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新泰市2023学年高二上学
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满分150分150分钟)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逻辑,是有效思维的判断标准。要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必须讲逻辑。
语文教学该如何讲逻辑?重要的是要让逻辑思维训练和学习任务紧密
结合,向教学过程自然渗透。
文本解读常常需要在语境中推断词义,这种方法运用得好,既是语言文
字的积累和运用,又是逻辑推理的示范或训练。如《史记・刺客列传》中
写荆轲竭力劝说燕太子丹允许他取樊於期的人头献给秦王时,有这样一
句话:”诚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
乃得有以报。”
句中的"乃"翻译为"就"还是"才"?翻译为"才"在语意上是说得
通的,但是,仔细推敲,就会发现不甚合理:"才"表示必要条件,即
没有樊於期的人头就肯定杀不了秦王,但有了樊於期的人头也未必杀得
了秦王;"就"表示充分条件(有了前面的条件就一定有后面的结果),
即有了樊於期的人头就一定杀得了秦王(当然,这也意味着要杀秦王可
能未必要取樊於期的人头)。荆轲面对"不忍"的太子,一定要勾画出
杀秦王高度可能的愿景才行,从这一点来看,翻译成"就"要比"才"
合理。在文本解读中抓住几例像这样的逻辑推理和学生探讨,不仅能训
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还会有助于他们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和心态。
一段话在字面的意思之外可能还隐藏着重要信息,想要捕捉到这些信息,
往往需要细致的逻辑推理。例如:
"(四叔)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
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祝福》)"
根据这段话,可以推理出关于"我"和四叔的重要信息。首先,"我"
是新党或支持新党的人;其次,四叔不仅守旧而且消息闭塞。根据"所
骂的还是康有为"的"还"字,可推知康有为等人在当时已算不得新党
了。这点在《祝福》开头的第一句话"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便可
得到印证,有新历才谈得上"旧历",而启用新历是辛亥革命之后的事
情。也就是说,辛亥革命之后,四叔骂新党骂的却还是康有为,足见其
消息闭塞。
另外,逻辑对于写作也是有意义的。中学生写作时大多选择写议论文。
在证明某个观点时,可指导学生想象一个"虚拟论敌"。这位"论敌"
可能会针对论点举出反例或从论点推出错误,也可能会质疑论据及隐含
前提的可靠性,抑或指出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问题。面对这些,我们需要
再进一步考虑怎样使自己的论证免于受到攻击或能抵御攻击。
例如,让学生构思"兼听则明”的论文提纲,可以先让他们找出反例,
再让他们限定前提、构建框架。反例可以有“三人成虎""父子骑驴",
表明听得越多越糊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仅仅听"宫妇左右"
"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的评价还不能形成正确认知,可李世民有时
只听魏征一个人的建议就够了。学生可在充分思考以上反例的基础上指
出论证关键一"兼听"在"多",更在"异"(听到不同观点),并
由此限定前提——听者要有胸怀,善辨别,从而总结出"兼听则明"的
原则——独立思考,为我所用。
逻辑,说到底是对有效思维规则的概括,学生努力遵守逻辑来思考,就
仿佛在聆听高于自己的声音,心灵会逐步走向作品的核心,甚至拓展出
未曾有过的境界,生成未曾有过的观点。
(摘编自徐飞《讲逻辑,把语文思维教育落到实处》)
材料二:
无数生动的例证足以说明,如果不具备起码的逻辑知识,人就容易被谬
误和诡辩所糊弄,就不能清晰、有条理地思考和说理,就容易做出错误
的选择。先看几个简单的例子:
例1:如果我想出国工作,我就必须学好外语;我不想出国工作,所以,
我不必学附卜语。
这个推理是不正确的,因为"想出国工作"只是"必须学好外语”的充
分条件,却不是必要条件。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也随着中国搞市
场经济,有许多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有许多外国人来中国工作或经商,
即使有些人不出国,也有很多机会与外国人打交道或做生意,因此,若
可能的话,仍有必要学好某门外语。
例2:你不能证明你没有患癌症,因此,你患了癌症。我这里有治疗癌
症的特效药,你赶快掏钱买吧。你的命都快要没了,捂着那些钱有什么
用?
例2犯有"诉诸无知”的错误。这是骗子的逻辑,是不正确的推理,就
像下面这个不正确的推理一样:"你不能证明你没有犯案,因此,这件
罪案就是你干的。"司法上有"无罪推定”原则:除非有确凿的证据证
明一个人犯罪,否则那个人就是无罪的。
下面看著名的"美诺悖论①":
(1)或者你知道你要研究的东西,或者你不知道你要研究的东西。
(2)如果你知道你要研究的东西,研究是不必要的。
(3)如果你不知道你要研究的东西,研究是不可能的。
(4)所以,研究或者是不必要的,或者是不可能的。
仅从字面看,(1)(2)(3)三个前提似乎都是正确的,但问题在于
(1)中"你知道你要研究的东西"这个推定是有歧义的:
(A)你知道你要研究的那个问题。
(B)你知道你要研究的那个问题的答案。
在(A)的意义上,(3)是真的,但(2)却是假的;在(B)的意义
上,(2)是真的,但(3)却是假的。故(2)(3)两个前提不在同
一种意义上为真。从一对真的前提,即(2)(B)和(3)(A),却
推不出任何结论,因为它们说的不是一回事。
(摘编自陈波《中学生应该学点逻辑》)
【注】①美诺悖论:古希腊一位富家子弟美诺在与苏格拉底对话中提出
的一个论证,即"一个人既不会寻找他所知道的东西,也不会寻找他所
不知道的东西。”记载于《柏拉图对话集•美诺篇》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语文教学讲逻辑,重要的是让逻辑思维训练和学习任务紧密结合,
要多安排逻辑思维学习任务。
B.材料一中使用《史记喇客列传》例子,是为了说明在语境中推断词
义是解读文本的好办法。
C.如果一个人擅长诡辩,说明他不具备起码的逻辑知识,因此不能清
晰、有条理地思考和说理。
D.材料二例1错在把充分条件误认为必要条件,例2"诉诸无知"错
在推断时故意将未知当依据。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对《祝福》中"还"字进行语义挖掘,既可一窥当时的政治形
势,又可知鲁四老爷的守旧闭塞。
B.在写作议论文时,想象一个攻击性的"虚拟论敌",可以帮助我们
完善自己的论点、论据和论证。
C.根据材料二对“美诺悖论”的阐释,可以判断中国古代"自相矛盾"
的推理过程符合这一特征。
D.材料一、二都是以逻辑为论证话题,但前者重在从老师角度谈教法,
后者重在从生活角度谈辨识。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虚拟论敌"对"玩物丧志"
观点提出攻击的一项是()
A.宋代著名理学家程景页认为博闻强识是"玩物丧志"。
B.玩物会丧志,所以人不应该有喜好。
C.玩物一定丧志吗?不玩物就不丧志吗?
