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重庆市沙坪坝区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期末复习题历史试题(二)第Ⅰ卷(选择题)一、本卷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唐随隋制,实行州县两级制。唐太宗把三百多个州刺史的名字写在屏风上,“坐卧恒看,得其事迹,必书于名下,以备赏罚黜陟”。对此,当时就有大臣说,汉代得一个好的二千石(郡太守)已经不容易了,何况如今得去找三百多个州刺史?据此可知,唐初()A.注重提高地方官员的素质 B.行政区划改革非常必要C.重视州县官员的选拔任用 D.中央集权强化达到高潮【答案】B【解析】材料的关键在于“当时的大臣”认为唐太宗这种考察奖惩官员的方式效率低,因为有三百多个州刺史需要考察,而材料首先就塑造了“唐初实行州县两级制”历史情境,因此说明唐初州县两级制需要改革,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提高地方官员的素质,排除A项;材料虽然涉及州刺史的考察奖惩,但不是材料的主旨,另外材料也没有涉及县级官员的考察任用,更谈不上选拔官员的说法,排除C项;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2.早在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人便利用酒歌(soklia)纪念哈默迪乌斯和阿里斯托格同两位英雄,称他们杀死了僭主,让雅典的法律变得平等。酒歌是会饮中最后被演唱的诗歌形式,只有精英中最有才学的人才有资格吟唱。这种在酒歌中歌颂诛杀僭主者的传统,一直被保留到公元前5世纪末期。这反映了当时雅典()A.受贵族政治文化传统影响 B.注重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C.反对僭主成为公民的共识 D.平民与贵族矛盾十分尖锐【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早在公元前6世纪末,酒歌是会饮中最后被演唱的诗歌形式,只有精英中最有才学的人才有资格吟唱。这种在酒歌中歌颂诛杀僭主者的传统,一直被保留到公元前5世纪末期。”可知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精英中最有才学的人,也就是贵族阶层都比较认可这种观念,并且一直将这种观念延续下来,说明当时的雅典受贵族政治文化传统影响,A项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得出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否得到保护,排除B项;C项中“共识”一词夸大范围,此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出“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3.自宋代以来,“官”与“吏”是分离的,官以科举出身,擅长的无非是经史辞章,但对于财税、经济、司法,均一无所长,于是只能将后者委之于吏。官常有升迁、有调防,而吏却是永不升迁、不调防的。这一状况()A.造成了地方割据的产生 B.体现了专制制度的强化C.易引起基层政治腐化 D.导致了官吏间矛盾激化【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自宋代以来,‘官’与‘吏’是分离的……官常有升迁、有调防,而吏却是永不升迁、不调防的”,并结合所学可知,这容易使“吏”成为最大的地方势力和利益集团,这不利于基层政治的清明,易引起基层政治的腐化,C项正确;地方的吏治是社会治理的弊病,但不一定形成地方割据,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专制制度的强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官吏间矛盾的激化,排除D项。故选C项。4.1853年英国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该报告()A.有利于解除文官后顾之忧 B.标志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基本建立C.为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 D.适应了履行近现代政府职能的需求【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英国的文官制度公开考试,择优录取,打破特权阶层对官职的垄断,扩大了英国的统治基础,增进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提高官员队伍素质,加强对社会的有效管理。根据材料“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可知考试科目大多为适应近现代政府职能而设置,适应了履行近现代政府职能的需求,D项正确;公开考试的方式并不能解除文官的后顾之忧,排除A项;英国是世界上较早实行文官制度的国家之—,19世纪30年代,英国政府对文官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并于1853年制订了一整套行使至当代的制度,标志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基本建立,排除B项;从材料无法得出英国文官考试制度是为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排除C项。故选D项。5.中古时期初期,罗马法长期处于衰落状态,教会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法庭中都有法律的效力。从12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对罗马法展开了广泛的研究,无论国王或市民,都从法学家中找到了强大的支持,罗马法被重新发现。据此可推知()A.罗马法开始成为资产阶级反教会的工具B.《圣经》与罗马法具同等法律效力C.