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海西《美丽的蝴蝶皇后》_第1页
六年级上册海西《美丽的蝴蝶皇后》_第2页
六年级上册海西《美丽的蝴蝶皇后》_第3页
六年级上册海西《美丽的蝴蝶皇后》_第4页
六年级上册海西《美丽的蝴蝶皇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丽的蝴蝶皇后武夷山的简介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79年4月,同年7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国际协调理事会接纳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1992年被确定为中国40个具有全球保护意义的A级保护区之一。1999年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获得成功,成为国内仅有的一个既是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又是世界“双遗产”保留地的保护区。同年又被科技部、中宣部、教育部、中科协确定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中国科协确定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黄腹角雉

别名角鸡、吐绶鸟,全长约50(雌)~65(雄)厘米。雄鸟上体栗褐色,满布具黑缘的淡黄色圆斑。头顶黑色,具黑色与栗红色羽冠。飞羽黑褐带棕黄斑。下体几纯棕黄,因腹部羽毛呈皮黄色,故名“黄腹角雉”。有翠蓝色及朱红色组成的艳丽肉裙及翠蓝色肉角,于发情时向雌鸟展示。雌鸟通体大都棕褐色,密布黑、棕黄及白色细纹,上体散有黑斑,下体多有白斑。

是中国特产的一种鸟,主要分布于浙江,在福建、广东、湖南、江西亦有分布。食物主要是蕨类植物的果实。截止2013年,中国唯一的黄腹角雉保护地为浙江省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性好隐蔽,善于奔走,常在茂密的林下灌丛和草丛中活动,非迫不得已,一般不起飞。常成5~9只的小群活动。活动范围在0.02~0.3平方公里范围活动。主要在地面活动和取食,白天常以松散形式在地面觅食,晚上则在树上栖息雨天或雪天亦栖于树上或在树上取食。

黄腹角雉身子粗笨,不善飞翔,喜欢潜伏,胆子很小,活动隐秘,反应迟钝,有时还会干出“埋头不见”的傻事。当听到危险响动时,它不飞不跑,站在原地不动,东瞧瞧,西望望。发现有人正逼近自己时,想逃已经来不及了,它就急中生“智”,一头钻进了杂草丛中,可是身子却仍然露在外面,好像鸵鸟一样,故又被人称作“呆鸡”。因此,它的天敌很多。角怪

分布于福建、浙江、江西,贵州梵净山,我国特有的珍稀蟾类。体长68-90毫米左右。头扁平,头宽大于头成蟾

成蟾栖息在海拔800~1000米林木繁茂的山区。白昼隐匿在石隙、土洞、杂草或树根下。夜出觅食,主食蝗虫、蟋蟀、叩头虫、竹蝗、金龟子、等多种农林害虫。蝌蚪

蝌蚪以藻类等为主要食物,也吞食小蝌蚪。一般昼伏夜出。经1~2年才能完成变态。娃娃鱼

又名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它的叫声很像婴儿的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两栖野生动物,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及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中国大鲵除西藏、内蒙、台湾未见报道外,其余省区都有分布,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涧溪流中。日本大鲵俗称“大山椒鱼”,源于其身有山椒味道。大鲵生性凶猛,肉食性,以水生昆虫、鱼、蟹、虾、蛙、蛇、鳖、鼠、鸟等为食。捕食方式为“守株待兔”。它的牙齿不能咀嚼,只是张口将食物囫囵吞下,然后在胃中慢慢消化。

大鲵一般都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洞穴位于水面以下。夜间静守在滩口石堆中,一旦发现猎物经过时,便进行突然袭击,因它口中的牙齿又尖又密,猎物进入口内后很难逃掉。娃娃鱼有很强的耐饥本领,饲养在清凉的水中二、三年不进食也不会饿死。它同时也能暴食,饱餐一顿可增加体重的五分之一。食物缺乏时,还会出现同类相残的现象,甚至以卵充饥。平时躲躲藏藏,喜欢把身体的颜色和周围的石子一样,免得天敌发现它。娃娃鱼小时候用的是鳃呼吸,长大后用肺呼吸。娃娃鱼栖息于山区的溪流之中,在水质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并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墨猴

两眼烁烁有光。墨猴极小,小到能够装入笔筒,因此常在筒内盘曲而睡。主人常常将它连同笔筒置于案旁。如果叫它磨墨,只要把笔筒轻叩三下,它就飞快地跳出来,跪在砚台旁边,先用前爪捧墨,然后慢慢地磨。直到主人叫它住“手”为止。有趣的是,主人写字时,它一直趴在砚台旁静候,有时发现桌上出现蚊、蝇、蚂蚁一类的小昆虫,它即奋力扑去,捉住吃掉,待到主人离去,它又伸舌将砚中余墨舔个精光,然后跳入笔筒里睡大觉。由于它能磨墨、舔墨,所以人们形象的称它为“墨猴”。福建省现存的野生保护动物有哪些?

