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刑法典型考题解析及重点考点识记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3/04/wKhkGWW4j0uAMrniAAKHRMoGYCA701.jpg)
![司法考试刑法典型考题解析及重点考点识记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3/04/wKhkGWW4j0uAMrniAAKHRMoGYCA7012.jpg)
![司法考试刑法典型考题解析及重点考点识记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3/04/wKhkGWW4j0uAMrniAAKHRMoGYCA7013.jpg)
![司法考试刑法典型考题解析及重点考点识记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3/04/wKhkGWW4j0uAMrniAAKHRMoGYCA7014.jpg)
![司法考试刑法典型考题解析及重点考点识记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3/04/wKhkGWW4j0uAMrniAAKHRMoGYCA70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司法考试刑法典型考题解析
及重点考点识记
1.甲采用向他人计算机输入计算机病毒远程控制他人计
算机的手段,盗取乙“面对面365”网络游戏的游戏金币10万
枚,并谎称为自己所有通过网络销售给他人获利7万余元。
案发后,周某退回赃款2万余元,公安机关追回赃款4700
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甲非法侵入他人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触犯非法侵入
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B.甲故意传播计算机病毒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
正常运行,后果严重,触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C.由于网络游戏金币无法准确计算价值(财产数额),
甲行为不能以盗窃罪论处,应以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
据罪论处
D.甲谎称游戏金币为自己所有通过网络销售给他人的行
为构成诈骗罪
2.王某等人到张某的烟酒店买茅台酒,共计人民币4千
元。王某付款时故意夹带若干假钞给张某,被张某发现,便
拒绝将酒卖给王某。王某当即对张某吼道:“敢不卖给我,我
就废了你。”张某看到王某人多势众,感到害怕,只好收下假
钞,将酒卖给了王某。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为维护社会市场经济秩序,无论王某使用了多少假
1
钞,都应以使用假币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B.因为刑法规定了强迫交易罪,因此凡是有交易的行
为都不成立抢劫罪,而王某的行为符合强迫交易罪的犯罪构
成,故其行为没有触犯抢劫罪
C.从事实和法律出发,王某的行为符合抢劫罪的犯罪
构成,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D.为防范此类强买强卖行为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
应以敲诈勒索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3.关于刑法解释,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立法解释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出的解释,其效
力等同于法律,属于刑法的渊源
B.刑法第9条规定r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
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
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这里的“本法”
包括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
C.任何解释方法得出的结论,都必须符合刑法的目的,
故目的解释具有决定性;由于刑法实行罪刑法定原则,故文
理解释也具有决定性
D.对于同一刑法条文中的同一概念,既可以进行文理
解释也可以进行论理解释。但如果文理解释的结论合理,则
没有必要采取论理解释的方法
4.下列哪些说法符合当然解释的原理?
2
A.刑法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以绑架罪定
罪处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抢劫婴儿的行为也应以绑架罪定
罪处罚
B.刑法规定为组织卖淫的人招募、运送人员的行为定协
助组织卖淫罪。某个人为组织卖淫的人充当打手,也构成协
助组织卖淫罪
C.举重以明轻的当然解释原理,只适用于定罪(出罪),
并不适用于处罚
D.既然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
正当利益的,不成立行贿罪,那么因被勒索给予非国家工作
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就更不应当成立对非
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5.A国公民甲乘坐中国游轮旅游,当该轮船停泊于B国
港口后,甲因与同船C国公民乙争吵,而在船上对乙实施了
殴打致其轻伤。对于此案,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由于甲不是我国公民、被害人乙不是我国公民,案发
地也不在我国境内,故不能适用我国刑法对该案进行管辖
B.如果依照A国、B国、C国刑法,甲的行为均不构成
犯罪,则也不能适用我国刑法对甲进行追究
C.如果B国已经对甲定罪判刑,则我国就不能适用我国
刑法对该案进行管辖
D.由于该案发生在我国游轮上,故可以适用我国刑法对
该案进行管辖
6.下列关于构成要件要素的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3
A.行贿罪中的“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
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是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
B.非法侵入住宅罪中的“住宅”属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C.“违反海关法规”是走私犯罪的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
D.不真正不作为犯的义务来源是一个成文的构成要件
要素
7.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甲在好友过生日时,送给好友一瓶68度的白酒,当
晚好友喝了此酒之后醉酒开车将人撞死,甲的行为构成不作
为犯罪
B.深夜酒店店主乙将烂醉如泥的顾客带到交通繁忙的街
道,对其生死不予理会的,顾客被过路车轧死,乙的行为构
成不作为犯罪
C.出租车司机丙见酒后上车的乘客沉睡,不可能辨明意
欲前往的方向,即将其抱下车,置于偏僻的路边,乘客被冻
死,丙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
D.非法行医者丁根据承诺将病人带回家准备治疗,后来
发现病人病情过重,自己无从下手,即关门远离,后病人死亡,
丙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
8.关于作为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乙的过失行为造成了他人重伤,同时产生了生命危
险,乙故意不救助因而导致死亡的,对乙应以过失致人重伤
罪和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并罚
4
B.甲看到一块石头快要落在李某的头上,为了达到伤
害李某的意图,便推了一下李某,使石头砸在李某的肩膀上,
致使李某轻伤。甲的行为成立作为方式的故意伤害罪
C.捡拾毒品后未依法上交相关部门而私自销毁的,成
立不作为方式的非法持有毒品罪
D.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都属于
真正不作为犯
9.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些选项错误的是?
A.出租车司机甲对男乘客李某在出租车内强奸女乘客王
某的行为不予制止的行为,成立强奸罪,属于不作为形式的
帮助犯
B.乙男任由幼女王某对自己实施猥亵行为而不予制止的
行为,成立不作为的猥亵儿童罪,属于间接正犯
C.丙基于合同在自己住宅抚养他人婴儿,因该合同超
过期限的,而不供给食物致其死亡时,丙无合同义务故不构
成不作为犯罪
D.锅炉工丁在当班时,故意不给锅炉加水,而是与他人
通宵看世界杯,造成锅炉爆炸事故的,成立作为与不作为方
式相结合的犯罪
10.关于作为犯罪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
的?
