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二二年高中段学校招生模拟考试(一)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P-31Ca-40Na-23第I卷(选择题共16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其中1~4小题各1分,5~10小题各2分,本大题共16分)1.中华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化学知识。从化学视角对下列俗语,诗词的解释错误的是()A.“满架蔷薇一院香”——分子不断地运动B.“百炼成钢”——降低生铁中碳元素的含量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发生的是物理变化D.“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金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1题答案】【答案】D【解析】【分析】A.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百炼成钢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满架蔷薇一院香,是因为蔷薇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蔷薇花香,故选项说法正确;B.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在于含碳量不同,钢的碳含量低,在空气中锤打,目的是让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从而降低含碳量,故选项说法正确;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是形状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D.“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金在加热的条件下也不能与氧气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百炼成钢、分子的基本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2H:表示两个氢元素B.2CH4:表示两个甲烷分子C.NO2:表示二氧化氮中含有两个氧原子D.Mg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2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A.元素符号之前数字表示原子个数,2H表示2个氢原子,元素不讲个数,故选项错误;B.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其分子个数,2CH4中的“2”表示两个甲烷分子,故选项正确;C.化学式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的该元素原子的个数,NO2中数字“2”表示1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故选项错误;D.元素符号右上角数字表示一个离子带的电荷数,Mg2+中数字“2”表示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故选项错误。故选:B。3.分类、归纳等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归纳中正确的是A.有机物:C2H5OH、CH3COOH B.氧化物:SO2.C6H12O6C.人体必需微量元素:CA.Se D.复合肥:KNO3.CO(NH2)2【3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A.C2H5OH、CH3COOH都含碳元素,都属于有机物,故选项正确;B.C6H12O6中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C.Se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Ca属于人体中的常量元素,故选项错误;D.KNO3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故选:A。4.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灼烧纯羊毛线,产生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B.向氯化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蓝色沉淀C.向铁锈中加入稀硫酸,振荡,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变为浅绿色D.红热的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4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A.羊毛线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纯羊毛线,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故选项说法正确;B.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氯化钠,会观察到产生蓝色沉淀,故选项说法正确;C.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向铁锈中加入稀硫酸,振荡,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变为黄色,故选项说法错误;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5.下列选项中各种溶质的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的是A.NaOH、NH4Cl、Fe2(SO4)3 B.KNO3.AgNO3.NaClC.H2SO4.K2SO4.HNO3 D.KCl、CH3COOH、Na2CO3【5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A.NaOH溶液与NH4Cl、Fe2(SO4)3反应,分别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红褐色沉淀,有明显现象,故选项错误;B.AgNO3.NaCl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有明显现象,故选项错误;C.三者不反应,混合后无明显现象,故选项正确;D.CH3COOH、Na2CO3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有明显现象,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根据若没有沉淀、气体生成,则反应发生时现象不明显,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要注意无明显现象这一限制条件。6.如图是甲和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甲和乙两溶液都是饱和溶液B.t1℃时,等质量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C.t2℃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0%D.将t2℃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6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A.图中阴影部分位于乙物质溶解度曲线下方,表示的乙的不饱和溶液,错误;B.t1℃时,甲乙溶解度相等,则等质量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正确;C.t2℃时,甲的溶解度为60g,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错误;D.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将t2℃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乙物质析出晶体,仍为饱和溶液,错误。故选B。7.某同学为验证镁、铁、铜、银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金属片均已打磨,且其形状大小相同;实验①②③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和体积均相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对比实验①②反应的剧烈程度,能判断出镁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分析实验②④的现象,能判断出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C.分析实验④的现象,能判断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D.分析四个实验的现象,能判断出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7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A.金属与酸反应,反应越剧烈,金属活动性越强,对比实验①②反应的剧烈程度,能判断出镁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A正确。B.②稀盐酸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说明金属活动性,铁在氢前,④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说明金属活动性铜大于银,不能判断出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错,符合题意。C.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和活动性弱的金属盐溶液反应,分析实验④的现象,能判断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C正确。D.对比实验①②反应的剧烈程度,能判断出镁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镁>铁>氢,实验③铜和稀盐酸不反应,说明活动性氢>铜,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和活动性弱的金属盐溶液反应,分析实验④的现象,活动性铜>银,故金属活动性,镁>铁>铜>银,D正确。故选:B8.