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的养生理论与方法_第1页
我国传统的养生理论与方法_第2页
我国传统的养生理论与方法_第3页
我国传统的养生理论与方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传统的养生理论与方法

学习提示

自古以来,我国养生健身的理论与实践,就有其丰富的内容和优

秀的文化传统。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保健康复、防病治病

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养生健身的哲学和中医学等较完整的理

论。传统的养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

民的重视,我们不仅需要继承,而且需要开发,并不断的发展。

知识要点

•晨或专统养生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传统的养生理论

•我国传统的养生方法

一、我国传统养生思想的产生发展

养生一词,即护养(也有的称养护)、保养身体,以达到健康长

寿的目的。

我国传统的养生思想,与古代人们追求长寿的思想有关。关于长

寿一词的记载,最早见于有关商周史料的典籍《尚书》。《尚书•洪范》

中称:“五福,一日寿,二曰富,三日康宁,四日修好德,五日考修

命。”其中“寿”“康宁”“考修命”都是关于对健康长寿的要求。到

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也影响到养生的理论,特别

是《黄帝内经》的影响较大,如“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而修其天命”的思想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了养生主张

动和静的不同思想的争论。如苟子《天论篇》主张“养备而时动,则

天不能病”;而《庄子•在剧中却提出“无视无听,抱神以静”之说。

前者主张要保养身体,就要经常运动,而后者则认为“静以养生”。

战国时期,出现了“吹向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的“导引”术,

从身体外形的锻炼,发展到“呼吸吐纳”的行气配合独特的健身方

法,即气功。

养生术。秦汉至隋唐佛家和道家的养生术流行,秦始皇、汉武帝、

唐太宗等为了追求“长生不老”,相信“炼丹术”和“神仙术”,热

衷于“仙丹妙法”,使中国的养生术走了一段弯路。但是,即使在这

一时期我国民间的养生术仍不间断地向前发展。例如,东汉末期的名

医华伦,他精于医术,擅长外科手术,创编了以虎、鹿、熊、猿、鸟

的动作为素材的“五禽戏”,这是对“导引”术的发展,是一套流传

至今的、具有很高价值的医疗体操。唐代的医学家孙思邈所著的《千

金要方》,提出了养生要身心并重,根据自然的变化来调理生活,以

求身心健康和长寿。孙思邈介绍了“天竺国的按摩法”(婆罗门十八

势),这是一套完整的健身操,今天我们练习的气功功法,其中有的

就是源于他的有关著作。宋代由于程朱理学的泛滥,重文轻武,“主

静鄙动”在部分人中有所发展,但民间流传的导引养生仍不断创新与

发展,此间一套动静结合的健身法“八段锦”得到了完善与提高。

明清时代,完善和发展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养生术,有关的健身术和功

法著作颇多,养生的理论也逐渐完整,实践的实效性很强。例如,这

时的八段锦强调“静思”、“集神”以及行气(呼吸吐纳)等要求。

特别是明末流传于清代的易筋经练功法,提出“内壮神勇”(即内脏

器官的锻炼与坚实)与“外壮神勇”(即运动系统的锻炼与强壮),这

近乎要求人的身体要全面发展。

上面这些内容,只要求同学们一般的浏览,无需用功夫深读。重

点应学习中国传统养生的理论与方法,并付诸实践,形成习惯。

二、我国传统的养生基础理论知识

(—天人合_^理论

天人合一论是传统养生中顺应自然养生方法的理论基础。中国养

生家将人体养生活动置于一个大的系统环境中去考虑和认识,按自然

法则的规律来养护生命,从而构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体内环

境系统与外部客观自然环境系统是统一的。《灵枢•岁露论》说:“人

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人是受天地之间的变化规律支配的,

自然界中的一切运动变化,必然直接影响到人体生理变化《素问•四

气调神大论》说:“故养生者必谨奉天时也。”养生活动必须遵循自然

规律的变化,“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利用自然变化的规律来进行养

生实践活动,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中国传统养生思想的人天观不只是

“顺天”、“顺乎自然”,而是用积极、进取的态度,对待生命与自然

规律的关系,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思想,主张发挥人的主观

能动性,以主动进取的精神去探索和追求人类的健康和长寿。

(二)形神共养理论

形,指形体。神,指人体的精神思维活动。形神共养既要注重形

体的养护,而且还要注意精神的调整。使形体康健,精神健旺,身体

和精神都得到均稳发展。中国传统养生学认为:神和形是构成人体生

命的两大要素,缺一不可。形是神之宅,而神为形之主。明代著名医

学家张景岳说:“善养生者,不可不先养此形以为神明之宅。”无神则

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所附,神与形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魏末晋初的著名养生家城康说:“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神的生

