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试卷(A)

语文

2023.11

(考试范围:1-69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生应把答案直接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上本人姓名、考场、考号等信息填写完整或把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

1.阅读语段,完成下列任务。(6分)

轻轻地打开语文课本,美丽的四季向我们走来。春天里花团锦簇,美不胜收;夏季的雨热烈粗犷,万物争先恐后地成长;秋天的落叶中有“断肠人"的秋思,秋风中有“歌以咏志”的豪迈;冬天里还有把终年贮蓄的绿色献给济南的可爱的水藻。同时,我们在美丽的自然中感悟到世间的真情。瘫痪的史铁生,在落叶纷纷中与母亲jué()别,把“好好儿活"的勇气,植入骨髓;解决散步时的分qí()中,彰显着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古人用他们的诗文雅兴,在大雪纷飞中让人喜出望外;泰戈尔和冰心诗意地用大自然刻画出对母亲最真挚的热爱与祝福……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汉字加拼音。(4分)

jué()别分qí()粗犷()骨髓()

(2)语段中的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_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繁星》《春水》中的诗篇表现出诗人对于母爱、童真、自然的见解。

B.古时候人们对年龄的称呼有很多,其中六十岁既可以称“耳顺”,也可以称“花甲";七十岁可以称呼为“古稀”。

C.《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所写的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著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课文《再塑生命的人》就选自其中。

3.以下是三位同学在“语文积累本"上对学过的古诗文的归类整理,方法值得大家借鉴,请你帮他们填写完整。(共8分)

同学甲同学乙同学丙

“诗仙”李白篇(按作者)借景抒情篇(按技法)渴望和平篇(按主题)

(1)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2)借“杨花"和“子规”两个意象,既点明了时令,又表现了漂泊之感和落寞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回乐烽前沙似雪,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4)“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荡漾的海水与耸立的山岛,一动一静,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与威严。(曹操《观沧海》)(5)大唐清明的政治造就了一个歌舞升平的时代,“安史之乱"却把人们抛入战乱的深渊。杜甫的“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勾起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美好回忆;岑参的“遥怜故园菊,"(《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寄托了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4.综合性学习,根据要求答题。(7分)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关心、爱护、孝敬老人,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应有的美德。在又一个重阳节来临之际,班级开展“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活动,请你参与。

(1)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下图是“孝"字的金文和楷书写法,请结合图形说说你对孝的理解。(2分)

(2)小语同学为“孝亲敬老专题板报”摘录了一段文字,请你结合语境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补全句子,使之构成语言连贯的排比句。(2分)

百善孝为先。孝心、孝道、孝敬、孝顺……一个“孝"字,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孝亲敬长,就是多一些努力,全力实现长辈的期待;就是多一些感恩,真诚回馈长辈的恩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文的妈妈和奶奶因生活观念、生活习惯的差异时常闹别扭,二人都将意见藏在心里,于是积怨越来越深。小文冥思苦想,让妈妈和奶奶观看了贾玲、张小斐参演的小品《婆婆妈妈》之后,还想让二人坐下来谈谈心,从而缓和婆媳关系。假如你是小文,你会对妈妈和奶奶说:“______”(3分)

5.名著阅读(4分)

(1)下面对《朝花夕拾》中的有关作品说法有误的一项()(2分)

A.《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前半部分写阿长的粗鄙,是为了突出后半部分阿长对“我"的无私关爱。

B.《五猖会》写鲁迅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却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文中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与儿子的隔膜,以及封建教育制度的不合理,都引发我们的思考。

C.《二十四孝图》写的是鲁迅从最早得到的画图本子中,知道了“孝”是艰难的,以此告诫读者“孝"是需要真心付出的。

D.在《狗·猫·鼠》一文中,鲁迅写了他“仇猫”的原因:残忍,一副媚态,误认为吃了“我"的隐鼠。

(2)请根据你对【文段一】和【文段二】里人物的理解,来完成下面的人物对话。(2分)

(虚拟情境):我在书塾里上课时描绣像,被寿镜吾老先生狠狠批评了一顿,这件事被同窗阿祥发在了微信朋友圈,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我身边的亲朋好友、邻里街坊都知道了此事。四位长辈得知此事后,见到了我,反应也有所不同,下面是他们所说的话。

沈四太太:“上课时不要描绣像了啊,这样学不到东西的呀!”

衍太太:A______

长妈妈:B______

父亲:“你这逆子,罚抄《鉴略》十遍,没写不准吃饭!"

