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宝山区达标名校2019年高考一月生物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1-20题每小题1分,21-3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真核生物的内共生起源假说认为:大约在15亿年以前,一些大型的具有吞噬能力的原始真核细胞,先
后吞并了几种原核生物(例如细菌和蓝藻),由于后者没有被分解消化,它们从寄生逐渐过渡到共生,成
为宿主细胞里面的细胞器。例如被吞噬的好氧性细菌成为了线粒体,而被吞噬的蓝藻成为了叶绿体。根据
所给信息,下列哪个选项最有可能是错送的()
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是环状的
B.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有核糖体
C.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有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
D.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被类似核膜的生物膜包裹着
2.下列关于“a-淀粉酶的固定化及淀粉水解作用的检测”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淀粉溶液过柱时控制流速,是为了使底物在反应柱中反应充分
B.洗涤反应柱时控制流速,是为了防止洗去已固定的a-淀粉酶
C.本实验中的a-淀粉酶从枯草杆菌中提取且相对较耐高温
D.洗涤后的反应柱应高温灭菌后保存,避免微生物分解反应柱中的酶
3.酿脓链球菌侵入人体后,通过刺激人体产生相应抗体,可以引起心肌细胞损伤,进而诱发风湿性心脏
病。在这一过程中()
A.发生了强烈的过敏反应B,细胞免疫发挥主要作用
C.心肌细胞诱导产生抗体D.需要多种免疫细胞参与
4.洋葱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喀呢脱氧核昔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
的培养基中继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个细胞周期中,细胞内放射性迅速升高的时期是分裂前期
B.第一个细胞周期结束后,每个子细胞中都有一半的染色体被标记
C.第二个细胞周期的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中仅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D.一个细胞完成两个细胞周期后,产生的含3H的子细胞数为1或2或3或4
5.某雌雄同株的二倍体植物中,控制抗病(A)与易感病(a)、高茎(B)与矮茎(b)的基因分别位于两
对染色体上。让纯种抗病高茎植株与纯种易感病矮茎植株杂交,h全为抗病高茎植株,Fi自交获得的上
中,抗病高茎:抗病矮茎:易感病高茎:易感病矮茎=9:3:3: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等位基因A、a与B、b的遗传既遵循分离定律又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Fz中的抗病植株分别进行自交和随机交配,后代中抗病基因频率均不变
C.F?中的抗病高茎植株进行自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25:5:5:1
D.F2中的抗病高茎植株随机交配,后代的性状比例为27:9:9:1
6.月季花不仅是我国原产品种,更是北京市市花,已有千年的栽培历史,在世界上被誉为花中皇后,经
过一百多年创造了两万多个园艺品种,这体现了()
A.生物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
D.生态多样性
7.为研究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的转化因子是DNA还是蛋白质,进行了下图所示的转化实验。
对本实验作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无S型菌
细胞提取物的培养液细胞提取物的培养液细胞提取物的培养液
甲组乙组丙组
A.本实验通过酶解去除单一成分进行研究
B.甲、乙组培养基中只有S型菌落出现
C.蛋白酶处理结果显示提取物仍有转化活性
D.本实验结果表明DNA使R型菌发生转化
8.下列关于"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既有模拟一对纯合亲本杂交产生F”又有模拟Fi自交产生F2
B.既有模拟等位基因的分离,又有模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C.既有模拟产生的配子类型,又有模拟雌、雄配子的受精作用
D.既有模拟F2的基因型及比例,又有模拟匕的表现型及比例
9.蝗虫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较少(雌蝗虫2N=24,雄蝗虫2N=23),它由X染色体数决定性别(雌性XX,
雄性X0)。现有一个进行正常分裂的蝗虫细胞,显微观察发现,含有12条染色体,呈现12种不同的形态
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存在等位基因
B.该细胞如果在体内完成分裂后可以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C.该细胞的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1:1
D.该细胞可能取自卵巢,也可能取自精巢
10.某科研小组对水稻进行转基因,将雄配子致死基因A、紫色素生成基因P导入细胞,发现两个基因插
入位置如图所示。已知基因P的表达可使种子呈现紫色,对该转基因个体分析错误的是()
A.该个体产生含有A、P基因的雌配子比例约为1:1
B.若在次级精母细胞中同时出现基因A与P,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了交叉互换
C.形成配子时,基因A与P的分离只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该转基因个体自交一代种子全为紫色,含有致死基因的个体占以
11.某同学探究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情况(实验中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结果如下表。下列相
关叙述正确的是()
处理试管20%肝脏研
温度实验现象
H2021.5%FeCli
编号磨液
12mL————室温—
22mL————90℃++
12mL2滴——室温+
42mL4滴—室温++
