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周密《观潮》教案设计范例
《》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观潮》的
应该怎么做呢?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
(2)了解我国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盛景和观潮的盛况。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争做时代弄潮儿。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精彩的场面描写。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精巧的结构安排。
教学过程
1、导入
2、作者及背景简介
周密,字公谨,号草窗,(与吴文英(梦窗)齐名,人称“二窗”.)四水潜夫
等。湖州人,南宋家。宋末曾做过义乌县官,宋灭之后不再做官。他诗文都有
成就,又能书画。《观潮》选自《武林旧事》,这是周密在南宋灭亡之后追忆
往事的一部作品。
南宋的国都是临安,即现在的杭州,观潮地当时在临安城南(今由于江水改
道已移至浙江海宁),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
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当日上到宫庭下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
空巷,十分热闹。南宋词人周密曾经观看了钱塘江涌潮,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
生动的描绘了出来。
3、全体朗读,掌握正确的读音
杨诚斋(zhdi)京尹(yin)朦髓(m6ngchong)乘骑(ji)
如履平地平Ci)倏尔(shti)一舸无迹平6)善泅(qiii)
鲸波(jlng)罗绮(qi)僦赁(jifilin)
4、对照课本注释,借助工具书,同桌之间互相翻译,疏通文意。
5、初读感知
(1)、描述观潮时四副各具特色的画面
a)写海潮的雄伟壮观
b)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
c)写弄潮健儿的英姿
d)写观潮人数之多
(2)、从“既望”看古人对某些日子的特殊称谓。
“望”是古人对阴历十五这一天的‘称谓,“既”是已经过去的意思,“既
望”是指过了阴历十五,因此是十六这一天。类似的称谓还有“晦”(指阴历每
月的末一天)、“朔”(阴历每月的初一)
6、研读赏析
(1)、《观潮》第一句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这句话在文中有
什么作用?
明确:这一句大有横空出世之势,先声夺人揭示了描写对象,点明了题
旨,揭示了中心,可以说集全文要义于首句。
(2)第一段中,描写钱塘江大潮的有哪些?作者按怎样的顺序写景?是从哪几
个方面对潮来之状进行描写的?采用怎样的修辞方法来表现?
明确:从“方其远出海门……势极雄豪”为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句子;作者按
由远及近的顺序,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写出了海潮的壮丽雄奇。运用比
喻、夸张的手法,仅用“如银线”“玉城雪岭”“如雷霆”“吞天沃日”几
句,就把海潮在远方、渐近、奔涌到眼前时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3)水军演习的场面写得扣人心弦,其精彩之处表现在哪里?这样一场复杂
的演习活动,而结在“烟消波静”的静景上,这是采用怎样的写法?采用这种写
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个场面精彩之处在于参加演习的船只众多,演习中阵势变化多
样,水兵作战技艺娴熟,演习中战斗激烈,声势浩大,演习结束后撤退迅速;
最后结束在“烟消波静”的静景上,是采用动静相衬的方法,造成起势浩
荡,转瞬即逝,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也为下文别开生面的另一场水上表演作
了铺垫。
(4)第三段为何写彩旗?
明确:持彩旗弄潮不是为了装饰,乃是为着“夸能”,用某一具体的物体把
某种无法直接显示出来的效果和情景突出强调出来,这是彩旗的主要作用。
“旗尾略不沾湿”是对弄潮儿本领的最高妙的称颂和赞叹。
(5)第四段中写观潮人数之多与上文写钱塘江潮的气势、操练水军的情况
及吴中健儿有何联系?
明确:观潮人群如此密集,说明江潮和水上表演是多么吸引人心,所以写
观潮之盛,是为了从侧面映衬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7、小结:本文描写的水军演习、弄潮表演以及观潮情景,既衬托了钱江涌
潮的奇伟壮丽,又共同组成了南宋都城生活的风景画、风俗画。展示了自然的
不凡魅力和弄潮儿的不凡风采,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其自然美和人文美。
课后习题
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附录:《观潮》阅读练习
4.下列词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0(3分)
A.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观:景象
B.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骑:骑马
C.随波而逝逝:去,往
D.珠翠罗绮溢目溢:满,充满
5.下列词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则玉城雪岭迹天而来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B.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仅有“敌船”为火所焚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D.以此夸能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6.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以精炼的笔墨,描写了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水军演习的宏大场
面,弄潮健儿的英姿以及人们观潮的盛况。
B.文章第一段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对钱塘
江潮进行描绘,表现了江潮的雄奇壮观。
C.文章最后一段写江岸十余里间观潮人数众多,热闹非凡,直接表现了江
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D.文章用词精当,寥寥数笔便能绘形传神,如''腾身百变"四个字就刻画
出弄潮儿上下翻腾、变化多样的骁勇身姿。
7.把下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2分)
⑵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2分)
【答案】
4.B
解析:“骑”是马的意思,名词,读ji。“乘”是骑、坐的意思。
5.D
解析:A第一个“而”表修饰;第二个“而”,连词,表转折,但是,去
B第一个“之”结构助词,的;第二个“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C第一个“为”被;第二个“为”介词,替,给。D两个“以”都是凭借的意
思。
6.C
解析:C答案错在“直接表现了”,文章最后一段写江岸十余里间观潮人
数众多,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商业智能温控发酵室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手机镜头清洁套装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高速电主轴机械振动监测系统的研究及测试
- 2025-2030年口腔手术缝合材料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口腔CBCT影像诊断系统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垃圾分类指导机器人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企业内部培训服务采购合同
- 病毒检测技术从实验室到日常生活的转变
- 社交媒体营销的数据分析与优化
- 2025年本地网传输系统合作协议书
- 运用PDCA提高吞咽障碍患者护理措施落实率
- 《法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 JGJ-T188-2009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
-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 以诺书-中英对照
- 安徽法院聘用制书记员招聘真题
- 主题班会: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
-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书(模板)
- 文学类文本阅读(语言赏析类)-2025年北京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解析版)
- 2024年政工职称考试题库(含答案)
- 香港(2024年-2025年小学二年级语文)部编版综合练习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