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全部)_第1页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全部)_第2页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全部)_第3页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全部)_第4页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全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一章第二章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发展概况(P2)1、传统音乐的发展2、20世纪西方音乐的进入和学堂乐歌的出现3、“五四”以来新音乐文化的初期发展A、声乐B、器乐C、歌舞音乐D、音乐教育E、音乐理论研究及音乐思潮第一章传统音乐的新发展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概况: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剧院的逐步建立,以及交通运输的逐渐发达,民间音乐艺术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比以往更为迅猛的发展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一、说唱音乐清末发展较高的说唱音乐种类主要有:山东大鼓、京韵大鼓和苏州评弹。

20世纪以后,说唱音乐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产生了更多的新的剧种。较为典型的有:梅花大鼓、天津时调、河南坠子、四川清音等。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音响:1、京韵大鼓:《闹江川》2、山东琴书:《梁山伯与祝英台》3、四川清音:《绣荷包》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二、戏曲:*京剧:1、京剧的形成:

“四大徽班”、海派京戏2、“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3、京剧中的著名表演艺术家:谭鑫培(谭派)、周信芳(麒派)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4、梅兰芳对于京剧发展的主要贡献;(1)实现了青衣与旦角两种角色逐渐统一的改革,并创作了以旦角为主的古装新戏。(2)与著名琴师徐兰沅等逐步丰富京剧音乐的伴奏。5、“富连成班”——是我国京剧发展史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科班。地方小剧种的发展: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评剧——是由河北的“莲花落”和东北的“蹦蹦”合流而成的新的剧种。(P73)*越剧——“绍兴文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P74)*楚剧——湖北的一种花鼓戏发展而成。(P74)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音响:*“梅派”:梅兰芳——《霸王别姬》*“程派”:程砚秋——《荒山泪》*越剧:《祥林嫂》民族器乐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1、“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大量民间社团的成立:著名的社团有:“大同乐会”——1920年,郑觐文在上海创办,云集了一批各地的民间器乐演奏家,还培养了一批新人,并组建新型的民族乐队,尝试用西洋和声及配器改变乐曲,如《春江花月夜》等,在当时产生一定的影响。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2、民间艺人——华彦钧(“瞎子阿炳”)(P80)主要作品:二胡:《二泉映月》、《听松》、 《寒春风曲》琵琶:《大浪淘沙》、《昭君出 塞》、《龙船》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3、广东音乐的发展(P77)*是以广东民间小调为基础,又吸收了粤剧、粤曲,以及外省的民间音乐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民间器乐演奏形式。*初期广东音乐艺人严老烈:《旱天雷》、《雨打芭蕉》等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五四”运动影响下的广东音乐的发展A、社团的成立:“素社”、“广东省国乐研究会”B、代表人物:吕文成(P80)C、改编创作了大量富于广东地方特色的民族器乐合奏曲。如:《步步高》、《平湖秋月》等。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音响:二胡:《二泉映月》琵琶:《大浪淘沙》广东音乐:《旱天雷》(严老烈)《平湖秋月》(吕文成)第二章西洋音乐文化的传入与清末明初的学堂乐歌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第一节西洋音乐文化的传入一、利马都与中西音乐的交流 明代(158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都来华,建立第一座教堂;引进古钢琴;刊行《西琴曲意》。对中西音乐文化的交流起到了桥梁作用。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二、近代西洋音乐文化传入的原因:1、中国封闭了几千年大门被迫打开。西洋音乐文化的传入实际上是对中国文化侵略的一部分。

2、“洋务运动”后,中国广大的知识阶层,对参照西欧及日本的体制,实现改革求新的要求日益增长,为西方音乐文化加速传入中国提供了新的条件。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三、西洋音乐传入途径:

1、基督教会的宗教歌曲

2、新式军乐队的建立及早期新式军歌的发展

3、新制学校唱歌课的开设。

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基督教音乐的传入:西方基督教会对于中国音乐文化施加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布教相结合的教堂音乐;二、教会学校里的音乐教育;其中包括 宗教音乐和其它西方音乐。

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四、新式军乐的建立和发展:

(1)1881年,上海公共租界的工部局建立了“公共乐队”,这是在中国出现的最早的铜管乐队。创办人及乐队演奏人员都是由外籍人员担任。(2)“赫德乐队”——由国人组成的较早的乐队,创办人是英国人罗伯特·赫德。

(3)约在1898年前后,随着清末新式军队的建立,袁世凯效仿西式军队成了军乐队.第二节学堂乐歌的产生与发展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一、学堂乐歌产生的主要因素:“西国之强,强以学校。”“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二、学堂乐歌的产生:

