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 幸福 读书_第1页
教师 幸福 读书_第2页
教师 幸福 读书_第3页
教师 幸福 读书_第4页
教师 幸福 读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PAGE5教师幸福读书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对教育的理解、对幸福的看法、对读书的感受。看了一篇文章,很有趣,拿给大家看看教师是什么?教师可以当警察:因为整天在班里断案;教师可以当主持人:因为要为公开课想游戏出花招;教师可以当演员:因为一会态度和蔼一会暴跳如雷;教师还可以到市场上叫卖东西:因为练出了高音和厚脸皮。教师是什么?在文人眼中,教师是培养祖国花朵的花匠。在不知情的眼中,教师是一天到晚都在放假的闲人。在医生的眼中,教师是更容易患咽喉病的活体。在商家眼中,教师是一个吝啬鬼。在妈妈的眼中,女儿当教师,容易找一个好老公。教师是什么?法律说,教师归属事业单位管理,工资应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水平。经济说,教师是"臭老九"。神圣一点说,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纯真一点说,教师是孩子王。一个家长说,我孩子成绩好,是因为他聪明。还有一个家长说,我儿子成绩差,都是老师不会教。还有一个教师名人说,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应试教育说,都是教师惹的祸。素质教育说,明明白白我的心。教师是什么?教师只是一条左右为难的可怜虫1.老师是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丝献给了人类,人可以用它做成美丽的服饰来装饰自己,显示出自己的高贵;躯体也当作了美味佳肴献给人们,他们吃起来连骨头都不吐。这就是春蚕,自己什么也不留,做春蚕是不是太可悲了?教师不是春蚕,教师的生命在每一个季节。春蚕吐丝是没有目的甚至是没有对象的,它的使命是为自己筑一个永远的巢,最多是为人类提供几根纺织用的丝,这显然不应该是现代教师的形象。2.老师是蜡烛。蜡烛成灰泪始干,燃烧自己含泪而去,把光明留给了人间。当它燃烧尽,在人们打扫泪痕的时候,谁还会记得它献身的时刻,只有在黑暗的时候,人们才会想起它,做蜡烛是不是有点太窝囊了?那种把教师看成是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的说法,其实是很荒唐的。有人还嫌不够,要教师两头燃烧,加快成为灰的步伐。把学生发展的前提建立在牺牲教师的基础之上,显然也是不妥当的。那么,教师究竟是什么?其实,教师就是教师,教师首先是人,是普普通通、有时也会犯错误的人,他们各方面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教师也是需要柴米油盐来养家糊口的,如果教师都变成社会上有些人所希望的那样,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的?教育毕竟不是万能的,教师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活神。教师与学生是一对相互信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教师每一天在神圣与平凡中行走,为未来和现在工作。他必须做好一个人,一个永远让学生记住并学习的人。教师是一个冒险甚至危险的职业。伟人和罪人都可能在他的手中形成。因此,教师必须如履薄冰,尽最大努力让自己和自己的学生走向崇高。(南斯北霍)让我们一起分享几个图片:幸福到底是什么:母亲的关怀、丰收的喜悦、平静的温馨、林间的小路、温柔的抚摸、安详、不经意间的感动、重温听潮的时刻、开满鲜花的、一生的信仰、美妙的梦、丰富的想象、寄托在纸上的希望、自己的感觉、勇于攀登、独立的梦想、下一步的欲望、朋友的关怀……幸福无处不在。在我看来,幸福就是充实而又闲适。物质和精神上的富有。所谓闲适,从容地自主地面对生活,现在我们的压力太大,有一个解放教师的问题。所谓幸福,就是指内心的平安,自主地面对生活。这是我所理解的生活。幸福人生需要什么?我对幸福人生有四个看法:第一、心中有盼头。即有目标、有追求、有所成就、有所向往。真正好的老师一定能不断地唤起学生对于未来热烈的憧憬与向往,能把人生美妙的前景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带着美好的期待、美好的渴望成长。