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分秘籍01 高考历史选择题热考题型专练(练习)(解析版)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_第1页
提分秘籍01 高考历史选择题热考题型专练(练习)(解析版)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_第2页
提分秘籍01 高考历史选择题热考题型专练(练习)(解析版)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_第3页
提分秘籍01 高考历史选择题热考题型专练(练习)(解析版)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_第4页
提分秘籍01 高考历史选择题热考题型专练(练习)(解析版)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提分秘籍01高考历史选择题热考题型专练目录TOC\o"1-3"\p""\h\u技巧一文字材料类1技巧二图画地图类5技巧三表格数据类12技巧四因果关系类20技巧五比较变化类24技巧六推理判断类28技巧七分析评价类33技巧八探究拓展类37技巧一文字材料类1.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下令“改天下山长为训导,书院田皆令入官”,洪武五年(1372年)又下令“革罢训导,弟子员归于邑学,书院因以不治,而祀亦废”;与此同时大力发展官学,“内设国学,外设郡学及社学,且专宪臣以董之”,以至有“无地而不设之学,无人而不纳之教”的说法。这些做法(

)A.意在促进地方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B.迎合了加强专制统治的需要C.反映出人文环境与人才选拔互相影响 D.强化了民间书院的教化功能【答案】B【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明初开始,政府一方面加强对民间书院的限制与控制,将书院赖以生存的学田入官,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官学,这些做法有利于政府通过教育加强思想控制,使得教育为政治统治服务,这迎合了明清时期专制主义加强的需要,B项正确;促进地方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不是这些做法的目的,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出人才选拔的相关作用,排除C项;这些做法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间书院的发展,而非推动其发挥教化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纪传体史的本纪和列传往往成了传主人物的家谱家传,如《魏书》《宋书》等几乎在每个所记人物之下,附记其兄弟子孙达数十人,并充斥着对这些人物的家诫、门风、艺业、风度等的描述和颂扬。这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史书的撰写(

)A.受到门阀政治的影响 B.打破了传统的史著体例C.强调史学的资治功能 D.以褒贬历史人物为目的【答案】A【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纪传体史的本纪和列传往往成了传主人物的家谱家传,波及人物还有传主的直系亲族,主要内容是这些人物的家风,重在颂扬。这些现象充分显示了当时门第观念的流行,意味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书编撰受到门阀政治的影响,A项正确;纪传体属于传统史书著作体例,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纪传体史书的内容,并未凸显史学的资治功能,排除C项;通过材料可以看出,当时的史书以褒扬为主,排除D项。故选A项。3.明代,思想家王艮主张“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条理处”,正如日常生活中童子捧茶、农夫用饭一样,只要是不假思索、自自然然而又不逆于理,这就是“道”。王艮的这种思想(

)A.承袭了程朱理学的主要观点 B.暗含着一定的思想解放色彩C.已经冲破了传统儒学的桎梏 D.表明儒学世俗化的趋势加强【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依据材料,王艮将儒家思想和百姓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出一定的思想解放色彩,B项正确;王艮的观点与陆王心学较为接近,而不是程朱理学,排除A项;依据材料,王艮的论述仍然围绕着传统的伦理道德,因此仍然属于传统儒学范围,排除C项;材料只体现出王艮个人的论述,并未体现出儒学在基层传播的情况,D项依据不足,排除D项。故选B项。4.清代,关公戏在宫廷和民间的舞台上纷繁热闹上演。宫廷大戏《鼎峙春秋》10本240出中,关公戏就有55出,涉及的剧目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关云长义勇辞金》《华容释曹》等,民间剧目更是繁多。这说明关公戏(

)A.促成了教化思想体系的形成 B.蕴含着统治者与民众共同的价值追求C.发挥了治理国家的主要作用 D.成为民众价值判断的标准和理论依据【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关公戏在宫廷和民间的舞台上纷繁热闹上演,宫廷戏与政治关联大,民间戏与民众需求相关,说明关公戏蕴含着统治者与民众共同的价值追求,B项正确;关公戏仅是一种戏种,材料信息不能表明关公戏起到思想教化作用,排除A项;材料仅能说明在宫廷和民间受欢迎,材料不能表明关公戏发挥了治理国家的主要作用,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关公戏成为民众价值判断的标准和理论依据,材料说明关公戏蕴含着统治者与民众共同的价值追求,排除D项。故选B项。5.1952年至1953年,北京历史博物馆制定了“中国通史陈列”的新原则,即“把主要力量放在生产工具、生产关系上”,增加以汉画像石等为载体的牛耕图和收获图,减少展示文化艺术或宫廷生活的陈列品。北京历史博物馆的这一举措(

)A.凸显了文化建设的人民性 B.顺应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C.印证党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D.折射出经济建设与文化发展割裂【答案】A【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1952年至1953年(中国)。根据材料“把主要力量放在生产工具、生产关系上”“增加以汉画像石等为载体的牛耕图和收获图”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历史博物馆大量展示能够反映人民生产、生活的工具,这体现出博物馆建设坚持服务于人民,展示人民大众的智慧与生活,A项正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是1956—1966年,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出工作重心转移,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出博物馆发展的经济职能,而且北京历史博物馆的上述举措也并未反映出文化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割裂,反而是一种继承,排除D项。故选A项。6.1927年3月,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针对农运中的“少数不良分子”问题,只能在农会整顿纪律的口号下,对群众做宣传,对他们本人进行训练,把农会的纪律整好,决不能随便派兵捉人,损害贫民阶层的威信,助长土豪劣绅的气势。这一主张(

)A.维护了民族统一战线 B.确保了土地革命开展C.旨在夺取革命领导权 D.有利于民主革命发展【答案】D【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1927年3月(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毛泽东认为农运中的不良分子只是极少数现象,为了维护贫民阶层的威信,只用在农会整顿纪律,不能直接派兵抓人,否则会给土豪劣绅借口,助长土豪劣绅的反对气焰,毛泽东是站在民主革命的大局上去分析问题的,有利于民主革命发展,D项正确;民族统一战线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民族统一战线是团结全民族积极进行抗战的路线,和题干时间不符合,排除A项;确保了土地革命的开展说法过于绝对,且土地革命属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容,工农武装割据在题干时间尚未开始,排除B项;本题中没有提及到革命领导权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7.1919年12月,李大钊在《什么是新文学》一文中指出:新文学不是简单地罗列新名词、介绍新学说,或只是用白话写文章,而应建立在“宏深的思想、学理,坚信的主义,优美的文艺……土壤、根基”上。此观点(