D.文学编辑马未都沉迷于收藏,后来成为著名的收藏家。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
5.唐代诗人王维《鸟鸣涧》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这两句
内部包含着多种因果关系。请结合材料一中的观点,谈谈你的理解。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俄罗斯性格
(苏联)阿•托尔斯泰
当德国鬼子已经被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的时候,我的朋友叶戈尔彳惠
略莫夫的坦克在小山冈上的一片麦地里中了弹,机组有两名战士当场牺
牲。中了第二弹后,坦克着起火来。驾驶员丘维略夫拖着他爬过一个又
一个弹坑到救护站去。
叶戈尔彳惠略莫夫活了下来。他在医院里I尚了八个月,做了一次又一次整
形手术,医生给他重新做了鼻子、嘴唇、眼睑^口耳朵。八个月之后拆掉
绷带的时候,他看见了自己的面孔。那个把一面小镜子递给他的护士,
把身子转了过去,抽泣起来。他立即把镜子还给了她。
他说:"这还不算是最糟糕的事。就这副嘴脸也一样能活下去,一样能
回到战场。"
他被批准休假二十天,为了彻底养好身体,他动身回家探望父母去了。
他下了车后步行了十八俄里。四面是厚厚的积雪,空气潮湿,周围阑无
人迹。冰冷的风不停地吹开他军大衣的下摆,在他耳边孤独凄凉地呼啸。
等他进得村来,已经是傍晚时分了。他忽然停下脚步,把手插在大衣兜
里,摇了摇头,转过身斜插着走到父母住的房子侧面,站在齐膝深的雪
里弯下身子往窗里探望。叶戈尔彳惠略莫夫隔着窗子看着母亲心里明白:
绝不能让母亲受惊,不能叫她苍老的面孔由于绝望而抽搐。
他打开篱笆门进了院子,走上台阶敲起门来。母亲在门里应声问道:”是
谁呀?"他回答说:"是苏联英雄格罗莫夫中尉。"
他的心剧烈地跳出来,使他不由得一肩头靠到了门框上。是呀,母亲并
没有听出他的声音来,就连他自己也好像是头一回听到自己的声音。动
了多次手术之后,他的嗓音变了,变得嘶哑不清了。
"玛利娅•波莉卡尔波芙娜的儿子德略莫夫上尉托我给他母亲捎口信问
好来了。"
母亲立即打开门,扑到他跟前,握着他的双手问道:"我的叶戈尔活着
吗?他身体好吗?您这位大哥请进屋去吧!"
叶戈尔彳惠略莫夫在桌子旁边的长凳上坐了下来他开始对母亲讲她儿子
的情况,也就是讲自己的情况,讲得很详细:讲他吃得怎样,喝得如何,
什么也不缺,身体一直很好,总是快快活活;同时也讲了他和他那辆坦
克参加过的战斗,但是讲得很简单。
"请您告诉我,打仗是不是挺可怕的?"母亲打断他的话这样问道,一
面用那双黑黝黝的、此刻对他视而不见的眼睛直盯着他的脸。
"是的,老妈妈,当然是挺可怕的。不过我们已经习惯了。"
他的父亲叶戈尔・叶戈罗维奇回来了。他对客人瞧了几眼,在门槛上跺了
跺已经穿破了的毡靴,不慌不忙地解下围巾,脱掉短皮大衣,然后走到
桌子跟前和客人握手问好。啊,这是他多么熟悉的手啊,这就是他小时
候每当犯了错误父亲用来惩罚他的那只又宽又大的手啊!父亲什么也没
有问便坐了下来,半闭着眼睛,也开始听着他讲的那些事。
德略莫夫上尉坐的时间越长,把自己的事当成别人的事讲得越多,就越
是没有办法把真相和盘托出,坐在父母的桌子面前,他既觉得幸福温暖,
又感到委屈心酸。他们就像当年那样坐下来吃晚饭,在吃饭的时候,德
略莫夫上尉才发觉母亲特别留神地盯着他握勺的那只手。他苦笑一下,
这时母亲抬起头来,脸上的肌肉痛苦地抽动着。
父母在火炕上腾了一个地方给他睡。在隔扇的那一边,父亲不时轻轻地
打着鼾;母亲翻来覆去,唉声叹气,睡不着觉。上尉用双手捂着脸趴在
那里,心里想道:"妈妈呀,我的妈妈呀!难道到这会儿你还认不出我
来!难道你就认不出这是我?……"
就在这一瞬间他下定决心要走,而且明天就走。
他回到了原来所在的团队。战友们怀着由衷喜悦的心情迎接他归队,这
就使他卸下了那个把他折磨得吃不下、睡不着、喘不过气来的精神包袱。
大概过了两个星期,母亲来了一封信:
"你好,我最最亲爱的儿子。我真怕给你写这封信,因为我不知道该怎
么去想才是。有一个人从你那儿到咱家来过,这个人好极了。他本来打
算要住几天的,可不知为什么收拾起东西说走就走了。打那以后,我就
一宿一宿的睡不着觉,总觉得那是你回来过。你爹为了这个尽骂我,他
说:彳尔这个老婆子发疯了吧,要是这个人是咱们的孩子,难道他不会
明说吗?……他干嘛要瞒着呢?如果他的脸变得和来过咱家的这个人那
样,咱们该感到自豪才对。‘你爹老是想要把我说服,可是我这颗做娘
的心呀,却还是一个劲地认准了,小叶戈尔呀,你给我写封信来,告诉
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莫非我真是疯了不成?……"
叶戈尔彳惠略莫夫把这封信给我看了。我对他说:"傻瓜呀,你这个傻瓜!
