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第Ⅰ卷(选择题30分)一、(9分,每小题3分)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乱局中见定力,演变中有演进。这一年,人们在求索未来,世界面临____还是分裂、开放还是____、合作还是____的重要抉择。人们在变局中看见,疫情中有情义,治理中有真理,____中有转机。A.团结封闭抗拒危险B.封闭团结对抗危机C.团结封闭对抗危机D.封闭团结抗拒危险【答案】C【解析】【详解】团结是由多种情感聚集在一起而产生的一种精神。团结就是相互配合。封闭:严密盖住或关住使不能通行或随便打开。分析前两个空,结合语境,明显是两对反义词,即“团结、分裂”“开放、封闭”,排除BD。抗拒,意思是抵抗、拒绝。对抗,对立起来相持不下。第三空与“合作”对应的是“对抗”;排除A。危险:有遭到损害或失败的可能。危机,意思是有危险、祸害的时刻,是给测试决策和问题解决能力的一刻,是人生、团体、社会发展的转折点,生死攸关、利益转移,有如分叉路。结合最后一空的语境,应是“危机中有转机”。故选C。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被命名为“嫦娥”,该命名源自古典神话故事“嫦娥奔月”。B.如果从佩戴头盔预防伤害的角度出发,将能显著改善电动自行车道路交通伤害死伤率。C.通过练习太极拳,人们在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同时,也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D.今年是著名剧作家曹禺诞辰110周年,其代表作《雷雨》标志着中国话剧走向成熟。【答案】B【解析】【详解】B.“改善电动自行车道路交通伤害死伤率”搭配不当,应是“降低电动自行车道路交通伤害死伤率”。故选B。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意识、促进身心健康、推动人与人和谐共处、增强社会凝聚力等方面,户外体育活动都发挥着重要作用。B.对历史拥有一份情意,与其说是一个人品性的体现,倒不如说是一种能力。换言之,这种情意并非人人可以拥有。C.按照文化人类学的观念,传说和神话虽然虚无缥缈,却对一个民族非常重要。甚至可以成为一种历久不衰的“文化基因”。D.通过略读,你能快速掌握一本书的基本轮廓,并了解书的主题是否有价值,据此判断这本书到底该不该买。【答案】C【解析】【详解】C.“却对一个民族非常重要”后面的句号改为逗号,结合后面语句可知,这里话未说完。故选C。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面小题。一个人和三个人称①我、你、他,这是人人皆知的三个人称代词。在一定的语境中,它们被用在不同的人身上。有的作家喜欢用不同的人称来叙述同一个主人公,不断变换视角,使得人物的形象富有立体感。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来看自己。②涉及到自己,使用第一人称是习惯成自然的事情了,好像无须多说。我是谁,我要什么,我做了什么,我爱某某,我恨某某,如此等等,似乎一目了然。然而,真正做自己,行己胸臆,表里一致,敢作敢当,并不是容易的事。正因为如此,许多哲人把“成为你自己”看作一个很高的人生目标。另一方面呢,一个人如果只是我行我素,从来不跳出来从别的角度看一看自己,他又是活得很盲目的。所以,其他两个人称的视角也是不可缺少的。③先说第三人称。在别人的眼里,我是一个“他”(或“她”)。因此,用第三人称看自己,实际上就是用别人的或者说社会的眼光看自己,审视一下自己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样子,在社会上扮演着什么角色。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生活,所以这个视角是必要的。做自己的一个冷眼旁观者和批评者,这是一种修养,它可以使我们保持某种清醒,避免落入自命不凡或者顾影自怜的可笑复可悲的境地。当然,别人的意见只能做参考,为人处世还得自己拿主意。据我观察,在不少人身上,这个视角是过于强大了,以至于他们只是在依据别人的意见生活,陷入了另一种盲目。④如果说第一人称是做自己,第三人称是做自己的旁观者,那么,第二人称就是做自己的朋友。把一个人当做“你”对待,就意味着和这个人面对面,像朋友一样敞开心怀,诚恳交流。如果不是这样,心里仍偷偷地打量着和提防着面前的这个人,那就不是把这个人当做一个“你”,而是当作一个“他”了。⑤与此相类似,当我们把自己看作一一个“他”的时候,那眼光往往是冷静的,有时候还是很功利的,衡量的是自己在社会上的表现、作用、地位、名声之类的东西。相反,对自己以“你”相待,就需要一种既超脱又体贴的眼光,所关心的是人生中更本质的方面。这时候,我们就好像把那个在人世间活动着、快乐着、痛苦着的自己迎回家中,怀着关切和理解之情和他促膝谈心。