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某中学2022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杭州某中学2022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杭州某中学2022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杭州某中学2022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杭州某中学2022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

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金星和火星均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金星半径是火星半径的〃倍,金星质量为火星质量的K倍。忽

略行星的自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火星的K倍

n

B.金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火星的四倍

n

C.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加速度比火星大

D.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比火星大

2、如图,半径为d的圆形区域内有磁感应强度为8的匀强磁场,磁场垂直圆所在的平面。一带电量为g、质量为加

的带电粒子从圆周上a点对准圆心。射入磁场,从6点折射出来,若a=60。,则带电粒子射入磁场的速度大小为()

.幽岛创

A.•tj1t■---------

mm

C2qBdD3qBd

mm

3、2019年11月4日美国正式启动退出《巴黎气候变化协定》的程序,《巴黎协定》是人类历史上应对全球温室效应

带来的气候变化的第三个里程碑式的国际法律文本。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我国一直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已

知某型号的电动汽车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车型尺寸长X宽X高4870x1950x1725最高时速(km/h)120

电机型式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电机最大电功率(kW)180

工况法纯电续驶里程(km)500等速法纯电续驶里程(km)600

电池容量(kWh)82.8快充时间(h)1.4

0・5()km/h加速时间(s)20-100km/h加速时间(s)4.6

根据电动汽车行业国家标准(GB/T18386-2017)、电机的最大功率为电机输出的最大机械功率:电池容量为电池充满

电时储存的最大电能根据表中数据,可知()

A.0-100km/h的加速过程中电动车行驶的路程一定大于66m

B.电机以最大功率工作且车以最大速度行驶时,车受到的阻力大小为5000N

C.该车在0-50km/h的加速过程中平均加速度为25m/s2

D.用输出电压为220y的充电桩给电池快速充电时,充电电流为269A

4、近年来,人类发射了多枚火星探测器,火星进行科学探究,为将来人类登上火星、开发和利用火星资源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假设火星探测器环绕火星做“近地”匀速圆周运动,若测得该探测器运动的周期为T,则可以算得火星的平均

密度。=福,式中人是一个常量,该常量的表达式为(已知引力常量为G)

37r4.

A.k=3兀B.k=3兀GC.k=——D.k=------

GG

5、一辆F1赛车含运动员的总质量约为600kg,在一次Fl比赛中赛车在平直赛道上以恒定功率加速,受到的阻力不

变,其加速度。和速度的倒数,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赛车在加速的过程中()

V

。a/(m二*s-2)一

—4*“

A.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

B.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

C.输出功率为240kw

D.所受阻力大小为24000N

6、木星有很多卫星,已经确认的有79颗。其中木卫一绕木星运行的周期约为1.769天,其表面重力加速度约为1.8m/s2,

木卫二绕木星运行的周期约为3.551天,其表面重力加速度约为1.3m/s2。它们绕木星的轨道近似为圆形。则两颗卫星

相比()

A.木卫一距离木星表面远B.木卫一的向心加速度大

C.木卫一的角速度小D.木卫一的线速度小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分。

7、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

B.气体的温度升高,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都增大

C.物体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可全部用于做功

D.对物体做功不能改变物体的分子势能

E.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

8、平行金属板PQ、MN与电源和滑线变阻器如图所示连接,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零;靠近金属板P的S处

有一粒子源能够连续不断地产生质量为加,电荷量+4,初速度为零的粒子,粒子在加速电场PQ的作用下穿过。板

的小孔尸,紧贴N板水平进入偏转电场MN;改变滑片P的位置可改变加速电场的电压4和偏转电场的电压U?,

且所有粒子都能够从偏转电场飞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滑片P向右滑动的过程中从偏转电场飞出的粒子的偏转角逐渐减小

C.飞出偏转电场的粒子的最大速率乙,=

m

D.飞出偏转电场的粒子的最大速率匕“=2、健

Vm

9、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两物体b,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跨接在光滑轻质定滑轮两侧,用外力压住。,使〜静止在水

平粗糙桌面上,“悬挂于空中。撤去压力,b在桌面上运动,a下落,在此过程中()

B.a增加的动量大小小于6增加的动量大小

C.a机械能的减少量大于b机械能的增加量

D.a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a、6两物体总动能的增加量

10、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A状态经历两个不同的变化过程到C状态(A-C.A-BTC)且A.C处于

同一条等温线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在A-C的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大于对外做的功

B.气体在A-C的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分子密集程度减小,因此压强减小

C.气体在A—C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在过程吸收的热量

D.气体在5-C过程中,压强减小的原因是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减小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1.(6分)如图甲为某同学测量某一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电路图,其中虚线框内为用毫安表改装成双量程电流表

的电路。已知毫安表的内阻为1OQ,满偏电流为100mA,电压表量程为3V,Ro、Ri、此为定值电阻,其中的Ro=2C。

fWV

ihuiHmiiiiimuiml

I:::::::::::::::::::::::

挹崩腌牖簿相撒

020406080100

(1)已知Ri=0.4C,/?2=1.6QO若使用a和5两个接线柱,电流表量程为A;若使用。和c两个接线柱,电流

表量程为A«

⑵实验步骤:

①按照原理图连接电路;

②开关S拨向心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移动到端(填“左”或“右”)。闭合开关Si;

③多次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下相应的毫安表的示数/和电压表的示数U.

