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张若翼:抗战驾鹰洒热血①在武汉石门峰中国抗日空军烈士纪念碑左上角,镌刻着一位抗战英烈的名字——张若翼。②张若翼(1918-1938年),字武宏,号效桓,生于北平。祖籍龙岩市永定区陈东乡共星村,是清末进士、知名儒士张超南的第三子。张若翼自幼聪慧好学,谨言慎行。1934年,时值日寇铁蹄入侵,东北全境沦陷,17岁的若翼高中毕业,当即报考中央航空学校,立志报国。③张若翼入学后刻苦训练,成绩卓异,与人相处则诚挚坦荡,轻财重义,因此深得师长和同学的敬佩。1937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授予空军少尉军衔,编入空军五大队第二十四队,为驱逐机驾驶员。毕业典礼上其父张超南告诫张若翼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张若翼胸有成竹地应道:“唯有技艺娴熟,方能报效祖国。临阵怯战自然非忠孝,然轻于牺牲亦非勇武。”可见其少年老成,抱负远大。④张若翼毕业离校,即奔赴抗日前线,转战江苏句容、南京,安徽安庆以及江西南昌、湖北武汉等地,与日机空战。当时,我空军阵容弱小,常常以寡敌众。张若翼早已以身许国,他在给弟弟张若举的一封家书中写道:“众寡殊战日烈,可若何?自誓‘吾必以死报国,即所以报亲也’。”张若举读信泪如雨下,不敢将书信交给父母看。在与日机交战中,张若翼作战特别骁勇,每每受到敌机围攻,总能重创敌机安然返航。他的辉煌战绩,当时报纸屡作报道,给正在浴血奋战的抗日军民以有力的鼓舞。⑤1937年10月14日上午,一大群日寇飞机飞临首都南京上空,3架轰炸机在9架战斗机掩护下盘旋投弹。张若翼所在的第24中队只剩7架能战斗的驱逐机和7名飞行员。司令部要求他们隐蔽坚守,夜间可以拦截偷袭之敌,白天不必出战。但是,当他们看到南京遭到敌机狂轰滥炸的惨象时,不禁热血沸腾,怒火冲天!在上尉中队长刘粹刚的率领下,7架驱逐机分成3组,腾空而起,猛扑群敌,一心要把敌轰炸机击落或赶走。分在1组的张若翼驾驶着僚机2109号,和战友紧密配合,与敌9架战斗机打得难分难解。最终,凭借他们的机智勇敢,合力打下了敌2架战斗机,迫使敌轰炸机撤退,暂时缓解了南京之危。⑥同年10月21日,张若翼奉命和中队长刘粹刚、分队长徐葆昀和队员周庚续,驾驶4架驱逐机,飞往山西抗日战场,支援娘子关保卫战(娘子关保卫战从1937年10月11日到30日,历时20天)。国共两党军队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并肩作战,奋勇杀敌,阻敌前进20余天,粉碎了日军“一个月侵吞山西,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呓,谱写了中华民族抵御外敌的爱国主义壮烈篇章。⑦1938年1月4日,日海军第一联合航空队的23架攻击机,在第二联合航空队13架战斗机的掩护下来势汹汹,大举进袭武汉地区。中国空军只有一部分进驻武汉,战斗机仅有8架;而苏联援华空军只有少量部队在武汉,实力更弱。但是中苏飞行员毫不畏惧,仍然奋勇起飞迎战,结果立即遭到13架日机围攻。激战中,张若翼奋然与友机腾空突入敌阵,接连击落敌机数架。友机俱已负伤,他仍独自勇猛冲击。敌机疯狂群集反扑,张若翼毫不畏惧,越战越勇,鏖战中,他的机翼被击,不久人亦连中数弹。飞机坠毁于汉阳小军山侧,张若翼壮烈牺牲,年仅21岁。⑧张若翼殉国消息传出,军民同声震悼。武汉各界举行了隆重的悼念仪式。家乡福建永定逾万军民也聚集县城南门坝为他举行公祭,公祭进一步激发永定人民的抗日热潮。1938年3月1日,永定的游击队整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四团二营的四、五、六连,在支队长张鼎丞率领下直奔江南、江北抗日前线……(来源:龙岩市永定区博物馆,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张若翼1937年毕业于中央航空学校,被授予空军少尉军衔。B.文章按时间顺序写出张若翼抗战驾鹰洒热血的英雄事迹。C.张若翼他们严格遵守司令部要求,隐蔽坚守,仅在夜间拦截偷袭之敌。D.张若翼的英雄事迹及公祭举行,进一步激发了家乡永定人民的抗日热潮。【答案】C【解析】考查辨析信息。C.根据第⑤段中的“但是,当他们看到南京遭到敌机狂轰滥炸的惨象时,不禁热血沸腾,怒火冲天!在上尉中队长刘粹刚的率领下,7架驱逐机分成3组,腾空而起,猛扑群敌,一心要把敌轰炸机击落或赶走”可知,本项“仅在夜间拦截偷袭之敌”有误。故选C。2.文章多处运用对比,请指出一处并简要分析。【答案】例:“日寇3架轰炸机在9架战斗机”与“中国空军只剩7架能战斗的驱逐机”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敌我两军实力悬殊,衬托了我军的英勇善战。【解析】考查写作手法。第⑦段中的“1938年1月4日,日海军第一联合航空队的23架攻击机,在第二联合航空队13架战斗机的掩护下来势汹汹,大举进袭武汉地区。中国空军只有一部分进驻武汉,战斗机仅有8架”运用了对比手法。日海军有二十三架攻击机,十三架战斗机,而我方只有战斗机八架。在对比中突出了我方与日方军力悬殊。联系后句“但是中苏飞行员毫不畏惧,仍然奋勇起飞迎战”可知,此处对比衬托了我军的英勇善战。3.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1)中国空军只有一部分进驻武汉,战斗机仅有8架;而苏联援华空军只有少量部队在武汉,实力更弱。(赏析加点词语)(2)在与日机交战中,张若翼作战特别骁勇,每每受到敌机围攻,总能重创敌机安然返航。(赏析句子)【答案】(1)“仅”是“只有”的意思,“更”是“更加、越发”的意思,突出了抗战时期我空军力量弱小,为下文张若翼英勇善战作铺垫。