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的统一(解析版)-备战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真题分类汇编_第1页
专题04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的统一(解析版)-备战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真题分类汇编_第2页
专题04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的统一(解析版)-备战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真题分类汇编_第3页
专题04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的统一(解析版)-备战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真题分类汇编_第4页
专题04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的统一(解析版)-备战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真题分类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4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的统一目录 1 8 21按住Ctrl键,同时点击目录,可直接跳转到对应页1.(2023年北京)北宋初年统治者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扩大科举规模,提高士人的地位。这些措施反映出宋朝治国的特点是(

)A.无为而治 B.戒奢从简 C.崇文抑武 D.严刑峻法【答案】C【解析】北宋统治者从宿将手中收回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扩大科举规模,提高士人地位等措施,反映出其崇文抑武的治国特点,C项正确;无为而治与“扩大科举规模”等不符,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统治者戒奢从简的做法,排除B项;严刑峻法与“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等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2023年北京)宋朝社会与前代相比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变化。能为这一观点提供证据的是(

)①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③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②外戚宦官交替专权④门第观念日趋淡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政府干预,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官府的限制也更为松弛,体现了政府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①正确,宋代贱民基层显著减少,家内服役更多地来自雇佣,体现了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③正确;宋代伴随着科举制的日益完善,出现了“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局面,体现了门第观念日趋淡化,④正确,①③④正确,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宋代并没有出现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中国古代外戚和宦官专权较为明显的朝代是东汉晚期、唐代晚期和明代晚期,②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3.(2023年北京)在地方管理上,元朝进行了制度创新,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这一制度是(

)A.郡县制 B.南、北面官制 C.猛安谋克制 D.行省制【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地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为行省制,D项正确;郡县制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排除A项;南、北面官制度是辽的政治制度,排除B项;猛安谋克制是金的政治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4.(2023年甘肃)宋代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在政治文化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缘于(

)A.士族阶层日益走向衰落 B.经济发展推动文化进步C.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D.政府实行崇文抑武方针【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宋代时,南方人在政治上、文化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可知:经济重心南移在宋代完成之后,南方的经济地位上升,也带动了南方教育与文化的进步,B项正确;士族阶层在东晋之后逐步走向衰落,至宋代时,随着社会流动的加快,士族阶层已基本消亡,排除A项;材料主要表现“南方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没有涉及“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排除C项;“崇文抑武”是宋代重要的政策,但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5.(2023年广东)北宋时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交子的出现(

)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改变了重农抑商的政策C.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D.减缓了贫富分化的趋势【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导致货币需求量剧增。北宋钱币年铸造量最多时高出唐朝10多倍,并开始出现纸币。纸币的出现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纸币出现汉有改变政府政策,也与重心南移没有必然的联系,更不能缓解贫富差距,排除BCD项。故选A项。6.(2023年广东)中国某朝依照“因俗而治”的原则,“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该朝是(

)A.金朝 B.辽朝 C.西夏 D.北魏【答案】B【解析】根据“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可得出契丹族建立了辽朝,因此材料中体现的是辽的治理政策,B项正确;金朝是女真族,西夏是党项族,北魏是鲜卑族,排除ACD项。故选B项。7.(2023年广东)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以经略(

)A.西藏 B.新疆 C.台湾 D.云南【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以经略台湾,C项正确;西藏、新疆、云南与澎湖巡检司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8.(2023年广东)下表是北宋科举入朝为官人数统计表,表中的变化反映了(

)前期中期后期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北方278人84.5%274人63.9%121人40.3%南方51人15.5%155人36.1%179人59.7%A.北方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B.南方经济发展带动文化进步C.南方士族力量日趋强大 D.政治中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答案】B【解析】从北宋科举入朝为官人数统计表可得出,后期南方超过北方,这是受到经济重心不断南移的影响,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其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因此科举入仕的也多,B项正确;北方经济没有急剧衰退,排除A项;南方科举制入仕的人多,反映出士族不强大,排除C项;北宋政治中心仍然在北方,排除D项。故选B项。9.(2023年江苏)鉴于唐末五代“方镇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充足),名曰留使、留州,其上供殊鲜(少)”,北宋统治者为保证各地赋税上交朝廷,采取的措施是(

)A.用文官担任枢密使 B.设置宣政院管理吐蕃地区C.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D.设置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统治者鉴于唐末以来地方割据的教训,从不同方面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包括设置转运司对地方财政进行监控,D项正确;枢密使是中央掌管军事的官员,排除A项;宣政院是元朝设立的直属中央政府的管理佛教事宜和吐蕃地区的机构,排除B项;设参知政事为副相,以分割宰相权力,排除C项。故选D项。10.(2023年江苏)《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桥夜市:“自州桥南去,当街水饭、干脯。梅家鹿家鹅鸭鸡兔肚肺鳝鱼等,每个不过十五文。至朱雀门,白肠、红丝、辣萝卜等”。马街夜市和“瓦子”周边,贩卖各类小吃不计其数,丰富多彩。由此可见,宋朝(

)A.社会上奢靡之风盛行 B.商业活动脱离政府监管C.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 D.夜市成为地方商业中心【答案】C【解析】根据“自州桥南去,当街水饭、干脯。梅家鹿家鹅鸭鸡兔肚肺鳝鱼等,每个不过十五文。至朱雀门,白肠、红丝、辣萝卜等”“瓦子”等信息可得出,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增多,除了有商品交易外,还有一些娱乐的场所,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奢靡之风,排除A项;商业活动仍然受到监管,只是有所放松,排除B项;没有比较不能得出夜市是中心,排除D项。故选C项。11.(2023年江苏)元代开始实行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促进了边疆经济发展C.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D.抑制了民族融合趋向【答案】A【解析】行省制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使行省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对地方的管辖,故A符合题意;在边远地区地区,元朝设立宣慰司管理,故B不符合题意;行省制不能改变南北经济格局,故C不符合题意;行省制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有利于民族融合,故D不符合题意。12.(2023年四川)《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都城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甚至有的通宵营业。这反映了当时(