52mL—2滴室温+++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和温度
试管的处理降低了分解反应的活化能
B.1H2O2
C.试管4中继续增加FeCk的量,气泡不再增加
D.试管5迅速放在90℃环境中,因酶的失活而不产生气泡
12.某实验小组用一定浓度的蔡乙酸(NAA)溶液和激动素(KT)溶液探究二者对棉花主根长度及侧根数
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口主根长度
30
1o25卡
日1O8.甲:空白对照
o20法
坦
615宣乙:NAA
谀o10
苑
基o丙:KT
4Z.瘁
照o5T:NAA+KT
叫6
OO
甲乙丙丁
A.单独施用NAA或KT均能使棉花主根长度及侧根数增加
B.NAA能一定程度地消除根的顶端优势,而KT能增强根的顶端优势
C.NAA能抑制主根生长,KT能促进主根生长,且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
D.一定浓度的NAA对KT促进侧根数增加的效应具有增强作用
13.弃耕农田的群落类型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现象属于群落的
A.时间结构B.水平结构C.原生演替D.次生演替
14.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会产生过量的神经元,只有能接受到足量靶细胞分泌的生长因子的神经元才能生
存下来,并与靶细胞建立连接,从而保证神经元与所支配的靶细胞数量相适应,实现神经系统对生命活动
的准确调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量神经元的调整通过细胞凋亡过程实现
B.神经元与靶细胞间可通过化学信号进行双向信息传递
C.神经元凋亡后被吞噬细胞清除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
D.神经元的凋亡是受基因控制的、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15.科研人员研究温度对甲、乙两种植物净光合作用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下图。据图推测合理的是
°1020304050
叶温/P
A.甲植物和乙植物在30℃时,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相等
B.温度长时间保持在45C时,甲植物和乙植物都可以正常生长
C.50C之前,限制乙植物净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条件是COz浓度
D.若将甲、乙植物同置于凉爽地带,则受影响较大的是甲植物
16.图1、图2表示Tz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两个实验,不正确的是
A.甲处的噬菌体一定含有放射性
B.乙处的噬菌体不一定含放射性
两个实验结合起来能证明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C.DNAT2
D.如果培养2代以上,乙处含放射性的噬菌体并不增多
17.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菜的遗传物质有DNA和RNA两种
B.人体细胞内的DNA和转运RNA中均含有碱基对
C.洋葱根尖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均含有少量DNA
D.RNA合成时,RNA聚合酶与基因的起始密码子相结合
18.如图表示动物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激素,当某人走出房间进入寒冷环
境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中激素①、②、③的含量会增加
B.骨骼肌受有关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
C.激素③作用的靶器官只有甲状腺
D.激素①、②对垂体的作用效应都为促进
19.(6分)细胞内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均需酶的参与,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需要多种酶参与
B.一种酶可以成为另一种酶作用的底物
C.增加底物浓度,酶促反应的速率将会加快
D.验证酶的专一性实验中酶的种类可以是自变量
20.(6分)研究发现某糖尿病的病因是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攻击和破坏了胰岛。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A.这种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的水平低于正常值
C.患者可以通过定期注射胰岛素缓解病情
D.补充促进T细胞分化的药物可以缓解病情
21.(6分)如图为研究某一种群迁入两个新环境(理想环境和适宜生存但条件有限环境)后围绕种群数
量变化而建立的相关数学模型,其中对Y的含义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若①为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某模型,则Y代表种群数量
B.若②为有限条件下种群的某模型,则Y代表种群数量
C.若③为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某模型,则Y可代表人或入-1
D.若④为有限条件下种群的某模型,则Y可代表增长速率
22.(8分)图为生物学中整体与部分的概念关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为人体内环境,并且有;口加一,的关系,则m是血浆
B.若।为可遗传变异,w是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的原理,则w是基因重组
c.若।为构成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并且n和in人人生来就有,则w是特异性免疫
D.若।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并且由n和in构成营养结构,则iv是分解者
23.(8分)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及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温破坏蛋白质中的肽键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变得松散
B.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
C.细胞分裂间期既有DNA的复制又有蛋白质的合成
