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强化练(十三)地理选择题解题妙招自然地理第一组选择题仿真练(一)一、选择题(2018·衡水金卷四)下图是2017年10月22日某区域气压形势图(粗线)1.推测图中乙地附近的数值“125”表示的是()A.海拔高度 B.风速C.降水量 D.蒸发量2.图中甲地数值可能是()A.1016 B.1008C.1024 D.293.图中势力最强的天气系统()A.中心降水量最大B.可能向东北方向移动C.中心位置可见烈日当头D.顶部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散解析:第1题,图中的乙地附近位于低压系统附近,低压盛行上升气流,中心附近降水量大,故数值“125”最可能是降水量,选C。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区域有上升气流,因此甲地应该处于低气压附近,甲的数值应该是较小的那个数值,据此选B。第3题,图中势力最强的天气系统位于乙地附近,为低压系统,北半球的低压系统气流呈现逆时针方向移动,结合选项选B。中心附近降水量最大;中心位置盛行下沉气流,但不可能烈日当头,底部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据此,A、C、D错。答案:1.C2.B3.B(2018·银川一中模拟)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40~80mm,蒸发量3000mm。沙漠东南部腹地星罗棋布地点缀着常年有水的湖泊70多个,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大沙山(海拔1080~1590m)环抱湖泊的景观。苏木吉林湖就是其中之一,湖区全年降水量为163.6mm,全年蒸发量1261mm。下图示意苏木吉林湖区湖泊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曲线。据此完成4~6题。4.苏木吉林湖的主要水源补给来自()A.降水 B.地下水C.积雪融水 D.冰川融水5.苏木吉林湖()A.主要排泄方式是外流B.夏季降水量大于蒸发量C.冬季降水量大于夏季D.全年净补给量基本为零6.研究表明,苏木吉林湖区的蒸发量远低于巴丹吉林沙漠平均蒸发量,其主要原因是湖区()A.多阴雨天气 B.植被茂盛C.风速较小 D.海拔更高解析:第4题,苏木吉林湖区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理论上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补给为主,但据图可知,湖泊补给量在一年中比较稳定,在众多河流补给方式中地下水补给最为稳定,所以B正确;排除其余选项。第5题,由图可知总补给量与总排泄量基本相等,所以输入与输出基本对等,即全年净补给量基本为零,D正确;干旱半干旱区的湖泊主要为内陆湖,材料也已知该区域湖泊多为高大沙山环抱湖泊,因为地势高,所以只流入无流出,A错;该地区全年降水量远小于蒸发量,所以B错;总补给量与总排泄量均为夏季多于冬季,所以夏季降水多于冬季,C错。第6题,湖泊位于沙漠东南部,四周被高海拔的沙山环抱,削减了风速,阻挡了风的进入,减少蒸发,C正确;湖区降水量较少,说明阴雨少,A错;湖区位于干旱半干旱的沙漠地区,所以植被覆盖率普遍较低,B错;只通过已知的信息,无法推断两地海拔差异,D错。答案:4.B5.D6.C(2018·银川一中模拟)下图是某海域某月的洋流和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完成7~9题。7.该月最可能是()A.1月B.4月C.7月D.12月8.影响图中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C.大气环流 D.洋流分布9.下列关于图中洋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洋流加大海陆温差 B.洋流导致沙漠的形成C.洋流塑造海陆轮廓 D.洋流使渔业资源减少解析:第7题,读图进行区域定位,通过陆地轮廓可以判断出索马里半岛和阿拉伯半岛,则对应的海域为北印度洋,洋流受季风影响属于季风洋流,图中所示洋流向北运动,是受到了西南风的影响,北印度洋夏季吹西南风,且水温较高,所以C正确;排除A、B、D。第8题,图中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说明受海陆分布的影响明显,B正确;排除A、C、D。第9题,图中洋流在夏季为离岸风作用下形成的上升补偿流,为寒流,海陆之间原本就存在热力性质差异,再加上寒流的降温作用,使海洋温度远低于陆地,所以A正确;图中沙漠主要是受副热带高压和来自陆地的东北信风影响形成,B错;此处宏观的海陆轮廓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塑造,C错;洋流会带动深层冷海水上泛,带来营养盐类,利于鱼类在此繁衍,增加渔业资源,D错。答案:7.C8.B9.A(2018·北京朝阳区二模)每年冬至前后,落日的光辉穿过颐和园十七孔桥,照亮全部桥洞,俗称“金光穿洞”。下图为某游客拍摄的“金光穿洞”景观图。读图,回答10~11题。10.据图可知()A.桥体大致为西北——东南走向B.拍摄时间约为北京时间18:00C.拍摄照片之时,中国南极昆仑站(80°25′S,77°07′E)为黑夜D.