19世纪末,以日本和欧洲所广泛流行的曲调填写反映新思想的歌词,编成新歌。并在国内纷纷建起的新式学堂中广泛传唱。后来的音乐史学家们将这一音乐文化现象称为“学堂乐歌”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学堂乐歌的题材及内容1、反对封建、鼓吹民主革命、宣传妇女解放;2、号召民主觉醒、要求富国强兵,振兴中华;3、倡言破除迷信,开通民制,提倡科学、兴办实业;4、勉励敬业乐群、敦品力学、昔时爱物;5、提倡体育锻炼,丰富科学知识,反映现实生活。大多数歌曲赋予教育意义,对培养学生的德性起着积极的作用。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学堂乐歌的曲调:多数以填词为主。除较少部分采用中国民间歌曲与小调的以外,绝大多数均搬用日本及欧洲的流行曲调,他们在音乐风格上大都明朗雄壮、简单朴素、极易上口,篇幅也较短,结构多为简单曲式和分节歌。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学堂乐歌的历史意义1、学堂乐歌的产生及发展,标志着中国新音乐文化的开始,从此,中国音乐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里程。2、学堂乐歌发展了集体唱歌这一新型的音乐形式,为后来我国的这一类体裁的音乐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3、西洋音乐文化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一时期也随之传入中国,尤其是两种记谱法的传入,为我国近现代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为我国近代造就了一批传播现代音乐文化和创建、发展学校音乐教育的音乐家。代表作品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中国男儿》

爱国题材歌曲。石更作词,曲调采用日本歌曲《学生宿舍的旧吊桶》。是当时广为流传的学堂乐歌。*《勉女权》

秋瑾作词。最早鼓吹妇女解放的乐歌。曲调来自于日本歌曲。第三节学堂乐歌时期的代表人物

——沈心工、曾志忞、李叔同沈心工(1870——1947)是创造学堂乐歌的先驱者,素有“学堂乐歌之父”的美称。他对学堂乐歌的编写主要集中在1902——1927年25年中,共约编写180多首歌曲。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主要贡献:1904——1907年间编辑出版《学校唱歌集》(共三集)《重编学校唱歌集》(共六集)《民国歌唱集》(共四级)《心工歌唱集》代表作品:《体操——兵操》

《黄河》学堂乐歌赏析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体操——兵操》(《男儿第一志气高》)

这是中国最早的学堂乐歌。1902年,沈心工创作于日本。曲调借鉴日本歌曲《手戏》,全曲分三段,形成“起承转合”的关系。作者根据歌曲的内容与形式,对原曲做了创作性的发展,虽手法简单,但在一个多世纪以前能够做到,却是难能可贵的。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黄河》

是中国最早的创作歌曲。杨度作词、沈心工作曲。1992年,“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系列”活动委员会通过,入选此曲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的第一首歌曲。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

*李叔同及其歌曲创作他是二十世纪中国 文化艺术史上有着重要 位置的“大名士”;他是 整个历史舞台上能同时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美术”卷、“音乐、舞蹈”卷而得以分列条目的著名艺术家之一。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他是中国20世纪戏剧改革的先锋;*他是中国第一本音乐刊物的创办人和完成者;*他是中国留学日本学习西洋美术并成功完成学业的第一人;*他把人体写生教学法在中国学校美术教育中加以实施的第一人;*他是二十世纪中国书法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他是中国佛教史上南山律宗的第十一代祖师……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乐歌代表作品:*早期的学堂乐歌创作流露出对祖国存亡的忧虑——《祖国歌》、《哀祖国》等(P50)*大部分代表作品主要集中在回国任教期间,主要集中反映学生的现实生活。如:《春游》(三部合唱)、《送别》等。(P53)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李叔同部分诗词:春游

春风吹面薄于纱,春人妆束淡于画,

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

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

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

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李叔同部分诗词:月夜

纤云四卷银河净,梧叶萧疏摇月影;

剪径凉风阵阵紧,暮鸦栖止未定.

万里空明人意静,呀!是何处,敲彻玉磬,一声声清越度幽岭

呀!是何处,声相酬应,是孤雁寒砧并,

想此时此际,幽人应独醒,倚栏风冷.

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李叔同部分诗词:

悲秋

西风乍起黄叶飘,日夕疏林杪.

花事匆匆,梦影迢迢,零落凭谁吊.

镜里朱颜,愁边白发,光阴催人老,

纵有千金,纵有千金,千金难买年少.

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祖国歌》

李叔同早年的代表作,是极少数以我国民间乐曲填词的学堂乐歌。曲调来源于渊源流长的民间乐曲《老六板》。《送别》

曲调采用美国作曲家约翰.P.奥德威的歌曲《梦见家和母亲》。这是一首“艺人歌曲”,这种歌曲盛行于19世纪后半叶的美国。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春游》(三声部合唱)是李叔同最有典范意义的作品。创作于1913年,是中国作曲家创作的第一首合唱歌曲。歌曲中用淳朴自仁的音乐配合清丽淡雅的歌词。旋律、和声、曲体都写得十分的工整。因此,长期以来成为学校合唱歌曲的典范,广为流传,历久不衰。1992年入选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的第一首合唱曲。曾志忞的音乐活动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曾志忞(1879——1929)主要成就:一、音乐理论方面1、1903年编写《乐理大意》;2、1904年编译《音乐教授法》;3、1904年编著出版《教育歌唱集》;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4、1904年在《新民丛报》上连续发表《音乐教育论》;5、1904年出版了翻译补充的《乐典教科书》,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中文乐理教材;6、1905年出版《音乐全书》(共三册)7、1905年连续发表《和声略意》,是我国介绍西方和声知识最早的一篇文章。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二、普及性的社会音乐活动:*1904年在日本期间,将沈心工发起组织的“音乐讲习所”改建为“亚雅音乐会”;*1908年在上海创办“上海贫儿院”,特设“音乐部”,组织管弦乐队。三、乐歌创作:主要作品:《练兵》、《游春》等。第三章中国近代音乐创作第一节20世纪20年代音乐创作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第一节20世纪20年代音乐创作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

