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1页
新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2页
新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3页
新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4页
新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进度表

科教学班1.1

数学教科书数学

目级1.2

上课每周节

2018.1.157总授课节数107

日期数

1.15——

1加与减(一)7

1.19

1.22——

2加与减(一)7

1.27

33.5——3.9加与减(一)4

3.11——

4视察物体生活中的数7

3.16

3.19——

5生活中的数7

3.23

3.25——

6生活中的数好玩的图形7

3.29

74.1——4.5好玩的图形整理与复习7

84.8——4.12整理与复习加与减(二)7

4.15——

9加与减(二)7

4.19

4.22——

10复习期中检测5

4.26

114.29——5.3加与减(二)7

125.6——5.10数学好玩加与减(三)7

5.13——

13加与减(三)7

5.17

5.20——

14力口与减(三)7

5.24

5.27——

15总复习7

5.31

166.3——6.7总复习期末检测7

17

18

^匕师大版一WF册数密浮支配

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是:(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结合生活

情境开展学生的数感。(二)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留意通过操作活动

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三)取消了统计学习单元。(四)在整理与复习

中,留意开展学生回忆与反思的意识。

任教年级根本状况:本年级共有学生97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

习后,学生在根本学问、根本技能方面驾驭较扎实,对学习数学有着深厚

的爱好,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特殊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须要合作完成的

学习内容爱好较大。但是在遇到思索深度较难的问题时,仍有畏难心情。

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学生的成果都还不错,但是成果并不能代表他们

学习数学的全部状况。只有课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地表达一

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们应更多地关注的是保持学

生已有的学习爱好,并逐步加以引导,培育学生数学思维品质,使学生在数学

活动中体验胜利的乐趣。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数与代数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验从详细情境中抽象

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详细情境中

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可以运用数进展表达与沟通,体会数与日常生

活的亲密联络。第一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

第六单元“加与减(三)”结合生活情境,经验从详细情境中抽象出加

减法算式的过程,探究并驾驭100以内加减法,会估算,初步学会解

决生活中的简洁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第四单元《好玩的图形》。学生将经验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相

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

一步相识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阅历,开展空间观念能设计好玩的

图案。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I、学会100以内数的依次,比拟大小,学会100以内的加法与减法并

能解决相关用题。

2、培育学生的操作实力。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

教学措施:

重视以学生的已有阅历学问与生活阅历为根底,供应学生熟识的详细情景,

以扶植学生理解数学学问。

2、增加联络实际的内容,为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

常生活的亲密联络。

3、留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与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沟通与

自主探究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开展适当改良评价学生的方法,

6、布置一些比拟好玩的作业,比方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7、接着加强家庭教化与学校教化的联络,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

孩子学习的方法。

第一单元加与减(一)

教材分析: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第二册第一单元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本册的重难点

之一。它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最根底的学问。因此,学生

学习这局部内容时,必需在理解算理的根底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

的练习到达确定的娴熟程度,实在为以后学习打好根底。学会计算并运用

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与逐步进步解

决问题的实力是非常有益的。

单元教学目的:

1、可以正确地、比拟快速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应用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解决简洁实际问题。

3、通过数学学习,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络,感受数学在日常

生活中的作用。

4、通过操作,让学生经验多样化的计算过程,进步学习数学的爱好,建立

学好数学的信念。

教学重点:

娴熟驾驭自己喜爱的口算方法并可以娴熟地计算2。以内的退位加法的口

算。

教学难点

1、理解十几减9与十几减几的算理并驾驭其计算方法;

2、能解答求另一个加数以与相差数的应用题。

单元教学支配:

课题:买铅笔

一、教学目的:

1.通过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爱好,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

阅历与学问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并通过沟通与比拟,使学生初步驾

驭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能正确地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

2.培育学生细致视察、比拟、概括与动手操作的实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

决问题的实力,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

3.培育学生细致学习、主动思索的习惯,使他们体验胜利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正确地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

三、教学准备:L(学生)