D.细胞凋亡只发生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
24.(10分)下列与生物实验操作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经健那绿染液染色的人口腔上皮细胞,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结构
B.将双缩服试剂A液与B液混合,摇匀后检测豆浆中的蛋白质
C.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中,不需要另设置对照实验
D.在“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卡诺氏液的作用是固定细胞的形态
25.(10分)真核细胞需氧呼吸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葡萄糖丙丽酸
A.过程①、②均产生少量ATP,过程③产生大量ATP
B.过程②发生在线粒体基质,过程③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C.过程①、②、③均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D.过程①、②、③均能产生[H]
26.(12分)货币状掌跖角化病是一种遗传病,患者脚掌部发病一般从幼儿学会走路时开始,随年龄增长,
患处损伤逐步加重;手掌发病多见于手工劳动者。如图为某家族中该病的遗传系谱,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社会群体调查可推断出此病的遗传特点
B.货币状掌跖角化病的症状表现仅由基因决定的
C.由家系图判断此病最可能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W代中患者与正常人婚配生女儿可避免此病的遗传
27.(12分)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除了一个因素之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是对照实验
B.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的实验中,自变量为琼脂块表面积与体积比,因变量为NaOH在琼脂块
中的扩散体积与琼脂块体积比
C.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可通过预试验减小误差
D.采用建立模型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人体血糖的调节机制
28.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醋酸菌的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B.大肠杆菌的核糖体是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合成场所
C.蓝藻的细胞壁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水解
D.洋葱的中心体可参与细胞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
29.研究表明,植物顶端优势状态下发现不同植物激素对侧芽生长的影响不同(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
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A组B组C组
处理方式不作处理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赤霉素处理顶芽
侧芽生长情况生长受抑制抑制作用解除抑制作用加强
A.A、C组比较,用赤霉素处理顶芽能使顶端优势现象不明显
B.A组侧芽生长受抑制是因为侧芽细胞不能产生生长素
C.A、B组比较,表明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相反
D.A组侧芽受到抑制是因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积累过多
30.水分子存在两种跨膜运输机制,一种是通过脂双层的自由扩散,另一种是通过水通道蛋白跨膜运输。
研究者据此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分为两组,甲组:肾小管上皮细胞+生理盐水配制的蛋白酶溶液;乙组:
肾小管上皮细胞+等量的X。将甲、乙两组制成装片,在盖玻片一侧滴加清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显
微镜下观察在相同时间内两组细胞发生破裂的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组为对照组,其中的X为生理盐水
B.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吸水方式
C.若甲组细胞破裂数小于乙组,则说明水分子仅通过通道蛋白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D.若甲、乙两组细胞破裂数差异不大,则说明水分子主要以自由扩散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31.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其中某阶段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过程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合成了大量的ATP
B.线粒体膜上的蛋白质都是由线粒体DNA上的基因控制合成的
C.图中蛋白质复合体①②均具有运输和催化功能
D.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来自ATP的水解
32.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作为《湿地公约》缔约国,对湿地
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开发和建设责无旁贷。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湿地生态系统能调节气候、蓄洪防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湿地生态系统演替的速度,但不能改变演替的方向
C.少量生活污水流入人工湿地不会造成明显影响,这说明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
