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的寄生虫病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1/2E/wKhkGWW6NS-AGpdcAAFf0HpPL0A189.jpg)
![牛羊的寄生虫病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1/2E/wKhkGWW6NS-AGpdcAAFf0HpPL0A1892.jpg)
![牛羊的寄生虫病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1/2E/wKhkGWW6NS-AGpdcAAFf0HpPL0A1893.jpg)
![牛羊的寄生虫病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1/2E/wKhkGWW6NS-AGpdcAAFf0HpPL0A1894.jpg)
![牛羊的寄生虫病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1/2E/wKhkGWW6NS-AGpdcAAFf0HpPL0A18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牛羊寄生蟲病肝片吸蟲撚轉血矛線蟲莫氏絛蟲羊鼻蠅牛羊蟎病:疥蟎、癢蟎牛焦蟲病:泰勒氏蟲、巴貝斯蟲附紅細胞體病健康雞嗉囊黏膜壁細菌分佈狀況腹瀉病雞嗉囊黏膜脫落狀況腹瀉病雞雞嗉囊黏膜壁細菌分佈狀況肝片吸蟲病(肝蛭病
)病原生活史流行病學症狀診斷預防治療人、畜共患寄生蟲病
肝片吸蟲病我國分佈最廣泛(31個省市),危害最嚴重的寄生蟲病之一,中間宿主是本病流行的關鍵因素,往往導致羔羊和犢牛的急性死亡。尤其幼畜和綿羊常導致大批死亡。蟲體顏色:紅棕灰白寄生於黃牛、水牛、綿羊、山羊、鹿和駱駝等各種反芻動物的肝臟膽管中。一、病原
長橢圓形,金黃色一端有一不明顯的卵蓋二、生活史
中間宿主:椎實螺
成蟲產卵→蟲卵→含毛蚴的蟲卵→毛蚴→[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尾蚴→附著於水生植物上形成囊蚴。
牛羊吞食囊蚴在小腸內囊壁破裂,童蟲經以下三條途徑進入肝臟:生活史
(1)穿過腸壁到腹腔,再由肝包膜進入肝臟,再到肝膽管內寄生。這是移行的一條主要途徑。(2)童蟲鑽入腸壁血管,經門靜脈進入肝臟,再到達肝膽管內寄生。(3)經十二指腸膽管口進入膽管寄生,成蟲所產的卵也是經十二指腸膽管口進入腸道。(羊黑疫)三、流行病學中間宿主:錐實螺終末宿主:牛羊地理分佈:錐實螺在我國分佈廣,低窪、沼澤地,地方性流行發病季節:幼蟲(夏秋);成蟲(冬春)囊蚴抵抗力:夏秋季在水中存活5個月人體感染多因生食水生植物,如水芹等莖葉。
四、致病作用幼蟲:穿過腸壁到腹腔,不斷破壞組織和攝取組織為食,之後以肝細胞為食,形成蟲道,引起寄生性出血性肝炎,肝實質梗塞成蟲:吸食血液、膽汁、細胞,致營養障礙毒素作用:包括代謝毒和分泌毒五、症狀