2.(老师)PPT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

学生活动老师活动课中反思

创设情用电脑出示全景图(小兔买铅笔的场

境景)。

1、沟通,同桌说小白兔特殊爱劳动,兔妈妈为了嘉奖

一说。小白兔,一大早就带着小白兔来到文

2、全班汇报。具店买铅笔。我们一起去瞧瞧吧!从图

中你看到了什么

在纸上列算式

探究新袋鼠阿姨有15枝铅笔,小白兔要买

知9枝铅笔,我们帮袋鼠阿姨算一算还

剩多少枝呢你能依据要求列出算式

来吗

15-9=该怎么算呢下面同学们用小

棒代替铅笔先摆一摆,再跟小组的同

学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摆小棒

1)先摆15根小棒,再从中一根一根

地拿掉,拿走9根后,就知道还剩6

根。

(2)先把摆好的15根小棒分成10根

与5根,再从10根里拿掉9根剩一

根,把这一根加上5根,就得到还剩

6根了。

⑶把9根小棒分两次拿。先从15

根里拿走5根,再从10根里拿走4

根,最终只剩下6根了。

(4)想9+6=15,反过来15-9=6

确定与评价

做练一练

小组讨论

稳固新

做书上练习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

么收获,有什么问题吗

板书设

教学反

课题:捉迷藏

一、教学目的:

1.通过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爱好,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

阅历与学问计算减数是8的退位减法;并通过沟通与比拟,使学生初步驾

驭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能正确地计算减数是8的退位减法。

2.培育学生细致视察、比拟、概括与动手操作的实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

决问题的实力,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

3.培育学生细致学习、主动思索的习惯,使他们体验胜利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正确地计算减数是8的退位减法。

三、教学准备:L(学生)小棒、计数器

2.(老师)PPT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

学生活动老师活动课中反思

创设情视察图,理解图意用电脑出示全景图

境问题藏起来的小挚友有多少个?

导入你能依据要求列出算式来吗

一共有13个小挚

友,去掉图上的813-8=该怎么算呢下面同学们用小

个,剩下的就是藏棒先摆一摆,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起来的人数你是怎么算的

13-8

摆小棒(1)先摆13根小棒,再从中一根一

探究新根地拿掉,拿走8根后,就知道还剩

知5根。

(2)先把摆好的13根小棒分成10根

与3根,再从10根里拿掉8根剩2

根,把这2根加上3根,就得到还5

根了。

⑶把8根小棒分两次拿。先从13

根里拿走3根,再从10根里拿走5

根,最终只剩下5根了。

(4)想8+5=13,反过来13-8=5

确定与评价

16-8

做练一练11-8

12-8

稳固新做书上练习

小组讨论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

小结么收获,有什么问题吗

板书设

教学反

课题:欢乐的小鸭

一、教学目的:

1.通过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爱好,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

阅历与学问计算减数是7,6的退位减法;并通过沟通与比拟,使学生初步

驾驭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能正确地计算减数是7,6的退位减法。

2.培育学生细致视察、比拟、概括与动手操作的实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

决问题的实力,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

3.培育学生细致学习、主动思索的习惯,使他们体验胜利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正确地计算减数是7,6的退位减法。

三、教学准备:L(学生)

2.(老师)PPT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

学生活动老师活动课中反思

创设情用电脑出示全景图

境问题视察图,理解图意你说一下这幅图的意思吗

导入

12只鸭子在河边

玩耍,有7只下

河游泳了

草地上还有多少提一个减法问题

只鸭子?

12-7怎么列式?

摆小棒12-7=该怎么算呢下面同学们用小

探究新棒先摆一摆,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知你是怎么算的

1)先摆12根小棒,再从中一根一根

地拿掉,拿走7根后,就知道还剩5

根。

(2)先把摆好的12根小棒分成10

根与2根,再从10根里拿掉7根剩

3根,把这3根加上2根,就得到还

有5根了。

(3)把7根小棒分两次拿。先从12

根里拿走2根,再从10根里拿走5

根,最终只剩下5根了。

(4)想7+5=12,反过来12-7=5

确定与评价

十几减7会做了,那十几减6呢?