(2)全句高度概括了张若翼驾鹰抗战的光辉事迹,一方面突出了张若翼的作战骁勇,另一方面看出张若翼训练刻苦、本领高超。【解析】考查词句赏析。(1)“仅”是“只有”的意思,“更”是“更加、越发”的意思。中国空军只有八架战斗机。苏联援华空军只有少量部队在武汉,实力更加弱小。两个加点词语体现了我空军力量弱小的特点。联系后句“激战中,张若翼奋然与友机腾空突入敌阵,接连击落敌机数架。友机俱已负伤,他仍独自勇猛冲击。敌机疯狂群集反扑,张若翼毫不畏惧,越战越勇”可知,此处强调我空军力量的弱小,为后文写张若翼英勇善战作铺垫。(2)这句话是对张若翼驾鹰抗战的光辉事迹的高度概括。他总能重创敌机,安然返航。联系句中的“张若翼作战特别骁勇”可知,突出了他作战骁勇的特点。联系第③段中的“张若翼入学后刻苦训练,成绩卓异”可知,也可以看出他训练刻苦、本领高超,所以才能“每每受到敌机围攻,总能重创敌机安然返航”。4.张若翼是一个怎样的爱国英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①自幼深受家庭熏陶,聪慧好学,谨言慎行。②刻苦训练,成绩卓异,与人相处诚挚坦荡。③机智勇敢,作战骁勇,奋勇杀敌。【解析】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根据第②段中的“祖籍龙岩市永定区陈东乡共星村,是清末进士、知名儒士张超南的第三子。张若翼自幼聪慧好学,谨言慎行”可得:自幼深受家庭熏陶,聪慧好学,谨言慎行。根据第③段中的“张若翼入学后刻苦训练,成绩卓异,与人相处则诚挚坦荡,轻财重义,因此深得师长和同学的敬佩”可知,刻苦训练,成绩卓异,与人相处诚挚坦荡。根据第④段中的“在与日机交战中,张若翼作战特别骁勇,每每受到敌机围攻,总能重创敌机安然返航。他的辉煌战绩,当时报纸屡作报道”可得:机智勇敢,作战骁勇,奋勇杀敌。5.杨振宁建议用下面这首歌作为《邓稼先传》的背景音乐: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古今多少其丈夫/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这首歌可否当作《张若翼传》的背景音乐,请说明理由。【答案】可以。这是“五四”时代的一首歌,切合张若翼放那特定时代的社会背景,把他的个人经历和国家命运的兴衰、民族的强弱联系起来,暗示张若翼远大的志向、赤诚热烈的爱国热情和为祖国奉献一切的牺牲精神,赞颂张若翼就是“只手撑天空”的响当当的中国男儿。【解析】考查阅读启示,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首先明确观点:可以。然后表述理由。这是“五四”时期的一首歌,“五四”时代开启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新篇章。以这首歌作为背景,切合张若翼所处的时代背景。“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可以表现他志向的远大,“古今多少其丈夫/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表现了他赤热的爱国热情和为祖国牺牲一切的意愿。也说明了他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要将只手撑天空”可以表现对他的赞美,赞美他是一个“只手撑天空”的中国男儿。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用生命捍卫信仰①1900年农历八月,夏明翰出生在湖北省秭归县。他的父亲夏绍范是清代一位阅历深广、思想现代的地方官员。辛亥革命后,夏绍范接受了新思想,希望子女能学习先进科学技术,以振兴中华、强国富民。夏明翰的母亲博学多才,思想开明,是他走向革命的启蒙老师和最忠实坚定的支持者。②夏明翰童年的时候,母亲每天给他讲古诗词,慢慢地开始给他讲屈原的《橘颂》《离骚》,后来又给他讲《木兰辞》、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等。就这样,幼小的夏明翰受到了爱国主义思想熏陶,历史上的爱国志士在他脑海里留下了难忘的印象。③1919年五四运动兴起。夏明翰与各校进步同学一起进行爱国宣传活动,在何叔衡引见下,1920年秋他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此后,夏明翰聆听毛泽东的教导,对革命有了新的思考和追求。1921年冬,夏明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充满爱国热情的学生,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先锋战士,走上了马克思主义革命道路。④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夏明翰被捕。敌人妄图在这个共产党的“大官”身上搜出重要的机密文件,结果却只搜到了一个手电筒、一块怀表和一副近视眼镜。在狱中夏明翰连续遭受酷刑,但他坚贞不屈。审判官使尽各种伎俩都达不到目的后说:“夏先生,凡事都要三思而行。先生年纪轻轻,上有老母,中有爱妻,下有娇儿,就这么随随便便抛妻弃子,未免太可惜了吧!”⑤夏明翰放声大笑。他说:“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我已不是三思而行,而是百思已定。