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参与、高认知教研活动的几点探索_第1页
构建高参与、高认知教研活动的几点探索_第2页
构建高参与、高认知教研活动的几点探索_第3页
构建高参与、高认知教研活动的几点探索_第4页
构建高参与、高认知教研活动的几点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构建高参与、高认知教研活动的几点探索

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有效的教研活动,能调动教师参与研讨,积极思考,主动研究,研有所获,甚至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将所学所研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形成专业能力。那么如何让教研活动受到教师喜爱并有所收获呢?构建高参与和高认知的教研活动是保证教研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所谓高参与就是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都参与其中,都在仔细聆听和观察,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为群体贡献自己的智慧。高认知,指的是教研不是在教师已有经验层面进行重复,而是提供给教师思考、对话、碰撞的空间和理论的支撑,引领教师通过思考、梳理、提炼,内化和建构新的经验。这样的教研活动,才能真正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和专业水平的提升。在我园开展“幼儿饮食教育暨幼儿食物制作活动”的教研(以下简称“食育教研”)时,我们探索了几点做法,以构建高参与、高认知的教研活动。一、营造高参与的氛围,调动教师的积极性1.暖场游戏,让教研现场专注、活跃我园的园本教研一般安排在午饭后,正是易困、精神涣散的时候,教师很难立即专注地投入到需要深入思考的教研活动中。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在教研活动正式开始之前会安排暖场游戏,活跃气氛,集中教师的注意力和专注力。比如在食育教研活动开始前,我们让教师分享一个有关吃的谜语或脑筋急转弯,如“吃什么可以变丑”“能吃的饮料是什么”“早餐从来不吃的是什么”等,既与饮食有关,又能活跃气氛,调动教师的思考,集中教师的注意力。没有准备谜语或脑筋急转弯的教师,可以介绍一道美食及其做法,传递“爱美食爱生活”的理念。除此之外,我们还尝试由当日教研活动到场最晚的教师带着大家玩一个小游戏,调动现场气氛,锻炼左右脑注意分配能力。暖场游戏可用于教研开始时,也可用在教研过程中。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暖场游戏就是一种集体联结,用游戏的形式把现场所有成员的心理联结起来,形成整体融合的氛围。暖场游戏多种多样,可以是简单的拍拍手,可以是一小段音乐律动,可以是猜谜语等,最好与教研活动内容紧密相关。实践证明,暖场游戏不仅能让教研现场活跃起来,使教师以饱满的精神投入教研,还能活跃教师的思维,激发思考力和想象力。2.动手操作,让每位教师启迪、生慧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不仅是幼儿,教师思维的发展也呈现出这一特点。结合教师的这一特点,我们根据教研目标,在教研中适当地加入动手操作的活动,让教师对研讨的问题有实际的体验后,再进行思考,形成自己的看法。例如,在一次食育教研活动中,我们准备好食材,鼓励教师动手制作食物,边制作边研讨:此类食物的制作会调动幼儿哪些关键经验?幼儿操作中会出现什么问题?教师可以如何支持幼儿……有了直接的操作体验,教师在研讨这些问题时有了自己的思考,更有针对性。如有的教师在使用煎蛋铛炒菜时说:“幼儿虽然用过煎蛋铛煎蔬菜饼,但用这个炒菜,放上油再放菜,手离得近的话,蹦出的油水有可能溅到幼儿手上,一定要有语言提醒。”有的教师说:“用勺子将土豆泥团成球形,这点对中班幼儿来说有难度,教师在指导的时候可以采用语言指导和动作示范的方法。”有的教师说:“有的幼儿可能不知道放多少盐,教师可以有一个大致的提醒,如告诉幼儿就放一小耳勺盐,盐吃多了不好,我们尽量少放。”这种实际操作的活动,让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其中,有感受有体验有抓手有具体研讨点,研讨出的支持策略更有针对性,更能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3.现场调查,回应教师的真困惑、真问题要让教师对教研感兴趣,真正地参与其中,研讨的问题必须是教师的真实困惑。既是教育实践中的真问题,又是教师真实感受到的真问题。这样教师才能主动地参与到研讨中,仔细倾听,认真思考。如,一次开放活动中,助理教师旁边的一名幼儿在将土豆碾成土豆泥时出现了问题——不会碾压,幼儿自己尝试了半天,失败了。助理教师没有进行指导,只站在旁边观看,幼儿因探索不成功,对碾土豆泥失去兴趣,开始东张西望。这是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但还不是一个教研问题,把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上升为教研问题,我们采取两个步骤进行结构化。第一步:问题识别——是真问题还是假问题,即了解这个问题是普遍性问题,还是个别化问题。于是,我们观摩其他助理教师的情况,发现多数助理教师都存在这个问题。随后,我们进行了第二步:问题溯源——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即了解产生“不指导”行为的原因:是因为有观摩人员在场,所以不敢指导?还是觉得指导是专职教师的事情?抑或是知道应该指导,但不知道怎么指导?随后,我们进行了调查和访谈,提出了三个有层次的问题,以具体、简单的问题引入,逐渐引出食育教研问题:你认为助理教师在幼儿操作活动中需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你在指导幼儿操作时存在什么困惑?什么时候应该介入指导?如何介入?经过这样的问题甄别过程,我们了解了助理教师的真实困惑,在随后的研讨中,因前期对问题了解深入,更有针对性,教师们畅所欲言,针对自己的困惑通过自学、同伴互助的方式,总结了助理教师参与指导的时机和具体的指导方法。4.