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松柏中学2024届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福建厦门松柏中学2024届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福建厦门松柏中学2024届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福建厦门松柏中学2024届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福建厦门松柏中学2024届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厦门松柏中学2024届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A、B两个大小相同、质量不等的小球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A以3m/s的速率向右运动,B以1m/s的速率向左运动,发生正碰后A、B两小球都以2m/s的速率反弹,则A、B两小球的质量之比为()A.3:5B.2:3C.1:3D.3:22、我国“蛟龙号”在某次试验时,深潜器内的显示屏上显示出了从水面开始下潜到最后返回水面的10min内全过程的v–t图(由于某种原因轴上方的纵轴刻度没有显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全过程中“蛟龙号”的最大加速度是m/s2B.全过程中“蛟龙号”的平均速率是1.5m/sC.“蛟龙号”上升各过程的最大速度是3m/sD.在6~10min潜水员会先感到超重,后感到失重3、物理学家通过艰苦的实验来探究自然物理规律,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值得我们敬仰。下列描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并未测定出引力常量B.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从而提出了日心说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提出了判断通电导线周围磁场方向的方法4、如图是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a、b分别是电场中的两个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两点的电场方向相同B.b点电场强度比a点大C.b点的电势比a点高D.在a点放入电量为q的检验电荷,若该检验电荷所受电场力为F,则该点的场强大小为F/q5、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形线圈共有n匝,其中心位置处半径为r的虚线范围内有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线圈平面.若磁感应强度为B,则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A.πBR2 B.πBr2 C.nπBR2 D.nπBr26、为了测出自感线圈的直流电阻,可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由于线圈自感系数很大,为了保护电表和各元件,在测量完毕后将电路解体时应该()A.首先断开开关S1B.首先断开开关C.首先拆除电源D.首先拆除安培表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通过定滑轮悬挂一个重为10N的物体B,且已知物体A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4N.要使A静止,需加一水平向左的力,则力的取值可以为A.6N B.8NC.10N D.16N8、分子间作用力和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和分子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间的引力总是比分子间的斥力小B.在r=r0处,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C.当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时,分子势能减小D.当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时,分子势能减小9、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花粉颗粒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悬浮颗粒越大,同一时刻与它碰撞的液体分子越多,布朗运动越不明显C.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D.一定质量的0℃冰变成同温度的水,内能一定增加E.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10、如图所示,M是一小型理想变压器,接线柱a、b接在电压u=311sin314t(V)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变压器右侧部分为一火警报警系统原理图,其中R2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温度越高电阻越小)制成的传感器,电流表A2为值班室的显示器,显示通过R1的电流,电压表V2显示加在报警器上的电压(报警器未画出),R3为一定值电阻.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A1的示数不变,A2的示数增大 B.A1的示数增大,A2的示数减小C.V1的示数不变,V2的示数减小 D.V1的示数增大,V2的示数增大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6分)⑴用多用电表测量直流电流时,红表笔和黑表笔相比,表笔电势高。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时,红表笔和黑表笔相比,表笔电势高。⑵用多用电表正确测量了一个6KΩ电阻后,需要继续测量一个阻值大概是50Ω左右的电阻。在用红表笔、黑表笔接触这个电阻之前,以下哪些操作步骤是必须的,请选择其中有用的,按操作步骤顺序写出:。A.调节调零旋钮使表针指着欧姆零点B.把选择开关旋转到“×1KΩ”位置C.把选择开关旋转到“×10Ω”位置D.调节表盘下中间部位的调零螺丝,是表针指零E.将红表笔和黑表笔接触12.