我们共产党人热爱国家民族,当然也热爱自己的亲人,但为了劳苦工农的解放,为了后代能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我们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生命。共产党人的这种高贵品德是你们无法理解的。”敌人恼羞成怒,又对夏明翰施以酷刑。夏明翰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忍着剧痛用半截铅笔分别给亲人写了诀别信。⑥在给母亲的信中,他写道:“亲爱的妈妈,别难过,别让子规啼血蒙了眼,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⑦给妻子的信中,他写道:“革命事业代代传,红珠留着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信中提到的“赤云”,是夏明翰的女儿,当时还不到6个月。⑧在给姐姐的信中,他写道:“大姐为我坐监牢,外甥为我受株连,我们没有罪,我们要斗争,人该怎么做,路该怎么走,要有正确的答案。我一生无遗憾,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为人类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⑨在生命的尽头,三封家书字字真切,彰显着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信仰。1928年3月20日,夏明翰昂首挺胸一路高唱《国际歌》赴刑场,临刑前,他用戴着铁铐的手,挥毫写下了气壮山河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慷慨就义,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壮烈的革命之歌。(作者:王平袁丽
有改动)6.结合全文,分析本文以“用生命捍卫信仰”为题的原因。【答案】示例:(1)夏明翰被捕后,惨遭酷刑,仍用生命保守组织机密;(2)夏明翰为了革命的胜利,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生命:(3)夏明翰用自己的鲜血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信仰。(4)本文以“用生命捍卫信仰”为题,全文都在围绕这种精神展开记叙,点明本文的中心。【解析】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根据④段“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夏明翰被捕。敌人妄图在这个共产党的‘大官’身上搜出重要的机密文件,结果却只搜到了一个手电筒、一块怀表和一副近视眼镜。在狱中夏明翰连续遭受酷刑,但他坚贞不屈。”可知,夏明翰被捕后,惨遭酷刑,仍用生命保守组织机密;根据⑤段“夏明翰放声大笑……夏明翰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忍着剧痛用半截铅笔分别给亲人写了诀别信”可知,夏明翰为了革命的胜利,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生命;根据⑨段“在生命的尽头,三封家书字字真切,彰显着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信仰。”可知,夏明翰用自己的鲜血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信仰。根据⑨段“夏明翰慷慨就义,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壮烈的革命之歌”可知,本文以“用生命捍卫信仰”为题,点明文章的的主旨。7.阅读本文,谈谈夏明翰是如何成长为一名革命战士的。【答案】示例:(1)深受家庭和父母开明思想的影响;(2)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爱国忧民的崇高思想;(3)青年时期受到毛泽东等革命家和新思想的影响,成长为优秀的革命者;(4)夏明翰本身具有坚强勇敢的精神品质和崇高的革命理想。【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据①段“他的父亲夏绍范是清代一位阅历深广……是他走向革命的启蒙老师和最忠实坚定的支持者”可知,深受家庭和父母开明思想的影响;根据②段“夏明翰童年的时候,母亲每天给他讲古诗词……历史上的爱国志士在他脑海里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可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爱国忧民的崇高思想;根据③段“1919年五四运动兴起。夏明翰与各校进步同学一起进行爱国宣传活动,在何叔衡引见下,1920年秋他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此后,夏明翰聆听毛泽东的教导,对革命有了新的思考和追求……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先锋战士,走上了马克思主义革命道路”可知,青年时期受到毛泽东等革命家和新思想的影响,成长为优秀的革命者;根据⑤段“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我已不是三思而行,而是百思已定。