⑥人在世上都离不开朋友,但是,最忠实的朋友还是自己,就看你是否善于做自己的朋友了。要能够做自己的朋友,你就必须比那个外在的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从而能够从人生的全景出发给他以提醒、鼓励和指导。(文/周国平,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4.下列有关“用第一人称看自己”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用第一人称看自己,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习惯成自然的事情。B.第一人称就是做自己,但要做到表里一致,敢作敢当,并不容易。C.许多哲人把“成为你自己”作为很高的人生目标,所以真正做自己很难。D.如果始终只用第一-人称看自己,就容易我行我素,陷入盲目的自我之中。5.下列有关“用第二人称看自己”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用第二人称看自己,就是把自己当成最忠实的朋友,敞开心怀,诚恳交流。B.第二人称就是做自己的朋友,就不要像第三人称那样打量、提防着自己。C.用第二人称看自己,就要满怀关切理解之情,关心自己的表现、地位和名声。D.用第二人称看自己,就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对自己予以提醒、鼓励和指导。6.下列有关“用第三人称看自己”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第三人称是做自己的旁观者,就是用别人的或者说社会的眼光看自己。B.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生活,所以我们有必要用第三人称来审视自己。C.想要始终保持清醒,就要让自己成为受人冷眼和批评的第三人称。D.有不少人过度使用第三人称来看自己,结果盲目地依据别人的意见生活。【答案】4.C5.C6.C【解析】【4题详解】C.“许多哲人把‘成为你自己’作为很高的人生目标,所以真正做自己很难”因果关系倒置。第②段原文是:真正做自己,行己胸臆,表里一致,敢作敢当,并不是容易的事。正因为如此,许多哲人把“成为你自己”看作一个很高的人生目标。故选C。【5题详解】C.“用第二人称看自己,就要满怀关切理解之情,关心自己的表现、地位和名声”有误。第④段原文是:第二人称就是做自己的朋友。把一个人当做“你”对待,就意味着和这个人面对面,像朋友一样敞开心怀,诚恳交流。故选C。【6题详解】C.“想要始终保持清醒,就要让自己成为受人冷眼和批评第三人称”有误。第③段原文是:做自己的一个冷眼旁观者和批评者,这是一种修养,它可以使我们保持某种清醒,避免落入自命不凡或者顾影自怜的可笑复可悲的境地。当然,别人的意见只能做参考,为人处世还得自己拿主意。故选C。三、(12分,每小题3分)7.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描写了国都沦陷后,城池残破不堪、乱草丛生、林木荒芜的景象。B.颔联描写花儿开得明艳,鸟儿叫得动听,诗人被美丽的春景感动得落泪。C.颈联揭示出残酷的战争、连绵的战火是一封家信胜过“万金”的原因。D.尾联以稀疏白发写出衰老之态,体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心境。【答案】B【解析】【详解】B.理解有误。这两句的意思是“感怀时局,见到花开不禁伤心落泪;怨恨离别,听到鸟鸣不由心惊”。作者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移情于物,写花、鸟的落泪惊心,表达了作者感时伤世(忧伤国事)的深沉感情。故选B。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孟尝君在薛,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孟尝君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①等。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问亲戚居处。客去,孟尝君已使使存问,献遗其亲戚。孟尝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饭不等,辍食辞去。孟尝君起,自持其饭比之。客惭,自刭。士以此多归孟尝君。孟尝君客无所择,皆善遇之。人人各自以为孟尝君亲己。秦昭王闻其贤,乃先使泾阳君为质于齐,以求见孟尝君。孟尝君将入秦,宾客莫欲其行,谏,不听。苏代谓曰:“今旦代从外来,见木禺人②与土禺人相与语。木禺人日:‘天雨,子将败矣。’土禺人曰我生于土败则归土今天雨流子而行,未知所止息也。’今秦,虎狼之国也,而君欲往,如有不得还,君得无为土禺人所笑乎?”孟尝君乃止。