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再别康桥》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3_第1页
2《再别康桥》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3_第2页
2《再别康桥》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3_第3页
2《再别康桥》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3_第4页
2《再别康桥》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再别康桥》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6.2《再别康桥》同步练习(文字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对课文中的句子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沁园春长沙》)——这一问句激励所有的革命者应该保持革命的蓬勃朝气,做革命的中流砥柱。同时含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表示要像祖逖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中,担负起主宰国家前途的重任。

B.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雨巷》)——“悠长”“寂寥"象征当时社会现象的黑暗沉闷。这几句,以情而言,是独自彷徨、寂寥、愁怨;以景而言,是纸伞、雨巷、丁香、姑娘。此情此景,水乳交融,幻化为一体。

C.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再别康桥》)——“榆阴下的一潭”即拜伦潭,在康河上游,相传拜伦曾在那里游玩。在这里,诗人融情于景,将自己对祖国的留恋全部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D.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的家里。啊,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问句间接地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离开时的依依不舍和对乳儿的无比疼爱。

2.下列横线上依次所填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再别康桥》共有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着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句,__________,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__________,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清潭等。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揉碎"“漫溯”“挥一挥"等,__________,给人以立体感。

①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

②人们视觉上便有了美的享受

③康河里倒映的是河畔的金柳

④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

⑤把每一幅画变成了动态的画面

⑥使每一幅画变成了动态的画面

A.①②③B.①④⑥C.②④⑤D.②③⑥

3.阅读徐志摩《再别康桥》节选,完成下一题。

那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

是夕阳中的新娘;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波光里的艳影,在康河的柔波里,

在我的心头荡漾。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对节选诗节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节一,写康河岸边柳树在夕阳中倒映河中的景象,是康河的美景,留住了诗人的心,使他乐而忘返。

B.诗节二,写康河里水草随微波起伏,仿佛在向诗人点头致意,“招摇”,一词写出了康桥对诗人的欢迎态度。

C.作者用“新娘"来比喻“金柳”,显得艳丽妩媚,可谓独具匠心,表现了作者无限欢喜和极度的迷恋之情。

D.诗歌融情于景,诗人“心头荡漾"是因为看到河波里“金柳”美丽的影像而心潮起伏。“招摇"一词虽有夸张,但含贬义,若用“欢迎”更能生动地表现康桥的热情。

二、情景默写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演员张颂文凭其顽强的毅力,在表演艺术上执着追求,最终在《狂飙》中赢得成功,正如荀子《劝学》中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洵《六国论》在概括六国赂秦而亡史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假设引申,指出了六国可以改写命运的另一条道路,即“_____________,”,进而合力攻秦。

(3)“荇"这种植物在古诗文中常用来表情达意,如“_____________,”。现代诗人徐志摩《再别康桥》中也写道:“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三、句子默写

5.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

(1),;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再别康桥》)

(2)复为慷慨羽声,,。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荆轲刺秦王》)

(3),子无良媒。将子无怒,。(《诗经·氓》)

(4)羁鸟恋旧林,。开荒南野际,。(《归园田居》)

四、语言表达

6.下面的示例是一个学生学习《大堰河——我的保姆》后写的一副对联。请根据《再别康桥》的内容写一副对联。要求:不必讲究严格的平仄,但总字数不得少于12个字。

示例:所选课文:《大堰河——我的保姆》

对联:四块钱棺材几束稻草几尺长坟地一世凄凉

所选课文:《再别康桥》

对联:___

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诗歌是最早出世的文学,这是文学史家公认的事实。

人生来就有情感,情感天然需要表现,而表现最适当的方式是诗歌,因为语言节奏与内在节奏相契合,是自然的“不能已”的。

诗歌、音乐跳舞原来是混合的。它们的共同命脉是节奏。在原始时代,诗歌可以没有意义,音乐可以没有“和谐(melody)",舞可以不问姿态,但是都必有节奏。后来三种艺术分化,每种均仍保存节奏,但于节奏之外,音乐尽量向“和谐”方面发展,跳舞尽量向姿态方面发展,诗歌尽量向文字意义方面发展,于是彼此距离遂日渐其远了。