5
A.某饭店提供了有毒食物,导致他人中毒后,饭店老板
不予救助,导致他人死亡的,仅构成不作为犯罪
B.甲因为过失,将乙拘禁在某一场所,但随后发现自己
的失误,甲有义务使乙恢复自由,如果不释放乙,可成立作
为犯罪
C.李四无驾驶证借张三的机动车出行后发生交通事故致
人死亡,张三没有阻止李四驾驶其机动车的义务,故不构成
不作为犯罪
D.甲希望乙遭受山洪死亡,而劝说乙进山旅游,乙进山
时被突然发生的山洪卷走死亡,甲的行为不构成作为犯罪
11.甲在一堆满材料的建筑工地门口将乙砍成重伤,乙因
为颅内大出血,陷入昏迷状态,1小时后必死。后来仇人丙
路过顺手拣起建筑工地的装修材料,打断乙的手臂,乙后来
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甲的行为与死亡结果无因果关系
B.甲的行为与死亡结果有因果关系
C.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D.丙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12.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些判断是正确的?
A.甲非法将丙所有的花瓶砸向乙的头部,乙用工具挡开
花瓶,导致花瓶毁损。甲的行为和花瓶毁损有因果关系
B.甲在楼梯上对乙实施砍杀,乙在急速往楼下逃跑时摔
6
倒,头部受伤死亡的,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
系
c.甲将一枚即将爆炸的物品扔到乙的身边,乙立即将物
品踢开,由于踢到了丙的身边,将丙炸死。甲的行为与丙的
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D.张三企图溜进他人的车库盗窃汽车,主人李四对他大
喊一声,张三在逃跑时摔断了腿,李四的行为与伤害结果之
间有因果关系
13.关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下列哪一判断是错误的?
A.甲追杀被乙,乙无路可逃跳入水库溺死,甲的行为和
乙死亡有因果关系
B.丙瞄准湖中的小船开枪,船上的丁为躲避落入水中溺
死,丙的行为和丁死亡有因果关系
C.在深水池与浅水池没有明显区分的游泳池中,教练员
没有履行职责,不会游泳的练习者进入深水池溺死,教练员
的行为与练习者的死亡之间有因果关系
D.精神病医生甲通过药物杀害了一个病人乙,假设医生
不杀他,该病人妻子丙女由于饱受其折磨也会杀死乙,甲杀
害行为和死亡无因果关系
14.关于正当防卫的论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防卫不适时、防卫挑拨与防卫过当的情形都可能成
立故意犯罪,但假想防卫属于事实认识错误,不可能成立故
7
意犯罪
B.乙用迷药将在浴室休息的丙麻醉,劫得丙的手机后
准备逃离现场。恰被服务员甲撞见,甲将乙打死后取回丙的
财物。甲的行为不成立特殊正当防卫,属于事后防卫行为
C.防卫过当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行为人只对其不
应有的危害结果承担刑事责任,而不对其全部损害结果承担
刑事责任
D.以不作为方式实施的法益侵害行为,不属于不法侵
害行为,不能对其进行正当防卫
15.关于排除犯罪事由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以出卖为目的收买生活贫困的妇女乙后,经乙同意
将其卖给一个富裕人家为妻,甲不构成拐卖妇女罪
B.甲欺骗乙,声称其子女需移植眼角膜,乙献出了眼角
膜,但甲将乙的眼角膜改作他用。乙的承诺有效,甲的行为
不成立故意伤害罪
c.甲欺骗乙说r我打你一拳,给你5万元。”乙表示同意。
于是甲向乙打了一拳,导致乙轻伤。但事后,甲并没有向乙
交付5万元。乙的承诺有效,甲不构成犯罪
D.甲明知乙酒后驾驶,仍然坐在乙的车上,乙酒驾发
生交通事故导致甲轻伤。甲对乙的行为有承诺,故乙对甲的
轻伤不负责任
16.下列选项中哪些说法正确的是?
8
A.七夕日,甲男欲与小三领取结婚证,被甲妻手持木
棒半路拦截,小三被甲妻打成轻伤,甲妻成立正当防卫
B.甲的母亲和妻子同时失足落水,甲救起其母,无暇
救其妻,其妻溺水死亡,甲不成立犯罪
C.甲男欲与乙女分手,乙女在甲男租住的房屋内喝下
农药,甲男摔门而去,乙女死亡。甲男不成立犯罪
D.丈夫置生病的妻子于不顾去旅行,致妻子死亡,丈
夫的行为可能属于纯正的不作为犯,也可能属于不纯正的不
作为犯
17.关于单位犯罪,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以单位名义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的,尽管刑法没
有规定单位构成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但应以组织他
人偷越国(边)境罪追究相关自然人的刑事责任
B.以单位的内设机构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归内设机
构所有的,由于内设机构没有可供执行罚金的财产,因此只
能按照个人犯罪处理
C.单位犯罪是单位本身作为主体实施的犯罪,而非单位
内部自然人犯罪的集合。因此,有的单位犯罪不需要单位存
在犯罪故意或者过失,而且单位犯罪不可能存在犯罪目的
D.即使涉嫌犯罪的单位被撤销,只要刑法规定对单位犯
罪实行双罚制,就要处罚负责任的自然人,仍应对单位适用
罚金刑
9
18.关于单位犯罪,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甲虚报注册资本成立进出口公司,主要从事正当业务经
营,后经公司股东集体讨论,以公司的名义走私汽车,利益
均分。甲成立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B.乙法院集体研究决定收受贿赂,进而徇私枉法,重罪
轻判的,乙法院成立单位受贿罪与徇私枉法罪,择一重罪处
罚
C.丙工厂为厂房投保,后来该工厂为了骗保,集体研究决
定放火焚烧厂房,然后向保险公司理赔,获取了300万保险
金。该工厂成立放火罪与保险诈骗罪,数罪并罚
D.丁注册某咨询公司后一直亏损,后发现为他人虚开增
值税专用发票可以盈利,即以此为主要业务的,丁成立虚开
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19.关于故意的认识内容,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甲认识到自己的财产处于国家机关管理、使用、运输
中,应认定甲认识到了该财产属于公共财产
B.乙认识到警察持逮捕证逮捕嫌疑人,应认定乙认识
到了警察在“依法”执行职务
C.丙认识到了自己的行为会使大量的对象物燃烧,应
认定丙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危害公共安全”
D.丁认识到自己所破坏的是正在使用中的公共汽车的
刹车,可认定丁认识到了自己的行为“足以使汽车发生倾覆、
毁坏危险”
10
20.关于过失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甲知道自己患有癫痛病却驾驶汽车,在驾驶过程中癫
痛病突发导致交通事故三人死亡的,成立过失犯罪。
B.村长甲号召农民冒雨抢救粮食,农民乙在抢救粮食过
程中遭雷击身亡。若甲认识到打雷可能致人死亡,成立过失
致人死亡罪。
C.汽车司机甲饮酒后开车,没有注意前方而轧死了人。
甲的饮酒与没注意前方加起来是过失的实行行为。
D.丙不慎将烟头扔在仓库里,其能够消除火灾危险,但
想通过造成火灾陷害仓库保管员,离去后火灾发生,丙应认
定为放火罪而不是失火罪
21.甲明知自己的妻子乙不慎掉入河中,但误认为自己没
有救助义务而没有实施救助,妻子溺亡。关于本案,下列哪
些选项是错误的?
