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2024届初中语文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E/22/wKhkGWW2jCKARthTAALO7NmZ1DU189.jpg)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2024届初中语文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E/22/wKhkGWW2jCKARthTAALO7NmZ1DU1892.jpg)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2024届初中语文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E/22/wKhkGWW2jCKARthTAALO7NmZ1DU1893.jpg)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2024届初中语文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E/22/wKhkGWW2jCKARthTAALO7NmZ1DU1894.jpg)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2024届初中语文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E/22/wKhkGWW2jCKARthTAALO7NmZ1DU18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2024届初中语文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积累1.阅读《天净沙•秋思》,选出对其赏析有误的一项。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A.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统一。B.“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秋色中蕴含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C.“小桥流水人家”表面上给人一种清新雅致的感觉,写的是江南美景,是乐景,但其实这是中国诗歌常用的反衬手法,以乐景衬哀情,反衬游子思乡的愁绪。D.“断肠人在天涯”直抒胸臆表露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这与温庭筠《望江南》中的“肠断白蘋洲”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相同的。2.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虎是自然界重要的历史遗产之一,一旦灭绝,将永远不会再恢复或者创造出来。②因此,对于虎这一物种来说,我们只剩下最后一个机会了。③正如世界著名猫科动物专家杰克逊先生所说的:“到了那个时候,就只剩下纸老虎了。”④特别是作为我国特产的虎亚种,华南虎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⑤如再不及时挽救,华南虎在下一个虎年到来之前,就必然步入巴厘虎、爪哇虎和里海虎的后尘,从我们面前消失。A.④①③⑤② B.①④⑤③② C.①③④⑤② D.①②④⑤③3.填入下句横线上的语句语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秋季的气候是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
,因此,秋季养生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方面进行调摄时,应注重一个“和”字。①故有“秋老虎”之说。②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③“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④由于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相适应,体内阴阳双方也随之发生改变。⑤被称为“多事之秋”。A.②①③⑤④ B.①②④③⑤ C.②①⑤③④ D.①②③④⑤4.选出下列关于课外名著说法有误的一项。()A.《繁星水》的主题是“母爱、童真、自然”,是冰心受到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写成的。B.“好事情”是阿廖沙外祖父的房客。他沉默寡言,热爱科学。每次叫他吃饭或喝茶的时候,他总回答一句:“好事情。”C.“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了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他的脸。”“他”是老舍笔下的祥子。D.“我有一种丹,点在舌上,我想一定可以见效……只要两块钱一盒……”名医陈莲河荐药的原因是想让我们用最少的钱治愈父亲的病。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①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②能谤讥于市朝,___________________。