节奏是宇宙中自然现象的一个基本原则。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在生灵方面,节奏是一种自然需要。节奏是音调的动态,对于情绪的影响更大。我们可以说,节奏是传达情绪的最直接而且最有力的媒介,因为它本身就是情绪的一个重要部分。

诗的节奏决不能制成定谱。即使定谱,而每首诗的节奏亦绝不是定谱所指示的节奏。乐的节奏可谱,诗的节奏不可谱;可谱者必纯为形式的组合,而诗的声音组合受文字意义影响,不能看成纯形式的。这也是诗与乐的一个重要的分别。

诗是一种音乐,也是一种语言。音乐只有纯形式节奏,没有语言的节奏,诗则兼而有之。这个分别最重要。语言的节奏是自然的,没有规律的,直率的,常倾向变化;音乐的节奏是形式化的,有规律的,回旋的,常倾向整齐。诗源于歌,歌与乐相伴,所以保有音乐的节奏;诗是语言的艺术,所以含有语言的节奏。

现代人做诗文,不应该学周诰殷盘那样佶屈聱牙,为的是传达的便利。不过提倡白话者所标示的“做诗如说话"的口号也有些危险。日常的情思多粗浅芜乱,不尽可以入诗;入诗的情思都须经过一番洗练,所以比日常的情思更为精妙,更有剪裁。语言是情思的结晶。诗的语言亦应与常言有别。

这所谓“精练”可在两方面见出,一在意境,一在语言。意境为情趣意象的契合融贯,但是只有意境仍不能成为诗,诗必须将蕴蓄于心中的意境传达于语言文字,使一般人可以听到看到懂到。

凡是真正的文学作品,无论是诗还是散文,里面都必须有它的特殊情趣。其实一切艺术到精妙处都必有诗的境界。

(摘编自朱光潜《诗论》)

材料二:

朱光潜的《诗论》说:诗歌先于文字,音乐舞蹈又先于诗歌。先民们狩猎、祭祀时无具体内容的吟唱伴随音乐和舞蹈,逐渐发展至配上歌词,诗歌便出现了。此时的诗是配合音乐所作,是从属地位。而舞蹈先其一步脱离于此体系。后来诗歌也渐渐独立于音乐,此时,人们更看重诗的意义。

诗的形式,也因为表达的需要从四言、五言、七言、不等字,渐次嬗变。

蒋勋说:每一个新的文学形式的兴起,都是旧有的形式已到了巅峰,无更多的空间可堪发展了,于是新的形式便应运而生了。

关于诗的形式,从胡适之倡导的新文学革命开始,就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胡适下定决心全面使用白话文,提倡写白话诗,提议作诗如说话。关于白话诗该采用何种语言他与好友梅觐庄、任叔永论战了无数次。

朱光潜在《诗论》中也反对胡适这种作诗如说话的观点。他说胡适所举出古人做的一些如白话的诗,是非常少见的;并且联系前后句来看,也并不是通篇白话。我也不同意作诗如说话。中国的语言文字历来讲求言约义丰、含蓄隽永,如变成作诗如说话,还有何美感而言?便如现代诗中,所谓的梨花体、羔羊体,不过是把一句话拆成几个段落,我欣赏不了其精妙在何处。

诗永远是最凝练的语言,除了灵感外,学会掌控和运用技巧也是必须的。正如《诗论》说的:很多人的诗歌并无可读性。不如将这份灵感,去写篇散文,倒有可能是篇精彩之作。

朱自清有文集《文学的美》,其中多篇文章讨论了新诗该采用何形式,用不用韵,字数是否有讲究,怎样写才是一首合格的新诗。他对新诗的一个诠释,令我印象深刻。他评论说:新诗是很多关联的意象,然后抽去了其中的桥梁。因之,我读现代诗,稍微有了一点点门径。

至于新诗到底用不用韵,他们也进行了多方尝试与讨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也是用了韵的。《诗论》中说,由于汉字是单音节,不用韵律的话读起来无节奏感,顿挫感不强。而英文诗不存在这个问题。法文诗存在类似问题,因而法文诗用韵的多。英文诗只是在韵诗初传入时尝试过用韵,并且据书中所述,评价不是很高。

