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源溯流,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孙中山南京贡院科考图《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封面西方的文官制度第二单元第6课目标导航了解中国科举制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渊源关系,知道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以及对近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影响。1.运用唯物史观,准确认识西方文官制度。2.通过史料,认识中国科举制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关系,认识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1课程标准2学习聚焦概念解析文官:文官制度:也称“公务员”,一般是指经过公开考试被政府择优录用,在中央及地方行政机构中长期固定地担任文职工作并具有一定等级的工作人员。是指国家关于各级文官的考试、任用、管理、权利和义务以及退休等一整套的制度和体制。思考:西方的议员、内阁大臣是文官么?考试产生;负责执行;职务常任。民选产生;掌握决策;更迭频繁。英剧中的内阁大臣及其下属形象西方国家的文官,一般特指在政府行政部门任职的事务官,他们既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也担负着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主题线索目

录01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02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03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1854年,英国财政部两名官员在对英国政府的管理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后,提出了《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尖锐批评了当时官吏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提出了多项改革建议。这份报告奠定了后来英国文官制度的基础。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及建立过程5-13世纪14-16世纪17世纪18世纪政治发展特征官员选用方式封建制度王权加强民族国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逐渐确立政党政治发展无需职业官员国王挑选亲信赐予官职少数人或集团掌握官员任免权“政党分肥制”恩赐官职制政党分肥制【史料一】

到18世纪末,由于“恩赐制”的影响,英国文官系统相当紊乱。文官录用权主要由国王、宫廷权贵和各部长官直接行使;部分高级文官通过特许证书获得职位后,也可以任命手下职员。多年来,文官管理缺少统一有效的管理监督,升迁、使用、奖惩和任免缺少常规章法,人员调配不当,工作时间长短不一。有的部门每日仅工作5~6小时,众人懒散,浮游度日。部门之间同类文官年薪差别大略在15%~50%。

入主白宫后,杰克逊做了一件破天荒的事情:他强制要求联邦党官员、以及一些旧官员必须辞职,让出职位给那些曾经帮助他当上总统的人。一个国家设置官员的目的是为了公众的利益,没有任何人具有与生俱来获得公职的特权……共和主义的领导原则就是促进轮换任职,这样可以使我们的政府体系更加健康。——杰克逊总统就职演(1829年)“政党分肥制”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时期:背景:

资本主义制度的逐步确立;

内阁制和政党政治的逐步形成。官员任用方式:

执政党一般把官职分给党内同僚,平民也可以进入政府任职。特点:

大批政府官员随执政党进退,官员任期有限。

评价:

积极:客观上打破政府的贵族化传统,为更多平民进入政府任职创造条件。

消极:形成周期性的政治震荡,不利于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造成官场腐败频发。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及建立过程微解读“政党分肥制”到了19世纪初期,英国基本形成了两党制,重要官员的任免权为议会多数党所掌握。两个政党的交替执政,经常引起政府行政人员的大批更换,新上台的执政党把官职作为战利品,“合法地”、公开地进行“肥缺分赃”,从而形成了“政党分肥制”。5-13世纪14-16世纪17世纪18世纪封建制度王权加强民族国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逐渐确立政党政治发展无需职业官员国王挑选亲信赐予官职少数人或集团掌握官员任免权“政党分肥制”忠于个人忠于政党趋势:从忠于个人到忠于政党;从贵族化渐趋平民化。恩赐官职制政党分肥制政治发展特征官员选用方式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及建立过程1、历史渊源:西方传统选官制度的弊端基础落实2现实因素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3外部因素①经济上:工业革命后,生产力的发展及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改革选官制度(即工业革命的推动)。②政治上:代议制民主政治逐渐建立与完善推动文官制产生。③思想上:启蒙思想的影响和教育程度的提高(根本原因)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及建立过程问题思考为什么说工业革命推动文官制度的建立?①生产力发展导致政府职能急剧扩展;②政党分肥制造成腐败,效率低下;③工业资产阶级提出政治要求;④代议制民主政治逐渐建立与完善。材料: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水平的大提高导致政府管理职能的膨胀,政府面临着许多新课题:除了维护社会治安、国防、财政、税收等传统事务,还要担负起经济、文化、科技等新的社会事务的管理,以发挥政权的杠杆作用。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要求上层建筑做出调整。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的猛增使其政治要求增加。他们要求参与行政管理,要求清除旧制度的弊端,要求社会公职向社会开放,要求机会平等、自由竞争,建立一个廉洁而高效的政府,更大程度地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从政治上促进英国经济的发展,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工业革命犹如经济魔棍,点化出了19世纪中叶英国政治改革的浪潮,选举与考试相配套的文官制度由此诞生了。——鲍红信《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思考:工业革命推动文官制度的建立体现了唯物史观的什么基本观点?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克里米亚战争

1853年,英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惨败。战争失败的克里米亚战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腐败无能。三万五千名英军士兵围攻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却只有不到半数能够回国。士兵们忍受严冬的暴雨,却得不到像样的补给和医疗救助,竟有一万六千多人死于后勤的短缺。这使得全国人民极其愤慨,并在议员们的强烈攻击下,使得当时的内阁被迫辞职。直到1854年10月,英国的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确立的催化剂。3、催化剂;