金猫: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广大地区,喜欢在地面上捕食,它仅以肉类为食,主要捕食鼠、兔、鸟和小鹿,也盗吃家禽,有时还袭击羊和牛犊等。圈养条件下寿命可达20年,但野外种群的平均寿命要短得多。

金猫基本上是属于热带亚热带动物,但仍具有相当的耐寒性,毛皮较厚,而且有底绒。一般都生活在山区,在云南等地甚至能栖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生境主要是较密的山地丛林,或者多岩石的地带。同大多数猫科动物一样,喜欢单独活动,夜行性,白天几乎完全伏着不动。善于爬树,听觉很好,是猫类中外耳活动最为灵活的一种,可以收听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微小声音,仿佛是“活雷达”,它性情凶野、勇猛,故有“黄虎”之称。在广西民间,竟有“黄虎”能够跳上虎背,将虎的脖颈咬断的传说。苏门羚它是分布于亚洲东南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一种羚羊,在福建从山区到沿海都有很广的分布,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体长1.2~1.5m,体重60~90kg,肩高85~95cm,尾长9~11cm。头部似羊也似牛,但头面部略短,耳宽大;颈背具长角,角微向后曲、圆形,角基部具有轮状横纹,角尖光滑而尖锐,雄兽角较大。身体大部棕黑,背脊有黑色条纹。体毛较粗硬,毛色较深,以黑为主,杂有灰褐色毛。四肢长,略带红棕色。从头部形状可与近缘种相分开。足蹄短钝结实。被陕西人称之为“陕西四不像”,与骡、羊、牛、羚、马等众多常见的食草动物都有些相像,但又都不太像。粪便呈散堆状,每次排10粒。

成年苏门羚体重有100公斤左右,身高1米多,身体像羊,头顶都长着一对短而尖的角,当地人叫它山羊或岩羊。它耳朵很长,好像驴子一样,所以有些地方的群众又叫它为“岩驴”。它的四肢很像黄牛的四肢,但尾巴又很短小。苏门羚的颈背上耸起一排又密又长的鬣毛,颇有一副武士的神态,所以它的中文名叫“鬣羚”。苏门羚多生活在1000米以上的高山,冬季也会转移到海拔较低的地方,50年代曾有一头苏门羚在“小武夷”的岩后被农民赶到南门坂田中猎杀。苏门羚一般是独居生活,偶然也有三五只成群的,主要生活在裸岩、环山、陡峭岩下和乱石河谷等环境中,在那里取食苔草和一些灌木的叶子。

苏门羚有一种令人叹为观止的绝技。苏门羚善于在悬崖峭壁间灵活地跳跃和在陡岩上攀跳,每当武夷山云雾缭绕时,远远地看去,苏门羚就好像传说中的“神兽”那样腾云驾雾。一旦遇到敌害,它能在其它动物和人认为无路可行的地方,迅速往悬崖峭壁逃去,以惊人的弹跳和准确的起落,飞快地登上悬崖的最险峻之处。这一着足以令敌害瞠目却步而化险为夷。如果敌害继续向它进逼,它就会用两后肢支起身子,两只前蹄有力地敲击岩石,借以恫吓敌害,“战鼓”在寂静的山谷峭壁间回响,颇具威力,许多野兽在这强大的“心理攻势”面前,方寸顿乱,夺路而逃。也有一些敌害经验丰富,未被吓跑,仍继续进犯。这时候,苏门羚就会使用它的最后一招“杀手锏”,把头低下来,静候来犯者,此时此刻,如果对方稍有不慎,被苏门羚的利角一撩,就可能失去重心而葬身崖底。苏门羚就是靠这逃、吓、抵三招,在大自然的生存斗争中,一代代繁衍下来。秋季发情交配,孕期7~8个月,每胎1仔,有时产2仔。白鹭

别名小白鹭、白鹭鸶、白翎鸶,中型涉禽,属于鹭科白鹭属。白鹭属共有13种鸟类,其中有大白鹭、中白鹭、白鹭(小白鹭)、黄嘴白鹭和雪鹭体羽皆是全白,世通称白鹭,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分布在中国南方、台湾及海南岛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