快给你母亲写封信请罪吧!别把她折腾疯了……她就那么稀罕你的脸蛋
子了?!因为你的脸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她还会更疼你哩!"
他当天就写了这样一封信:"亲爱的双亲:请原谅我糊涂不懂事,回过
咱家的那个人确实是我——你们的儿子……"
过了几天,我和德略莫夫正站在靶场里,一个士兵跑来对他说:"大尉
同志,有人找您。”这个士兵虽然站得规规矩矩,可是脸上那副表情好
像打算去喝二两庆祝什么喜事似的。我们动身回镇上去,当走近我和他
合住的房子时,我看见他六神无主,无缘无故地一个劲儿地清嗓子……
我想:"坦克手呀,你这个坦克手,怎么还会这样紧张!"我们走进屋
去他走在我的前面。我听见他说了一声:“妈妈,你好哇这是我呀!……"
于是我看到一个瘦小的老太太扑上去紧贴在他的胸前。
是啊,这就是俄罗斯性格!看来,一个人是平凡的,但是,当严峻的灾
难降临的时候,他的心中会产生一种伟大的力量……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德略莫夫回家时,"厚厚的积雪,空气潮湿""冰冷的风”等内容
既交代了当时的环境,也暗示了主人公悲伤的心情。
B.为了不让父母受到惊吓,也为了他们的尊严,德略莫夫假称自己是
苏联英雄格罗莫夫中尉,以他的身份来看望自己的双亲。
c.回到家的德略莫夫只呆了一个晚上,就下决心要离开温暖幸福的家
回部队,因为他为父母认不出自己而感到心酸。
D.这篇小说以时间为线索,按照"受伤——回家——归队——相认"
组织情节,情节没有巨大的波澜,却有感人至深的力量。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护士”把身子转了过去,抽泣起来",作者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写德略莫夫受伤后的相貌,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B.吃饭时母亲留神盯着德略莫夫握勺子的那只手,表明母亲对这个动
作的熟悉,为下文猜测来访者是自己儿子埋下伏笔。
C."父亲打鼾"与"母亲翻来覆去"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两人对
于儿子归来的不同态度,母亲心情复杂,父亲则反应平淡。
D.作者运用细节、心理、语言等多种描写手法去刻画德略莫夫这个人
物形象,使其形象饱满而鲜明,富有艺术性。
8.文中的叙述视角富于变化,请指出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
9.小说的结尾处"伟大的力量"包括哪些具体内容?请结合文本加以
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
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
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
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
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
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
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
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慎,则不得其正,
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
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节选自《礼记•大学》)
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德指美好的德行,"明"与《劝学》”而神明自得"的"明"字
含义相同。
B.庶人指普通的百姓,"庶"与《出师表》“庶竭鹫钝"的"庶"字
含义不同。
C.恐惧指惊慌害怕,"恐"与《水调歌头》"又恐琼楼玉宇"的"恐"
字含义不同。
D.忧患指忧虑、担心,"患"与《孟子》"生于忧患"的"患"字含
义不同。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
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B.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
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C.上自君主,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否则,就
不可能有好的治理。
D.品德低下的人背地里无恶不作,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
这说明他们也要"慎独"。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B.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C.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D.心不在焉视师i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②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杨花落
杨巨源
北斗南回春物老,红英落尽绿尚早。
韶风澹荡无所依,偏惜垂杨作春好。
此时可怜杨柳花,萦盈艳曳满人家。
人家女儿出罗幕,静扫玉庭待花落。
宝环纤手捧更飞,翠羽轻裾承不著。
历历瑶琴舞态陈,霏【注】红拂黛怜玉人。
东园桃李芳已歇,独有杨花娇暮春。
【注】霏,飞散。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跳过初春、仲春,直指春暮花稀,逼近题意,再引出春风、垂
杨,却还没有触及杨花,看似开门见山,却又琵琶半遮。
B.以“满人家"三字引出下文,拓开境界,自然引出美丽的少女,在
漫舞的杨花中静待花落。花与人相互映衬,环境优美。
C.杨花在瑶琴前舞态分明,姿势纷呈,飞过红妆,掠过黛眉。由人戏
花到花戏人,由少女怜花到花怜少女,两相交融,情感愈为浓烈。
D.一个"娇"字,再次以人拟花,虚实相生。没有上文少女戏花,"娇"
字意境就不复存在;没有花戏少女,"娇"字神态就无从说起。
15.为了突出杨花的可爰,诗中有多处衬托,请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
"任重而道远"自勉。
(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解释了颜渊什么是
"仁"的疑惑,并强调一旦做到这一点,就能达到""的效果。
(3)《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
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的句子是:"
(4)"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古诗词常以"月"烘托
情谊,互诉衷肠,《春江花月夜》中""写游子与思妇
互相望月却听不到彼此的声音,只能希望随着月光去照耀对方,表现了
深切的思念之情。
(5)《将进酒》中表现李白藐视富贵利禄,但同时也有些消极避世的
一句是:,O
(6)《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两句写
想到爱妻华年早逝,感慨万千,远隔千里,顿生悲凉。
六、选择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中,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北京明
白"继"神舟十二号"任务后再次迎来网友纷纷点赞。从这个由9名"90
后"组成的"北京明白"团队,让人看到了航天人青春的样貌、蓬勃的
活力。
让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就要放手使用。有担子才能压重,
就是要让青年骨干打头阵、当先锋,在关键岗位上和重大项目攻关中经
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尤其是对年轻的帅才苗子要打破
促其快速成长。有传承才能更好地接续奋斗,在社会高度
关注的航天领域,正是老一辈航天专家和"传帮带”的人才
培养模式,为新一代青年人才传授知识、分享经验、淬炼信念,从而造
就了一支年轻又有才干的航天人才队伍,成为中国航天未来最可依赖的
力量。
托举年轻人才的腾飞,需要真抓实干、真金白银。根据科技部最近公布,
在启动的首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中,有43个专项
设立青年科学家项目,约占80%o而且,在这些专项中设立了"揭榜
挂帅”项目,榜单申报"不设门槛",对揭榜团队负责人无年龄、学历
