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本考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回答必须按规定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概无效。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并留下了足够的答题空间,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要错位。一、法律文明的演进(21分)法律是国家的治理工具,人类社会因法律建立起来的秩序而稳定,法律也因此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文明成果之一。某校历史社团开展法律专题学习,设计活动如下:1.活动一:寻找法律成果。将下列法律成果的诞生地与世界轮廓图中的位置相对应。(填写字母)A.《唐律疏议》B.《汉谟拉比法典》C.《十二铜表法》(部分)D.《联合国宪章》E.《大宪章》F.《法国民法典》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⑤_____⑥_____2.活动二:揭示法律意志。请依据下列要求,对上述法律进行归类(1)旨在维护古代君主专制统治的是()(填写字母)(2)明确保障私有财产和个人权利的是()(填写字母)3.活动三:感悟法律与法治。将下列表格中的史事与相应的国家法律机构相匹配。(填写字母)A.制宪议会B.陪审法庭C.临时参议院D.工兵代表苏维埃E.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史事描述法律机构(1)公元前399年判处苏格拉底死刑(2)1789年颁布《人权宣言》(3)1912年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1917年选举列宁为人民委员会主席(5)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答案】1.①.E②.F③.C④.B⑤.A⑥.D2.①.AB②.CEF3.(1)B(2)A(3)C(4)D(5)E【解析】【1题详解】位置:根据地图可知,①位于英国,1215年约翰签署《大宪章》,应填写E;根据地图可知②位于法国,1804年拿破仑颁布《法国民法典》,应填写F;根据地图可知③位于现在意大利,是当时罗马共和国所在地,制订《十二铜表法》,应填写C;根据地图可知④位于两河流域,是古巴比伦文明所在地,古巴比伦国王制订《汉谟拉比法典》,应填写B;根据地图可知⑤位于中国,唐朝政府制订《唐律疏议》,应填写A;根据地图可知⑥位于美国,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制订《联合国宪章》,致力于世界和平与发展,应填写D。

【2题详解】归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B、《汉谟拉比法典》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利益和权威;A、《唐律疏议》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继承汉魏以来法律制定和阐释的经验,维护君主权威;A、B都维护君主权威,属于一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C、《十二铜表法》,保护私有财产,缓和奴隶主和贵族矛盾;E、《大宪章》颁布确立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一定程度上保护私有财产;F、《法国民法典》,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保护私有财产;C、E、F都致力于保护私有财产,属于同类。D、《联合国宪章》旨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与上面均不同类。