D.湿地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提高群落的丰富度和增加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33.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所用的液体培养基需要高压蒸汽灭菌
B.PCR体系中应该加入解旋酶和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C.核移植获得的克隆动物只具有供体亲本的遗传性状
D.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到愈伤组织即可获得细胞分泌物
34.下图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激素③
A.激素①只作用于垂体
B.激素③只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
C.寒冷情况下,激素①分泌量增加,导致激素②与激素③分泌量增加
D.摄入碘不足时,激素③分泌量减少,导致激素①与激素②分泌量增加
35.下列对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解读,不合理的是()
出生率或死亡率
—出生率
一死亡率
।d
।
h种群密度
存
活
率
尸种群密度
图3
A.图1、2为种群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图3所示为曲线II条件下种群的存活率
B.鱼类捕捞在图1的e点、图2的g点和图3的i点时进行,能获得最大日捕捞量
C.若图1为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则I为培养早期,H的cd段酒精大量积累
D.图3曲线的k点,种内斗争最激烈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50分)
36.下图1表示光合作用示意图,图2表示某研究小组在探究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对小麦幼苗光合作
用影响时所得到的实验结果(lx为光照强度的单位)。回答下列问题:
在叶绿体内可以继续反应生成F,或转运至细胞质基质中生成G。淀粉是植物重要的储能物质,蔗糖是糖
类转运的主要形式,根据以上信息,写出F、G分别是、。
(2)当光照突然停止时,D/C3会(填"增加"、"不变"或"减少")。冬季为了增加大棚中蔬菜
的产量,菜农会在夜晚将棚顶打开,原因是.
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分别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和。当环境中浓度为1
(3)C02ZOOmg.L
时,小麦幼苗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速率。
(4)在二氧化碳浓度为300〜400mg范围内,限制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d点净光合
速率大于c点,原因是.
37.抱堆黑粉菌是一种真菌,能引起玉米患丝黑穗病。科研人员将水稻细胞中的几丁质酶基因导入玉米细
胞中,使玉米获得了抗丝黑穗病的能力。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获得水稻的几丁质酶基因,可提取水稻细胞的mRNA,在________酶的作用下合成多种互补DNA
片段,再与载体连接后储存在一个受体菌群中,这个受体菌群叫作水稻的,利用PCR技
术扩增获取的目的基因的前提,是有,以便合成合适的引物。
(2)用农杆菌转化法导入目的基因时,需要先将目的基因整合到.自然条件下,农杆菌更容易
感染植物的受伤部位,原因是。
(3)基因工程和杂交育种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o可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让玉米获得
水稻的抗丝黑穗病的能力,而不能通过杂交育种的方式实现,体现了基因工程育种具有
的突出优点。
38.2019年武汉病毒性肺炎病例被发现,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2月11日该病毒被世界
卫生组织命名C0VI0-19,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在_______内增殖。
(2)新型冠状病毒入侵人体过程中,病毒表面的S蛋白首先与人体细胞膜上ACEII蛋白结合,这体现细
胞膜的功能,之后该病毒入侵人体细胞。已知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进入宿主细胞
后,首先翻译出RNA聚合酶,这一过程需要的物质有(至少答3种)。
(3)新型冠状病毒入侵细胞后,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与被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
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在肺炎康复者的血清中存在________,能与新型冠状病毒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39.下图1为人体血糖浓度发生变化和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A、B、C、D表示不同激
素;图2表示人体激素的两种作用机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血特浓度降低
下丘脑机制1(内分泌腺
机制11(内分泌腺
代耐活动增强=肝冷肌肉等1R管受体2纪细胞的细胞膜
(1)受到寒冷刺激时,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兴奋,通过调节使,以减少散热;同时激素
(填写字母)分泌量增多,使机体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2)由图2可知,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具有功能。健康人饭后血糖升高,细胞合成和分
泌的激素D增加,激素D能促进组织细胞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激素D和
性激素的作用机制分别对应图2中的。
40.凤眼莲因繁殖能力超强,吸收N、P能力非常强大,因此既可作为动物饲料,还可捕捞晒干后施于土
壤,作为植物"绿肥”,20世纪30年代被引入中国,但现在却被称为"水上绿魔"。请回答下列有关凤眼莲
的问题:
(1)凤眼莲作为动物饲料、“绿肥”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作为外来物种,其种群数量呈现几乎指数增加的原因是o(至少答出两点)
(3)夏季来临,主要是蓝藻等迅速繁殖,在一些富含营养的水体中,会发生水华现象。蓝藻与凤眼莲都