和职称要求,真正体现创新___________英雄不论出处。相信只要给年
轻人提供更广阔的舞台,他们很快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角,为建设科技
强国贡献更精彩的剧目。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不拘一格按部就班言传身教不追既往
B.别具一格论资排辈耳提面命不追既往
C.不拘一格论资排辈言传身教不问出身
D.别具一格按部就班耳提面命不问出身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根据科技部最近公布显示,在启动的首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
计划重点专项中,有43个专项设立青年科学家项目,占80%左右。
B.根据科技部最近公布的结果,在首批启动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
发计划重点专项中,有43个专项设立青年科学家项目约占80%左右。
C.根据科技部最近公布的信息,在首批启动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
发计划重点专项中,有43个专项设立青年科学家项目,约占80%o
D.科技部最近公布,在启动的首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
专项中,有43个专项设立青年科学家项目,占80%左右。
19.文中画横线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
效果。
七、简答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来,"颜值即正义"的畸形价值观正在悄然流行,偶像产业也因此成
了资本眼中的香悼悖。经纪公司与各大网络视听平台以打造偶像团体为
目标,将年轻、貌美、帅气的男孩女孩们送上综艺选秀节目、文艺晚会
等曝光度高的平台,获取高关注度和粉丝量,从而实现流量变现。为了
让自己喜欢的选手①,一场场投票大战在粉丝之间拉开帷幕,让节目
制作方、广告商赚得盆满钵满。尝到甜头之后,艺人经纪公司如雨后春
笋般涌现出来。这些公司的实力②,大公司选拔有潜力的年轻人,并
依靠自身资源对其进行培常口包装;而中小型公司更像是以手中的艺人
为赌注,在偶像市场进行一场赌博。
而很多观众给选手投票时,也不看选手专业能力和文化水平。有的选手
根本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唱歌跑调,跳舞跟不上节奏,更别提文化修
养和精神涵养了。但这些选手却能凭借高颜值过五关斩六将,在激烈竞
争中"躺赢"。为了维持公众的高关注度和高讨论度并转换为高流量数
据变现,经纪公司、平台和艺人③立人设,想尽办法做数据,费尽心
机争取各种影视剧、综艺节目的露脸机会,刷存在感。
三观能跟着五官走吗?我们应少谈一点颜值,多谈一点文化;少来一些
假包装,多出一些真精品;少做一些伪流量,多传播一些正能量。
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1."躺赢”是富有生命力的网络热词,用在这里毫无违和感,请结合
语境简述其含义及好处。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反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
分析其表达效果。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中塑造了一群才华横溢、风格各异的女子形象,
并常常借助人物所做的诗句来表现她们的品质特点。
如薛宝钗咏柳絮:"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林黛玉葬花:"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史湘云咏白海棠:"衡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红楼群芳虽然都凋零了,但她们的优秀品质却千古流芳。你认为以上哪
种品质是当下青年最应该拥有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弘文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满分150分150分钟)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逻辑,是有效思维的判断标准。要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必须讲逻辑。
语文教学该如何讲逻辑?重要的是要让逻辑思维训练和学习任务紧密
结合,向教学过程自然渗透。
文本解读常常需要在语境中推断词义,这种方法运用得好,既是语言文
字的积累和运用,又是逻辑推理的示范或训练。如《史记•刺客列传》中
写荆轲竭力劝说燕太子丹允许他取樊於期的人头献给秦王时,有这样一
句话:”诚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
乃得有以报。”
句中的"乃"翻译为"就"还是"才"?翻译为"才"在语意上是说得
通的,但是,仔细推敲,就会发现不甚合理:"才"表示必要条件,即
没有樊於期的人头就肯定杀不了秦王,但有了樊於期的人头也未必杀得
了秦王;"就"表示充分条件(有了前面的条件就一定有后面的结果),
即有了樊於期的人头就一定杀得了秦王(当然,这也意味着要杀秦王可
能未必要取樊於期的人头)。荆轲面对"不忍"的太子,一定要勾画出
杀秦王高度可能的愿景才行,从这一点来看,翻译成"就"要比"才"
合理。在文本解读中抓住几例像这样的逻辑推理和学生探讨,不仅能训
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还会有助于他们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和心态。
一段话在字面的意思之外可能还隐藏着重要信息,想要捕捉到这些信息,
往往需要细致的逻辑推理。例如:
"(四叔)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
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祝福》)"
根据这段话,可以推理出关于"我"和四叔的重要信息。首先「我’
是新党或支持新党的人;其次,四叔不仅守旧而且消息闭塞。根据"所
骂的还是康有为"的"还"字,可推知康有为等人在当时已算不得新党
了。这点在《祝福》开头的第一句话"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便可
得到印证,有新历才谈得上"旧历",而启用新历是辛亥革命之后的事
情。也就是说,辛亥革命之后,四叔骂新党骂的却还是康有为,足见其
消息闭塞。
另外,逻辑对于写作也是有意义的。中学生写作时大多选择写议论文。
在证明某个观点时,可指导学生想象一个"虚拟论敌"。这位"论敌"
可能会针对论点举出反例或从论点推出错误,也可能会质疑论据及隐含
前提的可靠性,抑或指出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问题。面对这些,我们需要
再进一步考虑怎样使自己的论证免于受到攻击或能抵御攻击。
例如,让学生构思"兼听则明”的论文提纲,可以先让他们找出反例,
再让他们限定前提、构建框架。反例可以有“三人成虎""父子骑驴",
表明听得越多越糊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仅仅听"宫妇左右"
"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的评价还不能形成正确认知,可李世民有时
只听魏征一个人的建议就够了。学生可在充分思考以上反例的基础上指
出论证关键一"兼听"在"多",更在"异"(听到不同观点),并
由此限定前提——听者要有胸怀,善辨别,从而总结出"兼听则明"的
原则——独立思考,为我所用。
逻辑,说到底是对有效思维规则的概括,学生努力遵守逻辑来思考,就
仿佛在聆听高于自己的声音,心灵会逐步走向作品的核心,甚至拓展出
未曾有过的境界,生成未曾有过的观点。
(摘编自徐飞《讲逻辑,把语文思维教育落到实处》)
材料二:
无数生动的例证足以说明,如果不具备起码的逻辑知识,人就容易被谬
误和诡辩所糊弄,就不能清晰、有条理地思考和说理,就容易做出错误
的选择。先看几个简单的例子:
例1:如果我想出国工作,我就必须学好外语;我不想出国工作,所以,
我不必学附卜语。
这个推理是不正确的,因为"想出国工作"只是"必须学好外语”的充
分条件,却不是必要条件。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也随着中国搞市
场经济,有许多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有许多外国人来中国工作或经商,
即使有些人不出国,也有很多机会与外国人打交道或做生意,因此,若
可能的话,仍有必要学好某门外语。
例2:你不能证明你没有患癌症,因此,你患了癌症。我这里有治疗癌
症的特效药,你赶快掏钱买吧。你的命都快要没了,捂着那些钱有什么
用?
