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省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备考策略及复习建议_第1页
2007年省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备考策略及复习建议_第2页
2007年省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备考策略及复习建议_第3页
2007年省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备考策略及复习建议_第4页
2007年省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备考策略及复习建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年省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备考策略及复习建议义乌市教研室张涵铭讲座内容:一、对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回顾与展望二、对社科文、科技文阅读的复习建议三、对文学作品阅读的复习建议

2006年浙江省高考语文成绩数据表题号分值得分率得分730.682.04830.631.89930.772.311030.361.08合计120.617.32社会科学类或自然科学类文学作品:(18分—0.49—8.82分)阅读能力的构成:一、认知能力二、筛选能力三、阐释能力四、组合能力五、鉴赏评价能力2007年《考试大纲》对现代文测试能力层级和考试内容:

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理解B—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分析综合C—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鉴赏评价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006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透视:一、选材透视:变化中追求稳定二、命题透视:形式与内容的流变三、典例透视:从一般到个别

年份04年05年06年

字数

789939747近三年小现代文阅读篇幅近三年大现代文阅读篇幅年份04年05年06年字数

1165925111404年:1954字

05年:1854字

06年:1861字社科文、科技文︱︱难在理清逻辑一、选文特点及备考策略1、选文时代感强——多阅读、多迁移2、文章内容单一,结构相似——一文一意,总分结构3、文章表达思路明晰——解决“问题”,说明“概念”二、解题方法第一步,划读原文——找主题,找思路第二步,划读题干——找方向——要求方面;提示方面第三步,对读题目——找区位,找差别,

找错因,找答案社科类短文和科技说明文中常见8种错因错因选项句特征内容曲解张冠李戴某某的观点是误划类别某某类的某某怎样怎样指代有误这、这些;此、与此相反程度差异混淆范围全部、都;必然、一定;严重非常推测有误已经、将要、完成、成功、全部、都、一定无中生有原文中找不到依据;原文中有,却在不同位置逻辑错误混淆因果因果的位置和原句是否一致

;选项中的因与果在原文中是否在同一位置;之所以,就,只要就偷换概念增加减少一两个词,甚至是“的”“了”等改变意思;或换一个相近的词语或句子以改变意思。现代文阅读︱︱难在体味情思一、解题步骤—跳读、研读、答题目1、跳读——定内容;定文体。2、研读——定结构;定中心;定特点。3、答题目——审题干,定区位;抓语词,定重点;多联想,定答案。文体及分类表达模式阅读方向文艺类散文写景散文—借景抒情—主旨在景人相通处。要弄清作品写了什么人,什么事,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感情,如何评价这些人或事等。写人散文—因人抒情—主旨即对所写之人的情感。写物散文—移物就情—主旨即物人相通处。哲理散文—托物说理或直接说理—物与理相通处。小说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作者情感社科类随笔直接说理—主旨往往即题目或文章中的关键词。应从议论说理的角度入手,弄清文章的中心论点,有无分论点,材料,结构,语言等等。政论文借物说理—主旨往往是从物之特点引出的社会人生道理。文艺类(散文、小说)社科类(随笔、政论文)定结构线索、主要事件、人物。散文:引入事物—展开—升华。小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总分结构还是分总结构,还是总分总结构。定中心文章的主体情感或表达主旨,就在“景、物、人之特点—作者表达意思”相通处。有时直接在题目、开头、结尾说出。文章的主要观点或批判的观点,主要观点一般在题目、开头、结尾中。定特点是写景抒情,还是移物就情,还是托物说理。直接阐发,间接表达,借物表达。位置特点或作用文章或段落开头引起下文,文章中心,突出强调,为后文作铺垫。文章或段落中间承上启下,转换话题,线索,过渡。文章或段落结尾总结上文,文章中心,照应开头,主题升华。1、所找内容在文章的哪个位置:2、所找到的内容用了哪种表达方法:文艺类社科类记叙顺叙交代清楚明白1.引出需阐发的事理.2.作为事理的材料论据.3.使阐发的事理形象生动,亲切自然.倒叙引起悬念插叙使叙述完整补叙对前面的叙述加以补充和解释抒情直接抒情1.往往是文章的主要情感和主旨.2.在开头起定文章基调的作用;在结尾,往往使文章升华.1.抒情的笔法表达事理,即文章主旨.2.对文章主旨起强调作用.间接抒情2、所找到的内容用了哪种表达方法:文艺类社科类描写细描白描1.在散文中,主要是使人物或事物更加形象,更好地表达主旨.2.在小说中,主要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象化.1.对事物的描写,往往是作为阐发事理的材料论据.2.使阐发事理更形象、更生动、更有说服力,更具感染力.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人物描写议论1.开头或结尾的议论往往是文章的主旨.2.文章中间的议论,常起过渡、引出主旨的作用.1.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往往是文章的主旨.在开头有时是引起话题,在结尾是对主题总结.2.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往往是段落的中心.说明作解释,有利于把人、事、物展示给读者.同文艺类.3、所找内容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修辞方法使用后达到的效果衬托突出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对比总的来说,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两物对比和一物对比.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增强旋律美.反语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亲昵感情;揭露批判,辛辣讽刺,幽默有趣,使文章富有战斗性.双关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使表达含蓄曲折,生活活泼,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引用使论证具有说服力.顶真总的说来,环环紧扣,引人入胜.具体地说: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抒情写意,格调清新.壮物叙事,条理清晰.通感启人联想,耐人寻味.4、所找内容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作用备注及举例象征具有暗示的作用,运用象征能够引起读者联想,加深读者对文章情感和哲理的理解.比喻系字句修辞象征系篇章修辞联想联想和想象可以使文章写得具体、生动、形象.联想比较实在;想象比较虚幻.联想,想到就可以;想象要塑造具体形象.想象铺垫与照应引出后文,曲径通幽.照应能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对比与对照能够有力地显示事物的差异,突出事物的特点.1.对比,不分主次,彼此并重.衬托,主次分明,被衬托的事物是主体,是作者主要描述的人或事.2.对比与衬托都是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而抑扬是对一个事物的两种态度.衬托或烘托可以强调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增强语气,使意义明显.抑扬突出强调作者肯定(先抑后扬)或否定(先扬后抑)的观点.4、所找内容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作用备注及举例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可以使情感的抒发含蓄蕴藉,意味悠长.文章主旨是景与人的相通处.

借物抒情借物抒情的方法,使外物与感情相统一,使感情有所依托.外物的特点与作者的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往往就是文章的主旨.

托物言志

借物说理能够把不容易讲清楚的抽象道理深入浅出的说明,使道理说得生动而具体,更有说服力.如《我的空中楼阁》.

夹叙夹议

夹叙夹议在写法上灵活多变,作者可以自由自在表情达意.“记叙”是“议论”的基础,“议论”是“记叙”的深化、升华,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如《灯下漫笔》.

动静结合是一种“动”与“静”之间的衬托,用“动”衬“静”,或用“静”衬“动”.如《雨中登泰山》.5、所找内容使用了哪一种人称:人称在行文中起到的效果第一人称(我)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你)便于对话;便于抒情,增强感染力,有呼告的效果;用于对外物,有拟人化的效果.第三人称(他)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6、所找的文字和句子:特殊句子作用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传承信息的作用.结尾句或概括上文,表现文章主旨,或留下余地让人思索,或强烈地抒发感情.中心句记叙文中提示人物或事件的意义;议论文中往往对论点的提示有着重要作用;说明文中往往与提示事物的本质特性有着密切的联系.转承句承上启下,转换话题.哲理句含义深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