罗马法复兴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D.《圣经》遭到新兴社会阶层的抛弃【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罗马法在中古时期初期处于衰落状态,从12世纪开始,罗马法逐步被重新发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伴随着城市的兴起,西欧的法律现状同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不适应,罗马法逐渐被重视是为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C项正确;材料中提到西欧各国对罗马法进行研究,未涉及用罗马法反教会,同是,国王不是资产阶级,排除A项;《圣经》词句在各法庭中都有法律的效力,并不等同二者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排除B项;《圣经》遭到新兴社会阶层的抛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6.明太祖倡导儒道、佛“三教并用”,曰:“若绝弃之而杳然,则世无神鬼,人无畏天,王纲力用焉。于斯三教,除仲尼之道,祖尧舜,率三王,删诗制典,万世永赖。其佛仙之幽灵,暗助王纲,益世无穷。”明太祖意在()A.兼收并蓄东西方文明 B.维护封建统治秩序C.调和儒道佛三教矛盾 D.建立政教合一国家【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三教并用……其佛仙之幽灵,暗助王纲,益世无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学是传统主流思想,有利于维护统治,佛道思想也可以加以利用来维护秩序,所以明太祖通过倡导“三教并用”来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吸收西方文明,排除A项;调和三教矛盾是表象,实质仍是维护统治秩序,排除C项;明朝是君主专制国家,不是政教合一,排除D项。故选B项。7.15世纪40年代后,欧洲各国纷纷发行本国纸币。“它在16世纪时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小心翼翼,但到17世纪时,它的出现已咄咄逼人,成为金银不可缺少的伴随物,这是18世纪凯歌高奏的前夕”。这一过程,反映出当时欧洲()A.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B.金银逐渐失去货币功能C.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广泛建立 D.价格革命影响币种变革【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它在16世纪时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小心翼翼,但到17世纪时,它的出现已咄咄逼人,成为金银不可缺少的伴随物,这是18世纪凯歌高奏的前夕”可知,16世纪-17世纪,欧洲各国货币不断发展,货币是国家主权的重要象征,说明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A项正确;金银仍然是货币,排除B项;19世纪后期资产阶级代议制才广泛建立,排除C项;15世纪新航路开辟引发价格革命,与货币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8.下图反映了建国初期中国对外贸易情况。据此可知,当时中国对外贸易()A.适应了全方位多层次外交布局 B.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C.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D.突破了西方国家的政治孤立【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建国初期中国进出口贸易情况”,可知相比与西方国家、亚非国家的贸易额,我国与苏联的进出口贸易额的最高的,虽然从1953年-1955年增加,到1955-1957年开始减少。而对外贸易的表现反映了我国外交政策,结合所学,当时我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C项正确;改革开放以来外交政策的特点是全方位多层次外交,排除A项;1952年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排除B项;这一时期虽然我国与西方贸易,但美国等西方国家仍敌视、孤立中国,排除D项。故选C项。9.下表是明清时期每一公斤白银购买力的变动表。对白银购买力变动原因的解释最合理的是()白银购买力变动表(十五世纪—十八世纪)时间每一公斤白银所能购买之米(单位:公石)每公石米之价格(单位:公分银)十五世纪75.11(100.00)13.31(100.00)十六世纪46.44(61.83)21.53(161.73)十七世纪31.40(41.80)31.84(239.19)十八世纪20.87(27.78)47.91(359.84)A.税制改革的推动 B.物种交流的影响C.对外贸易的发展 D.农业技术的进步【答案】C【解析】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明清时期我国白银购买力逐步下降,这是由于新航路开辟后,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加强,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因此最合理的解释为对外贸易的发展,C项正确;税制改革是白银流入的影响,与白银购买力关系不大,排除A项;物种交流的影响主要是高产作物引入中国,排除B项;明清时期农业技术并无明显进步,排除D项。故选C项。10.1945年,成立了一个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银行”,它拥有184个成员国。这些国家对其资金的筹措和使用共同负责。它正在与整个发展社会一道,将其工作的重点放在实现联合国成员国于2000年达成的新千年发展目标上。