第二、手中有事做。有事做意味着社会需要你,有实现人生价值的岗位,爱岗敬业。第三、身边有亲友。人是社会的动物,需要有情感的归属。人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欣赏,这是所有人一个共同的需要。怎样使学校成为一个温暖的家、温馨的家?怎样打造一个相互支持、相互欣赏的团队?这是校长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第四、家庭有积蓄。经济上的富有是重要的,我们经常说富贵吉祥,首先是"富"然后才是"贵"。当我们在经济上富有的时候,就会显得大气,不会过分地斤斤计较,不会过分地在乎那些名和利。所以,我们要消灭贫困,建设一个富裕的社会。这是我所概括的"幸福生活"的四个有。希望大家能成为这样的"四有新人。"祝大家永远幸福。幸福是社会和人生追求的重要目标,我们要创造幸福的社会。如果社会中有更多的人都能感受到幸福,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是更加安全的、和谐的和融洽的,更有前途和活力。现在大家在幸福的心情下,开始我们的分享。我们个人的生活有两个评价的尺度:一个是社会伦理道德的尺度,即所谓"善与不善";另一个是个人自我的评价尺度,即所谓"好与不好"。善的生活,即体面的、有尊严的、负责任的生活;精神高贵和优越的生活,正直与光明的生活,富于德性的生活,充满了同情与关爱的生活。而好的生活是能够感受到惬意与轻松、感受到内心的充实与和谐、感受到精神与物质的富足、感受到心灵的舒展与个性的张扬。善好生活是一种自我实现的生命历程,是一种"不惑、不忧、不惧"的生活。而所谓优质教育,一定是能够使学生形成阳光般的心态和健康人格的,是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尊和自信的,能够使学生内心变得越来越充实和富有力量的。"关于师生校园生活的质量",影响到我们能带给学生怎么样的教育,感受到生活的幸福。这是我们教育的重要追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心态,生命的苦乐等全在于我们自己看,你的思想就是你的生活。影响教师最重要的因素是"自身的心态":第一、努力工作是重要的,它在我们生命中的重要性占98%"手中有事做"和爱岗敬业,这是我们实现生命价值的一个重要着力点。第二、知识也是很重要的,它在我们的生命中的重要性占96%,知识改变命运。第三、好运、好运气也是很重要的,我们都希望有好运气。人生不是建立在饶幸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踏实、诚实的基础上,好运的重要性占47%。第四、金钱。当然金钱也很重要,但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金钱却是不行的。它在我们生命中的重要性占到72%。敬畏,从来没有对于人类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由衷的赞叹……它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货真价实的教育。我想这段话里面谈到良好教育八个方面,我们作为教育家,我希望大家能够用实践去实践我的这些教育的理想。我建议,老师们,在学习的时候,无论如何,要让自己有欢乐感。欢乐感从哪里来呢?我们提几条建议:第一,让你过有情趣的生活;第二,让自己生活在爱与被爱的生活中。一定要爱别人,同时也被别人爱;第三,让我们有作品感。我们的作品是什么呢?你上好一堂课,你有一个好学生,你今天把一件事情做成,这就是你的作品。其中,过有情趣的生活最难。最有情趣的是哪一些人呢?你可以想象一下:《西游记》里面的最有情趣的是谁呢?当然是猪八戒。最没情趣的是谁啊?最没情趣的是唐僧。整天就想着仁义道德,整天就想着你要是折腾我就给你念紧箍咒。最聪明的是谁?是孙悟空。最任劳任怨的是谁啊?是沙僧。你看,德、智、体、美、劳,在《西游记》里面比较完整地显示出来。白龙马代表体育。其实,这五个角色是一个人一个人的五种美德。《西游记》分别用五个男人来表达这五种美德。德-唐僧,智-孙悟空,体-白龙马。美,是谁呀?猪八戒。你说,猪八戒还美呢?那个样子难看。你知道什么叫美吗?有情趣,长得可爱,就是美。你别看那个肚子,不好看。可是,肚子大意味着什么?他好吃嘛。一个人要是不好吃,还有什么好活的?猪八戒,你看他这个眼睛色迷迷的,他就是这样,猪八戒就是只要看到一位美女,无论这个美女是不是妖怪,都喜欢。这个孙悟空太无聊了,孙悟空相反,他仅仅只有智慧,只要是妖怪,无论你多么美,我一定要把你打死掉。