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2023年河北省唐山市海港经开区小升初语文试卷(有解析)2023年河北省唐山市海港经开区小升初语文试卷
积累运用。
1.读拼音,写词语在横线处。
zhǒngzhàngshēnyínkǒngbù
pāoqìbōxuē
2.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打“√”。
追悼(dàodiào)蜷缩(quánjuǎn)
燕山(yànyān)徘徊(huíhuái)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根据句意选词填上空。
箱倒柜空见惯见微知
知非福别出心不可思
(1)眼前吃点亏不用太沮丧,要知道塞翁失马,。
(2)那伙土匪进村,挨家挨户地,把值钱的东西抢劫一空。
(3)以他们的篮球水平,居然赢得了这次比赛,真是啊!
4.查字典,完成练习。
“御”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再查画。
“御”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驾驭车马,赶车;②封建社会指上级对下级的管理或支配;③封建社会指与皇帝有关的;④抵挡。
它在“御驾亲征”一词中应选第种解释,在“防御”一词中应选第种解释。
5.按要求写句子。
(1)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到了正午时离人远。”(改成转述句)
(2)鲁滨逊在孤岛上过着寂寞的生活。(改成双重否定句)
6.根据平时的积累填上空。
(1)南朝四百八十寺,。
(2),明月何时照我还。
(3)粉骨碎身浑不怕,。
(4)昔我往矣,。今我来思,。
(5)苟利于民,;苟周于事,。
7.按照课文内容填上空。
(1)《七律长征》是在红军长征胜利前夕写下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围绕着“,”两句来写,生动表现了红军的战斗豪情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本学期我们还学习了他的一篇演讲稿《》,文中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的宗旨。
(2)《北京的春节》是先生1951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按照顺序,重点写了、腊月二十三、、正月初一、这几天。
(3)《学弈》一文给我们讲述了弈秋指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另一个人,结果是“,”。
解答题
8.阅读理解。
①去年,我生日,爸爸送给我一个丝织的小盒子,让我收藏起来。我好奇地问:“爸爸,这是什么?”爸爸微笑着说:“你猜”。“镶着红豆的小别针?是闪光的金项链?”爸爸只笑不开口。我打开一看,原来盒子里装着一个指甲盖大小的放大镜,放大镜下有一小块红色的有机玻璃,玻璃上镶着“一粒米”。我心想:这有什么可珍贵的呢?当我拿起这颗“粒”用放大镜仔细一看,不禁惊呆了。在这么小的天地里,居然刻着郑燮的一首诗《竹石》。我一数上面竟刻了三十七个字,在诗的末尾还有一个红色的小章,章上两字:屈茹。用六倍的放大镜看这首诗都有些费劲,但仍能看出那苍劲的笔锋。爸爸说这叫象牙微雕。
②我只觉得好玩,便收了起来。同学们来到我家玩,我便拿出来让他们观看。有一次,同学们在争着观赏时,米粒崩了出去,落进了沙发缝,我够了半天没够着,“米粒”反而越陷越深。几天后,爸爸问我“米粒”收在哪,我吭了半天才说出“米粒”的下落。爸爸一听,满脸焦急的神色,连忙拿来剪子,把沙发给拆了,我躲在一边不说话,看着爸爸好不容易从沙发里寻出这个小东西,抹了把汗,露出笑容。我好奇地问:“干吗这么费劲,不就是‘一粒米’吗?”爸爸收敛了笑容,给我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③原来,这个微雕的屈茹是个教师,从小就酷爱微雕艺术。文化大革命时,他遭迫害,被下放到农场。而屈茹的一手雕刻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练出来的。那时,没有雕刻用的石头,屈茹就在木头上刻。后来他发现了一片竹林,便在每棵竹子上都刻上一首小诗,大的小的,粗的细的,高的矮的,就连新生的竹杆上也刻满了。他不顾日晒雨打,也不怕蚊虫叮咬,苦练了十年,渐渐地,练出一手好雕功,就连一根头发丝,他也能劈成两半刻成一副对联。能在这么微小的东西上刻文字,凭的全是一种感觉。这粒米是爸爸拍摄他的微雕艺术时,他赠给爸爸的。
④我望着这粒“米”,明白了它的价值,它凝聚了屈茹的多少汗水呀!我现在明白了,爸爸送给我的不仅仅是一个微雕艺术品,给我讲的也不光是个故事,而是一种精神。
(1)用“——”画出点明文章中心的一句话。
(2)本文的线索是,第3段是采用的是记叙顺序中的。
(3)文章第1段中当“我”拿起这颗“米粒”用放大镜仔细一看,为什么不禁惊呆了?
(4)郑燮的《竹石》前两句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你能默写出诗的后两句吗?,。
(5)本文结尾所说的“一种精神”是指什么精神?
