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景物意象看苏轼的人格修养6000字】_第1页
【从景物意象看苏轼的人格修养6000字】_第2页
【从景物意象看苏轼的人格修养6000字】_第3页
【从景物意象看苏轼的人格修养6000字】_第4页
【从景物意象看苏轼的人格修养6000字】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景物意象看苏轼的人格修养目录一、绪论 1二、苏轼词中的景物意象表现出苏轼独特的人格魅力 1(一)“月”的旷达与豪迈 1(二)苏轼词中的水意象 21.思乡、归隐之意 22.对历史与人生之思 2(三)花卉意象 31.无尽的哀思 32.悲凉又旷达的心境 3(四)“雨”的超然与沧桑 4结语 4参考文献 4一、绪论苏轼身为北宋作家、知识分子以及政治家的身份,对后人受益颇多,并且用其一生的政治生活经历和为人处世之道,给予了后代世人深刻的性格和心理影响。而他除了对于生活和社会的独特见解,还有其豁达的人生观和不拘一格的魅力人格,也让身处九百余载之后的我们尊崇与仰慕。本文主要以苏轼的词为范例,从其独具一格的艺术品格和人格追求中分析苏轼词的丰富内蕴所在,使得我们能够更加明晰完整地品味出苏轼作品中的思想魅力和人生独到见解。苏轼生活在较为繁荣的北宋前期,出生于1037年,他的人生价值观深受时代影响,因而延续到宋代,这已经是宋代的有志之士集中谈论与思考的命题。他们从前代先辈世人的各种生活经历和经验中获取有效信息,深入的讨论了当代使命以及他们身负的道德理想。苏轼则在其中特别展现了其独到的入世和生命观见解,这与他所经受的良好教育和优良思想熏陶有关。正如秦观《答傅彬老简》中所说:“苏轼之道最深于性命自得之际姜晓红.情景•意境•哲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7.。”苏轼深受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并以自身能力与知识把儒释道思想融合与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而在政治上得以较为轻松的化解各项艰难。尽管被下贬他地,但他仍然关注百姓命运;尽管生活潦倒困乏,他仍旧在最艰苦的时期享受自得其乐的悠闲生活。正是他的宽阔胸襟和圆融心态,才有了其“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词句。在儒释道等思想互补下,苏轼的词句并非如其政治那般失意不得所求,反倒给了他亲近自然、感悟更加生活化的人生的时机。但如果有机遇,他仍旧会尽责尽职,在事业上做出一番大为,并造福百姓。叶嘉莹曾说:“苏东坡平生历尽苦难,是完成了自我的这样一个诗人。不管他平生在宦海波澜之中经过了多少挫折,在他自己的品格修养这一方面,苏东坡是完成了自己的姜晓红.情景•意境•哲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7.王梽先.苏轼词在北宋元祐时期的接受[D].西北师范大学,2007.二、苏轼词中的景物意象表现出苏轼独特的人格魅力(一)“月”的旷达与豪迈夜晚与白昼向来是诗人喜欢吟唱的意象,它们大多能抒发诗人们内心的诗歌世界,展现诗人们的精神面貌。而在众多夜的组成物质中,明月当之无愧是诗人明朗内心的闪耀中心。在诗人们的眼里,明月“高处不胜寒”,总能俯瞰众生,带着人们的哀乐喜愁送人于千里之外。而月的阴晴圆缺,刚好与诗人的离合悲欢情绪不谋而合,因而月也是诗人寄托各色情怀的最佳托物首选。苏轼词作中所展现的月,如同他的良师益友。她总在苏东坡寂寞时陪伴左右,在东坡迷惘无所作为时启迪着他,在东坡思乡伤怀时追随着他。总之,苏轼对于月亮是喜爱且依赖的,月亮对于他则是独特的见证人的身份,随时关注着他的情绪与行动。在苏轼众多的咏月词中,最为世人所熟知的莫过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彼时苏轼在朝堂上进退失据,外放至密州为官两年,逢中秋因感与苏辙分别六年未得团聚,遂写下此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词的开篇直接以“明月”这一意象引出对于宇宙、人生的思考,而“不知天上宫网,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则是苏轼矛盾心理的真实写照,他既对“天上宫网”即“明月”充满了向往,同时又对天上未知的世界充满了担忧,尽管观望明月令人心驰神往,但“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上片多为打发苏轼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与迷茫,仕途上的进退失据使其萌发出“不如归去”的归隐思想。“我欲乘风归去”正是他想要摆脱红尘俗世,实现自我超脱的真实写照。然而“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又为他在俗世的滞留提供了理由,羽化登仙固然诱人,但世俗的生活也令人迷恋,所以他才发出“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感慨。