(《邹忌讽齐王纳谏》)③__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④__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⑤千嶂里,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⑥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⑦___________________,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⑧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描写苍凉萧瑟的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古道西风瘦马”。默写陶渊明的《饮酒(其五)》。的前四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作答。⑴古今中外有太多的文字在描绘人与人之间的“遇见”,请从下面“遇见”中任选一项,概括他们相遇的情景及其对前者(简•爱/海伦•凯勒/祥子)的人生意义。A.简•爱与罗切斯特B.海伦•凯勒与安妮•莎莉文C.祥子与小马儿祖父⑵有人说早期的中国古典小说人物有类型化倾向,部分人物又各有特点。请从以下关键词中选择一个,结合《水浒传》中人物证明这个观点的正确性。A.智慧B.忠义C.粗鲁⑶下面是孙行者向铁扇公主借扇子时的话语,请结合这些话语分析孙悟空的沟通艺术。——“嫂嫂,老孙在此奉揖。”——“尊府牛魔王,当初曾与老孙结义,乃七兄弟之亲。今闻公主是牛大哥令正,安得不以嫂嫂称之!”——“嫂嫂原来不察理,错怪了老孙。他如今现在菩萨处做善财童子,实受了菩萨正果,你倒不谢老孙保命之恩,返怪老孙,是何道理!”——“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嫂嫂切莫多言。老孙伸着光头,任尊意砍上多少,但没气力便罢。是必借扇子用用。”——“嫂嫂,那里去?快借我使使!”——“既不肯借,吃你老叔一棒!”二、阅读7.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昔者,齐王使淳于髡①献鹄②于楚。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③空笼,造诈成辞④,往见楚王曰:“齐王使臣来献鹄,过于水上,不忍鹄之渴,出而饮之,去而飞亡。吾欲刺腹绞颈而死,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故令士自伤也。鹄,毛物,多相类者,吾欲买而代之,是不信而欺吾王也。欲赴它国奔亡,痛吾两主使不通⑤。故来服过⑥。叩头受罪大王。”楚王曰:“善,齐王有信士若此哉!”厚赐之,财倍鹄在也。(选自《史记·滑稽列传》,有删改。)(注释)①淳于髡(kūn):战国时期齐国人。②鹄(hú):天鹅。③揭:举。④造诈成辞:编造出一套欺骗的话。⑤痛吾两主使不通:痛心因为我让两国君主从此断绝往来。⑥服过:伏罪。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以鸟兽之故(________)(2)故来服过故(________)2.翻译文中画线句。吾欲买而代之,是欺吾王也。3.淳于髡从①______、不想陷王于不义、②______、③______四个方面“造诈成辞”,为自己开脱罪责。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贼不详其姓名相传为如皋人贫不能养母遂作贼。久之,为捕者所获,数受笞④有司。贼号曰:“小人有母无食,以至此也!”人且恨且怜之。一日母死,先三日廉知⑤邻寺一棺寄庑⑥下。是日,召党具酒食,邀寺中老阇黎⑦痛饮。伺其醉,舁⑧棺中野,负其母尸葬也。比⑨反,阇黎尚酣卧也。贼大叫叩头求免,阇黎惊,不知所谓,起视庑下物,亡矣。亡何⑩,强释之,厥后不复作贼。①如皋:地名。②为:被。③数:数次,屡次。④笞:用鞭杖或竹板打。⑤廉知:查知。⑥庑:堂下周围的走廊。⑦阇黎(shélí):僧人。⑧舁(yú):抬。⑨比:等到。⑩亡何:不久。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妇拍而呜之尉剑挺,广起,夺而杀之B.召党具酒食问所从来,具答之C.会宾客大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D.人且恨且怜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写口技艺人的表演,用“而已”“齐发”等词,很好地表现艺人所用道具有限而模拟的声音众多的特点。B.(乙)文画浪线文字的断句划分应为“贼不详其姓名/相传为如皋/人贫不能养母/遂作贼”。C.(甲)文中提到的“口技”是民间的表演技艺,古代的口技实际上只是一种仿声艺术。表演者用口摹仿各种声音,能使听的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贵遗产之一。D.(甲)(乙)两文都选自《虞初新志》,《虞初新志》由清代张潮编辑。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顶是()A.(甲)文交代口技表演者和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以及开演前的气氛。这部分是下文记叙精彩表演的铺垫。B.(乙)文“亡矣”“亡何”中“亡”的意思相同。C.(乙)文中“贼”的经历启示我们:盗贼也有孝心,因生活所迫不得已走上歧途,如果给他们一些宽容,他们也许会改过自新。D.(甲)文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直接或间接写出了口技表演者高超的技艺。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比反,阇黎尚酣卧也。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王维传维,字摩诘,太原人。九岁知属辞,工草隶,闲音律。岐王重之。维将应举,岐王谓曰:“子诗清越者,可录数篇,琵琶新声,能度一曲,同诣九公主第。”维如其言。是日,诸伶拥维独奏,主问何名,曰:“《都轮袍》。”因出诗卷。