【文段一】衍太太现在是早已经做了祖母,也许竟做了曾祖母了;那时却还年青,只有一个儿子比我大三四岁。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因此我们就最愿意在她家里或她家的四近玩。

举一个例说罢,冬天,水缸里结了薄冰的时候,我们大清早起一看见,便吃冰。有一回给沈四太太看到了,大声说道:“莫吃呀,要肚子疼的呢!”这声音又给我母亲听到了,跑出来我们都挨了一顿骂,并且有大半天不准玩。我们推论祸首,认定是沈四太太,于是提起她就不用尊称了,给她另外起了一个绰号,叫作“肚子疼"。

衍太太却决不如此。假如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的多。”

【文段二】但是长妈妈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要数除夕了。辞岁之后,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然而她进来,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

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6—9小题。(14分)

折痕是心里的暖印

包利民

①前些日回老家,夜里睡不着,忽想起曾经收藏的一些旧时之物,便开始翻箱倒柜。找到一叠老照片,逐一看去,有我成长中每个年龄段的留影,其中有许多是黑白的,画面已经泛黄,承载着更久远的岁月记忆。蓦地,一张照片引起了我的注意,依然是一张黑白照片,有些变软,似被揉搓后又平展开来,照片中一个年轻女子浅笑盈盈。

②我一下子站了起来。过往的时光如云雾漫过心间,往事复苏疯长成林。照片中是我的母亲,第一次看到这张照片时,我还只有五岁。那时在农村,照相是很难得的一件事,一年到头也难有一次机会,所以我和姐姐都特别希望能照相。每次吵闹,母亲都会说:“我都没有照过相呢,等来了照相的,一定给你们照!"

③一天下午,我和姐姐在仓房里玩儿,乱翻东西,忽然就从一本古老的书中发现了一张照片。经过仔细辨认,我们确定照片中年轻漂亮的女人就是母亲,于是我们很生气地去找母亲,质问她为什么骗我们。母亲接过照片看了看,笑着说:“好几年前的了,我都忘了,好了好了,你们别生气了,妈把它撕了,就和你们一样了!”母亲把那张照片揉成团,姐姐忙抢了过来。不知为什么,那一刻,我心里很难过。

④隔着遥远的时空,我细抚着照片上的所有折痕,一如触摸那些永远逝去的岁月。现在的母亲,早已白发苍苍,不复记忆里的年轻模样,更难想象照片中的青丝红颜。那每一道折痕都似刻在我心上,仿佛是我亲手揉碎了母亲绝美的年华。

⑤在一个小小的木盒里,我找到了一摞书信。翻看,竟然大多是我在外上大学时写给家里的。那几年的大学时光,并没有写太多的信给父母,没想到这些信依然都保存着。我仔细读着每一封信,仿佛感受到了当年的想家心切和年少时对父母的依依眷恋。A只是,当年父母写给我的信,却已不记得失落于风尘何处,心中不由得痛。

⑥我发现,我写的每一封信,信纸的折叠处都已欲断,有的被母亲用透明胶粘上。一时神思飘荡,可以想象,那无数个在外的日子里,母亲是怎样一遍又一遍地看这些信!便是这样折来折去,才使那折痕渐深渐裂。而我想家的心却在尘世漂泊中悄然淡去。无边的愧疚包围着我,在这样一个无眠的夜里。

⑦坐在灯下良久,心里涌动的情绪却依然不能平息。继续寻找,在床下,我找到了一个纸壳箱,里面全是日记本。有我从小学到高中时的全部日记,甚至我大学时的一些日记也在其中。我看着那些日记,就像穿行于成长的岁月之中,许多已被蒙尘的情感,在濡湿的心里重又清晰,看了一些之后,便止住,我的心无法承受太多记忆的负荷。便随意翻看,却见许多本大学时的日记中都有折上的几页。细看,折页的那些日记,都是我心情不好或者生病时的琐记。

⑧我知道,那是母亲在想念我时看信看日记,心疼牵挂着我在外所有不如意的时刻。从没有哪些时候能如这一刻,让我如此真切地感受到母亲对自己的爱。是的,不在母亲身边的日子,我每一个失落的时刻,都是母亲心底的折痕,永难磨灭。B而从此,母亲的爱也会成为我生命中的折痕,那每一道折痕里,都满盛着我的感动,我的心痛,我永远的眷恋。

⑨在这个夏日漫长的夜里,我就静静地坐在灯下,轻轻抚过那些折痕,一如触摸着母亲那无私的爱与牵挂。

(有删改)

6.文章写了哪些可见的“折痕"?(3分)

7.文章画线句子A中,作者为什么“心中不由得痛”?(4分)

8.请从修辞的角度对画线句子B进行简要赏析。(3分)

