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计划年月日本学期第节本单元教材分析(内容、体系及前后联系)本单元围绕“幽默与智慧”这一文化主题,选取了四篇有趣的故事,四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四种不同的思维和处世的模式。《囫囵吞枣》这个流传至今的故事会让人自然想起现在的有些人,有些身边的事:笼统接受,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解;《称象》向我们讲述了聪明机灵的曹冲,跳出常规方法称得了大象的重量。《找骆驼》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仔细观察、思考的好处;《铜板的响声》机智幽默的阿凡提,用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教训了霸道的饭店老板。这四篇课文从不同的侧面向我们讲述了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我们学会打开思维,多角度的思考问题。本单元教学目标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会认54个生字,会写32个生字。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关键1、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分角色朗读,分组表演,复述故事,根据课文展开讨论等多种形式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情感。2、查阅资料,开展课外阅读等形式,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教学效果的措施(参观、考察自制教具、学具等)生字卡片、相关图片、地图、多媒体课件单元教学安排16、《囫囵吞枣》3课时17、《称象》3课时18、《找骆驼》2课时19、《铜板的响声》3课时综合学习五4课时教学内容16、《囫囵吞枣》课型新授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及思想教育方面)1、正确认读本课13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田字格中的10个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囫囵吞枣”的原意,知道这个成语现在的意思。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学习默读课文,做到默读课文时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重点、难点和关键1、朗读课文,学会生字,了解“囫囵吞枣”的意思2、学习默读课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课前预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情境导入(一)猜谜激趣1、黄包袱,包黑豆,尝一口,甜水流。(打一水果)2、小时绷着青脸皮,老来皱起红脸皮。生的熟吃惹人笑,熟的生吃不希奇。(打一水果)(二)古代有个人却因为吃梨和吃枣的事闹出了笑话,还流传出一个成语叫“囫囵吞枣”。(板书课题)(三)理解什么叫“囫囵吞枣”。1、观察字形,发挥想象,理解“囫囵”和“吞”的意思。2、“囫囵吞枣”是什么意思?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同学们想知道的真多,那就快来读读这个故事吧,相信大家读后会有所收获。要求边读边圈画不认识的生字并且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生字读准确,句子读流利。检查自读情况学生说谜底,并介绍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揭开谜底:梨、枣)齐读课题囫”“囵”外面都有方框,两个字合起来表示完整、整个的意思。“吞”字下面是个“口”,意思是不嚼或不细嚼,整个或成块地咽下去。联想其他含有“吞”字的成语,如“狼吞虎咽”、“人心不足蛇吞象”等。(把枣儿整个吞下去。)学生自读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 检查生词囫囵吞枣吃梨脾胃抓住有益枣核若有所悟肚子咽下去嚼嚼咬牙接待2、 理解词义:师:这些词语你们都会读了,那有没有不懂的?学生提出不懂得词语,共同理解。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尝试解决,并为学生提供多种方法,如:动作表演,表情表演、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图片资料等。3、 检查读文情况:按自然段指名学生读文,其他学生听后评议。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要求默读时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理清人物活动线索:吃——愣——“悟”——愧(板书)作业:吧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了解了主要内容,谁能给大家复述一下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二、整体感悟,合作交流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年轻人为什么要囫囵吞枣呢?可以边读边圈画重点句子,并试着说一说。学生自读领读开火车读学生可能提出:脾胃、益处、若有所悟、两全其美、前仰后合等。要求学生边默读课文,边补充提示中的内容。