主曰:“皆我习讽,谓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延于上座曰:“京兆得此生为解头,荣哉!”力荐之。开元十九年状元及第,擢右拾遺,迁给事中。贼陷两京,驾出幸,维扈从不及,为所擒,服药称喑病。禄山爱其才,逼至洛阳供旧职,拘于普施寺。贼平后,授伪官者皆定罪,独维得免。仕至尚书右丞。维诗入妙品上上,画思亦然。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皆天机所到,非学而能。后人评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信哉。客有以《按乐图》示维者,曰:“此《霓裳》第三叠最初拍也。”对曲果然。笃志奉佛,蔬食素衣丧妻不再娶,孤居三十年。别墅在蓝田县南辋川,亭馆相望。尝自写其景物奇胜,日与文士丘为、裴迪、崔兴宗游览赋诗,琴樽自乐。后表请舍宅以为寺。临终作书辞亲友停笔而化。代宗访维文章,弟缙集赋诗等十卷上之,今传于世。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闲音律(2)同诣九公主第(3)延于上座曰(4)尝自写其景物奇胜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贼陷两京,驾出幸,维扈从不及,为所擒。蔬食素衣,丧妻不再娶,孤居三十年。4.结合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王维的诗为何能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人言”的思考林师①“人言”有两种解释,一是“别人的议论”。《诗·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二是中药名,即“砒霜”。两种解释都可窥“人言”的厉害。②我对“人言”的思考,是对“别人的议论”的思考,是有关“别人的议论”的断想。③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少说多做不为过,多做不会累死人,但口水却能淹死人。不要轻易议论别人,即使硬要去议论,也千万要注意适时适境适度。议论别人,倒不如经常议论自己,因为经常反省自我不失为提高自身素养的捷径。④要学会爱惜别人的名誉。因为爱惜别人的名誉是爱惜自己的前提,毁人者必自毁。正如古话所说:“来说是非者,自是是非人。”能管住自己的舌头是最好的美德。蚊子遭扇打,全怪嘴伤人,这给我们以启示:恶言如同寒流,美言暖如春风。无论是善意的批评,还是中肯的劝告,都应该敲“当面锣”而非“背后鼓”。有在人后说别人坏话的时候,也就有在人前抬不起头的时候。⑤喜欢在人后进谗言的人是小人。不必同小人斤斤计较,应尽可能大度豁达,因为小人就是小人,君子就是君子。君子可以不同小人计较,可必要时还得提防小人,小人表面上总是笑嘻嘻的,但笑里却藏着锋利的刀。⑥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作为交际的重要工具之一,是很值得人们加以修炼的。什么话当说,什么话不当说;什么话可说,什么话不可说;什么话什么时候说,什么话什么时候不说,都值得三思。过激的语言有如酸雨淋过金属表面,会一点一点地侵蚀着人际关系。喜欢恶语伤人的人,最终将使自己陷入孤家寡人的困境。⑦“人言”既然说出了口,迟早是要见阳光的,它不可能自动消失。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话负责,都要为自己制造的“人言”付出代价。一个人不能捂住自己的双眼叫着黑暗,也不能捂住别人的双眼喊着光明。谁的心里都有一杆衡量是非善恶的秤。因此,向别人身上撒.灰.尘.的人,往往会弄脏了自己。佛家诗曰:“心怀烦恼口招殃,偶发闲言受苦长。”意思是说,口无遮拦,冷言碎语给人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祸从口出”的道理谁都懂,所以我们要守口护心,不说别人的闲言碎语,更不可恶意诽谤他人。否则,迟早要受到“口祸”的惩罚。⑧每个人身后都难免有“人言”,但如何对待各有不同。自信者对“人言”毫不在乎;自怯者对“人言”诚惶诚恐,并最终屈服于“人言”。“人言可畏”是一句古老的箴言,对它的认同,实际上是自己吓唬自己,是一种非正常的社会心态。⑨其实“人言”并不可怕,关键是自己要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重要的是自己行得端,身子正。古人还有一句箴言——“止谤莫如自修”,是对此最好的诠释。⑩人只要工作生活在一起,就避免不了要产生矛盾。有了矛盾如何去化解,是制造“人言”诋毁对方,还是息事宁人化干戈为玉帛,结果不言而喻。其实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细节,都可以成为化解矛盾的契机,使用和把握得好,矛盾就会迎刃而解;反之,矛盾就有加深的可能,直至成为死结。⑪“善不可失,恶不可长”,是孟子留给我们的千年古训。朋友们,慎言慎行吧!(选自2015年第11期《思维与智慧》)1.这篇文章对“人言”进行了哪两方面的思考?2.文章首段对“人言”一词进行解释,有何目的?3.请分析文章第⑥段画线句的论证方法及作用。过激的语言有如酸雨淋过金属表面,会一点一点地侵蚀着人际关系。4.结合语境,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1)小人表面上总是笑嘻嘻的,但笑里却藏着锋利的刀。(2)向别人身上撒灰尘的人,往往会弄脏了自己5.这篇文章呼吁我们“慎言慎行”,是不是遇到什么事我们都要如此呢?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人言”的看法。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有人针对试图改变现有习惯的人群做了一些研究,结论让人有些气馁。结果显示,一旦习惯变得足够牢固,即使是最坚定的决心也很难扭转局面。好像没经过任何训练就参加了一场举重比赛,本来竞争就很激烈,更糟糕的是,对手经验丰富,力量更强。