(6)有人说,爸爸在“我”生日的时候送我礼物仅是一粒米,礼物太轻了;也有人说,爸爸是送了我一件艺术品,很贵重的。爸爸的这个礼物合适吗?为什么?
9.阅读。
①传说甘露是一种延年益寿的“圣药”,“其凝如脂,其甘如饴”,吃了能使“不寿者八百岁”,所以称为“天酒”“神浆”。于是,它便成为那些妄想长生不老的封建帝王、贵族豪强们所梦寐以求的珍宝。
②太初元年,汉武帝为了吃到甘露,在长安城外的建章宫内建造了一座高十丈、大七围的承露盘。清朝的乾隆皇帝梦想“长生久视”,也效法汉武帝建造了一座铜仙承露盘。一尊铜仙塑像,立于四米多高的蟠龙石柱之上,手托铜盘,祈求上天赐露。如今这卒承露盘,仍坐落在北京北海公园琼岛西北面的半山之上。
③汉武帝和乾隆究竟得到天赐的甘露没有?古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我可以断定,在他们的承露盘里,永远也不会得到什么“天酒”“神浆”。因为所谓的甘露,根本就不是什么天降的“神灵之精”,说起来实在可笑,它不过是一种蚜虫的排泄物。
④蚜虫是一种附生在草木枝叶上的小虫,又名蝣蚁、地蚤、木虱、油虫,种类很多,全世界已发现的有两千多种。其中除五倍子蚜虫外,都是庄稼的大敌。危害庄稼、蔬菜、果木的麦蚜、豆蚜、菜蚜、桃蚜、柑蚜、苹果绵蚜、葡萄瘤蚜、甘蔗绵蚜等,都是蚜虫家庭中的成员,它们专靠吸取植物的汁液为生,是农业的害虫。蚜虫在觅食的时候,先用那唇端的短毛,向四周探索一番,一旦发现了可以猎食的目标,便将那根尖细的刺吸式口器刺进植物组织内部,不停地吸取植物体内的浆汁。植物遭到蚜虫的危害,有的发生卷叶病、黄萎病,有的发生肿瘤病、黑霉病,不仅影响正常生长,严重的还会大片地枯死,千万灾害。法国昆虫学家菜拉特和凡拉在1880年曾作出一个估计,法国葡萄园受葡萄瘤蚜为害而造成的损失,每年达1000万法郎。1951年,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的棉田,一度遭到了棉蚜的侵害,结果使籽棉减产1.5亿斤。蚜虫给人类带来的损失实在惊人。
⑤最早揭穿甘露秘密的是我国明代学者杜镐,他说:“此多虫之所,叶下必多露,味甘,乃是虫之尿也。”一泡虫尿,竟被那些昏庸的封建帝王当做天赐产“天酒”“神浆”,实在荒唐得可笑!蚜虫的排泄物俗称蚜蜜。对于人们来说,蚜蜜非但不是什么瑞征,而且为害不浅。它不仅会诱致菌类,使植物发生各种病害;还会招引昆虫,糟蹋庄稼的茎叶。
⑥对于蚜虫的排泄物最感兴趣的是蚂蚁。你可以注意一下,凡是蚜虫多的地方,就会发现成群结队的蚂蚁,熙熙攘攘,忙作一团。它们紧紧地跟踪在蚜虫的后面,不时用触角轻轻拍打着蚜虫的屁股。蚜虫受到拍打,感到十分快意,便翘起屁股,随之排泄出一滴一滴的蚜蜜,使小蚂蚁痛痛快快地饱餐一顿。
⑦蚂蚁和蚜虫的关系简直可以说是的。有时候,你会看到一群蚂蚁背着蚜虫地跑来跑去,那是蚂蚁在给蚜虫搬家。当蚜虫在一片植物上大肆蚕食,只剩下残茎败叶之后,蚂蚁就把这群祸害转移到另一处食物充足的地方去,使蚜虫能够,好排泄出更多的蚜蜜来。在蚂蚁搬家的时候,也不会丢下为它提供芙餐的好朋友不管。确定了新居之后,小蚂蚁就会把蚜虫一个一个搬到附近的植物上去。蚂蚁不仅是蚜虫的“卫士”,还是蚜虫的“保姆”。冬天临近了,雌蚜排出了一个个越冬卵。蚂蚁很担心这些卵会被冻坏,便地把它一个个搬到蚁巢里收藏起来。在天气晴和的日子里,还把蚜卵搬到外面晾晒,晒完后再搬回巢去。到了次年早春,蚜卵孵化了,这下又忙坏了小蚂蚁,它又主动承担了喂养小蚜虫的任务。直到春暖花开,蚂蚁又把小蚜虫一个个搬出洞来,放到植物上,让它去啃食鲜嫩的茎叶,以便自己从它的屁股后面捞取一点蚜蜜。
(节选自《甘露的秘密》,有删改。)
(1)选择以下四字词语填入上文的横线中,其顺序是、、、。
A.不辞劳苦
B.川流不息
C.饱食终日
D.亲密无间
(2)文章第四自然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你用“——”勾画出一处,并说说它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以及说明方法使用的好处。
(3)文中画“~~”的句子在段落里起到了的作用。
(4)蚂蚁是蚜虫的保姆,谈谈蚂蚁作为保姆要为蚜虫做哪几件事?