学生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年轻人到别人家去做客,热情的主人请他,并告诉年轻人,于是,年轻人决定。他自以为这个办法,可在场的人却笑得。指名回答,大家评议,进行纠正或补充。学生复述指名复述自读自画小组交流教师活动学生活动2、全班交流提示:(1)这个年轻人为什么要想这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两全其美是什么意思?(2)1、读主人劝告年轻人的话,大家思考从中能体会到什么。(3)年轻人听了有什么表情?假如你是那个年轻人,你为什么“愣住”了?此时你会想些什么呢?(4)从年轻人的想法来看,你认为他听懂主人的话了吗?则他到底想出了什么两全之策呢?教师引读:忽然,他若有所悟地叫道——给最后的反问句换个说法。(这样就两全其美了。)(5)年轻人所说的“两全其美”的办法具体指的是怎么做,有哪两方面的好处呢?(6)这个办法真是两全其美的吗?为什么?吃梨只嚼不咽,就会造成很大浪费;吃枣儿只咽不嚼,囫囵吞枣,既尝不出滋味,肚子也受不了,对脾胃也不会有好处,还可能卡住,后果很严重。生:忽然,他若有所悟地叫道……这岂不是两全其美吗?(他想既不牙疼,又不伤脾胃。)如吃梨吃枣对身体有好处,但多吃也有坏处;主人是为年轻人的健康着想(相机指导朗读,读出真诚劝告的语气);联系上文可体会到年轻人贪吃、不讲礼仪等等.愣住了。想不到梨和枣吃多了还会对身体有损害。可能在想:我该怎样吃梨和枣,才能使它们只对身体有利,而不对身体带来伤害,做到两全其美呢?没有。他没有分析主人话的意思。主人劝他要适量吃,他却是在想怎样才能多吃。指导朗读,让学生说说应读出年轻人的怎样的语气。学生完成下面的句子:吃梨时,既,又,真是两全其美。吃枣时,既,又,真是两全其美。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到各组巡视。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三、分角色表演。启发明理:读了这个成语故事,你能得到什么启发呢?四、巩固拓展,课后实践。收集成语故事第三课时一、成语故事二、指导书写1、 教师出示带有生字的卡片。热接待梨抓益若悟咬肚2、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咬、接、悟、肚”都是左窄右宽的字,注意壁画之间的避让和穿插。若:要与苦区分记忆。抓:右边不要写成瓜。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三、检测小结1.我会读,我会写。
yǒu
wù
quán
měi
hòu
hé若()所()
两()其()
前仰()()2.“囫囵吞枣”的本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在比喻。1、就近找合作伙伴练习分角色朗读对话。2、指名登台表演。台下可以充当在场的人。学生畅所欲言。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加深理解。如果真的把枣整个吞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那将毫无收获。(一)向父母讲述这个故事。(二)搜集其他成语故事,练习讲述。语文活动课开展一次成语故事会,并评选故事大王。守株待兔掩耳盗铃亡羊补牢迎刃而解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形,如何把字写好看学生扩词描红练写板书设计:16囫囵吞枣吃梨——只嚼不咽不理解分析,食而不化吃枣——只咽不嚼授后附记:教学内容17、《称象》课型新授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及思想教育方面)1.正确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田字格中的八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通过官员们的称象方法和曹冲称象方法的对比,理解曹冲称象方法的科学巧妙。教育学生遇事要开动脑筋,多想办法。3.继续学习默读。并且乐于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重点、难点和关键1、读懂故事,学会从多种角度,变通的思考问题。2、受到启发,练习讲故事。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课前预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一、导入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那你们见过称大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象的故事。(板书:称象)2、板题质疑:板书课题,读课题,认识生字“称、象”围绕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初读要求: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字典来解决。师:刚才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你们一定有了很多收获,来展示一下吧!1、指名分段读课文,及时进行评价。2、出示带有是生字的句子,指名读3、小黑板出示生字词曹操称象议论秤杆砍树宰象割开一艘船舷认识生字“称、象”谁称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的?1、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2、同桌互读,纠正错音。其他人认真听,听他读得是否正确、流利。