A.乙自己不慎掉入河中,乙的死亡与甲的行为没有因果
关系
B.甲没有认识到自己负有救助义务,没有犯罪故意,故
不成立故意杀人罪
C.甲成立故意杀人罪
D.甲的认识错误属于事实认识错误
22.关于事实认识错误,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11
A.甲以杀人故意向乙开枪射击,乙为了避免子弹打中
自己而后退,结果坠入悬崖而死亡,本案属于因果关系的认
识错误
B.甲本欲枪杀乙,但错将丙当做了乙杀死。属于对象
错误,无论根据什么学说,甲的行为都成立故意杀人既遂
C.结果的提前实现属于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按照法
定符合说,应按犯罪既遂处理
D.张三本欲在公共汽车上扒窃甲的钱包,而混乱中
事实上却扒窃了乙的钱包时,根据具体符合说,张三对甲成
立盗窃未遂,对乙成立过失盗窃
23.下列关于刑法上的认识错误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A.甲本想偷枪,将某军营军火库里的一个箱子偷回家,
打开后一看发现是1千元,对甲不应认定为盗窃枪支罪未
遂,而应认定为盗窃罪的既遂
B.甲在火锅店吃饭时,看到角落里有一把手枪,甲便将
此手枪偷回家,之后发现其是一把玩具枪(价值3千元)。甲
构成盗窃枪支罪的未遂
C.乙误将抢险物资当作为军用物资抢劫,不影响加重法
定刑的适用
D.甲准备将乙的贵重花瓶准备搬到院墙外毁坏,但刚拿
起这个花瓶时,贵重物品从手中滑落而摔坏。甲对财物毁坏
的结果仅存在过失,不构成犯罪
12
24.关于故意犯罪形态,下列哪一选项正确的是?
A.贩卖毒品的甲收取了购买者的钱款,但尚未将毒品
交与购买者就被警方抓获。由于贩卖毒品罪要求营利的目
的,故甲收取了毒品货款就成立贩卖毒品罪(既遂)
B.乙放火后,在未达到既遂的情况下,喊了一声“着火
了”,就离开了现场。周围群众及时将火扑灭。由于中止的成
立不要求中止行为独立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因此乙的行为
成立放火罪(中止)
C.丙向站在贵重物品前的乙砸石头,并认识到可能砸
毁贵重物品,但仍然砸石头,砸毁了贵重物品,成立故意毁
坏财物的既遂,但不成立故意伤害罪
D.甲盗窃时用树枝难以打开乙的保险箱,但乙发现甲
之后,因为同情而主动给甲1000元,甲成立盗窃罪(未遂)
25.《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
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对
于本规定的理解,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中止了对乙抢劫,但是因之前对乙使用了暴力,
造成了乙轻微伤,甲成立犯罪中止,应认定为“造成损害”,应
当减轻处罚
B.乙使用暴力强奸妇女,在奸淫之前实施了猥亵行为,
后来放弃奸淫行为的,乙成立犯罪中止,应认定为“造成损害”,
应当减轻处罚
C.丙实施敲诈勒索行为,使被害人产生了恐惧心理,
13
但后来自动放弃犯罪,不要求被害人交付财物,丙成立犯罪
中止,应认定为“没有造成损害”,应当免除处罚
D.丁着手入户盗窃后,放弃盗窃行为离开,但造成该
户价值上万的门窗和锁具损坏,丁成立犯罪中止,应认定为
“造成损害”,应当减轻处罚。
26.关于犯罪中止,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甲自动中止杀人行为,没有造成死亡结果,但中止
前的杀人行为造成重伤结果的,不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的中
止,只能认定为故意伤害的既遂犯
B.犯罪的特殊形态,不仅存在于故意犯罪中,过失犯
罪也有犯罪预备、未遂与中止
C.甲开枪射击乙,乙受惊吓而昏厥,甲误以为乙中弹
倒地,又顿生悔意,将乙送往医院急救。因意志以外的原因
甲未能击毙乙,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D.甲已经近距离地将枪对准了乙的头部,正欲扣动扳
机时,警察在50米外喊“住手”,甲便逃走,甲构成故意杀人
罪未遂
27.关于犯罪的未完成形态,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甲为骗取保险金杀死了一人,在前往保险公司索赔
的路上被警察抓获,甲的行为构成保险诈骗罪预备和故意杀
人罪既遂的想象竞合犯
B.乙抢劫出租车司机,抢到包下了车逃离,出租车司
14
机开车追300米将甲撞倒后将包夺回,乙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未遂)
c.甲为使乙逃脱处罚,送给法官丙10万元,丙试图为
乙开脱罪责,但未能得逞,于是丙将收受的10万元退还给
甲。丙的行为构成受贿罪(中止)
D.乙以杀人故意卡住妻子丁的脖子,丁脸色青紫,小
便失禁,乙便以为丁死亡,进而松手观望,随后丁苏醒要求
喝水,乙倒水给丁,放弃杀人念头,乙构成故意杀人罪(未
遂)
28.甲潜入丙家盗窃时,恰好被乙发现。乙知道甲会盗窃,
就主动为甲望风,但甲对此并不知情,当时没有发生任何异
常,在甲盗窃得逞离开后,乙也随即离开。关于本案下列哪
一说法是正确的?