(节选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注释]①文:即孟尝君。孟尝君姓田名文。②木禺(yú)人:即木偶人,用木头做的人像。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尝君待客坐语语:交谈B.献遗其亲戚遗:赠送C.有一人蔽火光蔽:遮住D.乃先使泾阳君为质于齐使:使者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土禺人曰我生于土败则归土今天雨流子而行A.土禺人曰我/生于土/败则归土/今天雨流/子而行B.土禺人曰/我生于土/败则归土/今天雨/流子而行C.土禺人曰/我生于土/败则归土/今天雨流子而行D.土禺人曰/我生于土败/则归土今/天雨/流子而行10.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尝君在薛邑,招揽各诸侯国的宾客以及犯罪逃亡的人,很多人归附了孟尝君。B.孟尝君经常让侍史在屏风后记录自己与宾客的谈话内容,记载宾客亲戚的住处。C.孟尝君热情待客,但有次晚餐吃得不同,有个客人认为没受到平等对待而自杀了。D.宾客苏代用木偶人与土偶人故事规劝孟尝君,孟尝君才放弃了去秦国的打算。【答案】8.D9.B10.C【解析】【分析】【8题详解】D.句意:就先派泾阳君到齐国作人质。使:动词,派、派遣。故选D。【9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停顿。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这句话的意思是:土偶人说:“我是由泥土生成的,即使坍毁,也归回到泥土里。若天真的下起雨来,水流冲着你跑”。故可断句为:土禺人曰/我生于土/败则归土/今天雨/流子而行。故选B。【10题详解】C.“有次晚餐吃得不同,有个客人认为没受到平等对待而自杀了”有误。从“孟尝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饭不等,辍食辞去。孟尝君起,自持其饭比之。客惭,自刭”可知,有个人遮住了灯光,那个宾客很恼火,认为饭食的质量肯定不相等,放下碗筷就要辞别而去。孟尝君马上站起来,亲自端着自己的饭食与他的相比,那个宾客惭愧得无地自容,就以刎颈自杀表示谢罪。吃食是相同的,客人是因为惭愧得无地自容而自杀。故选C。【点睛】译文:孟尝君在薛邑,招揽各诸侯国的宾客以及犯罪逃亡的人,很多人归附了孟尝君。孟尝君宁肯舍弃家业也给他们丰厚的待遇,因此使天下的贤士无不倾心向往。他的食客有几千人,待遇不分贵贱一律与田文相同。孟尝君每当接待宾客,与宾客坐着谈话时,总是在屏风后安排侍吏,让他记录孟尝君与宾客的谈话内容,记载所问宾客亲人的住处。宾客刚刚离开,孟尝君就已派使者到宾客亲人家里抚慰问候,献上礼物。有一次,孟尝君招待宾客吃晚饭,有个人遮住了灯光,那个宾客很恼火,认为饭食的质量肯定不相等,放下碗筷就要辞别而去。孟尝君马上站起来,亲自端着自己的饭食与他的相比,那个宾客惭愧得无地自容,就以刎颈自杀表示谢罪。贤士们因此有很多人都情愿归附孟尝君。孟尝君对于来到门下的宾客都不挑拣,一律都给予优厚的待遇。所以宾客人人都认为孟尝君与自己亲近。秦昭王听说孟尝君贤能,就先派泾阳君到齐国作人质,来请求拜见孟尝君。孟尝君就准备去秦国,而宾客们都不想让他去,规劝他,他不听从。苏代对他说:“今天早上我从外面来,见到一个木偶人与一个土偶人在一起谈话。木偶人说:‘天一下雨,你就要坍毁了。’土偶人说:‘我是由泥土生成的,即使坍毁,也归回到泥土里。若天真的下起雨来,水流冲着你跑,不知道你会被冲到什么地方去。当今的秦国,是个如虎似狼的国家,而您执意前往,如果一旦回不来,您恐怕会被土偶人嘲笑吧?”孟尝君就作罢了。第II卷(非选择题90分)四、(4分)11.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孟尝君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答案】孟尝君舍弃家业给他们丰厚的待遇(或:优待他们),因此使天下的贤士倾心(向往)。【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句中重点词:舍,舍弃;业,家业;以故,因此;“倾”是使动用法,使……倾心。五、(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有什么用①如果要评选人类最莫名其妙的问题,“做这个有什么用”肯定能位列仙班。②小学三年级时,语文考试开始考写作文。有次期中考试,我自己感觉作文写得还不错。吃饭时,我爸问:“你作文写的啥?”我说:“作文要求写生活中遇到的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我写的是养花时弄断了一条蚯蚓,没想到蚯蚓身子断了还能继续活……”没等我把话说完,我爸就劈头盖脸地把我骂了一顿:“蚯蚓?那是什么上不得台面的东西,期中考试30分的题,写什么不好,偏要去写蚯蚓!