)A.商品经济发展繁荣 B.城乡差距逐渐减小C.商业服务设施完备 D.商业突破地域限制【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北宋都城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甚至有的通宵营业”可知,北宋都城的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繁荣,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城乡差距,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夜市的发展情况,未体现商业服务设施完备,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北宋都城的商业活动突破时间的限制,未体现突破地域限制,排除D项。故选A项。13.(2023年四川)古代中国的某一发明,经阿拉伯传入欧洲,使依靠冷兵器耀武扬威武的骑士阶层日渐衰落。该发明是(

)A.造纸术 B.火药 C.指南针 D.印刷术【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火药传入欧洲后,将骑士阶层炸的粉碎,B项正确;造纸术、印刷术助推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排除AD项;指南针使欧洲迎来了大航海时代,排除C项。故选B项。14.(2023年浙江)宋朝史料记载了宋神宗对当时北方民族政权的担忧:“二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有行国……比之汉、唐,最为强盛。”在这一压力下,宋神宗(

)A.任用范仲淹实行“庆历新政” B.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C.接受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 D.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纸币【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北宋时期,为解决财政危机和边疆危机,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标,B项正确;宋仁宗任用范仲淹实行“庆历新政”,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唐德宗接受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排除C项;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纸币是在元朝时期,与题干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B项。15.(2023年四川)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凌晨五更,酒家楼下的各种行商便开始活动了。市场买卖的物品有“衣物、书画、珍玩、犀玉”……吃过早点,人们便可以去附近的瓦子勾栏里观看说唱、杂耍等各色表演。从这里出来,沿着龙津桥往南走,就到了夜市一条街,“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摘编自李基《北宋东京集市贸易活动——基于对<东京梦华录>的解读》材料二:北宋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在100多年时间内中国保持相对的稳定。农业生产的发展、商品性农业促使经济作物扩种;在手工业方面,北宋的生产规模和种类都超过以往。佃农的封建依附性减弱,“和雇”“招募”为官方手工业普遍采用,手工业者所受的封建束缚亦有所放松。商业的发展,正是以此为发展前提。——摘编自任继愈《中国古代商业》(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宋商业繁荣的表现。(2)根据材料二,简析北宋商业发展的原因。【答案】(1)表现:夜市活跃,商业活动打破时间界限;市场商品种类繁多;娱乐场所瓦子勾栏等的出现。(2)原因:国家统一,政局稳定;两宋时期商业环境相对宽松,重农抑商政策相对减弱;农业重大发展,农产品商品化加强;手工业技术规模进一步发展;统治者的支持;交子的推广。【解析】(1)本题为特点类选择题,时空是:北宋时期的中国。表现:由材料“凌晨五更,酒家楼下的各种行商便开始活动了。”可知夜市活跃,商业活动打破时间界限;由材料“市场买卖的物品有‘衣物、书画、珍玩、犀玉’”可知市场商品种类繁多;由材料“……吃过早点,人们便可以去附近的瓦子勾栏里观看说唱、杂耍等各色表演。”可知娱乐场所瓦子勾栏等的出现。(2)本题为原因类选择题,时空是:北宋时期的中国。原因:由材料“北宋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在100多年时间内中国保持相对的稳定。”可知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由材料“农业生产的发展、商品性农业促使经济作物扩种;在手工业方面,北宋的生产规模和种类都超过以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业重大发展,农产品商品化加强、手工业技术规模进一步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北宋两宋时期商业环境相对宽松,重农抑商政策相对减弱、统治者的支持、交子的推广。16.(2023年新疆)目录是一本书的缩影,是全书内容的提纲挈领。阅读《中华文化史》的第七章部分目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第七章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的勃兴

节次(节选)标题子目(节选)第二节从儒学复兴到理学构建一、岑寂后的复兴二、两宋理学第四节文人天地一、以婉约含蓄为主格调的宋词二、品味高雅的宋画第六节科技之光一、社会温床二、绚烂之花——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1)根据目录中的“标题”,宋朝在哪些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南宋“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是谁?在“文人天地”的“宋词”或“宋画”中任选一个方面写出两个具有不同风格的派别。(3)“科技之光”的具体成就有哪些?对后世产生的共同作用是什么?【答案】(1)领域:思想(儒学)文学、绘画、科技(各答一点)。(2)代表人物:朱熹。宋词:豪放派、婉约派;宋画: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宋词、宋画任选一个写出两个派别)。(3)具体成就:雕版印刷相当普及且出现活字印刷术;火药被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梦溪笔谈》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就。共同作用: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宋朝(中国)。关于宋朝在哪些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由材料“从儒学复兴到理学构建”可知,思想(儒学);由材料“文人天地”可知,文学、绘画;由材料“科技之光”可知,科技。(2)本题是列举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宋朝(中国)。第一小问,关于南宋“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是谁,据所学可知,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是朱熹。第二小问,如果是宋词的话,宋词分为豪放派、婉约派;如果是宋画的话,宋画可分为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3)本题是列举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宋朝(中国)。第一小问,关于“科技之光”的具体成就,据所学可知,宋朝的科技成就有很多,具体成就:雕版印刷相当普及且出现活字印刷术;火药被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梦溪笔谈》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第二小问,关于共同作用,据所学可知,中国古代的科技基本上服务于农业,宋朝也不例外,宋朝的科技成就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17.(2023年浙江)瓷器是中华文明的物质象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汝窑的天青、官窑的灰蓝、定窑的粉白、哥窑的米黄、钧窑的玫瑰紫,这些醒目的颜色是宋瓷中五大名窑的标志性成色,也是中国瓷器史上令人难忘的“年代秀”。宋元时期,瓷器成为继丝绸之后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整编自教育部组织编写《中外历史纲要》(上)等材料二