)A.开启了白话文运动先河 B.促进了文学革命的深入C.阐明了新文化运动宗旨 D.批判了传统的封建文学【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9年12月(中国)。据材料“应建立在‘宏深的思想、学理,坚信的主义,优美的文艺……土壤、根基’上”和所学可知,1919年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的文人对胡适的文学改良展开了批评,李大钊主张文学革命,彻底注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形成“问题与主义”的论战,B项正确;1916年胡适一首《蝴蝶》开启了白话文运动先河,排除A项;材料主要涉及文学领域,没有扩展到政治方面,新文化运动宗旨是民主和科学,排除C项;材料主旨不仅仅是停留在批判上,而是表达了李大钊自己的革命观点,排除D项。故选B项。8.1915年1月,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为宗旨的《科学》杂志在上海创刊。该刊首创左起横排兼使用西式标点的书刊形式,“以便插写算术及物理化学诸程序”,创刊后一度畅销。该杂志(

)A.开启近代出版事业新篇章 B.实现了“科学救国”的理念C.成为新文化运动主要载体 D.有利于推动思想解放进程【答案】D【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5年(中国)。根据材料“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为宗旨的《科学》杂志在上海创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科学》杂志在上海创刊,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有利于人们了解世界科技发展状况,推动思想解放进程,D项正确;“开启”一词不准确,排除A项;该杂志体现了“科学救国”的理念,但并未说明已经实现,排除B项;《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主要载体,排除C项。故选D项。9.《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否则,要依法给予严厉制裁;法典还特别强调奴隶必须听命他的主人安排,不许有任何反抗。这反映出该法典(

)A.进步与局限并存 B.认为公法应高于私法C.宣扬了等级观念 D.内容有自相矛盾之处【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罗马帝国(中国)。据材料“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奴隶必须听命他的主人安排,不许有任何反抗”可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在肯定人权的同时也强调了奴隶的人身依附关系,这反映了《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进步与局限并存,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公法与私法的比较,无法推出公法高于私法,排除B项;材料没有宣扬等级观念,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法的进步与局限,这不是自相矛盾的表现,排除D项。故选A项。10.1926年,苏加诺在《青年的印度尼西亚》杂志上发表文章,阐释其民族主义思想的主旨:为了摧毁帝国主义的殖民主义和争取印度尼西亚的独立自由,用民族主义涵盖一切体系,把伊斯兰教、马克思主义团结起来。由此可知,苏加诺的民族主义(

)A.表明了其无产阶级的立场 B.兼具民族特色和国际视野C.坚持暴力革命的斗争形式 D.利于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印度尼西亚)。据材料“为了摧毁帝国主义的殖民主义和争取印度尼西亚的独立自由,用民族主义涵盖一切体系,把伊斯兰教、马克思主义团结起来”可知,从苏加诺的表述来看,苏加诺的民族主义思想,既包括民族特色(民族主义和伊斯兰教),也包括国际视野(摧毁帝国主义、马克思主义),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加诺属于资产阶级,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苏加诺领导的斗争以不合作的和平斗争为主,排除C项,印尼反对的是荷兰的殖民统治,排除D项。故选B项。11.20世纪50年代,日本政府制定了《经济自立五年计划》、《新长期经济计划》等政策文件。这些计划规定了日本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并强调“经济高速发展与稳定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相结合”,标榜“福利社会”。这些经济计划(

)A.增强了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B.凸显国家经济政策的指令性特征C.是日本追求独立自主的集中体现 D.减轻了“滞胀”对经济的冲击力【答案】A【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日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于经济的干预。其中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对经济发展做出了计划,因此日本政府所为也符合这一趋势,A项正确;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都是指导性的,而非指令性的,排除B项;材料信息与追求独立自主无关,排除C项;“滞胀”发生于70年代,排除D项。故选A项。12.《汉谟拉比法典》对于土地的转让、出租、抵押都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如“田园房屋由自行买得则得以之遗赠其妻,亦得以抵偿债务”。这表明古巴比伦王国(

)A.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 B.着力于强化国王的专制统治C.承认并保护土地的私有产权 D.法律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巴比伦王国。据材料,《汉谟拉比法典》对土地的处分权进行了保护,体现出对于私有产权的保护与尊重,C项正确;在材料中无法得出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排除A项;材料涉及是土地问题,无法体现着力于强化国王的专制统治,排除B项;材料与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技巧二图画地图类1.下图是唐朝的青釉凤首龙柄壶,该壶的制造既吸取了波斯萨珊王朝(226—642年)金银造型的特点,又融入了我国传统的龙凤装饰艺术。它体现了唐代(

)A.制瓷工匠的高超技艺 B.陶瓷技术因佛教而广泛传播C.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 D.民族交融促进手工业的发展【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唐朝的青釉凤首龙柄壶,该壶的制造既吸取了波斯萨珊王朝(226—642年)金银造型的特点,又融入了我国传统的龙凤装饰艺术”可知,该壶融合了波斯和中国文化,反映出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制瓷技艺的信息,无法推断其是否高超,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陶瓷技术的传播,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外文化交流,中国与波斯之间不是民族交融的范畴,排除D项。故选C项。2.鱼鳞图册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实施的土地赋税管理办法,图册中详细登记了每块土地的编号、拥有者的姓名、亩数、四至、以及土地等级,还把每块土地形状绘制成图,每册前面又有土地的综图,仿佛鱼鳞一般,因此称“鱼鳞图册”(如图)。由此可见这一制度(

)A.有效地抑制了土地兼并 B.形式上明确了土地所有权C.是国家赋役制度的重大变革 D.减轻了政府对民众的人身控制【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图册中详细登记了每块土地的编号、拥有者的姓名、亩数、四至、以及土地等级”及所学知识可知,鱼鳞图册中对于土地的所有权归属有明确记载,体现了其对土地所有权的明确,B项正确;鱼鳞图册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但不能“有效抑制”,排除A项;鱼鳞图册对土地归属进行明确规定,体现了土地的多少是赋税征收的重要依据,并非赋役制度的重大变革,排除C项;鱼鳞图册对土地的所有者等信息都有明确的记载,加强了政府对民众的人身控制,排除D项。故选B项。3.汉代豪族在地方社会拥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力和支配力。如图显示了两汉时期豪族大姓在地域分布上的差异。能够解释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西汉时期东汉时期(注:图中“人”是指史书上仅提一人之名姓的豪强大族,其背后也是以家族为后盾)A.人口增长数量 B.土地兼并程度 C.政治中心转移 D.儒学传播范围【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据图可知,西汉时期,豪族主要分布在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东汉时期,豪族主要分布在中原地区,据所学可知,两汉的政治中心不同,西汉都城是西安,东汉定都洛阳,当时的统治者为了加强对这些豪强大族的控制,强迫其迁至都城附近,C项正确;材料中两汉时期豪族大姓都分布在北方,两汉时期我国仍然是北方人口多于南方,排除A项;据材料无法看出土地兼并的情况,材料主要反映了两汉时期豪族大姓的分布情况,排除B项;两汉时期,儒学的影响较大,中国很多地方都受到儒学影响,材料中两汉时期豪族大姓分布于儒学传播范围不相关,排除D项。故选C项。4.东汉时期的“彩绘神兽多枝陶灯”(下图)使用了“羽人”作为装饰,该灯总共有3层,底座上布满了形态各异的动物,每一个灯盘的位置有一个“羽人”。作为一件陪葬品,该灯体现了主人希望死后能够羽化升仙的愿望。该灯具(