急性型:幼蟲的移行引起,多見於夏秋季,引起急性內出血死亡。幼蟲集中侵入可以引起腹膜炎和創傷性肝炎可出現突然倒地,食欲下降,消瘦、可視粘膜蒼白黃染,嚴重者幾天內死亡。慢性型:成蟲引起,發生於冬春。蟲體已經寄居於膽管。消瘦,貧血,被毛粗亂無光,眼瞼、頜下、胸下水腫,食欲下降,便秘和下痢交替出現,病程1-2月因惡病質而死水腫:下頜觸之有波動感,軟麵團,無熱無痛。成蟲在綿羊體內可存活11年,牛體內存活期短,為9~12個月,在人體內的壽命可長達12年。
寄生肝片吸蟲明顯消瘦的牛肝片吸蟲侵入肝致出血性變化肝切面,因其寄生於膽管,可引起膽管增生和肝細胞變性壞死六、診斷糞便檢查法:水洗沉澱法剖檢:肝膽管內發現大量蟲體即可確診在春夏放牧後,在正常飼養管理條件下慢性消瘦、貧血、水腫、消化紊亂等症狀結合流行病學調查,可初步懷疑本病。七、預防1.預防性驅蟲:每年兩次2.消滅中間宿主:藥物滅螺、土埋滅螺、暴曬滅螺、生物滅螺3.防止畜禽吃到囊蚴在地勢高燥處放牧輪牧4.糞便發酵處理八、治療(1)五氯柳胺:對成蟲有高效驅蟲效果,且在宿主內殘留時間短。(2)碘醚柳胺:對成蟲和6-12周齡童蟲都有效。(3)硫雙二氯酚:本藥有較強的下瀉作用,對體質衰弱和原有腹瀉的病畜禁用。(4)丙硫咪唑(抗蠕敏):廣譜抗蟲藥,驅除片形吸蟲成蟲有良效。有一定致畸作用,對懷孕母畜慎用。
(5)肝蛭淨、蛭得淨:對成蟲幼蟲有效。撚轉血矛線蟲
90%以上的羊發病。寄生於真胃,偶見小腸。蟲體口囊內有一矛狀小齒,加上雌蟲白色生殖器官與紅色腸管撚轉為麻花狀,所以稱之、、、、。羊撚轉胃蟲病
一、病原形態頭端細,具不發達口囊(內有角質矛狀小齒),蟲體前部兩側有一對頸乳突,缺葉冠。蟲體呈毛髮狀因吸血曾現淡紅色病原特徵
雌蟲27-30mm,雌蟲新鮮時紅白相間,雌蟲白色生殖器官與紅色腸管撚轉為麻花狀,陰門開口於蟲體中部。病原特徵蟲卵特徵性不大,要鑒定需要培養為三期幼蟲,三期幼蟲口囊大,腸細胞有16個以上。二、生活史雌蟲產卵---一期幼蟲---二期幼蟲---三期幼蟲(感染性幼蟲)---當牛羊等反芻動物吃草或飲水時而感染---在瘤胃內脫鞘---幼蟲進入真胃---經兩次蛻皮發育為成蟲。三、流行病學1、第三期幼蟲生活習性
不采食:靠體內貯存能量生存
向光性:夜晚不工作,喜弱光
背地性:離開地面,爬到葉上
對水依賴性:爬到葉面必須有水存在
生活場所:陰暗、潮濕、腐殖質多地方季節性:夏秋時間:早晨、傍晚、陰天、雨後地點:陰暗、潮濕、腐殖質多的地方雨後沉積水易感染羊對撚轉血矛線蟲再次感染有自愈現象
2、發病規律四、致病作用蟲體常以前端刺入胃黏膜,引起損傷,造成真胃的炎症和出血蟲體分泌的毒素干擾宿主造血功能影響胃液的分泌和消化吸收五、症狀血液的喪失:吸血、失血急性性的以肥羔羊突然死亡為特徵。1、貧血
30ml/2000/天可視黏膜蒼白,血紅蛋白降低,下顎間隙水腫2、消化不良:便秘、下痢交替出現被毛粗亂無光,身體消瘦,放牧時離群六、診斷根據臨床症狀:無特異症狀,檢蟲卵飽和鹽水漂浮法培養糞便檢查三期幼蟲七、預防驅蟲:春秋兩季驅蟲,據實際情況定藥物預防:硫化二苯胺,混在食鹽中自由甜食科學放牧:輪牧、分群飼養、不飲地表水
八、治療左旋咪唑丙硫咪唑噻嘧啶伊維菌素莫氏絛蟲病