11-6=14-6=

方法与十几减7是一样的

做练一练

稳固新做书上练习

小组讨论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

小结么收获,有什么问题吗

板书设

教学反

课题:开会啦

一、教学目的:

1、结合开会情境,经验用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解决“还差几个就同样多”

的简洁问题的过程。

2、培育学生细致学习、主动思索的习惯,使他们体验胜利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用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解决“还差几个就同样多”的简

洁问题的过程。

三、教学准备:L(学生)

2.(老师)PPT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

学生活动老师活动课中反思

创设情视察图,理解图意用电脑出示课本全景图

境问题

导入11个小挚友要开你说一下这幅图的意思吗

会,每人须要一把

探究新椅子,会场上只有

知7把椅子。

还缺几把椅子?提一个减法问题

怎么列式?

11-711-7=

用自己喜爱的方法算来

确定与评价

11-7=4

11-7=4(把)

表示“还差几个就同样多”的关系,

可以用减法

做练一练做书上练习

稳固新

小组讨论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

么收获,有什么问题吗

小结

板书设

教学反

课题:跳伞表演

一、教学目的:

1、结合详细情境,经验用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

多多少或少多少”的简洁问题的过程。

2、驾驭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

二、教学重难点:用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

少或少多少”的简洁问题。

三、教学准备:1.(学生)

2.(老师)PPT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

学生活动老师活动课中反思

创设情用电脑出示课本全景图

境问题视察图,理解图意

导入你说一下这幅图的意思吗

蜗牛在跳伞

提一个减法问题

(1)背红色着陆

伞的蜗牛比背黄怎么列式?

探究新色的多几个?14-6=该怎么算呢下面同学们用自

知14-6己喜爱的方法算出来

纸上计算

14-6=814-6=8(个)

(2)背蓝色着陆还可以提出不一样的减法问题吗?

伞的蜗牛比背红怎么列式?

色的少几个?14-6=该怎么算呢下面同学们用自

14-7己喜爱的方法算出来

14-7=714-7=7(个)

出示11页例题

提问:今日比昨天少生了几个蛋?

用昨天的减去今怎么列式?

日的11-5=?如何计算

用小棒演示

11-5

摆小棒

1)先摆11根小

棒,再从中一根一

根地拿掉,拿走5

根后,就知道还剩

7根。⑵先把

摆好的12根小棒

分成10根与1

根,再从1。根里

拿掉5根剩5根,11-5=6(个)

把这5根加上1

根,就得到还有6

根了。

(3)把5根小棒

分两次拿。先从

11根里拿走1

根,再从10根里

拿走4根,最终

只剩下6根了。

⑷想6+5=11,十几减5会做了,那十几减4,3,2

反过来11-5=6呢?

11-2=12-3=

13-4=

方法与十几减5

是一样的

11-2=9

12-3=9

13-4=9

做书上练习

稳固新

做练一练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

么收获,有什么问题吗

小结

小组讨论

板书设

教学反

课题:美丽的田园

一、教学目的:

1.培育学生从详细情境中发觉问题,并用数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的

实力。

2.培育学生的语言表达实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络,培育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用数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L(学生)

2.(老师)PPT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

学生活动老师活动课中反思

创设情视察1、老师出示美丽的田园的情境图,

境让学生视察。你从图中看到了什

么?

自己说,同桌说,

全班说。

生1:湖里有8只

天鹅,岸上有6只确定与评价

探究新天鹅。

生2:天空中有

11只小鸟,树上有

5只小鸟。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怎么列式?

提出问

生1:湖里有8只

题解决

天鹅,岸上有6只

问题

天鹅,一共有几只谁能提出不同的问题

天鹅

怎么列式?

8+6=14(只)

同桌相互提问并列式解决

生2:草地上一共

有12只羊,白羊

有7只,黑羊有几

12-7=5(只)

提问纸上列式

完成书上练习

练习稳

今日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沟通讨论

小结

板书设

教学反

第二单元:视察物体

教材分析:

教材以学生的理论活动为主线,支配了视察小兔储钱罐、玩具老虎、

玩具车等物体的活动,以使学生经验“视察实物一初步感知一形成表象”

的过程,从而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视察物体所看到的形态可能是不同的,培

育学生的空间观念。

单元教学目的:

1.开展视察、操作、空间想像与推理实力。

2.通过视察实物,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视察物体所看到的形态可能是不

同的,并会进展分辨。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亲身经验“视察实物——干脆感知——形成视觉表象”的过程,体