在整个可拍摄该景观的日子里,北京太阳高度逐日增大11.“金光穿洞”景观()A.属于水域风光类型 B.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C.受天气状况影响小 D.应选择特定的位置观赏解析:第10题,读图分析可知,该时间为冬至日,太阳日落方位为西南,太阳光照要从桥洞穿出,说明桥东朝向西南,桥体大致走向为西北—东南,A正确;此时为冬至日,日落时间早于18:00,B错误;此时南极昆仑站为极昼,C错误;拍摄日期为冬至日前后,北京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之后逐渐增大,D错误。故答案选A。第11题,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欣赏。“金光穿洞”需要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才能形成,因此应选择特定的位置观赏,故答案选D项。答案:10.A11.D自然地理第一组选择题仿真练(二)(2018·金优试卷模拟四)罗斯海被喻为研究地球系统中能量交换、物质交换和圈层相互作用、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天然实验室”。2017年11月8日从上海出发的南极科考队将直奔罗斯海西岸气候条件恶劣的恩克斯堡岛,121.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选址罗斯海恩克斯堡岛是因为()A.科研价值大 B.环境条件好C.建设难度小 D.终年不冻2.在科研人员抵达恩克斯堡岛开始建站准备工作时,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当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南天空B.恩克斯堡岛海域浮冰面积大C.新疆的塔里木河正处于汛期D.巴西高原地区草木一片枯黄3.恩克斯堡岛气候条件恶劣原因有()①纬度高②海拔高③常年盛行西北风④常年盛行极地东风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内容,可知罗斯海域被誉为“天然实验室”,所以我国第五个科考站选址罗斯海恩克斯堡岛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科研价值巨大,故选A。第2题,该地位于南半球,正午太阳位于正北的天空,A错;此时南半球为夏季,气温较高,附近海域浮冰面积大,B对;新疆塔里木河的汛期在夏季,此时北半球为冬季,C错;巴西高原属于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此时正值夏半年,草木葱茏,D错。第3题,根据图中材料可知,恩克斯堡岛位于70°S~80°S之间,纬度高,气温低,①对;常年盛行极地东风,④对。恩克斯堡岛的海拔无法从材料中得出,且作为小岛,一般海拔相对较低,②错;南半球盛行西北风的地区主要位于中纬度地区,③错。故选C。答案:1.A2.B3.C(2018·北京朝阳区二模)2018年1月3日,名为格雷森的“炸弹气旋”袭击了美国东部。“炸弹气旋”是在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时形成的气旋,其中心气压在24小时内下降超过24百帕。该类气旋爆发强、发展快,会带来强烈的暴风雪和降温,威力如同炸弹,故被称作“炸弹气旋”。下图为美国东部14.图中降雪量()A.最低值出现在伊利湖东南岸B.从阿巴拉契亚山脉向两侧递减C.最大值出现在东北沿海D.布法罗少于亚特兰大5.“炸弹气旋”格雷森()A.生成于热带洋面 B.属于温带气旋C.中心盛行下沉气流 D.东南侧盛行偏北风6.美国东部海面冬季容易形成“炸弹气旋”的主要条件有()①盛行由内陆到沿海的寒冷气流②气温较高导致空气的对流强盛③内陆的低压吸引海洋暖湿气流④沿海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较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第4题,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的最低值出现在图示区域的东南部,A错误;区域的降雪量最大值并非在阿巴拉契亚山脉,也没有呈现出从阿巴拉契亚山脉向两侧递减的特点,B错误;图示最大值出现在东北沿海,C正确;图中的布法罗降雪量介于3~6之间,亚特兰大的值小于1,因此布法罗大于亚特兰大,D错误。故答案选C项。第5题,由材料分析可知,“炸弹气旋”是在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时形成的气旋,由其所在的纬度位置可知,该天气系统主要发生在中高纬度洋面上,由于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抬升,形成低压,因此属于温带气旋,故答案选B项。第6题,由材料分析可知,“炸弹气旋”的形成需要冷暖空气相遇,由材料分析可知,该地处于温带地区,冬季冷空气南下,风由内陆吹沿海;沿海地区为暖流,受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海洋空气为暖湿空气,因此当寒冷的气流与海洋的暖湿气流相遇,容易形成锋面,从而导致暖湿空气强烈上升,从而形成“炸弹气旋”,因此①④正确。