指名领读开火车读游戏读交流对词语的理解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讲故事这个故事非常有趣,我们再来仔细读读课文,然后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称象》这篇课文,谁能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指名讲故事)二、再读课文,自主探究1.师:默读课文想一想:谁称象的办法好?为什么?在文中画一画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想像理由。2.全班交流1.大官们是怎么称象的?。板书(官员们)。引导学生找出句子,以指名读、齐读的方式来分析官员们的办法,随即板书:造大秤宰大象。2.曹冲的办法什么样?演示曹冲称象的过程3.对比官员们和曹冲称象的办法优劣。谁的办法好?好在哪里?从哪些词语看出来?赶—沉—画—赶—装—沉—称三、巩固拓展,课堂总结1.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象曹冲学习什么?2.除了曹冲称象的方法,你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称象呢?学生自由读课文,练习讲故事。小组内讲故事。学生讲故事自读自画小组交流官员们出了主意体会“有的说……有的说……有的说”的场面,理解词语“议论”曹冲出了主意把大象()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多少,就沿着(),在船舷上画()。再把大象(),往船上装(),装到船()到()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有多重,就知道()有多重。生:聪明、遇事爱动脑筋学生动脑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四、总结:只有六、七岁的小曹冲想出了这么好的称象办法,可见他善于观察,爱动脑筋,赋予联想这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人的智慧是无限的,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当我们遇到问题困难时,千万不要灰心丧气,不要轻易放弃,而是要积极的开动脑筋,要注意观察、动脑筋,积极思考,想出办法来解决问题.解决困难。第三课时一、指导书写1、 教师出示带有生子的卡片。称官员议论杆撑赶2、指导重点字的书写“议、论、撑、赶”都是左右结构。“称”与“秤”区别,“赶”与“杆”区别。3、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作业:搜集《三国演义》故事积累在《快乐在竹林》上学生认真观察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及每笔的占格位置。在书上认真描红,仿写。同桌或小组交流写字作品,互帮互改,争取把字写漂亮。板书设计:17称象砍树造秤——提不起秤官员宰象割肉——伤害大象称象曹冲——用船和石头——称出重量二、检测小结(一)、看拼音写词语。Guanyuanyilunchuanxian()()()chengganzaigeyiduqiang()()()(二)、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或意思,在括号里画√。1、有的说,得造一杆大枰。(1)de()(2)de()(3)dei()2、曹操听了直摇头。(1)不弯由()(2)把弯由的伸开()(3)爽快()(4)一个劲儿地()授后附记:教学内容18、《找骆驼》课型新授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及思想教育方面)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2.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4.正确认读本课十二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田字格中的八个生字。重点、难点和关键1.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发现这些特点的。2.理解老人为什么能够帮助商人找回骆驼。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预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情境导入师:同学们,喜欢破案吗?有一位商人的骆驼在沙漠地区丢失了,它身材高大,不仅耐旱还懂得辨别方向和躲避沙丘,他还常常用它运输物品穿越沙漠,所以丢了它商人很着急,谁想帮商人去寻找。那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故事《找骆驼》。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自读课文,边读边圈不认识的生字,并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生字读准确,句子读流利。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小黑板,认读生字词骆驼商人跛脚缺少愤愤详细脚印顺利啃过至于究竟说嘛重点理解:愤愤:很生气的样子指点:指出来使人知道跛脚:瘸,残疾2、指名读课文3、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自由读课文,解决生字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轮读,开火车读学生读,其他学生评价一个商人丢了骆驼,后来在一位老人的指点下找回骆驼的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三.指导书写1、 教师出示带有生字的卡片。商缺详印究竟至顺2、指导重点字的书写教学中引导学生区别“详”和“祥”,“颗”和“棵”,“竞”和“竟”。尤其字形推想字义。商:下半部分里面是“八”和“口”而不是“古”。