牛羊莫尼茨絛蟲病是由莫尼茨絛蟲寄生於牛羊小腸內引起的疾病。漸進性消瘦,生長緩慢,腹瀉為特徵一、病原莫尼茨絛蟲:扁平帶狀,白色或米黃色,蟲體長1-6m,寬16mm,全部節片寬度大於長度。頭有四個圓形吸盤。蟲卵有多種形狀,圓形、三角形或四角形,直徑為0.05-0.06mm,內有一個六鉤蚴和梨形器。
中間宿主地蟎可生存18個月以上,每代地蟎有9-12個月的傳播期二、生活史
地蟎吞食莫尼茨絛蟲蟲卵而感染,在地蟎體內發育為似囊尾蚴。這一過程在26-28度時為111-113天。含有似囊尾蚴的地蟎隨草被牛羊吞食,地蟎被消化液分解,似囊尾蚴用吸盤吸附在腸壁上寄生。40d左右發育成成蟲。三、流行病學
1.分佈:全球分佈,我國東北、西北內蒙牧區流行廣泛,華北、華東、西南各地經常發生。2.易感動物:1.5-7月齡的羔羊、犢牛3.季節性:與地蟎的活動有關,北方6-10月,南方4-5月。地蟎分佈廣泛地蟎早晚活動,此時放牧牛羊易感染。地蟎白天躲在深的草皮下或腐殖質中,在黃昏或黎明開始爬出,尋找食物,此時放牧牛羊就易吃到帶蟎的牧草。地點:陰暗、潮濕、腐殖質多的地方時間:早晨、傍晚、陰天、雨後四、致病性
機械作用:大量蟲體致腸阻塞、套疊毒素作用:引起炎性反應,促進羊快疫吸取營養:體虛、貧血五、症狀輕度感染:無明顯臨床症狀嚴重感染:1.消化不良、下痢、糞中有節片、腹痛、2.神經症狀:口吐白沫、抽搐、迴旋運動3.蟲體大量聚集時:腸阻塞、腸套疊、腸扭轉、腸破裂六、診斷查糞便中有絛蟲孕卵節片而確診飽和鹽水漂浮法檢查蟲卵:不正圓形、三角形、四角形、內含梨形器七、預防1.羔羊犢牛在春季放牧後30-35天進行成熟前驅蟲,10-15天重複一次。2.成年羊:每年2-3次驅蟲3.科學放牧:時間、地點4.消滅中間宿主:改造牧場,種植三葉草5.注意驅蟲後的糞便處理八、治療
抗蠕敏滅絛靈吡喹酮硫雙二氯酚羊鼻蠅蟲病是由羊鼻蠅的幼蟲寄生在羊的鼻腔及附近腔竇內所引起的疾病,主要危害綿羊,山羊也感染。寄生於鼻腔內的幼蟲能引起鼻腔、額竇粘連發炎,患羊鼻流粘液,有時粘液中帶血,慢性病呼吸障礙,打噴嚏,該病導致羊逐漸消瘦,嚴重的衰竭死亡。
羊鼻蠅蛆在寄生部位粘膜發炎、腫脹,如被細菌感染引起化膿,流出漿液性和膿性鼻涕,粘於鼻孔周圍,乾涸後成硬痂。病羊呼吸困難,打噴嚏,搖頭,還出現旋轉等神經症狀,類似腦包蟲。羊鼻蠅的雌蠅在鼻孔附近產幼蟲,鑽入鼻腔、鼻竇和齶竇,經3期幼蟲階段發育後成熟,移向鼻孔。因三期幼蟲的移動刺激,引起羊只打噴嚏,隨之排出、落地變成蛹,1—2個月後為蠅。
生活史症狀成蟲侵襲羊群產幼蟲時,羊群騷動,驚慌不安,表現為搖頭、噴鼻、低頭或以鼻孔抵於地面,或以頭部藏伸在其他羊只腹下或腿間,嚴重擾亂羊只的采食/休息。