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中的,但两者细胞结构主要区别是。
(4)我国科技人员创造了浮床生态工艺法来净化污水水华,化"废"为"宝",如图。在漂浮水面的浮床上
种植以凤眼莲为主等水生植物,与水面蓝藻等形成的种间关系,争夺等。利用
生物种间关系,你认为控制水华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提出你的合理建议:o浮
床上的凤眼莲能富集镉、汞等,但不适合做家畜饲料原因是o
植物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L20题每小题1分,21-3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D
【解析】
【分析】
提炼题干信息可知“线粒体体来源于被原始的前真核生物吞噬的好氧性细菌,叶绿体的起源是被原始的前
真核生物吞噬的蓝藻",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
A、由于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于原核生物,故其DNA是环状的,A正确;
BC、两种细胞器起源于两种原核生物,原核生物能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及DNA复制、转录等过程,故其含
有核糖体、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BC正确;
D、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无核膜,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应是裸露的,D错误。
故选D.
【点睛】
把握题干关键信息,能结合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异同点分析作答是解题关键。
2.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a-淀粉酶的固定化及淀粉水解作用的检测实验的相关知识点,回忆固定a-淀粉酶的实验原理、
过程等,注意几个流速控制的目的,据此答题。
【详解】
A、淀粉溶液过柱时控制流速,是为了使底物在反应柱中反应充分,使后面检测效果明显,A正确;
B、洗涤反应柱时控制流速,是为了让塑料管中的溶液流出并防止洗去已固定的a-淀粉酶,B正确;
C、本实验中的a-淀粉酶从枯草杆菌中提取且相对较耐高温,C正确;
D、洗涤后的反应柱高温灭菌的话,会使反应柱中的酶丧失活性,D错误。
故选D。
3.D
【解析】
【分析】
【详解】
抗体引起自身正常的心肌细胞损伤,是自身免疫病,A错误;抗体是在体液免疫过程产生,B错误;抗体
是由浆细胞分泌,C错误;体液免疫过程需要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等参与,D正确。故选:D,
4.C
【解析】
【分析】
将洋葱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嗑咤脱氧核甘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形成的子细胞中,每个DNA
分子的一条链含有放射性标记、一条链不含有放射性标记;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完成一
个细胞周期,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由一个DNA分子复制形成的2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含有
放射性,另一个DNA分子上不含有放射性,2个DNA分子分别位于2条染色单体上,由一个着丝点连接,
细胞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两条染色单体形成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级,分别进入两个细胞。
【详解】
A、第一个细胞周期中,细胞内放射性迅速升高是由于DNA分子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A错误;
B、第一个细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都含有放射性,因此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有放射性,B错误;
C、第二个细胞周期中,间期染色体复制,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染色单体上的DNA分子只有一个DNA分
子含有放射性,因此细胞周期的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中仅有一条单体被标记,C正确;
D、完成2个细胞周期后,随着姐妹染色体单体分开,随机进入两个子细胞,所以子细胞中有放射性的个
数至少有2个,最多有4个,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的知识点是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特点,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结合DNA分子的半保
留复制的特点和有丝分裂的过程进行解答。
5.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可知,两个纯合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Fi的基因型为AaBb,由F?中抗病高茎:抗
病矮茎:易感病高茎:易感病矮茎=9:3:3:1,可推知A、a与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自由
组合定律。
【详解】
A、由F2中抗病高茎:抗病矮茎:易感病高茎:易感病矮茎=9:3:3:1,可推知等位基因A、a与B、b位
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每对基因遵循分离定律,两对基因之间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由分析可推知,F2中的抗病植株基因型为AA(3)、Aa(加),A的基因频率为3,a的基因频率为
当Fz中的抗病植株自交时,后代为AA(J/3+V»x2y3=l/2),Aaaa(皿、加=必),其中A
的基因频率为羽;当Fz中的抗病植株随机交配时,后代为AA叫)、Aa(2x铝奶)、aa
(3x3=3),其中A的基因频率为明,B正确;
C、Fz中抗病植株为AA(3)、Aa(力),自交后代为AA(必x券=1/2)、Aa(l/2x加=3)、aa(皿、绢=必),
抗病:易感病=5:1;同理可推出,Fz中高茎植株自交后代高茎:矮茎=5:1,故F2中的抗病高茎植株进行