大多数习惯策略是让你现在就跟这些更强大的习惯硬碰硬,鼓励你做出大幅度的改变,比如从很少写作到每天写2000字,或者从在沙发上躺着到每天锻炼1小时。这样做的问题在于意志力的消耗量,除非你已经拥有了高度自律的能力,否则你会感到筋疲力尽,最终大脑抗拒改变。“你能在21天或30天之内养成一个习惯”是一种常见谬论,真相更加残酷和难以预测——习惯的形成需要18到254天,视习惯和个体而定。与之相反,微习惯教你按照大脑的规律做事情,并赢得持久的改变。个人成长的完美组合就是微习惯加上意志力。微习惯几乎不需要意志力,所以就让你好像拥有了无穷的意志力。比如:今天打了3小时篮球以后,特别累。大脑和身体都在告诉我今天不可能写作了,我快要睡着了。可我的目标是写50字,小到无法抗拒,于是我又一次超越了原定目标,因为它完全无压力。如果你认为:“一天写50字能有什么帮助?进步太小了,意义不大”,那么你错了——任何一个能变成习惯的微小行为都非常重要,养成每天写50字的习惯比隔很久才狂写1000字更好。只有先养成习惯,才能将其培养得更强、更大。微习惯就像特洛伊木马,能轻松访问大脑的主控室。采用微习惯养成策略时,会让大脑觉得这非常容易,毫无压力地采取行动,一旦迈出第一步,消极情绪的抵抗就会消失。与常见的21天训练营不同,微习惯没有截止日期。每天轻松完成一个简单的训练,完成后的成就感会鼓励你一直做下去。微习惯容易完成,所以不会让人有受控制的感觉。而当受控制的感觉一旦出现,人的逆反心理就很难继续把计划执行下去。微习惯让你做计划的主人,而不是计划反而成为你的主人。同时,微习惯还可以由此及彼,因为一个微习惯养成所带来的成就感,会带来更多好的小习惯。就像滚雪球一样,好习惯越来越多。因此,微习惯策略有远超其他习惯策略的优势,它把任务拆分到不好意思给自己找借口,就像是用了一点点力气就可以撬动杠杆另一端的成就感,而生活的良性循环就在成就感的基础上建立了起来。用多余的精力完成超额的任务而不是制定大目标,是微习惯实施的关键。刚开始制定每日目标时,人们在完成之后总想不停地加量,比如今天看50页书,明天就计划看100页。但100页阅读任务很可能会因为一些干扰完成不了,这样就给自己带来打击,而养成计划也因为打击被断掉。微习惯强调每天都多做一点点,每天都是在进步中收获成就感。成就感才是真正的能够支持我们一直去做一件事情的原因。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习惯就会收获什么样的人生,而一个习惯的形成在我们变化缓慢、状态稳定的大脑中需要很多因素的支持,如果你以前有太多的习惯想坚持又半途而废,那么就不妨试试这种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吧。1.结合下面同学所作的笔记和思维导图,完成小题。⑴下列笔记中不符合微习惯规则的一项是A.用奖励来提升成就感B.超额完成时提高目标C.情绪抵触时缩小目标⑵采取微习惯策略时,人应处于下图中的区域是A.恐慌区B.成长区C.舒适区2.结合选文,用“是……也是……”的句式给微习惯下个定义。(不超过36个字)3.本文节选自斯蒂芬•盖斯的《微习惯》,该书的副标题为“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结合选文和你的经历,谈谈对此的理解。三、应用1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2019年3月11日,中国植树节设立40周年暨首枚植树节纪念邮票在京发布。首枚植树节纪念邮票,画面由双手、绿叶、城镇乡村、河流山川和飞鸟白云等构成。我国古代就有在清明节插柳植树的传统。1915年7月,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规定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仪式。以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79年2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确定每年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如今,我国森林覆盖率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2%提高到目前的21.66%,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中国成为世界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植树节逐渐成为彰显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1.下列说法与材料不符的一项是A.《中国植树节》纪念邮票由中国邮政发行,邮票面值1.20元。B.1915年、1928年、1979年,是我国植树节发展的重要年份。C.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已经超过21.66%,森林面积居世界首位。D.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2.阅读(材料一),《中国植树节》纪念邮票图标有什么寓意?请简要分析。3.阅读以上材料,我国植树节的意义有哪些?请简要概括。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13.作文初中三年,时光匆匆,成长路上,我多了一份自律,因为我学会了对玩手机说不;我多了一份坚强刻苦,因为我学会了对娇气懈怠说不;我多了一份积极进取,因为我学会了对虚度人生说不;我多了一份梦想,因为我学会了对随波进流说不;我多了一份专注和安静,因为我学会了对沉迷电视说不;我多了一份独立自强,因为我学会了对爸爸妈妈的帮助说不……那一个个取舍和节制的故事,让我的成长收获更多……以“对说不”为题,写下你的成长故事。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英文大写字母A、B、C……代替;⑤不得抄袭题干中的材料。