会从不同方向视察物体所看到的形态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让学生亲身经验“视察实物——干脆感知一一形成视觉表象”的

过程,体会从不同方向视察物体所看到的形态可能是不同的。

课题:看一看(一)

一、教学目的:

1.通过视察实物,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视察物体所看到的形态可能是不同

的。会分辨简洁物体从不同角度视察到的形态,开展空间观念。

2.培育学生细致视察、比拟、概括与动手操作的实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

决问题的实力,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会分辨简洁物体从不同角度视察到的形态。

2、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视察到的的形态可能是不同的,开展空间观念。

三、教学准备:1.(学生)玩具老虎

2.(老师)PPT,实物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

学生活动老师活动课中反思

创设情用电脑出示课本第全景图

境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1、沟通,同桌说

一说。

2、全班汇报。

小霞看到了小兔

头上有美丽的小

小宇看到了小兔

的一只耳朵

为什么都是同样的小兔,他们看到的

形态不一样呢?

探究新思索

知确定评价

小女孩坐在小兔

的正面

小男孩坐在小兔

的侧面

视察物体时,从不同的方向视察到的

同一物体的形态可能是不同的

PPT出示18页例题

思索提问:小霞看到的是哪幅图?

沟通

讨论

激励评价

小霞坐在小兔后

面,看到的是小兔

的反面,选第二幅

图拿出玩具老虎,同桌一起看一看,说

一说

同桌面对面视察

老虎

交换位置

说自己看到的形

做书上练习

稳固新

知做练一练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

么收获,有什么问题吗

小结小组讨论

板书设

教学反

课题:看一看(二)

一、教学目的:

1.通过视察实物,能区分从正面,侧面,上面视察到的物体的形态。

2.培育学生细致视察、比拟、概括与动手操作的实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

决问题的实力,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分辨简洁物体从不同位置视察到的形态。

2、从上面视察物体的形态。

三、教学准备:L(学生)玩具车

2.(老师)PPT,实物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

学生活动老师活动课中反思

创设情1、沟通,同桌说用电脑出示课本全景图

境一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2、全班汇报。

出示20页例题

小明看到了车的他们分别看到的是下面哪幅图?

探究新警灯

知小华在车的侧面

小亮在车的后面

思索

分别从车的上面,拿出玩具车,三人一组视察车的三个

侧面,后面视察方向

抽学生说自己从哪个方向看到了什

生1:我从上面看么?

到了警灯与车顶刚刚,我们在不同的位置上对小汽车

盖进展了视察,(课件显示课本主题图)

生2:我从侧面看小明小华小亮也在视察小汽车。依据

到了车门与轮胎你的阅历,推断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

生3:我从后面看看到的。

到了车牌与尾灯

解决问题完成例

稳固新同一物体,从不同

知角度视察,看到的通过刚刚的学习,你发觉了什么?

形态可能是不一

样的。

PPT出示图片,提问:

拿出书包视察侧从书包的侧面面,会看到哪幅图?

面确定评价

做出选择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

么收获,有什么问题吗

板书设

教学反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

教材分析:

本单元把认数范围从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对数的相识,教科书首先强

调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设计了“数花生”等活动,扶植学生从中

抽象出100以内的数。教科书还非常重视培育学生的数感,支配了在详细

的情境中把握数的意义与相对大小关系、理解位值制用数来表达与沟通信

息等活动。

单元教学目的:

1、经验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亲密联络。

2、能运用数进展表达与沟通,逐步开展数感。

3、结合生活实际,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拟数的大小,

并能结合实际进展估计;在次根底上,初步体会基数,序数与位值制度。

教学重点:

结合生活实际,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拟数的大小,并能

结合实际进展估计;在次根底上,初步体会基数,序数与位值制度。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拟数的大小,并能

结合实际进展估计;在次根底上,初步体会基数,序数与位值制度。

课题:数花生

一、教学目的:

1、经验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以内的数。

2、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3、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会认、会读、会写10。以内的数。

三、教学准备:L(学生)准备一包豆子

2.(老师)PPT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

学生活动老师活动课中反思

创设情学生自由数小挚友,今日你们是不是带了花生

境呀?我们来数一数自己带了多少花

生好不好?