)A.展现了私营手工业的生产水准 B.反映了统治阶级的审美C.是儒学与道家思想融合的产物 D.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该灯体现了主人希望死后能够羽化升仙的愿望,与天人合一的理念有相似之处,D项正确;材料不能证明此灯具为私营手工业生产,不能说明展现了私营手工业的生产水准,排除A项;材料并未强调该物品的主人为统治阶级,不能得出B项结论,排除B项;该器物未体现儒家思想,不能说明它是儒学与道家思想融合的产物,排除C项。故选D项。5.1942年7月7日,《晋察冀画报》创刊号在平山县碾盘沟出版,刊载150余幅新闻照片,中英文对照说明,全面反映了晋察冀边区抗战以来的战斗和生活。下图为《晋察冀画报》创刊号的封面和封底。这反映了(

)A.根据地军民抗战决心和信心 B.对外宣传在抗战中的特殊作用C.第二条战线的抗战成就斐然 D.中共重视抗日文化主阵地建设【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时间“1942年7月7日”“全面反映了晋察冀边区抗战5年来的战斗和生活”以及图片中“踊跃参军”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推知,抗战中作为视觉媒体的画报不仅对内,在对外宣传中更是发挥了特殊作用,适应了当时中国全民族抗战的需要,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国必然会战胜日本,不能体现根据地军民抗战的信心,排除A项;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广大爱国学生、工人、市民及其它阶层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反对美军暴行,反对蒋介石政权的内战、独裁、卖国政策的爱国民主运动,相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反对国民党军队的军事斗争战线,故称第二战线,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晋察冀画报》并非抗日文化的主阵地,排除D项。故选B项。6.下图为1915年9月马星驰创作的漫画《请愿之今昔观》。该漫画揭示了当时(

)A.民主共和观念未能深入人心 B.辛亥革命失败是历史的必然C.新旧军阀均在民间钳制舆论 D.复辟帝制以民主手段为伪装【答案】D【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1915年(中国)。漫画中右边标记“昔”,画中身着代表“士”“农”“工”“商”各阶层衣服的民众面向清朝大龙旗,下跪递交“要求立宪”的请愿书;左边标记“今”,画面中两人站立,身着绅士服和官服,面向民国五色旗,手中递出写有“君主”二字的请愿书。左右均反映出民意请愿活动,而实质大相径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公开进行复辟帝制的相关活动,策划组织了各种请愿团体,让他们伪造民意,恳请袁世凯称帝,左右对比揭示了在袁世凯授意下的请愿活动的虚假,D项正确。辛亥革命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排除B项;材料意在讽剌袁世凯,未体现出新旧军阀在民间钳制舆论,排除C项。故选D项。7.如图是一幅创作于20世纪四十年代的漫画。该画(

)《“地质学家”又碰了壁》A.控诉了列强对中国资源的掠夺 B.肯定了中国抗战的世界意义C.批判了官僚资本对人民的压榨 D.意在揭示侵略者的必败结局【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四十年代(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四十年代初中国正在进行抗日战争,漫画中拿着斧头的“地质学家”是指日本侵略者,其掠夺中国的资源遭到全中国的反对,“又碰了壁”意味着日本侵华必然失败,D项正确;漫画体现的只是日本对中国资源的掠夺,非列强,排除A项;“肯定了中国抗战的世界意义”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漫画体现的是中国与日本的较量,没有体现对官僚资本的批判,排除C项。故选D项。8.下图为1937年11月5日刊登在《救亡漫画》上的漫画《将来我们所看得见的结果!》。该漫画反映了(

)A.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中华民族抗战必胜的信念C.中国民众积极投身抗日 D.敌后战场成为抗日主战场【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7年(中国)。材料中的《将来我们所看得见的结果!》这幅漫画,以粗犷有力的笔触,预言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必将以正义之剑插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胸膛,取得胜利,反映了中华民族抗战必胜的信念,B项正确;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是在1938年广州、武汉失守后,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民众的抗日情况,排除C项;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9.下图为一战期间美国海军的征兵海报《哇!我真希望我是一个男人!》,据此可推知(

)A.一战提升了女性社会地位 B.世界局势即将发生重大转变C.美国女权运动达到新高潮 D.国防动员方式出现根本变化【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一战期间(美国)。据本题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17年2月,德国宣布施行无限制潜艇战政策,一向倾向于协约国的中立国的美国被德国这一政策激怒,最终美国向德国宣战,海报反映了这一历史史实,美国参战加速了协约国的胜利,B项正确;一战之后女性的社会地位有所提升,但是这幅海报的时间是一战期间,A项排除;此时女权运动并没有达到新高潮,C项排除;征兵海报只是一种征兵的形式,根本变化论述过于绝对,D项排除。故选B项。10.下图是1947年发表的一幅漫画,名为《来自德里的黑马》。作者给漫画的配文是“有这个马鞍盖在马身上,没人会关注其他事情的。”该漫画反映出(

)A.英国妥善解决殖民统治危机 B.印巴民族独立运动最终胜利C.南亚地区已被埋下冲突隐患 D.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陷入低谷【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7年英国、印度、巴基斯坦。漫画反映了英国人为将印度分裂成印度与巴基斯坦两个国家,据所学可知,印巴分治后印巴因宗教信仰、领土争端冲突不断,说明当时的印巴分治为今后的印巴冲突埋下隐患,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印巴分治,印度从英国统治下独立出来,说明英国没有妥善解决殖民统治危机,排除;B项表述是表象,题干问的是本质,排除;材料信息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不相关,材料反映的是二战后印巴分治,排除D项。故选C项。11.1963年,苏联漫画家创作《法国正为季节性的供暖做准备》(如图),戴高乐抱着大量导弹向共和国的房子走去,烟囱里冒出如同核爆炸般的蘑菇云。这反映了(