此处评述的“银行”()①成立初期贷款的对象集中于西欧国家②后来贷款的对象重点转向发展中国家③宗旨是维持汇率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④主要业务是向会员国发放中长期贷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评述的银行是世界银行,其成立之初贷款的对象主要是西欧国家,后来逐渐转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是中长期贷款,①②④正确,B项正确;维持汇率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③错误,排除A项;维持汇率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与世界银行无关,排除C项;③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11.欧洲国王与城市联盟发端于10世纪。法国国王腓力二世在市民阶级的大力支持下,1202年,借口英王约翰不履行封臣义务,宣布剥夺他在法国的全部领地。据此判断,市民阶级()A.拥护王权,反对城市自治 B.逐渐成为新兴的政治力量C.实力雄厚,享有特殊权利 D.已经成为执政的统治阶级【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法国国王腓力二世在市民阶级的大力支持下,1202年,借口英王约翰不履行封臣义务,宣布剥夺他在法国的全部领地。”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西欧城市的兴起,市民阶层逐渐形成,他们逐渐成为了新兴的政治力量,参与国家大事和政治生活,发挥的政治作用越来越大,B项正确;市民阶级并不反对城市自治,排除A项;材料未反映出市民阶级实力雄厚,享有特殊权利,排除C项;在当时市民阶级并未成为执政的统治阶级,排除D项。故选B项。12.1300年,埃尔顿庄园法庭记录中,有部分农奴被控告未完成对庄园主的运草任务,农奴坚称未违反庄园义务。法庭查阅有关劳役惯例确认:农奴有义务将牧草垛起,但无义务将草装车。农民和农奴在庄园法庭觉得权利未能维护,可越级向上一级法庭申诉。英国格兰斯塔福德郡就有三个佃农与其领主进行了长达35年之久的争论。这些现象()A.说明封建主的权力受到一定限制 B.反映出西欧庄园经济的日益衰落C.为西欧近代法律制度奠定了基础 D.表明西欧封建庄园内部等级森严【答案】A【解析】考查中世纪欧洲庄园的政治、经济。材料中封建主与农奴和农民之间的纠纷通过法庭进行协调处理,并非完全由封建主自身决定,农奴和农民有维权途径,而且也可以实现维权。这说明封建主的权力受到一定限制,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主要是封建主与农奴和农民间的纠纷解决机制,并未涉及经济发展状况问题,排除B项;材料中并没有涉及与近代法律的关系,而且一个案例记录不能作为近代法律制度发展的主要原因和条件,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到西欧封建庄园内部等级森严,排除D项。故选A项。13.下面的漫画反映了当今面临的问题是()A.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B.粮食储备技术进步C.商品保鲜技术发展 D.食品安全问题突出【答案】D【解析】通过观察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非法添加物”大量注入“百姓餐桌”,导致人们惊恐不安,反映出当今社会食品安全问题的突出,D项正确;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与食品中加入“非法添加物”不符,排除A项;粮食储备技术进步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B项;材料现象并非商品保鲜技术发展的表现,排除C项。故选D项。14.“具体到地中海文明……假如希罗多德今天旧地重游,对在我们看来司空见惯的地中海植物群会感到多么惊讶!这种植物群有阿拉伯人从远东输入的橘树、柠檬树,来自美洲的仙人掌,来自澳大利亚的桉树……来自波斯的柏树,可能从秘鲁移植来的西红柿,来自圭亚那的辣椒,来自墨西哥的玉米,阿拉伯人带来的水稻,来自伊朗但源头是中国的桃树、菜豆,柏柏尔人的无花果树……”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地中海得天独厚的优势 B.文明是流动着的C.文明有连续性和稳定性 D.文明是有边界的【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这种植物群有阿拉伯人从远东输入的橘树、柠檬树,来自美洲的仙人掌,来自澳大利亚的桉树……来自波斯的柏树,可能从秘鲁移植来的西红柿,来自圭亚那的辣椒,来自墨西哥的玉米”可知,材料描述了地中海地区汇聚了不同地区的植物,这体现了全球物种的交流,这是文明交流的结果,体现了文明是流动的,B项正确;材料不是强调地中海的区位优势,排除A项;文明的连续性和边界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D项。故选B项。15.在近代,“英国资产阶级衣着简朴,颜色平淡,大家都差不多,这样他们就鼓励了纺织工业成批生产:在法国,人们对于一般的大众消费品不屑一顾,衣着追求稀奇古怪、色泽鲜艳,尽可能是一人一样。”法国人的这种消费观念()A.提升了法国工业产品国际竞争力 B.强化了法国的民族主义意识C.使中小企业发展的空间更加狭窄 D.不利于法国工业革命的推进【答案】D【解析】法国人“对于一般的大众消费品不屑一顾,衣着追求稀奇古怪、色泽鲜艳,尽可能是一人一样”,这就限制了工业品的大批量生产,从而使大量的非熟练工人无法进入工厂,工厂规模扩大受到限制,中小企业在法国近代始终占主要地位,延缓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进程,D项正确,排除AC项;材料并未涉及法国民族主义意识的强化问题,排除B项。故选D项。16.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迅猛发展,世界贸易总额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如图)。