“五四”运动前后,现代专业音乐创作的作曲家开始崛起。这一时期,歌曲创作方面具有突出的发展。其中,萧友梅、赵元任等人在这一方面做出的贡献最大。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一、这一时期中国歌曲创作:“五四”时期,白话体新诗的出现,为艺术歌曲在我国的出现与发展提供了环境、气候与土壤。由于它可以自由的自由表达个人情感体验,适合当时新文化思想相一致的。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主要作品:*青主1920年在的留学期间,用苏轼的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谱曲了男中音独唱《大江东去》。这是我国近代最早的、以古诗词谱曲的艺术歌曲。*陈啸空以郭沫若的诗创作的独唱歌曲《湘累》(P112)萧友梅及音乐创作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

*萧友梅及音乐创作 萧友梅——广东中山县人, 1901年去日本学习教育与 钢琴,并加入孙中山创办 的“同盟会”。1912年公派 赴德国学习音乐,并以《十七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一文获得博士学位。萧友梅是中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先驱,杰出的音乐教育家。1929年任“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校长。1940年病逝于上海。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1、爱国题材的歌曲:*根据古诗作曲的《卿云歌》(北洋军阀政府1921年定为国歌)*为纪念“五四”五周年而作的《五四纪念爱国歌》(1924年)2、艺术歌曲:《问》(1922年,易韦斋词)《南飞之雁语》(1923年,易韦斋词)3、合唱作品创作:*合唱套曲《春江花月夜》

(易韦斋词)1929年*女声合唱《别校辞》

(张若虚词)1924年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4、器乐作品创作*《D大调弦乐四重奏》(1916年在的留学期间)*钢琴独奏《哀悼进行曲》(1916年)*管弦乐《新霓裳羽衣舞》(1923年)*大提琴《秋思》(发表于1930年)*管乐合奏《卿云歌》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五四”纪念爱国歌》(赵国均词)作于1924年。歌曲是以音乐来歌颂五四运动和“五四”革命精神的成功之作。曲调豪放,节奏有力,体现了时代的风貌。《问》

是萧友梅的代表作,通过对人生年华、求生秋花、江山尘世的感慨发问,抒发一种爱国忧时的情感,表现一种苦闷彷徨的心理。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管弦乐《新霓裳羽衣舞》

中国最早的管弦乐作品。根据白居易的诗中所叙述的唐代乐舞“霓裳羽衣舞”为构思基础,力图体现我国古代的、东方的民族特色,给当时的音乐界留下很深的印象。后有改编成钢琴曲,也颇受好评。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赵元任及其音乐创作: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赵元任(1892—1982年),语言学家、物理学家、作曲家。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在致力于本学科研究的同时,从事音乐创作。共创作歌曲四十多首、大型合唱一首,钢琴小品三首。赵元任主要经历: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1910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14年赴美,康乃尔学校获数学学士1918年哈佛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1920年清华学校任物理、数学、心理学讲师1921年哈佛大学攻读语言学1925年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国学导师兼哲学教授1929年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语言组组长1938年赴美定居,直至病逝主要创作:1、歌曲创作:*1928年出版《新诗歌集》中的作品最具代表性。主要以“五四”时期胡适、刘半农、徐志摩等人的白话诗作为歌词,其中的代表作品有:《卖布谣》(刘大白词)、《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词)《也是微云》(胡适词)大型合唱《海韵》(徐志摩词)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运用民间小调做多声配置钢琴伴奏的创作试验,如《凤阳花鼓》、《江上撑船歌》等。*为影片《都市风光》创作主题歌《西洋镜歌》。2、器乐创作:*钢琴小品《和平进行曲》(1915年)*钢琴小品《偶成》(1917年)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教我如何不想她》

这是一首大胆表现爱情的歌曲。采用我国传统音乐中少有的3/4拍节奏,运用抒情的中板,表现音乐中荡漾着爱情的幸福。转为4/4拍后,似乎又在表现苦闷与忧伤。歌曲中转调频繁,造成了丰富的调性色彩的对比,深刻的表现了一种追求爱情幸福和思念的苦闷情感。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海韵》

