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_第1页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_第2页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_第3页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_第4页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列车运行图的基本要素学习目标1.运行图基本要素—数量要素2.运行图基本要素—时间要素3.运行图基本要素—其他相关要素运行图基本要素时间要素数量要素其他相关要素运行图基本要素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的组成要素有三类:

时间要素数量要素相关要素列车运行图的时间要素主要包括区间运行时间、停站时间、折返作业时间、车站间隔时间、出入车辆段作业时间、运营时间和停送电时间等。一、时间要素区间运行时分是指列车在两相邻车站之间的运行时间标准。区间运行时分应按各种列车和上下行方向分别查定。此外,列车区间运行时分还应根据列车在每一区间两个车站上不停车通过和停车两种情况分别查定,如图1所示。1.区间运行时间一、时间要素

通通

起通

通停

停停

图1纯运行时分:列车不停车通过两个相邻车站所需的区间运行时分。列车到站停车和停站后出发起动的而延长的运行时分称为起动附加时分和停车附加时分。1.区间运行时间一、时间要素区间运行时分是指列车在两相邻车站之间的运行时间标准。式中T运---列车区间运行时分,min;t纯运---列车不停车通过两相邻车站所需的区间运行时分min;t起---起车附加时分,min;t停---停车附加时分,min。1.区间运行时间一、时间要素停站时间指车站办理乘客乘降所必须的停车时间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列车停站作业可分解为:(1)进站停稳至屏蔽门、车门打开;(2)乘客上下车(3)关闭车门和屏蔽门至列车起动。一般开门大约在5s左右,关门在3~5s左右,如果站台上采用屏蔽门设置,还要考虑屏蔽门与车门之间的时间差。2.停站时间一、时间要素乘客上、下车的时间与乘客数量多少、车辆车门数和宽度、站务员的疏导管理有密切的关系。根据统计资料,每位旅客上下车约需0.6s,如下式式中t上下---乘客上下车时间,s;Q上下---高峰小时内单个方向本站上下客人数之和,人;N列---高峰小时通过本站的列车对数,对;M---每列车的车门数,个。2.停站时间一、时间要素列车停站时间为:式中t停站——每列车在车站上的停留时间,s;t门——开关门时间,s;t上下——乘客上下车时间;Δt---一定程度的富裕时间,s。一般车站的停站时间应控制在20~30s2.停站时间一、时间要素折返作业时分指列车到达终点站或在中间站进行折返作业

的时间总和。折返作业时分包括:

(1)列车在车站开关门时间

(2)乘客上下车时间

(3)确认信号时间

(4)出入折返线时间

(5)司机换岗时间等3.折返作业时间一、时间要素列车折返方式分为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如图2所示。站前折返是列车经由站前渡线进行折返;站后折返是列车利用站后尽端折返线进行折返。不向的折返布置形式,列车折返所需时间不同。站前折返(a)

站后折返(b)图23.折返作业时间一、时间要素列车折返出发间隔时间是指列车在折返站的最小出发间隔时间。主要取决于折返线的布置、采用的折返方式等,见图3。图3站后折返列车折返出发间隔时间示意图4.列车折返出发间隔时间一、时间要素4.列车折返出发间隔时间一、时间要素列车折返出发间隔时间为:式中:---表示出发列车驶离车站闭塞分区的时间(s)---表示车站为折返线停留列车办理调进路的时间,包括道岔区段时路解锁延迟、排列进路和开放调车信号、更换操作台等各项时间;---表示司机确认信号时间;---表示列车从折返线至车站出发正线的走行时间;---表示列车停站时间。4.列车折返出发间隔时间一、时间要素车站的间隔时间是指车站办理两个到车的到达、出发或通过作业所需耍的最小间隔时闻。车站间隔时间在市郊铁路、城际铁路等轨道交通系统中使用。在地铁、轻轨等系统中只在运行调整或者线路、信号设备不完整的情况下使用。常用的车站间隔时间包括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会车间隔时间、连发间隔时间、同方向列车不同时到发及不同时发到间隔时间等几种。5.车站间隔时间一、时间要素(1)相对方向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Г不)在单线区段,相对方向列车在车站交会时,自某一方向列车到达车站之时起,至对向列车到达或通过该站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a)两列都停车