⑶数据处理:

①利用实验测得的数据画成了如图乙所示的U-/图像;

②由图像的电源的电动势£=V,内阻片Q(E和r的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12.(12分)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完成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后留下的白纸.

,0-^,

(1)根据图中数据,尸令的大小是_N.

(3)观察图象发现,理论的合力尸合与一个弹簧秤拉动时的拉力尸3差异较大,经验证尸3测量无误,则造成这一现象可

能的原因是_

A.用手压住结点后拉弹簧秤并读数

B.初始时一个弹簧秤指示在0.4N处而未调零

C.两个弹簧秤首次拉动时结点位置的记录有较大偏差

D.拉动过程中绳套从弹簧秤上脱落,装上后继续实验.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

步骤。

13.(10分)如图所示,一竖直放置、缸壁光滑且导热良好的柱形气缸内盛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活塞将气体分隔成

体积相同的A、B两部分;已知活塞的面积为S,此时A中气体的压强为Pi.现将气缸缓慢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稳定

后A、B两部分气体的体积之比为1:2.在整个过程中,没有气体从一部分通过活塞逸入另一部分,外界气体温度不

变.求:

I.气缸平放时两部分气体的压强;

n.活塞的质量m.

14.(16分)内壁光滑的导热汽缸竖直放置,用质量不计、横截面面积S=2xl(r>m2的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先在活塞上方缓缀倒上沙子,使封闭气体的体积逐渐变为原来的一半。接着一边在活塞上方缓缓倒上沙子,一边对汽

缸加热使活塞位置保持不变,直到气体温度达到177C,已知外界环境温度为27C,大气压强p=L0xl()3pa,热力学

温度T=t+273K,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①加热前所倒沙子的质量。

②整个过程总共倒在活塞上方的沙子的质量。

15.(12分)如图所示,平行单色光垂直射到玻璃制成的半径为R的半球平面上,玻璃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为夜,

玻璃半球的下方平行于玻璃半球平面放置一光屏,单色光经半球折射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圆形光斑。不考虑光的干涉

和衍射,真空中光速为求:

(i)当光屏上的光斑最小时,圆心0到光屏的距离;

(ii)圆心。到光屏的距离为d=3R时,光屏被照亮的面积。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解析】

A.由

_Mm

mg=G-^~

g金=GM金除_K

g火GM火破

故A错;

B.由

cMmv2

G——=m——

R2R

%

v火

故B错误;

C.由公式

-Mm

G——=ma

GM

由图可知,金星轨道半径比火星轨道半径小,则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加速度比火星大,故C正确;

D.由公式

6粤=制空"

r2T

T=2兀

GM

由图可知,金星轨道半径比火星轨道半径小,则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比火星小,故D错误。

故选C。

2、B

【解析】

由几何关系可知,粒子运动的轨道半径为

r-dtan60=6d

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可知

2

V

qvB=m—

可得

出qBd

v=----------

m

故选B。

3、D

【解析】

250

A.100km/h=——m/s,(MOOkm/h的加速时间为4.6s,假设电动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该过程中电动车行驶的路程

9

v

s=—t=64m

2

实际上电动车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故路程一定大于64小,故A错误。

B.P=180kW=180000W>〃"=120km//i=33.3m/s,电机以最大功率工作且车以最大速度行驶时,牵引力等于阻力

P

f=F=—=5400N

%

故车受到的阻力大小为5400N,故B错误。

125

C.5dkm/h=——m/s,该车在0-50km/h的加速过程中,用时2s,平均加速度

9

V

a=—=6.9m/s2

t

故C错误。

D.电池容量82.8kW・h,快充时间为1.4h,用输出电压为220V的充电桩给电池快速充电时,充电电流

,E82.8x103…

/=—=-------------A=269A

Ut220x1.4

故D正确。

故选D。

4、C

【解析】

由万有引力定律,知

_Mm4/

47r2/

M=

GT2

A

M=p-一TiR3

3

而火星探测器绕火星做“近地”圆周运动,有r=R,解得

3乃

P~GTT

故题中的常量

故选C。

5、C

【解析】

汽车恒定功率启动,对汽车受力分析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再结合图象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

由图可知,加速度变化,故做变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a-1函数方程a=%-4,汽车加速运动,速度增大,加速

vv

度减小,故B错误;对汽车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牵引力和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f=ma其中:

Pf1

F=P/v;联立得:a=—-L;结合图线,当物体的速度最大时,加速度为零,故结合图象可以知道,a=0时,一=0.01,

mvmv

f1Pf

v=l()()m/s,所以最大速度为lOOm/s;由图象可知:—=4,解得:f=4m=4x600=2400N;0=------------------―,解得:

m600100600

P=240kW,故C正确,D错误;故选C。

【点睛】

本题关键对汽车受力分析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加速度与速度关系的表达式,再结合图象进行分析求解。

6、B

【解析】

A.两卫星绕木星(M)运动,有

「Mm2n2

r3

T=2兀

GM

由题意知则

r\<r2

故A错误;

BCD.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Mmv2

%>a2,a)]>和,%>v2

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ACE

【解析】

A.物体温度高,其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但分子数不确定,总动能不确定。且分子间势能也不确定,则物体内能不

确定,A正确;

B.气体温度升高,其分子运动平均速率增大。其中多数分子速率变大,也有少数分子速率变小,B错误;

C.在引起外界变化时,物体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全部用于做功,C正确;

D.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可表现为分子势能增加,或分子动能增加,或二者均增加,D错误;

E.物体的内能是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分子动能与温度有关,分子势能与体积等有关,则内能跟物体的温

度和体积有关,E正确。

故选ACE.

8,BC

【解析】

A.在加速电场中,由动能定理得

qU}=^mv^

在偏转电场中,加速度为

则偏转距离为

12

y=-at~

-2

运动时间为

t=—

%

联立上式得

y=-u-『-

-4qd

U,

其中/是偏转极板的长度,d是板间距离。粒子的竖直偏转距离与万•成正比,故A错误;

B.从偏转电场飞出的粒子的偏转角的正切值

at

tana=—

%

联立解得

UJ

tana-2U[d

滑片P向右滑动的过程中,S增大,5减小,可知偏转角逐渐减小,故B正确;

CD.紧贴M板飞出时,电场做功最多,粒子具有最大速率。由动能定理

-1mv,l-^^qiU.+U^qE

解得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9,BC

【解析】

A.根据/=〃侬可知,重力作用时间不为零,则重力对b的冲量不为零,选项A错误;

B.设细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则H两物体的速度满足的关系是匕=%cos。,则加匕=加以(:0$6,即a增加的

动量大小小于b增加的动量大小,选项B正确;

CD.由能量关系可知,a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b机械能的增加量与力与桌面摩擦产生的内能之和,则a机械能的减少

量大于》机械能的增加量;a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a、b两物体总动能的增加量与》与桌面摩擦产生的内能之和,选

项D错误。

故选BC«

10、CD

【解析】

A.气体在A-C的过程中,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八c+Kc,由于A、C处于同一条等温线上,=心,AU.c=0,

由A到C体积增大Mc<。,故QAC>。,QAC=|叱cl,此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等于对外做的功,A错误;

B.气体在A-C的过程中,温度先升高后降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先增大后减小,B错误;

C.气体在A-BTC过程AUABC=QABC+W"C,△UASC=0,QABC=l^ficl>由P-V图像下方的面积代表功知

|WABC|>|WACI,得到QABC>QAC。C正确;

D.根据影响气体压强的微观因素,气体在5-C过程中,体积不变,气体分子密集程度不变,温度降低,气体分子平

均动能减小,因此压强减小,D正确。

故选CDo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1、0.63.0左3.02.5(2.3~2.7均可)

【解析】

⑴”]若使用a和分两个接线柱,根据并联电路分流规律

/,-100mA_10Q

100mA-0.4Q+1.6Q

解得量程为

/,=600mA=0.6A

[2]若使用a和c两个接线柱,根据并联电路分流规律

A-100mA_10Q+1.6Q

100mA-04Q

解得

/,=3000mA=3.0A

(2)②网为了保护电路,初始时刻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最大,所以将滑片滑到最左端。

⑶②[4]若使用a和b两个接线柱,电流表量程扩大缪绰=6倍,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

100mA

E=U+6/(r+凡)

变形得

U=E-6/(r+R°)

图像的纵截距即为电动势大小,即

E=3.0V

[5]图像斜率的大小

1.0-3.0

Q=4.5Q

r+%=6x74x10-3

则电源内阻为

r=4.5Q—用=2.5Q

12、1.8AC

【解析】

⑴口]根据图象,结合比例尺可得尸合=L8N

(2)[2]A.用手压住结点后拉弹簧秤并读数,造成弹簧秤与木板不平行可能造成这一现象,故A正确;

B.图中两分力夹角为锐角,初始时一个弹簧秤指示在0.4N处而未调零,这一个分力会有相差0.4N的错误,不会造成

合力也相差0.4N,故B错误;

C.两个弹簧秤首次拉动时结点位置的记录有较大偏差,造成一个弹簧秤拉的效果与两个弹簧秤拉的效果不同,可能造

成这一现象,故C正确;

D.拉动过程中绳套从弹簧秤上脱落,装上后继续实验,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故D错误。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