(5)“一泡虫尿,竟被那些昏庸的封建帝王当做天赐的“天酒”“神浆”,实在荒唐得可笑!”你从这句话中得到什么启示?
10.习作实践。
“想象是创造的先导,是思维腾飞的翅膀。”“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想象为出发点的。”以上两句名言都说明了想象的重要性,请你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完成一篇不少于400字作文,内容要有独创性。
题目一:“未来的____”,大胆想象未来世界是怎样的,将题目补充完整,完成作文。
题目二:“____的自述”,想象自己化身为其他事物,将题目补充完整,采用第一人称完成作文。
2023年河北省唐山市海港经开区小升初语文试卷
参考解析与试题解答
积累运用。
1.(3分)读拼音,写词语。
zhǒngzhàng肿胀shēnyín呻吟kǒngbù恐怖
pāoqì脾气bōxuē剥削
肿胀呻吟恐怖
脾气剥削
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故解析为:
肿胀呻吟恐怖
脾气剥削
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
2.(3分)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打“√”。
追悼(dàodiào)dào蜷缩(quánjuǎn)quán
燕山(yànyān)yān徘徊(huíhuái)huái
dàoquán
yānhuái
考查了学生对于平时所学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汉语拼音正确拼读后,结合所在的具体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即可。
“燕山”的“燕”应读“yān”,指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北北部和辽宁西部。读“yàn”时,指燕子。鸟名。翅膀尖而长,尾巴分开像剪刀。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
故解析为:
dàoquán
yānhuái
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3.(3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根据句意选词填上空。
翻箱倒柜司空见惯见微知著
焉知非福别出心裁不可思议
(1)眼前吃点亏不用太沮丧,要知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2)那伙土匪进村,挨家挨户地翻箱倒柜,把值钱的东西抢劫一空。
(3)以他们的篮球水平,居然赢得了这次比赛,真是不可思议啊!
翻司著
焉裁议
(1)焉知非福;
(2)翻箱倒柜;
(3)不可思议。
考查了补全词语、选词填上空。此题要求在日常学习中多进行词语积累,识记字形。
翻箱倒柜:把箱子、柜子都翻倒过来。形容彻底搜寻查看。
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见微知著:指见到细微的苗头,就能预知事物发展的方向。能透过微小的现象看到本质,推断结论或结果。
焉知非福:焉:疑问代词,表示怎么(反问)。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别出心裁: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或办法。
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是佛教用语。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1)根据词语意思,结合语境,应选“焉知非福”。
(2)根据词语意思,结合语境,应选“翻箱倒柜”。
(3)根据词语意思,结合语境,应选“不可思议”。
故解析为:
翻司著
焉裁议
(1)焉知非福;
(2)翻箱倒柜;
(3)不可思议。
日常学习中要注意培养多积累的好习惯,多读多背多写
4.(3分)查字典,完成练习。
“御”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Y,再查音节yu;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彳,再查9画。
“御”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驾驭车马,赶车;②封建社会指上级对下级的管理或支配;③封建社会指与皇帝有关的;④抵挡。
它在“御驾亲征”一词中应选第③种解释,在“防御”一词中应选第④种解释。
Yyu彳9③④
考查了音序查字法、多义字、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常用的三种方法是: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如果很容易确定部首,但不确定读音就可以用部首查字法;如果知道读音,但不会写这个字,就用音序查字法;如果是独体字就用数笔画查字法。
“御”字读“yù”,是左右结构,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Y”,再查音节“yu”。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彳”,再查9画。
“御驾亲征”泛指亲自出面做某事。结合给出的“御”的解释,在词中应选择第③种解释。“防御”指防守,抵御。结合给出的“御”的解释,在词中应选择第④种解释。
故解析为:
Yyu彳9③④
部首查字法的步骤:
第一步,确认这个字的部首,数清部首的笔画。
第二步,按这个部首笔画数,在“部首目录”中找到这个部首。
第三步,按部首目录提示的页码,在“检字表”找到这个部首的栏目。
第四步,除去部首,数准确这个字的笔画数。
第五步,在这个部首栏找到该字在字典正文里的页码,翻到正文,就可以查到这个字了。
5.(3分)按要求写句子。
(1)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到了正午时离人远。”(改成转述句)
一个小孩说,他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到了正午时离人远。
(2)鲁滨逊在孤岛上过着寂寞的生活。(改成双重否定句)
鲁滨逊不得不在孤岛上过着寂寞的生活。
(1)一个小孩说,他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到了正午时离人远。
(2)鲁滨逊不得不在孤岛上过着寂寞的生活。
考查了句子的改写。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这要求我们要熟悉各种句型的特点,在日常学习中勤加练习。
(1)这道题考查学生直述句转换为转述句的能力。转述句就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转换方法如下:①标点符号的改变,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再加上句号;②把第一、二人称改成第三人称。“我”指的是小孩,故改为:一个小孩说,他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到了正午时离人远。
(2)本题考查肯定句改双重否定句。肯定句改双重否定句,变换前一定要先找出肯定词,然后根据要求把肯定词改写为双重否定词,并注意改变末尾的标点符号。在孤岛上过着寂寞的生活是鲁滨逊必须要做的事情,应用“不得不”,故改为:鲁滨逊不得不在孤岛上过着寂寞的生活。
故解析为:
(1)一个小孩说,他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到了正午时离人远。
(2)鲁滨逊不得不在孤岛上过着寂寞的生活。
改写句子要看清题干要求,一般情况下只改变句式而不改变句意,需要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
6.(3分)根据平时的积累填上空。
(1)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5)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1)多少楼台烟雨中;