故答案选B项。答案:4.C5.B6.B(2018·福建泉州二模)河湖中的沉积物是水体中磷的重要源头和汇集的场所。进入水体各种形态的磷,沉淀进入水体形成沉积物,通过再悬浮和分解等过程,释放到上层水体。细粒径沉积物与吸附磷(吸附在沉积物矿物表面的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坦噶尼喀湖是世界上最狭长和最深的湖泊之一,注入坦噶尼喀湖的甲河,河口湿地面积较大。如图示意坦噶尼喀湖流域。据此回答7~9题。7.甲河河口湿地的沉积物中矿物表面吸附磷含量较其上游河段大的主要原因是()A.地表径流量大 B.湿地降解作用强C.工农业污水量大 D.河口淤泥沉积多8.坦噶尼喀湖表层5~9月磷的浓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生产化肥农药残留量大B.偏南风使深水层营养盐上涌C.河流进入汛期带来营养盐多D.雨季大气沉降带来营养盐多9.据调查世界上80%的淡水鱼类都曾在坦噶尼喀湖中被发现,其主要原因是()A.湖泊磷等盐类含量很高B.人迹罕至人类破坏较小C.湖泊深长水体容量较大D.纬度低气温高生长较快解析:第7题,进入水体各种形态的磷沉淀进入水体形成沉积物,通过再悬浮和分解等过程,释放到上层水体。细粒径沉积物与吸附在沉积物矿物表面的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甲河河口湿地的沉积物中矿物表面吸附磷含量较其上游河段大的主要原因是河口淤泥沉积多,细粒径沉积物多,D对。地表径流量大不一定河口淤泥沉积多,A错。湿地降解作用,吸附磷含量应减少,B错。工农业污水量大,不能表示细粒径沉积物多,C错。第8题,河湖中的沉积物是水体中磷的重要源头和汇集的场所,农业生产化肥农药残留、雨季大气沉降带来营养盐,不是水体中磷的重要源头,A、D错。坦噶尼喀湖表层5-9月磷的浓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偏南风使深水层营养盐上涌,释放到水体中的磷增多,B对。图示位于南半球,5-9月是枯水期,C错。第9题,据调查世界上80%的淡水鱼类都曾在坦噶尼喀湖中被发现,其主要原因是湖泊深长水体容量较大,多种鱼类能找到适宜的生存空间,C对。湖泊中是淡水鱼,湖泊磷等盐类含量很高不是种类多的原因,A错。种类多与人迹罕至人类破坏较小关系不大,B错。纬度低气温高生长较快,不是种类多的原因,D错。答案:7.D8.B9.C(2018·福建泉州质检)位于河南省贾湖遗址(33.5°N)中发现贾湖先人将骨笛和叉形器组合起来,做成原始“圭表”,观测正午日影。下图示意该原始“圭表”使用原理(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二分二至时的日影末端位置),读图,完成10~11题。10.贾湖先人利用骨笛和叉形器观测时,应将()A.两根木桩按东西对位,叉形器置于东端B.两根木桩按东西对位,叉形器置于西端C.两根木桩按南北对位,叉形器置于南端D.两根木桩按南北对位,叉形器置于北端11.当贾湖先人进行农作物春播时,骨笛上正午日影末端位于()A.①、②之间,正在向②处移动时B.①、②之间,正在向①处移动时C.②、③之间,正在向③处移动时D.②、③之间,正在向②处移动时解析:第10题,我国河南省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一年中正午太阳始终位于其正南方,日影朝正北,因此两根木桩按南北对位,叉形器置于南端。故C正确。第11题,读图可知,①处日影最长,应代表冬至日;③处日影最短,应代表夏至日,②位于二者之间,为二分日。一般我们把3、4、5月份视为春季,因此贾湖先人进行农作物春播的时间应选在春分与夏至之间,即②、③之间,正在向③处移动时。故C正确。答案:10.C11.C自然地理第一组选择题仿真练(三)(2018·全国统一考试押题密卷)某中学组织游学活动,在北京火车站候车时一学生拍到了右面的照片。据此完成1~3题。1.图片中工作人员的前进方向是()A.东 B.西C.南 D.北2.当天22时该同学将照片上传到微信朋友圈,随即看到在美国洛杉矶(34°N,118°W)的好友小明点赞,此时洛杉矶应是()A.早晨 B.中午C.傍晚 D.午夜3.该日,北京比洛杉矶()A.黑夜时间短 B.日出时间晚C.自转角速度大 D.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解析:第1题,4月份,北京昼长夜短,日出东北,7:23分时太阳位于东南方向,图中显示工作人员面向阳光,且阳光在工作人员的左侧,故工作人员正在向南行进,选C。第2题,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洛杉矶位于西八区,二者相差16小时,故北京时间22时,洛杉矶应为22-16=6时,此时为当地的早晨,选A。第3题,该日为4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京比洛杉矶的纬度高,故北京昼长大于洛杉矶,黑夜时间比洛杉矶短,日出早于洛杉矶;洛杉矶比北京距太阳直射点近,则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小于洛杉矶,两地的自转角速度相等,选A。