A.乙的行为与甲的盗窃行为没有任何因果性,乙对甲的
盗窃不承担责任
B.乙的行为事实上促进了甲的盗窃行为,乙构成盗窃罪
片面的帮助犯
C.乙的行为与甲的盗窃结果有物理的因果性,乙构成既
遂的帮助犯
D.乙的行为与甲的盗窃结果有心理的因果性,乙构成既
遂的帮助犯
15
29.下列关于共同犯罪的说法,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乙将盗窃金库所用的钥匙提供给甲,甲使用该钥匙时
用力过猛,导致钥匙断在锁中;于是甲采用其他方法打开了
金库,盗走了现金。乙成立未遂的帮助犯
B.甲雇乙杀害丙,约定乙杀害丙之后给乙10万元。乙
杀害丙之后,甲让事后才知道真相的丁交给乙10万元。丁
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帮助犯
C.甲教唆乙实施杀害丙的行为,乙口头允诺,但实际
只是去丙家盗窃了一台彩电,甲不构成教唆犯
D,甲以为乙是无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实际乙有责任
能力,甲唆使乙杀死丙。甲构成故意杀人罪的间接正犯
30.关于共同犯罪的说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一开始被恐怖组织胁迫参加犯罪但在着手实行后,
其非常积极,成为主要的实行人之一,甲在共同犯罪中可以
成为主犯
B.间接正犯与被利用者不可能构成共同犯罪
C.无责任能力者与有责任能力者共同实施危害行为的,
有责任能力者可能为教唆犯
D.丙为勒索财物绑架王某,在控制人质之后,丙将真相
告诉高某,并委托高某去找王某的父母要钱,高某同意并实
施了勒索行为。丙成立绑架罪,高某成立敲诈勒索罪
31.以下关于共同犯罪的表述,哪些说法正确的是?
16
A.甲坐上乙驾驶的出租车后发现前方丙女手上提着包,
就让乙靠近丙行驶。乙知道甲的用意,依然靠近丙行驶。甲
夺得丙的提包后,让乙加速,乙立即提速并将甲送往目的地。
乙实施的是正当业务行为,故甲、乙不构成共同犯罪
B.夫妻二人想杀死其女儿的非婚生孩子,在二人以为已
经杀死孩子后,丈夫先行离开。妻子后来发现孩子还活着,
就独自杀死了孩子。丈夫与妻子成立故意杀人未遂的共同正
犯
C.甲以为乙已经满了16周岁(实际仅15周岁),教唆乙
盗窃财物价值2000多元,甲和乙成立共犯关系
D.警察甲指使联防队员乙刑讯逼供丙,甲构成刑讯逼供
罪的间接正犯,乙属于刑讯逼供罪的帮助犯,甲和乙成立共
同犯罪
32.甲、乙、丙三名逃犯共同计划,如果有人追捕就开枪
射击。在夜间逃亡的过程中,甲错将乙当作追捕者,以杀人
的故意向乙射击,乙重伤未死。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
正确的?
A.甲的行为属于方法错误
B.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未遂
C.由于甲、乙、丙构成共同犯罪,乙构成故意杀人罪未
遂
D.由于甲、丙构成共同犯罪,甲、丙构成故意杀人罪未
17
遂
33.甲、乙与丙女共谋勒索财物。由丙女假装卖淫勾引被
害人后,甲、乙立即到现场,丙女迅速离开,甲、乙向被害
人勒索财物。在被害人识破真相后,甲、乙使用暴力抢劫了
被害人1万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甲、乙实施了抢劫,丙女只有敲诈勒索的故意,故甲、
乙、丙不构成共同犯罪
B.根据部分犯罪共同说,甲、乙、丙构成敲诈勒索罪的
共同犯罪
C.甲、乙、丙构成共同犯罪,但甲、乙成立抢劫罪,丙
成立敲诈勒索罪
D.因丙女没有分到赃款,故对其敲诈勒索罪,应以情节
轻重量刑
34.甲入户盗窃,邀约乙为其盗窃望风,乙同意并为甲望
风。乙明确告诉甲自己要离开现场,不再为甲望风,后甲依
然独自盗窃3万元。
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由于甲、乙构成共同犯罪,二人的盗窃行为均既遂
B.乙构成犯罪中止
C.乙构成犯罪未遂
D.甲构成犯罪既遂
18
35.甲盗窃大型赃物后,需要特殊工具分割赃物以便窝
藏;乙知道真相却将特殊工具提供给甲,甲使用该工具顺利
分割、窝藏了赃物。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甲窃取财物后再实施窝藏行为,也妨害了司法,但缺
乏期待可能性,不成立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B.由于甲不能成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主体,故乙
与甲不构成共同犯罪
C.乙与甲构成共同犯罪
D.乙并不缺乏期待可能性,故成立掩饰、隐瞒犯罪所得
的从犯
36.案情:普通公民A与公司出纳B关系密切。A谎称要
购买汽车,唆使B将公司资金挪给自己使用,并“保证”自己
的定期存款两周后到期即可归还。B信以为真,便将公司资
金30万元挪出交给A°A使用该资金赌博并获利,在两周内
将30万元归还给B所在的公司。
观点:⑴成立教唆犯要求唆使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没有犯罪
故意的人产生犯罪故意。
⑵只要实行犯的行为具备构成要件符合性与违法性,教唆
犯可以成立,不要求被教唆的人产生犯罪故意
根据上述观点,关于本案下列中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根据观点⑴,A与B不能成立挪用资金罪的共同犯罪,
A的行为不成立挪用资金罪的教唆犯。
B.根据观点⑵,A成立挪用资金罪的间接正犯
19
C.根据观点⑵,A与B成立共同犯罪,但B缺乏故意,
不构成犯罪
D.根据观点⑵,A成立挪用资金罪的教唆犯
37普通公民乙唆使国有公司出纳甲将公司保险柜内的现
金据为己有。某日深夜,二人到达现场,乙撬开财务室铁门,
甲用其掌管的钥匙打开保险柜,乙取走了10万元现金。关
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甲、乙成立共同犯罪
B.甲构成贪污罪的实行犯
C.乙构成贪污罪的教唆犯,但未触犯盗窃罪
D.乙构成贪污罪的教唆犯与盗窃罪的实行犯的想象竞合
犯,从一重罪处罚
38.关于共同犯罪,下列说法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夫妻二人基于意思联络都不给婴儿提供食物,导致婴儿
死亡的,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同正犯
B.甲教唆乙对乙患病的父亲不抚养,乙便拒绝扶养,情节
严重的,甲成立遗弃罪的教唆犯
C.母亲丙为了拒不抚养婴儿,让张三将婴儿抱到集市抛
弃。张三成立遗弃罪的帮助犯
D.剧场负责人丁目睹演员演出淫秽节目而不制止,成立作
为方式的帮助犯
20
39.关于罪数,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甲冒充土地局局长招摇撞骗他人财物1万元,成立招
摇撞骗罪和诈骗罪的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处罚
B.乙盗窃十几辆电动自行车,后伪造了车辆合格证、购
车发票等等一套凭据,对乙应以盗窃罪和伪造公司、企业、
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并罚
C.丙盗窃军车后冒充军人招摇撞骗,属于牵连犯,应从
一重罪处罚
D.国家工作人员丙收受境外组织的3万美元后,将国家
秘密非法提供给该组织。甲的行为成立受贿罪与为境外非法
提供国家秘密罪的想象竞合犯
40.关于缓刑,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甲(76周岁)因犯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被判处管制,
符合缓刑条件,应当宣告缓刑。
B.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再犯罪的,符合
缓刑条件,可以宣告缓刑。
C.在缓刑考验期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在此期限内
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可以撤销缓刑,
执行原判刑罚
D.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由公安机关考
察并实行社区矫正
41.以下情形,犯罪人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
21
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哪些是不可以假释的?