写蚯蚓有什么用?!”这顿骂像冷水一样把兴冲冲的我给泼了个透心凉。然后我就忍不住后悔:对啊,我为什么要写这么不起眼的东西呢?那几天我心情特别低落,结果等到语文试卷发下来,我发现作文竟然得了满分30分!老师的评语是题材有趣,观察细致,文字活泼。我把试卷拿回家给我爸看,他扔下一句“我还不是为你好”就不搭理我了。我人生中第一次发现,原来父母说的话也不一定都对,而我自己的想法也不一定没道理。③读中学时,我看到家里订的杂志上面的文章就觉得特别好,心里直痒痒,开始给报社投稿。那时候投稿如果没有被采用,还会收到退稿信。开始同学们看到我老收到信还觉得挺新鲜的,后来知道我收到的是退稿信他们就开始笑话我。连班主任也怕我影响成绩,跟父母说我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在写文章上了。回家我爸就把我打了一顿,他打人特别狠,不过打得再狠都没他说的话狠:“你一天到晚写这些东西有什么用?能给你挣钱?能帮你考大学?还是能帮你找工作?”我妈对我稍微宽容些,不过在退稿信一封接着一封的情况下也发话了:“我觉得你还是踏实搞好学习吧,别做这些没有用的。”那时候还没有“兴趣教育”的说法,对绝大部分孩子来说,你只需要学好课本知识,考一个好成绩就行了。④这种日子过了好几年,忽然有一天,我的文章在北京一家影响很大的报纸上发表了,在二十多年前这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顿时我就成了学校的标兵,也没人再说嘲笑的话了。那篇文章还替我“赚”了20元稿费,这在当时算是一笔巨款。我跟我爸说:“看,写文章是可以赚钱的。”可我爸已经把他说过什么话给忘了。从那时开始,我便再也不拿正眼看“这东西有什么用”这种问题了。因为我已经发现,这个问题根本就没什么意义,比如我后来不就做到了靠写字挣钱、吃饭、养家吗?实际上,人生的很多次突破和变化都来自异想天开和周围人的不理解。⑤2004年开始,我在工作之余写博客,很多人说“在网上写这些有什么用”。那时候网上写东西基本上就是自娱自乐。可是没想到后来博客会风靡一时,还成就了我的第一本书。之后我开始写故事,也有人说“写这些有什么用”,结果同样我在网上开了连载、出了书、卖了影视版权。⑥有一天路过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我一时兴起去报了个击剑班;还有一天,我看着别人跑步腿痒,一时兴起就开始跑步。别人看着看着,总会问一句“这有什么用”,我说这能锻炼身体啊,人家就会跟一句:“除了锻炼身体,还有什么用?”我无语了,这年头光是能锻炼身体这件事,不就非常值得一做吗?⑦我总在想,能随时问出“这有什么用”的人,一定善于把生活和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蒸蒸日上吧?非也非也,事实证明,他们才是过得最一塌糊涂的那种人——看你年少时写文章问这有什么用的人,他的功课未必超过你;看你青年时跑步问这有什么用的人,他的身体未必强过你;看你中年学画画问这有什么用的人,他的审美未必高过你……经过了这些貌似“没什么用”的过程,你已经腹有诗书、身体轻盈、审美独到了,他们却依然在浑浑噩噩、芸芸众生、大腹便便地腌躜度日。⑧真的,“有没有用”这句话是甄别一个人“有没有趣”的最好标尺——凡是喜欢问这个问题的人,生活中一定无趣至极;而有趣的人,从来不问这个问题。⑨说到底,“有没有用”其实是一种特别功利的想法——如果做事一定要以有没有用来衡量,那清风的舒爽惬意、美景的心旷神怡、文字的引人入胜、书画的陶冶情操,所有这些心灵上的收益,能用“有没有用”来衡量吗?⑩每个人的成长,无论是内在还是外在,都是非常个人的经历和体验,别人不身在其中,不知其中甘苦。置身事外,却又放不下看客心怀,于是就轻易地对别人指手画脚。经常用这句话来指点自己的,他的人生精彩程度一定有限;而经常被人用这句话来指点的,那祝贺你,你正在变得越来越有趣。(文/曾鹏宇,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12.读第②段,“我爸”认为“有用”的作文题材应该是什么类型的?请简要概括。13.第④段划线句“我再也不拿正眼看‘这东西有什么用’这种问题了”的原因是什么?14.结合第②-⑥段中作者自述的亲身经历,简要概括最容易让人问“这有什么用”的是怎样的事情。15.读第⑦-⑩段,作者认为能随时问出“这有什么用”的人具有哪些特点?请分条概括。【答案】12.重大的事件(意义大、价值高、影响深远、很醒目等均可)。13.(1)我发现这种问题没什么意义;(或:曾经被质问“有什么用”的行为最终产生了作用。或:事实证明那些被质疑的事是有用的。)(2)人生的很多次突破和变化都来自异想天开和周围人的不理解。(或:“有什么用”的质问,反而是突破和变化的契机。)14.个人觉得有趣的事情。15.过得糊涂;无趣至极;特别功利;轻易评论他人(看客心态)。【解析】【12题详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第②段,找到有关爸爸描写的句子理解体会。“蚯蚓?