总而言之,汉语诗吟诵起来有韵律会更美。倘若功力高深者能兼顾意和音,那就是善莫大焉了。

现代诗和古诗,我们应该用哪一种形式更好?这并无高下之分。近体格律诗词的好处在于其固有的格式自带节奏、音律之美,如此,对于水平低下之辈,亦能找到一份成就感。先有了形式之美,至于雕琢言辞和深刻的涵义,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绝非一日之功。

古体诗写起来很难,全靠意境取胜,这要求的功力更为深厚。我想,现代诗恐怕也莫不如此。

(摘编自绿杨荫《谈谈诗歌——读朱光潜<诗论>》)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音乐、舞蹈原来是混合的,它们的共同起源是节奏。这三种艺术分化后,仍然都保存着节奏。

B.诗与乐在节奏上有区别:前者的节奏可谱,而后者的节奏决不能制成定谱。这也是诗与乐的重要分别。

C.“做诗如说话"的观点不符合中国的语言文字历来讲求的言约义丰、含蓄隽永的特点,因而被所有人否定。

D.新诗创作也要兼顾意和音,既要有韵律美,更要有意境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至少证明了第一点。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都从诗歌形式谈到了诗歌内容,但它们论述的重点均在诗歌形式上。

B.材料一通过比较分析,指出了诗歌、乐音、舞蹈的不同,论述了诗歌节奏的独特性。

C.对于现代白话诗,朱光潜先生反对“做诗如说话”的观点,而绿杨荫则持不同意见。

D.无论是古诗还是现代诗,都要追求语言的凝练,必须学会掌控和运用相关技巧。

9.以下不能证明材料一、二观点的一项是()

A.五言诗一般采用二二一的节奏,七言诗多采用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的节奏,读起来朗朗上口,十分和谐。

B.词都有词牌,可配乐歌唱。不同的词牌在字数、韵律等方面的要求各不相同,即“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C.闻一多提出了诗歌“三美”的原则,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新诗也追求形式美,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自由。

D.卞之琳在《断章》一诗中所写“明月装饰了你的窗,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富于哲理,但现代人也会觉得有一点矫情。

10.请结合两则材料分析诗歌与音乐的区别与联系。

11.为什么说“提倡白话者所标示的‘做诗如说话’的口号也有些危险”?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理由。

六、现代诗歌阅读

(三)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再别康桥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自由,向我们来了田间

悲哀的

种族

我们必须战斗啊!

九月的窗外,

亚细亚的

田野上,

自由呵……

从血的那边,

从兄弟尸骨的那边

向我们来了,

像暴风雨,

像海燕。

12.对《再别康桥》这两节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招手作别"是诗的抒情基调,体现的是一种强烈的惆怅失落之感。

②开头三个“轻轻的”是诗的抒情基调,体现的是一种淡淡的惆怅失落之感。

③“艳影"是“夕阳”中的“金柳"在水中的倒影,代表着康桥的景物特征,明丽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赞美之情。

④诗人心中“荡漾”着“波光里的艳影",是诗人把魂萦梦牵的康桥比作一个美丽的姑娘的倩影,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13.对《自由,向我们来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作者呼吁我们民族不能再忍辱负重了,必须投入战斗。②作者呼吁我们必须和悲哀的种族战斗。

③语句短促,是对自由的急切呼唤。___④诗中体现的是一种紧张激烈的情绪。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一个小农家的暮

刘半农

她在灶下煮饭,

新砍的山柴,

必必剥剥的响。

灶门里嫣红的火光,

闪着她嫣红的脸,

闪红了她青布的衣裳。

他衔着个十年的烟斗,

慢慢地从田里回来;

屋角里挂去了锄头,

便坐在稻床上,

调弄着只亲人的狗。

他还踱到栏里去,

看一看他的牛,

回头向她说:

“怎样了——

我们新酿的酒?”