这一变化的实质是()A.世界各地间的贸易额增长迅速 B.工业革命使市场范围不断扩大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的形成 D.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答案】C【解析】世界贸易总额的增长说明各地之间商品交流、资本交流增多,实际上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的表现,C项正确;贸易额的增长是表现,不是实质,排除A项;BD项反映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不是这一变化的实质,排除。故选C项。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卷共4个小题,共52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7.选官制度的变化与古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关系密切。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代的用人,是比较没有什么阶级之见的。但是,贵族的势力,本来潜伏着;而是时的选举,弊窦又甚多;遂至激成九品中正之制,使贵族在选举上,气焰复张。结果,就酿成晋初刘毅所说的“惟能知其阀阅,非复辨其贤愚”。后来君主为打击门阀,多选用寒人为亲信,逐渐形成了高门士族表面上高踞中央要职,而实际上大权已旁落下移的政治格局。九品中正之制既废,科举就渐渐的兴起了。——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等材料二(唐代)均田制下,农民有了自己的独立财产,摆脱门阀控制,直接和朝廷发生联系;朝廷绕开门阀,直接统治农民。均田制使得皇帝和农民都能够摆脱门阀,彼此都需要相应的渠道产生政治联系……科举制正好提供了这一渠道,满足皇帝和农民双方的要求。——代谦、别朝霞《土地改革、阶层流动性与官僚制度转型》材料三有唐一代,婚姻实兼重门第与科第,入宋以后,平民出身的知识分子占据了整个仕宦阶层的绝大多数,士阶层内部完成了彻底的重组。同时“婚姻不问阀阅”也成为当时的普遍风气。——摘编自陈秀宏《科举制度与唐宋士阶层》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影响选官制度变化的因素。(2)据材料二,指出唐代选官制度改革的方向,据此推断科举制产生的影响。(3)据材料三,概括宋代人们婚姻观念的新取向。综合上述材料,分析选官制度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答案】(1)因素:阶级关系的变动;统治者的政策;社会的变迁。(2)方向:打击门阀政治,扩大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影响: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3)新取向:“婚姻不问阀阅”,重视科举及第者。关系:选官制度的演变受社会变迁的影响,反过来选官制度的演变推动社会变迁的发展。【解析】(1)本小问的因素,依据材料一“贵族的势力,本来潜伏着;而是时的选举,弊窦又甚多;遂至激成九品中正之制,使贵族在选举上,气焰复张”、“君主为打击门阀,多选用寒人为亲信,逐渐形成了高门士族表面上高踞中央要职,而实际上大权已旁落下移的政治格局。九品中正之制既废,科举就渐渐的兴起了”等信息可以得出因素有阶级关系的变动;统治者的政策;社会的变迁。(2)第一小问的方向,依据材料二“皇帝和农民都能够摆脱门阀,彼此都需要相应的渠道产生政治联系……科举制正好提供了这一渠道,满足皇帝和农民双方的要求”可以得出打击门阀政治,扩大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第二小问的影响,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等方面分析。(3)第一小问的取向,依据材料三“入宋以后,平民出身的知识分子占据了整个仕宦阶层的绝大多数,士阶层内部完成了彻底的重组。同时‘婚姻不问阀阅’也成为当时的普遍风气”可以得出“婚姻不问阀阅”,重视科举及第者。第二小问,属于开放性题,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选官制度的演变受社会变迁的影响,反过来选官制度的演变推动社会变迁的发展。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上)》材料二长城,包含了春秋战国至明共12个中国历史时期的遗存,历经数代成边军民艰苦营造、开荒屯田,屡经战乱破坏但仍被不断修葺、巩固、扩建。长城不是一条单纯的墙体,而是由一系列设施组成的防御工事。战国秦汉时期构成了烽燧、屯田、仓廪、邮驿交通和野战驻军五大体系。长城地处农耕与游牧的边缘交错地带,长城以南温暖的气候和农耕民族积累的财富,如同磁石一样吸引着游牧民族千方百计地进入这里。自战国秦汉时期,长城沿线就有马市存在。明长城在长城沿线设立九边重镇的同时,在长城南北交通要道上建设了一批著名的马市和关城。近代以后,长城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在山海关、平型关等长城沿线英勇御敌,赋予长城更多的精神内涵。——摘编自王绍东《论长城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促进与影响》(1)根据材料一指出战国到西汉各时期长城的概况,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化遗产——长城的历史价值。【答案】(1)概况: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筑有长城,北方边境修筑长城;秦拆除各国间长城,把北方长城连接起来汉长城向西北河西走廊进一步延伸。(3点)原因: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兼并和防御需要,普遍筑有长城;秦统一天下,防御北方匈奴等游牧民族的进攻;丝绸之路成为中西交通道路,西域被纳入汉代版图,河西走廊地理位置重要,需要修筑长城抵御匈奴骚扰。