参考答案一、积累1、D【解题分析】
D错误,“肠断白蘋洲”写出一个倚楼等待离人归来却一再失望的情感。与“断肠人在天涯”表达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情感是不一样的。2、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本语段讲述的关于老虎的重要性。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3、A【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本语段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说明秋季的天气特点,故②句作首句,可排除BD,①句中“秋老虎”承接②句中“秋阳肆虐,温度较高”,⑤句中“多事之秋”承接③句中“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④句内容和后面“秋季养生”相联系,故选A。【题目点拨】做排序题时,我们总是先要初步排序,确定相邻的句子,通过抓住体现句子之间联系的词语(如:复指词语,表示句间逻辑关系的关联词,标明主次轻重、时间、总括性的词,前后呼应的词语等)将句子按意义分类,将各种表意相近的句子归结在一起,形成一个个小组。然后再通过小组间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顺序)将各小组组合成一个大组,最终确定句子的正确语序。这其间要注意打乱的句子与原有语段上下句之间的近邻关系,确保话题内容的一致性。当然,我们在做题时根据选项还可以采用排除法,以及从整体上把握语段的意思,排好之后再通读语段,看看是否自然通顺,如果不连贯再进行微调后,最终确定。4、D【解题分析】
D错误,陈莲河的骗在于常给患者推荐自己炼制的丸散和丹药。5、君子好逑闻寡人之耳者海内存知己安得广厦千万间长烟落日孤城闭自缘身在最高层惶恐滩头说惶恐枯藤老树昏鸦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解题分析】
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本题中需要注意的易写错的字是:寡,喧。6、⑴示例一选A,简•爱遇见罗切斯特,才邂逅了美丽的爱情,而他们不平等的身份地位和罗切斯特家庭中疯子前妻的存在也更好地制造了激烈的情节冲突,更全面地体现了简・爱的勇敢追爱,坚持尊严的人物形象。示例二:选B,成了聋盲儿童的海伦由于不能与外界交流变得狂躁不安,直到遇见了她的家庭老师——莎莉文,一双大手温柔地牵起了一双肮脏的小手,从此,海伦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凭借自己的顽强意志,完成学业,成为一位受人景仰的女性。示例三选C,祥子在小茶馆遇到又冷又饿几近晕倒的小马儿祖父,他买了羊肉馅包子给了他们。这一次偶遇让祥子第一次意识到即使自己拼命拉车,到老也是会无法维持生计,于是祥子决定与虎妞结婚,想借此改变自己的人生。⑵示例:《水浒传》中,鲁达、史进、李逵、武松都可算是粗鲁的,这就是类型化的倾向,但是鲁达是性情急躁,史进是年少轻狂,李逵是朴厚鲁莽,武松是豪气难羁,这又是其各自特点。⑶孙行者先是攀亲套近乎,接着交换条件,以借扇子换取看儿子;然后以退为进,甘愿受罚;最后被逼无奈主动出击。【解题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累能力。首先要根据你对名著的日常积累,从题干所给的三个名著中选出一对你最熟悉、印象最深、对你影响最大、最有话说的人物。概括他们相遇的情景及其对前者(简•爱/海伦•凯勒/祥子)的人生意义。如选C,祥子在送曹先生去看电影时,在小茶馆里遇到了饿晕倒在地的老马和他的孙儿小马。老马是一个有自己车的车夫,他的悲惨遭遇给祥子最大的希望蒙上了一层阴影。他隐约地感到即使自己买上车仍然没有好日子过。(2)题干要求结合《水浒传》中人物证明中国古典小说人物有类型化倾向,部分人物又各有特点的观点。如鲁达、武松都可算是粗鲁的,这就是类型化的倾向。但又各自特点。鲁智深是粗中有细的代表。先看他的名字,鲁智深,就是有大智慧的意思。鲁智深救助金家父女时,不是先打郑屠逞一时之快,而是先将他们父女俩安顿好,让他们先逃走,并且担心他们跑得不够远,“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而武松性情刚强,豪气难羁。疾恶如仇,崇尚的是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情节可分析武松斗杀西门庆,醉打将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等。(3)分析孙悟空的沟通艺术。“嫂嫂,老孙在此奉揖”“尊府牛魔王,当初曾与老孙结义,乃七兄弟之亲。今闻公主是牛大哥令正,安得不以嫂嫂称之”是先攀亲套近乎。“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是在交换条件,以借扇子换取看儿子。“嫂嫂切莫多言。老孙伸着光头,任尊意砍上多少,但没气力便罢。是必借扇子用用”是以退为进,甘愿受罚。“既不肯借,吃你老叔一棒!”是被逼无奈主动出击。二、阅读7、1.(1)缘故(2)因此,所以2.我要买(一只鹄)来代替它,这是欺骗我们大王的做法。3.因为怜鹄之渴而亡鹄不愿欺王不希望两国因为亡鹄而断绝往来。【解题分析】
