Ⅳ期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中国治疗指南(2023版)_第1页
Ⅳ期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中国治疗指南(2023版)_第2页
Ⅳ期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中国治疗指南(2023版)_第3页
Ⅳ期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中国治疗指南(2023版)_第4页
Ⅳ期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中国治疗指南(2023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2023版)在中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首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是最主要的病理类型,占全部肺癌患者的80%~85%,包括腺阳性IV期NSCLC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了很大改善。截至2023年8月23还有多个国产第三代EGFR-TKIs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如瑞齐替尼 围内的发病率居于恶性肿瘤第2位,死亡率居于首位[1],中国最新发布的80%~85%,包括腺癌、鳞癌等病理亚型[5]。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者明显延长(34.7比18.1个月,P<0.0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突变主要集中在18~21号外显子上,包括30余种突变,其中最常见的EGFR基因经典敏感突变类型是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EGFR19de和21号外显子L858R点突变(EGFRL858R),既往流行病学数据显示,EGFR19del和EGFRL858R突变约占EGFR基因突变阳性患者的90%变在EGFR基因突变阳性患者中的比例有所下降,约占75%~80%号外显子G719X突变(EGFRG719X)、21号外显子L861Q突变(EGFR耐药突变(EGFRT790M)以及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EGFR20ins)等报道存在一些差异,大部分在50%左右[9-10,13-15]。在EGFR基因显著延长[21-24]。因此,国内外均已批准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截至2023年8月23日,被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ationalMedical[28],另外还有针对EGFR20ins突变的莫博赛替尼和舒沃替尼也已经而西方人群肺腺癌中EGFR基因敏感突变阳性率为10%[29]。子病理检测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33]。研究表明,合并TP53等基疗尼、阿美替尼和伏美替尼(按照获批时间排序),优先推荐第三代突变均为敏感突变。IPASS研究[16,36]将第一代EGFR-TKI吉非替尼醇+卡铂共6个周期)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吉非替尼组的ORR显著提高(43.0%比32.2%;OR=1.59,95%CI:1.25~2.01;P<0.001),中位PFS非劣效于单纯化疗组(5.7比5.8个月),中位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8比17.4个月;HR=0.9,95%CI:0.79~1.02;P=0.109),全组95%CI:0.36~0.64;P<0.001)均显著获益[16]。IPASS研究EGFR基EGFR基因敏感突变阳性患者的ORR(67.0%比40.8%;OR=3.00,95%CI:0.38~0.79;P<0.001)均显著获益;但事后分析的亚组结果显示,吉非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7],CONVINCE研究[17和OPTIMAL研究18]EGFRL858R突变,其中CONVINCE研究还限结果显示,CONVINCE研究[17]中埃克替尼组与单纯化疗组(培美曲塞+顺铂化疗4周期后培美曲塞单药维持治疗)对比,用于经典EGFR基因突变阳性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埃克替尼组中位PFS显著延长(11.2比7.9个月;HR=0.61,95%CI:0.43~0.87;P=0.006),但中位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0.5比32.1个月,P=0.89);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埃克替尼组与单纯化疗组对比,EGFR19del突变(11.2比8.0中位P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OPTIMAL研究[18,38]中,厄洛替尼与单纯化疗(吉西他滨+卡铂共4周期)对比,用于经典EGFR基因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厄洛替尼组中位PFS显著延长位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2.8比27.2个月;HR=1.19,95%CI:LUX-Lung3研究[20]将第二代EGFR-TKIs阿法替尼与单纯化疗(培美曲塞+顺铂共6周期)对比,用于EGFR基因突变阳性(包括经典EGFR无统计学意义。