机旺盛,是建立在形体健康的基础上的,所以,欲养神,必先养形。

另一方面,神的昌盛与否,也直接影响形的盛衰存亡,《素问•移精

变气论》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南北朝时期的范缜在《神灭论》

中说:“形神相即”“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二形神统一是生命存

在的主要保证,形神共养是延年益寿的主要手段。

(三)阴阳协调理论

《黄帝内经》指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认为生命现象是由

阴阳构成的。在人的生命活动中,阴阳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

能脱离另一方面单独存在。在人体阴阳的消长运动中,对立双方,总

是保持动态的相对平稳,从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同时,

阴阳两个方面又是相互转化,互相制约的。如果阴阳失去相对平衡,

即产生由阴转阳或由阳转阴的变化,人体的生理活动,就会出现紊乱,

引起疾病。养生,就是企图使阴阳保持和恢复平衡、协调。

(四)整体观理论

中国传统医学把人体看成是一个以脏腑为核心,以经络互相联系

的整体。人体各个系统、器官是有机联系的,脏腑之间相互依赖,以

维护内环境的统一性和稳定性。若脏腑发生变化,就可以通过经络,

互相影响响,并反映于体表。反之,体表组织器官有病,也可以通过

经络影响到体内所属的脏腑。人体是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有机整体。我

国历代养生家都十分重视从整体观出发,主张促进人体整体的平衡和

稳定,主张“治病求本”,“未病先防”,注重整体性和防衰保健措施。

三、我国传统的养生方法

我国传统的养生方法,在古代医学典籍中有大量论述。如《黄帝

内经》中就有关饮食、起居、劳作、房事、情态的调摄;呼吸、导引、

按摩的方法,以及药物、针灸的使用等记载。概括起来讲,传统的养

生方法主要有:气功养生、太极拳健身、导引、按摩保健等。现仅就

气功养生作简要介绍。

气功养生。气功是我国传统养生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我国有悠久

的历史。气功流派很多,方法各异,但无论哪种功法都具有一个共同

点,即通过气功练习充分发挥练功者个体的主观能动作用,对身心进

行自我锻炼和自我调整,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我国气功在发展过

程中,形成了以自我锻炼为主要形式,以强身健体,养生康复为目的

的健身气功和由医者向患者实施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气功医疗两大

类。气功的练功过程主要由练功姿势、练意和练气三个环节组成。

(-)练功姿势。分为动功和静功两类,凡具有形体运动的统称

为动功。保持静态姿势的称静功。动功多是外动而内静,动中求静。

静功则是外静而内动,强调意和气的锻炼。具体可分为行、立、坐、

卧四种姿势。总的要求是全身放松,呼吸协调,动作柔和圆滑,以感

到舒适、愉快、轻松为宜。

(二)练意。又称意守和调心。是指练功时,通过意念活动的锻

炼,影响生理机能活动的一种方法。其要领是排除杂念,达到“人静”

状态(即似睡非睡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大脑皮层的主动内抑制过程,

是大脑的一种特殊休息形式。因此,“人静”的深浅是练功的关键,

也是自我调控的集中体现,一般来说,人静的状态越深,练功的效果

也越好。

(三)练气。又称为调息和气息。是指练功时的呼吸,它是气功

锻炼的基本环节之一。练气可以增加肺活量,促进气体代谢和血液循

环。也可以“按摩”内脏,促进消化和吸收,从而起到保健强身的作

用。练气包括呼吸锻炼和内气锻炼两种。呼吸锻炼是指练功时,改胸

式呼吸为腹式呼吸,改浅呼吸为深呼吸,逐渐把呼吸练得柔和、细缓、

均匀、深长,从而练成自发的丹田呼吸。内气锻炼是指在练功过程中,

在特定状态下体内产生的一种“气”的感觉。

科学地进行气功锻炼对强身健体具有积极的作用。对高中学生而

言,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练功,不可盲目锻炼,以免出现偏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