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O2Fe3O4FeB.H2O2H2H2OC.Ca(OH)2CaCO3Na2CO3D.CO2COH2CO3【8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故A正确;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不能生成氢气,故B错误;C.氢氧化钙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但碳酸钙不能和氯化钠发生反应,故C错误;D.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但一氧化碳不能和水发生反应,故D错误。故选A。9.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酸雨的pH<7,所以pH<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碳酸钠溶液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D.酸在水溶液中会解离出H+,所以在水溶液中解离出H+的化合物一定是酸【9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A.酸雨的pH<7,但pH<7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正常雨水的pH为5.6,酸雨是pH小于5.6的雨水,故选项推理错误;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选项推理错误;C.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故选项推理正确;D.酸在水溶液中会解离出H+,在水溶液中解离出H+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如硫酸氢钠,故选项推理错误。故选:C。10.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选择试剂操作方法A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熟石灰取样,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研磨闻气味B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铁粉稀盐酸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烘干C从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剩余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D检验碳酸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钠稀盐酸硝酸银取样,先加入过量稀盐酸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液A.A B.B C.C D.D【10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A.氯化铵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氯化钾和熟石灰不反应,可以取样,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研磨闻气味,进行鉴别,不符合题意;B.铁能与稀盐酸反应,铜与稀盐酸不反应,可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烘干,得到铜,不符合题意;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剩余固体中含氯化钾和二氧化锰,氯化钾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故可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二氧化锰,不符合题意;D.取样,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除去碳酸钠,但是引入了氯离子,影响对氯化钠的检验,符合题意。故选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4分)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17分)11.中国科学院“科学”号科考船,首次在海底倒置湖中观测到气态水的存在。倒置湖内有气态水、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等物质,这些物质共含有________种元素,写出有机物的化学式________。硫化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11题答案】【答案】①.四##4②.CH4③.-2【解析】【详解】①水、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中含有氢、氧、碳、硫四种元素;②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机物,但二氧化碳的性质与无机物类似,习惯上还是将其看做无机物,其中甲烷属于有机物,其化学式为:CH4;③硫化氢的化学式为H2S,氢元素显+1价,由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原则可知,硫元素显-2价。12.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1)A中现象:烧杯②中溶液变红。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变红”的原因_____。(2)B中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水,其作用是_____。(3)C实验完毕,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具有_____的性质;若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可能存在的原因是_____(写出一条即可)。【12题答案】【答案】①.氨分子不断运动,进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使酚酞试液变红②.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③.难溶于水④.红磷量不足,没有把氧气消耗完(或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解析】【详解】(1)氨分子不断运动,进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使酚酞试液变红;(2)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所以B中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水,其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3)C实验完毕,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具有难溶于水的性质;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可能存在的原因是:红磷量不足,没有把氧气消耗完;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故答案为(1)氨分子不断运动,进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使酚酞试液变红;(2)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3)难溶于水;红磷量不足,没有把氧气消耗完(或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分子的性质,知道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注意事项。13.在探究碱的性质时,用到了氢氧化钾,小铭在整理实验台时发现,盛有氢氧化钾固体的试剂瓶没有盖上瓶盖。他认为瓶中氢氧化钾已有部分变质,他推理的依据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要证明氢氧化钾部分变质,请写出实验步骤、可能的现象及相关推理___________。【13题答案】【答案】①.②.取氢氧化钾固体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含有碳酸钾;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证明含有氢氧化钾,则氢氧化钾固体部分变质【解析】【详解】氢氧化钾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OH+CO2=K2CO3+H2O;要证明氢氧化钾部分变质就是要证明同时存在碳酸钾和氢氧化钾,思路是先检验并除尽碳酸钾,再检验氢氧化钾,步骤为:取氢氧化钾固体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含有碳酸钾;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证明含有氢氧化钾,则氢氧化钾固体部分变质。14.海洋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海水“晒盐”和海水“制碱”体现了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智慧,请根据粗“制碱”的流程图(如图)回答问题:(1)步骤I除杂中,常见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物理方法,即用NaCl溶液浸洗粗盐,溶解除去其中的可溶性杂质,则浸洗溶液应选用NaCl的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二是化学方法,操作步骤依次为:加水溶解→加过量试剂①→加过量试剂②→过滤→加适量盐酸,以下试剂①②组合选用合理的是________。A.①Ca(OH)2②Na2CO3B.①Na2CO3②Ca(OH)2C.①KOH②Na2CO3D.①NaOH②Na2CO3(2)步骤Ⅲ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写出步骤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14题答案】【答案】(1)①.饱和②.AD(2)①.使溶液呈碱性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②.【解析】【小问1详解】温度不变的条件下,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同种溶质,用NaCl溶液浸洗粗盐时,目的是溶解除去其中的可溶性杂质,但氯化钠不能溶解,因此浸洗溶液应选用NaCl的饱和溶液;利用化学方法除去杂质氯化钙和氯化镁两种杂质,从实验的流程分析,试剂①②均为过量;A.