②符合题意。③:《意见》旨在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提供必需的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服务,这要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风险,增进人民福祉、共享发展成果,③符合题意。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而不是坚持适度原则,④表述错误。故本题选C。16.某社区积极推行“党建+基层治理”模式,通过居民推荐、居委会审核、群众评议方式选出有热心、有威信的100多名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公安、老居民等“五老”成员,联合物业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工作者等共同组成矛盾调解站15个,帮助居民解决烦心事。该模式旨在①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基层行政管理体制优势②协调各类资源力量,激发基层治理内生动力③创新群众自治组织形式,推动社会治理有序发展④拓宽基层民主参与渠道,构筑共建共治共享格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详解】①:矛盾调解站不属于基层行政管理体制,①不符合题意。②:该社区推行“党建+基层治理”的模式,创新了民主管理形式,通过多元共治,激发调动了群众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提高了社区治理水平,协调各类资源力量,激发基层治理内生动力,②正确。③:该模式是充分调动群众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的深刻实践,创新了民主管理的形式,并没有创新群众自治组织形式,③错误。④:通过居民推荐、居委会审核、群众评议方式选出有热心、有威信的100多名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公安、老居民等“五老”成员,联合物业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工作者等共同组成矛盾调解站15个,帮助居民解决烦心事。该模式旨在拓宽基层民主参与渠道,构筑共建共治共享格局,④正确。故本题选D。17.2023年12月,国务院公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明确了加强监管的主要任务、具体措施等,这是我国首次为加强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管制定的行政性法规。制定该法规①是国务院行使立法权对支付机构加强监管的表现②利于完善法律实施机制,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③做到了依法科学立法,推进了我国法治理论创新④坚持立法为民,维护支付领域消费者的合法权益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详解】①④:国务院公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这是我国首次为加强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管制定的行政性法规,这是国务院行使立法权对支付机构加强监管的表现;是坚持立法为民,维护支付领域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体现,①④符合题意。②:《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明确了加强监管的主要任务、具体措施等,完善法律实施机制,但通过制定法规并不能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②不符合题意。③:制定该规律是国务院行使立法权的体现,但材料并未涉及立法过程,不能判断是否做到了依法科学立法,也不能体现我国法治理论创新,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8.《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出台后,某地积极推动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研发“培根铸魂”红色教育专题课程,推出针对青少年的“初心不改”精品旅游线路,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此举意在①讲好红色故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②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华民族精神③厚植红色基因,激发青年爱国热情④培育时代新人,提升科学文化素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详解】①: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讲好红色故事,传承革命文化,而不是优秀传统文化,①不符合题意。②③:该地积极推动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研发“培根铸魂”红色教育专题课程,推出针对青少年的“初心不改”精品旅游线路,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此举意在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厚植红色基因,激发青年爱国热情,②③符合题意。④:该地积极推动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研发“培根铸魂”红色教育专题课程,意在培育时代新人,激发青年爱国热情,而不是意在提升科学文化素质,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9.2023年6月,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賡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这强调①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性寓于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普遍性中②传统与现代的对立统一规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本质③文明进步的飞跃性与间断性离不开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积累④现代并非与传统绝缘,应在扬弃中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详解】①:应该是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普遍性寓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性中,①说法错误。②: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不是传统与现代的对立统一规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本质,②说法错误。③④: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这强调文明进步的飞跃性与间断性离不开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积累;同时说明现代并非与传统绝缘,应在扬弃中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20.冷战结束以来,东亚地区逐步形成以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为中心的多种区域合作框架并存的局面。“东盟方式”是东盟最基本的合作规范,遵循协商一致、循序渐进的原则,坚持互不干涉内政,以非正式调节解决成员间的分歧和争端,积累了推动开放地区主义的亚太经验。“东盟方式”有利于①保障东盟成员国的战略生存空间②增强东盟自身的主动性和话语权③化解成员国国内的政治经济危机④高效率制度化推动地区共同治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详解】①②:“东盟方式”遵循协商一致、循序渐进的原则,坚持互不干涉内政,以非正式调节解决成员间的分歧和争端,这有利于保障东盟成员国的战略生存空间,推动东盟一体化进程,增强东盟自身的主动性和话语权,①②符合题意。③:“东盟方式”坚持互不干涉内政,故不能化解成员国国内的政治经济危机,③不符合题意。④:“东盟方式”以非正式调节解决成员间的分歧和争端,而不是高效率“制度化”推动地区共同治理,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21.“小圈子的多边主义”是集团政治,“本国优先的多边主义”是单边思维,“有选择的多边主义”是双重标准。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和历史之变,习近平多次在国际场合倡议,人类社会必须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关于真正的多边主义,理解正确的是①以人类共同价值为精神内涵,以大国主导为底层逻辑②真正的多边主义越来越成为世界主要大国的外交理念③当今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④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主义平台的权威性和有效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详解】①:真正的多边主义以人类共同价值为精神内涵,而不是大国主导的,①表述错误。②:真正的多边主义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不仅仅要成为世界主要大国的外交理念,而是要成为世界各国的外交理念,②不符合题意。