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第二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商人,他丢了一匹骆驼,在一位老人的指点下,商人找到了骆驼,老人怎样的指点商人的?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二、再读课文,合作交流默读课文,想一想:商人是在老人怎样的指点下找回骆驼的?边读边在文中画出重点词句。并试着说一说。全班交流1.思考:老人“看见”些什么现象?小结:这些现象不被常人注意,老人却全看在眼里,可见老人的观察力真强。2、老人从这些现象中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小结:因为老人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又经过自己的认真分析,所以才能得到这些结论。3.创设情景(1)全班同学一起下座位,尝试怎么样走路才能让让自己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2)拿出一张树叶,让学生尝试在树叶上留下牙印。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形,如何把字写好看指名认读生字生给生字组词:学生独立描红书写。学生自读自划小组交流路上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路左边有蜜、右边有米路旁的树叶上留下的牙齿印左脚有点跛、左边驮着蜜和右边驮着米、缺了一颗牙齿理解老人为什么会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理解为什么老人会知道骆驼缺了一颗牙齿教师活动学生活动4.“骆驼的特点”与“老人观察到的现象”用“因为……所以……”连起来说一说。5.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果然”这个词说明了什么?6、指导朗读。①分男生女生来读②指名分角色朗读③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7、学生上台演一演课文内容三、巩固拓展在老人的指点下,商人终于找回了骆驼。商人心情怎样,会怎么想?再去见老人,会说些什么?怎么说?四、课堂小结同学们,只要我们在生活中用心观察,认真思考,也许就会有更多的发现,让我们一起去发现、思考吧!因为老人看见……,所以老人知道……因为老人又看见……,所以老人知道……因为老人还看见……,所以老人知道……说明商人真的根据老人得到的结论找到了自己的骆驼。也说明老人分析出的结论是正确的。(1)商人由着急到忿忿的语气变化。(2)老人不紧不慢的语气。(3)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学生体会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板书设计:找骆驼老人观察到的现象骆驼的特点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左脚有点跛路左边有蜜、右边有米左蜜、右米树叶上留下的牙齿印缺一颗牙齿观察------思考-------结论检测小结:1、分角色朗读课文。2、比一比,组成词语。跛()齿()忿()玻()龄()芬()3、想一想、说一说:(1)骆驼左脚有点跛,是因为。(2)因为路的左边有些蜜,右边有些米,所以。(3)因为,所以,骆驼缺了一颗牙齿。授后附记:教学内容19、《铜板的响声》课型新授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及思想教育方面)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9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课前搜集阅读有关阿凡提的故事。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组表演课文。3、结合自己了解的阿凡提的故事展开讨论“我眼中的阿凡提”。重点、难点和关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板的霸道与阿凡提的机智。引导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丰富知识积累。分角色表演故事。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课前预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情景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大屏幕显示《铜板的响声》图片集锦中阿凡提图像;阿凡提向同学们打招呼,教师配音:“嘿,大家好,你们知道我是谁吗?”)同学们,他是谁呀?教师板书:阿凡提。你们了解阿凡提吗?谁来说说。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阿凡提的小故事《铜板的响声》。让我们进一步来了解我们的这位朋友。师板书课题。教学生字:铜、板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两个字的?教师相机引导指导书写“板”,学生扩词。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同学们,想要更好的认识阿凡提,就要认真的读课文,下面请大家自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不认识的生字圈出来多读几遍。检查自读情况学生根据课前收集资料简介教师简单概括学生归类识记有金字旁的字。学生齐读课题。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词,通过各种方法理解。