9.阅读文章,请谈谈以“折痕是心里的暖印"为标题的好处。(4分)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0—14小题。(12分)

樱桃红了

邹龙权

①正为假期值班不能与兄妹一起回老家吃樱桃而烦恼,母亲恰好来电话了。她唤着我的乳名,说今年樱桃又大又红又甜,季节不等人,让我们赶快回家去吃。

②母亲栽的樱桃品种优,个头大,颜色鲜,口感好,左邻右舍的孩子都喜欢来吃,母亲总是很大方,给他们摘一大捧。吃惯了母亲栽的樱桃,觉得他乡的都不够甜。久而久之,吃樱桃的日子成了我们漂泊在外的兄妹们聚会的节日。

③兄妹忍不住回去先尝为快,等我与妻驾车回家那天已是正午,刚进门,就看见桌子中央放着一大盆红艳艳的樱桃。洗净的樱桃晶莹剔透,像珍珠,像玛瑙,煞是诱人,我忍不住抓起一把塞进嘴里,熟悉的酸甜味充灌唇齿之间,连日值班的辛劳也一扫而空,看我吃得津津有味,母亲心满意足地去准备午饭了。

④听父亲说,为了让我们吃上好樱桃,母亲一大早搭上梯子、架上凳子、背上小篓,爬上树顶摘最好的大果子。今年天气好、果子多。两棵樱桃树吃剩下的还卖了近千元钱,父亲脊椎骨曾跌断过,不能上树,就负责销售。还听说,今天早上摘果时一根树枝折断,母亲急中生智逃到了另一根树枝上才获救。我不知道母亲老胳膊老腿儿是如何逃离危险的,也不知道卖上千元钱需要摘多少果子、花多少精力。但她后来说起摘果时晃晃悠悠的过程,总是那么轻描淡写、若无其事;说起卖了近千元钱总是那么滔滔不绝、神采飞扬。我知道他们是从苦难时代走过来的,年轻时卖水果供孩子上学是快乐的事,老了不给孩子添负担也是快乐的事。

⑤说话工夫,母亲已把饭菜摆上了桌。仅有四人,她还是做了八菜两汤。我和妻爱吃的菜一样都没少,真把我们当贵客待了。母亲不停地给我们夹菜,我知道她特别高兴看儿女狼吞虎咽的样子,但我分明看见母亲夹菜的手微微颤动,再细看,母亲满头银发,后背也有些驼。我心一颤,母亲老了。

⑥习惯享受被母亲当客待的我,突然感到十分惭愧。

⑦是该好好孝顺母亲了。

⑧母亲的几间瓦房有点老旧,我们多次商量凑钱给她盖新房都被拒绝。母亲说:“你们在外工作不容易,只要你们生活幸福,我们就幸福了。”她还说:“你们现在有个一官半职,好好为老百姓做点事,做个好人,当个好官,有个好名声。我们不当懒人,不当废人,不给你们添麻烦,有吃有穿有住就行。"

⑨我们兄妹几次试图说服母亲,都未能如愿。两间半瓦房在母亲精心打理下,也算得上村中的一道景观。屋后是两棵大柿树,门前有几棵樱桃树。季节来临时,庭前屋后硕果累累,压弯枝头,让人赏心悦目,门头房檐下挂着一排排金色的玉米穗,总有一种五谷丰登的景象,引人注目的还有院里院外各种花朵:月季花、喇叭花、石榴花……这些花儿将老旧的房屋衬托得亮丽而脱俗。记得当年家里十分困难,吃了上顿无下顿,母亲还不忘在院内栽几株好看的花。至今,曾留在我记忆深处的是:母亲很美,老宅很美,故乡很美!

⑩“奶奶,我们要吃樱桃。”院门口不知何时聚来了一群小孩子。母亲忙撑着凳子站起来,乐呵呵地把樱桃分给孩子们,欢笑声在老屋上空飞扬……看着眼前的场景,我顿时明白:尊重母亲的意愿,就是对她最大的孝顺。《小窗幽记》中说:“在世不过百年,总要做好人,存好心,给后代留个榜样。"无论顺境逆境,留下一片美、留下一片德,是我平凡的母亲人生中最为闪光之处,最为让人敬佩之处。

(选自《十堰晚报》,有删改)

10.下列选项中对本文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②段“我”觉得他乡樱桃不够甜是水土差异导致的。

