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知识点简说_第1页
高中文言文知识点简说_第2页
高中文言文知识点简说_第3页
高中文言文知识点简说_第4页
高中文言文知识点简说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文言文知识点简说·句式篇】一、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例如: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③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④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

⑤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⑥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史记·项羽本纪》)

⑦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史记·项羽本纪》)

⑧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战国策·荆轲刺秦王》)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2.在主谓之间加“乃、则、即、皆、本、亦、诚”等词来表示肯定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③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④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⑤梁父即楚将项燕。《陈涉世家》⑥环滁皆山也。(欧阳修《醉翁亭记》)⑦臣本布衣。(诸葛亮《出师表》)⑧且相如素贱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⑨熊掌,亦我所欲也。(《孟子》)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③汝是大家子(《孔雀东南飞》)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②非汉所望也(《汉书·苏武传》)③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①刘备天下条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刘豫州王室之胃。(司马光《赤壁之战》)二、倒装句1、宾语前置

在古代汉语里,宾语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是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充当宾语的疑问代词,如“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这里的“是以”即“以是”。又如:①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司马迁《鸿门宴》)

③沛公安在?(“在安”)(司马迁《鸿门宴》)

④不然,籍何以至此?(“以何”)(司马迁《鸿门宴》)⑤奚以知其然也?(“以奚”)(庄子《逍遥游》——⑥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即“而今在安”)(苏轼《赤壁赋》)⑦又何羡乎(宾语前置句,即“又羡何乎”)(苏轼《赤壁赋》)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①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苏轼《石钟山记》)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未有之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至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即为“不知句读,不解惑”。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即“唯图利”)、“唯命是从(即“唯从命”)”等。又如:①何厌之有(即“有何厌”)(《烛之武退秦师》)②何陋之有(即“有何陋”)(《陋室铭》)③何罪之有(即“有何罪”)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亚父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亚父面向南坐”。

2、主谓倒装一般为强调谓语,将谓语放到前边。如: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即“汝之不惠甚矣”。②渺渺兮予怀《赤壁赋》,即“予怀兮渺渺”。3、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在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介词+名词、代词)在动词前边的作状语,在动词后边的作补语;而文言文中,介词结构明明在动词的后边,翻译的时候却必须作状语。1.“以……”的形式。如:①投以骨(《狼》),即“以骨投”。②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即“以当世之咨臣事”。③具告以事(《鸿门宴》),即“具以事告”。④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即“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饰”。⑤验之以事(《寡人之于国也》),即“以事验之”。⑥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即“以桑树之”。⑦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即“以孝悌之义申之”。2.“于……”(“乎”)的形式。①以其无礼于晋,即“以其于晋无礼”。②函封,燕王拜送于庭(《荆轲刺秦王》),即“燕王于庭拜送”。③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

即“得于此复见将军”。④当其欣于所遇(《兰亭集序》),即“当其于所遇欣”。⑤亦将有感于斯文(《兰亭集序》),即“亦将于斯文有感”。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即“青,于蓝取之,而于蓝青”。⑦颁白者可以不负戴于道路也(《寡人之于国也》),即“颁白者可以不于道路负戴也”。⑧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赋》),即“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游”。⑨学于余(《师说》),即“于余学”。⑩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即“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乎吾先”。4、定语后置定语分为领属性和修饰性两大类。现代汉语一般为定语在前,中心词在后,而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中心词在前,定语在后的情况。在文言文中,能后置的定语大多是修饰性的定语。有以下几种方式:(1)“中心语+定语+者”的形式,如:①求人可使报秦者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③客有吹洞萧者④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⑤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⑥求人可使报秦者(2)“中心语+之+定语+者”的形式,如: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担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3)“中心语+之+定语”的形式,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三、省略句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活力句更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省略主语。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年矣,而乡邻之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主语要补充出来。主要有“承前式”和“蒙后式”,例如:

=1\*GB3①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承前式)

=2\*GB3②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蒙后式)

2、省略谓语。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为主要补充出来。又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判论战》)

3、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语“拜”的宾语“之”。又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4、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如:“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张衡传》)句中省略了介词“于”。又如:“赐之彘肩。”(《鸿门宴》)句中省略了介词“以”。泽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以下是课文中的例子:=1\*GB3①见燕使者(于)咸阳宫=2\*GB3②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3\*GB3③委命(于)下吏=4\*GB3④聚之(于)咸阳=5\*GB3⑤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6\*GB3⑥身死(于)人手=7\*GB3⑦威振(于)四海=8\*GB3⑧遂与秦王会(于)渑池。四、被动句

什么是被动句?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

①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②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③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