门对面青山的顶上,

松树的尖头,

已露出了半轮的月亮。

孩子们在场上看着月,

还数着天上的星:

“一,二,三,四……"

“五,八,六,两……”

他们数,他们唱:

“地上人多心不平,

天上星多月不亮。"

一九二一,二,七,伦敦

【注】1920年,刘半农离开风雨飘摇的祖国前往欧洲学习,该诗写于1921年初在外留学期间。

14.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选取一户普通农家作为描写对象,写了农家从傍晚时分到夜幕降临的日常生活场景。

B.男主人带着锄头从田里回来,一会儿到栏里看牛,一会儿问新酿的酒,显示出了他的勤劳。

C.诗歌第四节写景,通过青山、松树、半轮月亮表示天色已经晚了,也写出了夜的宁静美好。

D.诗歌最后两句暗示了现实社会中并非都如诗中所写的享受祥和、安宁生活的农家这般美好。

15.下列对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主要采用了白描手法,勾画出农妇晚炊图、农夫收工图、孩子观月图。

B.本诗没有直接抒发感情的句子,而是着重写人物活动、生活场景,将情感蕴藏其中。

C.诗中暗含着空间的变化,诗人的视线随着人物的活动从厨房转到庭院,再转到场上。

D.结尾借助儿歌暗示现实,且以“星”和“月"为喻体,与诗境巧妙融合,浑然天成。

16.本诗擅长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在诗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请举两例并分析。

17.诗歌蕴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七、文学类阅读-双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病隙碎笔

史铁生

所谓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调换。

学过剧本的人知道,要让一出戏剧吸引人,必要有矛盾、有人物间的冲突。矛盾和冲突的前提,是人物的性格、境遇各异,乃至天壤之异。上帝深谙此理,所以“人间戏剧"精彩纷呈。

写剧本的时候明白,之后常常糊涂,常会说:“我怎么这么倒霉!”其实谁也有“我怎么这么走运"的时候,只是这样的时候不嫌多,所以也忘得快。但是若非“我怎么这么”和“我怎么那么",我就是我了吗?我就是我。我是一种限制。比如我现在要去法国看“世界杯”,一般来说是坐飞机去,但那架飞机上天之后要是忽然不听话,发动机或起落架谋反,我也没办法再跳上另一架飞机了,一切只好看命运的安排,看那一幕戏剧中有没有飞机坠毁的情节,有的话,多么美妙的足球也只好由别人去看。

把身体比作一架飞机,要是两条腿(起落架)和两个肾(发动机)一起失灵,这故障不能算小,料必机长就会走出来,请大家留些遗言。

躺在“透析室"的病床上,看鲜红的血在“透析器”里汩汩地走——从我的身体里出来,再回到我的身体里去,那时,我常仿佛听见飞机在天上挣扎的声音,猜想上帝的剧本里这一幕是如何编排。

有时候我设想我的墓志铭,并不是说我多么喜欢那路东西,只是想,如果要的话最好要什么?要的话,最好由我自己来选择。我看好《再别康桥》中的一句:我轻轻地走,正如我轻轻地来。在徐志摩先生,那未必是指生死,但在我看来,那真是最好的对生死的态度,最恰当不过,用作墓志铭再好也没有。我轻轻地走,正如我轻轻地来,扫尽尘嚣。

但既然这样,又何必弄一块石头来作证?还是什么都不要吧,墓地、墓碑、花圈、挽联以及各种方式的追悼,什么都不要才好。让寂静,甚至让遗忘,去读那些诗句。我希望“机长"走到我面前时,我能镇静地把这样的遗言交给他。但也可能并不如愿,也可能“筛糠”。就算“筛糠"吧,讲好的遗言也不要再变。

有一回记者问到我的职业,我说是生病,业余写一点东西。这不是调侃,我这48年大约有—半时间用于生病,此病未去彼病又来,成群结队好像都相中我这身体是一处乐园。或许“铁生”二字暗含了某种意思,至今竟也不死。但按照某种说法,这样的不死其实是惩罚,原因是前世必没有太好的记录。我有时想过,可否据此也去做一回演讲,把今生的惩罚与前生的恶迹一样样对照着摆给——比如说,正在腐败着的官吏们去作答告?但想想也就作罢,料必他们也是无动于衷。

