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精品试卷PAGEPAGE1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温馨[提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秦朝建立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下表是秦朝九卿的名称和职能,据此可知秦朝()名称主要职能名称主要职能郎中令官廷警卫宗正皇室宗族卫尉宫门屯卫廷尉司法和首都警卫少府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典客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太仆宫廷车马治粟内史国家财政和税收奉常宗庙、礼仪和教化A.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了贵族政治C.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D.政治体制有明显家国同构色彩[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秦朝九卿的名称和职能表:郎中令:主要职能:官廷警卫少府:主要职能: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主要职能:皇室宗族”可得知九卿中一些官职的设立既是国家行政机构,又为皇帝家务事服务,秦朝政治体制有明显家国同构色彩,D项正确;材料只有中央官制中的九卿,不能体现秦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排除A项;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了贵族政治表现为郡县制的设立,材料未涉及,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秦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排除C项。故选D项。2.从80年教皇利奥三世为法兰克王国的查理大帝加冕开始,中古西欧国王的加冕典礼通常由教皇主持。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A.王权不断强化,神圣不可侵犯 B.王权与教权相互依存C.神权大于王权,控制了中古时期的欧洲 D.教会主宰着人们的精神世界[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教皇主持国王的加冕典礼,显示了教皇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有重要地位,国王也借助教皇的加冕和教权来维护统治,反映王权与教权相互依存,B项正确;材料没有突出王权,没有反映王权不断强化,神圣不可侵犯,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神权大于王权,控制了中古时期的欧洲,排除C项;材料反映教权对政治的影响,没有反映教会主宰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排除D项。故选B项。3.“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说明此时的选官制度A.注重门第不利于寒门子弟入仕 B.在事实上不能选拔出有用之才C.重才轻德的选拔依据弊端渐显 D.在执行过程中标准背离了初衷[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可知这是察举制,材料体现的是选拔出的官员并不是真正社会需要的人才,在执行过程中标准背离了初衷,D项正确;材料重点强调的是察举制在执行过程中标准背离了初衷,没有体现注重门第,排除A项;察举制初期还是能选拔出有用之才的,排除B项;察举制是重德行,排除C项。故选D项。4.随着对中国选官方式深入认识,1870年,英国公务员事务委员会决定:所有公务员均应通过公开的竞争性考试米录用,以确保英国公务员队伍的高水准与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统一。此后,这种做法逐渐制度化,并在主要英联邦国家推广。这反映出()A.英国对中国传统制度的借鉴 B.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根源是工业革命的扩展C.中国制度文化具普遍适用性 D.中英之间的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英国在对中国选官方式深入认识的基础上,借鉴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实行公开竞争考试的公务员制度,这反映出英国对中国传统制度的借鉴,A项正确;题干并未体现工业革命对英国文官制度的影响,排除B项;英国文官制度借鉴了中国的科举制度,但不能扩大到中国制度文化具有普适性,排除C项;题干中虽然涉及英国对中国选官方式认识深入,但不能得出中英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排除D项。故选A项。5.《尚书酒浩》中记载,周成王在周公之弟康叔被封于假都旧地以建立卫国的册命仪式上,对卫国君臣的训减:“无彝酒”(只有祭祀才能饮酒)、“戒缅酒”(强行断绝沉酒于酒)、“执群饮”(聚众酗酒的周人一律格杀,殷商遗民经教育不改正者亦格杀)等,这可用于说明当时()A.周成王的权威遭到挑战 B.运用礼法并施的治理思想C.礼崩乐坏导致混乱现象 D.殷商遗民反抗意识强烈[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周成王在周公之弟康叔的册命仪式上,对卫国君臣的训减说道只有祭祀才能饮酒,聚众酗酒的周人一律格杀,殷商遗民经教育不改正者亦格杀”可知当时运用礼法并施的治理思想,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周成王借助康叔被封之事强调自己的治理思想,不体现周成王的权威遭到挑战,排除A项;周成王是周朝的早期,未出现礼崩乐坏,排除C项;材料不体现殷商遗民反抗,排除D项。故选B项。6.恩格斯说过:“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一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使他们成为神学的科目。”这并不代表所谓“中世纪把现代文明一扫而空”。“文明世代保存在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里,这远比保留在可以被烧毁的书籍中更稳同。”恩格斯意在()A.强调中古时期的基督教影响欧洲社会各个方面 B.闸释中古时期的基督教内容广泛C.痛斥基督教对人类世俗生活破坏 D.