我们共产党人热爱国家民族,当然也热爱自己的亲人,但为了劳苦工农的解放,为了后代能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我们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生命。共产党人的这种高贵品德是你们无法理解的”可知,夏明翰本身具有坚强勇敢的精神品质和崇高的革命理想。8.夏明翰就义前给亲人的三封家书,突出了他的哪些精神品质?【答案】示例:(1)孝敬父母,爱护妻儿;(2)有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3)视死如归,舍生忘死的大无畏崇高的革命精神。【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理解。根据⑥段“亲爱的妈妈,别难过,别让子规啼血蒙了眼,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和⑦段“革命事业代代传,红珠留着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可知,他孝敬父母,爱护妻儿;根据⑧段“我一生无遗憾,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为人类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可知,他有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根据⑧段“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可知,他视死如归,舍生忘死的大无畏崇高的革命精神。9.在“致敬英雄”主题班会上,请简要介绍一位令你敬仰的革命英雄人物的事迹。【答案】示例:解放隆化时,为打破敌人的封锁防线,董存瑞主动申请炸掉敌人暗堡,在战友掩护下他把炸药包放在河沿上但未能成功。当他看到不断倒下的战友,毅然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作支点拉响炸药包,并高喊:“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战士们沿着董存瑞开辟的道路歼灭了敌人,把胜利的红旗插在了中华大地上,他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也刻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解析】本题考查积累。从自己熟知的革命英雄人物中任选一位,简要介绍其事迹即可。示例:方志敏在危难关头,根据党的决定,他毅然走上了领导武装起义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道路。在日本帝国主义步步入侵的民族危亡之际,方志敏同志奉命率部北上抗日,艰险的征途丝毫没有动摇他的坚强战斗意志。1935年1月,他在同国民党军队作战中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和各种诱降,他大义凛然,坚贞不屈。他在狱中写下《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可爱的中国》等不朽名篇,满怀激情地讴歌祖国的伟大和美丽,痛切地诉说人民所受的蹂躏和屈辱,表达以鲜血和生命拯救祖国的决心。【通讯、新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桂海潮:36岁大学教授“变身”航天员①5月29日,随着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名单的公布,36岁的桂海潮出现在了公众的视野里。细心的人很快发现,他佩戴着眼镜,这将是我国首位戴眼镜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②与往次飞行任务不同,神舟十六号是我国第三批航天员首次执行飞行任务,也是我国航天员队伍“新成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的“首秀”。其中,作为我国执行载人飞行任务首个载荷专家的桂海潮,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名教授,主要负责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的在轨操作,在科学、航天工程等领域受过专业训练且具有丰富操作经验。③黑瘦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桂海潮深有感触地说,“能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参与到载人航天事业中是一件幸福的事。保持好奇心、探索未知是我前行的动力。县城理科第一考上北航31岁任博导④2003年10月15日,航天员杨利伟驾乘神舟五号飞船一飞冲天,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圆。当时,桂海潮正在云南施甸县城中学读高中二年级,从校园广播里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时,他开始对飞向太空充满向往。⑤从小,桂海潮对科学就有着浓厚的兴趣,一套《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是他少年时代最为心爱的科普读物。在这套书里,他学习到了很多航天的入门知识,特别是看到“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致力于航天报国的感人事迹后,桂海潮崇拜不已,也在心里埋下航天的种子。