是一首具有一定民族特色的、清唱剧式的大型作品。歌词取自徐志摩早期所写的一首叙事诗,创作于1927年。作品描写了一个渴望自由的少女,不怕狂风巨浪的威胁,不愿回家过平淡生活,最终被波涛所吞没。通过女声的领唱、钢琴伴奏和各种形式的合唱,分别表现女郎、大海和作为第三者的“诗翁”的三个不同的形象。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2、创作特点: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1)赵元任以一个学术造诣很深的语言学家而作乐,决定了曲调与歌词相互结合的完美性。(2)对西洋多声创作技法的民族化。赵元任是最早创作具有民族风格的中国作曲家,提出了具有中国风味的曲调是建立在五声性音阶基础上的音调。(3)赵元任的创作是最早吸取民间音乐的音调来进行创作的作曲家。

黎锦晖的儿童歌曲音乐黎锦晖(1891-1967)音乐家。1912年毕业于国立高等师范图工科。1916年参加北京大学音乐团。后赴上海,与弟黎锦光组织明月歌舞剧社,大胆起用女演员。30年代在上海组织华联影片公司歌舞班。抗日战争爆发后,为多部抗日戏剧写插曲。主编《青少年月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音乐师、中国音乐研究所研究员等。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黎锦晖的主要音乐活动:1、1922年,黎锦晖创办了我国当时影响最大的儿童文化周刊《小朋友》2、1922年,创办以演出儿童歌舞音乐为主的表演团体“明月音乐会”3、1927年创办我国最早的、专门培养歌舞人才的学校——中华歌舞专修学校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黎锦晖儿童歌舞音乐创作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最后的胜利》等11部;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儿童歌舞表演:《老虎叫门》、《可怜的秋香》、《吹泡泡》等24首;历史意义(135页)2、爱情歌曲创作(1927——1936)《毛毛雨》、《小桃红》等3、电影插曲创作(1931——1935)*为《歌场春色》等多部电影作曲,有《青春之乐》、《江南好》、《寒夜歌》等数首插曲。*创作彩色歌舞剧有声电影《芭蕉叶上诗》。

*为郭沫若《虎符》、陈铨的《蓝蝴蝶》等剧本谱曲。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黎锦晖音乐创作历史评价:黎锦晖对于爱情歌曲集电影插曲的创作有着具体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主观意图,我们在评价作品本身和作者的历史功过使,则需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的、全面地分析,才会取得较为公允的结论。但毫无疑问,作为中国儿童歌舞音乐的创作,黎锦晖的功绩,将永载中国音乐史册。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刘天华及其音乐创作: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刘天华(1895-1932)江苏江阴人。国乐一代宗师,“中西兼擅,理艺并长、而又会通其间”的中国优秀的民族器乐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早期接受中国传统音乐的熏陶。后又跟随俄籍教授学习小提琴,同时悉心钻研西洋音乐理论。1932年6月,他在北京天桥搜集锣鼓谱不幸染上猩红热而逝世,年近37岁。刘天华主要创作:十首二胡曲:《病中吟》、《月夜》、《苦闷之讴》、《悲歌》、《空山鸟语》、《闲居吟》、《良宵》、《光明行》、《独弦操》、《烛影摇红》。三首琵琶曲:《歌舞引》、《改进操》、 《虚籁》。一首丝竹合奏曲《变体新水令》。

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一、刘天华对二胡音乐艺术的主要贡献

1.提升二胡的地位

2.创作二胡作品(调性、调式、弦法;节奏、节拍、速度)3、丰富二胡演奏技巧(演奏方面借鉴小提琴的某些手法)4.作品注入注入时代精神

二、刘天华在音乐理论方面的主要观点与贡献改进国乐通过自己的音乐创作、表演、教学,以及其他有关音乐的社会活动,实践自己的主张刘天华的音乐思想(P145——146)*主要作品赏析:

《病中吟》:

又名《安适》、《胡适》,表示“何处是出路”的意思,是刘天华的处女作。1915年作者遭受失业、丧父、贫困之厄运,自已又患病,感触颇多,孕育了初稿。1993年获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华人20世纪音乐经典作品奖”

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病中吟》采用西洋三段体形式,第一段旋律悠长、低回高转,表现了“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第二段旋律紧凑,节奏有力,与第一段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想摆脱苦闷的愿望;第三段又再现第一段绵长的曲调,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无能为力;

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二胡曲《良宵》:刘天华作于1927年,原名《除夜小唱》。当时,国乐改进社刚成立。1927年除夕,刘天华的几个学生到他家过年,那晚他心情特别好,再加上受到除夕欢乐气氛的感染,即兴拉弦作曲,一气呵成。

全曲音乐形象单一,娴静,表达了作者怡然自得,轻松愉快的心情。这也是刘天华作品中写作时间最短的一首二胡曲,简单易学。

此曲在1993年获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华人20世纪音乐经典作品奖”。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二胡独奏《光明行》