有时候,智慧会对生活情趣构成破坏。它让人过得不好。最善于过日子的是猪八戒。曾经有电视台记者做过一个调查。记者的提问是:《西游记》中的人物,你最喜欢谁?普遍一致的结论是:小孩最喜欢孙悟空,妇女最喜欢猪八戒。为什么喜欢猪八戒?第一,他好吃,基本上也没吃饱过,也因此一直好吃,他有好吃的欲望。这种人比较可爱。第二,好色,基本上处于犯罪未遂的状态。他也不会对你怎么样,他就是喜欢你嘛。我只有一个期望,希望我们的老师们明白,所谓"教师成长",第一个是生长智慧,第二个是增加快乐。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开心、快乐。作为一项为孩子"打底"的工程,教育天然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博大而高远的精神,一种充实而圣洁的灵魂,一种虔诚而温馨的情怀,和追求完美人生的信念人,最可怕的是灵魂空虚和精神萎缩。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说:"由于生存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避免陷入这种"更可悲"状况的最可行的办法,是教师必须"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谋求自我的灵魂充实和精神生长。教师要达到上述的境界,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读书。人类几千年的教育历史中,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财富。这此财富保存的载体主要就是教育的经典著作,阅读经典,与过去的教育家对话,是教师成长的基本条件,也是教师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教育智慧的形成,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跨越由这些经典构成的桥梁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超越的过程。人灰教育过程虽然不断变迁和发展,但是教育的根本不会变化,教育培养人的功能不会变化,教育过程的内在规律不会变化。如教育创新,虽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之一,但是对于创新教育的论述,现在可能并没有超过陶行知。因此,现代的许多教育新思想,其实只不过是用我们这个时代的语言和案例与过去大师的对话而已。图书是教育之母101年前的春天端方出洋归来,给朝廷申请创立了第一所公共图书馆(就是南京图书馆),他在报告中说,我考察欧美各国,教育是救国的最好的良策,而图书是教育之母。于是他创立了国家第一所公共图书馆。学校就应该是学习的地方,读书的地方,然而今天却不是如此。办好学校的管理第一位,就是让我们的老师和学生真正做一个读书人。台湾严加淦先生曾经获得台湾的一个称号"十足的读书人"。一个人要是停止了学习,无论是六十还是八十岁,就意味着进入了老年。可口可乐公司广告是是这样说的:"我们公司是生产人才的公司,兼作碳酸饮料。"社会上各行各业的成功者往往是个阅读者。现代集团老板,他自己介绍说"我是报纸大学毕业的"。他自学成才成了汽车行业公认的学者型,专家型老板。2004年我去了绍兴。到了那里我很是惊叹:绍兴人杰地灵。那里涌现了很多名人伟人。当时,我就回忆,并把绍兴的古今名人做了分类:政治家勾践、徐锡麟、秋瑾、周恩来、邵力子;艺术家王羲之、王献之、谢晋;文学家陆游、鲁迅;教育家思想家王阳明、蔡元培、马寅初、竺可桢、夏丏尊、陈鹤琴、胡愈之等。当然还有绝代美女西施。我提及的这些人可以称得上什么什么家的,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读书人。我们老师如果不是个读书人,不仅是我们自己的悲哀,还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悲哀,学校一定是一个真正读书的地方,教师一定是一个精神贵族,学校是一个精神王国。教师一定要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要做一个永远的读者。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称号:我们是读书人。建议老师们读一下五类书:第一类、以《论语》为代表的哲学著作。《论语》是一部人生的教科书。