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这游历当然是有风险,但去大河上漂流就安全吗?不同的是,漂流可以事先做些准备,生病通常猝不及防;漂流是自觉的勇猛,生病是被迫的抵抗;漂流,成败都有一份光荣,生病却始终不便夸耀。不过,但凡游历总有酬报:异地他乡增长见识,名山大川陶冶性情,激流险阻锤炼意志,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

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摘编自《病隙碎笔》,有删改)

文本二:

史铁生的语出惊人并不表现为壮怀激烈与慷慨陈词,他总是很平静甚至很低调地写一些平实的文章,然后让你大吃一惊。这有点像有人用近乎耳语的声音,宣布与大伙生命相关的消息,并不因为其音量小而被忽视。比如他在《我与地坛》里对我们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史铁生的苦难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因为他有一具残疾的身体,更因为他有一个健全过人的大脑。这么多年来,他在轮椅上年复一年地沉思默想,度过绝望的青年生活,也成熟了他中年的深厚思想。沉思本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一切沉思必定是忧郁的,何况如史铁生这样从第一天得知自己将永远不能再站立起来的时候,就一刻也不能停顿地冥思苦想着的人。这时候,我们忘了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唯沉思的时刻,才是敏锐富有,也是最强大的时刻,这大约是我们每个人都能体验到的,只是由于肢体的完整,由于行动的灵便,由于俗务的纠缠,更由于欲望的步步紧逼,沉思的机会于我们正变得越来越少。史铁生则不然,他有的是机会让自己强大,尽管他被迫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唯其强大,才可能这样平实地谈论死亡:既不夸张对它的向往,也不回避它的到来,就像一位操心家务的农夫,安排惊蛰开犁、清明下种的农事,也预告秋季的收成一样寻常。

史铁生当然算得上是经历过绝境了,绝境从来是这样,要么把人击垮,要么使人归于宁静。

(摘编自蒋子丹《宁静的史铁生》,有删改)

18.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精选史铁生有关命运、身体、职业、生病的笔记,看似玄虚高论,实则字字珠玑,蕴含着他本人的生存体验和生命感悟。

B.文本一的写作时间是在史铁生罹患尿毒症之后,虽然字里行间充满着病隙间的碎念杂语,但行文中看不到丝毫因病痛折磨的个体哀吟。

C.史铁生的创作不追赶时髦,亦不故步自封,他融合古今,将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创作手法信手拈来,只为符合自己心魂探索的需要。

D.“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史铁生将生病比作游历,始终以一种乐观健康的心态来笑对病痛所施予的种种磨难。

19.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铁生是经常能给我们以惊异的一位作家,主要是因为他很平静甚至很低调地写一些与读者生命相关的消息,音量虽小却思想深厚。

B.凡是个体生命中必须正视的问题和必须开解的难题,史铁生都没有回避与躲闪,而是调动了生命的全部激情与智慧给予解答。

C.因为疾病带来的生存体验,使得史铁生对自己的精神境况有了更为细微与深刻的梳理,他敢于直视灵魂深处的孱弱,平实谈论死亡。

D.史铁生从生命的困惑与生病的痛苦出发,以轻松安详的笔调启迪人们重新寻获健康的心态和向上的精神,以缓解厄运带来的精神刺痛。

20.文本二中,作者自言“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唯沉思的时刻,才是敏锐富有,也是最强大的时刻",“富有”和“强大"在文本一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简要分析。

21.2005年,饱受疾病折磨的史铁生凭借《病隙碎笔》斩获了鲁迅文学奖散文奖。他在颁奖后说:“困境的本质对于人的伤害是一样的,如果不去寻找生命的意义,生命就没有意义。”对于这种说法,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C

2.B

3.D

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朱樱映日枝头满,翠荇牵风水面齐)

5.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匪我愆期秋以为期池鱼思故渊守拙归园田

6.一潭清泉榆荫下半道彩虹浮藻间

7.D8.C9.D10.联系:①诗歌、音乐、跳舞原来是混合的。它们的共同命脉是节奏。②诗源于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