1.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以鸟兽之故”的“故”是“缘故”;“故来服过故”中的“故”是“因此,所以”。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注重积累,尤其是重点篇目,要做到熟记。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欲(想要)、是(这)、欺(欺骗)”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筛选符合题意的句子概括作答。从文章内容看,淳于髡在出使楚国的途中,弄飞了黄鹄,为了开脱罪责,用“齐王使臣来献鹄,过于水上,不忍鹄之渴,出而饮之,去而飞亡”说是因为怜鹄之渴而亡鹄;用“吾欲刺腹绞颈而死,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故令士自伤也”来说自己不愿欺王;用“吾欲买而代之,是不信而欺吾王也”来说自己不想欺骗楚王;用“欲赴它国奔亡,痛吾两主使不通”来说自己不希望两国因为亡鹄而断绝往来。据此可填写作答。【题目点拨】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参考译文:从前,齐王派淳于髡去楚国进献黄鹄。出了都城门,中途那只黄鹄飞走了,他只好托着空笼子,编造了一篇假话,前去拜见楚王说:“齐王派我来进献黄鹄,从水上经过,不忍心黄鹄干竭,放出让它喝水,不料离开我飞走了。我想要刺腹或勒脖子而死,又担心别人非议大王因为鸟兽的缘故致使士人自杀。黄鹄是羽毛类的东西,相似的很多,我想买一个相似的来代替,这既不诚实,又欺骗了大王。想要逃奔到别的国家去,又痛心齐楚两国君主之间的通使由此断绝。所以前来服罪,向大王叩头,请求责罚。“楚王说:“很好,齐王竟有这样忠信的人。“用厚礼赏赐淳于髡,财物比进献黄鹄多一倍。8、1.A2.B3.B4.(1)只听见屏风里面醒木一拍,在座的所有人静悄悄的,没有人敢大声说话。(2)等到回去后,和尚正躺着酣睡。【解题分析】
甲:选自《虞初新志》作者:林嗣环年代:清乙:选自《虞初新志》作者:张潮年代:清参考译文:甲:京城里有个擅长表演口技的人。一天正赶上有一家人宴请宾客,在客厅的东北角,安放了一座八尺高的屏风,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屏风里面,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客人们围绕着屏风而坐。一会儿,只听见屏风里面醒木一拍,全场静悄悄的,没有人敢大声说话。听到远远的深巷中传来一阵狗叫声,就有妇女惊醒后打呵欠和伸懒腰的声音,她的丈夫在说梦话。过了一会儿孩子醒了,大声哭着。丈夫也醒了。妇人抚慰孩子喂奶,孩子含着乳头哭,妇女又轻声哼唱着哄他入睡。又有一个大儿子醒了,絮絮叨叨地说个不停。在这时候,妇女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口里哼着哄孩子的声音,孩子边含乳头边哭的声音,大孩子刚醒过来的声音,丈夫责骂大孩子的声音,同时响起,各种声音都模仿得像极了。满座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仔细听,微笑,默默赞叹,认为奇妙极了。乙:盗贼的姓名不详,据说是如皋地方人氏,因为家贫无法奉养母亲,就去做了盗贼。时间长了,这个盗贼被公差抓获,屡次受到衙门的笞打。盗贼大叫道:“小人是因为母亲无以为食才走到这一步的啊!”人们对这个盗贼是又痛恨又怜悯。一天他母亲去世,他三天前就知道邻寺有一个棺材寄放在走廊下。这天,他召集同党准备酒食,邀请寺中的老和尚喝酒。等到他醉了,把棺材抬到野外,背着他母亲的尸体来埋葬。等到回去后,和尚正躺着酣睡。贼大叫着叩头请求饶恕,和尚惊醒,不知道他说什么,起来看走廊下的物品,已经没了。不久,和尚放了他,这样以后他才不再做贼了。1.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项中的两个“而”都是连词,表顺承;B:准备/详尽;C:适逢,正赶上/体会,领会;D:表并列/尚且。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以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主旨,联系实际,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答案。B项有误,应为:贼/不详其姓名/相传为如皋人/贫不能养母/遂作贼。3.此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重点词语、文章主旨和写作手法的掌握。要想抓住文章的中心,必须从故事入手,我们要先理清故事的大意,感知故事的情节,解答时,需要结合人物的事迹、人物形象、故事主旨和自己的感悟等方面进行思考分析。B项有误,第一个“亡”通“无”,“没有”的意思;第二个“亡”与“何”连用,意思是“不久”。4.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但”“坐”“比”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9、1.(1)同“娴”,熟练(2)府地(3)邀请(4)曾经2.临终/作书辞亲友/停笔而化3.(1)叛军攻陷长安洛阳,皇帝出逃,王维随从护驾,行程中掉队,被叛军擒获。(2)长期吃蔬菜,穿朴素衣服,死了妻子也不再娶,孤独地过了三十年。4.①有文学才华,是出色的画家,擅长音乐,艺术修养高;②吃素信佛,生活朴素,淡泊名利;③长期在山林生活,亲近自然,描写自然景物。(回答任意两点即可,意思对即可)【解题分析】1.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闲”同“娴”,熟练;“延”是古今异义词,“邀请”的意思。2.试题分析: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语句“临终作书辞亲友停笔而化”的意思是:临终前,写信辞别亲友,停下笔就坐化了。据此,正确的句读是:临终/作书辞亲友/停笔而化。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1)句中的“贼(叛军)、出幸(出逃)、、为(被)”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素(白色,这里指朴素)、孤(孤独)”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4.