(2)春风又绿江南岸;
(3)要留清白在人间;
(4)杨柳依依雨雪霏霏;
(5)不必法古不必循旧。
考查了古诗文默写、名言警句。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传。
(1)考查古诗文默写。出自杜牧的《江南春》,全诗为: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考查古诗文默写。出自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全诗为: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考查古诗文默写。出自于谦的《石灰吟》,全诗为: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4)考查古诗文默写。出自《采薇(节选)》,全诗为: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5)考查名言警句。“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出自《淮南子》,意思是:只要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一定要效法古人的制度;只要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有的规矩。
故解析为:
(1)多少楼台烟雨中;
(2)春风又绿江南岸;
(3)要留清白在人间;
(4)杨柳依依雨雪霏霏;
(5)不必法古不必循旧。
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7.(3分)按照课文内容填上空。
(1)《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前夕写下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围绕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两句来写,生动表现了红军的战斗豪情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本学期我们还学习了他的一篇演讲稿《为人民服务》,文中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的宗旨。
(2)《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先生1951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按照时间顺序,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这几天。
(3)《学弈》一文给我们讲述了弈秋指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另一个人三心二意,结果是“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1)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为人民服务;
(2)老舍时间腊八除夕元宵节;
(3)专心致志三心二意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本题考查作家作品、课文理解与、写作顺序、找中心句。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及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
(1)毛泽东《七律长征》,原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本学期我们还学习了他的一篇演讲稿《为人民服务》,这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的演讲稿。张思德同志在陕西烧炭时,因炭窑倒塌而牺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2)《北京的春节》是现代作家老舍1951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文中按照时间顺序,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美好,同时对比新旧社会的春节,突出了新社会移风易俗、春节过得欢乐而健康,表述了对新中国、新社会的赞美。文章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这几天。
(3)《学弈》出自《孟子告子上》,通过弈秋教两人下棋的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另一个人三心二意,导致出现了“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结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应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否则就会一事无成。
故解析为:
(1)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为人民服务;
(2)老舍时间腊八除夕元宵节;
(3)专心致志三心二意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文学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理清文学发展的大体脉络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联系,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起来。
解答题
8.阅读理解。
①去年,我生日,爸爸送给我一个丝织的小盒子,让我收藏起来。我好奇地问:“爸爸,这是什么?”爸爸微笑着说:“你猜”。“镶着红豆的小别针?是闪光的金项链?”爸爸只笑不开口。我打开一看,原来盒子里装着一个指甲盖大小的放大镜,放大镜下有一小块红色的有机玻璃,玻璃上镶着“一粒米”。我心想:这有什么可珍贵的呢?当我拿起这颗“粒”用放大镜仔细一看,不禁惊呆了。在这么小的天地里,居然刻着郑燮的一首诗《竹石》。我一数上面竟刻了三十七个字,在诗的末尾还有一个红色的小章,章上两字:屈茹。用六倍的放大镜看这首诗都有些费劲,但仍能看出那苍劲的笔锋。爸爸说这叫象牙微雕。
②我只觉得好玩,便收了起来。同学们来到我家玩,我便拿出来让他们观看。有一次,同学们在争着观赏时,米粒崩了出去,落进了沙发缝,我够了半天没够着,“米粒”反而越陷越深。几天后,爸爸问我“米粒”收在哪,我吭了半天才说出“米粒”的下落。爸爸一听,满脸焦急的神色,连忙拿来剪子,把沙发给拆了,我躲在一边不说话,看着爸爸好不容易从沙发里寻出这个小东西,抹了把汗,露出笑容。我好奇地问:“干吗这么费劲,不就是‘一粒米’吗?”爸爸收敛了笑容,给我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③原来,这个微雕的屈茹是个教师,从小就酷爱微雕艺术。文化大革命时,他遭迫害,被下放到农场。而屈茹的一手雕刻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练出来的。那时,没有雕刻用的石头,屈茹就在木头上刻。后来他发现了一片竹林,便在每棵竹子上都刻上一首小诗,大的小的,粗的细的,高的矮的,就连新生的竹杆上也刻满了。他不顾日晒雨打,也不怕蚊虫叮咬,苦练了十年,渐渐地,练出一手好雕功,就连一根头发丝,他也能劈成两半刻成一副对联。能在这么微小的东西上刻文字,凭的全是一种感觉。这粒米是爸爸拍摄他的微雕艺术时,他赠给爸爸的。
④我望着这粒“米”,明白了它的价值,它凝聚了屈茹的多少汗水呀!我现在明白了,爸爸送给我的不仅仅是一个微雕艺术品,给我讲的也不光是个故事,而是一种精神。
(1)用“——”画出点明文章中心的一句话。
(2)本文的线索是象牙微雕,第3段是采用的是记叙顺序中的插叙。
(3)文章第1段中当“我”拿起这颗“米粒”用放大镜仔细一看,为什么不禁惊呆了?