其百分之八十是讲人的修炼之道。讲如何做人的。我们要反思教育,那些腐败的贪官不就是来自我们学校吗?我们没有让他们在小学中学好好读一读《论语》。"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一部《论语》灌溉着中华文明。凡是中国人,或者华人,无论你是否读过论语,只要是中国人,我们的身上都流淌着儒家文化,《论语》文化的血液。因为我们的道德观,行为在不自觉中都守着儒家文化的影响。《论语》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韩国是尊重孔教的。日本,我们的邻居,日本文化的源头就是中国文化,就是儒家文化。他们早期的宪法第一句就是"和为贵"。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杰弗森就说,关于宪法关于权利的思想就来自于东方的孔子。几年前,官方图书馆,向社会人员推荐20本必读图书,唯一一本东方的就是《论语》。后来于丹讲《论语》,美女借助电视红遍南北。南怀瑾,他是国学大师,他的《论语别猜》解读要比于丹深刻精彩。多年来,我一直在阅读周国平的作品。周国平,当代著名哲学家,作家。阅读周国平,聆听周国平,我们就是享受智慧。比如他讲友谊"高质量的友谊一定发生在两个独立优秀的人格之间,他的本质是相互的欣赏和尊重。"他谈爱情,周国平说"生活中许多好的事情报酬就在眼前,写作的报酬就在眼前的陶醉和满足,而不在于有朝一日名扬四海,爱情的报酬就是两个人在一起的陶醉和满足,而不在于有朝一日缔结良缘。"周国平作为哲学家,是我们国内研究尼采的权威。他的社会价值在于他的哲学研究,他的社会影响在于他的文学写作,他的哲理写作影响了多少人!《妞妞,一个父亲的扎记》在我看来把我们人世间的父爱写绝了。第二类:以苏霍姆林斯基为代表的教育学著作。苏霍姆林斯基,可以说他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也是最亲切的教育家。没有第二个人可以和他放在一起的。他是校长和老师,他的著作是校长笔记,浅显易懂,又可以不断享受智慧的收获。另外,前苏联和我们意识形态比较接近。今天我们讲素质教育,不论怎么讲,我们远远没有达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水平。"培养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大写的人!"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部理论精华。我们做基础教育的可以什么都不读,但是苏翁的书是我们必读的。我们在职的中小学老师或者校长,必须要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书。他认为:"一个人应该有这样的体验,通宵达旦的读一百本书,这才是真正的人"他主张我们天天阅读,每天以书为友。我们要多读学科书。假如一个人在学校里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你就别指望他终身学习。关于终身学习的概念,苏翁很早就提出,他认为一个中小学生在学校就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就不可能终身学校。一个不读书的学校就是一座精神监狱,一个不读书的国家就是一座精神的牢狱。他给我们的办学与管理提供了一盏明灯。我敢说,苏翁是最值得我们大家阅读的。苏霍姆林斯基是我们人类文化的高堤,我们绕不过。另外我还推荐陶行知的理论。他是中国孔子之后的最伟大的教育家。我推荐朱永新,李镇西,魏书生的书。还有一本《发现母亲》。作者叫王东华,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的。他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母亲研究所。这本书给我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本书给我们带来了振聋发聩的喜悦。大量中外母亲教育材料,带来了另我们拍案叫绝的素材。他说,母亲是神圣的,伟大的。母亲是孩子的老师也是孩子的校长。母亲是终身的教师。教师注重知识传授,而母亲是注重教会孩子如何做人,而且好的母亲一定是把教孩子如何做人放在第一位的。优秀的母亲比一打特级教师都重要。我们中国存在一桩最大的侵权案件,就是从母亲母体出来的孩子却要跟父亲姓。中国的教育被称为"强盗式"的教育。他讲了这样的故事,有一个强盗在路边做了一个鱼馆。做了广告,宣传如何便宜,顾客来之后,服务员指着一大一小的床铺说,如果你想优惠的话,你的高矮必须和我们的床一样长。