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处理的中国式道路_第1页
垃圾处理的中国式道路_第2页
垃圾处理的中国式道路_第3页
垃圾处理的中国式道路_第4页
垃圾处理的中国式道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垃圾处理”的中国式出路垃圾,被称为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副理事长陶华在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媒体沟通会透露,目前我国每年产生近10亿吨垃圾,从全国总体来看,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还有很大缺口。陶华说,去年全国600多个城市共清理垃圾1.6亿吨,县城的生活垃圾8000多万吨,农村的生活垃圾约1.5亿吨。全国生活垃圾产生量约4亿吨。另外,每年还有5亿吨左右的建设垃圾。中国的垃圾总量基本上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此外,还有餐厨垃圾1000万吨左右。据统计,中国每年产生垃圾上亿吨,城市人均垃圾年产量达440公斤,全国600座城市堆放80亿吨垃圾。近年来,中国的高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带来了生活垃圾的迅猛增长,这使得现有的垃圾处理体系显得捉襟见肘,使“城内干干净净、城外垃圾成堆。”

——新浪网

目前中国采用的垃圾处理技术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主要采用填埋、堆肥、焚烧等方法,其中大部分城市垃圾采用堆放、简易填埋处理,卫生填埋、机械化堆肥、焚烧处理也有部分应用。广州:垃圾场散发恶臭遭投诉连日潮湿闷热,一座扎根番禺南村镇超过20年、垃圾堆积量超过千万吨的垃圾填埋场,又因恶臭袭人遭到周边居民的投诉。

用“卫生填埋法”处理我们产生的废物。但随着垃圾填埋场地的告急,人们必须另辟新路。这条新路就是垃圾焚烧法。它比起填埋法,效率高、占地面积小,一度被视为“减量快”的好方法。日本曾一哄而起地建了6000多座垃圾焚烧炉,占据世界垃圾焚烧炉数量首位。一些发达国家也进行效仿,把垃圾焚烧推向了高潮。垃圾焚烧法进入了发展时期。然而,经过上百年的实践后,垃圾焚烧法却一直未能被广大民众接受,其弊病突出表现在潜伏污染更重、耗资昂贵、操作复杂和浪费资源等方面。据多种文献报道,每吨垃圾焚烧后会产生大约5000立方米废气,还会留下原有体积一半左右的灰渣。当今最好的焚烧设备,在运转正常的情况下,也会释放出数十种有害物质,仅通过过滤、水洗和吸附法很难全部净化。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垃圾的制造者,对于我们一个又一个家庭与个体来说,有了垃圾之后一扔了之。然而就在这日复一日,仿佛轻描淡写的一扔了之的过程当中,一座又一座城市却已经不堪于垃圾的重负。我国每年的垃圾增长速度堪与GDP比肩,但垃圾处理能力并没能跟上,全国垃圾中有四成没有集中处理。北京的垃圾在未来四五年内将无地可埋,上海有的垃圾场已与居民区为邻。

垃圾与城市的矛盾正在加剧,垃圾处理的“中国式出路”在哪里?远离居民区建厂广州拟借鉴新加坡处理垃圾经验

广州民间反弹激烈的“垃圾焚烧发电”工作将有新进展,广州当局表示考虑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可能在远离居民区的地区选址建厂。另外,广州当局也透露将与新加坡环境局合作,共建广州有害垃圾的处理基地。中国的垃圾焚烧项目当前正处迅速发展的时期,包括北京、天津、南京在内的一些城市都正在或准备兴建垃圾焚烧发电厂,清华大学教授聂永丰对此曾表示,在2008年到2015年,是中国垃圾焚烧发电的黄金时期。小新闻——新加坡:依法治理垃圾重在循环利用

新加坡通过严格的立法和先进的垃圾处理理念,鼓励全社会推广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循环利用,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国家,只有7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在这个狭小的土地空间,却生活着近500万人口,密度不可谓不大。垃圾的回收和处理是新加坡政府环境保护的一项工作重点。新加坡通过严格的立法和先进的垃圾处理理念,鼓励全社会推广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循环利用,收到了明显的成效。从2001年起,新加坡垃圾产量在逐年下降。

首先,政府制定了完备的法律规范,并对公众进行有效的教育。新加坡历来强调法制,对垃圾处理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均有周密的规范,注重法律责任,如有违犯,严惩不贷。同时,新加坡环境局下属的公共教育处通过媒体、社区、学校等各种媒介,在公众中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国民充分认识到垃圾科学处理的必要性。

新加坡对那些到处乱丢垃圾的行为的处理非常严格,如乱扔烟头、丢弃废物等违规者都会收到一张罚单,一般都在1000新元(约合5000元人民币)以上,而且绝没有讨价还价的机会,如果不按时交罚款就会收到法院传讯。

第三,用焚化和填埋来处理不可回收的垃圾。在新加坡,有四个焚化场负责焚化可燃烧的垃圾。新加坡的国有垃圾焚化厂和垃圾填埋场都不是自负盈亏的企业,而是直接隶属于国家环境局的政府下属机构,因此,所有的投资都来自政府的财政,也没有税收,所有的利润均上缴国家财政。在环境监测监管方面,新加坡政府环保部门与各垃圾焚化厂之间有联网系统,可以实时监控24小时检测废气排放量以及二恶英含量等情况。