A.甲,曾因拐卖妇女罪被判有期徒刑5年,刑满释放后
第4年又犯诽谤罪,被判有期徒刑2年,现刑期已执行1年
半
B.乙,因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于1997年10月2
日被判处无期徒刑,现在(2011年8月2日)刑期已实际
执行9年多
C.丙,因强奸罪被判有期徒刑9年、抢劫罪被判有期徒
刑8年,合并宣判有期徒刑16年,现刑期已执行10年
D.T,因组织、领导黑社会实施暴力犯罪而被判组织、
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被判有期徒刑10年,现刑期已执
行7年
42.下列关于自首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甲某实施了抢劫罪和强奸罪,他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
时只如实供述了抢劫行为,对于抢劫罪认定为自首
B.乙故意杀人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
翻供,在一审判决之前又供述的,所以不能认定乙自首
C.丙、丁共同盗窃,后来丙经亲友规劝去公安机关投案,
但只如实供述了自己参加盗窃的活动,而拒绝供述丁也参与
了此盗窃活动,所以不能认定丙自首
D.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特定情
况下,可以免除处罚
22
43.甲、丙分别向某大学副校长乙行贿10万元,托其将
刚参加完高考的儿子录取,后甲主动到司法机关交代了行贿
的事实,并揭发3年前乙利用分管学校建设项目的便利侵吞
公款18万元。司法机关抓获乙、丙之后,丙交代了行贿的
事实,对乙的犯罪事实查证属实。关于本案,以下哪一说法
是正确的?
A.甲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可以减轻处罚或
者免除处罚
B.甲成立自首,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C.甲成立立功,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丙成立坦白,可以从轻处或减轻处罚。
44.甲盗窃了丁的手提电脑后,交给乙代为销售,乙隐瞒
真相,将手提电脑谎称为自己的所有物而出卖给丙,将丙交
付的3000元据为己有。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乙的行为属于代为销售赃物,触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
rm
非
B.乙的行为对丙构成诈骗罪
C.对乙应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与诈骗罪并罚
D.乙的行为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与诈骗罪的想象竞合
犯,从一重罪处罚
45.关于诈骗罪(不计数额),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23
A.经营者乙因混纺羊毛衫销路不好,只经营纯羊毛衫,
批发商甲将混纺羊毛衫谎称为纯羊毛衫出售给乙,甲按混纺
羊毛衫价格出售,但乙仍存在财产损失,甲的行为成立诈骗
罪。
B.某地发生地震,丙向社会公众募捐,声称会将募捐的
钱交给灾民,但事实上将募捐的钱交给自己的父母,因募捐
者自愿赠与财产,故丙的行为不成立诈骗罪
C.汽车所有人丁使用欺骗手段骗取已被司法机关扣押的
汽车,构成非法处置扣押的财产罪与诈骗罪的想象竞合犯,
应从一重罪论处
D.戊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骗取养老、医疗、工伤、失
业、生育等社会保险金,构成诈骗罪,不构成保险诈骗罪
46.张三敲诈勒索李四2万元,告知李四下午到李四家取
钱,李四产生恐惧心理后告知警察,警察在李四家附近埋伏,
张三下午取钱出来后,冲出警察包围圈逃跑,三天后被抓获,
2万元已经被其挥霍。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A.张三取得2万元并挥霍,其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既遂
B.因李四“交付财产”并不是处分财产的行为,只是协助警
察逮捕罪犯的行为,故张三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未遂
C.由于警察的失误,导致张三取得了财物,张三的行为另
构成盗窃罪
D.对张三应以敲诈勒索未遂与盗窃罪并罚
24
47.超市收银员甲在某超市捡到失主乙遗失在该超市的取
包牌之后,拿着取包牌从超市的保管人员丙那里将乙存放在
寄存处的一只皮包取出(内有价值2万元的财物)。关于甲的
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侵占罪
B.诈骗罪
C.盗窃罪(间接正犯)
D.职务侵占罪
48.《刑法》第269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
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
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对于本规定的理解,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该条规定的“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不应限定为犯第
264条的盗窃罪、第266条的诈骗罪、第267条的抢夺罪,
故盗窃国家机关一张公文,虽然公文本身财产价值微薄,不
可能评价为刑法上的盗窃罪,但触犯盗窃国家机关公文罪,
因而可以成立事后抢劫。
B.当行为人的行为事实上已经构成盗窃、诈骗、抢夺罪
的既遂时,才能适用该规定。
C.甲在某户人家盗窃了财物,刚出门时遇到乙,甲以为
乙是户主,为抗拒抓捕对乙实施暴力。因该条中的“暴力或者
25
以暴力相威胁”必须是针对被害人或者抓捕自己的人实施,甲
的行为不成立抢劫罪。
D.乙某日深夜潜入郊区农民家,盗窃仔猪一头,尔后逃
回市区。不料遇到正在值勤的警察丙,丙对乙进行盘问,乙
拿出身藏的铁管将丙打伤,因乙使用暴力不是在“当场”,乙
不构成抢劫罪
E.某妇女在公共汽车上发现乙在偷自己的钱包,抓住乙
的手并呼喊:“抓小偷!”乙见状,用拳头猛击其的头部,但该
妇女不松手,乙见难以得逞,在车到站时下车逃走。乙的行
为并不符合该条中的规定。
F.丁盗窃枪支、弹药、爆炸物后,为窝藏赃物等目的而
当场使用暴力,依据上述规定对丁的行为应认定为抢劫枪
支、弹药、爆炸物罪
G.甲一人入室盗窃得逞被发现后逃离现场。在甲逃离过
程中,知道真相的乙为了使甲逃避抓捕,而将抓捕者打死,
但甲对此并不知情。乙符合该条中的规定,成立抢劫罪
49.关于财产犯罪,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甲某晚在一小巷里拦路抢劫,由于未抢到财物,因泄