同桌互读课文,纠正错音。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指名分段读课文。2、出示小黑板,认读生字词铜板阿凡提智慧幽默穷者饭馆扭打骂人讨饭扯平交付辩论欠钱付出说说你遇到了哪些不理解的词?想请谁帮忙?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打抱不平:帮助受欺压的人说话或采取某种行动。两相抵消:本文指穷汉和饭馆老板谁也不欠谁的了。三、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四、你喜欢这个故事吗?练习讲一讲。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读了阿凡提的故事《铜板的响声》,谁能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指名讲故事师:听了这个故事后,你觉得阿凡提是个什么样的人?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二、感悟课文,合作探究师: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你从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阿凡提是有智慧,幽默又爱打抱不平的人?在文中画出重点词语,读一读,想想理由。在自读自悟,小组交流后引导学生进行集体交流。师:你从哪儿感受到阿凡提是有智慧,幽默,爱打抱不平的人?其他人认真听,及时进行评价或纠正。指名领读开火车读个别读学生借助字典,也可以结合上下文来理解。生练习概括:课文主要讲述了阿凡提为帮助一位穷汉而嘲弄、取笑饭馆老板的故事。学生讲故事生:有智慧,幽默爱打抱不平学生自读自悟小组内交流:先读有关词句再说说理由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师:阿凡提是一个善良的人,见到如此蛮横的人,遇到如此不合理的事,他一定会拔刀相助。你从哪儿感受到了他的智慧,爱打抱不平?理解“又打又骂”体会饭馆老板的凶残。讨论:你觉得穷汉需要付钱给饭馆老板吗?师:阿凡提是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师:文中的老板与阿凡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事蛮横又贪得无厌,一个事充满智慧又善良。怎样读才能表现出他们的特点呢?教师和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评价,指出优点,找到缺点,并用恰当的语言提出来。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注意解释文中的重点词语:“智慧”“幽默感”“打抱不平”“抵消”等。三、巩固拓展,课堂总结同学们,假如这件事情就发生在你的身边,你打算对阿凡提,穷汉、饭店老板说些什么呢?(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对阿凡提佩服,对穷汉同情……)生:第2自然段一天,阿凡提看见……老板正扭着一个穷汉又骂又打,讨要……拉扯开……从“扭”,“又骂又打”可以看出饭馆老板是多么蛮横,穷汉拿他没办法。阿凡提看见了就走过去拉扯开,还问是怎么回事,可以感受到阿凡提同情弱者,关心帮助弱者。朗读第1、2自然段学生畅所欲言,体会饭馆老板的无理取闹,贪婪与凶残。生:阿凡提把铜板……使劲地摇了一阵子。……阿凡提把铜板又还给了穷汉……老板以闻了他饭店里的饭菜香味为借口欺诈穷汉,阿凡提让老板听穷人铜板的响声。说明阿凡提的智慧,爱打抱不平,用他的智慧,帮助了弱者。1、学生练习朗读感情的朗读,如:穷汉的委屈,老板的贪婪,阿凡提的机智幽默要通过朗读表现出来。2、分角色朗读3、表演这个故事学生自由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阿凡提用他的智慧帮助了弱者,其实,像这样的故事有很多,课下多读读阿凡提的故事,感受他的善良、幽默与智慧。第三课时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小黑板,认读生字,并交流技艺生字方法板凡穷者骂付交欠2、指导书写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及占格位置重点指导凡字笔顺;穷字偏旁“穴宝盖”;交字的撇捺要写的舒展。3、巡视指导学生扩词训练学生描红练写作业1、书写本课生字新词。2、了解阿凡提的其他故事。板书设计:19铜板的响声阿凡提智慧老板穷汉饭菜的香味铜板的响声两相抵消授后附记:检测小结(一)读拼音,写汉字tóngbǎnqiónghànmàrénpíngfánjìzhěfùqián()()()()()()(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铜板的响声》以生动、风趣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智慧的化身”()为帮助一位()而嘲弄、取笑()的故事,勾勒出阿凡提这一人物的基本特征:有智慧、幽默、爱打抱不平,帮助他人。(三)你能仿照“不紧不慢”,写出几个词语?不()不()不()不()不()不()教学内容综合学习五课型练习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及思想教育方面)1.培养学生的组词造句能力,感受汉字的一字多义,同一字在不同的词语和句子中有不同的意思。体会汉字分割组合的变化,汉字的形体美,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2.我的采蜜集,让学生感受儿歌的优美韵律与意境,积累语言。3.背诵积累古诗,感受祖国的传统文化美。重点、难点和关键教师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游戏的氛围中猜字谜,组词,造句。