苏轼毕竟是一个生长、熏陶于儒家文化中的士人,因此在词中关于月宫去留这一问题的踌躇,无疑是他对“出世”与“入世”这一人生矛盾所做出的简明考量,儒家有着“达则兼济天卜,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原则,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广大士子指明了一条可仕可隐的道路,所以苏轼虽然在仕途上处于劣势,看待前途的晦暗也萌生过“归去”的隐退想法,但最终入世的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下片主要打发苏轼对人生的感想,他将中秋月亮的阴晴圆缺同人问的悲欢离合联系起来,在感念人生离合无常的同时,又将这一不可避免的矛盾上升到宇宙哲理的高度,发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感慨,表现出词人淡然旷达的心绪,也颇有道家超脱之风。而最后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则是苏轼乐观精神的体现,对于明月的爱能跨越时间、空间的阻隔,将分离两地的亲人朋友联结在一起,同时也传达了苏轼对普天下饱受离别凄苦之人的美好祝愿。(二)苏轼词中的水意象近代蒋兆兰说:“词宜融情入景,或即景抒情,方有韵味。若舍景言情,正恐浅率直白,了无蕴藉,索然意尽耳薛少阳.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苏轼词分析[D].华东交通大学,2011.薛少阳.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苏轼词分析[D].华东交通大学,2011.1.思乡、归隐之意“雨后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忧恨终难洗,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琼梳拥青螺髻。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白首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上片抒写了离人春容这样悲伤的春怀。葱翠的春天美景,不但没有消除作者的阴郁情绪,反而更增添了乡愁之绪。风景虽好,毕竟不是家乡的景色。苏轼笔下作出了“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琼梳拥青螺髻。”这样美好的山河之景,只能让其更想念家乡那山水之景。而下片则具体地抒发作者的思乡感慨,千里之外的亲人来信询问自己何时归家,作者并未正面作出回答,而是用借酒浇愁、韶华已逝来作答,完全坦言了有家难归之隐。诗人的这种避开直接回答归乡之问的方式反而更具感染力,将其难以言说的乡土情结寓于言表。“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苏轼直立于黄鹤楼头,纵目远望,长江、汉水合流的雄浑与磅礴气势鼓舞人心,奔腾流泻的汉水更是让人明目悠然。看着自家乡四川流经此地的江水,仿佛故土乡情也一路尾随到了诗人心间,也自然让人倍感亲切,从而写下了这思乡之词句。2.对历史与人生之思川流不息的水从源头流向汪洋无际的大海,它也象征了无限的时空交错,见证了历朝历代的人世浮沉与风流逸事。自从春秋时期开始,孔子喊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历代文人士大夫就以水来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感慨与疑问。感性与理性相互融合于一体的无限生命,通过已经流逝的水的具象化形态来表示出来,正如孔子所言:“逝者如斯夫”。这里的逝者不一定特指生命,但让人最先想到的便是生命的流逝,同时也是万物生灵融汇出来的对生命的感悟。逝去的流水又会有新生的水一直在流出、在经历该有的历程,也是存在与消亡的矛盾统一体。杜甫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李煜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由此可以看出水代表的都是沉重深刻、难以排解的愁思,而苏轼的词中的水却与以往诗人所用表达的基调不同,主要是缅怀与追寻历史与人生之思。先来看这首家喻户晓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首词意境悠远且意蕴壮阔,开篇便一改缠绵春水的闺怨之风,用雄伟浩大的气势在时间上铺叙开了一个无边无际的宏大场景,随后又陡然收缩,取了三国赤壁这一背景作为这气势宏伟的时间洪流上的特写镜头。大江波涛汹涌亘古不变,正是点明了水的川流不息,而“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则指出了在这如画的历代江山里,曾有无数英雄人物辉煌一时,但最终免不了沙砾一样的命运,淘汰在时光的洪流之中。词的下片着力展现了对周瑜这个人物形象的刻画:写他的少年才俊,写他的风华正气与美好姻缘,尤其是赤壁之战中,用“羽扇纶巾”表示了其优雅的风度与外貌,他的谈笑则彰显出其文采出众颇负韬略,“樯橹灰飞烟灭”仅仅六个字便囊括出了赤壁之战的凶险与惨烈,点出了这场战争的浩大与胜利之姿。