愤将被害人于某打成重伤,甲成立抢劫罪和故意伤害罪
B.民警乙冒充解放军军官在路边拦截来往小型出租车,
暗示怀内藏有枪支,抢劫车内司机财物,构成冒充军警人员
抢劫、持枪抢劫,但不构成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26
c.甲携带管制刀具尾随他人,乘他人不备,将他人背着
的背包抢走。甲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D.丙在大街上抢夺路人背包时,因用力过猛,导致路
人摔倒后死亡,丙的行为不成立抢劫罪,成立抢夺罪中情节
特别严重的情形
50.甲、乙、丙三人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将出租车司机李某
绑架后,用刀砍李某的脖子,用尼龙绳捆绑李某双手和双脚,
然后将李某活埋于农田的渣土中,并用石头压着李某的身
体。李某被埋一夜后,于次日清晨被过路人救出。甲、乙、
丙三人不知道李某被解救,次日早晨仍然向李某家打电话勒
索财物,但未要到财物即被抓获。关于本案,以下哪一说法
是正确的?
A.由于甲、乙、丙未要到财物,故其绑架行为属于未遂,
三人对被绑架人实施杀害未能造成死亡结果,其杀人行为属
于未遂
B.对甲、乙、丙应适用刑法第239条“杀害被绑架人,
处死刑”的规定,不适用未遂犯从轻、减轻处罚的规定
C.对甲、乙、丙应认定为普通绑架罪与故意杀人罪(未
遂),实行数罪并罚。
D.甲、乙、丙绑架杀人未遂,适用刑法第239条“杀
害被绑架人处死刑’的规定,同时适用刑法关于未遂犯从轻、
减轻处罚的规定。
27
51.关于侵犯人身权利罪,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夫妻将生下来的小孩丢弃在河畔,面部被蚂蚁咬伤,
构成遗弃罪
B.民警为了逼取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就让其一直站在光
线很强的阳光下,结果丁因过度脱水而死亡,构成故意杀人
罪
C.看守所民警指使犯罪嫌疑人甲殴打犯罪嫌疑人乙,构
成虐待被监管人罪的教唆犯
D.张三拐走儿童后,因儿童太聪明,卖不出去,构成拐
卖儿童罪(既遂)
52.关于侵犯人身权利罪,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甲对瘫痪在床的父亲有病不予治疗、不提供饮食,
构成不作为的虐待罪
B.乙经常在酗酒以后打骂女儿,有一次酒后打骂中拿
起一根铁条戳瞎了女儿的眼睛,构成虐待致人重伤的结果加
重犯
C.甲女同意性交以乙男使用安全套为前提,乙男采取
暴力不使用安全套与甲女性交的,成立强奸罪
D.丁向公安机关诬告单位同事杀人,后其同事被判处
死刑立即执行,对丁应以诬告陷害罪的结果加重犯论处
53.关于交通肇事罪与相关犯罪,下列说法那些是正确
的?
28
A.甲翻进高速公路拦截来往车辆进行乞讨,引起交通事
故,导致2人死亡,构成交通肇事罪。
B.乙醉酒驾驶机动车,暴力阻碍公安机关检查,乙的行
为构成危险驾驶罪和妨害公务罪,应从一重罪处罚。
C.丙为公司经理,强令司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
的,构成交通肇事罪
D.丁为铁路火车司机,违章驾驶造成铁路运营安全事故
的,构成交通肇事罪
54.警察甲与乙均携带公务用枪外出追捕逃犯。其间,甲
遗失枪支后,意欲及时报告。乙则唆使甲不报告,乙对甲说
“你不要报告,否则就被开除公职了。以后需要用枪,可以用
我的枪。”于是,甲没有报告。后该枪支落入丙之手,丙持枪
杀人。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丢失枪支不报罪只能由过失构成,故乙的行为不能
成立本罪的共犯
B.甲乙构成共同犯罪
C.丢失枪支不报告即构成丢失枪支不报罪,不要求造
成严重后果
D.对甲认定为丢失枪支不报罪,不要求甲认识到该枪
支会落入他人手中,造成严重后果
55.警察甲将公务用枪丢失没有向有关部门报告,乙捡到
后以每天10元的价格出租给丙,丙玩了几天后,丁对丙说,
29
我要杀张三,你把枪借给我,丁借枪后杀死张三。关于本案,
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甲的行为同时触犯丢失枪支不报罪、玩忽职守罪
B.乙的行为构成非法出租枪支罪
C.丙的行为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非法出借枪支罪、故
意杀人罪的共犯
D.丁的行为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故意杀人罪
56.关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甲在经营的火锅店内的火锅底料中掺入了罂粟壳以招
像顾客,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与欺骗他人吸毒
罪的想象竞合犯
B.丙生产、销售劣药,没有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但销售金额超过了5万元,成立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C.丁买入一批变质的速效救心丸向社会公众销售,造成
多人死亡,不构成销售假药罪,构成销售劣药罪,因此不可
能判处死刑
D.戊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如果无法证明
其行为“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
患”,不能认定为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
57.关于走私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30
A.甲走私贵重金属入境的,偷逃应缴税额较大,因贵重
金属只禁止出口,不禁止进口,甲的行为不构成走私贵重金
属罪,可认定为逃税罪
B.乙走私废物出境,偷逃税额较大,可认定为走私废物
rm
非
C.丙从境外走私淫秽物品,然后在境内贩卖牟利,因存
在吸收关系,应从一重罪处罚
D.丁以走私贵重金属的故意,客观上走私了武器、弹药
的,不能认定为走私武器、弹药罪,但可认定为走私国家禁
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罪
58.某国有科学院科研开发处处长甲收受其亲属3万元
后,利用职务便利,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采购其亲属公司
生产的不合格产品(购买金额为60万),使国家利益遭受
重大损失。关于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触犯为亲友非法牟利罪
B.甲触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C.甲触犯受贿罪
D.甲应以为亲友非法牟利罪和受贿罪并罚
59.关于妨害对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下列哪些说法是
错误的?