(3点)(2)价值: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侵扰,保护农耕文明;保障了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促进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超大型军事防御工程体系的建筑遗产;是联结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经济、文化的重要纽带;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华民族坚韧自强、众志戒城、包容开放的精神象征。(任意5点)【解析】小问1详解】概况:根据材料一中的形势图可知,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筑有长城,北方边境修筑长城;秦拆除各国间长城,把北方长城连接起来汉长城向西北河西走廊进一步延伸。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兼并和防御的需要,普遍筑有长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天下,防御北方匈奴等游牧民族的进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成为中西交通道路,西域被纳入汉代版图,河西走廊地理位置重要,需要修筑长城抵御匈奴骚扰。【小问2详解】价值:根据材料“长城地处农耕与游牧的边缘交错地带,长城以南温暖的气候和农耕民族积累的财富,如同磁石一样吸引着游牧民族千方百计地进入这里”“中国军民在山海关、平型关等长城沿线英勇御敌,赋予长城更多的精神内涵”和所学知识可知,关于价值可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侵扰,保护农耕文明、保障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促进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超大型军事防御工程体系的建筑遗产、是联结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经济文化的重要纽带、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等角度进行分析。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材料二封建制度是-种政府的形式……由地主贵族、俗人或僧侣,男爵或主教或主持在一定的领土范围内,对那里所有的居民办理行政、执行司法、征收赋税的制度。在这样的一个政体里,政府的实质是分裂的。王座只保留了一个空洞的宗主地位,只是一个名义上的权力,而国王被缩成为一个阴影而己。——【美】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上册)》,耿淡如译材料三10世纪开始,欧洲城市逐渐在封建主的领地上兴起。农奴为摆脱领主的控制,大量移居城市,使得市民阶层壮大。他们(市民)的崛起不但为日后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也为世界市场的扩大做好了铺垫,更是在平常的市民生活过程中孕育了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的萌芽。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欧洲的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慨括这一制度的基本特征。(2)材料二体现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哪一农业经济组织形式?有何特点?(3)根据材料三概括西欧城市的兴起对欧洲历史的影响。【答案】(1)制度:封建等级制度。特征: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种子试验合同范例
- 食堂派遣人员合同范例
- 报纸发行购销合同范例
- 采购通信器材合同模板
- 2024年双头应急灯项目建议书
- 2024年二零二四农业合作社农业旅游项目合作协议书3篇
- 全国统一购房合同范例
- 2024年版股票期权授予协议
- 2024年标准汽车内饰装潢服务协议模板版B版
- 精装改造装修合同范例
- 《5G移动通信技术》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3-2024学年河南师大附中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 七年级英语上册 Unit 4 Food and Restaurants Lesson 21 At the Market教案 (新版)冀教版
- 2024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护理技能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第7课《实践出真知》第2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第一、二章 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
- 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测试卷(含答案)
- 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复习用)
- 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2.5 因式分解 第三课时 公式法-完全平方公式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扁鹊治病》说课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