③④: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和历史之变,当今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坚持真正多边主义,不搞集团政治、单边思维、双重标准,联合国是多边主义的旗帜,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主义平台的权威性和有效性,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22.某公司经营的大型游乐设施过山车发生碰撞事故,一辆已出发的过山车在轨道最高点停了数秒后倒退,撞上另一辆过山车,导致多名乘客受伤。对此分析正确的是①乘客与该公司间存在消费合同关系②该公司未尽到安全警示义务,侵害了乘客的知情权③乘客若起诉侵权,应就该公司的过错承担举证责任④该公司应对事故造成的乘客身体伤害承担无过错责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详解】①:乘客乘坐某公司经营的大型游乐设施,表明其与该公司间存在消费合同关系,①正确。②:经营者应保证消费者安全消费的权利,该公司游乐设施发生碰撞导致乘客受伤,侵害了乘客安全消费的权利,而不是知情权,②不符合题意。③:乘客若起诉侵权,需由该公司承担举证责任,若该公司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则需要承担侵权责任,③不符合题意。④:民法典规定娱乐场所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责任,故该公司应对事故造成的乘客身体伤害承担无过错责任,④正确。故本题选B。23.一首好的流行歌曲,一定盛满“时代情感”,如反映我国不同时代变化的《春天的故事》《常回家看看》《孤勇者》,不知触动多少人的心。流行音乐的创作,必须注重续接文化根脉且反映时代脉动,如此,流行音乐方能在人们心灵深处扎根。如果以上陈述为真,下列结论正确的是①不好的流行歌曲,一定没有盛满“时代情感”②没有盛满“时代情感”的流行歌曲,不可能是好的③在人们心灵深处扎根的流行音乐,其创作都反映了时代脉动④注重续接文化根脉且反映时代脉动的流行音乐,定会在人们心灵深处扎根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详解】①:一首好的流行歌曲,一定盛满“时代情感”,这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其有效式是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该选项否定了前件,是无效式,不能在结论中必然否定后件,推理错误,①排除。②:该选项否定了后件,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有效式,结论能必然否定前件,推理正确,②符合题意。③:必须注重续接文化根脉且反映时代脉动,如此,流行音乐方能在人们心灵深处扎根,这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其有效式是肯定后件式和否定前件式。“注重续接文化根脉且反映时代脉动”是“流行音乐方能在人们心灵深处扎根”的必要条件。该选项肯定了后件,属于有效式,能必然肯定前件,推理正确,③符合题意。④:该选项肯定了前件,是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无效式,结论不能必然肯定后件,推理错误,④排除。故本题选C。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四下基层”是习近平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当年,习近平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并率先垂范,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树立了光辉典范。
多年来,宁德始终积极践行这一工作方法。近三年,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宣讲小分队180多支,宣传宣讲4万多场次。深入企业调研和现场办公,更新发布25类33项“免申即享”政策清单。市县两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年到基层调研时间不少于60天。各级领导干部每月轮流到信访部门接访群众,2022年接待群众2812批6172人次,推动解决信访积案和突出问题184件,化解矛盾纠纷1178件。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阐述在新征程上传承和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的意义。【参考答案】①传承和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有利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引领基层治理,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②传承和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有利于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促进民主执政、为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高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巩固和扩大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③传承和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有利于更好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能够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实现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凸显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④传承和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分析】背景素材:福建宁德在新征程上传承和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
考点考查: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意义类主观题,运用党的作用、基层治理、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民主特点、党建等相关知识来阐述在新征程上传承和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的意义。第二步:读材料。通过标点符号,特色句式或段落等,提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近三年,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宣讲小分队180多支,宣传宣讲4万多场次。深入企业调研和现场办公,更新发布25类33项“免申即享”政策清单。市县两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年到基层调研时间不少于60天→可联系有利于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引领基层治理,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效信息②:各级领导干部每月轮流到信访部门接访群众,2022年接待群众2812批6172人次,推动解决信访积案和突出问题184件,化解矛盾纠纷1178件→可联系有利于践行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促进民主执政,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有利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有效信息③:习近平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并率先垂范,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树立了光辉典范→可联系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是推进全球气候治理的行动派,“言必行、行必果”;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2023年11月,公布《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2023年12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会议期间,宣称将在两年内宣布2035年碳排放目标;目前,中国已完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构建。积极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合作。2023年,启动中美“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着力推动“中欧绿色行动”,继续推进南南气候多边进程……中国以实际行动凝聚全球气候治理共识,提振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说明中国为什么要做积极推进全球气候治理的行动派。【参考答案】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中国极应对气候变化有助于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全球公共利益,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②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有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为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做出贡献。