答案:1.C2.A3.A(2018·南京金陵中学、海安高级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第四次模拟)比湿是指空气中水汽质量与该团空气总质量的比值,用来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下图左为两个不同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阴影表示比湿最大的区域。据此完成4~5题。4.图中所示的24小时中()A.甲地空气中水汽含量基本不变B.比湿最大区域在福建省的范围缩大C.比湿最大区域在东海海域主要向东北扩展D.南下冷空气使所经地区比湿增大5.20日18时至21日18时期间()A.北京经历阴雨天气,风力增强B.长春地区风向由西北转为东北C.广州地区气压升高,以微风晴好天气为主D.重庆地区气压值明显升高解析:第4题,对比两幅图可知,甲地区空气中水汽含量减少,A错误;福建省比湿最大区域范围减小,B错误;比湿最大区域在东海海域主要向东北扩展,C正确;南下冷空气使所经地区比湿没有增大,D错误。故选C。第5题,据图,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长春地区风向由东北转为西北,B错误;冷锋经过北京,北京经历降温天气,风力增强,A正确;广州地区受台风影响,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等天气,C错误;重庆气压值始终低于1010百帕,D错误。故选A。答案:4.C5.A(2018·全国统一考试押题密卷)读我国某月降水分布图。据此完成6~8题。6.图示月份可能是()A.1月 B.4月C.7月 D.10月7.此时A处降水少的原因()A.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B.此时季风势力较弱,对A地影响小C.盆地内部西北低东南高,阻挡夏季风D.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流沿山坡下沉8.图示时段()A.西北地区多晴天,大气保温作用弱,多霜冻B.华北地区气温回升快,降水少,土壤墒情差C.①处和②处的霜冻分布都是因地势高形成的D.我国大部分地区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图中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华南地区,霜冻范围小,结合我国雨带移动的知识可知为4月份左右,选择B。第7题,A位于四川盆地,此时降水少是由于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比较弱,四川盆地周围山脉的阻挡,水汽难以到达盆地内部,难以形成降水,选择B。第8题,读图可知,西北地区霜冻范围较小,A错误;此时,华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白昼时间变长,气温回升快,但是雨带没有到达,降水少,土壤墒情差,B对;①处霜冻线分布是由于地形因素,②处的霜冻分布是由于纬度因素的影响,C错误;我国大部分地区受亚洲高压的影响,D错误。答案:6.B7.B8.B(2018·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基流也叫底水,是指由地下水外渗进入水系中的那部分。基流系数是基流占河流径流的比重。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河流基流系数与温度、高程的关系。读下图,完成9~11题。9.该地区最可能是()A.西北地区 B.青藏高原C.松嫩平原 D.江南丘陵10.该地区基流的间接补给水源主要是()A.地下水 B.大气降水C.冰雪融水 D.湖泊水11.该地区河流最适宜的开发利用方式为()A.内河运输 B.水力发电C.水产养殖 D.观光旅游解析: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基流系数随温度升高和高程升高而增大,即温度越高河流底水越多、河流上游底水大于下游,表明该地区的河流主要水源补给方式是冰雪融水,该地区为内流区域,判断该地区最可能是我国的西北内陆。选A正确。第10题,西北地区为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很少,河流补给受气温影响大,主要水源补给方式是冰雪融水。第11题,该河是内流河,流量小且是季节性河流,不利于发展航运、养殖及观光旅游;该河上游流经山区,可发展水电。选B正确。答案:9.A10.C11.B自然地理第一组选择题仿真练(四)(2018·河北保定二模)积雪是不良导热体,保温作用强,较厚的雪层可阻隔气温波动对地表温度的影响。深霜是水汽在积雪内部迁移遇到表层冷却的雪壳时,凝华成的霜,为了与地面霜相区别,称为深霜。当地面上有稳定积雪后,在一定条件下深霜便开始缓慢生成。深霜为大型晶体,类似冰碴,比普通积雪松散很多。天山西端伊犁河谷上游多年平均积雪深度78厘米,平均积雪日数151天,深霜发育良好。据此完成1~3题。1.深霜发育的主要条件是()A.太阳辐射强 B.积雪面积大C.气温波动幅度小 D.雪层下部温度高于上部2.推断以下时间段伊犁河谷上游深霜层最厚的是()A.2月中旬 B.4月下旬C.10月下旬 D.12月上旬3.伊犁河谷上游深霜缓慢形成后,极易诱发()A.泥石流 B.雪崩C.山体滑坡 D.山洪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深霜是水汽在积雪内部迁移遇到表层冷却的雪壳时,凝华成的霜,也就是深霜形成于积雪下部,而与太阳辐射关系不大,A错。