肯定基督教在文明传承中的作用[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文明世代保存在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里,这远比保留在可以被烧毁的书籍中更稳固”可知,恩格斯肯定基督教在文明传承中的积极作用,D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中古时期的基督教影响欧洲社会各个方面,排除A项;材料没有闸释中古时期的基督教内容广泛,排除B项;材料没有痛斥基督教对人类世俗生活的破坏,排除C项。故选D项。7.明朝大力发展茶马贸易,在河州设置茶马司,其贸易“控西夷数万里,跨昆仑,通天竺,西南距川,人于南海”,形成了一个无形的茶叶疆域。明代学者解缙认为茶有着“夷夏之交,义利之辨,寅宾尚忠信而笃敬,河州固唐虞三代之邦也”的作用。据此可知,茶马贸易()A.强化了明朝政府对边疆一带的统治能力 B.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C.促进了中央政府与边疆民族的经济交流 D.促成了民族交融的局面[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夷夏之交,义利之辨,寅宾尚忠信而笃敬,河州固唐虞三代之邦也”及所学知识可知茶马贸易中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中强化了对自身作为中国一部分的认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B项正确;茶马贸易是一种经济联系,不能强化对边疆一带的统治能力,排除A项;茶马贸易主要在中国西南地区,并没有促进中央政府与边疆民族的经济交流,排除C项;茶马贸易推动了边疆民族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排除D项。故选B项。8.1618年开始的德意志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之间的争夺战给欧洲带来了巨大混乱,1648年,交战双方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被此的主权和平等,相互承认各国自主处理国内事务包括宗教事务的权力等。和约的签订标志着欧洲开启了()A.外交发展的新时代 B.和平发展的新时代C.民族国家发展的新时代 D.宗教信仰自由的新时代[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1648年,交战双方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被此的主权和平等,相互承认各国自主处理国内事务包括宗教事务的权力等”和所学知识可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建立起来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近代意义上的第一个国际关系体系,和约的签订标志着欧洲开启了民族国家发展的新时代,C项正确;17世纪欧洲还未进入外交发展的新时代,排除A项;二战后,欧共体的成立开创了和平发展的新时代,排除B项;宗教改革开启了宗教信仰自由的新时代,排除D项。故选C项。9.《旧唐书食货志》记载: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唐高祖李渊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置钱监于洛、并、幽,益等州。秦王、齐王各赐三炉钱,右仆射裴寂赐一炉。敢有盗铸者身死,家口配没。这主要表明当时()A.诸侯拥有自主铸币特权 B.商品经济繁荣,社会对货币需求量大增C.确定了国家铸币的法定地位 D.首次实现了从地方铸币到中央铸币的变化[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唐高祖李渊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置钱监于洛、并、幽,益等州”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德时期政府实行官铸货币,而且禁止民间盗铸,这样通过国家权力确定了铸币的法定地位和标准,C项正确;秦王、齐王所得钱是赏赐的,其本身没有铸币权,排除A项;题干未涉及到铜钱发行量,排除B项;首次统一货币发生在秦朝,排除D项。故选C项。10.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提出:“…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从理论上揭示出()A.布雷顿森林体系崩遗的必然性 B.确立了美国在世界中的霸主地位C.美元成为各国货币联系的纽带 D.贸易纠纷导致世界动荡[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个长期贸易顺差国”及所学知识,可得知这从理论上揭示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遗的必然性,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美国在世界中的霸主地位的确立,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遗的必然性,而不是美元成为各国货币联系的纽带,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贸易纠纷导致世界动荡,排除D项。故选A项。11.宋朝的户籍制度不再将民众区分为“良民”与“贱民”,而是根据居住地的不同,将民户划分为“坊郭户”与“乡村户”。又根据居民有无地产,划分“主户”与“客户”,而按宋朝立法,“客户”要退佃离开,地主是不可以阻挠的。由此可见()A.宋朝中央集权遭到不断削弱 B.宋朝商品经济繁荣,社会流动性加强C.宋朝户籍制度不断发展完善 D.宋朝户籍管理和社会流动的开放性[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而是根据居住地的不同,将民户划分为‘坊郭户’与‘乡村户’。又根据居民有无地产,划分‘主户’与‘客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以居住地和地产等作为标准作为户籍划分的依据,户口管理和社会流动呈现开放性的特点,D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宋朝商品经济发展问题,排除B项;宋朝户籍制度的发展完善不是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12.17世纪初,英国颁布了济贫法。1834年,英国通过了济贫法的修正案,即新济贫法,它规定,从1835年7月1日起,一律停止对济贫院外所有壮年男子救济。受救济者必须是被收容在济贫院中的贫民。这一“修正”主要是因为()A.社会经济下滑,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B.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C.工业革命机器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 D.