③联合国在推动共同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气候变化是全球性挑战,中国尊重联合国权威,支持联合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核心作用。④和平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全球气候治理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中国通过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推动多边合作,有助于实现人类的共同繁荣和发展。【分析】背景素材:中国是推进全球气候治理的行动派考点考查: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联合国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题,考查的范围为《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属于大切口宏观知识考查,要求说明中国为什么要做积极推进全球气候治理的行动派。结合材料信息,可以从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联合国等角度分析。第二步:读材料。通过标点符号,特色句式或段落等,提取材料中有效信息。关键词①:中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已完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构建;中美“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可联系教材知识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关键词②: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是推进全球气候治理的行动派,“言必行、行必果”→可联系教材知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有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关键词③:2023年12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会议期间,宣称将在两年内宣布2035年碳排放目标→可联系教材知识联合国在推动共同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尊重联合国权威,支持联合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核心作用。关键词④:中国启动中美“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着力推动“中欧绿色行动”,继续推进南南气候多边进程→可联系教材知识和平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全球气候治理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近年来,AI(人工智能)正通过深刻变革人类社会信息处理方式而影响各行各业。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只要几步简单操作就能完成大量的作品,因此,AI被广泛应用在艺术创作的多个领域:戏剧创作: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辅助完成角色表情和动作的生成。音乐创作:应用音乐生成模型辅助生成旋律、和声等。绘画创作:应用图像生成模型,组合或改变现有素材生成符合特定风格或主题的图像。......
有人认为,AI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应进一步开拓AI在艺术创作领域的应用。也有人认为,艺术是人类寄托感情、表达对世界认知的特殊方式,依赖于人类特有的想象力,不应被AI入侵。你支持还是反对AI在艺术创作领域的应用?请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阐明理由。【参考答案】答案示例一:赞成。价值选择是人们在价值判断基础上作出的,它们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从当前来看,AI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只要几步简单操作就能完成大量的作品,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应进一步开拓AI在艺术创作领域的应用,这是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答案示例二:反对。价值选择是人们在价值判断基础上作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面对同一问题,不同的人可能做出不同的价值评价。人是艺术的创造者和享受者,艺术应该寄托人类感情、表达人类对世界认知的特殊方式,依赖于人类特有的想象力,而不应被AI入侵,这要求我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分析】背景素材:AI在艺术创作领域的应用考点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说明类主观题,考查的范围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要求考生说明支持还是反对AI在艺术创作领域的应用,并阐明理由,需要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关键信息并结合课本知识进行说明。第二步:审材料。赞成关键词:AI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应进一步开拓AI在艺术创作领域的应用→可联系教材知识价值选择是人们在价值判断基础上作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反对关键词:艺术是人类寄托感情、表达对世界认知的特殊方式,依赖于人类特有的想象力,不应被AI入侵→可联系教材知识价值选择是人们在价值判断基础上作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作家王某创作的小说拥有众多读者。某电视剧制作公司未经王某同意,根据其小说编写剧本拍摄电视剧,并在电视台播出。王某认为该公司未经本人许可,擅自改编其小说拍摄为电视剧,且二者存在实质性相似,构成侵权,故将该公司诉至法院。(1)该公司侵犯了王某的何种权利?请说明理由。(2)诉讼中王某了解到,审理本案的法官李某是该电视剧制作公司的债务人。为实现公正审理,王某应如何行使诉讼权利?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该公司侵犯了王某的著作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改编等方式使用作品的行为构成侵权。本案例中电视剧制作公司未经王某同意,擅自改编其小说拍摄为电视剧,且二者存在实质性相似,并在电视台播出,该公司的行为侵犯了王某的著作权。【原卷无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2)王某可以行使申请回避的权利。在诉讼中,当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具有法律规定不宜参加案件审理或有关诉讼活动的情形时,当事人有权要求其退出,这就是诉讼法中规定的回避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阜阳科技职业学院《材料力学(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豫章师范学院《招投标与合同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健身教练技能培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生态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管理职业学院《图像编辑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中学化学问题设计与问题解决》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周口师范学院《运动控制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给排水工程仪表与控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犯罪心理学专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科技学院《世界平面设计史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2021版)数据结构一览表
- 电子商务基础与实务(第四版)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信息论与编码(第4版)完整全套课件
- 施工吊篮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调试作业指导书(通用版)
- 2023年全国卷英语甲卷讲评课件-2024届高考英语复习
-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第五版)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战胜抑郁 走出抑郁症的30天自我康复训练》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 办公电脑领用、保管登记表
- 幼儿园课件:时钟国王
- 最值问题-阿氏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