LUX-Lung6研究[19]将阿法替尼与单纯化疗(吉西他滨+顺铂共6周期)对比,分别用于亚裔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肺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要求全部患者均具有EGFR基因突变(包括经典EGFRT790M/L861Q/G719X/S768I突变)结果显示阿法替尼组的ORR(66.9%比23.0%;OR=7.28,95%CI:4.36~12.18;P<0.001)和中位PFS(11.0计学意义(25.8比24.5个月;HR=0.91,95%CI:0.75~1.11;P=0.37),(27.3比24.3个月;HR=0.81,95%CI:0.66~0.99;P=0.037)[39]。95%CI:0.66~1.77;P=0.39)和LUX-Lung6研究(23.1比23.5个月;HR=0.54,95%CI:0.36~0.79;P=0.002;LUX-Lung6研究:31.4比比20.7个月;HR=0.59,95%CI:0.45~0.77;P<0.001),阿法替学意义[39]。果。LUX-Lung7研究[40]结果显示,阿法替尼组患者的ORR(70%P=0.258)[41]。ARCHER1050研究[42]结果显示,达可替尼组患者替尼组与吉非替尼组对比,显著延长中位OS(34.1比27.0个月;FLAURA研究[21]将奥希替尼与第一代EGFR-TKIs(吉非替尼或厄洛替(18.9比10.2个月;HR=0.46,95%CI:0.37~0.57;P<0.001),O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比76%;OR=1.27,95%CI:0.85~1.90;P=0.24);[24]显示,奥希替尼组和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组的中位OS分别为38.6个月和31.8个月(HR=0.80,95%CI:0.64~1.00;P=0.046);亚组分著,而亚裔患者无显著获益。AENEAS研究[22]将阿美替尼与吉非替尼P<0.001),O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3.8%比72.1%,P=0.69);亚组95%CI:0.34~0.58;P<0.001),O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9%比84%;P<0.001),O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7.0%比64.4%,P=0.59);PFS分别为20.7个月和17.7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疗变阳性IV期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但是仍有患者将第一/二代约50%的患者耐药是由EGFRT790M基因突变引起的[47]。多项临床AURA3研究[48]入组了419例继发EGFRT790M突变阳性的晚期NSCLC患者,按照2:1随机分配至奥希替尼组或单纯化疗组(培美曲塞+卡铂/顺铂化疗6周期后培美曲塞维持治疗),结果显示奥希替尼组的PFS(10.1比4.4个月;HR=0.30,95%CI:0.23~0.41;P<0.001)均68.9%,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urationofresponse,DOR)为15.1个月,中位PFS为12.4个月。一项单臂Ⅱ期临床研究[50]入组了220例果显示ORR为74%,中位DOR为8.3个月,中位PFS为9.6个月。贝福替尼的单臂Ⅱ期临床研究在75~100mg剂量组入组了290例EGFRT790M突变阳性NSCLC患者,结果显示ORR为67.6%,中位PFS为16.6个月[51]究入组了226例EGFRT790M突变阳性NSCLC患者,结果显示ORR为64.6%,中位PFS为12.2个月,中位OS为23.9个月[26]。利厄替尼(ASK120067)的单臂Ⅱ期临床研究入组了301例EGFRT790M突变阳性NSCLC患者,结果显示ORR为68.8%,中位PFS为11.0个月[27]。奥瑞替尼(SH-1028)在注册临床研究阶段入组了227例EGFRT790M突变阳性NSCLC患者,结果显示ORR为60.4%,中位PFS为12.6个月中国治疗指南(2023年版》[52]。尽管部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临床IMpower150研究[53],但总体上对于EGFR基因突变阳性晚期NSCLC[54],入组的444例EGFR基因突变阳性且对第一/二均耐药后的晚期NSCLC患者,按照1: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信迪利单抗+IBI305(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培美曲塞+顺铂组(四药联合组),或信迪利单抗+培美曲塞+顺铂组(三药联合组),或培美曲塞+顺铂组(单0.528~0.998);ORIENT-31研究第二次中期分析结果显示[55],入组HR=0.72,95%CI:0.55~0.94;P=0.016),中位OS的中期分析结果显四、EGFR-TKIs在EGFR基因敏感突变阳性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代或第二代EGFR-TKIs,因此对于CNS转移患者,优先推荐第三代NSCLC患者的颅内ORR约为60%~80%,但此类研究纳入的多为无症状G719X、G718A和L861Q突变)CNS转移患者的疗效,结果显示41例患者总体颅内ORR为87.8%,EGFR19del和EGFRL858R突变患者的颅内ORR分别为100%和80%。