)法国正在为季节性的供暖做准备A.法国民族复兴思潮发展 B.苏联积极干预欧洲事务C.欧洲局势紧张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 D.资本主义三足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3年(法国)。根据材料可知,二战结束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法国为摆脱美苏的影响,维护本国利益,也发展了本国的核武器,反映了法国外交独立自主的意识和民族复兴思潮发展,A项正确;漫画是苏联人所画,但并不意味着苏联干预,排除B项;法国的做法是为了摆脱美苏的影响,维护本国利益,没有涉及军备竞赛,排除C项;20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排除D项。故选A项。12.“四大文明古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图反映了“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的地理位置,据图分析可知(

)A.文明的产生主要受其自然地理环境影响 B.人类文明的形成取决于区域内有无大河C.早期文明因缺乏交流形成多元共存的格局 D.四大古国都依据河水涨落规律发明太阳历【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3500年左右(世界)。依据地图可以看出,四大文明古国都诞生在大河流域,基本处于平原地带,而且位置都在统一维度范围内,这说明地形、气候和水源是文明产生的重要条件,A项正确;人类文明的形成取决于区域内有无大河,说法错误,排除B项;早期文明因缺乏交流形成多元共存的格局,说法错误,排除C项;四大古国都依据河水涨落规律发明太阳历,依据地图无法得出,排除D项。故选A项。技巧三表格数据类1.下面所示为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史籍对“入仕”或“参政”的相关记载。这可用于佐证这一时期(

)记载出处“官职可以重求,爵禄可以货得”《韩非子·亡征》“子赣(贡)既学于仲尼,退而仕于卫,废著鬻财于曹、鲁之间……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史记·货殖列传》“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愿往事之”《战国策·秦策五》A.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B.权力集中依赖文化统一C.商业成为政治统治的支柱 D.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官职可以重求,爵禄可以货得”“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愿往事之”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商人群体壮大,特别是一些富商大贾以其雄厚的财力与社会上层广泛交游,不断寻求政治支持,从而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并千方百计跻身于政治舞台,这得益于当时工商食官格局被打破,商人群体崛起,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D项正确;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是秦朝郡县制的确立,排除A项;材料未反映出权力与文化的关系,排除B项;“支柱”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2.在汉代天人感应学说的影响下,“成汤祈雨”的故事基本定型。下表为该故事在唐中晚期至明中晚期书写内容及特点的变化。这表明(

)时间书写内容及特点唐中晚期汉儒的祥瑞灾异理论受到士人群体的挑战。宋至明初水旱天定观念融入士人的叙述中。明中晚期士人常援引“成汤祈雨”讥刺时政,表达对治世明君的期待。A.封建制度日益僵化 B.天人感应理论已被摒弃C.历史记述角度多元 D.儒学复兴影响士人观念【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在汉代天人感应学说的影响下”与“唐中晚期:汉儒的祥瑞灾异理论受到士人群体的挑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中晚期至明中晚期的士人知识分子中,唐代儒学地位受冲击,唐朝的知识分子质疑汉代儒学,但在宋代之后,由于理学形成,汉代儒学的部分观点被知识分子赞同,D项正确;本题主旨是“儒学复兴”,“封建制度日益僵化”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天人感应理论已被摒弃”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主要表述士人的看法,没有体现“历史记述的多元角度”,排除C项。故选D项。3.下表是截至2019年,二里头遗址出土粮食颗粒及折合重量情况统计表。据此分析,二里头文化(

)稻米粟米黍米浮选颗粒数14768138832248颗粒数占比47.8%44.9%7.3%折合重量(克)236.28827.76615.736A.已经具备了国家初始形态 B.居民从长江流域迁徙而来C.印证了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 D.水稻是其居民重要粮食来源【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夏朝(中国古代)。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浮选颗粒中稻米和粟米的颗粒数虽然接近,但是折合成重量以后,稻米的重量明显高于粟米,这说明二里头文化中稻米是重要的粮食来源,D项正确;材料只能说明二里头文化的农业发展情况,不能说明其已经具备国家初始形态,排除A项;二里头遗址中发现大量稻米,只能说明其与长江流域文化有密切交流,不能证明其居民是从长江流域迁徙而来,排除B项;根据材料可知,二里头文化中水稻无论从浮选颗粒数还是折合重量上看超过其他农作物,而二里头文化位于黄河流域,这与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4.下列文学艺术作品中关于人物衣着服饰特点的叙述,反映了魏晋文人(

)人物衣着服饰特点出处画中几位文人的装束与神情桀骜不驯、藐视世俗。在南京西善桥出土的砖印壁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文中叙述刘伶裸体坐于室内饮酒,客人来了不为所动,辩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晋朝陆机《晋记》篇画中魏晋文人服饰清净高雅、超凡脱俗。唐末画家孙位所作《高士图》A.雅俗杂糅的审美取向 B.对时代的回应C.自由洒脱的生活习性 D.对儒学的背离【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古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儒学衰微,材料中魏晋文人行为举止放荡不羁、超凡脱俗,反映了魏晋文人对现实的失望与不满,是对时代的回应,B项正确;材料反映魏晋文人的行为与时代之间的关系,与审美取向无关,排除A项;自由洒脱的生活习性只是材料的表现,未体现材料的主旨,排除C项;魏晋时期,儒学正统地位虽受冲击,但文人的行为并未背离儒学,排除D项。故选B项。5.1912年12月1日,梁启超在天津出版《庸言报》第一号,其中“建言”栏所刊内容全是针对当时政治和社会的通论、专论、杂论、讲演等文稿,梁启超在《庸言报》各栏目上所发表文章类型统计如下图(单位:篇)。这反映了当时(

)A.知识分子建设新政权热情高涨 B.民众启蒙成为学者关注重点C.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之争激烈 D.新文化运动的群众基础广泛【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1912年12月1日”是中华民国成立近一周年之际,根据材料可知,民国建立后,梁启超在《庸言报》发表了大量“建言”,对政治和社会提出自己的看法,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对建设新政权充满热情,A项正确;材料中梁启超是对政治和社会提出看法,并非启蒙民众,排除B项;材料中未出现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争议,排除C项;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排除D项。故选A项。6.洋务运动时期,公费派出120名幼童赴美留学。他们主要来自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区,且分布非常集中,如广东幼童中有一半来自邻近澳门的香山县。由此可知,当时(