①在这么小的天地里,居然刻着郑燮的一首诗《竹石》;②我一数上面竟刻了三十七个字,在诗的末尾还有一个红色的小章,章上两字:屈茹;③用六倍的放大镜看这首诗都有些费劲,但仍能看出那苍劲的笔锋。
(4)郑燮的《竹石》前两句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你能默写出诗的后两句吗?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5)本文结尾所说的“一种精神”是指什么精神?
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逆境中不放弃。
(6)有人说,爸爸在“我”生日的时候送我礼物仅是一粒米,礼物太轻了;也有人说,爸爸是送了我一件艺术品,很贵重的。爸爸的这个礼物合适吗?为什么?
合适。因为它教育了“我”做事要有毅力,要有执着的精神。
(1)我现在明白了,爸爸送给我的不仅仅是一个微雕艺术品,给我讲的也不光是个故事,而是一种精神;
(2)象牙微雕插叙;
(3)①在这么小的天地里,居然刻着郑燮的一首诗《竹石》;②我一数上面竟刻了三十七个字,在诗的末尾还有一个红色的小章,章上两字:屈茹;③用六倍的放大镜看这首诗都有些费劲,但仍能看出那苍劲的笔锋;
(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5)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逆境中不放弃;
(6)合适。因为它教育了“我”做事要有毅力,要有执着的精神。
《米雕》这篇短文记叙文了“我”过生日,爸爸送“我”一粒米雕,并讲述了这粒米雕的来历,教育“我”做一件事要有毅力,要锲而不舍,要有执著的精神,才能取得成功。
(1)本题考查中心句。
结合文章内容可知,本文记叙了去年“我”生日时,爸爸送给“我”一个丝织的小盒子。“我”现在明白了,爸爸送给“我”的不仅仅是一个微雕艺术品,给“我”讲的也不光是个故事,而是一种精神:做事情要持之以恒,不怕困难,要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会有所成就的。据此可知点明文章中心的一句话是:我现在明白了,爸爸送给我的不仅仅是一个微雕艺术品,给我讲的也不光是个故事,而是一种精神。
(2)本题考查文章线索和记叙顺序。
结合第①段内容“去年,我生日,爸爸送给我一个丝织的小盒子,让我收藏起来”“爸爸说这叫象牙微雕”,第②段“我只觉得好玩,便收了起来。同学们来到我家玩,我便拿出来让他们观看”,第③段“这个微雕的屈茹是个教师,从小就酷爱微雕艺术”“这粒米是爸爸拍摄他的微雕艺术时,他赠给爸爸的”等内容可知,围绕“象牙微雕(或“一粒米”“米粒”)”展开。从第③段“原来,这个微雕的屈茹是个教师,从小就酷爱微雕艺术。文化大革命时”“这粒米是爸爸拍摄他的微雕艺术时,他赠给爸爸的”可知,第③段采用的是记叙顺序中的插叙。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第②段“在这么小的天地里,居然刻着郑燮的一首诗《竹石》。我一数上面竟刻了三十七个字,在诗的末尾还有一个红色的小章,章上两字:屈茹。用六倍的放大镜看这首诗都有些费劲,但仍能看出那苍劲的笔锋”概括出这三点:①在这么小的天地里,居然刻着郑燮的一首诗《竹石》;②我一数上面竟刻了三十七个字,在诗的末尾还有一个红色的小章,章上两字:屈茹;③用六倍的放大镜看这首诗都有些费劲,但仍能看出那苍劲的笔锋。
(4)本题考查对诗词名句的理解记忆能力。
书写时要注意“磨、坚劲、南”容易写错。
郑燮《竹石》,原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故可写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5)本题考查分析词语的含义。
根据文中内容,了解爸爸为什么送给“我”象牙微雕,根据情节理解爸爸对“我“在思想上的其种教育精袖上的其种鼓励。结合第③段“他不顾日晒雨打,也不怕蚊虫叮咬,苦练了十年,渐渐地,练出一手好雕功,就连一根头发丝,他也能劈成两半刻成一副对联”,围绕着“持之以恒”“坚持、逆境中不放弃”回答即可。
(6)本题考查思维拓展。