明清四大名镇:朱仙镇主产木版年画;汉口镇因交通而商业繁荣;佛山镇长于冶铁;景德镇精于制瓷。明朝后期,以景德镇为例,制瓷业规模很大,有官窑约五十八座,民窑达九百座。瓷窑内部已有很细的分工,有陶工、匣工、土工之分,有利坯、车坯、釉坯之分。镇内佣工每日不下数万人,其中一部分人在民窑内劳作,工资是按日以白银计算的。民窑生产的瓷器是为了售卖,有着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当时中国外销世界各地的瓷器主要是青花瓷。澳门作为中外贸易窗口,葡萄牙人入居后开辟了多条海上国际贸易航线。重要的是,航线延伸到美洲。西班牙占据马尼拉,大帆船横跨太平洋,把青花瓷带到了墨西哥。——整编自邓广铭等《中国通史:从上古传说到1949》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五大名窑瓷器的特点。结合所学,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分析宋朝制瓷业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朝后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指出明朝后期中国青花瓷销往海外获取大量白银的两条主要航线。【答案】(1)特点:色彩醒目多变;风格(造型)各异;细腻(漂亮)美观;质感浑厚;精品,质量很好。原因:基层市场兴起;宋与民族政权贸易往来密切;政府重视海外贸易,海外市场广阔;人口增长;宋人生活和消费水准提高。(其中,海外贸易2分,其它任意2点)(2)表现: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兴起;手工业生产规模较大;行业内部分工细密;国内外贸易口繁荣;新的经营方式出现(雇佣关系出现);白银逐渐成为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或工资按日以白银计算)。主要路径:中国澳门——印度果阿——欧洲;菲律宾马尼拉——美洲墨西哥。(一个地点1分,写澳门——日本亦可给分)【解析】(1)本题是特点、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朝时期。第一问特点,由材料“汝窑的天青、官窑的灰蓝、定窑的粉白、哥窑的米黄、钧窑的玫瑰紫,这些醒目的颜色是宋瓷中五大名窑的标志性成色”及所学可得出色彩醒目多变;风格(造型)各异;细腻(漂亮)美观;质感浑厚;精品,质量很好。第二问原因,由材料“宋元时期,瓷器成为继丝绸之后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及所学可得出政府重视海外贸易,海外市场广阔;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分析可知,分别从宋与民族政权贸易往来密切;基层市场兴起;人口增长;宋人生活和消费水准提高等方面说明。(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时期。第一问表现,由材料“明清四大名镇:朱仙镇主产木版年画;汉口镇因交通而商业繁荣;佛山镇长于冶铁;景德镇精于制瓷。”可得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兴起;由材料“明朝后期,以景德镇为例,制瓷业规模很大,有官窑约五十八座,民窑达九百座。”可得出手工业生产规模较大;由材料“瓷窑内部已有很细的分工,有陶工、匣工、土工之分,有利坯、车坯、釉坯之分。”可得出行业内部分工细密;由材料“民窑生产的瓷器是为了售卖,有着广阔的国内外市场。”“澳门作为中外贸易窗口,葡萄牙人入居后开辟了多条海上国际贸易航线。”可得出国内外贸易口繁荣;由材料“镇内佣工每日不下数万人,其中一部分人在民窑内劳作”及所学可得出新的经营方式出现(雇佣关系出现);由材料“工资是按日以白银计算的。”可得出白银逐渐成为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或工资按日以白银计算)。第二问主要路径,由材料“澳门作为中外贸易窗口,葡萄牙人入居后开辟了多条海上国际贸易航线。重要的是,航线延伸到美洲。”及所学可得出航线:中国澳门——印度果阿——欧洲;由材料“西班牙占据马尼拉,大帆船横跨太平洋,把青花瓷带到了墨西哥。”及所学可得出航线:菲律宾马尼拉——美洲墨西哥。1.(2022年北京)鉴于唐末五代“方镇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充足),名曰留使、留州,其上供殊鲜(少)”,北宋统治者为保证各地赋税上交朝廷,采取的措施是(

)A.用文官担任枢密使 B.设置宣政院管理吐蕃地区C.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D.设置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统治者鉴于唐末以来地方割据的教训,从不同方面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包括设置转运司对地方财政进行监控,D项正确;枢密使是中央掌管军事的官员,排除A项;宣政院是元朝设立的直属中央政府的管理佛教事宜和吐蕃地区的机构,排除B项;设参知政事为副相,以分割宰相权力,排除C项。故选D项。2.(2022年北京)史料记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这一史料记载的制度是(

)A.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B.辽朝南、北面官制度C.金朝“猛安谋克”制 D.元朝的行省制度【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可知,辽代实行南北面官制,因地制宜,B项正确;唐朝不属于契丹,排除A项;金朝属于女真族,排除C项;元朝属于蒙古族,排除D项。故选B项。3.(2022年北京)自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越北方。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格局也已定型。南宋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这一变化反映出(

)A.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 B.门第观念日渐淡化C.社会成员的身份趋于平等 D.美洲白银大量流入【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唐中叶以来,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全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到南方,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门第观念,排除B项;科举制有利于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排除C项;明朝中后期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排除D项。故选A项。4.(2022年北京)北宋沈括所著《梦溪笔谈》记载:“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此项发明是(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胶泥刻字”“每字为一印”和“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可知该发明是活字印刷术,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5.(2022年福建)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必要依据。若研究北宋东京的发展状况,可选择的史料是(

)A.甲骨文 B.《汉书》 C.唐蕃会盟碑 D.《清明上河图》【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明上河图》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的繁荣景象,是研究北宋东京的发展状况的重要史料,D项正确;甲骨文是研究商周时期的重要史料,排除A项;《汉书》是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的断代史,主要记述了西汉一朝的历史,排除B项;唐蕃会盟碑是唐朝时期所立的石碑,是汉藏两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排除C项。故选D项。6.(2022年福建)宋人著作中提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据此可知,当时指南针已用于(