自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25:5:5:1,C正确;
D、Fz中抗病植株为AA(3)、Aa(加),随机交配后代为AA(加x?/3=S)、Aa(2x?/3x3=S)、aa(3x:V3=m),
抗病:易感病=8:1;同理可推出,F2中高茎植株随机交配后代高茎:矮茎=8:1,故匕中的抗病高茎植株随
机交配,后代的性状比例为64:8:8:1,D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要求能运用分离定律思想解决自由组合问题,注意区分自交和
随机交配是解题的关键。
6.B
【解析】
【分析】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
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详解】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物种之间的差异是由各
自的遗传物质决定的,生物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因此月季花经过一百多年创造了两万多个园
艺品种,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遗传多样性。
故选
Bo
7.B
【解析】
【分析】
格里菲斯的实验证明,在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但是不知道转化因子是什么。在艾弗里证明遗传
物质是DNA的实验中,艾弗里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分离开,单独的、直接的观察它
们各自的作用。另外还增加了一组对照实验,即DNA酶和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
【详解】
A、本实验通过加蛋白酶和DNA酶解去相应的物质,将DNA、蛋白质分开,用单一成分进行研究,A正确;
B、甲组是混合培养,乙组是出去蛋白质后再混合培养,均能发生转化,但转化率低,培养皿中有R型及
S型菌落,B错误;
C、乙组实验中加蛋白酶处理后,培养皿中有S型菌落,则说明提取物仍有转化活性,C正确;
D、丙组实验中加入DNA酶后,没有S型菌落,说明DNA的结构被破坏了,若是结构完整,则有S型菌
落,进一步对照说明DNA使R型菌发生转化,D正确;
故选B。
8.A
【解析】
【分析】
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实验目的是:
1.通过一对相对性状杂交的模拟实验,认识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要相互分离,认识受精作用时雌、雄配
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通过两对相对性状杂交的模拟实验,探究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
A、由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实质是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故
实验中模拟了Fi自交产生F2(既包括了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也包含了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A错误;
B、根据实验目的可知,实验中既有模拟等位基因的分离,又有模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B正确;
C、实验中既让学生模拟产生的配子类型体会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又模拟受精作用过程中雌、雄配子的
随机结合,C正确;
D、实验中既有模拟F2的基因型及比例的出现过程,又模拟出的表现型及比例的出现过程,D正确。
故选A。
9.D
【解析】
【分析】
雌性蝗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产生的卵细胞为X型,雄性蝗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0型,产生的精子可
能为X或。型,雄蝗虫产生的精子和雌蝗虫产生的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相同或者比卵细胞少1条。
【详解】
蝗虫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24或23条,现有一个进行正常分裂的蝗虫细胞,显微观察发现,含有12
条染色体,呈现12种不同的形态结构,说明该细胞为减数分裂的细胞,可能是含有染色单体的减数第二
次分裂前期、中期,也可能是不含染色单体的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末期,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
离时等位基因分离,所以该细胞不含等位基因,且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若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
期的图像,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数=1:2。由于卵细胞和精子形成的过程中,都能形成含X的染色体
数为12条的配子,即减数第二次分裂都会出现含12条染色体,呈现12种不同的形态的细胞,综上分析,
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0.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基因A和P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
【详解】
A、A、P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雄配子致死基因A不能使雌配子致死,故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配子种类
及比例为A:P=l:1,A正确;
B、次级精母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若同时出现基因A与P,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
了交叉互换,B正确;
C、若发生交叉互换,则形成配子时,基因A与P的分离也可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C错误;
D、该转基因个体产生的雌配子及其比例为A:P=l:1,产生的雄配子只有P,因此自交后代中子一代全