过度的社会保障助长了懒惰行为[答案]C[解析]1765年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新的济贫法案意在让青壮年进入工厂,成为劳动力,C项正确;工业革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而且推行的是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排除A、B项;D项是国家过度干预经济导致的结果,排除D项。故选C项。13.根据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的判断,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到旧石器时代中期,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不足0.001%:而进入原始农业社会以后,即从公元前9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已提高到0.03%。按今天的标准来看,这一速度并不快,但与采集和渔猎时期相比己高出30倍。由此可见,农业的出现()A.加速了人口的增长 B.促进了各种文明融合C.为科技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D.促进了人类的进步[答案]A[解析]农业社会有稳定的食物来源,促进了人口的快速增长,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人口的增加,排除B、C项;人类的进步与人口的增加不属于同一概念,排除D项。故选A项。14.到了18世纪,在亚欧人的饮食中,玉米和马铃薯的比重大大提高。从西欧到中国的十地上,美洲的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并使饮食有滋有味。花生和番茄在东南亚热带的土地上疯长,以丰厚的产出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材料体现了()A.新航路开辟引发价格革命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扩大C.物种交流有利于改善世界各地的饮食结构 D.工业化带来的粮食增长使世界人口微增[答案]C[解析]由材料“到了18世纪,在亚欧人的饮食中,玉米和马铃薯的比重大大提高。从西欧到中国的土地上,美洲的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并使饮食有滋有味。花生和番茄在东南亚热带的土地上疯长,以丰厚的产出支撑着众多的人口”可知,材料强调了美洲作物的广泛种植对亚欧的影响,即物种交流有利于改善世界各地的饮食结构,C项正确;价格革命发生在欧洲,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排除B项;“工业化”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15.近年江西新干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农具,有犁、耜、斧、铲、镰等,种类较为齐全。某些类型的农具还是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这反映出()A.青铜农具最早出现于江西新干 B.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C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 D.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迹”“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等信息可知,这时期江西出土的成套的农具并非用于耕地,更多的是发挥礼器的作用,说明这时期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C项正确;材料只是体现了江西新干出土的青铜农具,没有体现青铜农具最早出现的地区,无法得出青铜农具最早出土于江西新干,A项错误;根据材料“更无使用之痕迹”等信息可知,这时期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因此无法得出成套青铜农具是否有利于精耕细作的结论,B项错误;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是在南宋时期,D项错误。16.1870-1913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7%,工业生产增长了4.6倍,同期英国增长1.3倍,法国增长1.9倍。1913年,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16%,英国为14%。德国经济飞速发展可能是由于()A.增速超过了英、法老牌殖民国家 B.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C.出现了工厂,形成了工厂制度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答案]B[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经济飞速发展,超越了英国,主要原因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B项正确;增速超过了英、法老牌殖民国家是表现,不是原因,排除A项;出现了工厂,形成了工厂制度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C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不是德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52分17.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法,是保护公民权利的宣言书,也是解决民商事纠纷的基本依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法典总共分为三大部分,2281条法律条文第6条:个人不得以特别定造反有关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法律第8条:新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第537条:私人可以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第544条: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第1134条:依法成立的装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第1598条:交易范围的物品,除特别法禁止出让者外,均可出售。