泱泱大国,但是在我们的教育上却高度的中央集权。一把尺子来衡量全中国的孩子。从逻辑上说,不也是"强盗开店"。今天我们中国的基础教育最大悲哀就是牺牲孩子的个性。1949年以来,我们的教育把人丢了。第三类:以《仁爱一生》为代表的人物传记。《仁爱一生》的作者是197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后来又被人翻译《特丽莎修女》。我相信大家阅读它,一定会受到一种心灵的震撼。教育也需要爱。特丽莎是一个修女会的会长,少年时代来到印度。开始做教师,后来做修女,并成为职业修女。他们的修女会专门为穷人,或者快死的穷人服务。特丽莎修女和她的志愿者把临终的人收留回来。在借用来的地方给这些人洗干净身子,给他们喂一口水,喂一口饭。给他们享受人世间最后一丝关爱,让他们带着微笑离开世界。《精神的雕像:西南联大纪实》我是用心的读了。我希望用20世纪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精神,浇灌我们的学校精神,这种精神的核心是社会的责任和教育良知。在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中国教育办学条件之艰苦,几乎是世界教育史上绝无仅有的。然而,西南联大的校风之纯、教风之正、学风之浓,西南联大培养的学生成材率之高,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罕见的。在我看来,创造了人类教育奇迹的正是这种伟大的学校精神。在艰苦的时候,为了养家户口,一贫如洗的闻一多,竟然把自己的唯一的一件皮衣送进了当铺,竟然咬牙开始卖自己藏书。然而,当杀害进步学生的李宗黄以二两黄金向他求印时,他却断然拒绝!要知道,二两黄金至少是闻一多刻上十年印章的所得啊!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无可奈何,下令拆除校长室和不分教室屋顶的铁皮瓦去卖,以解发工资、办学的燃眉之急。还是这位校长,一生廉洁自律,当时家里穷得没法度日,其爱妻竟然每天挎着竹篮走街串卖,叫卖自己在家里做的一种米糕,他们取名为"定胜糕"抗战必定胜利!大数学家华罗庚一家人你一口我一口地吃一个鸡蛋。儿子出生那天,他们的钱全部花光了,于是便给儿子去了个有纪念意义的名字:花光。也许没必要再做更多的介绍了,几乎整本书都是如此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读过和暂时没有读过此书的老师,请你们一定要记住和西南联大有着密切关系的这些名字:蒋梦麟、张伯苓、梅贻琦、钱学森、李政道、杨振宁、华罗庚、费孝通、陈寅恪、钱钟书、冯友兰、朱自清、李公朴、邓稼先、梁思成、沈从文、马识图……不管是联大教师,还是联大学生,他们都代表了20世纪中国最优秀的一代知识分子。第四类:以《老人与海》、《鲁滨逊漂流记》为代表的小说类。。让我们的老师们享受点精神的快乐。它是人生的教科书,它会教会我们如何面对人生的困难。这两本书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人是一种意志的存在,生命是一种意志的存在。小说把人性中最美的东西展现给大家。鲁滨逊把人类几乎所有的美德都演绎的淋漓尽致。多年以来,我一直珍藏着《鲁滨逊漂流记》。遇到困难的时候看看鲁滨逊,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费尔巴哈说过:"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阅读可以使人获得思想,唯有思想才能促成人的伟大。一个优秀教师的全部社会尊严和社会价值就在于拥有思想。阅读可以使你成为一个思想者,一个精神富翁和精神贵族。爱因斯坦的名言是:"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说得太好了!阅读还可以使人获得教养,获得心灵和精神的完善。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遥想当年,梁启超送儿子梁思成去美国学建筑,临行时反复告诫儿子要多点时间阅读文学和哲学作品,否则生活过于厌倦而导致堕落。在梁启超看来,专业可以用来做事,文学则可以用来修身,用来滋润自己的心灵,丰富自己的生活。第五类:诗歌。我主张我们的校园读点诗歌的。无论别人怎么看待,但是我认为,在这个充满物欲横流的时代,应该读点诗歌来滋养心灵。