B.第④段写母亲神采飞扬地讲述卖樱桃赚了近千元钱,说明母亲是个爱财的人。

C.文题一语双关,“樱桃红了"既指樱桃成熟,也暗含母爱深沉。

D.第⑦段是过渡段,强调“我”惭愧后的醒悟,表达对过去不孝顺母亲的自责。

1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12.第⑧段母亲的话里有两个“幸福",这两个词在文中各有什么含义?(2分)

13.本文语言韵味悠长,请按要求分析其表达效果。(2分)

母亲一大早搭上梯子、架上凳子、背上小篓,爬上树顶摘最好的大果子。(从人物描写方法角度赏析)

14.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母亲的形象。(4分)

三、古诗文阅读(17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5——18小题。(13分)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乙】子曰:“见贤①思齐②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③,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

【注释】①贤:贤人,有贤德的人。②齐:看齐。③古:古代文化。

15.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文言语句方法提示解释

为人谋而不忠乎?词语推断法:忠心耿耿(1)______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查阅字典法:①诚实。②的确,确实。③信用,守信用。④诚信。⑤任凭,随意。(2)______(填序号)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课内迁移法:吾日三省吾身。(3)______

择其善者而从之。字源推测:善,吉也。《说文》(4)______

1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7.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常引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8.【乙】文段的两章,和【甲】文段中所说的学习态度有何相同之处?请结合相关内容加以分析。(3分)

(二)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19—20小题。(4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9.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C.颈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

D.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北固山”点明了诗人游览的地点。

20.本诗颈联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2分)

四、作文(50分)

21.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作文。

(1)《秋天的怀念》中,母亲引领着史铁生要“好好儿活",活得有尊严;《散步》中,莫怀戚引领着家人感受生活的美好,体悟生命的意义;《再塑生命的人》中,莎莉文老师引领着海伦·凯勒冲破黑暗的桎梏,寻找心中的光明……

亲爱的同学,在你的人生中,一定也有这样的人,引领着你前行。请以“引路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内容自选,立意自定,写一篇记叙文;

②要有真情实感;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④不得抄袭、套作;

⑤不少于600字。

(2)这半学期,同学们在初中的课文里结识了很多少年朋友,下面节录的内容或许触发了你的某种感受、引发了你的某种记忆。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莫怀戚《散步》)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泰戈尔《金色花》)

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我的手指搓捻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

(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

亲爱的同学,你也有很多话想对他(她)说,请从上面四篇文章中任选一位少年,给他(她)写一封信。

要求:①题目自拟;

②可讲述故事,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悟;

③注意书信格式;

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⑤不得套作、抄袭;⑥不少于600字。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试卷(A)

语文参考答案

2023.11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

1.(1)诀歧guǎngsuǐ(4分)(2)把“刻画"改为“表达”。(2分)

2.C(2分)

3.(8分)(1)影入平羌江水流(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3)受降城外月如霜(4)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岐王宅里寻常见应傍战场开

4.(1)“孝"的上部是个两手趴着的老人,下部是个“子”,“孝"就是子女尽心尽意地扶持(帮助、侍奉、赡养)老人(父母)。(2分)

(2)例一:就是多一些理解,耐心倾听长辈的唠叨。

例二:就是多一些尊重,虚心接受长辈的意见。(2分)

(3)妈妈,奶奶,一家人嘛,意见不一致不怕,只要心在一起,把话说开,我们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大家开诚布公、平心静气地谈一谈,好吗?(3分)

5.(1)C(2分)

(2)示例A:“绣像描得好不好啊?下次描给我看看哦,让同学们看看你描得多像!”

B:“回来啦,快点去写作业,你父亲今天很生气,还不停地问你有没有回来,你可要注意点了。听到没,哥儿,记得么?"(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

6.①母亲照片上的折痕。②“我”写给家里的每一封信上的折痕。

③“我"的日记本里的折痕。(3分)

7.几年的大学时光,并没有写太多的信给父母,没想到这些信母亲依然保存着,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母亲对“我"的深深的爱;然而,当年父母写给“我”的信,却早已不知失落于何处,“我"为自己的无知和对亲情的忽视而深感羞愧,故而“心中不由得痛”。(意对即可)(4分)

8.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把“母亲的爱"比喻成“我生命中的折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母亲的爱对“我"的影响之深。“那每一道折痕里,都满盛着我的感动,我的心痛,我永远的眷恋”这一排比强烈地抒发了“我"对母亲真诚而热烈的感恩与眷恋之情。(3分)

9.用“折痕是心里的暖印”为标题,富有诗意,激发了读者阅读的兴趣;“折痕"又是文章的叙事线索;全文围绕“折痕”回忆了几件往事;“暖印"两字形象地表达了“我”对母亲真诚而热烈的感恩与眷恋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