)留学幼童来源地A.不同地区人们观念存在差异 B.各地经济发展程度存在差异C.科举考试的吸引力在减弱 D.广东等地区教育水平较高【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根据材料“洋务运动时期,公费派出120名幼童赴美留学。他们主要来自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区,且分布非常集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时期,虽然中国已进入近代,但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比较守旧,多数人还认定通过科举入仕才是正道。从材料信息来看,留学幼童的来源地集中,广东香山县邻近澳门,留洋幼童众多,其余地区相对较少,这种现象主要与当时不同地区人们观念存在差异有关,A项正确;由于不用负担学费,经济问题不是首要考虑的,与经济发展程度关联不大,排除B项;当时的人们还是认为通过科举入仕才是正途,且留学人数总体不多,排除C项;留学人数的多少反映不出该地的教育水平,排除D项。故选A项。7.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仅是我国宏观政策的基本导向,也是保持经济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观察如图,出现1978-1984年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1978年——2017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较A.改革开放推动了城乡经济同步发展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增加农民收入C.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了城镇居民收入D.社会主义币场经济体制激发了经济活力【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8—1984年(中国)。根据材料“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仅是我国宏观政策的基本导向,也是保持经济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可知,1978年之后,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而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相对变小,主要原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提升了农民经济收入,B项正确;同步的说法错误,城市发展已快于农村,排除A项;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是针对城市,而不针对乡镇,排除C项;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提出,排除D项。故选B项。8.下图是中国近代工业厂数和资本统计图(部分),对这一时期工业发展情况的解读正确的是(

)A.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 B.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C.工业结构发展更趋于均衡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成效【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甲午战后的中国。根据两个图表数据可知,1914年—1919年与1895—1913年相比,各类工厂数量和工业资本有了很大提升,结合所学可知1914年—1919年这一时期处于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中国工业快速发展,B项正确;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是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与“1914年一1919年”这个时间段不符,排除A项;根据材料中的数据可知,纺织、食品等轻工业资金增长比机械、冶炼等重工业增长迅速,排除C项;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于1935年发起的全国性的经济建设运动,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9.下图是《国际组织年鉴》中收录的总部在华的国际组织建立年份和数量分布图。据图中信息可知(

)A.两极格局瓦解使国际组织数量猛增B.国际组织入驻数量由外交政策决定C.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程度逐步加深D.中国在国际新秩序中彰显大国担当【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国际组织年鉴》信息可知,在1991年之后,国际组织的数量迅速增长,这说明两极格局瓦解后多极化趋势加强,国际组织数量猛增,A项正确;“国际组织入驻数量由外交政策决定”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程度逐步加深”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本题主旨“国际组织的增长”,而“中国在国际新秩序中彰显大国担当”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10.下图是1940年至1944年美国妇女就业情况统计表劳动比例

工厂雇佣

家庭佣人

幼儿母亲据图表分析,这一时期美国妇女就业情况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自由贸易经济政策的推动 B.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C.社会化大生产的持续推进 D.女权运动的深刻影响【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0-1944年(美国)。根据材料可知,1940-1944年美国妇女在工厂就业劳动比例上升,家庭佣人就业比例下降,结合所学可知,这段期间是二战时期,男性劳动力短缺推动女性进入工厂就业,B项正确;自由贸易经济政策时间不符,排除A项;社会化大生产不符合二战背景,排除C项;女权运动的影响不是美国妇女就业情况变化的根本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11.下列是某同学对发生于20世纪60年代重大事件的整理,如果要对该时间轴加一个标题,最合适的是(

)A.不对称的两极格局 B.西欧政治一体化进程C.资本主义阵营瓦解 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1-1968年(世界)。根据本题材料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不结盟运动兴起、欧共体成立以及日本崛起等事件,表现了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两极格局实力对比,排除A项;材料中欧共体建立只是一部分内容,西欧政治一体化进程说法不够全面,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资本主义阵营瓦解,排除C项。故选D项。12.下图为全球100强非金融性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在资产、销售和就业上占总公司的比重变化情况。据此可知(

)A.国际组织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 B.金融市场一体化和金融机构扩张C.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D.世界各国的经济相互依存度增加【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90年至2008年(世界)。据题干图示,1990年以来,非金融性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占总公司的资产、销售量和就业比重均逐渐上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它们将世界各国纳入全新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使各国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D项正确;跨国公司并非国际组织,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非金融性跨国公司的情况,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以及社会贫富分化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技巧四因果关系类1.《汉书》记载,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0年),“张掖以东,粟石百余(钱)”。公元前27年,这一地区的粮价增至每石三千至四千钱。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在于(

)A.农业生产力的提升 B.王朝更迭战乱不断C.通货膨胀趋于严重 D.丝绸之路贸易繁荣【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0年),‘张掖以东,粟石百余(钱)’。公元前27年,这一地区的粮价增至每石三千至四千钱。”并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27年是西汉汉成帝在位期间,政治黑暗,农民起义不断,任由外戚专政,为王莽篡汉埋下隐患,其在位期间粮食价格剧增,是其统治危机所造成的,B项正确;农业生产力提升,增加粮食产量,会促使粮食价格降低,排除A项;通货膨胀严重是货币发行过多造成,与材料中描述信息不符,排除C项;材料中描述的地区是张掖以东,非在丝绸之路,且丝绸之路贸易繁荣,不会造成粮价大幅上升,排除D项。故选B项。2.在三国至隋朝的几百年的时间里,黄河保持着长期安流的局面,其中见于记载的河溢现象只有几次。如果要考察这一时期长期安流局面出现的原因,我们更应关注的因素是(

)A.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动荡时局 B.治理水患技术的进步C.政府对治理黄河水患的重视 D.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答案】A【详解】据材料可知,三国至隋朝时期,黄河长期安流,河溢现象较少,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此时北方政局动荡,严重影响了北方农耕经济的发展,而此时期北方农耕经济的衰退使得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有了一定程度改善,水土流失情况减轻,导致了河溢现象减少,A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之后黄河河溢现象较三国至隋唐时期严重,说明三国至隋唐时期黄河安流的原因并非技术方面,排除B项;历代政府对黄河水患的治理都较为重视,排除C项;唐朝、宋朝的国家经济实力较三国至隋朝都较高,但黄河河溢现象却比三国至隋朝时期较多,排除D项。故选A项。3.费正清论及明成祖迁都时指出:“北京远离中国人口和生产的中心地区,易受游牧民族的侵害,而且严重依赖长江下游地区的产粮,但它却成为中国好几个政权的首都,实在是太令人惊奇了。这绝不能是巧合,原因之一就是中国的首都必须同时也是亚洲腹地非汉族地区的首都。”据此可推知,明成祖迁都(