引起鼻粘膜腫脹和發炎,病羊開始分泌漿液性鼻液,因而呈現呼吸不暢的現象,病羊打噴嚏,甩鼻子,磨牙,搖頭幼蟲偶爾也會侵入腦腔損傷腦膜,引發神經症狀,患羊會表現為運動失調,經常發生旋轉運動,或發生痙攣、麻痹等症狀預防本病應以預防為主,隨時消滅圈周圍的鼻蠅成蟲,在成蠅肆虐季節可用1%敵敵畏軟膏塗擦於羊鼻孔周圍殺死幼蟲。治療(1)2%來蘇兒液沖洗鼻腔,用噴霧器向鼻孔內噴灑。(2)秋季用5%敵百蟲皮下注射,每千克體重用0.05克,可以殺死幼蟲。(3)每千克體重60毫克碘醚柳胺,配成懸浮液一次口服。(4)選在早晨涼爽無風天氣,把鐵鍬或其他鐵器燒熱,把敵敵畏潑在鐵板上,冒出濃煙,使羊在舍內吸10~15分鐘煙霧後迅速放出即可。棘球蚴腦多頭蚴硬蜱/art/2005-04-26/164373307.shtml蟲體背腹扁平,呈長橢圓形,大小5-6mm×3-5mm雌蟲吸飽血後,體積可以增大幾倍至幾十倍,大小由芝麻到蓖麻子大。一、病原壁虱,草爬子,狗豆子種類多分佈廣泛體表吸血寄生蟲吸血,分泌毒素,貧血消瘦,麻痹傳播疾病:焦蟲病、森林腦炎、萊姆病聖基茨島上受蜱侵染的牛
變態變態:昆蟲從蟲卵到成蟲的發育過程中,都有形態上變化,這種變化稱為變態。
a.完全變態:卵以後經幼蟲、蛹、成蟲三個時期。這三個時期的形態和生活習性上都彼此有區別。
b.不完全變態:這類變態無蛹期,幼蟲和成蟲在形態上與生活習性上都相似,只是大小不同,生殖器官成熟程度不同。二、
發育史屬不完全變態,經蟲卵、幼蟲、若蟲、成蟲四個階段。雌雄蜱在畜體上交配後,雌蜱落地爬到縫隙土塊下產卵,經一個月孵化出幼蟲,爬到畜體上吸血,吸飽血後落地或仍留在宿主身上蛻皮為若蟲,若蟲吸飽血後落地或仍在宿主體上蛻皮為成蜱。
2次蛻皮,3次吸血根據發育方式和采食方式不同,分為三類:
一宿主蜱:幼蟲、若蟲、成蟲都在同一宿主身上進行,只是成蟲吸飽血後才落地產卵。
二宿主蜱:幼蟲和若蟲在同一宿主身上吸血,若蟲吸血後落地蛻化為成蟲,成蟲再爬到另一宿主身上吸血。
三宿主蜱:有些蜱,幼蟲、若蟲、成蟲三個階段分別更換三個宿主。
三宿主蜱的發育類型三、流行病學
1.季節性:春季開始活動,一般白天活動,6-9月份為高峰期,一般3年完成1代2.越冬場所:一般在自然界
四、危害1.直接危害:
吸血導致貧血,皮膚炎症,干擾正常采食休息唾液中的神經毒素可以導致運動性傳導纖維的障礙,引起肌肉麻痹,可以導致呼吸衰竭死亡,稱為蜱癱瘓,常見牛面部神經麻痹。2.間接危害:傳播多種疾病吸血萊姆病有“第二愛滋病”之稱。有慢性遊走性紅斑、面神經麻痹、腦膜炎等神經系統異常,急、慢性關節炎等。萊姆病是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其病原體伯氏疏螺旋體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繁衍及周而復始的迴圈是以硬蜱等節肢動物為媒介,在脊椎動物宿主間長期輾轉相傳實現的,人感染萊姆病只是在其進入自然疫源地時偶然被波及。五、防制
1.消滅畜體上蜱2.消滅畜舍蜱:牆縫、地板縫、老鼠洞。噴灑藥物,溴氰菊酯,石灰粉,敵百蟲等。3.消滅自然界蜱:輪牧:時間大於一年。通過隔離將其餓死。消滅齧齒動物:蜱的主要宿主。天敵:寄生蜂
寄生蜂用針一般的產卵管把卵產在蜱體內,利用蜱體內的蛋白質等養大幼蟲,再殺死蜱。1.消滅畜體上蜱
動物體捉蜱:氯仿、乙醚、凡士林、煤油麻痹。用鑷子輕輕垂直拔除,殺死,消毒
藥物滅蜱(粉劑、溶液):
乾粉滅蜱:冬春,選用粉劑,紗布袋撒布,3
