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学习方法的应用_第1页
建构主义学习方法的应用_第2页
建构主义学习方法的应用_第3页
建构主义学习方法的应用_第4页
建构主义学习方法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构主义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学中的应用摘要: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将建构主义学习方法引入到《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学中。首先,简要介绍了建构主义的发展历史,提出其在教学中的必要性,最后,阐述了建构主义学习的主要教学设计方法及教学步骤,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人类;地理环境;协调发展;教学设计一、引言建构主义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初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斯基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以及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发生在由学习者参加、个人与集体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群体性的活动。强调交互式学习,重视学生之间的协作和交流。建构主义具有“主动性、目的性、真实性、建构性和合作性”等特点。近年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改革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英语、数学、体育等学科,但在地理学科中的应用并不多见。在新的时代里,地理教学研究及改革创新势在必行。创新人才与素质教育培养与素质教育是21世纪地理教育的核心问题。地理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该门课程不仅对工农业生产有着很强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起着非常微妙的作用。因此,在地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巧妙性显得尤为重要。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引进将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二、建构主义学习的教学设计1、引导学生学习的“情境”设置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教学情境就其广义来说,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从狭义来说,则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它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2、学生为中心的“协作”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习者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进行讨论和交流,学习者之间互相支持、互相帮助,营造创新思维的形成条件,培养协作精神,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在这样的群体中进行协商和讨论。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学习者群体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几位学生完成意义建构。因此,学习者用自己的活动对人类已有的知识建起自己的正确理解,而不是去仔细地吸收课本上的或老师讲述的现成结论,所以这种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学习者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生活的概念或思维活动的组织过程。建构主义与传统教育心理学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强调学生必须从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者转变成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1]。”3、课堂为基地的“会话”讨论要使学习者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就必须为学习者的自主化学习、个性化学习、多元化学习、“互动”学习提供多媒体形式的信息资源。同时,教师还应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组织学习者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进行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有利于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主动发现、更多更好地获取关于客观事物规律与内在联系的知识,向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概念之间联系的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教师要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习者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使之感到课堂教学轻松,从而主动观察、主动思索、积极参与、发表意见、交流信息、相互启发、畅所欲言,在不断肯定、修正自己的思维过程中实现自我建构。例如,在学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的时候,教师可以从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开始并引导学生去讨论和思索人地关系的演变。“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4、创新为目标的“意义建构”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培养学习者的主动“建构”能力。多媒体技术能提供直观的、形象的多重感官刺激的视听教材,①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后,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人们开矿山、建城市,创造了一个个奇迹。然而在这些人类创造的奇迹背后,隐藏着哪些环境问题?为什么?②图中反映的生产活动有什么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有什么不同?分别会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学生讨论回答,老师引导分析。2)在讲环境问题时,首先是人地关系。给同学们展示出板图A,并让观察板图A,说出:内圈、外圈分别表示什么含义?注意观察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什么意思?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内圈:人类社会。外圈:环境。箭头①:人类从环境中获取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箭头②: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要排放到环境中。箭头③:人类通过生产和生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箭头④:环境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由此可见,由于环境具有反馈作用,人类可以作用于环境,环境也会反作用于人类。那是不是人类作用于环境就会产生环境问题呢?紧接着引出下面的问题: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环境问题的表现。教学过程设置如下:(1)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思考回答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由教师综合做出总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当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形成环境问题。(2)学生阅读课本,完成下表:教师小结:第一,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例如,①工业“三废“和有害人体健康的农药不加处理和限制,排放到大气、江河湖海和土壤中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②人们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大量垃圾,堆积在城市或郊区,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③交通、工厂等造成的噪声污染;④放射性物质泄露产生的放射污染;⑤各类污染物质排入海洋,造成海洋污染等。由此可见,环境污染易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第二,由于人类破坏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学生活动: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一个伐木工,一棵树,4个动物,假设一棵树最多只能生活4个动物,人类开始伐树。伐掉第一棵树时,一部分动物受到死亡危协,一直伐到最后一棵树时,生物灭绝。教师引导:可见,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如果人类继续破坏环境,人类必然会走向灭亡,只有实现人地协调,人类才有可能持续发展下去。那么,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呢?3)可持续发展的讲解①提出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②学生活动:读课本P96可持续发展示意图B,把社会、生态和经济系统分别填到图中适当的位置。③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请学生总结回答: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呢?实现可持续发展需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持续性原则。那如何区分这三个原则呢?怎样做才符合这三个原则呢?教师总结:通过学习,大家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且又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那么你所了解的天水市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呢?我们所生活的校园又存在哪些环境问题呢?针对这些问题,你觉得应该如何去解决呢?最后学生讨论作答。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1、下列做法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A.使用公共交通工具;B.垃圾分类投放,研制在自然界中不可分解的包装袋;C.自备布袋购物;D.使用无磷洗衣粉。2、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最尖锐的时期是()A.自然经济时期B.采猎文明时期C.农业文明时期D.工业文明时期课后活动:联系自己生活的校园环境,写一篇小文章,主题是“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学生通过观察新的信息,分析新的问题,相互间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对学生的每种方法都要给予充分肯定,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从而形成思考习惯,培养学生从直觉到理性的抽象思维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建构主义思想下的教学观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学生主动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建构活动[2]。通过这一番学习后,学生对问题会有一个更深的认识,教师在对各种方法深刻剖析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效果的评价。3、自主学习效果评价的结果,应为学生设计出一套可供选择并有一定针对性的补充学习材料和强化练习。这类材料和练习应经过精心的挑选,即既要反映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又要能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以便通过强化练习纠正原有的错误理解或片面认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意义建构。如以可持续发展为例,在讲解时,首先我们将提出它的概念。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本填出可持续发展示意图并总结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让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和教师的指导自主思考如何区分三原则并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做才符合三原则。遇到问题可以进行“会话”讨论。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方法教师要进行耐心详细的讲解,分析其可行性并探讨改进方法。点评之后,要求学生进行系统整理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四、结论对建构主义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学设计方法、教学内容和步骤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理解、巩固与应用能力。建构主义教学法是大学教学改革发展的一个趋势,对于在具体课程中如何实施,如何提高学生的建构能力,仍需要广大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摸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