)A.成为导致明王朝灭亡的重要因素 B.加剧了南北经济的不平衡C.促进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 D.其政治意义小于经济意义【答案】C【详解】依据材料“中国的首都必须同时也是亚洲腹地非汉族地区的首都”,可知费正清认为明成祖迁都有利于强化对非汉族地区的控制,促进了汉族地区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C项正确;明朝灭亡的主要因素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排除A项;明成祖迁都北京有利于加强对北方非汉族地区的控制和开发,促进南北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排除B项;明成祖迁都北京的直接目的是加强对北方地区的控制,尤其是对抗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所以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排除D项。故选C项。4.明初,朱元璋在黄河流域采取鼓励垦荒政策,至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全国人口数大约为7270万。清朝建立后,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增长,至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人口总数约4.2亿,达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高峰。下列关于明清人口增长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A.封建社会落后的生育观念 B.政府政策影响了人口增长C.民族交融与经济高速发展 D.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明清人口增长。材料中“明初,朱元璋在黄河流域采取鼓励垦荒政策”,清初“摊丁入亩”政策的推行,说明政府政策影响了人口增长,B项正确;封建社会落后的生育观念表述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民族交融和材料内容无关,排除C项;顺治和康熙人口的增长与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5.戊戌年七月,康有为伯弟康广仁在给自己的朋友的私信中写道:“伯兄(康有为)规模太广、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当此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衢塞巷,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这反映出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

)A.缺乏正确的改革策略 B.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C.改革派内部不够团结 D.保守派势力十分强大【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898年。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戊戌年是1898年,康有为认为改革失败的原因有改革规模太大、改革力量弱、守旧派力量强、光绪皇帝无权。因此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正确的改革策略,A项正确;BCD项都是康有为认为失败的原因之一,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CD项。故选A项。6.20世纪70年代初,铁道兵指战员和铁路工程建设人员克服重重困难,相继建成成昆铁路、湘黔铁路、襄渝铁路。此外,贵州六盘水、四川宝鼎山等大型煤矿,甘肃刘家峡、湖北丹江口等水电站纷纷在建或建成。这些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在于(

)A.科学技术的突破 B.国民经济布局的优化C.全面整顿的推行 D.国家战略决策的调整【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20世纪70年代初建设项目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结合时间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国家推行三线建设的成果,D项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科学技术的突破,排除A项;三线建设主要是针对当时日趋紧张的国际形势和战争威胁,基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布局的考虑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经济布局的优化更多是三线建设带来的结果,排除B项;20世纪70年代初仍处于“文革”时期,此时期没有推行全面整顿,排除C项。故选D项。7.广州地区有饭后食用槟榔以消食的传统,其流通模式如下图。19世纪40年代以后广州食用槟榔的习俗逐渐消失,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农产品商品化导致饮食习俗的变迁. B.鸦片大量涌入取代槟榔成瘾品地位C.外贸格局的剧变带来槟榔价格上涨 D.太平天国兴起导致槟榔运输的阻隔【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在19世纪40年代以后,中国市场被打开,列强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材料,槟榔大量出口导致槟榔的价格上涨,从而影响了广州地区食用槟榔的习俗,C项正确;农产品商品化在明清时期就已经发展,且槟榔本身就是投放市场的农产品,排除A项;鸦片战争之前鸦片就已经大量走私进入中国,如果是鸦片的原因,时间应早于19世纪40年代,排除B项;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时间是19世纪50年代,排除D项。故选C项。8.20世纪80年代初中央出台文件规定家庭专业户、个体经营户,雇工不能超过8个,超过8个就是对工人的剥削,就要限制。1987年中央发布了文件,去掉对雇工数量的限制,提出“允许存在,加强管理,兴利抑弊,逐步引导”。推动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在于(

)A.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B.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C.私营经济的发展壮大 D.解决城市就业问题的需要【答案】C【详解】依据材料“1987年中央发布了文件,去掉对雇工数量的限制”,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之初,对于私营经济的限制较多,但1987年逐渐对私营经济加以引导,限制逐渐减少,得益于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C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21世纪初,中国才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对私营经济的政策引导,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私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未涉及城市就业问题的解决,排除D项。故选C项。9.15世纪70年代之前,德国地区只有6家造纸厂,远远落后于同一时期的法国和意大利,甚至印刷用纸都需要从外面进口。到了16世纪中叶,德国造纸业高速发展,印刷铺林立,还出现了纽伦堡、奥格斯堡等多个印刷中心。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A.德意志实现国家统一 B.理性思想的传播与影响C.工业革命成果的运用 D.宗教改革对印刷品需求大【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15-16世纪德国。根据材料“到了16世纪中叶,德国造纸业高速发展”等并结合所学可知,16世纪中叶,随着宗教改革发展势头越来越迅猛,人们对印刷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促进了德国印刷业、造纸业的高速发展,D项正确;1871年,德意志实现统一,排除A项;理性是17-18世纪启蒙运动的核心,排除B项;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开始,排除C项。故选D项。10.传统观点解释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主要有东西方商路受阻、寻求黄金、宗教扩张等说法。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当时欧洲落后和衰落促使欧洲阶级矛盾激化,导致欧洲力量被挤向地中海西部和大西洋,新航路开辟因此展开。据此可知,关于新航路开辟原因的认识(

)A.说明历史解释具有不确定性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C.缺少对当时其他视角的观察 D.近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航路开辟时期(西欧)。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传统的观点认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主要有东西方商路受阻、寻求黄金、宗教扩张等说法”,但近年来,对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学者有了新的解释,认为新航路开辟与“当时欧洲落后和衰落促使欧洲阶级矛盾激化,导致欧洲力量被挤向地中海西部和大西洋”有关,这体现了对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B项正确;关于新航路开辟原因的几种观点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的历史解释,并非历史解释具有不确定性,排除A项;材料中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观察,排除C项;近期学者和传统研究的观点不同,主要原因是研究的角度不同,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排除D项。故选B项。11.17世纪初,英国驻威尼斯大使注意到:威尼斯曾称霸于东方贸易,但如今却毫无竞争力;曾经有无数艘千吨级的大船来回运载货物,但如今却连"一艘都看不见"。威尼斯"毫无竞争力"的主要原因在于(