【3题详解】法律机构:(1)陪审法庭在古代希腊属于司法机关、审判机关,判处苏格拉底死刑是其职责所在,应填写B;(2)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控制制宪会议掌握政权,1789年8月颁布《人权宣言》,明确保护私有财产,应填写A;(3)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成立,为了限制袁世凯权力,临时参议院作为立法机关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应填写C;(4)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苏维埃政权,工兵代表苏维埃作为立法机关选举列宁为人民委员会主席,应填写D;(5)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应填写E。二、马的故事(24分)马的驯养和使用与人类文明的进程休戚相关。以下是小马同学整理的有关马的历史,请帮他完成下列任务。4.时间轴上□□□处省略的是()A.匈奴人 B.突厥人 C.印欧人 D.玛雅人5.请将时间轴上数字处缺省的内容补充完整。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6.依据上述时间轴,说明影响马在历史上地位兴衰的主要因素。7.阅读下列材料,判断因此做出的历史推论是否成立。(成立填“正确”,不成立填“错误”)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通关文牒《石染典过所》,记载了下列一份契约:马壹匹骝敦六岁。开元廿一年正月五日,西州百姓石染典,交用大练(丝织品)拾捌匹,今于西州市,买康思礼边上件马。其马及练,即日各交相付了。如后有人寒盗识认者,一仰主、保(保人)知当,不关买人之事。恐人无信,故立私契。两共和可,画指为记。①马是边境贸易的重要商品()②马在西北边疆比中原更珍贵()③唐朝的边境贸易是安全的()④唐代西州商贸已有契约精神()【答案】4.C5.①.蒙古②.15③.英法④.蒸汽机车或火车6.兴:游牧民族人口迁徙或生产生活的需要;马拉战车与骑兵在古代拥有军事优势;作为驿传(或文书传输)系统,传递信息迅速等。(任二)衰:工业革命爆发,机械动力交通工具的发明与改进(或蒸汽火车等出现);现代火器发展,摧毁中古骑兵的军事优势。7.①(正确)②(错误)③(错误)④(正确)【解析】【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千纪,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驾驭马拉战车,进行武力征服,C项正确;约在1世纪,匈奴人开始迁徙,排除A项;突厥是6世纪中叶兴起于阿尔泰山地区的一个游牧部落,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古玛雅人一直处于封闭的状态,没有对外进行人口迁移,排除D项。故选C项。2、结合所学知识,蒙古帝国的铁骑西征中亚、西亚和东欧,所以①是蒙古;15世纪末,新航路开辟,所以②是15世纪末;19世纪中期,英法联军击败清朝骑兵,所以③是英法;马车输给英国工业革命中的发明的蒸汽机车或火车,不再是欧美普通交通工具,所以④是蒸汽机车或火车。3、依据时间轴中的时间和历史事件来说明影响马在历史上地位兴衰的主要因素。兴:根据“公元前2千纪,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驾驭马拉战车,进行武力征服和人口迁徙”可得出游牧民族人口迁徙或生产生活的需要;根据“蒙古帝国的铁骑西征中亚、西亚和东欧”可得出马拉战车与骑兵在古代拥有军事优势;根据蒙古帝国“在欧亚商路开通快马驿道”可得出作为驿传(或文书传输)系统,传递信息迅速等。衰:根据“马车输给英国工业革命中的发明的蒸汽机车或火车,不再是欧美普通交通工具”可得出工业革命爆发,机械动力交通工具的发明与改进(或蒸汽火车等出现);根据“清朝数万骑在北京郊外被英法联军的火器击溃,中谷奇兵辉煌不再”可得出现代火器发展,摧毁中古骑兵的军事优势。4、根据材料“马壹匹骝敦六岁”“今于西州市,买康思礼边上件马。其马及练,即日各交相付了。”可知马是边境贸易的重要商品,①正确;材料主要说的是边境贸易,没有说马在中原的情况,没有比较,所以②“马在西北边疆比中原更珍贵”的推论错误;材料主要说的是边境贸易情况,是经济问题,没有阐述边境贸易的环境,不能得出是否安全,③的推论错误;根据材料“保(保人)知当”“恐人无信,故立私契。两共和可,画指为记。”可知在买卖交易中订立契约并以此作为凭证,表明契约效力得到买卖双方认同,所以“④唐代西州商贸已有契约精神”的推论正确。三、明清商帮的研究(26分)某校学生历史研习社对明清晋商与徽商的活动很感兴趣,查找各种材料展开研究。研究一:阅读文献,提取信息。以下文献摘自明朝士绅谢肇淛撰写的随笔札记《五杂俎》。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太行山西侧)。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钱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8.在谢肇淛眼中,当时最富裕的商帮是____。9.依据上述材料,分析作者主要关注了商帮哪些方面的信息?(双选)A.政治影响 B.产业经营 C.产生地域 D.生活情趣研究二:搜集民谣民谚,比较历史。徽商:钻天洞庭,遍地徽。无徽不成商,无徽不成镇。三年吃苦,拼搏出头。发达是爷,落泊歙狗。十家之村,不废诵读。晋商:船帮乘风破浪,东渡扶桑(日本),商帮驼铃声声,传播四方。先有大盛魁,后有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买卖不成仁义在。10.阅读上述民俗民谣,概括徽、晋两地对商业活动关注视角的异同。研究三:解读档案,诠释历史。乾隆27年(1762年)2月14日上谕表彰:“所有两淮商众,承办差务,皆能踊跃急公,宜沛特恩,以示奖励。”清政府档案统计徽州歙县人鲍志道任两淮总盐商二十多年间,先后“捐纳”2000万两白银与12万石粮食(约合1440万斤)。乾隆感慨“富哉商乎,朕不及也”。咸丰二年(1852年)二月至三年正月止,《为遵旨报上捐输情形奏折》记载:绅商士民捐输银数,则山西、陕西、四川三省为最多。山西共计捐银一百五十九万九千三百余两。11.从上述档案看,对徽、晋商人,朝廷关注的重点是什么?请说明原因。12.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徽、晋商帮作用和处境的认识。【答案】8晋商9.BC10.同:都关注商业活动的范围,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商人生活情况,教育观念等。异:晋商比徽商更关注边境与海外贸易;徽商比晋商更重功利或文化教育等。11.关注他们对国家的财政贡献(或捐纳)。原因:古代中国是中央集权的多民族统一封建国家,治理国家(或具体回答巩固边疆,平定叛乱)需巨额财政支撑;乾隆晚期以来的政治腐败和土地兼并加剧,也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咸丰时期的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造成了清朝严重的财政危机;重农轻商传统观念的变迁。(任二)12.从作用看:经济上,推动明清货物流通、商品经济发展;政治上,增加财政收入,稳定国家统治;社会生活上,刺激人口迁徙和市镇发展;思想观念上,传播商业诚信和勤劳致富观念。(任二)从处境看:明清时期的徽、晋商帮财富增长迅速,社会地位有所上升,被地方士绅与民众关注;朝廷为增加财政,往往对商帮苛以重税,商帮生存、发展环境堪忧;朝廷为巩固专制统治,实行闭关锁国,在政治上压制商人,也限制商帮扩大经营范围(其它言之成理也可)。【解析】【8题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山右……其富甚于新安。”可知当时最富裕的商帮为晋商。【9题详解】根据材料中“新安大贾,鱼盐为业,……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提到了鱼盐、丝等,说明关注了产业经营,B项正确;根据材料中的“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太行山西侧)。”介绍了地理位置,说明关注的产生地域,C项正确;材料中主旨是介绍徽商、晋商的地理位置和经营范围,没有涉及到政治影响,排除A项;材料中主旨是介绍徽商、晋商的地理位置、经营情况,没有涉及到生活的情趣,排除D项。故选B项、C项。【10题详解】同:根据材料中的“钻天洞庭,遍地徽。”、“船帮乘风破浪,东渡扶桑(日本),商帮驼铃声声,传播四方。”可得出都关注商业活动的范围;根据材料中的“无徽不成商,无徽不成镇。”、“先有大盛魁,后有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可得出都关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根据材料中的“三年吃苦,拼搏出头。发达是爷,落泊歙狗。”、“船帮乘风破浪,……商帮驼铃声声,传播四方。”可得出都关注商人生活情况;根据材料中的“十家之村,不废诵读。”、“买卖不成仁义在。”可得出都关注教育观念等。