31
A.某国有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甲,在为公司签订、履
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100万元,成立签订、
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
B.某国有公司经理刘某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经营与其
任职公司同类的营业,于当年参与分配利润20万元,应以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和受贿罪并罚
C.张某申请公司登记时,使用欺诈手段虚报注册资本,
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但被及时发现,未取得公司登记,
张某构成虚报注册资本罪(未遂)
D.王某为乙公司申请登记、并用自己实际控制的甲公司
资金为乙公司的注册出资,在取得公司登记后第二天,将乙
公司的注册资本归还甲公司,王某构成虚报注册资本罪
60.关于货币犯罪,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甲伪造了若干套人民币用于自己收藏,由于没有使用
的目的,故甲的行为不构成伪造货币罪
B.乙盗窃普通财物,实际上窃得假币,又持有、使用这
些假币,定盗窃罪和持有、使用假币罪,应两罪并罚
C.张三从国外走私一批假英镑入境,李四从张三处购买
大量的假英镑,李四不构成购买假币罪
D.丁通过自动存取款机把假币存进自己的银行账户,又
从另外一台机器上取出真币,仅构成使用假币罪
61.关于货币犯罪,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32
A.甲采用伪造和变造手段制造真伪拼凑货币的,构成变
造货币罪
B.乙以使用为目的,伪造停止流通的某国外货币,构
成诈骗罪(预备)
C.丙使用假币骗取数额特别巨大的财物时,成立使用
假币罪与诈骗罪的想象竞合犯
D.丁行为人出售、运输假币,同时有使用假币行为的,
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62.关于信用卡诈骗罪及相关犯罪,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
的?
A.甲盗窃乙的借记卡和身份证,记下了卡号后将借记
卡放回原处。随后,甲持乙的身份证冒充乙向银行挂失,甲
并没有要求银行人员为其补办新借记卡,而是让其把借记卡
中的7000元全部转入自己的另一张借记卡。因甲没有现实
的持有乙的信用卡,甲的行为不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B.丙盗窃了他人一张信用卡,发现已经作废,然后持
卡在商场消费2万元,丙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C.丁抢夺了他人一个钱包(价值200元),发现其中
仅有一张信用卡,而后持卡在银行柜台取款2万元,丁的行
为构成抢夺罪
D.戊持自己申领的信用卡恶意透支,且经发卡银行两
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戊的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33
63.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因为逃税,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刑满释放后第二
年又逃税200万,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
纳税款并缴纳滞纳金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B.乙与他人签订购销合同,在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
物之后,产生非法占有目的,在变卖了该批货物之后逃匿的,
乙成立合同诈骗罪
C.丙与李某双方以相同的数额相互为对方虚开增值税发
票,但已按规定缴纳税款,不具有骗取国家税款的主观目的
与现实可能的,丙与李某不成立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D.丁组织、领导传销活动,骗取他人数额巨大财物后逃
跑的,成立非法经营罪与集资诈骗罪,数罪并罚
64.下列哪些行为构成强迫交易罪?
A.在闹市区强行乞讨
B.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投标、拍卖的
C.偷拍他人裸照,以向公众曝光威胁让他人转让股权
D.以暴力相威胁,要求分手的女方退回订婚的彩礼
65.关于非法经营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未取得或使用伪造、变造的药品经营许可证,非法
经营药品,成立非法经营罪
B.乙违反国家规定,在地下出版工厂印刷大量缺少科
学根据的养生保养类书刊,获利巨大的,乙成立非法经营罪
34
C.丙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
以虚构交易的方法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
的,成立非法经营罪
D.丁在世界杯期间在网上开盘口竞猜比赛结果,获利
2000万元的,成立非法经营罪
66.下列关于合同诈骗罪以及相关犯罪,哪些说法是正确
的?
A.甲利用虚假广告诱使他人签订合同,骗取财物,触犯
虚假广告罪和合同诈骗罪,择一重罪论处
B.乙签订合同时,将伪造的货币提供给对方作担保,骗
取对方财物,触犯使用假币罪和合同诈骗罪,择一重处罚
C.丙与对方签订合同,约定货到付款,丙收到对方当事
人给付的货物后,产生非法占有的目的,携带货物后逃匿,
构成合同诈骗罪
D.丁与他人签订合同,收到6万元货款后,向对方提供
伪劣产品,应认定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不再认定为合
同诈骗罪
67.关于公文、证件、印章类犯罪,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
的?
A.甲不是市地税局的工作人员,乙是地税局局长,乙
给甲出具一份虚假证明“甲系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并加盖
地税局的印章,乙不构成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
35
B.乙购买伪造的国家机关印形后加盖在具有证明力的
文书上的,属于伪造公文、印章的行为
C.丙非法购买了一件伪造某高校毕业证,丙的行为构
成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的共犯
D.丁买卖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
成立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
68.关于赃物犯罪,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张三盗窃了一台电视机,李四知道后又到张三家窃
取了这台电视,李四属于窝藏、转移赃物的行为,李四构成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和盗窃罪的想象竞合犯
B.丙出国之前,把自己的小藏葵寄养在甲家里,甲找
到乙,托知情的乙联系买主,将狗卖出去,乙构成掩饰、隐
瞒犯罪所得罪
C.丙出国之前,把自己的小藏葵寄养在甲家里,甲提
出将狗卖给乙,乙知道这只狗不是甲的,但仍然买下来了,
乙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D.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只可能是直接故意犯罪,不
可能是间接故意犯罪
69.乙的儿子杀了人,乙明知司法工作人员甲要对杀人现
场进行勘验、检查,但为了使儿子逃避刑事责任,而以威胁
方法阻止甲进行勘验、检查,后乙送给甲2万元,甲明知不
36
及时勘验、检查会导致不能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而
不及时进行勘验、检查。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乙的行为属于以威胁方法阻止证人作证触犯妨害作证
罪
B.乙的行为触犯妨害公务罪
C.甲的行为不构成徇私枉法罪,但构成受贿罪
D.乙的行为构成徇私枉法罪的共犯
70.关于包庇罪,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包庇罪既可以以作为方式实施,可以以不作为的方式实
施
B.包庇罪中的“作假证明包庇”,仅限于作使犯罪人逃避
或减轻法律责任的假证明
C.甲为犯罪人乙毁灭有罪、重罪证据的行为本身,构成
包庇罪
D.甲为犯罪人乙伪造无罪、罪轻证据并向公安、司法机
关出示的行为,触犯了帮助伪造证据罪,但未触犯包庇罪
71.下列哪一当事人的行为构成窝藏、包庇罪?