高考最大的作文题目统统写着一句话: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诗歌是我们中国文化的基因,源于《诗经》,一个现代的中国人,没有唐诗宋词的阅读,就无法理解古代的中国人,就无法理解中华的普遍的品格和美德。诗歌的本质是创造和灵感。古代的中国人,碰到重大的事情,首先想到的就是诗歌。想想今天我们的这个时代,在150年来中国的经济如此落后,实际上是和我们的教育远离诗教有关的。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是靠四大发明奠定的,主要靠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确定的。几千年的文明古国,至今没有拿过一个诺贝尔。前不久有一个统计数字,美国开国以来拿了213个诺贝尔。而中国远离了诗歌让我们的情感苍白。远离诗歌的结果使我们的创造力日益萎缩。余光中说,一个人可以不做诗人,但是在生活中是不可以没有诗意的。其实生活中有大量没有语言的诗歌。有的人喜欢书画的美,有的人很喜欢捕捉自然的色彩,有的人喜欢真诚的和朋友在一起交流。这样的人就拥有一个诗意的人。拥有诗意的人往往是真性情的人。敢爱敢恨,这样的人活得潇洒,活得幸福。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就是真诚。读一点诗歌,让我们人生丰富些,让我们的生活更有色彩。《世界是平的》中提出一个观点,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就是看它的社会是回忆比梦想多,还是梦想比回忆多。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程度上就是一个梦想者,理想主义者,是一个脚踏实地者,是一个激情者。没有梦想的教师不是一个优秀的教师。阅读可以改变我们的人生,阅读可以让我们拥有思想,阅读可以提高我们的素养。更重要的是拥有一颗追求事业的心,专业成长,职业素养,事业追求。阅读是打造教师,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最好方式。没有真正的阅读,就没有教育。没有校长和教师的阅读就没有好的教育。我们应该享受阅读的快乐,享受阅读给我们带来的尊严。《朗读者》,作者是德国柏林大学的教授。他写了很多二战题材的爱情题材的小说。故事发生在1967年左右,男主人公叫伯格,女主人公叫汉娜。伯格是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女主人公是32岁的售票员。后来因为特定的环境发生了特定的故事。两人相爱着,但是两人的分手也很突然。后来分手后,两人再次重逢却是在法庭上。伯格才了解汉娜的真实的身份,并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汉娜是一个文盲。汉娜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来掩盖自己不识字的真相。最后的结局是伯格放不下汉娜,在女儿五岁时候,离婚了。他对着录音机朗读小说和故事,然后把磁带寄给汉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汉娜由文盲会认字、写作了。后来因为变故,汉娜自杀了。这是一部关于阅读的名著,它告诉我们的是阅读是我们文化人的天赋人权,是一种生命的享受。上帝送给人类的两件礼物希望和梦。而没有阅读的人是无缘享受这两件礼物的。人类最初像猴子那样,在地上爬,慢慢地学会了站立。孩子也是这样。孩子先在地上爬,然后慢慢地站起来了。一个巨人就这样站起来了,很了不起。他跌跌撞撞,不断的摔倒。我们要允许学生摔倒,允许学生有错误,这就是"学走路"的暗示。"学走路"让我们明白,学习就是一个自己走路的过程,是一个自学的过程。没有哪一个孩子完全是老师教出来的。有一些老师很骄傲,说:"我们学校培养出了三个北京大学的学生,我们学校培养了两个清华大学的学生。"你以为那是你教出来的?那是他自己学出来的。倒是学校里有三个孩子后来进监狱了,那有可能是你教出来的。你说:"你太过分了,你把我们老师的形象败坏得太多。"你想想,那三个孩子为什么进监狱了?有没有可能是因为老师对他没有太多的关怀?如果有足够的关怀,一所好学校,就能减少很多监狱。这是有可能的。真正的好学生,老师只要稍加引导,他自己就能够往前走。有一个故事,大意是:一个印第安老人很有钱,他想买一辆汽车。他就坐着马车去买汽车。买到汽车之后,他不会开,怎么办呢?他就把这个汽车绑在马车上,把汽车拖回来了。他不知道,汽车本身是有动力的。只要人能够把发动机发动起来,点火,踩油门,它就能够启动,它自己就会往前走。不仅自己能往前走,它还能带着别人往前走。这就是"汽车"。