)A.战争 B.陶瓷制造 C.航海 D.粮食种植【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宋人”“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可知,宋朝人在航船遇到隐晦天气时,通过观察指南针来辨别方向,这说明当时指南针已用于航海,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指南针用于航海辨别方向,而战争、瓷器制造、粮食种植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7.(2022年甘肃)自晚唐五代至南宋时期,在南方地区除人口迅速增加之外,江南东路产田集中区粮食亩产量也大幅度提高,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这反映了(

)A.经济重心向南转移 B.北方耕作技术落后C.休养生息成效显著 D.江南地区发展滞后【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自晚唐五代至南宋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在南方地区除人口迅速增加之外,江南东路产田集中区粮食亩产量也大幅度提高,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对材料进行分析,在晚唐五代至南宋时期,人口和粮食产量不断增加,可以得出经济重心向南转移,A项正确;材料没有将南北方的耕作技术进行对比,无法得出北方耕作技术落后的结论,排除B项;南宋时期施行的政策不是休养生息的政策,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江南地区发展迅速,而不是江南地区滞后,排除D项。故选A项。8.(2022年甘肃)结束自唐末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完成了全国大统一,首创行省制度,辽阔的疆域与王朝统治相始终。据此判断这一王朝(

)A.元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元朝(中国)。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结束自唐末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完成了全国大统一,首创行省制度,A项正确;北宋完成的局部统一,并没有完成全国的大统一,排除B项;明朝和清朝并没有首创行省制度,排除CD项。故选A项。9.(2022年湖北)北宋初年,朝廷设三司编定“会计录”“总括邦计,量入为出”,并设转运使负责将地方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这一措施旨在(

)A.扩大地方权力 B.推进民族交融 C.提升文官地位 D.加强财政管理【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时空是北宋时期(中国)。据材料“并设转运使负责将地方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可以看出这是北宋初期,通过设置三司以及转运使,来强化对财政的管理,D项正确;北宋强化中央集权,带来的是地方权力的弱化,排除A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民族交融状况,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对财政的管理,无法得出文官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10.(2022年湖北)元人蒋祁在《陶纪略》中记述:“景德镇窑者三百余座。埏埴之器,洁白不疵,故鬻于他所,皆有饶玉之称。”这可以用来佐证元代(

)A.外贸业繁荣 B.冶炼业兴盛 C.制瓷业发达 D.纺织业昌盛【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景德镇窑者三百余座”说明规模大,“皆有饶玉之称”说明制瓷技术高超,因此材料可以用来佐证元代制瓷业发达,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制瓷业,与外贸业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制瓷业,与冶炼业无关,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制瓷业,与纺织业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1.(2022年湖南)宋朝社会出现“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现象,下列属于这一现象产生原因的是(

)A.科举制的完善 B.九品中正制的确立C.察举制的发展 D.八股取士制度形成【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社会出现“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现象,A项正确;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排除B项;两汉时期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排除C项;明清时期形成八股取士,排除D项。故选A项。12.(2022年湖南)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与其创立的政治制度对应正确的是(

)A.契丹——“四等人制” B.西夏——南、北面官制C.金朝——猛安谋克制 D.蒙古——八旗制度【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朝推行猛安谋克制,是一种兵农合一的体制,C项正确;元朝推行四等人制,排除A项;辽推行南北面官制度,排除B项;清朝推行八旗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13.(2022年山东)下列辉城中,常常有流动小歌于夜市中“遍路歌叫”“至三更绝”情景的是(

)A.秦朝的咸阳 B.东汉的洛阳C.隋朝的长安 D.南宋的临安【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流动小歌于夜市中‘遍路歌叫’‘至三更绝’情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夜市在唐代后期的大城市中已出现,北宋年间统治者明令允许夜市,打破了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D项正确;秦朝的咸阳、东汉的洛阳和隋朝的长安,此时夜市尚未出现,排除A项、B项和C项。故选D项。14.(2022年山东)据统计,989年北宋全国户数约650万,1110年增长到约2088万户。这主要得益于(

)A.社会经济发展 B.高产农作物引进C.对外贸易发达 D.政府严格限制土地兼并【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989年北宋全国户数约650万,1110年增长到约2088万户。”可知,北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数量大量增加,A项正确;高产农作物引进,是在明清时期,排除B项;对外贸易发达,是人口增加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政府严格限制土地兼并,不符合宋朝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15.(2022年山东)元政府为经略台湾而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A.澎湖巡检司 B.宣慰司 C.湖广行省 D.宣政院【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元政府为经略台湾而设置的管理机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政府为经略台湾而设置的管理机构是澎湖巡检司,A项正确;宣慰司是处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排除B项;湖广行省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宣政院负责处理西藏事务的,排除D项。故选A项。16.(2022年陕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理学家张载的这一名言强调了(

)A.男女平等 B.心外无物 C.民主法治 D.社会责任【答案】D【解析】材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意思是为天地确立起生生之心,为百姓指明一条共同遵行的大道,继承孔孟等以往的圣人不传的学问,为天下后世开辟永久太平的基业,强调社会责任,D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男女平等,排除A项;心外无物是王阳明的主张,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民主法治,排除C项。故选D项。17.(2022年天津)下图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重心转移 B.主流思想变化 C.中央集权加强 D.人口数量增长【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至清朝时期的中国。根据图示和所学可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到宋代基本完成,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的进步,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自南宋起,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因此图片所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经济重心的南移,A项正确;图示反映的是文化中心的变化,西汉以来中国主流思想一直是儒家思想,这不是文化中心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秦朝建立中央集权,以后朝代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不能说明文化中心南移的原因,排除C项;人口数量增长不是图示中文化中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18.(2022年云南)词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句子长短不等,配乐歌唱,根据乐谱分为不同词牌,各有固定格式。这种文学体裁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A.唐朝 B.元朝 C.宋朝 D.明朝【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本题材料“词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词是唐朝后期出现,到宋朝进入鼎盛时期,C项正确;据所学,唐朝诗歌创作进入高峰,唐后期出现新诗体——词,排除A项;据所学,元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曲,排除B项;据所学,明朝小说和戏曲取得重要成就,排除D项。故选C项。19.(2022年浙江)有者评道:“孔子集古学术思想之大成,……朱子崛起南宋,不仅能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并亦可谓其乃集孔子以下学术思想之大成。”下列项中,属于“朱子”成就的是(