%馬拉硫磷,5%西維因等,每隔10天處理一次,防入眼鼻。溶液滅蜱:溫暖季節2%敵百蟲、0.2%辛硫磷等向動物體噴灑,每隔2-3週一次。伊維菌素:皮下注射,每隔14天注射一次。蜱虱侵襲乳房蜱虱侵襲蟎的種類極多,已經記載的有3萬餘種,估計有50萬種以上,水陸空到處都有他的蹤跡。是由疥蟎和癢蟎寄生在體表而引起的慢性寄生性皮膚病。蟎病又叫疥癬、疥蟲病、疥瘡等,具有高度傳染性,往往在短期內可引起畜群嚴重感染,危害十分嚴重。
蟎病各種家畜和人都有各自特異性病原,偶爾可以交叉感染。
其中,豬疥蟎、綿羊癢蟎對牧業有很大的危害性。特徵:劇癢,患部皮膚滲出、脫毛、老化、形成痂皮以及逐漸向外蔓延一、疥蟎身上有剛毛、小刺疥蟎寄生於皮膚內層,以上皮細胞,淋巴液,細胞液為食。特異性不強。大小0.3-0.5mm疥蟎在皮膚內挖掘隧道癢蟎皮膚表層,多見於毛長部位,刺吸組織液、淋巴液,炎性滲出液,特異性強。大小:0.5-0.9mm疥蟎二、生活史1.蟎一生寄生在動物體上,世代相繼,如果它離開了動物體,生命將受到威脅。2.蟲卵,幼蟲,若蟲,成蟲,平均15-21天完成一個發育週期。即2、3周繁育一代。3.疥蟎寄生於皮膚的深層挖掘隧道4.癢蟎寄生於皮膚的表面三、流行病學1.易感動物:疥蟎:牛、山羊、豬癢蟎:綿羊、兔、牛2.感染來源、途徑:患病動物、物品接觸傳染3.流行季節:秋末、冬季和早春為高發期,炎夏為休眠期
4、發病誘因:飼養管理不當:畜舍潮濕、密度大、皮膚衛生差陽光照射畜體不足,牲畜絨毛增生,被毛增厚,皮膚溫度增高,加之冬季畜舍擁擠、陰暗,這些最適合蟎的發育和繁殖。蟎在炎熱季節可以陽光照射死亡,但藏在暗(耳殼、股內側、頜下等處)的蟎得以存活。陰暗潮濕、圈舍擁擠以及長年舍飼可增加本病的發病率和流行時間。四、症狀本病以劇癢、皮炎及結痂和脫毛為特徵,病畜逐漸消瘦。常在冬春季節引起大批死亡。劇癢:亂蹭,溫暖、陰天、運動後加劇皮炎:蟲體、毒素刺激皮膚發炎,形成結節,然後轉為水泡,繼而膿瘡,由於蹭癢導致大面積毛、污垢、滲出液混雜在一起,形成結痂。消瘦:劇癢所致休息不好,消耗增加蟎病的特徵牛疥蟎:始於面部、尾根,頸背短毛處逐漸蔓延全身。牛癢蟎:始於頸肩嚴重時波及全身綿羊癢蟎:多發於背毛濃密處的背臀然後波及全身,脫毛明顯綿羊疥蟎:較少見,多局限於頭部,嘴唇周圍、口角、耳根、鼻孔等,病變如乾涸的石灰,有“石灰頭”之稱。兔癢蟎:外耳道,引起外耳道炎,乾涸結痂,耳重下垂。起初耳根紅腫,隨後外耳道炎,如紙卷樣,塞滿耳道內,搖頭頻繁。兔疥蟎:頭部、腳爪部豬疥蟎病變(丘疹、水泡)病變多在頭頸部牛疥蟎病變(出血、炎症)炎症,出血可波及全身兔癢蟎病兔疥蟎病多在頭部和腳爪部三、蟎病診斷1.根據臨床症狀、流行病學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夏季少發,秋末冬季,初春多發。2.確診需進行病原檢查刀片消毒,健康與患病交界處,垂直刮取至輕微出血為止,皮屑加甘油水,顯微鏡下觀察。放在黑色背景下,在太陽底下曬,用放大鏡觀察,可以看到皮屑在動3.鑒別診斷濕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