为紫色,含有致死基因的个体占V2,D正确。
故选Co
11.B
【解析】
【分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1.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4.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
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
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详解】
A、实验设计要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或温度,A错误;
B、试管1的处理是加入1.5%FeCk,Fe“能作为无机催化剂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正确;
C、试管4中继续增加FeCk的量,提高了催化剂浓度,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泡会增加,C错误;
D、若把5号试管迅速放在90℃环境中,过氧化氢酶变性失活,但过氧化氢高温下会分解,其实验现象将
与2号试管的相近,D错误。
故选B。
12.B
【解析】
【分析】
分析柱形图: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施加试剂的种类,因变量是主根长度和侧根数,甲乙组对比来看,NAA能
抑制主根生长,甲丙组对比来看,KT能促进主根生长;乙、丁组对比可知,一定浓度的KT对NAA促进侧
根生长的效应具有增强作用。
【详解】
A、对比甲、乙、丙柱形图可知,NAA和KT对主根和侧根的生长效应不同,其中NAA促进侧根的生长,
抑制主根的生长,而KT则相反,A错误;
B、对比甲和乙柱形图可知,NAA促进侧根的生长,能一定程度地消除根的顶端忧势,对比甲和丙柱形图
可知,KT促进主根的生长,抑制侧根生长,说明KT能增强根的顶端优势,B正确;
C、本实验没有不同浓度的KT和NAA作对比,不能证明KT和NAA浓度变化对主根生长的影响,C错误;
D、乙、丁组对比可知,一定浓度的KT对NAA促进侧根生长的效应具有增强作用,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a-蔡乙酸(NAA)溶液和激动素(KT)对棉花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柱
形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难度适中。
13.D
【解析】
【分析】
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
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
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详解】
弃耕农田的群落类型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现象属于群落演替,弃耕的农田上原本就存在一些植被或种
子或繁殖体,因此其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D正确。
14.C
【解析】
【分析】
该题属于信息题,神经元会过量产生但只有部分细胞"接受到足量靶细胞分泌的生长因子的神经元才能生
存下来,并与靶细胞建立连接”,表明有的细胞会死亡,而这种情况属于人体发育过程中正常存在的细胞
凋亡过程。
【详解】
A、未接受足量靶细胞分泌的生长因子的神经元最终会死亡,而这是生物体正常发育中存在的生理现象,
应该是细胞凋亡,A正确;
B、靶细胞分泌的生长因子的可以作用于相关的神经元,后续神经元产生的神经递质可以作用于靶细胞,
这是双向信息传递,B正确;
C、吞噬细胞吞噬细胞的凋亡的神经元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
D、凋亡是细胞的编程性死亡,是在凋亡基因的控制之下完成的,也受环境的作用,D正确;
故选Co
15.B
【解析】
【分析】
上图是温度对甲、乙两种植物净光合作用的影响,净光合速率=光合速率-细胞呼吸速率。甲植物和乙植物
在30℃时,净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相等。温度大于30℃后,乙植物净光合速率积累的有机物增加,而
甲植物净光合速率积累的有机物减少。
【详解】
A、甲植物和乙植物在30C时,净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相等,错误;
B、温度长时间保持在45C时,甲植物和乙植物净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都大于0,表明有积累,此时甲
植物和乙植物都可以正常生长,正确;
C、50℃之前,限制乙植物净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条件是温度因素,错误;
D、由上图可知:50℃之前,乙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不断升高,而甲植物在30℃之后净光合速率下降,
说明乙植物喜高温,若将甲、乙植物同置于凉爽地带,则受影响较大的是乙植物,错误。
故选B»
【点睛】
对于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
1、植物每天的有机物积累量取决于光合速率与细胞呼吸速率的代数差值(即净光合速率),若大于零,则
净积累,植物生长;若小于零,则消耗,植物无法正常生长。
2、在有关问题中,若相关数据是在黑暗(或光照强度为零)时测得,则该数据代表呼吸速率.黑暗中只进
行细胞呼吸,净光合速率为负值,真光合速率为零.若是在光下测得,则该数据代表净光合速率,只有特
别说明是光合总量时,才代表真光合速率。
16.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甲处噬菌体是利用被35s或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出的子代噬菌体,其一定含有放射性,A正确;
B.噬菌体利用大肠杆菌的原料进行DNA的半保留复制,子一代噬菌体都含有"P,子二代噬菌体则不一
定含有"P,故乙处的噬菌体不一定含放射性,B正确;
C.乙处的噬菌体不一定含放射性,图2实验不能证明DNA是0噬菌体的遗传物质,C错误;
D.由于DNA复制的半保留特点,每个噬菌体复制n代,含"P的噬菌体占即培养2代以上,乙处
含放射性的噬菌体所占比例越来越小,D正确。
故选C。
17.B
【解析】
【分析】
1、除少数病毒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2、发菜为原核生物。
【详解】
A、发菜的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