1、沟通,你是怎

探究新么数的。

知2、全班汇报。给与评价

再数一数(用刚刚

稳固新汇报的多种方式数一数

知都试着数一数)(第23页第一题)

再用圈一圈的方

式完成第四题圈一圈

(第23页第四题)

练习课后第三题

在下面各数的后面,连续数出五个数

学生反来。(第23页第三题)

应二十三、五十六、七十七、八十五、

九十五

接力赛

生生练习:

练习课后第二题小组一人报前面三个数字,另三个人

接着说

师生练习:

34、36、38、()()、()、()

20、30、40、()、()、()、();

45、50、55、()、。、()、();

练习第五题22、32、42、。、()、()、();

总结怎么数的晴天与多云有多少个,说说你怎么数

的,看谁数的快。

老师总结

板书设

教学反

课题:数一数

一、教学目的:

I、可以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与几个

一组成

2、培育学生的估算实力探究视察实力,体验数学方法多样性开展思维敏捷

性。

3、培育学生主动思索细致倾听别人想法的习惯,使学生感受与同伴沟通的

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正确数出100以内数量,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与几个

一组成的。

三、教学准备:1.(学生)一百根小棒(牙签)与十根橡皮筋(扎头发那

种)

2.(老师)PPT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

学生活动老师活动课中反思

创设情数PPT上的小棒复习一捆小棒有十根,九十九根小

境棒填一根就是10。根

(二十九加一根是30,三十九加一

根是40)

进一步相识100以内的数。

1、课件演示100个小方块,让学

估计一下有几个小生估一估大约有几个小方块。

探究新方块

知2、动手操作,沟通探究

A、1个1个数,课件演示得出:100

个一是100o

B、10个10个数,结合课件演示,

得出:10个十是100。

①同桌合作数小棒

100根。一根一根

的数

②同桌合作数小棒

100根。十根为一

捆的数评讲

讲例题,再添多少就变成一百了?

汇报沟通,那种方

法更好,进一步进

步100以内数数

实力,加深对数的

组成的相识。

稳固新练习25页第1、2、

知3题

学生反练习第四题

练习第五题

古人计数

板书设

教学反

课题:数豆子

一、教学目的:

1、会写1。0以内的数,进一步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2、能对100以内的数进展估计,开展估计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数位、基数、序数感念的浸透。

三、教学准备:L(学生)豆子

2.(老师)PPT、计数器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

学生活动老师活动课中反思

创设情估计有多少颗,说1、老师拿出一把豆子,让学生估计

境说怎么估计的。大该有多少粒。

2、让学生数出10颗豆子是多少,

再让他们估计有多少颗。

让他们讨论沟通是怎么估计的。

数一数(一)学习记数与写数。

探究新1、师生一起来数数究竟是多少颗?

知2、让学生说说28课应当在怎么在

拨一拨记数器上来表示。

3、生拨数。边拨边说十位上的2表

示是2个十,个位上的8表示8个

lo

写一写怎么写呢?

说一说学生自由的写。

(二)说一说

1、老师拨出22,让学生说说这两

个“2”的意义一样吗?

学生讨论。全班汇报。

(三)写一写

写一写老师拨珠,学生写数。

36、40、100

评讲

练习书上27页第

1、2、3题讲例题,评讲

稳固新

知练习书上27页第

4题

找找生活中的100

思索

板书设

教学反

课题:谁的红果多

一、教学目的:

I、会比拟100以内数的大小。

2、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抽象地比拟数的大小。

三、教学准备:L(学生)

2.(老师)PPT,计数器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学生活动老师活动课中反思

创设情视察,讨论1、老师出示主题图,小熊是21个

境红果,小猴是18个红果。

2、学生视察,谁的红果多,谁的红

果少。为什么?

1、如今知道了谁的红果多。那谁能

用我们学过的符号来表示。

探究新练习,讨论2、学生答复。在说说记

知的方法。

3、填一填:让学生视察记数器后,

独立把数写在书本上。

32034,100099,然后再进展比

拟,填上数学符号。

4、看有,琪里,不日以直尺上的

数,从小到大排列

练习稳固

课后1、2、3、4、5题

练习稳

板书设

教学反

课题:小小养殖场

一、教学目的:

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与差不多的含义。

2、能在详细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在一节课中来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与

差不多这么多概念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L(学生)

2.(老师)PPT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

学生活动老师活动课中反思

创设情视察1、老师出示小小养殖场的情境图,

境让学生视察。你从图中看到了什

么?