)A.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B.东西方商贸往来断绝C.英国工业革命顺利开展 D.造船技术落后于东方【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世纪(意大利)。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17世纪初的威尼斯,航运业萧条,丧失了贸易优势,其主要原因在于,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A项正确;据所学,17世纪东西方商贸往来并未断绝,排除B项;据所学,英国工业革命顺利开展是在18世纪中期以后,排除C项;造船技术落后于东方,并非新航路开辟后意大利商贸衰落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12.观察下图,关于西方殖民者殖民区域变化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垄断资本的推动 B.列强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C.重商主义的要求 D.列强殖民扩张模式的转变【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世纪至20世纪(非洲)。据本题材料“17至18世纪非洲形势图”,“20世纪初非洲形势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5世纪开始,欧洲殖民者就侵入非洲。19世纪中叶以前,他们在非洲的殖民活动大多限在沿海地区,进行了持续几个世纪的奴隶贸易。工业革命后,他们逐渐放弃了罪恶的奴隶贸易,转而进行全面的殖民入侵。19世纪后期,列强加快了侵略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的步伐。由建立据点,侵占沿海地区到掀起瓜分非洲的狂潮。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向帝国主义过渡,加紧对外侵略和殖民扩张争夺;随着苏伊士运河的通航,贵重矿产资源的发现和经济作物种植的成功,非洲政治经济和战略地位提高,成为列强争夺的首要目标。西方殖民者殖民区域变化的原因是列强殖民扩张模式的转变,D项正确;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A项;列强的资本原始积累开始于新航路开辟之后,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关于“重商主义”的相关论述,排除C项。故选D项。技巧五比较变化类1.秦汉驰道制度规定,非经特许,任何人员不能穿行中央三丈的“天子道”。到汉宣帝时,出现平民“以其罪罚之轻”,公然违反驰道禁令的现象,至汉平帝时废止这一规定。这一变化客观上(

)A.导致了天子权威的衰落 B.推动了道路交通政治化C.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D.有利于商业交往的发展【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中国)。根据材料“到汉宣帝时,出现平民‘以其罪罚之轻’,公然违反驰道禁令的现象,至汉平帝时废止这一规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平民违反驰道禁令的现象,这种现象有利于商业交往的发展,D项正确;“导致了天子权威的衰落”的说法夸大了秦汉驰道制度的作用,排除A项;材料主旨为“秦汉驰道”,而“推动了道路交通政治化”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2.明初制定《大明律》,将雇工与奴婢划在一起,同属贱民等级。而明神宗时期制定的有关缙绅地主存养奴婢的法律条款,把短工从雇工中划分出来,均“以凡人论”。这一变化反映了(

)A.用工方式的根本改变 B.封建依附关系的弱化C.劳资矛盾的日益尖锐 D.政府法律效力的削弱【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而明神宗时期制定的有关缙绅地主存养奴婢的法律条款,把短工从雇工中划分出来,均‘以凡人论’。”可知,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不断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短工数量不断增多,将短工从雇工中划分出来,不再同属贱民等级,一方面反映出商业的发展,同时也反映出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封建依附关系的弱化,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用工方式发生根本变化,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雇佣关系间存在尖锐的矛盾,排除C项;法律条款的变更是由政府主导的,政府的法律效力并未削弱,排除D项。故选B项。3.成吉思汗建国后,以族名称国家,号为“也可蒙古兀鲁思”,即“大蒙古国”。忽必烈即汗位后,采纳儒臣的建议,取《易经》中的“大哉乾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之言,改国号为“大元”。这一变化得益于(

)A.全面汉化政策的实施 B.儒家正统观念的影响C.行省制度的逐步推行 D.因俗而治的治国理念【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根据材料“忽必烈即汗位后,采纳儒臣的建议”,将“大蒙古国”改国号“大元”,可知忽必烈更改国名受到儒家思想影响,B项正确;全面汉化政策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在说明更改国号的原因,与行省制和治国理念无关,排除C、D项。故选B项。4.图1、图2,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青铜器的纹饰风格有巨大转变,从传统的充满神秘色彩和狞厉之美的兽面纹、夔龙纹变化为抽象的几何纹以及富有生活气息的图案,如宴饮、采桑、狩猎、搏斗等。这种变化反映了(

)A.王权与神权彻底分离 B.人们对世界认识的深化C.手工业技术更加成熟 D.青铜器开始运用于生产【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据题意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纹饰风格更有生活气息,说明当时人们相比未知的神秘,转而更注重世俗生活,不再纠结于未知的神秘是对世界认识深化的表现,B项正确;“彻底分离”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对夏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制造工艺水平进行比较,无法说明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技术更加成熟,排除C项;夏商周时期已经有少量青铜器开始运用于生产,并不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的,排除D项。故选B项。5.1979年7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由此深圳经济特区诞生。这一变化反映了(

)A.市场调节的管理体制探索 B.新时期宪法修改精神落实C.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提出 D.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答案】A【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1980年(中国)。1979年至1980年正是我国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的时期,材料反映中央同意设立深圳经济特区,实际上是党和国家实行对外开放的同时,尝试市场调节管理体制的一种探索,A项正确;新时期修改宪法发生于1982年,排除B项;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排除C项;20世纪90年代初才初步形成对外开放格局,排除D项。故选A项。6.1810年《大清律例》首个英译本在英国出版后,欧美人主要关注有关刑事的法律规定。鸦片战争后,欧美人开始关注有关民事关系的法律规定。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欧美(

)A.插手中国司法审判 B.弱化了民族优越意识C.淡化在华政治目的 D.强化了西方在华功利【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9世纪初欧洲和中国。鸦片战争前,在中国沿海地区,外国的水手、商人经常和中国人发生冲突,这段时间主要会发生涉及外国人的刑事案件,所以欧美人主要关注的是《大清律例》中有关刑事的规定。鸦片战争后,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西方不仅获得了在华领事裁判权,还获准在中国开办工厂、建立教堂传教,来华人士和中国人之间的民事纠纷也越来越多,这个时期欧美人开始关注《大清律例》中有关民事关系的规定。欧美人士对《大清律例》态度带有明显的维护其在华利益的功利性色彩,D项正确;材料主旨是欧美人对《大清律例》的关注重点,未提及插手中国司法审判,排除A项;欧美人士对《大清律例》的评价掺杂明显的西方中心论、民族优越论,排除B项;欧美人士对《大清律例》的关注背后带有明显的为欧美商人、传教士服务,维护其在华利益的政治目的,排除C项。故选D项。7.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钢产量迅速增长,1980年达到3712万吨,1983年达到4002万吨,1986年达到5205万吨,至2002年达到18224多万吨,钢产量已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