—一《法国民法典》材料二、20世纪20—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所颁布的《中华民国民法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的民法典。它是中同近代社会二十余年政治激满、经济生活的需求以及思想文化的影响在制度领域的回应。——谢冬慈《中华民国民法典》材料三、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备。1985年,随着政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维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民法典》的作用。(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民法典》制定的背景。(3)据材料三: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答案](1)作用:从法律的角度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及其特权,强调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进一步确立了人权平等的原则;保护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激发了资产阶级的积极性,为工商业的自由发展提供了法律保证;开创了以罗马法为基础,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性的大陆法系,为世界许多国家借鉴;维护公共道德,有利于社会稳定等。(任2点即可)(2)背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国家形式上的统一;西方法学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世界各国民法典发展的冲击;固有民法的历史局限性;政法精英及优秀人士的推动等。(任2点即可)(3)基本历程:改革开放后开始起草民法典;80年代改革开放深入,颁布民法通则;90年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制定相应的单行法;21世纪后,适应全球化需要,2020年通过民法典。有利因素: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断健全等。(任2点即可)[解析][小问1详析]作用:根据材料一“第6条:个人不得以特别定造反有关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法律。”可知,《法国民法典》从法律的角度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及其特权,强调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进一步确立了人权平等的原则。根据材料一“第537条:私人可以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可知保护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激发了资产阶级的积极性。根据材料一“第1598条:交易范围的物品,除特别法禁止出让者外,均可出售。”可知为工商业的自由发展提供了法律保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民法典》开创了以罗马法为基础,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性的大陆法系,为世界许多国家借鉴;维护公共道德,有利于社会稳定等。[小问2详析]背景:根据材料二“它是中同近代社会二十余年政治激满、经济生活的需求以及思想文化的影响在制度领域的回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民法典》制定的背景有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本家实业救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标志着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西方法学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世界各国民法典发展的冲击,近代以来,在域外法系和法律思想的强烈冲击下,中华法系走向解体,并由此引发绵延至今的“中西之争”和“古今之变”。晚清民事立法揭开了中国民法走向近代化的序幕,是中国民法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其次,《大清民律草案》作为中国民法法典化和近代化的尝试,不仅开创了中国民法立法史的先河,也对后来的民国民法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民国成立后,初期的民法编篡工作,完全以《大清民律草案》为蓝木。因此,晚清民事立法的局限性也是非堂明显的事实上,外国法人所获得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往往超过中国法人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中华民国民法典》是一种新事物,同时要结合过去在这些方面的欠缺以及仁人志士的努力,政法精英及优秀人士的推动下才能完成。[小问3详析]基本历程:根据材料三“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备。”可知改革开放后开始起草民法典。根据材料三“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可知80年代改革开放深入,颁布民法通则。根据材料三“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维制定。”可知90年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制定相应的单行法。根据材料三“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可知21世纪后,适应全球化需要。根据材料三“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可知2020年通过民法典。有利因素:根据材料三“1985年,随着政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可知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根据材料三“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维制定。”可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根据材料三“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可知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断健全等。