刘天华作于1931年春,是一首振奋人心的进行曲,旋律铿锵有力,气势豪迈,节奏富有弹性。刘天华创作此曲时曾说:“因外国人都谓我国音乐萎靡不振,故作此曲以证其误”。

在这首曲中,他借鉴了西洋音乐的进行曲曲式和转调手法,但音调风格仍然完全保持了民族音乐的语言特色,并在技法上创新立异地把小提琴跳弓、颤弓用到二胡上。调性明亮,音区的递换也极富色彩。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第四章20世纪20年代的音乐理论研究一、王光祈的音乐理论研究:*主要音乐思想(144页)*主要理论著述(145页)二、丰子恺的音乐理论研究(147页)20年代群众性革命歌曲的发展*工农运动中的革命歌曲:1、题材(P156——157)2、曲调(P157——158)3、代表作品:《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歌》、《奋斗歌》、《五一劳动节》、《农会歌》、《国民革命歌》、《赤潮曲》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根据地的革命歌曲:1、题材(P163——164)2、曲调(P164)相关知识点:A、“高尔基戏剧学校”B、瞿秋白的音乐活动C、《革命歌集》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第二节聂耳、冼星海及其左翼音乐家的创作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一、聂耳的音乐创作*作曲家生平: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

聂耳(1912-1935),著名作曲家, 自幼喜爱民间音乐,1927年中学 毕业后考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 在校学习期间,自学小提琴、钢琴等乐器。1930年7月毕业后,聂耳到了上海。1931年4月考进黎锦晖主办的"明月歌舞剧社",任小提琴手。1933年开始,聂耳积极参加左翼音乐、戏剧、电影活动,从事创作及评论。1934年4月进百代唱片公司,后任音乐部副主任,组织并主持百代国乐队。1935年决定经日本去苏联学习,不幸于4月18日在东京溺水逝世。主要音乐创作: 聂耳一生共创作有37首歌曲,都是在他去世前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在从事多方面活动的同时所写的,其中反映工人阶级生活和斗争的歌曲占有较大比重。

1933年8月发表的第1首作品便是《开矿歌》(田汉词)。1934创作了《开路先锋》(孙师毅词)和《大路歌》(孙瑜词)。此后他陆续创作有《码头工人歌》(蒲风词)、《新女性》(孙师毅词)、《打长江》(田汉词)等一些优秀的工人歌曲。聂耳是中国音乐史上第一个成功地塑造出工人阶级英雄形象的作曲家。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聂耳创作的歌曲中,另一个重要的部分,是有着进行曲风格的爱国歌曲,这是他的歌曲中影响最广的一部分。包括《毕业歌》(田汉词)、《前进歌》(田汉词),《自卫歌》(唐纳词)以及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歌)等。 这些歌曲以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号召性音调,斩钉截铁般果敢的节奏,勇往直前无所阻挡的气势,有力地表现了处在深重灾难中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战斗的革命精神,从而在群众中迅速而广泛流传。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聂耳还创作了一些抒情歌曲,其中重要的有《飞花歌》(孙师毅词)、《塞外村女》(唐纳词)、《铁蹄下的歌女》(许幸之词)、《告别南洋》和《梅娘曲》(均为田汉词,)等。这些歌曲倾诉了饱经忧患的中国人民的苦难与不平,在感情的深处蕴藏着坚韧的毅力,在抒情中饱含着刚健的美感。这使他的抒情歌曲在同时代的抒情歌曲中显现出新的特色。此外,聂耳还创作过一些反映儿童生活的歌曲,其中最杰出的一首便是著名的《卖报歌》。

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二、左翼音乐家创作:*吕骥(1909~2002年)音乐评论家、作曲家、音乐活动家。曾三次入上海国立音专学习声乐、钢琴和理论作曲。1932年加入左巽剧联。抗日战争爆发后去延安,任鲁艺音乐系主任。建国后一直担任全国音协的领导工作。除创作外,还进行民族音乐的整理研究工作,著有大量音乐论文。主要作品:《新编九一八小调》、《武装保卫山西》、《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反对细菌战》等优秀歌曲。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张曙:(1909一1938),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攻学西洋音乐。“九·一八”事变后,与聂耳等组织音乐创作研究会,成为新音乐运动创始人之一。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创作抗日救亡歌曲200余首,深受广大军民欢迎。1938年11月到达桂林,主办反轰炸歌咏大会,24日,日机轰炸桂林时遇难,年仅29岁。主要作品:《保卫国土》、《日落西山》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

任光:1900年出生在浙江。他 自幼喜愛民間音樂。1919年留 學於法國學習作曲。1928年回國 後﹐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任音樂 部主任。三十年代他參加了左翼戲劇家聯盟音樂小組和中國新興音樂研究會﹐並成為其主要成員之一。1940年隨葉挺將軍到新四軍中做音樂宣傳工作。1941年1月在“皖南事變”中犧牲﹐年僅41歲。

主要作品:

《漁光曲》、《打回老家去》﹑《月光光》﹑《王老五》

麦新(1914~1947)。幼年曾受音乐熏陶,“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抗战爆发,创作了著名的《大刀进行曲》传遍全国。后抵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工作。1947年6月6日,在下乡工作途中遭土匪袭击,壮烈牺牲。主要歌词作品:《保卫马德里》(吕骥曲)、《只怕不抵抗》(洗星海曲)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 三、冼星海及其音乐创作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冼星海广东。1926年在北大音乐传习所、国立艺专音乐系学习。1928年进上海国立音专学小提琴和钢琴,1929年去巴黎,从师于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战斗性的群众歌曲。抗战开始后参加上海救亡歌咏运动。创作了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1938年任延安鲁艺音乐系主任,1940年去苏联学习、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由于他对发展我国革命音乐所作的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音乐创作:

群众歌曲(齐唱、小型合唱等)*富于号召性的、雄壮的进行曲,如《救国军歌》、《到敌人后方去》、《游击军》、《路是我们开》等。以鲜明有力的节奏表现激昂慷慨的情绪。*抒情性与战斗性相结合的歌曲,如《茫茫的西伯利亚》《在太行山上》、《赞美新中国》等,通过抒情性的音乐反映革命者丰富的内心世界。*抒情性独唱,《夜半歌声》、《黄河之恋》《江南三月》等,以富于起伏的的旋律进行和宽广的音调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大型声乐体裁 四部大合唱:《生产大合唱》、《黄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牺盟大合唱》。歌剧《军民进行曲》《黄河大合唱》(P198)器乐创作 *留法时期:室内乐作品《风》、《游子吟》、《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 *苏联时期:1940—1945年,创作了2部交响曲《民族解放》、《神圣之战》;管弦乐组曲《满江红》等;交响诗《阿曼盖尔达》;大型管弦乐《中国狂想曲》等。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冼星海器乐创作的主要特征及其贡献:(1)重视标题性音乐创作原则,力求使作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2)重视吸收民间音乐和群众歌曲音调,力图使交响乐能易于群众接受。(3)力图以重大题材、深刻的思想性、鲜明的标题性相结合,开辟一条交响音乐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的道路。第三节专业艺术歌曲的创作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第二节专业音乐创作一、黄自及其音乐创作黄自(1904——1938)——我国30年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青年时期赴美留学,获美国耶鲁大学音乐学士,1929年以后,一直任上海国立音专教务主任、理论作曲教授,为我国培养出一批具有专业水平的音乐家。1938年因伤寒病逝,年近34岁。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主要作品:一、器乐作品:1、音乐会序曲《怀旧》

留美时创作的毕业作品,是我国作曲家创作的较早的一部交响管弦乐作品,也是美国交响乐团演奏的第一部中国作品。2、管弦乐《都市风光幻想曲》(为故事片《都市风光》写的片头音乐)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二、艺术歌曲

A、以我国古诗词创作的独唱曲:*《点绛唇》、《南乡子》、《花非花》等;篇幅短小,技巧简练、结构严谨、形象鲜明,能较好的体现原诗的意境和情感;

B、为音乐会演唱所写的独唱曲: *1933年出版独唱歌曲集《春思曲》,其中收集了三首黄自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歌曲《春思曲》、《思乡》、《玫瑰三愿》。篇幅较大,注意发挥声乐演唱技巧,并注意通过钢琴与声乐的合作来进行形象的刻画和意境的塑造。

C、为故事片《天论》所写的主题歌《天伦歌》也是当时影响较大的一首抒情性歌曲。

D、少儿题材艺术歌曲

《西风的话》、《本事》、《燕语》等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三、合唱作品创作1、爱国题材的歌曲创作合唱《抗敌歌》(1931)、《旗正飘飘》(1932)2、合唱《目莲救母》是黄自以民间佛曲为素材,对西方多声创作技法进行“民族化”试验的创作。(1929年)3、大型声乐套曲——清唱剧《长恨歌》(1932年)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清唱剧《长恨歌》简介: 词作者韦瀚章根据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为题材,带有借古喻今、讽刺时政的意味。作曲家黄自运用西方清唱剧的创作手段,完成其中的七个乐章。各乐章之间情感和色彩对比鲜明,充分运用了各种不同的合唱配置,生动地刻画了剧情与人物,表现了作曲家驾驭大型作品的能力。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第一乐章:“仙乐风飘处处闻”(混声四部合唱)。描写了骊山宫中轻歌曼舞。从四部合唱的叙事性曲调开始,然后男、女声一唱一和,描写了歌舞升平的景象。第二乐章:“渔阳鼙鼓动地来”(男声四部混声合唱)。第八乐章:“山在虚无缥缈间”(女声三部合唱)。描写蓬莱岛“虚无缥缈”的境界,传说杨贵妃死后成为仙女,居住在这里。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二、其他音乐家的歌曲创作青主 以宋代诗人李之仪的诗《我住长江头》创作了同名歌曲。陈田鹤*艺术歌曲:《春归何处》、《江城子》等; *爱国歌曲:齐唱《巷战歌》、女声独唱《制寒衣等》;*器乐创作:钢琴曲《序曲》(1934年齐尔品所举办“征求中国风味的钢琴曲”中国二等奖)、《血债》;根据京剧同名曲牌写的管弦乐《夜深沉》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刘雪庵艺术歌曲:《红豆词》、《飘零的落花》等; 爱国歌曲:《流亡三部曲》的第二、第三曲(《出发》、《上前线》);《长城谣》等;器乐创作:钢琴曲《中国组曲》歌曲欣赏:1、青主《我住长江头》2、陈田鹤《贝加尔湖上的雪》——选自清唱剧《河梁话别》3、刘雪庵《长城谣》4、江定仙《悠悠鹿鸣》5、贺绿汀:《春天里》、《四季歌》、合唱《垦春泥》、《游击队歌》6、江文也《台湾山地同胞歌》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第三节贺渌汀的音乐创作