)A.打破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B.编注“四书”作为儒学基础读物C.率先掀起儒学复兴运动,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宋(中国)。结合所学可知,“朱子”是指南宋的朱熹,朱嘉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各编为“四书”,并加以注释,作为儒学基础读物,B项正确;春秋时期,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打破了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排除A项;唐朝中期的韩愈率先掀起儒学复兴运动,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排除C项;明末清初的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排除D项。故选B项。20.(2022年广东)唐宋时期,周边少数民族语言中多有借用汉语词汇的现象,例如契丹语的“hsin-kun”源于汉语的“将军”,蒙古语的“ong”源于汉语的“王”。这反映出当时(

)A.分裂割据局面结束 B.汉语外来词汇增多C.出现文字统一趋势 D.民族间的文化交流【答案】D【解析】唐宋时期,契丹、蒙古等周边少数民族,借用汉语词汇丰富本民族语言,反映出当时民族间的文化交流,D项正确;少数民族语言的发展不能说明分裂割据局面结束,排除A项;汉语外来词汇增多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B项;出现文字统一趋势与契丹、蒙古等民族语言受汉语影响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21.(2022年广东)唐代,一此内迁的党项人被授以“闲田”,他们开始学习农耕。西夏建立前,党项人已经进入河西走廊的凉州、甘州等农业区,农业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据汉文史料记载,宋代党项人已是“耕稼之事,略与汉同”。这可以用来说明A.西夏全面模仿两宋制度 B.西夏农耕经济取代了游牧经济C.唐宋经济重心转向西北 D.少数民族对西北边疆的开发【答案】D【解析】党项人原本是游牧民族,但是内迁之后开始从事农耕,而且西夏建立之前,党项人已经进入河西走廊的凉州、甘州等农业区,农业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这说明当时的少数民族对西北地区进行了开发,D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西夏建立之前的历史,排除A项、B项;唐宋经济重心向南转移,而且材料信息也无法得出经济重心转移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22.(2022年广西)北宋都城东京是当时世界上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城内“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营业;为了供应需要,民间送入城中所宰的猪,“每日至晚每群万数”。这反映了当时东京(

)A.商业繁荣发展 B.农业技术先进 C.坊市制度完善 D.城市管理混乱【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代都城商业繁荣,东京酒肆瓦市经营白昼不断,打破对商业时间限制,A项正确;材料反映商业繁荣,与农业技术无关,排除B项;材料信息打破了坊市限制,排除C项;材料信息没有城市管理混乱,排除D项。故选A项。23.(2022年广西)元朝赛典赤赡思丁在担任云南平章政事期间,“教民播种,为陂池以备水旱”,把内地种桑、养蚕的经验介绍过去。这些举措(

)A.加速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B.促进了西南边疆的开发C.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D.瓦解了小农经济的基础【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地方官把内地先进的农桑生产技术传到云南,发展水利和农业生产,促进了西南边疆的开发,B项正确;材料与海外贸易的发展无关,排除A项;云南地区向中原学习植桑养蚕技术,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教民播种、种桑和养蚕,巩固而非瓦解了小农经济的基础,排除D项。故选B项。24.(2022年四川)在北宋张择端所作《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小贩沿街叫卖、车马拥挤、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的场景。该场景反映了宋朝A.赋税负担沉重 B.市场管理严格 C.商品经济繁荣 D.土地兼并严重【答案】C【解析】《清明上河图》描述了北宋城市经济的繁荣,反映出当时商品经济繁荣的情形,C项正确;赋税负担沉重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A项;当时政府对于商业活动的监管较为宽松,排除B项;画作内容体现的是商业活动,并未体现出土地兼并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25.(2022年贵州)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行省间犬牙交错的局面,从而使行省长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有利于A.加强中央集权 B.强化地方权力C.改善自然环境 D.完善选官制度【答案】A【解析】行省制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使行省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对地方的管辖,A项正确;行省犬牙交错,意在限制地方政治实力,排除B项;行政区域的划分不会改善自然环境,排除C项;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不涉及选官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26.(2022年贵州)南宋朱熹主张“格物致知”,以明道德之善。明代王阳明主张“内心反省”,以“致良知”。据此可知,两者都A.否定封建专制制度 B.冲击了儒学正统地位C.主张“工商皆本” D.重视道德修养的完善【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格物致知”,以明道德之善,“内心反省”,以“致良知”,可以看出两者都在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D项正确;宋明理学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不可能否定专制制度,排除A项;宋明理学仍然属于儒学的范畴,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排除B项;工商皆本论是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黄宗羲认为工商业与农业同等重要的观点,不属于理学的范畴,排除C项。故选D项。27.(2022年贵州)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牛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据此判断,宋朝A.市已经突破空间限制 B.形成了繁荣的商业街道C.加强了对市场的监管 D.彻底放弃重农抑商政策【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可以看出宋朝时期,住宅区和商品交易场所不做限制,坊市空间的界限被打破,A项正确;繁荣的商业街道不是宋朝独有的,其他朝代也有,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坊市界限被打破,不能看出政府的作用,排除C项;重农抑商政策一直是封建王朝的治国政策,特定时期可能有所松动,但没有放弃,排除D项。故选A项。28.(2022年新疆)“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实施这一举措的朝代是(