(12分)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所用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00mL油酸酒精溶液中有油酸0.6mL,用滴管向量筒内滴50滴上述溶液,量筒中的溶液体积增加1mL。若把一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中,由于酒精溶于水,油酸在水面上展开,稳定后形成单分子油膜的形状如图所示。若每一小方格的边长为30mm,则(1)油酸薄膜的面积约为___________m2;(取一位有效数字)(2)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_m3;(3)根据上述数据,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约为___________m。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10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置一辆小车A,质量mA=4kg,上表面光滑,小车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极小,可以忽略不计,可视为质点的物块B置于A的上表面,B的质量mB=2kg,现对A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10N,A运动一段时间后,小车左端固定的挡板B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后A、B粘合在一起,共同在F的作用下继续运动,碰撞后经时间t=0.6s,二者的速度达到v=2m/s,求:(1)A、B碰撞后瞬间的共同速度v的大小;(2)A、B碰撞前瞬间,A的速度vA的大小。14.(16分)对于同一物理问题,常常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不同角度进行研究,找出其内在联系,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其物理本质.(1)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深入地揭示了光的粒子性的一面.前者表明光子具有能量,后者表明光子除了具有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我们知道光子的能量,动量,其中v为光的频率,h为普朗克常量,λ为光的波长.由于光子具有动量,当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会对物体表面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这种压力会对物体表面产生压强,这就是“光压”,用I表示.一台发光功率为P0的激光器发出一束频率为的激光,光束的横截面积为S.当该激光束垂直照射到某物体表面时,假设光全部被吸收(即光子的末动量变为0).求:a.该激光器在单位时间内发出的光子数N;b.该激光作用在物体表面时产生的光压I.(2)从微观角度看,气体对容器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频繁撞击引起的.正方体密闭容器中有大量运动的粒子,每个粒子质量为m,单位体积内粒子数量为n.为简化问题,我们假定:粒子大小可以忽略;速率均为v,且与容器壁各面碰撞的机会均等;与容器壁碰撞前后瞬间,粒子速度方向都与容器壁垂直,且速率不变.a.利用所学力学知识,推导容器壁受到的压强P与m、n和v的关系;b.我们知道,理想气体的热力学温度T与分子的平均动能成正比,即,式中α为比例常数.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说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体积一定时,其压强与温度成正比.15.(12分)一半圆柱形透明物体横截面如图所示,底面AOB镀银(图中粗线),O表示半圆截面的圆心,一束光线在横截面内从M点入射,经过AB面反射后从N点射出.已知光线在M点的入射角为30°,∠MOA=60°,∠NOB=30°.已知sin15(1)光线在M点的折射角;(2)透明物体的折射率.c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题分析】两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以A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代入数据解得:,故A正确,BC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动量守恒定律的直接应用,要求同学们能正确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注意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时要规定正方向.2、B【解题分析】A.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0−1min内和3−4min内加速度最大,最大加速度是a=m/s2,故A正确;B.全过程中“蛟龙号”的路程为720m,则平均速率是=1.2m/s,故B错误;C.根据v-t曲线的面积表示位移,在t=4min时到达最大深度为h=(2×60+4×60)×2.0=360m,则上浮的位移h=×(10-6)×60×vm=360,vm=3m/s,故C正确;D.潜水员在6−8min的时间段内,根据速度图象得加速度方向向上,所以处于超重状态,8−10min的时间段内,根据速度图象得加速度方向向下,所以处于失重状态,故D正确.本题选择错误答案,故选B点睛:根据v-t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由几何知识可求得最大深度;v-t图象的物理意义:其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求解最大加速度;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之比;判断超重和失重的方法主要看物体的加速度方向.3、A【解题分析】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测定了引力常量,故A项正确;B.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故B项错误;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楞次总结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故C项错误;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安培提出了判断通电导线周围磁场方向的方法,故D项错误。4、D【解题分析】