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从文章内容来看,王维“九岁知属辞,工草隶,闲音律”,表明他是一个既有文学才华,又是出色的画家,还擅长音乐,艺术修养高;从“维诗入妙品上上,画思亦然。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皆天机所到,非学而能”可以看出王维把诗和画结合,诗画一体;从“别墅在蓝田县南辋川,亭馆相望。尝自写其景物奇胜,日与文士丘为、裴迪、崔兴宗游览赋诗,琴樽自乐”可以看出王维长期在山林生活,亲近自然,描写自然景物,是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创作的基础;最后还有王维其人吃素信佛,生活朴素,淡泊名利,这也是他的诗作能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的原因之一。据此理解作答。【题目点拨】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参考译文:王维,字摩诘,太原人。九岁就能撰写诗文。尤其擅长草书隶书,娴熟音律。岐王非常看重他。王维将要参加科举考试,岐王对他说:"你的诗清秀拔俗,可抄录几篇,配上琵琶新乐,能谱写一支曲子,我们一起到九公主府第。"王维按照岐王的话去做。这一天,几个伶人簇拥王维独奏新谱的曲子,九公主问是什么曲名,王维回答说:"这是《郁轮袍》。"王维于是拿出诗卷。九公主说:"这些都是我经常诵读的(诗作)。我以为是古人之作,竟然是你的佳作啊!"于是请王维到上座说:"京城能得到这个读书人作解元,实在荣幸啊!"九公主因此全力推荐王维。开元十九年王维考取状元,提拔做右拾遗,不久升迁给事中。叛军攻陷长安洛阳,皇帝出逃,王维随从护驾,行程中掉队,被叛军擒获。他服药假装不能说话,但安禄山爱惜他的才华,他仍被逼迫至两京之一的东都洛阳任原来的职务,并被拘禁在普施寺。叛军在凝碧池设宴,全部召见梨园乐工合奏各种器乐。王维痛悼赋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诗在皇帝驻留的地方传诵。叛乱平定以后,凡是在叛军中任伪职的,朝廷都定了罪,只因皇上知道了王维在凝碧池吟诗所表露出的心迹,他才得以幸免。王维后来又官至尚书右丞。王维的诗被列入妙品上上等,他的画的构思也是这样。至于(王维)山水(画)中的平旷深远的意境、云彩的情势、山石的颜色,都是他卓越的天赋才能达到的,并不是(别人)能学来的。他自己曾作诗道:"当代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后世人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确实如此啊。有一个客人把《按乐图》给王维看,王维说:"这是《霓裳》第三叠最初的节拍。"客人一对照原来的曲子,果真是这样。晚年,王维诚心信奉佛教,长期吃蔬菜,穿朴素衣服,死了妻子也不再娶,孤独地过了三十年。王维的别墅在蓝田县南面的辋川,亭馆相对。王维曾经描写那里的景物和奇特的风光,每天与丘为、裴迪、崔兴宗等文人学士游历览胜,写诗,弹琴饮酒,自得其乐。后来上表,请求把自己的住宅变为佛寺。临终前,写信辞别亲友,停下笔就坐化了。代宗寻求王维的文章,他的弟弟王缙将他的诗文编纂成集共十卷,献给皇上,他的诗文至今流传于世。10、1.一是不要轻易议论别人;二是如何对待别人的议论。2.强调“人言”的厉害,引出论题对别人的议论的思考,引起读者阅读兴趣。3.运用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喜欢恶语伤人的人,最终将使自己陷入孤家寡人的困境,进一步论证了不要轻易议论别人。4.(1)指小人的笑的背后暗藏着卑鄙的伤人手段。(2)指口无遮拦地说别人的坏话。5.示例:我认为不能遇到什么事都“慎言慎行”,该表达自己看法时就要大胆说出来。我在生活中就是这样一个“敢说”的人。有一次,班里一位同学考试考得很好,就十分骄傲。我对他说:“虽然考好了也不能骄傲,因为骄兵必败。”他不但没有恨我,反而因为我的真话和我成了最好的朋友。【解题分析】
1.文章要点的概括。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找到关键句,必要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可。如第3—7段写的是“不要轻易议论别人”,第8—10段写的是如何对待别人的议论。2.考查语段的作用,要考虑到语段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段正好是文章的开头,从内容上看,对“人言”一词进行解释,强调“两种解释都可窥‘人言’的厉害”,点明文章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在结构上看,引出下文对别人的议论的思考这一论题。同时还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3.考查论证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过激的语言有如酸雨淋过金属表面,会一点一点地侵蚀着人际关系”明显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语段的观点句,即“喜欢恶语伤人的人,最终将使自己陷入孤家寡人的困境”。进一步论证了“不要轻易议论别人”这一分论点。在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或分论点。论证方法就是为证明观点和论点服务的。4.赏析文句。此题比较容易,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即从品味词语的角度分析作答。本题为结合词句理解字义。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同时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1)“锋利的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人的笑的背后暗藏的伤人手段比喻为“锋利的刀”。