作曲家生平:

作曲家﹑音樂教育家,1931年入國立音 專,师从于黃自學習作曲。1934年俄國鋼琴家作曲家齐尔品在上海徵集中國風味的鋼琴曲。賀綠汀以一首《牧童短笛》奪得了此次比賽的冠軍。新中國成立後,他先後擔任了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上海分會主席和上海音樂學院院長。1979年被選為中國文聯主席。賀綠汀長期致力音樂教育事業,為我國培養了許多音樂專業人才。

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一、钢琴创作:《牧童短笛》 1934年创作《牧童短笛》、《摇篮曲》获齐尔品举办的“中国风味钢琴曲创作征奖比赛”一等奖和二等奖。

《牧童短笛》是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创作早期的典型代表,也是第一首享誉世界乐坛的中国钢琴作品。同时证明,实行中西结合,是发展中国新音乐的有效途径。《牧童短笛》是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史上,由早期的探索阶段进入真正艺术创作阶段的里程碑。

二、歌曲创作:

1934年至1938年他曾為十六部影片配樂,代表作品有《春天里》、《四季歌》、《天涯歌女》等。並創作了許多爱国题材的歌曲和合唱曲,如《遊擊隊歌》、《嘉陵江上》、《保家鄉》等,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三、管弦音乐创作贺渌汀运用陕北及内蒙民歌创作了两首管弦音乐作品《晚会》(1940)和《森吉德玛》(1945)。《晚会〉:用作曲家二、江文也的钢琴创作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江文也(1910——1983年) 中国近现代作曲家。生于台湾省台北市。1923年赴日求学,1938年回到祖国,建国后任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声器乐作品,在这一时期,他的钢琴和管弦乐创作在中国音乐史上是不容忽视。江文也是我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位比较突出的多产作曲家。一生共完成15部大型管弦乐、1部钢琴协奏曲、4部歌剧及舞剧、6部室内乐、17部钢琴曲集等。钢琴作品创作A、早期作品代表作品:《素描五首》、《三舞曲》、《断章十六首》、《北京万华集》等特点:以对民俗生活现实的个人感受为题材,以比较自由的小品套曲形式,鲜明的体现他倾向于日本现代民族乐派的风格。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B、中期作品代表作品:《小奏鸣曲》、《钢琴叙事诗“浔阳夜月”》、《第四钢琴奏鸣曲“狂欢日”》等。特点:突出的体现出他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执著追求,企图从直接吸取我国传统器乐曲的音调、结构特点来进行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型独奏套曲的创作。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C、后期创作代表作品:《乡土节令诗十二首》、《渔夫舷歌》等特点:是先前两种风格的综合。力求在现实生活中提取新的题材,探索一种超出奏鸣曲格式的新的大型套曲形式。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三、这一时期其他作曲家的钢琴创作老志诚:《牧童之乐》、《秋兴》俞便民:《C小调变奏曲》陈田鹤:《序曲》、《血债》刘雪庵:《中国组曲》江定仙:《摇篮曲》丁善德:《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序曲三首》瞿维:《花鼓》桑桐:《在那遥远的地方》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第二节小提琴及室内乐作品的创作一、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开端1、中国人创作的第一首小提琴作品——李四光的《行路难》。2、1934年冼星海在巴黎创作的《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二、马思聪的小提琴音乐创作 马思聪,1912年出生于 广东。12岁随兄赴法国留学南锡 音乐学院学习,被誉为“神童”。 1931年学成回国,即致力于祖国 的音乐事业。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在此期间,创作了大批各种题材的音乐作品。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马思聪主要小提琴作品:1、1937—1938年创作《内蒙组曲》(原名《绥远组曲》)全曲共三个乐章:1、史诗;2、思乡曲;3、塞外舞曲;2、1940年创作小提琴组曲《西藏音诗》。作品以“粗狂的风格和原始的力度”独树一帜。全曲以西藏音乐为素材,共三乐章:1、述异;2、喇嘛寺院;3、剑舞。这部作品,延续和深化了马思聪以民族民间音乐素材为创作基础的一贯作风。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3、《F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944年创作,是中国人创作的第一部小提琴协奏曲。作品以广东民间音乐为素材,用西方协奏曲的结构形式,宏观地描绘了中国人民的精神状态。三、除马思聪的小提琴创作之外,这一时期,较有影响的作品还有1947年,桑桐创作的《夜景》,这部作品是中国作曲家最早使用自由无调性手法进行创作的音乐作品。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四、这一时期室内乐作品创作1、中国早期的室内乐创作A、1916年,萧友梅留德期间创作了《D大调弦乐四重奏》;B、1930年,萧友梅创作了大提琴与钢琴《秋思》;C、30年代初,冼星海在法国创作了《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2、谭小麟的室内乐作品