(b)一列停车、一列通过运行图上通常采用一列停、一列通过的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本土有动画,脚本有说明5.车站间隔时间图5一、时间要素(2)会车间隔时间(Г会)在单线区段,自列车到达或通过车站时起,至该站向同一区间发出另一对向列车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会车间隔时间,如图6。图6会车间隔时间左右两个图分开第一个图设置动画已经在脚本有说明(高教社)5.车站间隔时间一、时间要素在自动闭塞区段,一个站间区间内同方向可有两列及以上列车,以固定或非固定的闭塞分区间隔运行,称为追踪运行。追踪运行列车之间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追踪列车间隔时间。6.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图7图8一、时间要素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取决于自动闭塞信号的制式、列车长度、列车运行速度、列车停站时间,以及闭塞分区的长度等因素。去掉6.追踪列车间隔时间一、时间要素出入车辆段作业时间指列车从车辆段到达与其相接的正线车站或返回的作业时间。7.出入车辆段作业时间一、时间要素营运时间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运送乘客的时间。一般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均留有一定的非运营时间(主要在00:00〜06:00),主要用来进行线路、设备的检修和维护。8.营运时间停送电时间指每天营运开始前送电和运营结束后停电所需的操作和确认的时间。9.停送电时间二、数量要素按客流的时间分布进行预测、调查分析,确定高峰、低谷时段客流量,从而对列车编组数或列车运行列数等相关因素进行合理安排,并作为开行不同形式列车的主要依据,如区间列车、连发列车等。全日分时段客流的分布主要取决于轨道交通的运能、车站所处的交通位置及周围客流的交通需求。1.全日分时段客流分布二、数量要素二、数量要素列车满载率是列车实际载客量与列车定员数之比。编制列车运行图时,既要保证一定的列车满载率,使运输能力得到充分利用,又要留有一定余地,以应付某些不可预测因素带来的客流量波动,同时也要考虑乘客的舒适水平。2.列车满载率

3.出入库能力4.列车最大载客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出入库线进入正线运营的最大列车数,称为出入库能力。由于车辆基地与接入车站之间的出入库线有限,加之出入库列车进入正线受正线通过能力的影响。因此,出入库能力的大小编制列车运行图的一个重要因素。列车最大载客量即一个编组列车按车厢定员计算允许装载的最大乘客数,分为定员载客量和超载客量。列车最大载客量主要与采用的车辆类型及编组辆数有关。二、数量要素

1.与城市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2.与其他城市公共设施的衔接城市轨道交通应与其他交通方式实现有效衔接,包括大交通方面的铁路车站、港口、机场、公路交通枢纽,城市交通方式的公交系统、自行车交通、其他交通(如私家车)等。城市中有大量客流聚集的公共设施,如大型体育场、娱乐场所、商业中心、大型工矿企业等,这些场所经常会有短时间的大量突发客流,给城市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营带来一定的考验,造成一时的运力和人力的紧张。三、其他相关要素

3.列车试车作业检修完毕的车辆,应首先在车辆检修基地的试验线上进行试验,各项指标合格后才能投入运营。有时某些项目的测试需要到正线上才能完成,此时,需要在运行图上做调整。三、其他相关要素

4.列车检修作业5.司机作息时间安排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后,车辆需要进行定期维修和保养,因此,需要合理安排列车运行时间和检修时间,以保证每列车都有日常的维护保养时间,又能使各列车的走行公里接近,达到各列车均衡使用。司机的作息时间与列车交路、交接班地点、途中用餐、工时考核等因素有关,应均衡安排好司机的休班和工作时间。三、其他相关要素

6.车站的存车能力城市轨道交通中大部分车站不设配线,没有存车能力,只有在区间个别车站或终点站设有停车线,可用于存放一定数量的列车供日常维护用或作为备车,夜间作为停车线,以减少列车的空驶,均衡早晨的发车秩序。三、其他相关要素

7.投运列车数目列车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主要行车设备,增加投运列车数目是提高运营能力的主要措施,但绝非是投运列车数目越多越好。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首先要考虑运营成本,才能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做好运能和运量之间的良好配合,经济合理地安排列车的数量。由于高峰时段运能紧张,部分上班乘客上不去车,不仅影响列车正常运行,也给其带来不便与困难。此时本应增加投运列车数,可车场内无列车能够投入运营,可以考虑抽调检修车投入高峰时段运行等措施。由此使运能紧张得到缓解,较好地解决了高峰时段上下班乘客乘车困难的问题。三、其他相关要素小结时间要素数量要素其他相关要素思考题列车运行图的时间要素包括哪些内容?列车运行图学习目标1.了解列车运行图的意义2.熟悉列车运行图的图解表示含义3.熟悉各种类型列车运行图的特点