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东汉牛耕图画像石拓片1950年江苏徐州睢宁双沟出土的墓室画像石拓片。画面最下层为牛耕图。图中一农夫扬鞭扶犁,一少年捉蓝撒播种子,一年轻妇女弯腰挥锄劳作,一老婆婆挑担送饭至田头。一辆双轮车上有三只小鸟,旁卧一狗,一小牛犊在田地奔跑。材料二(西汉)武帝以(赵)过为搜栗都尉,教民耕殖…至今三辅(长安京盖地区)犹赖其利。今辽东耕犁辕长四尺,回转相纺,既用两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一人下种…——(东汉)崔寔《政论》材料三民有幸不役于人而有四自耕者,皆以等书于籍而公役之,至不胜,则贱卖其田,或递而去——欧阳修《欧阳文忠公全集》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贪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小农)贩货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草耳。——懂煨《救荒活民书》(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则材料的历史价值。(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阻碍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答案](1)牛耕的文献材料与牛耕图画像石拓片互相印证,能够用来说明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西汉时赵过在长安京畿地区普及牛耕,到东汉时,牛耕已经推广到辽东;中国古代农业呈现以家庭为单位、铁犁牛耕、精耕细作等特点。(2)阻碍因素:封建国家沉重的徭役赋税;土地兼并严重;自然灾害的破坏等。(任2点即可)[解析][小问1详析]历史价值:材料一有牛耕图画像石拓片,材料二有牛耕的文献材料可知牛耕的文献材料与牛耕图画像石拓片互相印证,能够用来说明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根据材料“赵过为搜栗都尉,教民耕殖…至今三辅(长安京盖地区)犹赖其利。今辽东耕犁辕长四尺”可知西汉时赵过在长安京畿地区普及牛耕,到东汉时,牛耕已经推广到辽东;结合小农经济是特点可知中国古代农业呈现以家庭为单位、铁犁牛耕、精耕细作等特点。[小问2详析]阻碍因素:根据材料“民有幸不役于人而有四自耕者,皆以等书于籍而公役之”可知阻碍因素是封建国家沉重的徭役赋税;根据材料“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贪民下户极多”可知阻碍因素是土地兼并严重;根据材料“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草耳”可知阻碍因素是自然灾害的破坏等。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7世纪的初唐,是中国专制时代历史上最为灿烂辉煌的一页。她以均田、租庸调等制,奠下了立国根基,又以无比的自信包容异族文化,融铸出多姿多彩的大唐风采。…唐朝是中国最具世界主义色彩的朝代。当帝国对外威信蒸蒸日上之际,其内部组织,按照当时的标准看来,也近于至善,是以其有信心也日积月求。……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流动的频仍、日趋繁杂的地方事务,促使地方自行摸索治理之道,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渐削弱,安禄山反叛、黄巢聚众流窜,终至掏空唐朝的威权体制——黄仁宇《中国大历史》阅读材料并从中提取一个或多个信息,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答案]示例一:唐朝前期的制度设置促使盛世局面出现。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唐朝统治者在维护其统治的过程中,特别重视各方面制度的创设。在官员的选拔与考核方面,唐朝继承、完善科举制,从增设考试科目、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到任用高官主持考试,使中下层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并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使唐朝在较长的时间里保持了政治清明的状态;在政权组织形式方面,采用三省六部制,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减少了决策失误,提高了办事效率;在赋役制度方面,租庸调制一定程度上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同时也保障了政府的赋税收入,两税法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大索貌阅的户籍制度保证了对人口变动情况的掌握和征发赋役;在法律与教化方面,颁布了礼法相结合的封建法典《唐律疏议》,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由此可见,唐朝繁荣盛世是国家推行、实践一系列政治、经济、法律制度或措施,并在这些制度措施的共同作用下出现的。[解析]本题考查唐朝的政治制度,为开放性试题,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如根据材料“她以均田、租庸调等制,奠下了立国根基,又以无比的自信包容异族文化,融铸出多姿多彩的大唐风采”可拟定论题是唐朝前期的制度设置促使盛世局面出现。关于论述可以从官员的选拔与考核、政权组织形式、赋役制度、法律与教化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最后进行归纳总结。20.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了货币,货币的发展反映社会的发展状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朝银矿稀缺,不足以应付政府开支。面对银荒危机,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明政府开放海禁。通过对外贸易,相当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从而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围绕白银,形成了一个世界贸易网络。——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野》材料二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影响下,世界白银价格大幅上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