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麻醉医学课件_第1页
椎管麻醉医学课件_第2页
椎管麻醉医学课件_第3页
椎管麻醉医学课件_第4页
椎管麻醉医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椎管内麻醉IntravertebralAnesthesia(Blockade)椎管内麻醉蛛网膜下隙阻滞硬膜外间隙阻滞蛛网膜下隙阻滞或腰麻(Spinalblockade)

局麻药物注入蛛网膜下隙引起相应神经支配区域脊神经(交感、感觉和运动)阻滞硬膜外间隙阻滞(Epiduralblockade)

局麻药物注入硬膜外间隙引起相应神经支配区域脊神经(交感、感觉和运动)阻滞椎管的解剖椎骨骨骼的结构组成:颈椎7节胸椎12节腰椎5节骶椎5节尾椎4节1椎弓根2横突3椎板4棘突5椎孔1椎体2椎骨上切迹3棘突4关节面5椎骨下切迹6上关节突7下关节突67椎管的解剖四个生理弯曲颈曲、腰曲向前胸曲、骶曲向后生理弯曲:4个:颈、胸、腰和骶尾弯曲。病人仰卧时,C3和L3所处位置最高,T5和S4最低。它们对腰麻中药液的分布产生重要影响椎管外软组织从内向外依次为: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椎管外软组织黄韧带:弹性纤维,坚韧厚实-重要标志棘间韧带:较薄弱棘上韧带:纤维束,易钙化椎管的内容物(一)脊髓被膜(二)被膜间隙(三)脊髓(四)脊神经椎管的内容物(一)脊髓被膜:从内向外依次为软膜、蛛网膜、硬膜

1.软膜附着脊髓表面,菲薄,柔软含有血管 (血管膜)

2.蛛网膜薄而透明,结缔组织,分隔硬膜下腔与 蛛网膜下腔

3.硬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厚而坚韧,穿刺 后可很快闭合,脊髓的最外层被膜椎管的内容物(二)被膜间隙1.硬膜外间隙(Epiduralspace):

椎管内壁与硬膜之间的间隙,脊神经根将硬膜外间隙分为前后2个间隙。硬膜外间隙为负压,总容量约100ml内容物:脂肪、椎内静脉丛、淋巴管、脊神经及 伴随血管枕骨大孔至骶管裂孔与颅内相连椎管的内容物(二)被膜间隙

3.蛛网膜下间隙:位于蛛网膜与软膜之间、充满脑间隙的间隙脊髓终止于腰1或腰2平面,以下也称终池,腰穿部位椎管的内容物(三)脊髓类似圆锥形,长40~50cm,脊髓圆锥后形成马尾(终池)脊髓末端成人一般终止于L1下缘或L2上缘;新生儿终止于L3下缘。因此,腰穿时,成人应在L2以下椎间隙,儿童应在L3以下。一般在L3-4椎间隙椎管的内容物(四)脊神经31对-颈8、胸12、腰5、骶5、尾1后根(背根)-感觉前根(腹根)-运动椎管内麻醉穿刺层次正中经路:皮肤-浅筋膜-深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膜下隙-蛛网膜-蛛网膜下隙第一节蛛网膜下隙阻滞一、概述脑脊液比重为1.003-1.0009等比重、轻比重、重比重局麻药物重比重较常用一、概述脑脊液容量为120-150ml脊柱中约30~40ml,每一节约1ml

二、蛛网膜下隙阻滞的机制及对生理的影响平面:蛛网膜下腔阻滞平面为截断平面;硬膜外腔阻滞为节段平面鉴别:硬膜外腔阻滞误入蛛网膜下腔将出现截断平面而不是节段平面

阻滞顺序:

自主神经(交感)-感觉-运动-有髓鞘的本体感觉(Ar)

消退则相反1.循环系统低血压原因:阻滞交感神经节前纤维使小动脉和小静脉均扩张,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量降低2.呼吸系统脊麻对呼吸影响较小平面过高可引起肋间肌广泛麻痹-通气量不足3.胃肠道交感神经阻滞,迷走神经兴奋,胃蠕动增强,胃液分泌增多,扩约肌松弛,易发生返流、恶心、呕吐4.泌尿生殖系统膀胱:膀胱平滑肌松弛,扩约肌不受影响,S2-4的副交感神经依旧对局麻药敏感,术后可能存在尿潴留三、蛛网膜下腔阻滞的临床应用(一)适应症:

1.下腹及盆腔手术

2.肛门及会阴手术(鞍麻)

3.下肢手术三、蛛网膜下腔阻滞的临床应用(二)禁忌症: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神经根病变、颅内高压等2休克3穿刺部位感染4全身感染和败血症5脊柱外伤和结核6急性心力衰竭和冠心病7相对禁忌:贫血、老年人、高血压、心脏病等。鞍麻可选用三、蛛网膜下腔阻滞的临床应用1.丁卡因最常用用量:10~15mg,最高为20mg重比重液:0.33%,最低有效浓度0.1%

丁麻糖液:1%丁卡因1ml加10%葡萄糖麻黄素1ml。维持2~3小时

三、蛛网膜下腔阻滞的临床应用(五)蛛网膜下腔穿刺术1.体位侧卧位鞍麻(坐位)

三、蛛网膜下腔阻滞的临床应用(五)蛛网膜下腔穿刺术定位:两髂嵴最高点连线与脊柱相交处为L4或L3-4间隙三、蛛网膜下腔阻滞的临床应用影响阻滞平面的因素穿刺部位L3最高,T6最低病人体位和药物比重:5~10分钟内调节注药速度:每5秒1ml穿刺针斜面方向其它:穿刺间隙、身高体重等术中并发症及防治1.低血压:补液和应用升压药物2.牵拉反应:适当应用镇静药物3.呼吸抑制:麻醉平面过广或全脊麻。应迅速吸氧或扶助呼吸四、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并发症1.头痛

6~12小时发生,大多数在1~3天发生,持续4天后消失,有10%持续一周原因:脑脊液溢出-与穿刺针有关预防:操作注意事项:无菌技术,异物防范病人准备:解释,切勿暗示,术后输液>2500ml,术后纠 正低血压,平卧24小时以上,充分睡眠治疗:轻微头痛-可自行消失中度头痛-平卧或头低位,输液2500-4000ml,小 剂量镇静或镇痛药物应用 严重头痛:硬膜外充填血疗法2.其它并发症尿潴流:最常见的并发症。处理:上导尿管颅神经麻痹:少见,外展神经麻痹,主要是由于脑脊液漏引起粘连性蛛网膜炎:可引起下肢瘫痪。主要是预防马尾神经综合症:会阴部和下肢远端感觉和运动障碍化脓性脑膜炎误注药物第二节硬脊膜外阻滞一、概述定义:局麻药注入硬膜外间隙使脊神经根阻滞的麻醉方法三、硬膜外阻滞的临床应用适应症主要用于腹部手术,颈部、上肢、胸部以及所有适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下肢、下腹部手术禁忌症

凝血功能障碍其它如蛛网膜下腔神经阻滞常用局麻药1.利多卡因作用快,潜伏期短(5~12分钟),穿透力强,阻滞完善,作用时间1~1.5小时,浓度为1%~2%,最大剂量400mg2.丁卡因肌松效果好,起效时间10~15分钟,20~30分钟阻滞完善,作用时间3~4小时,浓度为0.25%~0.33%,最大剂量60mg局麻药应用注意事项.穿刺成功标志:1.落空感:穿过黄韧带有明显的落空感2.阻力消失3.毛细管负压法4.置管试验5.试验剂量肾上腺素如果病人无显著的高血压,一般在硬膜外腔阻滞的局麻药中加入肾上腺素目的:1延长阻滞时间2防止低血压3防止局麻药中毒术中并发症1.血压下降血管扩张所致,20分钟内发生处理:输液补充血容量,应用麻黄素2全脊麻硬膜外腔阻滞用局麻药误入蛛网膜下腔,导致全部脊神经被阻滞临床表现:(1)严重的低血压;(2)会阴部无感觉;(3)呼吸抑制或呼吸心跳骤停处理:立即进行气管内插管控制呼吸,应用血管收缩药物维持血压,如果心跳呼吸骤停则立即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