⑥心怀理想,学习便有了动力。高考时,桂海潮以县城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⑦9年时间,桂海潮一路从本科攻读完博士学位,继而赴国外从事博士后研究,并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近20篇SCI学术论文,成绩斐然。⑧3年后,桂海潮带着丰硕的学术成果学成归来,国内多个名校纷纷向他抛出了橄榄枝。最终,桂海潮选择回到自己的母校,成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的一名副教授。⑨2018年,31岁的桂海潮担任博士生导师。正当他在自己的领域打算大展拳脚时,又迎来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⑩2018年的一天,桂海潮所在的学院召开大会。会上,院长宣布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国家开始招募第三批航天员,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选拔的航天员分三种类型,即: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其中,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从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选拔。⑪“如果有一天能把自己热爱的科研工作,搬到太空去。太有意义了!我一定要试一试,将我这么多年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自己的幻想变成了现实。桂海潮第一时间就报名参选载荷专家。两年零三个月的训练,“干就完了!”⑫通过层层严苛的选拔后,桂海潮以载荷专家的身份加入我国第三批航天员队伍。⑬第三批航天员是幸运的,他们赶上了空间站阶段密集的飞行任务,给每个人都提供了充分的舞台和机会。⑭幸运并不代表他们的训练标准会降低。他们的训练内容多,训练强度大,训练进度紧,挑战比较大。对于桂海潮来说,比起从空军飞行员队伍里选拔的航天员,他的体能素质和航天技能训练底子上显得稍微薄些。⑮“干就完了!”桂海潮轻描淡写地说。⑯离心机训练中,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选拔标准是6G的过载,比航天驾驶员标准低。但是,入队后所有训练标准都要达到8G的过载,这2G的差距对桂海潮来说,也是一段艰辛的跋涉。⑰第一次训练时,桂海潮感觉胸腹部有被牢牢压住的感觉,每一次呼吸,胸部都有撕扯的感觉,心率也偏高。⑱桂海潮对自己的表现极不满意。训练结束,他便找有经验的师兄们请教。爱琢磨的桂海潮还找出了自己成绩不佳的症结所在——由于心理紧张、身体素质、技巧不足,从而导致呼吸对抗动作做得不到位。⑲为此,他在以后的练习中不断修正,不但克服了2G的差距,训练成绩也从二级提高到一级。⑳训练的苦和难,对桂海潮来说,比不上在体验其过程中所获得到的各种乐趣。他说:“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过程。”和飞天英雄并肩作战,珍惜机会也感到压力㉑2022年6月,桂海潮被确定执行神舟十六号任务。能和三次飞天的景海鹏一起执行任务,他感到非常幸运。桂海潮非常珍惜这次机会,但也充满压力。㉒“要是现在让你飞,你是不是有信心?”乘组刚成立时,景海鹏这么问,桂海潮选择了沉默,他说他的底气不是很足。㉓在训练过程中,景海鹏仍然会经常对他进行这样的“灵魂拷问”:你准备好了没有,你具备了飞天的能力吗?㉔这次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新阶段后的首次载人飞行,将要承担非常繁重的空间科学试实验任务,将是目前开展在轨试实验项目最多的载人飞行任务。作为乘组中的载荷专家,桂海潮承担了较多的实验项目。㉕“你准备好了吗?”㉖飞向太空之前,面对记者提出的这个问题,桂海潮十分自信地说:“到今天为止,我觉得我从技能上、身体上、心理上都准备好了,我有信心迎接这次任务的挑战!”㉗事非经过不知难。经过两年零三个月的训练,在地面模拟器做过无数次的操作,桂海潮非常期待能去真正的中国空间站里,去体验和探索未知,去体验真正太空失重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感觉。当然,他也期待着从宇宙视角欣赏美丽的地球,欣赏深邃的太空,然后在浩渺的宇宙中放飞思绪、进行畅想。㉘成为航天员后,桂海潮经常会做一个梦,梦见自己驾驶飞船穿越在各个小行星之间,穿越黑洞……如今,他的梦想之舟、探索之旅即将开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邱晨辉通讯员占康)10.文章第一部分关于桂海潮的学习经历能否删去?为什么?【答案】不能删掉。突出桂海潮的坚毅品质,扎实的学术水平,交代了为什么能入选神州十六号任务的原因,赞美了桂海潮坚毅的品质。【解析】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作答时,首先表明观点态度,不能删去。其次结合具体内容阐明理由。第一部分写的是桂海潮从小到大的学习过程,向读者展现了桂海潮的成长经历,奋斗过程,突出桂海潮的坚毅品质,扎实的学术水平,解释了为什么能入选神州十六号任务,也赞美了桂海潮坚毅的品质,科研精神。据此回答即可。11.面对体能素质和航天技能训练时,桂海潮轻描淡写地说:“干就完了”。