深霜出现与积雪厚度关系密切,与面积关系不大,B错。气温波动幅度小,会导致气流较为稳定,不会形成霜,C错。如果雪层下部温度高于上部,水汽上升,遇到上层积雪,形成深霜,D对。故选D。第2题,由材料可知,深霜出现的时间为积雪厚度最大的时间段,2月份,伊犁河谷地区气温最低,冬季积雪不能融化,逐渐积累,积雪厚度最大,所以深霜最厚,故选A。第3题,伊犁河谷上游深霜缓慢形成后,为该地积雪厚度最厚时间段,积雪不易融化,不会发生泥石流和山洪灾害,A、D错。山体滑坡一般为降雨后山体沿斜坡下滑的现象,C错。当河谷深霜形成后,积雪厚度大,在深霜的生长下,极易诱发雪崩,B对。故选B。答案:1.D2.A3.B(2018·全国泄露高考押题卷一)风向方位图通常用角度来表示。下图分别为风向方位图和1950-2011年渤海海域冬、夏季风向与速度变化趋势统计图。读图,完成4~6题。4.60年以来渤海冬季风风向变化趋势是()A.由西西北向西北方向转变B.由北西北向西北方向转变C.由东东南向东南方向转变D.由南东南向东南方向转变5.60年以来渤海冬季的风速呈减小趋势,主要是由于()A.渤海海平面上升,摩擦力增大B.全球气候变暖,南北温差变小C.渤海沿岸建筑物增高,阻挡风力D.渤海污染严重,其热容量变小6.渤海风速变化,将会导致()A.烟台威海冬季降雪量增加B.海上航行的船只速度减慢C.利于京津地区污染物扩散D.华北平原地区干燥度增加解析:第4题,由1950—2011年渤海海域冬、夏季风向与速度变化趋势统计图可知,渤海在冬季风向,角度呈现波动变大趋势,即由风向角度约290°转向320°左右,表明风向由原来的西西北逐渐偏向西北方向。第5题,渤海海面上升,不会增大摩擦力;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我国高低纬度间温差变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小,从而导致风速下降;渤海沿岸建筑物增高,对渤海海面风力影响不大;渤海海水污染严重,也不会影响风力。第6题,烟台和威海降雪主要受冬季风影响,冬季风减弱,将导致其降雪量减少;不确定海上船只航向,无法判断航行速度加快还是减慢;风速减小,不利于京津地区污染物的扩散;华北平原降水主要来自于夏季风,夏季风减弱,降水减少,干燥度增加。答案:4.A5.B6.D(2018·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河道的改变受地转偏向力、泥沙淤积、地壳运动等多种因素影响。大凌河位于辽宁省西部,全长398千米,大小支系纵横交错,河流含沙量大。如图为明代以来大凌河下游河道变迁示意图。据此完成7~9题。7.大凌河下游河道变迁区的地形地势特征是()A.东南高西北低B.河湖众多C.地势低平D.多山地丘陵8.明代以来,大凌河下游河道变迁的诱因最可能是()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级阿拉伯语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科技学院《外国史学名著选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淮北理工学院《社会学原理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生物统计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赤峰学院《教育史专题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梧州学院《现代舞创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东北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专业英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摄影报道》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合肥共达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电子测量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工业大学《概率论与数据统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GPS公交车报站器使用说明书V
- 乘坐地铁安全指南(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
- 建筑智能化系统介绍08685课件
- 中建(轮扣架)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 GB/T 17421.2-2023机床检验通则第2部分:数控轴线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的确定
- 小区燃气安全宣传新闻稿
- WORD一级上机题答案
- 合唱社团第二学期活动记录
- 264省道淮安段(原淮安楚州施河至涟水五港公路)环评报告
- 矢量分析和场论基础
- 进步粘滞流体阻尼器埋件的一次验收合格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