,癢覺不劇烈,且不受環境、溫度影響,無傳染性,皮屑內無蟲體。禿毛癬:禿毛癬患部呈圓形或橢圓形;境界明顯,其上覆蓋的淺黃色幹痂易於剝落;癢覺不明顯。真菌引起虱和毛虱:所致的症狀有時與蟎病相似,但皮膚炎症,落屑及形成痂皮程度較輕;容易發現虱及虱卵;病料中亦找不到蟎。
四、防治(一)預防措施
1.定期藥浴。2.經常檢查畜群有無發癢、掉毛現象,及時發現,隔離飼養並治療。3.畜群不得過於密集,寬敞、乾燥、通風4.注意消毒和清潔衛生,用具保持清潔,不被蟎污染每2周至少1次。5.外地購買畜群需要隔離觀察1.定期藥浴適用於牛羊,尤其牧區。2.綿羊在剪毛後1-2周進行藥浴3.山羊在抓絨後藥浴4.藥浴前3-4小時停牧,羊休息喝足水,無傷口5.晴朗無風天氣,若浴後下雨要重複藥浴藥浴注意問題6.時間:1分鐘,頭部露出水面,需要把頭部壓入藥液中2-3次7.自然晾乾,不可馬上渡水8.嚴重疥癬病羊應在第一次藥浴後7-10天進行第二次藥浴(二)治療措施局部塗擦:2%敵百蟲溶液,0.1%~0.2%殺蟲脒溶液,0.1%溴氰菊酯水溶液。全身用藥:伊維菌素每千克體重0.2㎎頸部皮下注射,碘硝酚每千克體重10㎎。
用藥注意(1)將患部被毛剪掉,清洗患部。(2)重複用藥,5-7日後重複一次牛原蟲病原蟲寄生於動物的造血系統細胞內而引起的一類疾病
巴貝斯焦蟲病環形泰勒焦蟲病
雙芽巴貝斯焦蟲牛巴貝斯焦蟲焦蟲病發生在牛身上,稱牛焦蟲病,由不同形態的焦蟲借助於不同種類的蜱,通過吸血傳播進入畜體,寄生在紅細胞內引起的一種寄生蟲病。
吸食血液傳播疾病一、巴貝斯焦蟲病
它是一種急性發作的季節性疾病。主要發生於南方.寄生於動物的紅細胞內。可感染馬、牛、羊、豬、犬、人,有較強宿主特異性。特徵:高熱、貧血、黃疸、血紅蛋白尿
1.雙芽巴貝斯焦蟲
2.牛巴貝斯焦蟲病原
1.雙芽巴貝斯焦蟲:寄生於紅細胞內,蟲體形態有橢圓形和梨籽形等,但以雙梨形多見,雙梨形蟲體具有以下特點a.蟲體長度大於紅細胞半徑b.雙梨形蟲體以尖端連成銳角c.每個蟲體有兩塊染色質塊兩歲以內的牛感染率高,但症狀不明顯,易耐過。成年牛感染率低,但發病後病情嚴重,死亡率高。病原2.牛巴貝斯焦蟲:寄生於紅細胞內,比前一種小,特徵:a.蟲體長度小於紅細胞半徑b.雙梨形蟲以尖端連成鈍角c.每個蟲體有一塊染色質塊1~7個月齡犢牛多發,8個月齡以上的牛發病較少,成年牛多呈帶蟲者。生活史巴貝斯焦蟲在微小牛蜱體內發育、繁殖,待蟲體發育到感染階段時,帶蟲蜱再叮咬健康牛時即被感染。
感染階段的蜱進入紅細胞中以後大量增殖,紅細胞破裂,釋放出的蟲體再去侵染新的紅細胞。流行病學1.焦蟲病流行因素:病原體、硬蜱、易感動物2.
巴貝斯焦蟲病傳播媒介:微小牛蜱3.焦蟲有較嚴格的宿主選擇性,放牧牛易發,舍飼牛少發。4.季節性:春夏秋多發,高峰在5-9月。發病機理蟲體在繁殖中破壞大量的紅細胞,引起貧血、黃疸和血紅蛋白尿。毒性物質使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強,發生水腫和出血,引起發熱、胃腸功能減弱,排泄能力下降後期由於紅細胞的大量破壞,組織缺氧,引起組織器官技能障礙,肝腎功能紊亂,體內毒性物質聚集引起酸中毒。症狀1.
體溫升高,可達40-41.5度,稽留熱2.
精神沉鬱,食欲下降,糞呈黃棕色,機體迅速消瘦3.