A.公安民警甲在其同事出警打击组织卖淫的犯罪分子时,
向组织卖淫者黄某通风报信,使得黄某成功逃脱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乙明知其好友金某是黑社会性质组
织成员而为其作假证明包庇
C.缉毒人员丙明知葛某是制造毒品的毒枭,但因为害怕
报复而包庇葛某
37
D.丁系歌舞厅老板,在公安机关查处卖淫嫖娼违法行为
时为违法者通风报信,情节严重
72.关于扰乱公共秩序的犯罪,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在聚众斗殴过程中,致人重伤、死亡的,不能对所
有参加斗殴者均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只能对首
要分子和直接导致重伤、死亡的行为人认定为故意伤害罪、
故意杀人罪
B.甲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又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
罪所得性质和来源进行掩饰、隐瞒,应认定为参加黑社会性
质组织罪与洗钱罪,实行并罚
C.乙引诱未成年人观看他人从事淫乱活动,成立引诱
未成年人聚众淫乱罪
D.丙向15周岁的丁传授生产、销售假药的方法的,丁
因而实施了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因丙是向未达到法定年
龄的人传授,故不构成传授犯罪方法罪,但构成生产、销售
假药罪的共犯
73.某医院护士小刘,没有医生执业资格,乙女请求小刘
给儿子甲戒毒。小刘没有给甲进行任何体格检查,也不了解
毒瘾的程度,照搬戒毒药方为其戒毒。甲吃药后出现不良反
应,抢救无效死亡。关于本案,下列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A.小刘没有医生执业资格,故其行为构成非法行医罪
B.小刘导致甲死亡,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38
C.因为是在诊疗过程中,小刘导致甲死亡,故构成医疗
事故罪
D.小刘导致甲死亡并无过失,属于意外事件
74.关于毒品犯罪的论述,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甲出于贩卖目的而非法购买毒品,在回家的途中被警
方抓获,成立贩卖毒品罪(未遂)
B.乙去外地出差期间,为吸毒的朋友代购了50克海洛
因,在返回途中被查获,乙成立运输毒品罪
C.丙出于贩卖目的随身携带毒品运往外地时被抓获,成
立贩卖毒品罪(未遂)
D.丁抢夺了一包冰毒,事后交给戊保管,戊的行为构成
窝藏毒品罪
75.关于毒品犯罪的论述,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甲从金三角走私海洛因入境,乙基于出卖的目的从甲
处购买一包,乙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预备)
B.丙明知是毒品而抢夺后,出售给他人,但将毒品交
给对方未收到价款就被抓获,应以抢夺罪与贩卖毒品罪的未
遂并罚
C.某医院药房医生丁,无偿将其管理的国家管制的麻
醉药品送给吸食毒品的朋友,不构成贩卖毒品罪
39
D.戊非法种植种植罂粟五百株,后利用自己种植的原
植物制造鸦片的,认定为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和制造毒品
罪,实行数罪并罚
76.关于毒品犯罪及相关犯罪,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将毒品进行分割,装入一定的容器,这种分装毒品的
行为构成制造毒品罪
B.在走私毒品过程中,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
节严重的,应以走私毒品罪和妨害公务罪并罚
C.盗窃、抢夺、抢劫毒品后又持有的,只定盗窃罪、抢
夺罪、抢劫罪,不计犯罪数额,根据情节轻重予以定罪量刑
D.抢劫毒品后又将所抢毒品贩卖,应以抢劫罪与贩卖毒
品罪并罚
77.国有公司的司机甲,受领导指派开车带该公司出纳乙
去银行办事。乙上车后将随身携带的一个皮包(内装20万
现金)放在甲的座位旁边,到达银行后,乙下车到银行取款,
甲乘车上无人之机把20万元藏匿在车厢后面的水桶内。乙
上车后又到另一个银行存款,会回来才发现皮包不见了,乙
问甲有没有看到,甲说没,然后假装与乙一同寻找。甲的行
为构成何罪?
A.贪污罪B.职务侵占罪C.诈骗罪D.盗窃罪E.侵
占罪F.盗窃罪
40
78.关于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某灾区政府工作人员甲利用职务之便挪用救灾医疗器
械,因不属于“公款”,故甲的行为不成立挪用公款罪
B.某国有公司出纳乙挪用本单位资金100万元,供自
己购买股票,3个月后又营利100万元,挪用公款的数额是
200万元
C.国有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丁明知丙使用公款用于贩卖毒
品,而将公款挪用给丙的,成立挪用公款罪的实行犯与贩卖
毒品罪的帮助犯,实行数罪并罚
D.某公立医院财务人员戊挪用单位办公经费20万元为
自己购买商品房,后戊采取销毁账目的手段,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爆炸事故和解赔偿及后期修复服务合同
- 数据科学在商业决策中的应用作业指导书
- 农业生产循环经济方案
- 一机签首批电焊条出口合同
- 五金机电购销合同
- 农民培训教材农业科技知识普及手册
- 商业策划实战手册
- 调研报告式公司规章制度汇编
- 离婚房子给小孩离婚协议书
- 股权收购协议书样式年
- GB/T 45177-2024人工光型植物工厂光环境技术规范
- 2025年个人学习领导讲话心得体会和工作措施例文(6篇)
- 2025大连机场招聘109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0-2025年中国中小企业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新HSK一至六级词汇表
- 药品监管知识培训课件
-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课件
- 安全事故案例图片(76张)课件
- 预应力锚索施工方案
- 豇豆生产技术规程
- MES运行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