P320页)《小提琴与中提琴的二重奏(1943)《弦乐三重奏》(1943)为中提琴与竖琴而作的《浪漫曲》(1945)木管三重奏(长笛、单簧管、大管)1945年

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创作影响: 谭小麟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上力图使二十世纪西方现代作曲技法同我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一位突出的先驱者。其中《小提琴与中提琴的二重奏》和《弦乐三重奏》曾得到美国音乐节的高度赞赏,以其风格上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为人们所注目。他的这些作品也是中国近代室内乐开始走上一条真正的艺术创新之路的标志。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第三节交响音乐创作一、中国最早的管弦乐创作

1923年,萧友梅创作的管弦乐作品《新霓裳羽衣舞》、1929年,黄自创作的音乐会序曲《怀旧》,是中国人创作的最早的两部交响音乐作品。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二、江文也的管弦乐创作1、《台湾舞曲》(1934年)2、《北京点点》(1939年)3、《孔庙大晟乐章》(1939年)4、《汩罗沉流》(1953年)

首页索引上一页完成下一页交响诗《台湾舞曲》(作品1)

1934年,江文也在日本留学期间创作的一首交响诗。音乐取材于我国台湾的民间歌舞音乐,并采用西方现代创作技法加以自由的创作性处理。这首作品是作者显露音乐创作才华的开始,表现了他对于民间音乐的是挚爱、对乐曲的构思、作曲技法运用的创新,是他早期的代表作之一。1936年在柏林举行的第十一届奥林匹克音乐比赛中,获创作银牌奖。首页索引上一页下一页完成管弦乐组曲《孔庙大晟乐章》

作品取材于当时北平的祭孔典礼乐舞。作者用现代的交响音乐手段、现代的音乐创作技法,创作出一种具有中国传统精神和哲理内容的、新的中国民族音乐。这部作品无论在中国近代音乐创作,以至于在世界现代音乐创作中都是值得引起重视的一部作品。作品共六个乐章:1、迎神2、献礼3、亚献4、终献5、撤饮6、送神首页索引上一页下一页完成三、贺绿汀的创作

1、《晚会》——原是1935年所作的钢琴曲,1940年改编成管弦乐曲。乐曲描绘了中国人民节日晚会的情景,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2、《森吉德玛》——1945年创作于延安。主题取材于同名的内蒙民歌,乐曲刻画了我国蒙古族人民的生活情景。首页索引上一页下一页完成四、马思聪的创作40年代——50年代)《第一交响曲》(40年代)、《第二交响曲》(50年代)、管弦乐组曲:《欢喜组曲》、《山林之歌》(50年代)五、冼星海的管弦乐作品(1940——1945年)

《民族解放交响曲》(《第一交响曲》)

《神圣之战交响曲》(《第二交响曲》)管弦乐组曲《满江红》等;交响诗《阿曼该尔达》;大型管弦乐《中国狂想》首页索引上一页下一页完成六、其他管弦乐作品黄自《都市风光幻想曲》

马可《陕北组曲》

丁善德《新中国组曲》首页索引上一页下一页完成第四章中国早期音乐教育及音乐理论研究第一节早期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一、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专业性音乐教育(P92页)二、国立音乐专科学校(P180页)首页索引上一页下一页完成第二节中国早期音乐理论研究一、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音乐理论研究(P102页)二、王光祈及其音乐理论研究(P104页)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音乐思想、音乐理论研究概况(P184页)首页索引上一页下一页完成四、青主及其音乐研究及其理论批评(P185页)1、主要论著2、核心美学思想A、”音乐是上界的语言”B、”向西方乞灵”首页索引上一页下一页完成第五章抗日民主根据地及解放区的音乐生活及各类音乐创作

一、音乐生活:*“鲁迅艺术学院”*根据地音乐理论研究*革命民歌改编 二、音乐创作*音乐创作内容上的特点(P337页)*歌曲的创作*器乐发展:首页索引上一页下一页完成三、新秧歌运动及秧歌剧的发展 *新秧歌运动 *秧歌剧的内容与形式,主要作品 *新秧歌运动的意义四、新歌剧的发展:*中国早期歌剧*歌剧《白毛女》的艺术成就*歌剧《白毛女》的影响首页索引上一页下一页完成首页索引上一页下一页完成中国当代音乐创作(1949——1989年)第一部分建国初期的音乐创作(1949——1976年)第一章声乐创作一、这一时期,歌曲创作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歌曲、抒情性歌曲、艺术歌曲、少儿歌曲等,都有较大幅度的发展。二、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