每一个孩子都是一辆"汽车"。我们只要给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第一,启动。第二,让他有油,我们要能为他加油。你知道"加油"是什么意思?我们看别人拔河的时候,就喊:"加油!加油!"你知道"加油"是什么意思?就是发动汽车的意思嘛。那么我们的孩子,我们怎么给他"加油"呢?很简单,就是说,你要鼓励,鼓励就是加油。孩子如果不自信,你就说:"我相信你行!"这就是"加油"了。人的学习是要"加油"的。另外有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说,教学的关键是让孩子自己往前走。我找到的这个案例是刘坚老师推荐给我的,叫《父亲的脚后跟》。这个人经常跟着自己的父亲上街,但是他总是跟在父亲的后面走,从来不走在前面。忽然有一天,他父亲翻过一个小山坡之后,他翻的比较慢,结果没有翻过去。等他翻过去的时候,他已经看不到他的父亲了。他又害怕又焦虑,在那里哭喊,一直坐在那里哭了几个小时。直到他的父母亲回来接他。他说:"我在这里等了几个钟头,又饿又怕,我甚至分不清家的方向。我苦苦思忆,但呈现的总是父亲那双不停晃动的布鞋。午夜时分,总算传来了母亲苛责父亲的声音,后来我才知道,父亲回到家,竟不知道我早在半途就丢掉了。"这个故事很有意思的。你不要觉得,怎么会有这样的父亲呢?其实,老师经常会干这种事情。老师很自信地往前讲课,以为我们的学生都懂了。其实他不知道,我们的学生根本不懂。等到期末考试,老师才知道,哇!学生这也不懂,那也不懂。这种老师不知道,他早就应该回头看看他的学生。今天很多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没有告诉学生:我们应该去哪里?从不指出大体的方向,一开始就下定义。让学生一步一步陷在推理的泥坑,以为这样便是工作,便是思考训练,这就是数学。其实,这只是形式。问题出在哪里?学生看到的不是大的方向,就像故事里的小孩:他不知道路该怎么走,他看到的只是布鞋不停的晃动,简单的左右、左右地交替换脚。但一旦没有了布鞋在前面带路,便觉得一切陌生:家在哪里,路怎么走,什么都不知道。故事的作者说:"我深深相信,当时父亲如果像赶牛一样让我走在前头,出城的时候便用手指明家的方向,然后问我:吴厝的大榕树,旧厝的土地庙,阿公溪上的铁桥,南坑阿婆家后的小径……。你认不认得?而在我点头之后,叫我逐一带路走过。我必定在走过一趟之后就知道回家的路怎么走了。如果父亲是最上乘的教育家,也许他会在指明家的方向后,便要我带路,他在后面,宁可多走一点冤枉路,一边加以修正,其后并画图比较近路与远路,如此我不止会熟悉家城之间的路径,而且整个交通我都会明白,还能够帮他办一点事情。"这就是"学走路"对教育的提示。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意义的?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智慧的?让我们记住这几个比喻:学习就是玩游戏;学习就是认地图;学习就是学走路。我提供三份案例:一是电视剧"大宅门";二是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三是鲁迅的"藤野先生"。(播放电影《大宅门》片段)第一天上课,景琦照旧在门上放了一瓶墨汁准备捉弄老师。没想到季老师来到门外并不推门,叫景琦出来。景琦犹犹豫豫地走到门边,不敢推门。季先生一脚踢开门,墨汁全泼到景琦脸上。后来,景琦和老师比赛失败:他用两只手掰不动季先生的一根手指头。再后来,景琦见识了老师对《庄子》的任何一处倒背如流,终于心服口服,听老师管教。那么多家庭教师都被白景琦赶走了,可是季宗布老师却凭借他的"功夫"让白景琦"折服"。中国的"功夫"是双关语,季先生的确是有"功夫"的人,但他的"功夫"不只显示为"武功",他尚有"文才",季老师是有实力的人。季老师的理论是,"听话的未必是好孩子,不听话的长大了也未必没出息"。接下来我推荐第二个案例:"爱心与教育"。1999年李镇西老师出版《爱心与教育》(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这本书至今在中小学领域都在发生影响。翻开这本书,有一句话立刻跳出来:"常常有人问我,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我总是不假思索地回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这本书里面的很多故事在中小学老师那里流传,下面这则事尤其让人心酸:安妮是初一下学期从外地转学到班上的。她身材瘦弱,脸色苍白,说话细声细气,学习较差还常请病假。