生动形象地说明伤人手段的卑劣与“厉害”。(2)“撒灰尘”也是比喻,比喻义指口无遮拦地说别人的坏话。表明了这一行为伤人伤己的结果。5.考查对材料的个性化解读。在解读时要能从文中中提取关键性的信息来支撑自己的观点。用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来阐明观点。观点要明确,理由要有根有据,真实可靠。如我们应该做到“慎言慎行”,一个人的言论体现了自身的修养,言必有信,说出来的话,必须能做到才行,否则不如不说。那些不负责任的言论,任意的夸夸其谈,必将失信于人,害人害己。保持沉默,也是一种自我消化和沉淀的过程,不语,有时是大德。然后可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证明之。当然也可从不能遇到什么事都“慎言慎行”的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题目点拨】议论文主要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归纳论证,也叫“事实论证”。它是用列举具体事例来论证一般结论的方法。演绎论证,也叫“理论论证”,它是根据一般原理或结论来论证个别事例的方法。结合原文分析使用。11、1.⑴B⑵C2.示例:微习惯是一种非常微小的积极行为,也是一种有效的习惯养成策略。3.示例:我以前制定过每天写一篇观察笔记的计划,但作业一多就放弃了,没能养成天天练笔的习惯。如果像文中所说,将每天的写作目标缩小为50个字,就会觉得非常容易,便会毫无压力地采取行动,轻松完成练笔任务,完成后的成就感又会鼓励我一直做下去。“微习惯”这种自我管理法则确实简单到不可能失败。【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关键句子逐项分析。⑴“用多余的精力完成超额的任务而不是制定大目标,是微习惯实施的关键”说明微习惯的规则是用用多余的精力完成超额的任务,而不是提高目标。故选B。⑵“微习惯策略有远超其他习惯策略的优势,它把任务拆分到不好意思给自己找借口,就像是用了一点点力气就可以撬动杠杆另一端的成就感,而生活的良性循环就在成就感的基础上建立了起来”中“生活的良性循环”代表的是一种舒适感,故选C。2.本题考查对下定义说明方法的把握能力。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的说明方法。“下定义”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结合题意,找到文段中体现“微习惯”本质特征的关键句子,“微习惯教你按照大脑的规律做事情,并赢得持久的改变”“个人成长的完美组合就是微习惯加上意志力。微习惯几乎不需要意志力,所以就让你好像拥有了无穷的意志力”“任何一个能变成习惯的微小行为”“采用微习惯养成策略时,会让大脑觉得这非常容易,毫无压力地采取行动,一旦迈出第一步,消极情绪的抵抗就会消失”等,最后精炼地整合答案,用“xx(被定义词)是xx(内涵即本质特征)的xx(外延),也是xx(内涵即本质特征)的xx(外延)。”的形式。3.本题考查对副标题的理解。副标题是全文主旨的补充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幼儿园教师学生健康监测与疾病预防合同
- 迪庆云南迪庆香格里拉市招聘治安联防人员8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苏州江苏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课程助教招聘11人(202420252学期)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舟山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编外人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红河2025年云南红河金平县人民法院招聘聘用制书记员司法警务辅助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福建2025年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3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湖北2025年湖北民族大学人才引进16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浙江2025年春季浙江省新时代自贸港研究院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河南2024年河南体育学院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人事代理招聘1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桂林2025年广西桂林市事业单位招聘146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Ⅰ卷)含答案
- 2024年认证行业法律法规及认证基础知识 CCAA年度确认 试题与答案
- 2022届“一本、二本临界生”动员大会(2023.5)
- 急性心梗的护理业务学习课件
- 导向标识系统设计(二)课件
- 聚焦:如何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化工仪表自动化【第四章】自动控制仪表
- 数据结构教学课件:chapter8
- 安全生产十大法则及安全管理十大定律
- 化妆品批生产记录
- 数学八年级上浙教版3.2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同步练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