垃圾焚化可以把90%的垃圾烧掉变成电力,而只剩下10%的垃圾灰烬。这些灰烬有两个去处:一是根据新加坡最新的科研成果,可以把垃圾焚烧后的灰烬与淤泥经过烘干颗粒化处理,转化成有用的建筑材料。二是由专业公司运送到垃圾填埋场进行封闭填埋。新加坡对垃圾填埋也有严格的程序,因为垃圾填埋场是在离岸的岛上,所以一般是先将海水抽干,然后铺好厚厚的塑料膜,将垃圾与海水完全隔离与封闭,以防止泄露。政府的专业人士每个月都要从垃圾填埋场周围的海水里取样检测,到现在为止,尚没有发现有任何泄漏和污染海水的情况发生。1999年4月,新加坡政府关闭了本岛最后一个垃圾填埋场,而由岛外的实马高垃圾处理场正式取代。实马高垃圾处理场位于新加坡本岛以南8公里,面积约350公顷,是世界上第一个由人工围海而成的垃圾填埋场。实马高垃圾处理场主要填埋来自新加坡本岛四个焚化厂的灰烬,日填埋垃圾量为2000吨左右。

无论是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还是投入运营,实马高垃圾处理场十分重视自然环境和生态物种的保护。不仅成功地保留了大部分海草区和珊瑚礁,而且丰富多样的生物种群也得以继续繁衍。位于海岛南端的滨海湿地是新加坡目前最大的海草区,它的存在亦为海岛增色不少。岛上茂盛的土生植物和红树林,改变了人们对垃圾填埋场的印象。原计划实马高垃圾处理场的使用寿命是30年,但是随着新加坡全国再循环计划的展开,需要埋置的垃圾不断减少,实马高垃圾处理场的使用寿命有可能延长至45年。第四,最大限度地进行垃圾循环处理。

在新加坡,是不允许私人到垃圾桶里翻拣垃圾的。各家的废弃物(如报纸、饮料罐等)可以自行卖到废品回收站,但是一旦扔到了垃圾桶里,就不再属于私人物品(废品也不行),只能由专业公司来回收处理。私人翻拣垃圾桶属于违法行为。

新加坡的垃圾分类是由垃圾专业收集公司和回收公司来完成的。2001年,新加坡的垃圾收集开始全面私有化。现在全国共有近400家生活垃圾收集商和大型工业垃圾收集商。他们都需要领到政府发放的许可证,才有经营资格。企业可以自由选择垃圾收集商。每天,垃圾收集商到商业区和居民区将垃圾收走,运到建在郊区或工业区的工厂,将垃圾分类。不能回收的垃圾,就运到垃圾焚烧厂焚化。从1999年开始,垃圾处理公司开始尽可能回收一切可回收的物品,比如玻璃、塑料、电器、易拉罐,甚至混凝土等,那些回收不了的垃圾将被焚烧处理。

台北推动垃圾费随袋征收后,改由市民向环保局购买专用垃圾袋清理垃圾,环保局并免费回收资源垃圾。这样,丢多少垃圾,付多少钱,垃圾愈少,缴费愈少,不但符合公平正义原则,更可鼓励市民减少垃圾量及回收资源垃圾。台北市户均垃圾量年变化图台北市年资源回收率统计图日本将垃圾分4类

1.一般垃圾,包括厨余类、纸屑类、草木类、包装袋类、皮革制品类、容器类、玻璃类、餐具类、非资源性瓶类、橡胶类、塑料类、棉质白色衬衫以外的衣服毛线类。

2.可燃性资源垃圾,包括报纸(含传单、广告纸)、纸箱、纸盒、杂志(含书本、小册子)、旧布料(含毛毯、棉质白色衬衫、棉质床单)、装牛奶饮料的纸盒子。

3.不燃性资源垃圾,包括饮料瓶(铝罐、铁罐)、茶色瓶、无色透明瓶、可以直接再利用的瓶类。

4.可破碎处理的大件垃圾,包括小家电类(电视机、空调机、冰箱/柜、洗衣机)、金属类、家具类、自行车、陶瓷器类、不规则形状的罐类、被褥、草席、长链状物(软管、绳索、铁丝、电线等)。从这些看到的……垃圾处理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烧与不烧的争论,而是怎么烧的问题。只有持续努力地推动垃圾的源头减量和分类,这才是中国垃圾问题的真正出路。

2000年,原建设部公布首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名单,北京、上海、广州等成为首批试点的8个城市。10年过去了,效果怎么样呢?“几乎所有的城市垃圾分类工作,都是‘宣传意义’大于‘实际效果’。”这是个值得深思的现象: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喊着要加入到“垃圾分类”的行列中,另一方面但却鲜有城市真正见到实效。很多城市中的垃圾分类工作大都举步维艰。

小调查:

尽管垃圾分类处理工作面临着重重困难,但是,进行垃圾分类收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