但是,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她爱迟到。我曾把任安妮的母亲请来,问是不是有什么特殊困难。她母亲说,没什么,就是任安妮动作太慢。我多次找任安妮谈心,要她养成雷厉风行的好习惯。但没有看到成效。那天早晨安妮又迟到了,我让她站在外面。大约5分钟后我怕校长看见,便让她进教室。进来后她走到自己的座位想坐下。我说:"谁让你坐下?再站一会!"她流泪了,但顺从地站在自己的座位前,并拿出书和大家一起读。直到早读结束,她总共站了15分钟。两节课后,安妮来向我请假,说头昏,想回家休息。我很吃惊,问她是不是因为早晨站得久了。她说不是,平时就头昏,是老毛病了。我同意她回家休息。第二天安妮的母亲来学校请假,说安妮病了,需要一段时间的治疗和休息。这时,我开始感到自己做得有些过分:可能任安妮当时已经病了,可我竟罚她站了那么久。过了两个星期,安妮的母亲来学校,说安妮的病情比较重,得休学治疗。我在吃惊的同时,内心深处暗暗庆幸自己总算甩掉了一个包袱!半年之后,安妮返校复学,降到下一个年级学习。在校园遇到我时,她总是羞怯而有礼貌地和我打招呼,喊"李老师好!"几个月后开始期中考试,那天刚考完最后一科,有学生来告诉我:"李老师,安妮今天早晨……死了……"我心里一颤,手中刚收上来的一叠试卷跌落在地上。20分钟以后,我和十几个学生赶到殡仪馆。安妮的母亲迎上来,用哭哑了声音对我说:"您这么忙还赶来,感谢您和同学们了!"我心情沉重地说:"太突然了,根本没想到。"安妮的母亲说:"安妮6岁就患上了白血病,当时医生说她最多能活3年。为了让她有个宁静美好的生活,我一直没有告诉她,也没有告诉任何人。在许多人的关心下,她奇迹般地活了8年。谢谢您啊,李老师!任安妮在最后几天,还在说她想念李老师,想同学们。她复学后一直不喜欢新的班级,多次说她想回到原来的班级。可是,她就这么……"这些话让我心如刀绞。在安妮纯真的心灵中,尚不知道她所想念的"李老师"曾为她降到另外一个班而暗暗高兴!。我忍不住哭起来。这是我参加教育工作至今,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因愧对学生而流泪。当天晚上,我含泪写下一篇近五千字的文章《你永远14岁--写给安妮》。第二天,我含泪在班上为学生朗读,表达悲痛的哀思和沉重的负罪感。从那以后,我发誓:决不再对迟到的学生罚站!很多年过去了,每当听到周围的人称赞我"特别爱学生"、"从不伤学生的自尊心"时,我总是在心里感谢永远14岁的任安妮,因为她那一双怯怯的眼睛时时刻刻都在注视着我……剥夺了学生的尊严,就谈不上任何教育。这是有关"爱"的教育故事和教育案例,"爱心"是教师威信的第一个条件。"教师威信"除了"爱",还有"敬畏"。我推荐的第三个案例,与敬畏相关:鲁迅活了一辈子,骂了很多人。直到临终前,鲁迅都建议他的家里人:假如有人和你谈宽容,你不要接近他。在他看来,那些谈论宽容的人都是假情假意的人,他不相信那些人。鲁迅说:对于敌人,我一个人也不宽容。鲁迅骂了那么多人,但他几乎没有骂过一个日本人。鲁迅何以骂了一辈子,但是没有骂过一个日本人?这里面可能有很多原因,至少有一个原因是:他最敬佩的老师藤野先生是日本人。什么叫教师威信?教师的威信从哪里来?你去看看鲁迅写《藤野先生》,你就知道什么叫做教师威信,你就知道教师的威信从哪里来。我推荐这个故事:"同学的差别"。这个故事可以视为一则"教育寓言"。我不认为这个故事就一定是真实的。但是,我们可以把那些不真实的教育故事当作"教育寓言"来看待。这个故事显示人的差别,它显示人的"工作精神"("主动精神")将在多大的程度上决定人的命运。两个同龄的年轻人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并且拿同样的薪水。可是一段时间后,叫阿诺德的那个小伙子青云直上,而那个叫布鲁诺的小伙子却仍在原地踏步。布鲁诺很不满意老板的不公正待遇。终于有一天他到老板那儿发牢骚了。老板一边耐心地听着他的抱怨,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怎样向他解释清楚他和阿诺德之间的差别。"布鲁诺先生,"老板开口说话了,"您现在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布鲁诺从集市上回来向老板汇报说,今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有多少?"老板问。布鲁诺赶快戴上帽子又跑到集上,然后回来告诉老板一共40袋土豆。"价格是多少?"布鲁诺又第三次跑到集上问来了价格。"好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