克里米亚战争。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及建立过程基础落实2现实因素1历史渊源①恩赐官爵制存在封闭性、随意性、私人性;②个人赡徇制存在官职私相授受,导致营私舞弊、卖官鬻爵等政治乱象频发;③政党分肥制腐败泛滥,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西方传统选官制度的弊端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3催化剂4外部因素①经济上:工业革命后,生产力的发展及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改革选官制度(即工业革命的推动)。②政治上:代议制民主政治逐渐建立与完善推动文官制产生。③思想上:启蒙思想的影响和教育程度的提高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影响英国克里米亚战争的惨败(根本原因)总结西方文官制度产生的背景。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历史条件知识拓展(1)文官制度的建立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引起政府职能扩张的产物。(2)文官制度的建立是资产阶级政党政治发展的结果。(3)文官制度的建立是资产阶级平等思想在人事制度上的体现。(4)近代西方文官制度也是在吸收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科举制)精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83年美国联邦人事总署署长艾伦.坎贝尔教授来华讲学时曾说:“当我接受联合国的邀请来中国讲授文官制度的时候,我深感惊讶。因为在我们西方所有的政治学教科书中,当谈及文官制度时,都把它的创始者归于中国。”这是因为()A.西方文官制度借鉴了中国的科举制度

B.西方文官制度借鉴了中国的中央集权制C.西方文官制度借鉴了中国的丞相制度

D.西方文官制度借鉴了中国的秘密建储制针对训练√《格列佛游记》(1726)是英国著名讽刺小说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作者以此抨击了18世纪前期英国国王和高官的昏庸无能,揭露官场政治的黑暗腐败。英国如何解决的选官难题呢?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基础落实事务官:即文官,包括常务次官直至以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员,负责具体事务,不受党派影响,长期任职。政务官:包括大臣和政务次官或政务秘书,他们与内阁共进退。限制官员当选为下院议员(防止官员干预议会活动)设立常务次官作用: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既维持了代议制下政党轮流执政的特点,又保证了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建立文官委员会(不受党派干涉)最终确立(必须公开考试、择优录用)两官分途阅读教材第二目,梳理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历程和扩展的历程18世纪初19世纪初1855年1870年1.英国建立文官制度的历程阅读教材P35学思之窗,想一想这份报告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合作探究公开选拔、择优录取提示(1)常任文官从事公共服务,这与工业革命之后人们平等参政意识的提高和官员职责的转变有关。官员不再是王室的奴仆,而是国家和社会的服务者。(2)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表明官员不再是私相授受,而是经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竞争上岗。这体现了公平竞争原则。(3)成绩突出者可以得到晋升,反映了文官管理制度要鼓励文官勤勉工作和积极进取,以提高政府的治理水平。2.其他欧美国家——以英国文官制度为基础,结合本国实际,建立文官制度法国、德国和日本——二战后最终建立起来文官制度。美国——1883年,通过《美国文官法》,建立文官制度。1883年美国美国国会通过了文官制度改革法案《美国文官法》(史称《彭德尔顿法》),建立了美国的文官制度。1870年英国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的文官制度最先在英国确立。1946年法国法国颁布统一公务员法,开始将文官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1947年1949年日本日本通过《国家公务员法》,文官实行公开考试,择优录取,实行功绩制等。德国联邦德国制定《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1950年又颁布公务员法,形成比较完整的现代文官制度。1870年,英国枢密院关于文官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英国近代的文官制度建立()A.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B.适应政府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C.推动英国建立责任内阁制D.标志英国过渡到近代工业社会针对训练√由于西方各国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不同,其文官考试制度也有各自的特点。美国侧重专才,考试内容侧重专业性和实用性。德国文官考试则兼收并蓄英、美之长,注重通专结合,第一轮考试着重考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第二轮考试着重实际运用能力。法国文官考试严格分等级,受行政系统的控制较大,与法国传统上中央集权体制有关——姚琦《略论西方主要国家文官考试制度》三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政治中立,工作隐名文官要在资产阶级各政党之间严格保持中立,不得公开参与政治活动。文官必须忠实执行政务官制定的政策,在政务官领导下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凡是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公民,都可以参加文官考试,成绩优异者得到录用。西方文官制度特点结合教材,总结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职务常任,论功晋升文官只要没有严重过错,便可任职到退休。同时,文官根据工作成绩得到晋升或惩罚。基础落实1.2.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以英国为例)规范了西方国家政府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促进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减少政府决策失误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02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01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的提高03西方文官制度对中国科举制度有哪些借鉴?提示(1)考试的某些原则:科举制倡导的“公开竞争”“多级考试”“择优录用”等原则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倡导的“自由”“平等”等观念不谋而合,西方各国的文官制度几乎都规定了政府官员须经公开竞考,择优录用。(2)考绩奖惩制度:中国古代实行严格的官吏考核制度,对官员的政绩加以考核,并将其与职位的晋升挂钩,现代西方各国普遍实行的功绩制即借鉴了这一制度。(3)考试科目与报考标准:西方各国的文官制度和科举制度一样基本都规定了统一的考试科目,有着严格的报考标准。问题思考角度科举制文官制度相同含义官员选拔考试制度、政治组织制度的范畴方式公开报考、公平竞争、择优录取标准才能和品德趋势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影响追求公平与效益;促使社会流动;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都反应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而且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不同根源封建小农经济的产物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制度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资产阶级民主制阶级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思想儒家思想启蒙思想价值取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自由、平等、博爱;公平和效益联系中国科举制体现的“机会均等”原则为西方文官制度提供借鉴

英国内阁制确立后很长一段时间,竞选获胜党派组阁,政府官职就由该党派成员当任。1850年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规定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不能介入党派活动。这种变化说明()A.议会被政党操控阻碍民主政治发展B.改革目的是保证施政措施的连续性C.文官制度是英国民主制改革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