先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除去镁离子;再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除去原有的和新引入的钙离子;充分反应后过滤,最后加入适量稀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故选项正确;B.先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除去钙离子和镁离子;再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会引入新杂质钙离子,故选项错误;C.先加入过量的KOH溶液除去镁离子;再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除去钙离子;充分反应后过滤,最后加入适量稀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但引入新杂质钾离子,故选项错误;D.先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镁离子;再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除去钙离子;充分反应后过滤,最后加入适量稀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故选项正确;故选AD;小问2详解】饱和食盐水呈中性,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先通氨气使溶液呈碱性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氨气、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6.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其中A是钠盐,且A.D都由三种元素组成,E是红棕色固体,且与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有黑色粉末生成,C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图中“—”表示两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2)反应①属于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B物质与E物质反应过程中,B物质具有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一个即可):_____。【16题答案】【答案】①.Na2CO3②.复分解反应③.还原性④.Fe2O3+3CO2Fe+3CO2(或2Fe2O3+3C4Fe+3CO2↑)【解析】【分析】根据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C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所以C是二氧化碳,E是红棕色固体,E会转化成C,所以E是氧化铁,E与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有黑色粉末生成,所以B是一氧化碳(或碳),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或氧化铁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其中氧化铁是红棕色,铁是黑色;A.D都会转化成二氧化碳,其中A是钠盐,且A.D都由三种元素组成,所以A.D都是碳酸盐,所以A是碳酸钠,D是碳酸钙,代入验证,推导合理。【详解】(1)A是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2)反应①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物质与E物质反应,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或氧化铁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过程中,B(一氧化碳或碳)物质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具有还原性;(3)反应②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化学方程式:Fe2O3+3CO2Fe+3CO2。或氧化铁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化学方程式:2Fe2O3+3C4Fe+3CO2↑。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11分)17.请回答下列问题。(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结合装置回答下列问题:①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②下列制取气体的反应可选用装置A的是________(填序号)。a.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制取Cl2b.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CO2c.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O2d.锌粒与稀硫酸制取H2③硫化氢(H2S)气体有毒,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形成酸,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SO2和水。实验室用块状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取H2S,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该实验需要对剩余的硫化氢气体进行尾气处理,下列方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a.用稀硫酸吸收b.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点燃(2)小华同学通过阅读课外资料得知,潜水艇中常用过氧化钠(Na2O2)作为供氧剂,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于是他用如图所示装置来制取CO2并验证其与Na2O2的反应:①装置B的作用________。②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E中收集到的气体________。③反应后装置C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成分是什么?小华为此又进行了如下探究:【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2CO3;猜想二:Na2CO3和Na2O2;猜想三:NaCO3和NaOH,你认为还可能是:___________。【设计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第一步: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振荡固体完全溶解,无气体产生样品中一定没有______第二步:取少量实验①所得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有白色沉淀猜想三正确第三步:取少量实验②所得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______溶液,振荡________【17题答案】【答案】(1)①.C##E②.c③.④.B⑤.b(2)①.是除去CO2气体中混有少量的HCl气体②.氧气##O2③.Na2O2.Na2CO3和NaOH④.Na2O2⑤.MaCl2等⑥.有白色沉淀等【解析】【小问1详解】①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所以收集装置选:C或E;②装置A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且用到酒精灯加热,所以使用A装置制备气体时所用药品为固态,反应发生需要加热。A.制取氯气时加热浓盐酸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浓盐酸为液体药品,属于固液加热型反应,故不能选用A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时用大理石和稀盐酸,用到了液体药品且不需要加热,故不能选用A装置;C.制取氧气时用氧酸钾和二氧化锰,所用药品都为固态且需要加热,故能选用A装置;D.制取氢气时用稀硫酸和锌在常温下反应,其中稀硫酸属于液体药品,故不能选用A装置;故选c。③实验室用块状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取H2S,就是硫化亚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硫化氢气体,反应方程式是:FeS+H2SO4=FeSO4+H2S↑;用块状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反应制取H2S,所用药品为固液混合物且不需要加热,故发生装置选B;A.硫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酸,不能与酸反应,所以不能用稀硫酸来吸收硫化氢气体;B.硫化氢能与碱反应,故选用碱溶液来吸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硫化氢气体;C.硫化氢气体在空气中燃烧仍然会产生有毒的污染性气体二氧化硫,所以不能用点燃的方法来处理硫化氢气体;故选b。【小问2详解】①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会使制得的CO2气体中混有少量的HCl气体。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可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B的作用是除去CO2气体中混有少量的HCl气体;②CO2和Na2O2反应产生O2,带出的水蒸气与Na2O2反应产生O2且反应剩余的CO2会被D中的NaOH溶液吸收,剩下的气体主要是O2。因此E中收集到的气体主要是O2;③猜想与假设:因CO2与Na2O2反应,固体中一定有Na2CO3;若气体中夹杂的水与Na2O2反应,则有NaOH;氢氧化钠也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若Na2O2过量,则有Na2O2;故猜想三:Na2O2.NaOH和Na2CO3;[设计实验]第一步:根据实验操作第一步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振荡,固体完全溶解,无气泡产生。可说明C中没有过氧化钠了,因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放出氧气;第三步:取少量实验第一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