异:根据材料中的晋商的信息“船帮乘风破浪,东渡扶桑(日本)”可得出晋商比徽商更关注边境与海外贸易;根据材料中的徽商的信息“发达是爷,落泊歙狗。”、“十家之村,不废诵读。”可得出徽商比晋商更重功利或文化教育等。

【11题详解】根据材料中上谕表彰的内容、清政府档案统计徽州歙县人鲍志道的捐纳信息、咸丰二年奏折的记载,都提到了捐纳,可得出朝廷关注他们对国家的财政贡献(或捐纳)。原因: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762年”、“1852年”,结合所学知识,从财政作用、社会背景(主要是乾隆后期的社会问题、咸丰时期的内忧外患)、传统观念等角度分析,可得出治理国家(或具体回答巩固边疆,平定叛乱)需巨额财政支撑;乾隆晚期以来的政治腐败和土地兼并加剧,也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咸丰时期的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造成了清朝严重的财政危机;重农轻商传统观念的变迁。

【12题详解】从作用上看:根据研究一的材料,可得出经济上,推动明清货物流通、商品经济发展;根据研究三点材料,可得出政治上,增加财政收入,稳定国家统治;根据研究二点材料,可得出社会生活上刺激人口迁徙和市镇发展、思想观念上传播商业诚信和勤劳致富观念。

从处境上看:根据材料中的“明朝士绅谢肇淛撰写的随笔札记《五杂俎》。”和民谣民谚可得出明清时期的徽、晋商帮财富增长迅速,社会地位有所上升,被地方士绅与民众关注;根据研究三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历朝奉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可得出朝廷为增加财政,往往对商帮苛以重税,商帮生存、发展环境堪忧;朝廷为巩固专制统治,实行闭关锁国,在政治上压制商人,也限制商帮扩大经营范围。

四、梁启超著述目录(29分)从晚清到民国,梁启超留下了丰厚的著述,从中可以窥见他思想的应时而变。阅读梁启超著述目录,回答下列问题。《梁启超全集》卷目第一卷变法通议(1892~1898)第二卷瓜分危言(1899~1901)第三卷新民说(1902)第四卷新大陆游记(1902~1903)第五卷开明专制论(1904~1905)第六卷王荆公(1905~1910)第七卷中国国会制度私议(1910~1911)第八卷新中国建设问题(1910~1912)第九卷伤心之言(1912~1915)第十卷欧游心影录(1916~1920)第十一卷墨子学案(1920~1921)第十二卷先秦政治思想史(1906~1922)第十三卷翻译文学与佛典(1920~1924)第十四卷中国历史研究法(1922~1925)第十五卷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1924)第十六卷要籍解题及其读法(1923~1927)第十七卷古书真伪及其年代(1926~1928)……(注:“王荆公”即王安石。)13.根据目录,梁启超应经历了下列政权的更替,按时序先后排列正确的是()A.清政府、北洋政府、南京临时政府、南京国民政府B.清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北洋政府、南京临时政府C清政府、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D清政府、南京临时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北洋政府14.在《欧游心影录》中可能涉及的史事有()(双选)A.中国代表团参加巴黎和会 B.希特勒建立法西斯政权C.凡尔登战役造成巨大伤亡 D.纳赛尔收回苏伊士运河15.梁启超在1904-1910年撰写《开明专制论》和《王荆公》的主要意图是什么?16.根据上述目录,概括梁启超的学术主张与方向经历了哪些变化?17.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你如何认识梁启超学术主张与方向的转变?【答案】13.C14.AC15.宣扬变法改革;倡议君主立宪;支持清末“新政”;反对暴力革命。(任二)16.从提倡君主立宪,到支持民主共和;从主张向西方学习,到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从致力于政治变革,到埋首于历史文化的研究。(任二)17.如:梁启超学术思想应时而变,也反映或折射了晚清民国内外局势和时代潮流迅速变化;或者能够看到梁启超学术思想应时而变的同时,也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