一、列车运行图的意义列车运行图是运用坐标原理来描述列车在轨道线路上运行的时间、空间关系,直观地显示出列车在各车站(车辆段)停车或通过、在各区间运行状态的一种图解形式,如图1所示。列车运行交路、列车的到发(通过)时刻、列车折返时间、区间运行时间在站停站时间第一节列车运行图的意义图1列车运行图图解表

二、列车运行图的图解表示列车运行图有两种输出形式:运营a时刻表----供车站人员、乘务司机以及对外公布时乘客使用,如图2所示。图解表形式----供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运营调度部门行车调度指挥使用,如图3所示。第二节列车运行图的识别图2

列车运营时刻表图3列车运行图图解表第二节列车运行图的识别第二节列车运行图的识别列车运行图运用坐标原理表示列车在各站和区间运行计划的一种图解形式,由时间线、站名线、运行线、列车车次、运行时刻组成。

二、列车运行图的图解表示第二节列车运行图的识别第二节列车运行图的识别在列车运行图上,车站中心线的位置一般有下列两种确定方法:1.按区间实际里程的比例确定2.按区间运行时间的比例确定(我国多采用)指车站中心线的位置按整条线路内各车站之间列车运行吋间的比例来确定,如图4所示。

二、列车运行图的图解表示第二节列车运行图的识别第二节列车运行图的识别2.按区间运行时间的比例确定(我国多采用)图4按区间运行时分比率画站名线例图

二、列车运行图的图解表示第二节列车运行图的识别第二节列车运行图的识别图5列车运行图(需要重画)

二、列车运行图的图解表示

第二节列车运行图的识别第二节列车运行图的识别三、列车运行图的分类1.按照使用范围分类(1)工作日运行图---每周工作日(2)双休日运行图---双休日(3)节假日运行图---元旦、春节、淸明节、五一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等法定节假日(4)其他特殊运行图---举办重大活动、遇天气骤变而引起短期性客流的激增等。

第二节列车运行图的识别第二节列车运行图的识别2.按照时间格式分类(1)1分格运行图横轴以1分钟为单位用细竖线加以划分,主要适用于行车间隔较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如图6所示。图61分格运行图三、列车运行图的分类

第二节列车运行图的识别第二节列车运行图的识别2.按照时间格式分类(2)2分格运行图横轴以2分钟为单位并用细竖线加以划分。适用于行车间隔稍大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如图7所示。图72分格运行图三、列车运行图的分类

第二节列车运行图的识别第二节列车运行图的识别2.按照时间格式分类(3)十分格运行图横轴以10分钟为单位用细竖线加以划分,适用于市郊铁路和城际铁路等轨道交通系统,如图8所示。图8十分格运行图三、列车运行图的分类

第二节列车运行图的识别第二节列车运行图的识别2.按照时间格式分类(4)小时格运行图横轴以1小时为单位用竖线加以划分。主要在编制旅客列车方案图和车底周转图时使用,如图9所示。图9小时格运行图三、列车运行图的分类

第二节列车运行图的识别第二节列车运行图的识别3.按照区间正线数目分类(1)单线运行图在单线区段,上下行方向列车都在同一正线上运行,列车的交会只能在车站进行。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单线运行图使用较少,如图10所示。图10单线运行图三、列车运行图的分类

第二节列车运行图的识别第二节列车运行图的识别3.按照区间正线数目分类(2)双线运行图在双线区段,上下行方向列车在各自的正线上运行,可以在区间内或车站上交会,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一般都设有双线,采用双线运行图,如图11所示。图11双线运行图三、列车运行图的分类

第二节列车运行图的识别第二节列车运行图的识别3.按照区间正线数目分类(3)单双线运行图在单、双线区间按各自单线和双线运行图的特点铺画运行线,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中,只在非正常情况下的列车运行调整期间使用,如图12所示。图12单双线运行图三、列车运行图的分类

第二节列车运行图的识别第二节列车运行图的识别4.按列车之间运行速度差异分类(1)平行运行图在同一区间内,同一方向列车的运行速度相同,且列车在区间两端站的到达、出发或通过的运行方式也相同,因而列车运行线相互平行,如图13所示。图13平行运行图三、列车运行图的分类第二节列车运行图的识别第二节列车运行图的识别4.按列车之间运行速度差异分类(2)非平行运行图列车速度不同,且列车在区间两端站的到达、出发或通过的运行方式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