通过玩一玩,写一写,画一画,背一背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手脑并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4课时课前预设: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有趣的汉字1、猜字谜:猜猜它们是什么字?小黑板出示:十八口,口十八,口中有十八。上面三个字,你猜都是啥。师板书:杏,呆,困师:中的汉字真是太奇妙了,不同的部件可以组成千变万化的汉字,及时是相同的部件,也可以做成不同的汉字。你能编出字谜吗?玩玩说说我们来玩词语游戏吧!拿出准备好的词语卡片。(1)交待游戏规则:给每个字组词造句(2)小组内弯(3)在全班范围内,老师和同学一起玩。把字写好看官害究穷1、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特点2、指导宝盖,穴宝盖的写法1、读这几句话,猜猜是啥子2、集体交流学生编字谜,找字谜,猜字谜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描红、仿写小组之内比一比,谁写的更好看。作品展示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二课时我的采蜜集师:红红的采蜜集上又多了一首儿歌《树的头发》快来读读吧!读读背背《村晚》要求:自读古诗,做到正确、流利,并了解诗意。想一想在你读过的故事中,还有描写田园风格的吗?说说。第三课时口语交际《请你来配音》一、导入1、课件出示动画片中的人物(蜡笔小新、机器猫、哪吒、孙悟空……)问:这些动画人物你们都很熟悉吧,你最喜欢谁?说说为什么?2、师:刚才大家说的、表演的可真精彩啊!可见咱们班同学都是爱观察,爱模仿的孩子。你们想不想走进动画片,走进你喜欢的动画人物?3、师:老师今天就为大家准备了一段很好看的动画片,可是由于制作者的失误,只有图像,没有声音,怎么办?大家来配音好吗?二、准备1、师:既然大家接受了给动画片配音的任务,就一定要认真的出色的完成任务,有信心吗?2、在看动画片之前,我们看看有什么要求:(课件出示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儿歌2、说说自己对儿歌的理解3、为儿歌配上插图4、向同学们展示图画,说说自己画了什么?为什么?5、背诵儿歌1、熟读这首诗2、查字典,交流不认识的字的意思3、对照插图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4、背一背这首诗学生各抒己见,并模仿、表演自己喜欢的那个动画人物。1)观看。观看时要仔细认真。2)讨论。要和伙伴一起交流、讨论、协商,注意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大胆说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3)展示。表演时要大方自然,声音要洪亮。观看的同学要仔细看,认真听。4)点评。表演完毕,看的同学要大胆的评价表演同学的配音,要说说优点和不足。教师活动学生活动3、师:要求看明白了,现在我们就来看动画片。4、播放第一遍动画片5、播放第二遍动画片,师提出看第二遍的要求:边看边根据故事情节大胆想象,根据人物的动作,想想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当动画片中人物没有说话时,需要介绍什么?6、播放第三遍动画片三、展示请几组同学上台展示配音,展示完一组,学生评价,教师相机点评学生的表演,而且点评学生的表达,进行表扬。四、小节这节课,同学们在完成配音任务时,表现得很出色。在活动中,让老师看到了同学们身上更多的优点(举例表扬),希望下次大家能挑战更高的难度,锻炼自己,养成倾听与思考的习惯,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粗略地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篷布帐篷设计原理考核试卷
- 矿产勘查安全生产与事故预防考核试卷
- 抗凝剂皮下注射技术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解读
- 临床常见管道的护理 4
- 7-9 数字系统设计实例3-数字乘法器处理器设计
- 二年级数学表内乘法口算练习共800道
-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图学(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2025届初三下学期第四次周练英语试题含答案
- 山东省宁阳一中2025届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 南京视觉艺术职业学院《病原微生物免疫与健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上海市虹口区街道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浙江宁波市镇海区国资系统国有企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广东省2024-2025学年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英语试卷及答案(二)高三试卷(佛山二模)
- 广西辅警面试题库及答案
- 旅游行测试题及答案
- 铁路调车综合实训铁鞋的使用和注意事项课件
- 足浴合伙投资协议书
- 2025年江苏扬州水利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内墙涂料施工方案
- 2025年春季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文化素养提升计划
- (T8联考)2025届高三部分重点中学3月联合测评语文试卷(含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