1、学生沟通看到

探究新了什么?通过全班说让学生正确建立谁比谁

知2、请学生用“谁怎么多啊!多得多,多一些。谁比

多谁少”说一说。谁怎么少啊?少一些,少得多。

自己说,同桌说,还有差不多等概念。

全班说。

想一想羊有几只?

书30页

完成书上31页练

习一跑步的有86人,跳远的比跑步的少

练习稳得多,跳绳的比跑步的少一些?

固跳远的可能有多少人?跳绳的可能

有多少人?学生选择后画圈,并说

明白为什么这样选。88人()、

12人()、76人()o

猜数。

同桌合作,

方法:一人猜数,

其他孩子语言提

Zj\o

例如:

甲:我想了一个两

位数。

乙:是20吗?

甲:不是,比20

多得多。

乙:是70吧。

甲:比70少一些。

练习31页第2、3

板书设

教学反

M

课题:做个百数表

一、教学目的:

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沟通完成对百数表的整理,进一步理解100以内

数的依次、含义与排列规律、稳固数的读写。

2、在独立思索与合作沟通的过程中探究规律,培育自主探究精神与创新意

识,并进一步开展数感。

二、教学重难点:驾驭比拟数的大小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L(学生)

2.(老师)PPT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

学生活动老师活动课中反思

创设情数一数,填一填数学王国里开运动会啦,数娃娃们

境排成了整齐的方队,请小挚友们细

致视察一下,这些数娃娃们是怎样

排队的?(小组讨论)

方队里还有不少位置是空着的,你

知道是哪些数娃娃还没来吗?(边

数边填,完成百数表)

填完以后数一数。

1、这张百数表中藏这好多好玩的微

妙呢!(P7/3)

(1)横着选一行读一读。在组里

说说有什么规律?

数一数,想一想

探究新[如:41、42、43、44、45、46、

知47、48、49、50,左边九个数的十

位上是一样的,个位上的数依次是

1、2、3、4、5、6、7、8、9最终

一个是整十数。]

(2)竖着选一行读一读。在组里

说说有什么规律?

[如:5、15、25、35、45、55、

65、75、85、95个位上都是5,

上下两个数相差10,第一个数是一

位数,其他是两位数。]

(3)斜着选一行读一读。在组里

说说有什么规律?

[如:11、22、33、44、55、66、

77、88、99个位与十位上的数都一

样。……]

2、小挚友们真了不得,在这张百

数表里发觉了这么多奇异。老师还

课后练习1、2、3、给你们带来了几张“魔力框”看看

练习稳4魔力框里的数有什么联络。(小组沟

固通)

分别出示三张框。

板书设

教学反

第四单元:好玩的图形

一.单元教学目的:

1、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实力与创新意识。

2、相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与圆,并能利用它们进展拼图、折纸等活

动。

3、初步相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并能在钉子板上围出相应的图形。

4、观赏利用图形组成的美丽的图案,并尝试着进展设计。

二.教学重、难点:

1、相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与圆,利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与圆

进展拼图、折纸等活动。

2、初步相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并能在钉子板上围出相应的图形,

尝试着利用所相识的简洁的图形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教学准备:相关的挂图、学具盒、投影片

题目相识图形

教学1、通过摸、找、画、说、拼等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到

目标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的多样性,在操作活动中相识长

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与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与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

在。

3、在小组活动中培育学生的操作、视察、表达与思维实

力,培育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协作精神,开展空间观念的

动手操作实力。

教学通过视察、操作与讨论,使学生感知长方形、正方

重难点

形、三角形与圆的特征,初步相识什么样的图形是长方

形、正方形、三角形与圆,能依据它们的特征从详细的

情境中区分出这四种图形。

教t课件课时1

准备学具安排

教学过程

活动一:通过积木中的三棱柱初步体会面在体上,并相识三角形

1、小组的桌面上都准备了很多各种形态的物体,谁情愿与我们

说一说你们组都有什么?它是什么形态的?