)A.西汉 B.东晋 C.南唐 D.北宋【答案】D【解析】北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设置通判,D项正确;西汉、东晋和南唐未设置通判,排除A、B、C项。故选D项。29.(2022年新疆)元朝的疆域辽阔,对边疆的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元朝为经略台湾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A.澎湖巡检司 B.北庭都元帅府 C.宣慰司 D.宣政院【答案】A【解析】元朝为经略台湾设置的管理机构是澎湖巡检司,A项正确;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元朝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排除B、C项;对吐蕃地区,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进行管理,排除D项。故选A项。30.(2022年北京)下面“笔记卡片”记录的是中国古代某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据此可知,该王朝是(

)中央:枢密院掌军政,三司掌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地方:文官任知州,增设通判;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文官任知州,增设通判;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可知这个朝代宋代,C项;秦朝中枢机构是三公九卿制,排除A项;唐朝中枢机构是三省六部制,排除B项;明代废除宰相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31.(2022年北京)金朝基本沿袭唐宋制度,同时保持了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这套管理系统被称为(

)A.三省六部制 B.南、北面官C.猛安谋克 D.行省制度【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金朝的政治制度为猛安谋克制度,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C项正确;三省六部制和“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无关,排除A项;辽朝实行南、北面官制度,排除B项;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32.(2022年北京)宋代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宋史》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据此可知,宋朝时期(

)A.国家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B.经济重心南移C.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D.基层市场涌现【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言论反映了当时东南地区经济发展关系国运,经济重心逐渐南移,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社会成员身份无关,排除C项;D项与题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33.(2022年湖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康乾盛世时期,清政府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使版图在前代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开拓和巩固。清朝中期,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1)根据《秦朝形势图》,列举秦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举措。(2)观察《元朝形势图》,指出元朝疆域的特点,并说元朝为此进行的制度创新。(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朝前期经略边疆的重要意义。(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认识。【答案】(1)举措:推广郡县制;兴修万里长城;北击匈奴;南伐越族等。(2)特点:空前辽阔。创新:实行行省制度;驿站制度;设直属中央的宣政院管理吐蕃地区等。(3)意义:版图得到进一步开拓和巩固;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为后世巩固多民族国家提供了借鉴等。(4)认识:自古以来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或制度要不断创新;各民族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等。【解析】(1)举措:根据图片中的“陇西郡”“南海郡”字样,可得出推广郡县制;根据图片中的长城图例,可得出兴修万里长城;根据图片,秦朝控制了河套地区,得出北击匈奴;根据图片,秦朝在岭南地区设置南海郡等,可得出南伐越族等。(2)特点:根据图片中的元朝版图,得出元朝疆域空前辽阔。创新:根据所学,为了管辖空前辽阔的疆域,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全国共设10个行省,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为巩固统一,元朝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设立驿站,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并运输官府物资;对于吐蕃地区,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进行管理。(3)意义:根据材料“使版图在前代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开拓和巩固”,得出版图得到进一步开拓和巩固;根据材料中的清朝疆域范围,可知清朝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结合所学,清朝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优待各族上层分子,为后世巩固多民族国家提供了借鉴等。(4)认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并巩固,元朝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明清中国版图奠定,可得出自古以来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以地方行政制度为例,秦朝实行郡县制,元代开创行省制,可得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或制度要不断创新;秦朝是汉族政权,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清朝是满族建立的,表明各民族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等。34.(2022年山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汉文帝时,贯谊上《治安策》。提出了"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张,汉景专时,昆错上《削潘策》,主张削夺王国封地,——演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

北宋初年,宋太祖问计宰相越普:"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何如?"越普答曰:"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类。今所以制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接编自司马光《谏水纪闻》(1)贾谊和晃错上书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什么?指出导致问题的制度根源。(2)根据材料二,说明宋太祖“问计赵普”的背景。(3)宋太祖采纳了赵普的建议后,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1)共同问题:地方势力过大,威胁中央。制度根源:汉初推行的郡国并行制度。(2)背景:北宋新政权建立之初,政局不稳;藩镇割据,节度使拥兵自重;地方势力过大,威胁中央。(3)措施:削弱节度使职权,由文官担任;杯酒释兵权;设诸路转运使,将地方财政运往中央;将地方精兵调入中央,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解析】(1)共同问题:根据材料“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昆错上《削潘策》,主张削夺王国封地”可知,贾谊和晃错的上书,都提出地方势力过大,威胁中央,要求削弱郡国的势力。制度根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刘邦为稳固统治基础,推行郡国并行制,西汉建国之初对维护国家稳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却为国家的动乱埋下了隐患。(2)背景:根据材料“北宋初年,宋大祖问计宰相越普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可知,北宋新政权建立之初,政局不稳;根据材料“唐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类。”可知,唐朝以来的藩镇割据,节度使拥兵自重;根据材料“今所以制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可知,地方势力过大,威胁中央。(3)措施:根据材料“今所以制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经济上,设诸路转运使,将地方财政运往中央,削弱地方财权;在政治上,推行重文抑武政策,削弱节度使职权,使节度使成为称号,无具体实权,并由文官担任主要职务;在军事上,杯酒释兵权,罢黜部将兵权,将地方精兵调入中央,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等。35.(2022年山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诸家之学,并起争鸣,经过相当时期之后,总是要归于统一的,统一的路线有两条:(一)淘汰其无用,而留存其有用的。(二)将诸家之说,融合为一。——吕思勉《中国文化史》材料二