“故国神游”以下转笔抒发自己的感慨,和周瑜相比,自己年逾半白却仍旧蹉跎而过,空有报国之志却白发已生。但是,人生又如同一场梦,哪怕如同周瑜此类英雄,终究难免被奔流不息的江水淹没其中,结束了短暂的一生,所以又何必因碌碌无为而伤心呢?凭吊古迹感同身受,虽不在战场却胜似战场,实在是一种可笑的多情。而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中,词人认为江水、明月才是永恒的存在,于是举杯邀请明月,共赏这寂静夜晚的无边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带来的美景雅色。从春秋时期孔子开始便感叹时光的飞逝,这份继承下来的逝川之慨也给予了诗人们无穷的启示,苏轼便从其中体会到了属于他自身独特的对生命的感悟。他用“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写下了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河流通常都是由西向东滚滚奔流,从而触景生情,就像那首脍炙人口的东汉古诗劝谕年轻人一样:“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水向东流,永不西归,也是指出时光容易消逝,而消逝的时间是永远无法回头再来的。站在清泉寺前,面对自东向西逝去的流水,苏轼突发感慨,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人生感悟,也体现了诗人乐观积极的精神。。(三)花卉意象1.无尽的哀思以花寄托哀思,成为了苏轼表达情感的重要意象。以他的经典作品《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为例: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妖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词人藉暮春之际飘落的杨花,幽怨缠绵而又空灵飞动地抒写了离愁首句“似花还似非花”,杨花在春光中出场词人准确地把握住了杨花那“似花非花”的独特“风流标格”:说它“非花”,它却名为“杨花”,与百花同开同落,共同装点春光,送走春色;说它“似花”,它色淡无香,形态细小,隐身枝头,从不为人注目爱怜“无人惜”,是说天下隋花者虽多,惜杨花者却少此处用反衬法暗蕴缕缕怜惜杨花的情意,并为下片雨后觅踪伏笔。“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这是一种想象奇妙而兼以极度夸张的手法。这里,数字的妙用传达出作者的一番惜花伤春之情至此,杨花的最终归宿和词人的满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2.悲凉又旷达的心境落花看似悲凉,却在苏轼的作品中通过虚实结合的写法反而又展现了作者一种对人生思考,多了一份旷达。如《蝶恋花》中: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暮春时节,繁花落尽,杏花“花褪残红”,柳绵(即柳絮、杨花)在风吹之中日渐减少,充满繁花易逝、春色将尽之感伤。作者一生起落沉浮,通过对残红退尽、春意阑珊的暮春景色的描写和远行途中失意心境的描绘,借隋春伤情之名,表达出作者对韶光易逝的惋惜、宦海沉浮的悲叹和浮生颠沛的无可奈何,这也是常人心理。但在此词中,在苏轼笔下,却更超脱了这种境界。作者将视角由悲凉的“残花败柳”转到“青杏”初结、“天涯”“芳草”,眼前一片豁然开朗、希望无限,将春天易逝、韶华难再的感伤冲淡稀释了,使人感受到豪放派代表人物的旷达乐观。落花己不再仅仅是一伤感的物事,尽管仕途坎坷、漂泊不定、天涯失落,像极了那枝上的柳绵,但落花的身后别有一番天地:那是令人喜爱的果实初结,那是燕子低飞、绿水环绕人家,那是春色仍在的生活气息,那是普天之下的青青芳草无数。作者用普通的落花意象把伤春与旷达两种心境化而为一,转化流畅自然,毫无生硬之痕迹,更见苏轼之从容、高超。由落花意象,亦见苏轼亦是“多情”之人:为春花伤逝而多情,为柳绵纷飞而多情,为自身坎坷境遇而多情,为思乡思亲而多情。“多情”体现着作者的真实,对人生的思考,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乐观。此词中的落花意象,更是体现着悲凉但旷达的心境,蕴含着多情又脱俗的东坡形象。(四)“雨”的超然与沧桑“雨”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自先秦起就被文人锻造引入作品中,如《诗经》中的《幽风·东山》可以说《诗经》是首次将“雨”作为一种文学意象融入诗歌中的作品集。苏轼作为一名天才词人,将“雨”之意象有机融入词作,并加入了自己的感发情思、价值取向,观之其词,遂觉风貌万千、才情逼人。《定风波》打发的是勇敢面对人生逆境的旷达豪放之情,《满江红·怀子由作》所表达的则是无可奈何的沧桑之感,此词作于苏轼贬黄州期间,彼时苏辙正于济南任职,二人亦是多年未见。苏轼与苏辙感情深厚,“恨此生,长向别离中,雕华发”打发了兄弟常年未得相见的苦闷,饱含了对弟弟的思念之情,“雕华发”又渗透着一丝叹年华飞逝、聚少离多的沧桑之感。而上一句“辜负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