2、老师出示一块积木(三棱住)并问学生:你能看到它上边的

那个面吗?

学生动手操作并说一说(多数是变更积木的位置)

3、老师提出:假如不能转动这块积木,还有被的方法吗?

学生动手操作并说一说。(利用沙子)

4、老师出示一个三角形的图贴在黑板上,这是什么图形?板书:

三角形

活动二:小组实际动手操作共同体会面在体上,并相识圆

1、请同学们细致的视察学具中的小印章,看看你会发觉什么?

2、(老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小组汇报。由学生拿

着印章盖的印,边指边说)

3、都来试一试,看看是不是可以得到一个圆形。

4、老师出示一个圆(大一些),这还是圆吗?贴在黑板上。板书:

活动三:从实际物体上再次体会面在体上,并相识长方形与正方

1、老师出示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实物,在这两个物体上有没有你

们相识的图形?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绽开讨论,并实际操作加以验证。

3、假如不去转动这个长方体,你用什么方法才能让大家知道上

面与下面都是什么形态的?(描的方法)

4、学生亲自动手试一试,老师出示并板书。

活动四:找生活中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与圆,加深相识

1、今日真兴奋!我们有在一起相识了这么多的图形挚友,在我

们的生活中可以找到他们吗?

2、老师出示下图:这些交通标记是什么形态的?你知道它们分

别表示什么意思吗?

活动五:做“找挚友”的嬉戏,进一步加深相识并体会面在体上

1、今日我们的老挚友调皮、笑笑与机智狗也来了,他们也喜爱

玩积木,可是不当心弄丢了一些,想请你们帮一帮,情愿吗?

2、调皮说:我要得积木有两个面是圆形;笑笑说:我要的积木

的面都是长方形;机智狗说:我要的积木全部的面都是正方形。

3、赶快想一想,是什么?与你的同桌说一说,在你的学具中找

一找。

活动六:总结全课,表达课内向课外开放

1、这节课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今日相识的这些图形上什么样的,

记住了吗?

3、好,今日回家后请同学们在你的家中找一找它们,想方法画

下来。

板7设立

相识图形

—:O△□

教学反思

题目动手做(一)

教学1、通过折纸、剪拼等活动,进一步相识长方形、正方形

目标与三角形。

2、能对简洁的图形进展分解与组合。

3、开展学生的动手操作实力、空间想象实力与创建力。

教学能对简洁的图形进展分解与组合。

重难点

教学课件珠时1

准备学具安

教学过程

活动一:对简洁的图形进展分解

1、把一张正方形的纸折成一样的两局部,可以怎么折?

2、学生说一说后自己动手试一试。

3、把长方形、、圆与三角形的纸分别折成一样的两局部,可以怎么折?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后自己动手剪一剪、比一比。

活动二:利用分好的图形拼图

1、老师出示下面的图:

A少宁

2、利用上面剪出的图形试着拼一拼这些图形,说一说是由什么图形

拼出来的。

3、你还能拼出别的图形吗?(以小组为单位)

4、老师出示:教科书上的“王冠”图,先说一说象什么,再剪下附

页的两个长方形,沿虚线剪开拼出更多的图形。

活动三:折纸嬉戏

1、用正方形的纸折出纸飞机。

2、有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一个正方形。

3、将一张正方形的纸折成四个大小一样的三角形剪下,进展拼图。

教学反思

题目动手做(二)主备人

1、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初步相识平行四边形,进

教学一步相识长方形、正方形与三角形。

2、能对简洁的图形进展分解与组合。

目标3、开展学生的动手操作实力、空间想象实力与创建力。

教学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初步相识平行四边形,进一

重难点步相识长方形、正方形与三角形。

教学课件课时1

准备学具安排

教学过程

活动一:相识七巧板、制作七巧板

1、老师出示一张完好的七巧板的挂图

/6|

25

4/

2、说一说七巧板是由那几种图形组成的?有几个正方形?有几个三

角形?那些图形比拟大?那些图形比拟小?有没有一样大的图形?

3、每一位同学都有一张空白的七巧板,请你涂上自己喜爱的颜色,

并剪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