结合文章内容可知,本文记叙了去年“我”生日时,爸爸送给“我”一个丝织的小盒子。“我”现在明白了,爸爸送给“我”的不仅仅是一个微雕艺术品,给“我”讲的也不光是个故事,而是一种精神:做事情要持之以恒,不怕困难,要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会有所成就的。结合第④段“我现在明白了,爸爸送给我的不仅仅是一个微雕艺术品,给我讲的也不光是个故事,而是一种精神”理解爸爸送礼物的目的,作答时从礼物的意义这一点来表述自己的看法。
故解析为:
(1)我现在明白了,爸爸送给我的不仅仅是一个微雕艺术品,给我讲的也不光是个故事,而是一种精神;
(2)象牙微雕插叙;
(3)①在这么小的天地里,居然刻着郑燮的一首诗《竹石》;②我一数上面竟刻了三十七个字,在诗的末尾还有一个红色的小章,章上两字:屈茹;③用六倍的放大镜看这首诗都有些费劲,但仍能看出那苍劲的笔锋;
(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5)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逆境中不放弃;
(6)合适。因为它教育了“我”做事要有毅力,要有执着的精神。
学习理解短文内容,了解短文的主旨,认真阅读短文,抓住短文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问题。
9.阅读。
①传说甘露是一种延年益寿的“圣药”,“其凝如脂,其甘如饴”,吃了能使“不寿者八百岁”,所以称为“天酒”“神浆”。于是,它便成为那些妄想长生不老的封建帝王、贵族豪强们所梦寐以求的珍宝。
②太初元年,汉武帝为了吃到甘露,在长安城外的建章宫内建造了一座高十丈、大七围的承露盘。清朝的乾隆皇帝梦想“长生久视”,也效法汉武帝建造了一座铜仙承露盘。一尊铜仙塑像,立于四米多高的蟠龙石柱之上,手托铜盘,祈求上天赐露。如今这卒承露盘,仍坐落在北京北海公园琼岛西北面的半山之上。
③汉武帝和乾隆究竟得到天赐的甘露没有?古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我可以断定,在他们的承露盘里,永远也不会得到什么“天酒”“神浆”。因为所谓的甘露,根本就不是什么天降的“神灵之精”,说起来实在可笑,它不过是一种蚜虫的排泄物。
④蚜虫是一种附生在草木枝叶上的小虫,又名蝣蚁、地蚤、木虱、油虫,种类很多,全世界已发现的有两千多种。其中除五倍子蚜虫外,都是庄稼的大敌。危害庄稼、蔬菜、果木的麦蚜、豆蚜、菜蚜、桃蚜、柑蚜、苹果绵蚜、葡萄瘤蚜、甘蔗绵蚜等,都是蚜虫家庭中的成员,它们专靠吸取植物的汁液为生,是农业的害虫。蚜虫在觅食的时候,先用那唇端的短毛,向四周探索一番,一旦发现了可以猎食的目标,便将那根尖细的刺吸式口器刺进植物组织内部,不停地吸取植物体内的浆汁。植物遭到蚜虫的危害,有的发生卷叶病、黄萎病,有的发生肿瘤病、黑霉病,不仅影响正常生长,严重的还会大片地枯死,千万灾害。法国昆虫学家菜拉特和凡拉在1880年曾作出一个估计,法国葡萄园受葡萄瘤蚜为害而造成的损失,每年达1000万法郎。1951年,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的棉田,一度遭到了棉蚜的侵害,结果使籽棉减产1.5亿斤。蚜虫给人类带来的损失实在惊人。
⑤最早揭穿甘露秘密的是我国明代学者杜镐,他说:“此多虫之所,叶下必多露,味甘,乃是虫之尿也。”一泡虫尿,竟被那些昏庸的封建帝王当做天赐产“天酒”“神浆”,实在荒唐得可笑!蚜虫的排泄物俗称蚜蜜。对于人们来说,蚜蜜非但不是什么瑞征,而且为害不浅。它不仅会诱致菌类,使植物发生各种病害;还会招引昆虫,糟蹋庄稼的茎叶。
⑥对于蚜虫的排泄物最感兴趣的是蚂蚁。你可以注意一下,凡是蚜虫多的地方,就会发现成群结队的蚂蚁,熙熙攘攘,忙作一团。它们紧紧地跟踪在蚜虫的后面,不时用触角轻轻拍打着蚜虫的屁股。蚜虫受到拍打,感到十分快意,便翘起屁股,随之排泄出一滴一滴的蚜蜜,使小蚂蚁痛痛快快地饱餐一顿。
⑦蚂蚁和蚜虫的关系简直可以说是亲密无间的。有时候,你会看到一群蚂蚁背着蚜虫川流不息地跑来跑去,那是蚂蚁在给蚜虫搬家。当蚜虫在一片植物上大肆蚕食,只剩下残茎败叶之后,蚂蚁就把这群祸害转移到另一处食物充足的地方去,使蚜虫能够饱食终日,好排泄出更多的蚜蜜来。在蚂蚁搬家的时候,也不会丢下为它提供芙餐的好朋友不管。确定了新居之后,小蚂蚁就会把蚜虫一个一个搬到附近的植物上去。蚂蚁不仅是蚜虫的“卫士”,还是蚜虫的“保姆”。冬天临近了,雌蚜排出了一个个越冬卵。蚂蚁很担心这些卵会被冻坏,便不辞劳苦地把它一个个搬到蚁巢里收藏起来。在天气晴和的日子里,还把蚜卵搬到外面晾晒,晒完后再搬回巢去。到了次年早春,蚜卵孵化了,这下又忙坏了小蚂蚁,它又主动承担了喂养小蚜虫的任务。直到春暖花开,蚂蚁又把小蚜虫一个个搬出洞来,放到植物上,让它去啃食鲜嫩的茎叶,以便自己从它的屁股后面捞取一点蚜蜜。