例2犯有"诉诸无知”的错误。这是骗子的逻辑,是不正确的推理,就
像下面这个不正确的推理一样:"你不能证明你没有犯案,因此,这件
罪案就是你干的。"司法上有"无罪推定”原则:除非有确凿的证据证
明一个人犯罪,否则那个人就是无罪的。
下面看著名的"美诺悖论①":
(1)或者你知道你要研究的东西,或者你不知道你要研究的东西。
(2)如果你知道你要研究的东西,研究是不必要的。
(3)如果你不知道你要研究的东西,研究是不可能的。
(4)所以,研究或者是不必要的,或者是不可能的。
仅从字面看,(1)(2)(3)三个前提似乎都是正确的,但问题在于
(1)中"你知道你要研究的东西"这个推定是有歧义的:
(A)你知道你要研究的那个问题。
(B)你知道你要研究的那个问题的答案。
在(A)的意义上,(3)是真的,但(2)却是假的;在(B)的意义
上,(2)是真的,但(3)却是假的。故(2)(3)两个前提不在同
一种意义上为真。从一对真的前提,即(2)(B)和(3)(A),却
推不出任何结论,因为它们说的不是一回事。
(摘编自陈波《中学生应该学点逻辑》)
【注】①美诺悖论:古希腊一位富家子弟美诺在与苏格拉底对话中提出
的一个论证,即"一个人既不会寻找他所知道的东西,也不会寻找他所
不知道的东西。”记载于《柏拉图对话集•美诺篇》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语文教学讲逻辑,重要的是让逻辑思维训练和学习任务紧密结合,
要多安排逻辑思维学习任务。
B.材料一中使用《史记喇客列传》例子,是为了说明在语境中推断词
义是解读文本的好办法。
C.如果一个人擅长诡辩,说明他不具备起码的逻辑知识,因此不能清
晰、有条理地思考和说理。
D.材料二例1错在把充分条件误认为必要条件,例2"诉诸无知"错
在推断时故意将未知当依据。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对《祝福》中"还"字进行语义挖掘,既可一窥当时的政治形
势,又可知鲁四老爷的守旧闭塞。
B.在写作议论文时,想象一个攻击性的"虚拟论敌",可以帮助我们
完善自己的论点、论据和论证。
C.根据材料二对“美诺悖论”的阐释,可以判断中国古代"自相矛盾"
的推理过程符合这一特征。
D.材料一、二都是以逻辑为论证话题,但前者重在从老师角度谈教法,
后者重在从生活角度谈辨识。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虚拟论敌"对"玩物丧志"
观点提出攻击的一项是()
A.宋代著名理学家程景页认为博闻强识是"玩物丧志"。
B.玩物会丧志,所以人不应该有喜好。
C.玩物一定丧志吗?不玩物就不丧志吗?