一项Ⅱ期小样本临床研变)阳性CNS转移NSCLC患者的疗效,结果显示28例患者的颅内ORR(15/18和80%8/10I57)。BRAIN研究[58对比了埃克替尼(n=85)PFS(10.0比4.8个月;HR=0.56,95%CI:0.36~0.90;P=0.014)均意义(28.3比32.2比23.9个月,P>0.05);脑放疗联合TKIs组与单纯TKIs治疗组对比颅内中位PFS分别为18.6个月和13.6个月(P=0.06),分别为18.6个月和16.9个月(P=0.7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按照脑意义[59]。移患者中,上述三种药物治疗的颅内ORR分别为64.7%(22/34)、68.2%(15/22)和72.9%(27/37)[60]。第二代EGFR-TKIs达可替尼治疗的EGFR基因敏感突变(包括经典和非经典突变)阳性CNS转移NSCLC患者应用达可替尼治疗的颅内ORR为87.5%(7/8)[61]。数据较为充分。对FLAURA研究[62]中EGFR基因敏感突变阳性CNS转移NSCLC患者(包括EGFR19del和EGFRL858R突变)的事后分析结果显示,在128例具有CNS转移病灶的NSCLC患者中,61例接受了内PFS分别为未达到和13.9个月(HR=0.48,95%CI:0.26~0.86;P=0.014);在41例具有颅内可评价病灶的患者中,有22例和19例分分别为91%和68%(OR=4.6,95%CI:0.9~34.9;P=0.066)。对AURA3研究中EGFRT790M突变阳性CNS转移NSCLC患者的事后分析[63]结果显示,在116例具有CNS转移病灶的患者中,有75例和41例患者5.6个月(HR=0.32,95%CI:0.15~0.69;P=0.004);在46例具有颅内可测量病灶的患者中,有30例和16例分别接受了奥希替尼和含铂两药方案化疗颅内ORR分别为70%和31%OR=5.1395%CI:1.44~20.64;效[64-66],未来需要更多专门针对脑膜转移NSCLC患者的临床研究。分析结果[49]显示,23例具有可测量CNS转移病灶的NSCLC患者应用阿美替尼治疗的颅内ORR为60.9%,颅内DOR为12.5个月。对19del和EGFRL858R突变)的事后分析[67]结果显示,133例具有(20.8比9.8个月;HR=0.4,95%CI:0.23~0.71;P=0.001),60例具著高于吉非替尼(91%比65%OR=6.82,95%CI:1.23~37.67;P=0.028)。治疗的颅内ORR分别为0(0/1)、65%(22/34)、85%(11/13)和25%(1/4);132例具有CNS转移病灶患者应用伏美替尼40、80、160和为68.9%,150例患者的颅内中位PFS为16.5个月[69]。EGFR基因非经典突变包括EGFR基因18号外显子上的E709X、G719X子上的S768I、原发T790M突变等,EGFR基因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EGFRE709X突变的具体类型包括:E709K、E709A、E709V、变的1.5%,经常与L858R或G719X突变同时存在,较少以单独突变的50%,中位PFS和中位OS分别为6.2个月和29.3个月,其中携带单纯E709_T710delinsD突变患者的ORR为0,中位PFS和中位OS分别为一线或后线治疗,ORR为50%(5/10);其中3例单纯突变(2例E709_T710delinsD突变和1例E709H突变)的患者均达到了部分缓解美替尼和伏美替尼)一线或后线治疗,ORR为33.3%(5/15),中位PFS为10.9个月[73]。EGFRG719X突变主要包括G719A、G719C、G719D、G719S等突变类型,占全部NSCLC患者EGFR突变的2%~5%[74],常与其他基因突变同时存在[75]。一项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76],78例EGFRG719X突6三项研究中EGFR基因非经典突变的合并分析结果[77]显示,阿法替为77.8%,中位PFS和中位OS分别为13.8个月和26.9个月。阿法替尼性晚期NSCLC患者的ORR为63.4%,中位DOR为17.1个月;19例既(UNICORN)结果显示[79],奥希替尼一线治疗携带EGFRG719X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n=16)的ORR为53%,中位PFS和中位OS分别为8.6个月和18.4个月。研究结果显示,携带EGFRL861Q突变的57例晚期NSCLC患非替尼或厄洛替尼一线或后线治疗,ORR为39.6%,中位PFS为8.1个基因非经典突变的合并分析结果显示[77],携带EGFRL861Q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n=16)应用阿法替尼治疗的ORR为56.3%,中位PFS59.6%,DOR为13.8个月;11例用阿法替尼治疗患者的ORR为45.4%,DOR为4.4KCSG-LU15-09研究[78]结果显示,9例携带EGFRL861Q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应用奥希替尼一线或后线治疗的ORR为78%,中位PFS为15.2个月。UNICORN研究[79]结果显示,奥希替尼一线治疗携带EGFRL861Q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n=11)的ORR为78%,中位PFS和中位OS分别为15.7和25.9个月。EGFRS7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