结合文章谈谈你对“轻描淡写”的理解。【答案】“轻描淡写”在文中表示桂海潮对两年零三个月的艰苦训练持一种乐观、幽默的态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桂海潮坚毅的品质,崇高的科学态度。【解析】本题考查词句的赏析。“轻描淡写”原指描绘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地着笔,现多指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不加重视,也比喻做事不费力。这个词幽默地表明桂海潮两年零三个月的训练虽然有苦和难,但是对桂海潮来说,从中也收获了无限乐趣。生动形象地写出桂海潮不怕苦的,坚持执着的品质。表现他具有顽强的毅力,崇高的科学态度。据此回答即可。12.说说全文三个小标题之间有什么关系及作用?【答案】交代了文章的内容,展现桂海潮的奋斗历程;使文章段落更分明,脉络更清晰,吸引读者兴趣。【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结构技巧。本文用三个小标题来串联全文。本文在总标题“桂海潮:36岁大学教授‘变身’航天员”统领下,运用了小标题“县城理科第一考上北航31岁任博导”“两年零三个月的训练,‘干就完了!’”“和飞天英雄并肩作战,珍惜机会也感到压力”分述于敏感人事迹,交代了桂海潮成为神舟十六号航天员的历程,赞美了桂海潮的坚毅品格,科学精神;使文章段落更分明,脉络更清晰,读者更容易掌握文本内容。据此回答即可。13.本文是一篇新闻通讯,请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新闻通讯的特点。【答案】真实性、时效性、客观性【解析】本题考查新闻通讯的特点。严格的真实性;报道的客观性;较强的时间性;描写的形象性,议论色彩较浓。文章选取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桂海潮执行神舟十六号任务的真实新闻事件,具有新闻严格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在新闻的叙述中,重点挖掘了桂海潮的生平,准备过程,是对事实的叙述和展开,具有形象性,客观性。据此回答即可。14.与三次飞天的景海鹏一起执行任务,桂海潮充满压力,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他如何顶住压力?【答案】接受专业训练,磨炼实验操作经验;调节自己的心理,克服心理困难;参与身体素质训练,做飞天能力准备。【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根据“到今天为止,我觉得我从技能上、身体上、心理上都准备好了,我有信心迎接这次任务的挑战”可知桂海潮在分别在技能上、身体上、心理上所做的准备。由“两年零三个月的训练,‘干就完了!’”这一部分可知,桂海潮参与大量的训练;由“训练的苦和难,对桂海潮来说,比不上在体验其过程中所获得到的各种乐趣”可知进行心理调节;由“这次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新阶段后的首次载人飞行,将要承担非常繁重的空间科学试实验任务,将是目前开展在轨试实验项目最多的载人飞行任务。作为乘组中的载荷专家,桂海潮承担了较多的实验项目”可知,不同的磨炼自己的技术。据此回答即可。1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年度校园人物”活动,你推荐桂海潮为年度人物,请写下你的推荐词。【答案】示例:从追梦到圆梦,桂海潮能够和榜样成为一样的人,走杨利伟走过的路,飞杨利伟飞过的天,离不开他20年来的奋斗与努力:十七八岁正是贪玩的年纪,但桂海潮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目标明确,放弃北大报考北航;科研中,“一丝不苟、厚积薄发,抓住关键难题不放松,博士在读期间取得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最后经过近乎苛刻的体能训练,圆梦太空。“追星”最高的境界,莫过于活成了榜样的模样。【解析】本题考查拟写推荐词。开放类试题,结合文中的桂海潮的人生经历和航天精神拟写即可。示例:桂海潮先生是一位出色的领导者,他勤奋努力、敢于创新,在工作中展现出了无比的魄力和智慧。他秉持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关心着员工的成长和发展,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真诚和关怀。他总是鼓励和赞美我们,让我们倍感温暖与动力。他总是不断鼓励我们提出新的想法和敢于跨越常规的尝试,在工作中展现出了惊人的创新能力。他具备出色的执行力,他总是能够将想法转化为行动,迅速推动。他带领团队注重创新,追求卓越,取得了许多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取得了辉煌的成绩。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再启征程,神舟十七号成功发射①现代快报讯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也预示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任务实现30战30捷,这一刻,举国上下都因中国航天创造的非凡成就而振奋、自豪。