D.文学编辑马未都沉迷于收藏,后来成为著名的收藏家。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
5.唐代诗人王维《鸟鸣涧》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这两句
内部包含着多种因果关系。请结合材料一中的观点,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D2.C3.A4.①开篇开门见山提出要在语文教学中渗
透逻辑思维训练的观点。(或:开篇运用设问,自问自答提出论点)②
全文按照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展开论证。③论证思路清晰,从词义推断、
信息捕捉和写作三个方面举例论证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性。④主要
采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事例典型丰富。⑤语言简洁,富有逻辑,论证有
力。5.①材料一提到,通过逻辑推理可以捕捉一段话在字面意思之外
隐藏的重要信息。②深夜花开花落本不易察觉,可以推断诗人是因为"夜
静",才能感受到细微的动态景致。③根据“人闲"可以推断,诗人真
正闲下来才得到"心静",心无杂念方能细品天籁。④根据"春山"一
词,可以推断想象山中白天鸟语花香和欢声笑语的情景,此时夜深人静,
游人散去,山才闲下来。⑤"空"字既是山空,也可以推断是诗人禅者
的心境之"空",唯其心境洒脱,才能捕捉到别人无法感受的情景。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文本信息的能力。
A."要多安排逻辑思维学习任务"错误。原文是"让逻辑思维训练和学
习任务紧密结合,向教学过程自然渗透"。
B."是为了说明在语境中推断词义是解读文本的好办法"错误。原文是
"文本解读常常需要在语境中推断词义,这种方法运用得好,既是语言
文字的积累和运用,又是逻辑推理的示范或训练”。
C.”说明他不具备起码的逻辑知识,因此不能清晰、有条理地思考和说
理"错误。原文是"如果不具备起码的逻辑知识,人就容易被谬误和诡
辩所糊弄,就不能清晰、有条理地思考和说理,就容易做出错误的选择"。
选项强加因果。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C."可以判断中国古代‘自相矛盾’的推理过程符合这一特征"错误。
材料二提到的"美诺悖论”是从两个皆真的前提,却推不出任何结论,
因为两个看似一个东西的前提说的不是一个概念。"自相矛盾”是指二
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只能一真一假。可见"美诺悖论"和"自相
矛盾"不是一个推理过程。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宋代著名理学家程景页认为博闻强识是‘玩物丧志’",这是程颖对
"博闻强识”的一种看法。这没有反驳"玩物丧志”的观点,不属于虚
拟论敌。
B."玩物会丧志,所以人不应该有喜好”是从论点推出错误,属于虚拟
论敌。
C."玩物一定丧志吗?不玩物就不丧志吗"是从论点推出错误,属于虚
拟论敌。
D.”文学编辑马未都沉迷于收藏,后来成为著名的收藏家"是针对论点
举出反例,属于虚拟论敌。
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特点的能力。
第一段"语文教学该如何讲逻辑?重要的是要让逻辑思维训练和学习任
务紧密结合,向教学过程自然渗透"开篇运用设问启问自答提出论点:
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逻辑思维训练。
第一段提出论点,中间几段举例论证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性,结尾
"学生努力遵守逻辑来思考,就仿佛在聆听高于自己的声音,心灵会逐
步走向作品的核心,甚至拓展出未曾有过的境界,生成未曾有过的观点"
阐明渗透逻辑思维训练的效果。全文按照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展开论证。
论证思路清晰,”文本解读常常需要在语境中推断词义""一段话在字
面的意思之外可能还隐藏着重要信息,想要捕捉到这些信息,往往需要
细致的逻辑推理""逻辑对于写作也是有意义的",从词义推断、信息
捕捉和写作三个方面举例论证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性。
主要采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事例典型丰富。第二三段通过举《史记刺
客列传》中的例子论证"文本解读常常需要在语境中推断词义,这种方
法运用得好,既是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又是逻辑推理的示范或训练”。
接着又列举《祝福》的事例论证"一段话在字面的意思之外可能还隐藏
着重要信息,想要捕捉到这些信息,往往需要细致的逻辑推理”。
语言简洁,富有逻辑,论证有力。如通过学生构思"兼听则明"的议论
提纲来论证"逻辑对于写作也是有意义的"。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材料一"一段话在字面的意思之外可能还隐藏着重要信息,想要捕捉到
这些信息,往往需要细致的逻辑推理"阐明通过逻辑推理可以捕捉一段
话在字面意思之外隐藏的重要信息。
王维巧妙地采用了通感的手法,将"花落"这一动态情景与"人闲”结
合起来。花开花落,都属于天籁之音,唯有心真正闲下来,放下对世俗
杂念的挚着迷恋,才能将个人的精神提升到一个"空"的境界。当时的
背景是"深夜",诗人显然无法看到桂花飘落的景致,但因为“夜静”,
更因为观风景的人"心静",所以他还是感受到了盛开的桂花从枝头脱
落、飘下、着地的过程。
而我们也似乎进入了“香林花雨”的胜景。此处的“春山"还给我们留
下了想象的空白,因是“春山",可以想见白天的喧闹的画面:春和日
丽、鸟语花香、欢声笑语。而此时,夜深人静,游人离去,白天的喧闹
消失殆尽,山林也空闲了下来。
其实"空”的还有诗人作为禅者的心境,"空"字既是山空,也可以推
断是诗人禅者的心境之"空"。在一定条件下,动之所以能够发生,或
者能够为人们所注意,正是以静为前提的。唯其心境洒脱,才能捕捉到
到别人无法感受的情景。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俄罗斯性格
(苏联)阿•托尔斯泰
当德国鬼子已经被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的时候,我的朋友叶戈尔彳惠
略莫夫的坦克在小山冈上的一片麦地里中了弹,机组有两名战士当场牺
牲。中了第二弹后,坦克着起火来。驾驶员丘维略夫拖着他爬过一个又
一个弹坑到救护站去。
叶戈尔彳惠略莫夫活了下来。他在医院里I尚了八个月,做了一次又一次整
形手术,医生给他重新做了鼻子、嘴唇、眼蹄口耳朵。八个月之后拆掉
绷带的时候,他看见了自己的面孔。那个把一面小镜子递给他的护士,
把身子转了过去,抽泣起来。他立即把镜子还给了她。
他说:"这还不算是最糟糕的事。就这副嘴脸也一样能活下去,一样能
回到战场。"
他被批准休假二十天,为了彻底养好身体,他动身回家探望父母去了。
他下了车后步行了十八俄里。四面是厚厚的积雪,空气潮湿,周围阑无
人迹。冰冷的风不停地吹开他军大衣的下摆,在他耳边孤独凄凉地呼啸。
等他进得村来,已经是傍晚时分了。他忽然停下脚步,把手插在大衣兜
里,摇了摇头,转过身斜插着走到父母住的房子侧面,站在齐膝深的雪
里弯下身子往窗里探望。叶戈尔彳惠略莫夫隔着窗子看着母亲心里明白:
绝不能让母亲受惊,不能叫她苍老的面孔由于绝望而抽搐。
他打开篱笆门进了院子,走上台阶敲起门来。母亲在门里应声问道:”是
谁呀?"他回答说:"是苏联英雄格罗莫夫中尉。"
他的心剧烈地跳出来,使他不由得一肩头靠到了门框上。是呀,母亲并
没有听出他的声音来,就连他自己也好像是头一回听到自己的声音。动
了多次手术之后,他的嗓音变了,变得嘶哑不清了。
"玛利娅•波莉卡尔波芙娜的儿子德略莫夫上尉托我给他母亲捎口信问
好来了。”
母亲立即打开门,扑到他跟前,握着他的双手问道:"我的叶戈尔活着
吗?他身体好吗?您这位大哥请进屋去吧!"