A.电场方向沿电场线的切线方向,a、b两点的电场方向不同,故A错误;B.由图看出,a处电场线密,b处电场线疏,则a点电场强度大于b点电场强度,故B错误;C.沿电场线电势降低,等势线与电场线垂直,过a点的等势线电势高于过b点的等势线的电势,故C错误;D.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在a点放入电量为q的检验电荷,若该检验电荷所受电场力为F,则该点的场强大小为F/q,故D正确.5、B【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磁通量的公式【题目详解】由磁通量的公式,为具有磁场的有效面积为,解得,B对,ACD错.【题目点拨】本题学生明确磁通量的公式满足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能用公式进行相关的计算.6、B【解题分析】若先断开开关S1或先拆去电流表或先拆去电阻R,由于L的自感作用都会使L和电压表组成回路,原先L中有较大的电流通过,现在这个电流将通过电压表,造成电表损坏,所以实验完毕应先断开开关S2【题目点拨】先进行ACD三项操作都会发生自感现象,在电压表中有强电流流过,发热过多,造成仪器烧坏.本题考查了自感线圈的自感作用,在断开电源的瞬间L相当于电源,结合实验安全原则,应先消除自感现象.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ABC【解题分析】

物体静止时,根据平衡条件可得绳上的拉力;A、当时,设物体静止,则静摩擦力为,假设成立,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且方向向左,故选项A正确;B、当时,假设物体静止,则静摩擦力为,假设成立,物体仍能静止,且的方向向左,故选项B正确;C、当时,假设物体静止,则静摩擦力为,假设成立,故选项C正确;D、当时,假设物体静止,则静摩擦力为,假设不成立,物体将滑动,故选项D错误.8、BC【解题分析】

A.当分子间距增大,引力和斥力均减小,但斥力减小快,存在分子间的引力大于斥力的情况。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当分子间的距离为r0时分子间作用力合力为0,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故B正确。

C.根据分子力做功与分子势能的变化关系可知,当分子间的分子力做正功时,分子势能减小,故C正确。

D.根据分子力做功与分子势能的变化关系可知,当分子间的分子力做负功时,分子势能增加,故D错误。9、BCD【解题分析】

A.花粉颗粒的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选项A错误;B.悬浮颗粒越大,同一时刻与它碰撞的液体分子越多,液体分子对悬浮微粒撞击的冲力趋于平衡,布朗运动越不明显,选项B正确;C.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选项C正确;D.一定质量的0℃冰变成同温度的水,要吸收热量,则内能一定增加,选项D正确;E.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距离变大,则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即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选项E错误.10、BC【解题分析】

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R2的电阻减小,导致电路的总的电阻减小,所以电路中的总电流将会增加,A1测量的是原线圈中的总的电流,由于副线圈的电流增大了,所以原线圈的电流A1示数也要增加;由于电源的电压不变,原副线圈的电压也不变,所以V1的示数不变,由于副线圈中电流增大,R3的电压变压变大,所以V2的示数要减小,即R1的电压也要减小,所以A2的示数要减小。A.A1的示数不变,A2的示数增大,与分析不符,故A错误。B.A1的示数增大,A2的示数减小,与分析相符,故B正确。C.V1的示数不变,V2的示数减小,与分析相符,故C正确。D.V1的示数增大,V2的示数增大,与分析不符,故D错误。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⑴红、黑;⑵CEA【解题分析】试题分析:⑴在使用多用电表时应使电流从红表笔流入,从黑表笔流出多用电表,所以当使用多用电表测电流时,红表笔与电源正极相连,电势高;用多用电表测电阻时,电表内部有电源,所以黑表笔与电表内部电源正极相连,所以黑表笔电势高;⑵待测电阻50Ω较小,所以应换小赔率“×10Ω”位置,改换赔率后接着进行欧姆调零,然后测量,所以按操作步骤顺序CEA考点:本题考查多用电表的使用,意在考查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12、5×10-2;1.2×10-11;【解题分析】

采用估算的方法求油膜的面积,通过数正方形的个数:面积超过正方形面积一半的算一个,不足一半的舍去,数出正方形的总个数乘以一个正方形的面积,近似算出油酸膜的面积;根据浓度按比例算出纯油酸的体积;把油酸分子看成球形,且不考虑分子间的空隙,油膜的厚度近似等于油酸分子的直径,由公式d=VS【题目详解】解;(1)每个正方形的面积为S1面积超过正方形面积一半的正方形的个数为55个则油酸膜的面积约为S=55S(2)每滴酒精油酸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V=0.6(3)把油酸分子看成球形,且不考虑分子间的空隙,则分子的直径为:d=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