发掘优势,增强教师个人价值感、归属感在食育教研活动中,我们根据教师的已有经验和专业所长,有针对性地发挥教师在不同研究内容上的优势,让每位教师在不同的领域感受到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和价值。在食物制作活动的内容设计和组织形式的创新上,充分发挥专职教师(园级骨干)指导幼儿活动的丰富经验,给予其理念上的引领和自主创新的空间:在创意美食制作方法上,发挥年轻教师点子多、创意新的长处,开展食物制作体验活动,提升其他教师的食物创意经验;在分组研讨,尤其是对幼儿食物制作行为进行分析时,将具有较先进的饮食教育理念的教师分散到各组,引导其他教师遵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理念框架进行研讨,提高研讨的科学性、有效性。这种研究共同体的建立,让每位教师都能感受到自己在教研团队中的重要性,调动了他们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构建高认知的情境,调动教师的思考力前面已经提到,高认知的教研就要避免教研中的人云亦云,避免对教师经验的重复叙述,避免对专业理论的书面识记,而是提供给教师思考的空间和理论的支撑,在教师的最近发展区内适当给予新理念、新方法,引领教师认真思考、梳理、提炼,建构和内化新的经验,最后达到教研组织者与参与者都有所悟有所获、意犹未尽的境界。1.理念渗透,用理论对接教育实践幼儿园的教研活动应立足于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但又不能囿于解决具体问题。要在对实践问题的研究中渗透相关的教育理念,让教师明白是什么、为什么、还能怎样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确保教师在教研活动中有长效收益。遵循这一原则,在食育教研活动中,核心教研组通过对食物制作活动的听评、教师研究困惑的梳理和教研现场情况,发掘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点,并提前收集相关的教育理论,如与研究内容高度相关的领域整合、幼儿主动学习理论、幼儿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等相关理论,采取让教师提前阅读或在教研活动中结合实践问题重点解析等方式,帮助教师结合理论分析实践中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内化成新经验。如在“食物制作活动中何时进行指导、怎样指导”的教研活动中,我们结合教师的困惑,指定教师阅读《通过活动区游戏来实施〈指南〉》《教师在活动区游戏中推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文章中的部分内容:依据《指南》观察和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依据《指南》判断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判断教师介入和指导幼儿游戏的有效性依据;介入与指导幼儿游戏时的目标意识等内容。随后在教研活动中,结合教师梳理的介入时机和方法,对判断教师介入和指导幼儿游戏的有效性依据进行重点解析,提高了教师准确分析自身指导行为的能力。2.善用追问,明晰教师的个别经验在教研活动中,当组织者抛出教研问题时,有些教师很快有了自己的想法,而有些教师可能对自己的想法尚不明确,或者考虑不够成熟。这时教研组织者就要及时对教师的想法进行追问或者提炼,帮助教师明晰概念,梳理已有经验。在食育教研活动中,我们多采用这些问句:“你的意思是不是说……”“你还有什么不同(更好)的想法?”“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如果我们这样做了,幼儿会有什么反应呢?”如在研讨“幼儿制作创意蔬菜泥会出现的问题”时,有教师提出幼儿的用刀安全问题。教研组织者追问:“使用刀切碎配菜对本次活动的幼儿来说是新经验还是已有经验?”教师回答:“已有经验,幼儿以前用过刀切碎蔬菜。”教研组织者接着追问:“那这个问题是不是这次活动的新问题?”教师在意识到不是新问题时,提出了另一个更有针对性的有效问题:“对蔬菜泥进行造型时,会用到裱花器。裱花器是第一次使用,而且对幼儿的手部肌肉控制能力要求较高,会成为幼儿操作时的问题。”教研组织者肯定了这位教师,紧接着进行了概括:“看来我们在预设幼儿问题时一定要结合幼儿的前期经验,这样预设的问题才更有针对性,我们的支持策略才会更有效。”3.同伴质疑,诱发教师间的认知冲突教研的主体是教师。因此,在教研活动中,要避免教研组织者一言堂,“告知答案”,剥夺教师的思考机会。尤其在明晰概念、辨别正确认识、明确科学方法上,更要发挥群体的作用,可采用同伴质疑答辩的方式,激发教师自主探求答案。如在评析一段教学录像时,我们将教师分成优点组和缺点组,让教师针对同一录像从不同侧面进行分析。分组陈述完观点后,教师们发现有矛盾的地方,同一点做法被优点组当成优点来表扬,而被缺点组当成缺点来批评。这种认知冲突产生后,教师们再用辩论的形式,一辩二辩三辩各自陈述自己的理由。在辩论中,教师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更加透彻。4.巧用梳理,为经验迁移做铺垫梳理提炼,是将教师碎片化的经验结构化,把个别规律变成一般规律的有效途径。在教研过程中,教师的发言经常是散点式的,有时多个教师之间发言内容是重复的。这就需要教研组织者对教师的经验进行筛选、梳理和提炼。只有把这种散点式的经验梳理提炼成一般经验,才能帮助教师将个别经验变成一般经验。掌握了这种一般经验,教师再遇到此类问题的时候,便能举一反三。在食育教研活动中,我们经常使用表格的形式帮助教师梳理经验。比如在研讨“食物制作活动中教师如何介入指导”时,我们把教师提到的一些应该指导的时机分类,梳理成存在安全隐患时、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寻求帮助时、出现纠纷解决不了时、对活动失去兴趣时和无所事事时,并针对每类时机,将教师提出的一些方法,提炼概括,制成指导时机和指导方法表格。梳理之后的经验,不仅能够用于幼儿食物制作活动的指导,还能为教师迁移教研中获得的经验提供支持。除了教研组织者进行梳理,我们还尝试让教师自己分组梳理。如在“预设创意蔬菜泥的食物制作活动中幼儿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教师的支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