)A.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B.现代企业制度建立C.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 D.成功加入世贸组织【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据材料可知,20世纪80年代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钢产量迅速增长,钢材品种结构不断改善,特殊品种和高附加值品种大幅增加等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和稳步推进,C项正确;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都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表现,不是最主要原因,A、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项;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可能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钢产量迅速增长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8.1919年前中国棉花每年有数十万担,乃至上百万担的出口,而进口多则不过三四十万担,少则近数担。1920年后棉花进口猛增,1921年进口量增至168万担,价值3586万关两。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A.列强加大掠夺中国原料 B.外贸逆差持续扩大C.国内轻工业有较快发展 D.棉花种植走向衰退【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1919—1921年(中国)。由材料可知,1920年之后,中国的棉花进口持续增多,说明中国的棉花产业有所发展,国内轻工业有较快发展,C项正确;材料提及的是棉花进口猛增,和列强加大掠夺中国原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只是提及棉花行业状况,无法得知整个外贸行业的贸易进出口差距,无法得出外贸逆差持续扩大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中国棉花种植状况,不能反映棉花种植走向衰退,排除D项。故选C项。9.1947年以前,苏联先后同古巴、墨西哥等13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但之后,拉美国家纷纷与苏联断交,到50年代末,只剩下阿根廷、乌拉圭和墨西哥3个国家仍同苏联保持外交关系。这一变化(

)A.表明拉美独立意识增强 B.抵制了美国的霸权政策C.是国际局势影响的结果 D.源于不结盟运动的发展【答案】C【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世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之前,美苏冷战尚未开始,因此拉美国家与苏联关系尚好,但是在美苏冷战爆发之后,拉美在地缘上受到美国的影响较大,因此纷纷与苏联断交,这是国际局势带来的影响,C项正确;这一时期的拉美国家已经实现了独立,其与苏联断交和独立意识增强并无关联,排除A项;这一时期受到冷战影响,美国对拉美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增强,因此拉美国家并未抵制了美国的霸权政策,排除B项;不结盟运动兴起于1961年,排除D项。故选C项。10.1210年,法王腓力二世对王室领地内的市长发出指示,规定他们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逮捕教士以及怎样把逮捕的教士送交教会法庭。1233年和1246年,圣路易争得了已婚、贸易的教士不被教会法庭审理。1274年的法令规定,犯杀人罪的教士由王室法庭审理。这一变化(

)A.导致了基督教的衰落 B.加剧了国家分裂局面C.扩大了城市的自治权 D.有利于维护市民利益【答案】D【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3世纪(法国)。据材料可知,法国规定,对于在城市中的教士在什么情况下逮捕以及送交教会法庭,同时也规定犯杀人罪的教士由王室法庭审理,这些规定体现了王权的加强,奠定了民族国家的形成,这有利于维护市民的利益,D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王权的加强,没有描述基督教的衰落信息,排除A项;王权加强,有利于民族国家的统一,而非分裂,排除B项;材料中是对教士的法律规定,没有描述城市自治权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11.加洛林时期,确定度量衡以及量具的校验是专属于国王的权力。但10—12世纪时,这种权力分散到诸侯甚至地方领主手中。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度量衡制混乱 B.西欧王权弱化C.教权压制王权 D.地方割据混战【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0—12世纪(西欧)。本题以中世纪西欧确定度量衡校验的权力为切入点,考查中世纪西欧的王权,由材料可知,“确定度量衡以及量具的校验”的权力由“专属于国王的权力”变为“分散到诸侯甚至地方领主手中”,这反映出西欧王权的弱化,B项正确;度量衡制混乱只是材料表象,排除A项;材料中并没有提及教权,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地方割据混乱,排除D项。故选B项。12.1750年至1850年,小麦逐渐取代了其他谷物的地位,引起了欧洲真正的食物革命,白面包不再是富人的专利和地位的象征,也不再是穷人奢望的食品。这一变化说明物种交流(

)A.改善了欧洲的饮食结构 B.促进了欧洲人口的增长C.扩大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D.带来了世界文明的交融【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52—1850年(欧洲)。根据材料“小麦逐渐取代了其他谷物的地位”“欧洲真正的食物革命”“白面包不再是富人的专利和地位的象征,也不再是穷人奢望的食品”可知,世界各地的物种交流使得小麦进入欧洲后广泛传播。在此基础上结合新航路开辟的知识可以得出结论:随着新航路的开辟,物种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与习惯,A项正确;材料主旨在于“物种交流”,人口增长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主要涉及“饮食结构”的变化,而“经济文化的交流”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提及“世界文明的交融”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技巧六推理判断类1.在清朝时期牙行是民间商品交易的重要场所,是政府与商业联系的重要纽带。牙行经营种类丰富,除绸、缎、油、铁、布、炭、楠竹、皮帽等,还有烟、茶、麻、广福杂货、砂糖、瓷器、西货等,而且牙行在清朝还承担着政府收税的职能。由此可见,牙行的出现(

)A.促使全国性的商业网络形成 B.兼有一定的政府管理职能C.助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反映了政府对商业的保护【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牙行是民间商品交易的重要场所,也是政府与商业联系的重要纽带,承担着政府收税的职能,说明牙行兼有一定的政府管理职能,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牙行的职能,但不能促使全国性的商业网络形成,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牙行的出现兼有一定的政府管理职能,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无关,排除C项;清朝奉行重农抑商政策,而且材料也仅体现了牙行承担着政府收税的职能,不能说明政府对商业的保护,排除D项。故选B项。2.魏晋玄学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富贵贫贱多是“天理自然”,应该任其发展,不应干涉或强求,鼓吹“以小求大,理终不得。各安其分,则大小俱足。”由此可见,魏晋玄学(

)A.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B.反映了国家的四分五裂C.体现了儒道的融合成果 D.奠定了理学的思想基础【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可知是指儒学伦理,“不应干涉或强求”符合道家强调顺应自然的思想,这体现出魏晋玄学将儒道两者结合在一起,C项正确;魏晋时期儒学仍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排除A项;从材料中无法推出国家的四分五裂,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理学是宋朝时期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排除D项。故选C项。3.秦王嬴政每征服一国,就把诸侯后代、原国内的贵族和豪门大户迁往他处,或迁往秦统治中心,或迁往边远地区。嬴政统一全国后,又“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由此可见,嬴政的大规模移民政策(

)A.旨在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B.有利于贵族等级制的重构C.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基础 D.有利于建立中央集权政治【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把诸侯后代、原国内的贵族和豪门大户迁往他处”可知,嬴政大规模迁徙豪富,有助于削弱其对地方的影响力,进而有利于中央派出的官员对地方的管理,从而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治理,利于中央集权,D项正确;秦统治中心为关中地区,经济在当时一直较为发达,因此迁徙豪富至关中地区不能促进经济均衡,且该说法错误,排除A项;秦朝将郡县制在全国推广,官僚政治建立,且贵族等级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就逐步瓦解,排除B项;地方割据势力的基础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