(节选自《甘露的秘密》,有删改。)
(1)选择以下四字词语填入上文的横线中,其顺序是D、B、C、A。
A.不辞劳苦
B.川流不息
C.饱食终日
D.亲密无间
(2)文章第四自然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你用“——”勾画出一处,并说说它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以及说明方法使用的好处。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写出了蚜虫种类很多。
(3)文中画“~~”的句子在段落里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4)蚂蚁是蚜虫的保姆,谈谈蚂蚁作为保姆要为蚜虫做哪几件事?
①晾晒蚜虫卵②喂养小蚜虫
(5)“一泡虫尿,竟被那些昏庸的封建帝王当做天赐的“天酒”“神浆”,实在荒唐得可笑!”你从这句话中得到什么启示?
破除迷信,科学地认识事物。
(1)DBCA。
(2)蚜虫是一种附生在草木枝叶上的小虫,又名蝣蚁、地蚤、木虱、油虫,种类很多,全世界已发现的有两千多种。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写出了蚜虫种类很多。
(3)承上启下。
(4)①晾晒蚜虫卵②喂养小蚜虫。
(5)破除迷信,科学地认识事物。
这篇短文主要介绍蚂蚁和蚜虫的关系亲密无间,蚂蚁不仅是蚜虫的“卫士”,还是蚜虫的“保姆”。对蚂蚁助纣为虐的态度表示不满。
(1)本题考查选词填上空。不辞劳苦:不逃避劳累辛苦,形容人不怕吃苦,毅力强。川流不息:指事物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饱食终日:指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亲密无间:关系亲密,没有隔阂。形容十分亲密,没有任何隔阂。结合语境,形容蚂蚁和蚜虫的关系,第①空应用:亲密无间,故选D;形容蚂蚁搬家的样子,第②空应用:川流不息,故选B;从“蚂蚁就把这群祸害转移到另一处食物充足的地方去”可知第③空选饱食终日,故选C;形容蚂蚁不怕辛苦搬卵的样子,应用:不辞劳苦,故选A。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从第④段中画出一处使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写出对应的说明方法及其好处即可。示例:蚜虫是一种附生在草木枝叶上的小虫,又名蝣蚁、地蚤、木虱、油虫,种类很多,全世界已发现的有两千多种。句中“两千多种”是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好处:写出了蚜虫种类很多。
(3)本题考查句子的作用。从第⑦段“你会看到一群蚂蚁背着蚜虫川流不息地跑来跑去,那是蚂蚁在给蚜虫搬家”“当蚜虫在一片植物上大肆蚕食,只剩下残茎败叶之后,蚂蚁就把这群祸害转移到另一处食物充足的地方去”可以看出蚂蚁是蚜虫的“卫士”;从第⑦段“它一个个搬到蚁巢里收藏起来”“把蚜卵搬到外面晾晒,晒完后再搬回巢去”“蚜卵孵化了,这下又忙坏了小蚂蚁,它又主动承担了喂养小蚜虫的任务”等内容可以看出蚂蚁是蚜虫的“保姆”,据此可知这句话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从第⑦段“把蚜卵搬到外面晾晒,晒完后再搬回巢去”“蚜卵孵化了,这下又忙坏了小蚂蚁,它又主动承担了喂养小蚜虫的任务”可知解析是:①晾晒蚜虫卵②喂养小蚜虫。
(5)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意思。结合第⑤段“此多虫之所,叶下必多露,味甘,乃是虫之尿也。”“蚜虫的排泄物俗称蚜蜜。对于人们来说,蚜蜜非但不是什么瑞征,而且为害不浅。它不仅会诱致菌类,使植物发生各种病害;还会招引昆虫,糟蹋庄稼的茎叶”可知我们要破除迷信,客观、科学地认识事物,如果不懂科学知识,将会是可笑而可悲的。
故解析为:
(1)DBCA。
(2)蚜虫是一种附生在草木枝叶上的小虫,又名蝣蚁、地蚤、木虱、油虫,种类很多,全世界已发现的有两千多种。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写出了蚜虫种类很多。