宋代是新儒学完全建立并蓬勃发展的时期,宋代儒学家把佛教的心性义理之学与道教的“太极”思想糅入儒学,在此基础上,正式衍生出理学。到南宋后期,程朱理学被朝廷尊为官方学术,获得了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1)指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将思想“归于统一”的主要举措,并说明其产生的不同影响。(2)指出宋代“新儒学”产生的思想基础,并概括程朱理学有哪些核心主张。【答案】(1)秦始皇: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儒学独尊地位确立,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2)思想基础:佛教的心性义理之学与道教的“太极”思想。核心主张:“理”或者“天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解析】(1)秦始皇:举措: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举措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汉武帝:举措: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学独尊地位确立,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2)思想基础:根据材料“宋代儒学家把佛教的心性义理之学与道教的‘太极’思想糅入儒学”可知,佛教的心性义理之学与道教的“太极”思想。核心主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程朱理学的主张包括“理”或者“天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等等。36.(2022年浙江)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传承与创新蕴涵中国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代中书省与门下省共掌中枢决策,号称两省,又合称北省。为了避免决策过程的失误,唐代两省还设有一批谏官,他们是左右散骑常侍、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和拾遗,“左”隶中书省,“右”隶门下省。唐代尚书省位于长安皇城中央纵横南北的承天门街东侧,中书、门下二省之南,故别称南省、南宫。中书门下发出的制敕,皆由这里转发到中央各部门及地方州县,或者根据制敕精神制为政令,下达到有关部门。

唐朝三省位置图——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唐朝三省位置图”A、B、C处对应的三省机构名称及其职能,并概括三省职权关系的特点。材料二

元朝形势图(1330年)

(2)结合材料二,分别写出元代管辖吐蕃地区和琉球的机构名称。元代在地方管理上实行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简述这一制度的积极影响。【答案】(1)名称和职能:A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B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C尚书省:负责执行。特点:分工明确,彼此制约。(2)名称:宣政院;澎湖巡检司。制度:行省制。积极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解析】(1)名称和职能: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一“唐代中书省与门下省共掌中枢决策,号称两省,又合称北省。为了避免决策过程的失误,唐代两省还设有一批谏官,他们是左右散骑常侍、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和拾遗.……唐代尚书省位于长安皇城中央纵横南北的承天门街东侧,中书、门下二省之南,故别称南省、南宫。中书门下发出的制敕,皆由这里转发到中央各部门及地方州县,或者根据制敕精神制为政令,下达到有关部门。”并所学知识可知是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B是门下省,负责宙核诏令;C是尚书省,负责执行。特点: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工明确,彼此制约。(2)名称: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元代(中国)。根据材料二图片可知管辖吐蕃地区是宣政院,管辖琉球的机构澎湖巡检司。制度: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元代(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代在地方管理上实行行省制。积极影响: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元代(中国)。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行省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1.(20212年海南)这是一个在草的世界中导入禾的系统的创举。北面官负责管理草原游牧地区的部落事务,而南面官主要仿制唐朝制度设立,负责处理定居人口特别是汉族人的事务。这一创举出现于A.宋 B.辽 C.元 D.明【答案】B【解析】根据“北面官负责管理草原游牧地区的部落事务,而南面官主要仿制唐朝制度设立”可得出其反映的是辽代创立的南北面官制度,B项正确;ACD项排除。2.(2021年福建)从“宋代”“格物致知”“理学集大成者”等历史信息中,你能够联想到的人物是()A.荀子 B.董仲舒 C.朱熹 D.李贽【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的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主张“格物致知”,故C项正确;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思想家;王守仁和李贽是明朝时期的思想家,王阳明主张致良知,李贽批判程朱理学、孔孟学说,反对神化孔子,排除ABD三项。3.(2021年福建)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C.火药在唐末开始应用于军事D.活字印刷术始于元朝【答案】C【解析】“司南”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故A错误;“蔡侯纸”并不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它之前已经有纸存在,故B错误;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故C正确;活字印刷术籍的出现始于宋朝,故D错误。故选C。4.(2021年广东)史载宋朝“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无虚空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浮铺上行,百市买卖,热闹至饭前,市罢而收”。这反映了当时A.政府对商业进行严格管理 B.仍然保持坊和市的界限C.交易已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 D.海外贸易发展受到压制【答案】C【解析】材料“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每日凌晨,两街巷门,浮铺上行,百市买卖”体现的是宋朝时期的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C正确,B排除;宋朝时期对商业的管理相对松,A排除;宋朝时期鼓励海外贸易的发展,D排除。故选C。5.(2021年贵州)据宋代《梦粱录》记载:“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据此可知,宋代()A.坊市界限仍然普遍存在 B.交易仍受官府直接监管C.“市”打破了时空限制 D.民间娱乐场所开始出现【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市”打破了时空限制,C项正确;“普遍存在”表述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宋代交易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开始出现”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6.(2021年贵州)说到人生感悟,我们不禁会想到一些名句,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些诗句使用的文学体裁依次是(

)A.汉赋、唐诗、元曲 B.楚辞、唐诗、宋词C.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离骚》,属于楚辞;“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李白的《行路难》,属于唐诗;“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晏殊的《蝶恋花》,属于宋词,B项正确;ACD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7.(2021年黑龙江)蒙古统治者为了保障自己的统治利益,对不同民族采取差别对待措施,被后人概括为A.猛安谋克制 B.“四等人制” C.因俗而治 D.“改土归流”【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对不同民族采取差别对待措施”和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指“四等人制”,是元朝统治者为维护对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所建立的制度,蒙古人作为统治民族列为第一等级。其次根据所征服地区民族的时序,又依次分为色目人、汉人、南人三个等级。并认为四等人的政治待遇有所区别,在任职、科举、刑律等方面,均有不同的待遇,B项正确;猛安谋克制是金代女真族的军事和社会组织单位,排除A项;因俗而治是中原王朝管理少数民族常用的方式,排除C项;“改土归流”是明清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8.(2021年吉林)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北宋工匠(