叶戈尔彳惠略莫夫在桌子旁边的长凳上坐了下来,他开始对母亲讲她儿子
的情况,也就是讲自己的情况,讲得很详细:讲他吃得怎样,喝得如何,
什么也不缺,身体一直很好,总是快快活活;同时也讲了他和他那辆坦
克参加过的战斗,但是讲得很简单。
"请您告诉我,打仗是不是挺可怕的?"母亲打断他的话这样问道,一
面用那双黑黝黝的、此刻对他视而不见的眼睛直盯着他的脸。
“是的,老妈妈,当然是挺可怕的。不过我们已经习惯了。"
他的父亲叶戈尔・叶戈罗维奇回来了。他对客人瞧了几眼,在门槛上跺了
跺已经穿破了的毡靴,不慌不忙地解下围巾,脱掉短皮大衣,然后走到
桌子跟前和客人握手问好。啊,这是他多么熟悉的手啊,这就是他小时
候每当犯了错误父亲用来惩罚他的那只又宽又大的手啊!父亲什么也没
有问便坐了下来,半闭着眼睛,也开始听着他讲的那些事。
德略莫夫上尉坐的时间越长,把自己的事当成别人的事讲得越多,就越
是没有办法把真相和盘托出,坐在父母的桌子面前,他既觉得幸福温暖,
又感到委屈心酸。他们就像当年那样坐下来吃晚饭,在吃饭的时候,德
略莫夫上尉才发觉母亲特别留神地盯着他握勺的那只手。他苦笑一下,
这时母亲抬起头来,脸上的肌肉痛苦地抽动着。
父母在火炕上腾了一个地方给他睡。在隔扇的那一边,父亲不时轻轻地
打着鼾;母亲翻来覆去,唉声叹气,睡不着觉。上尉用双手捂着脸趴在
那里,心里想道:"妈妈呀,我的妈妈呀!难道到这会儿你还认不出我
来!难道你就认不出这是我?……"
就在这一瞬间他下定决心要走,而且明天就走。
他回到了原来所在的团队。战友们怀着由衷喜悦的心情迎接他归队,这
就使他卸下了那个把他折磨得吃不下、睡不着、喘不过气来的精神包袱。
大概过了两个星期,母亲来了一封信:
"你好,我最最亲爱的儿子。我真怕给你写这封信,因为我不知道该怎
么去想才是。有一个人从你那儿到咱家来过,这个人好极了。他本来打
算要住几天的,可不知为什么收拾起东西说走就走了。打那以后,我就
一宿一宿的睡不着觉,总觉得那是你回来过。你爹为了这个尽骂我,他
说:‘你这个老婆子发疯了吧,要是这个人是咱们的孩子,难道他不会
明说吗?……他干嘛要瞒着呢?如果他的脸变得和来过咱家的这个人那
样,咱们该感到自豪才对。‘你爹老是想要把我说服,可是我这颗做娘
的心呀,却还是一个劲地认准了,小叶戈尔呀,你给我写封信来,告诉
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莫非我真是疯了不成?……"
叶戈尔彳惠略莫夫把这封信给我看了。我对他说:"傻瓜呀,你这个傻瓜!
快给你母亲写封信请罪吧!别把她折腾疯了……她就那么稀罕你的脸蛋
子了?!因为你的脸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她还会更疼你哩!"
他当天就写了这样一封信:"亲爱的双亲:请原谅我糊涂不懂事,回过
咱家的那个人确实是我——你们的儿子……"
过了几天,我和德略莫夫正站在靶场里,一个士兵跑来对他说:"大尉
同志,有人找您。”这个士兵虽然站得规规矩矩,可是脸上那副表情好
像打算去喝二两庆祝什么喜事似的。我们动身回镇上去,当走近我和他
合住的房子时,我看见他六神无主,无缘无故地一个劲儿地清嗓子……
我想:"坦克手呀,你这个坦克手,怎么还会这样紧张!"我们走进屋
去他走在我的前面。我听见他说了一声:"妈妈你好哇这是我呀!……"
于是我看到一个瘦小的老太太扑上去紧贴在他的胸前。
是啊,这就是俄罗斯性格!看来,一个人是平凡的,但是,当严峻的灾
难降临的时候,他的心中会产生一种伟大的力量……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德略莫夫回家时,"厚厚的积雪,空气潮湿""冰冷的风”等内容
既交代了当时的环境,也暗示了主人公悲伤的心情。
B.为了不让父母受到惊吓,也为了他们的尊严,德略莫夫假称自己是
苏联英雄格罗莫夫中尉,以他的身份来看望自己的双亲。
C.回到家的德略莫夫只呆了一个晚上,就下决心要离开温暖幸福的家
回部队,因为他为父母认不出自己而感到心酸。
D.这篇小说以时间为线索,按照"受伤——回家——归队——相认"
组织情节,情节没有巨大的波澜,却有感人至深的力量。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护士”把身子转了过去,抽泣起来",作者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写德略莫夫受伤后的相貌,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B.吃饭时母亲留神盯着德略莫夫握勺子的那只手,表明母亲对这个动
作的熟悉,为下文猜测来访者是自己儿子埋下伏笔。
C."父亲打鼾"与"母亲翻来覆去"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两人对
于儿子归来的不同态度,母亲心情复杂,父亲则反应平淡。
D.作者运用细节、心理、语言等多种描写手法去刻画德略莫夫这个人
物形象,使其形象饱满而鲜明,富有艺术性。
8.文中的叙述视角富于变化,请指出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
9.小说的结尾处"伟大的力量"包括哪些具体内容?请结合文本加以
分析。
【答案】6.B7.C8.小说开头和结尾使用第一人称视角来叙述,德
略莫夫回家的故事以第三人称视角来叙述。
好处:①使用第一人称视角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使用第三人称视角可
以客观全面地展现故事全貌,增强故事的完整性。②两者结合,使情节
的展开更加顺畅合理,有利于主题的表达。9.①德略莫夫受伤之后几
乎毁容,但他却乐观地想自己还活着,这是一种直面挫折,顽强不息的
精神;②德略莫夫是在反抗入侵者的战役中受伤,并且伤好之后回到部
队继续战斗,父亲认为儿子如果为了国家受伤,也是值得自豪的,反映
了他们面对入侵,保家卫国的精神;③德略莫夫思念亲人,却隐藏自己
的身份与亲人相见,母亲虽对儿子毁容忧心忡忡,但却将担忧隐藏在心
底,体现了他们为了亲人甘愿承受苦难的高贵品质。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小说内容的能力。
B."也为了他们的尊严"错误,原文为"叶戈尔彳惠略莫夫隔着窗子看着
母亲,心里明白:绝不能让母亲受惊,不能叫她苍老的面孔由于绝望而
抽搐",可知是为了不让父母受到惊吓。
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艺术特点的能力。