(3)承上启下。
(4)①晾晒蚜虫卵②喂养小蚜虫。
(5)破除迷信,科学地认识事物。
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找原话,所谓“找原话”,就是要找到语文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
10.习作实践。
“想象是创造的先导,是思维腾飞的翅膀。”“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想象为出发点的。”以上两句名言都说明了想象的重要性,请你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完成一篇不少于400字作文,内容要有独创性。
题目一:“未来的____”,大胆想象未来世界是怎样的,将题目补充完整,完成作文。
题目二:“____的自述”,想象自己化身为其他事物,将题目补充完整,采用第一人称完成作文。
未来的房子
这是一个奇妙的房间,这不是梦,是我对现在的房间做出的精心改进。如果你有兴趣的话,那我就带你参观一下吧!
慢慢地走进去你会发现没有什么不同的,不过,屋里没有写字台和睡觉的床,我把它缩小放在房间的一角,当我用它的时候,一按启动键,它就会像变形金刚一样,迅速地变成书架和床。还有那窗户,夏天的时候它会变成一台电风扇,冬天的时候它会变成一台空调吹暖风。最特别的是我屋里的衣柜,里面有四个格,是放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衣服,永远也放不满。你想要什么样的衣服,只要对着衣柜说,它就会找到你想要的衣服。
我的房间里有一个像手表似的小东西,其实是小电脑,有不会的难题时,按一下白色的键,告诉它你不会的题,他就会快速地找到解析。告诉你,我的房间还会飞呢!在世界末日来临的时候,按一下发射键,就可以快速地逃离地球了,还能找到有生命物体的星球呢!
这就是我的房间,它是多么美,多么有吸引力呀!这虽然是幻想,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发奋学习,刻苦钻研,就一定能够把它制造出来,让美梦成真!
小树的自述
大家好!我是一棵小树。以前,我生活的环境是那么的秀丽。小河姐姐穿着蓝色的衣服,在太阳公公的照射下闪闪发光,漂亮极了!我和我的伙伴们逐渐成长,很快我们就披上了翠绿的衣裳,我们晒着温暖的阳光快活地成长。
我本以为生活就一直这样美好,谁知有一天,我们生活的地方旁边建起了一个工厂。工厂排出的浓烟经常呛得我们上气不接下气的,连居住在我们头顶的小鸟们也陆续飞走了。
工厂排出的废水流进小河,把小河姐姐的衣服染黑了,害得小河姐姐经常低声哭泣。我们看着小河姐姐,也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就这样,生活在小河姐姐身体里的小鱼也被黑水呛死了。很快,我们生活的地方没有了一丝的欢声笑语,只有悲伤的眼泪在不停地掉落地上
过了许多天,不知哪里来了几个伐木工人,他们陆续把我的伙伴砍掉。一天天过去了,我的伙伴都被伐木工人砍掉了,到处都是光秃秃的,只有我一棵树孤零零地站在那。由于长期的想念伙伴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返租合同的协议
- 合伙协议合同范本4人
- 古代书画买卖合同协议
- 企业与食堂水电协议合同
- 合同协议六人怎样称呼
- 购买镜子合同协议书范本
- 蛋糕学徒合同协议
- 暂停租赁合同协议
- 设备场地租赁协议合同书
- 员工合同协议生效
- 三维地籍解决方案白皮书
-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
- 住院患者VTE相关评估量表课件
- 高中物理选修二第一章《安培力与洛伦兹力》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 个体餐饮员工简易合同范本
- 2024年全国《劳动教育》基础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非煤矿山安全教育培训试卷(答案)
-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北京市离婚协议书范文范本电子版
- 广告设计制作服务方案
- 中职护理专业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