)A.蔡伦 B.毕昇 C.沈括 D.郭守敬【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北宋工匠毕昇,B项正确;蔡伦改进造纸术,排除A项;沈括是北宋科学家,著有《梦溪笔谈》,排除C项;郭守敬是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排除D项。故选B项。9.(2021年吉林)元朝在地方管理上实行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县与分封并行制 D.行省制度【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地方管理上实行的是行省制度,D项正确;西周实行分封制,排除A项;秦朝实行郡县制,排除B项;西汉实行郡县与分封并行制,排除C项。故选D项。10.(2021年辽宁)在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斗争长期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中央处于绝对上风始于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汉代以来,通过打击诸侯王势力,削弱武将军权、分割地方官权力,中央集权日益加强。到宋代以后,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的上风,政治制度上体现出新的特点,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变得突出起来。因此A正确,BCD排除。故选A。11.(2021年内蒙古)宋代蔡襄曾抱怨:“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对蔡襄的话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制的产生瓦解了门阀制度 B.商品经济发展改变了社会观念C.宋代妇女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D.宋代开放的社会风气已然形成【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可知,宋代婚姻不再过分注重门第,而是强调资产,结合所学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知识可知,这是因为宋代商品经济发展,门第观念受到冲击的结果,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科举制,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宋代妇女地位变化,排除C项;材料强调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改变了社会观念,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12.(2021年内蒙古)元代设置的管理全国佛教僧徒和藏族军民政教事务的中央官署是A.驻藏大臣 B.行中书省 C.宣政院 D.安西都护府【答案】C【解析】元代设置的管理全国佛教僧徒和藏族军民政教事务的中央官署是宣政院,C项正确;驻藏大臣是清朝设置的,排除A项;行中书省不管理西藏,排除B项;安西都护是唐朝管理西域的机构,排除D项。故选C项。13.(2021年山西)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随朝代更迭不断变化。如秦朝实行郡县制,汉朝推行州郡县三级制,元朝实行行省制,下设路、府、州、县。由此可知,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趋势是(

)A.中枢决策机制日臻完善 B.行政效率持续降低C.地方官员职权逐渐扩大 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D项正确;丞相是古代行政中枢,其反映的是中央行政体制的转变,排除A项;行政效率持续降低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地方官员的职权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14.(2021年四川)随着商业发展,北宋时的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A.田庄 B.草市 C.纸币 D.会馆【答案】C【解析】北宋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C正确;A是汉代的,排除;草市在魏晋时期就已经出现,排除B;D出现在明清时期,排除。15.(2021年云南)有学者认为:“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上,两宋时期更为开放的城市设计导致了全天候的生活方式的出现。”这种“更为开放"、“全天候”的城市景象表现为A.“市”受到严格的空间和时间限制 B.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监管C.“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D.交子成为商业活动通用的货币【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上,两宋时期更为开放的城市设计导致了全天候的生活方式的出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所以C正确;A项不符合“两宋时期更为开放的城市设计导致了全天候的生活方式的出现”,且宋朝时“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所以A错误;“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监管”说法错误,“不再”一词太绝对,与史实不符,所以B错误;两宋时期出现“交子”,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这与材料“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上,两宋时期更为开放的城市设计导致了全天候的生活方式的出现”无关,所以D错误。16.(2021年云南)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后改为辽,实行南北面官制度。南面官负责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这反映出辽朝的A.民族歧视政策 B.兵农合一政策 C.重农抑商政策 D.因俗而治政策【答案】D【解析】从“南面官负责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可得出反映出因俗而治的政策特征,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民族歧视,排除A项;材料与兵农合一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重农抑商,排除C项。故选D项。17.(2021年云南)下表为宋元时期的重要科技成果统计表,其中①处应填入的是北宋毕昇①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元朝郭守敬《授时历》元朝王祯《农书》A.《天工开物》 B.活字印刷术 C.简仪 D.管形火器【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B项正确;宋应星整理各地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和经验,著成科技巨著《天工开物》。排除A项;CD项与毕昇无关,排除CD项。故选B项。18.(2021浙江)《太平寰宇记》记载当时全国户数:秦岭、淮河以南的户数占全国的59.1%,以北为40.9%。10万户以上的州和府,北方有2处,南方有3处;5万户到10万户的州,北方有5处,南方有17处。南多北少的户口分布格局至此定型。据此判断,《太平寰宇记》成书于(

)A.秦代 B.汉代 C.隋代 D.宋代【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由唐至宋,北方人口比例逐步下降,南方人口比例逐步上升。人口是衡量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人口比例的变化反映了经济格局的变动,即经济重心的南移。根据所学,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时期,故D项符合题意;ABC项时期并没有完成南移,不任何题意。19.(2021年北京)宋太祖赵匡胤派文官出任地方长官知州,设诸路转运司总理地方财政,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其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 B.削弱宰相权力C.缓解边境压力 D.解决财政危机【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派遣文官出任地方长官知州,设诸路转运司总理地方财政,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等措施是为了分化地方权力,实现中央集权的目的,A正确;B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20.(2021年北京)某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如下材料:“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忽必烈建立元”“行省制度”等,从中可以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A.南宋与金政权的对峙 B.蒙古崛起到元朝的统一C.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D.宋元思想文化高度繁荣【答案】B【解析】“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忽必烈建立元”、“实行行省制度”都与蒙古族有关,反映的是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故B正确;材料与南宋、金无关,排除A;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经济重心的南移问题,排除C;材料也不能看出宋文化发展情况,排除D。21.(2021年北京)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A.分封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答案】D【解析】根据“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可得出这是科举制的推行,扩大了考生来源,D项正确,排除ABC。22.(2021年北京)下图反映了北宋时期禁军人数和军队总数的变化。这些变化给北宋带来的影响是A.拓展了对外贸易的范围 B.加速了各阶层人才流动C.改变了崇文抑武的观念 D.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当时禁军人数和军队总人数都在上升,这必然会导致国家军费开支增加,增加国家财政负担,D项正确;材料内容与对外贸易无关,排除A项;材料仅仅列举了军队人数,不能打得出各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