②“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从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到中国航天员“太空出差”成为常态,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已从构想成为现实,一个又一个航天记录被刷新,一个又一个关键任务被突破,我们在星辰大海中见证中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坚实步伐。③在探索浩瀚星空的道路上,追梦人永远青春洋溢。此次神舟十七号乘组,首次由第二批航天员带领第三批新航天员执行任务;航天员汤洪波将成为目前为止执行两次飞行任务间隔最短的中国航天员;不到34岁的唐胜杰是目前我国执行空间站任务最年轻的航天员……可见,在探索浩瀚星空的道路上,我国航天事业人才辈出、蹄疾步稳。逐梦圆梦,是一程接着一程的砥砺奋斗,也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努力。将青年的“梦想之星”永远擦亮、永远传递,相信在迈向星辰大海的征途中,必将有越来越多的新面孔、新力量、新角色为航天事业注入新动能,让伟大的中国航天事业在青年的接续奋斗中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④逐梦太空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过程。今年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步30年,从最早的天宫一号到如今的空间站建设,无数航天人以可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和无穷智慧,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底气,展现出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在浩瀚太空中刷新“中国高度”。神舟十七号飞船的发射将开启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篇章,也启示我们,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只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不断破解“卡脖子”问题,勇于走向科技“无人区”,才能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向着世界科技强国不断前进,全面建成航天强国的梦想才能化为现实。⑤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中国人对浩瀚宇宙的探索,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16.阅读上面的新闻,将下表补充完整。六要素内
容何时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何地①何事②何人③何故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如何④【答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参加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神舟十七号航天员神舟十七号成功发射【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①根据首段中的“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可得:酒泉卫星发射中心。②根据首段中的“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可得:参加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③根据第③段中的“此次神舟十七号乘组,首次由第二批航天员带领第三批新航天员执行任务;航天员汤洪波将成为目前为止执行两次飞行任务间隔最短的中国航天员;不到34岁的唐胜杰是目前我国执行空间站任务最年轻的航天员”可得:神舟十七号航天员。④根据首段中的“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可得:神舟十七号成功发射。17.“这一刻,举国上下都因中国航天创造的非凡成就而振奋、自豪。”其实,真正值得我们振奋、自豪的是航天员身上的精神,结合第②③节说说他们具有怎样的精神。【答案】①从“我们有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以及“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可见他们有梦想、有计划;②从“一个又一个航天记录被刷新,一个又一个关键任务被突破”,可见他们有着不懈奋斗的精神;③从“‘三步走’发展战略已从“构想成为现实”,可见他们的聪明、智慧;④从“逐梦圆梦,是一程接着一程的砥砺奋斗,也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努力”,可见他们有着代代传承的精神;【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根据第②段中的“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已从构想成为现实”可得:他们有梦想,有计划。