那是什么上不得台面的东西,期中考试30分的题,写什么不好,偏要去写蚯蚓!写蚯蚓有什么用?!”由此分析,爸爸认为“有用”的作文题材应该是上得台面的重大的事件。【13题详解】考查对段落内容的理解。为文章中找到“我再也不拿正眼看‘这东西有什么用’这种问题了”,结合上下语境分析原因。结合“我的文章在北京一家影响很大的报纸上发表了”,“顿时我就成了学校的标兵,也没人再说嘲笑的话了”,“我已经发现,这个问题根本就没什么意义”,“人生的很多次突破和变化都来自异想天开和周围人的不理解”,结合以上语句整理答案即可。【14题详解】考查对文章事件的概率能力。阅读第②-⑥段,了解主要内容。第②段叙述了小学时写生活中遇到的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我”写的是关于对蚯蚓的发现,被爸爸劈头盖脸地骂了一段;第③、④段叙述了中学时,我坚持给报社投稿,当一封接着一封的退稿信时,身边的人嘲笑“我”,认为没有用。最后“我”的文章在北京一家影响很大的报纸上发表,再也不拿正眼看“这东西有什么用”这种问题了;第⑥段“我”报了感兴趣的击剑班,一时兴起还开始跑步。这几件事都是作者喜欢并且非常感兴趣的事。根据第⑧段“‘有没有用’这句话是甄别一个人‘有没有趣’的最好标尺——凡是喜欢问这个问题的人,生活中一定无趣至极;而有趣的人,从来不问这个问题”,概括最容易让人问“这有什么用”的是:个人觉得有趣的事情。【15题详解】考查对段落内容的理解和概括。阅读第⑦-⑩段,找到作者对能随时问出“这有什么用”的人的分析评价的句子提炼概括。“能随时问出‘这有什么用’的人,一定善于把生活和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蒸蒸日上吧?非也非也,事实证明,他们才是过得最一塌糊涂的那种人”,“凡是喜欢问这个问题的人,生活中一定无趣至极”,“‘有没有用’其实是一种特别功利的想法”,“置身事外,却又放不下看客心怀,于是就轻易地对别人指手画脚”,结合以上语句提炼概括能随时问出“这有什么用”的人的特点。即:生活过得最一塌糊涂;生活中一定无趣至极;特别功利;轻易地对别人指手画脚。六、(11分)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也是八年级同学必读的经典名著之一。近期,八年级各班将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展示阅读《昆虫记》的学习成果。16.【完成知识卡片】甲班同学想用制作昆虫知识卡片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请你完成该卡片上的问题。知识卡片普通的蝉喜欢在干的细枝上产卵。它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它找到适当的细树枝,就用胸部的尖利工具刺成一排小孔。这些小孔的形成,好像用针斜刺下去,把纤维撕裂,并微微挑起。如果它不受干扰,一根枯枝常常刺出三四十个孔。卵就产在这些孔里。小孔成为狭窄的小径,一个个斜下去。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它之所以产这许多卵,是为了防御某种特别的危险。(1)以上语段介绍了蝉产卵的____、____和____。(2)划线处所说的“某种特别的危险”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设计板报栏目】乙班同学想办一期以“独特的昆虫世界”为主题的黑板报,请设计三个栏目(不能重复交叉)。18.【表达阅读见解】鲁迅曾评价法布尔的《昆虫记》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你认为这本书很“有趣”还是很“有益”呢?请结合具体内容表达你的观点和理由(100~120字)。【答案】16.(1).地点(处所)(2).方式(过程)、(3).数量。(4).天敌(蚋)会毁掉蝉卵。(或:蚋的幼虫以蝉卵为食,取代蝉的家族。)17.示例:(1)独特捕食方式;(2)独特的产卵方式;(3)独特的居住环境;(4)昆虫独特的个性;(5)昆虫独特的外观;(6)昆虫独特的本领……18.“有趣”之处,可以从所描写的昆虫本身有趣、有意思的地方来说,也可以从语言的生动活泼、诙谐有趣等方面来说。“有益”之处,可以从昆虫给人类的启示来谈,也可以从作者的写作态度、科学精神等方面来谈。示例1:我认为这本书很有趣。比如作者写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面料的短身燕尾服;还比如他说小甲虫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这些描写非常生动有趣,让我喜欢上了这些小虫子。所以我觉得这本书非常有趣。(108字)示例2:我认为这本书很有益。作者细致入微地观察毛毛虫的旅行,不顾危险捕捉黄峰,他大胆假设,谨慎实验,反复推敲实验过程和数据,让我们了解到了昆虫的科学知识。