B、人体细胞内的DNA分子中碱基成对存在,转运RNA中含有部分碱基对,B正确;
C、洋葱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C错误;
D、转录时RNA聚合酶与基因的某一部位相结合,起始密码子位于mRNA上,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DNA和RNA在生物体内的存在部位、结构以及RNA的合成,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归纳。
18.D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激素①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②为甲状腺激素,激素③为促甲状腺激
素,当人进入寒冷环境中时,激素①②③的含量会增加,A正确;骨骼肌受神经系统直接支配,会发生
不自主战栗,增加产热量,B正确;激素③为促甲状腺激素,其靶器官只有甲状腺,C正确;激素②为
甲状腺激素,对垂体的作用效果是抑制,D错误。
19.C
【解析】
【分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
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
度和PH值。
【详解】
A、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包括一系列反应,需要多种酶的参与,A正确;
B、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或RNA,蛋白质和RNA都可以被相应的酶水解,B正确;
C、如果酶的数量有限,当底物的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酶促反应的速率达到最大值,不会随底物的增
加而加快,C错误;
D、验证酶的专一性实验中可以选择同一底物和不同种酶,也可以选择不同的底物和同种酶,若是前者,
实验的自变量为酶的种类,若是后者,实验的自变量为底物的种类,D正确。
故选Co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酶的概念以及酶的特性,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20.D
【解析】
【分析】
1.由于免疫系统过分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发的,这类疾
病就是自身免疫病。
2.胰岛素由胰岛。细胞产生,生理作用为降血糖。
【详解】
A、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攻击胰岛(J细胞,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细胞,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
B、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低于正常水平,B正确;
C、定期注射胰岛素可以缓解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的糖尿病,C正确;
D、促进T细胞分化,可以形成更多攻击胰岛。细胞的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不利于缓解病情,D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通过糖尿病的发病原因,考查血糖调节与自身免疫病的相关知识,要求识记自身免疫病的概念、胰岛
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明确该糖尿病的致病机理是解题的关键。
21.A
【解析】
【分析】
”'型曲线是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种群
的增长率为恒定的数值。"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
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少,在k/2处种群增长速率最
大。
【详解】
A、曲线①是理想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速率曲线而非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因为种群数量的起点不能为0,A
错误;
B、曲线②为有限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变化的S型曲线,B正确;
C、曲线③代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曲线的相邻世代种群数量的倍数关系(即A)或增长率(即
A-1),它们都稳定不变(且必须入>1),C正确;
D、曲线④为种群数量变化的S型曲线的增长速率曲线,D正确。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意在考查学生识图和判断能力。要注意曲线的起点,表示种群数量的曲线一
般不是从0开始。
22.B
【解析】
【分析】
人体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又叫细胞外液;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步移;
人体免疫系统包括三道防线,其中第一和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生
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详解】
人体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若।人体内环境,并且有km_4的关系,则皿是血浆、n是组
织液、W是淋巴,A正确;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的方法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B错误;若若I为
构成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并且II和in人人生来就有,说明II和m是非特异性免疫,则w是特异性免疫,
C正确;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这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因此若।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并
且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