C.”突出了两人对于儿子归来的不同态度"说法有误,应是对比表现出
两人对于"客人"身份不同的态度,父亲并没有料想到回来的是自己的
儿子,所以他没有太大反应。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叙述视角的作用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时,需要分清叙述视角的种类以及各自的作用,进而结合
小说内容进行分析。
小说开篇写道"我的朋友叶戈尔彳惠略莫夫的坦克在小山冈上的一片麦地
里中了弹,机组有两名战士当场牺牲",小说结尾说"我和德略莫夫正
站在靶场里……我们动身回镇上去,当走近我和他合住的房子时,我看
见他六神无主,无缘无故地一个劲儿地清嗓子……我想:’坦克手呀,
你这个坦克手,怎么还会这样紧张!‘我们走进屋去,他走在我的前面。
我听见他说了一声:‘妈妈,你好哇!这是我呀!……’于是我看到一
个瘦小的老太太扑上去紧贴在他的胸前",小说开头和结尾使用第一人
称视角来叙述,使故事人物更"透明",更易于理解,增强了故事的真
实性。
”他被批准休假二十天,为了彻底养好身体,他动身回家探望父母去了。
他下了车后步行了十八俄里""叶戈尔彳惠略莫夫隔着窗子看着母亲,心
里明白:绝不能让母亲受惊,不能叫她苍老的面孔由于绝望而抽搐""他
的心剧烈地跳起来,使他不由得一肩头靠到了门框上。是呀,母亲并没
有听出他的声音来""他的父亲叶戈尔叶戈罗维奇回来了。他对客人
瞧了几眼”……德略莫夫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回家的故事采用第三人
称视角来叙述,也就是站在与故事无关的旁观者立场进行叙述,这种叙
述方式由于没有视角限制而使作者自由、客观、全面地展现故事全貌,
增强故事的完整性。
总之,采用第一人称视角和第三人称视角结合,更有利于将故事情节展
现在读者面前,有利于主题情感的表达。
9.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词语的丰富含意,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
由"八个月之后拆掉绷带的时候,他看见了自己的面孔。那个把一面小
镜子递给他的护士,把身子转了过去,抽泣起来。他立即把镜子还给了
她。他说:‘这还不算是最糟糕的事。就这副嘴脸也一样能活下去,一
样能回到战场’"分析,小说主人公德略莫夫受伤后容貌大变,以至于
自己不忍直视,但他却说"这还不算是最糟糕的事。就这副嘴脸也一样
能活下去,一样能回到战场",由此可以看出德略莫夫直面挫折,顽强
乐观的局)贵品质。
由"他回到了原来所在的团队。战友们怀着由衷喜悦的心情迎接他归队”
"如果他的脸变得和来过咱家的这个人那样,咱们该感到自豪才对"分
析,俄国人面对德国的入侵,德略莫夫是在反抗入侵者的战役中受伤,
并且伤好之后回到部队继续战斗,父亲认为儿子如果为了国家受伤,也
是值得自豪的,这都表现了俄国人保家卫国的崇高精神。
结合"他被批准休假二十天,为了彻底养好身体,他动身回家探望父母
去了""叶戈尔彳惠略莫夫隔着窗子看着母亲,心里明白:绝不能让母
亲受惊,不能叫她苍老的面孔由于绝望而抽搐""玛利娅•波莉卡尔波芙
娜的儿子德略莫夫上尉托我给他母亲捎口信问好来了""在吃饭的时候,
德略莫夫上尉才发觉母亲特别留神地盯着他握勺的那只手。他苦笑一下,
这时母亲抬起头来,脸上的肌肉痛苦地抽动着""母亲翻来覆去,唉声
叹气,睡不着觉""打那以后,我就一宿一宿的睡不着觉,总觉得那是
你回来过。你爹为了这个尽骂我,他说:‘你这个老婆子发疯了吧,要
是这个人是咱们的孩子,难道他不会明说吗?…他干嘛要瞒着呢?如
果他的脸变得和来过咱家的这个人那样,咱们该感到自豪才对。‘你爹
老是想要把我说服,可是我这颗做娘的心呀,却还是一个劲地认准了"
分析,德略莫夫想念父母,为了不让父母担心痛苦而隐藏自己的身份,
母亲猜测出那个人可能是儿子,但却将担忧藏在心里,体现了他们不愿
让亲人承受痛苦而甘愿自己承担一切的优秀品质。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
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十电磁感应第2讲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自感、涡流练习含答案
- 广东省阳东广雅学校高二信息技术 三维动画制作教案
- 2024年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告别抒怀 第4课《告别昨天的我》教案2 新疆教育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 第3章 第2节 课时3 铁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 2024年届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教案2 北师大版
- 2023六年级数学上册 二 比和比例 测量旗杆高度教案 冀教版
- 2023六年级数学下册 三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三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课)教案 苏教版
- 文书模板-中医师承关系合同书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环境与发展第一节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课件
- 生活水泵房管理制度
-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读书笔记
- 多吃健脑食物,预防老年痴呆症
- 清洗效果监测方法--ppt课件
- 高压氧舱安装施工方案
- 中药提取车间自动化系统验证
- 老挝10大经济特区
- 模具设计评审表(开发前)
- 市政工程变更流程资料表格附件
- 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PPT)
- 房地产客户信息登记表
- 小学音乐祖国祖国我们爱你课件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