他严谨的实验方法,对昆虫的热爱和尊重,科学的探索精神等都值得我们学习。(108字)【解析】【16题详解】(1)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概括。由“普通的蝉喜欢在干的细枝上产卵”“用胸部的尖利工具刺成一排小孔。……卵就产在这些孔里。小孔成为狭窄的小径,一个个斜下去”“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可概括出语段介绍了蝉产卵的地点、过程、数量。(2)考查名著积累。原著中内容:蝉刚把卵装满一个小孔,到稍高的地方另做新孔蚋立刻来到这里。虽然蝉的爪可以够着它,蚋却很镇静,一点儿不害怕,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在蝉卵上剌一个孔,把自己的卵放进去。蝉飞去了,多数孔内已混进异类的卵,把蝉的卵毁坏。这种成熟很快的蚋的幼虫,在每个小孔内有一个,以蝉卵为食,取代了蝉的家族。可据此概括作答。【17题详解】本题考查主题栏目的设定,要围绕“独特的昆虫世界”这个关键信息,字数要简练,主题要突出。如“昆虫独特的生活习性”“昆虫的生活空间”“昆虫独一无二的本领”“昆虫如何哺育下一代”等。【18题详解】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本推荐名著的掌握程度。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昆虫记》“有趣”和“有益”在于:①“有趣”体现在法布尔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描述了蟋蟀的生活习性,向我们揭开了昆虫世界的许多奥秘。例如“它们的聚会平台”“悠闲自在地聚集在这里,开始弹奏它的四弦提琴”,采用拟人的手法,语言生动诙谐,富有情趣。②“有益”表现在介绍蟋蟀时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培养我们敬畏生命的情怀,该书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实地观察、积极探索、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例如采用蟋蟀流露“怜悯”之情,以动物视角表达对生命的爱怜,感受到对生命的赞美。示例一: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想,美术家一般地看,文学家一般地感受和书写。法布尔关注的是昆虫活生生的生命过程,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万物的赞美。他像哲学家一样思考人性,看到的昆虫如人一般趣味盎然,全文虽着重介绍昆虫的生活习性,但并不像学术论著一般枯燥乏味,而是散发着浓郁的文学气息,让读者感受美的熏陶。示例二:法布尔是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语言大师。法布尔在写作中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趣味盎然。如把杨柳天牛比作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语言生动有趣,把小虫子的天性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示例三:《昆虫记》读起来是一本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法布尔把昆虫的微观世界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其语言的文学性特点让科学的知识显得更生动有趣,同时书中又不时语露机锋,提出对生命价值的深度思考,表现对生命的敬畏,也给这部科学著作注入了灵魂和生气,发人深省,启人心智。七、(55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在每年岁末年初、辞旧迎新之时,很多家庭都会根据实际需要丢弃一些东西。哪些东西需要丢?哪些东西不能丢?往往颇费思量。是啊,在人的一生中,经常会面临要不要“丢”的选择。丢,有时会使人心疼令人惋惜;丢,有时又会让人畅快促人前进。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以《丢》为题,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答案】例文丢你丢过对你来说很重要的东西吗?我丢过,也许是很久以前对家乡,不,对家的恋吧。风轻轻地吹着,乘着栀子花的香。脚踩淤泥,我行在山路上,家乡的山路。家?这个字也行对谁都不陌生,我也是。家的意义是什么?我不太清楚,但我知道我的家乡就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