貧血,黃疸4.血紅蛋白尿重症時如不治療可引起死亡,死亡率可達50~80%
診斷1.根據臨床症狀、流行病學情況特別是有蜱存在的地方,病牛有高熱、貧血、血尿就可懷疑本病。死後剖檢牛脾臟腫大時,則更可疑。
2.檢查蟲體:體溫升高後1-2天,采靜脈血塗片,姬姆薩液染色鏡檢,檢出蟲體確定。防治措施1.搞好滅蜱
①消滅畜體上蜱:動物體捉蜱、藥物滅蜱
②消滅畜舍蜱:牆縫、地板縫、老鼠洞
③消滅自然界蜱:輪牧、齧齒動物2.加強檢疫發現患畜及時隔離(蜱、血液)3.咪唑苯脲有預防保護作用治療1.貝尼爾(三氮脒
,血蟲淨)肌肉注射2.錐黃素:靜脈注射3.對症治療:
強心/補液/健胃/輸血/預防繼發感染二、環形泰勒焦蟲病
此病流行於西北、華北、東北,是一種季節性很強的地方性流行病,呈急性經過,發病率高,死亡率高。以高熱,貧血,出血,消瘦和體表淋巴結腫脹為特徵,使養牛業遭到嚴重損失。寄生於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紅細胞病原特徵寄生於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內進行裂體增殖所形成的多核蟲體為裂殖體或石榴體,呈圓形、橢圓形或腎形。可用肝、脾、淋巴結病料塗片染色鏡檢病原特徵寄生於紅細胞內的配子體有環形、橢圓形、逗點形、杆形、十字形等,但以環形多見。環形泰勒蟲寄生於紅細胞內的蟲體配子體
發育史蜱吸食病牛的血液後,焦蟲在其體內增殖,感染泰勒蟲的蜱吸食牛的血液時,泰勒蟲進入牛的體內,先在單核吞噬細胞內增殖形成大量石榴體,其內含有大量後代,然後泰勒蟲轉至紅細胞內不再繁殖,等待蜱來吸食血液。流行病學1.感染來源:患病動物、帶蟲者、帶蟲蜱2.傳播媒介:殘緣璃眼蜱3.季節動態:5-8月,6-7月高峰期4.年齡動態:1-3歲牛發病多,犢牛和成牛多為帶蟲者,帶蟲免疫不穩定5.多發於舍飼牛症狀
1.潛伏期後體溫升高,40-42度,稽留熱2.體表淋巴結腫大,並有疼痛感3.當蟲體進入紅細胞後病情加重,呼吸心跳加快,心音亢進,有雜音4.眼角糜爛、流淚、糞幹而黑、有時帶粘液和血,後期拉稀,迅速消瘦5.貧血,但無血紅蛋白尿病理變化
全身淋巴結腫大,切面多汁。皺胃粘膜腫脹、充血,有大頭針大至黃豆大,暗紅色或黃白色的結節。結節部上皮細胞壞死後形成糜爛或潰瘍。潰瘍中央凹下呈暗紅色或褐紅色,周圍粘膜充血、出血,構成細窄的暗紅色帶。皺胃的上述變化具有診斷意義。潛伏期後體溫升高,40-42度,稽留熱肩前及股前淋巴結腫大,並有疼痛感診斷
1.根據流行病學及症狀作出初步判斷2.病原檢查:塗片染色鏡檢血液塗片檢查血液型蟲體耳靜脈取血塗片,姬姆薩染色、鏡檢,見紅細胞內蟲體,淋巴結穿刺塗片檢查石榴體治療1.貝尼爾:每千克體重7毫克,配成7%溶液,深部肌肉注射,每日1次連用3天2.焦蟲散3.磷酸伯胺喹啉:每千克體重0.75毫克,每日口服1次,連服3天。無特效治療藥物。但如能早期應用比較有效的殺蟲藥,再配合對症治療,特別是輸血療法以及加強飼養管理可以大大降低病死率。
防治措施1、藥物預防:貝尼爾2、滅蜱、科學放牧:3、疫苗注射:環形泰勒蟲苗4、加強檢疫接種後20天產生免疫力,免疫期為一年以上
附紅細胞體附紅細胞體病是由立克次氏體引起的一種熱性、溶血性多種動物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六位机械计数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转向中间臂支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常州2025年江苏常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招聘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269人(定期)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生化仪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成都2024年四川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招聘教育人才1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智能程序温控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喷灌机管道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双色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袋装水简易连接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X射线探测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免疫细胞存储行业发展模式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 家庭清洁课件教学课件
-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常微分方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11年公务员国考《申论》真题卷及答案(地市级)
- 《篮球体前变向运球技术》教案(共三篇)
- 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DBJ04∕T 290-2012 袖阀管注浆加固地基技术规程
- GB/T 17775-2024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
- 灯笼彩灯安装合同范本
- 物流无人机垂直起降场选址与建设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