根据第②段中的“一个又一个航天记录被刷新,一个又一个关键任务被突破”可得,他们有不懈奋斗的精神。根据第②段中的“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已从构想成为现实”可得:他们聪明,有智慧。根据第③段中的“逐梦圆梦,是一程接着一程的砥砺奋斗,也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努力”可得:他们有着代代传承的精神。18.阅读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链接材料】航天事业,一直是人类探索之旅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神舟十七号发射成功,不仅代表了国家在航天科技领域的巨大进步,更是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然而,这一成功也引发了一系列哲学性的思考,我们不仅要庆祝技术的进步,还要思考它对国家、社会和个体的深远影响。(选自《神舟十七号的成功发射:航天与国家繁荣的哲学反思》,有删改)(1)链接材料应该属于哪种新闻体裁?请从以下选项中进行选择()A.消息
B.新闻特写
C.通讯
D.新闻评论(2)神舟十七号预计2024年4月返回,届时如果你有采访机会,请选择其中一位航天员,结合上文材料,拟写两个采访问题。【答案】D示例:汤洪波:①你是目前为止执行两次飞行任务间隔最短的中国航天员,你认为最需克服的困难是什么?②作为首个带领第三批新航天员执行任务的人,你觉得意义何在?③你认为神舟十七号的成功发射,对国家、社会或个人有哪些影响?唐胜杰:①你作为目前我国执行空间站任务最年轻的航天员,你认为最需克服的困难是什么?②你为何要选择航天这一事业?【解析】(1)本题考查文体知识。根据材料题目“航天与国家繁荣的哲学反思”可知,这是作者针对神舟十七号的成功发射的思考与看法,所以这是一篇新闻评论。故选D。(2)本题考查设计采访问题,开放类试题,结合文本内容拟写即可。示例:根据第③段中的“航天员汤洪波将成为目前为止执行两次飞行任务间隔最短的中国航天员”可向汤洪波提了问题:您是目前为止执行两次飞行任务间隔最短的中国航天员,在您的两次航天经历里,最让你难忘的是什么?您是首个带领第三批新航天员执行任务的人,您觉得首次登上太空,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回忆录】阅读短文《怀念圣陶先生》,回答下面小题。怀念圣陶先生吕叔湘①圣陶先生想编一本讲文法的书,就来征求我的意见,我答应试试。②半年之后,我写完了《中国文法要略》的上卷,送给圣陶先生审阅。送稿子到圣陶先生那里去,一边说着话,一边看圣陶先生看稿子。圣陶先生看稿子真是当得起“一丝不苟”四个字,不但是改正作者的笔误,理顺作者的语句,甚至连作者标点不清楚的也用墨笔描清楚。从此我自己写文稿或者编辑别人的文稿的时候也都竭力学习圣陶先生。③在这里我想顺便说一个故事。1949年初,开明书店收到魏建功、萧家霖等几位先生从北平寄来的编字典的计划。圣陶先生认为计划很好。这就是后来由附设在出版总署内的新华辞书社出版的《新华字典》,那时候圣陶先生任出版总署副署长。《新华字典》出版之后,新华辞书社并没有解散,圣陶先生打算让这个班子继续编别的辞书,并且希望建功先生辞去北京大学的职务,继续领导辞书社的工作,建功先生不肯,态度很坚决。后来有一天圣陶先生跟我闲谈,谈起这件事,他说:“难道在大学里教课一定比编字典的贡献大吗?”④1952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时候,我被分配到语言研究所,做语法研究工作,在圣陶先生的推荐下编《语法修辞讲话》。忽然有一天接到圣陶先生一个电话,说是某方面的指示,要写一篇批判《语法修辞讲话》的文章,并且点名要圣陶先生写。圣陶先生在电话里说,这篇文章他不会写,“解铃还是系铃人,还是请你勉为其难吧,署名当然还是署我的名字。”这可把我难住了。对于《语法修辞讲话》我也不怎么满意,可是我的不满意跟那位不知道名字的发指示的同志的不满意,大概不是一回事。所以这篇文章很难写,既要让考官满意,也得让挨批者不太难堪。⑤《语法修辞讲话》的发表引起了一阵“语法热”,一两年内就出版了十来种语法书。圣陶先生大概也看过几种,好像都不满意,有一天跟我说:“能不能写一本不用术语的语法书,容易懂,而且实惠?”我说:“不用术语恐怕办不到,少用几个,像‘名词’‘动词’‘主语’‘谓语’等等,也许能够办到,至于实惠,也就说对说话、作文有帮助,那就更难了。”圣陶先生当然没有叫我试写,我可偷着试过好几次,都是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了。⑥圣陶先生和王伯祥先生是幼而同学,长而共事,交情很深,伯祥先生那时候身体不好,在家里很寂寞,圣陶先生常常去看望他,有时候乘公共汽车,有时候步行。二位老人的心情是不难理解的。⑦叶圣陶先生不是以书法知名的,可是书以人重,来求墨宝的还是很多,我在上海的时候曾经得到他一副篆书短联,是楷书写的:华西初访犹如昨,既接清芬四十年。邃密深沉殊弗逮,媿存虚愿欲齐贤。并臻信达兼今雅,译事群钦夙擅场。颇冀移栽名说部,俾因椽笔得深尝。⑧这里既有溢美之词,也有勉励的话,希望我翻译外国名著。但时间不由自己支配,最终作罢,在这以前,圣陶先生也曾经在我女儿吕霞写的《在抗战中度过的童年》的前边题过一首《洞仙歌》,那些短篇是原先发表在《开明少年》上,后来剪贴成册的。⑨我最后一次晤见圣陶先生是1987年9月8日。这一年他的健康情况比较稳定。最近几年,他常常住院,我也没放在心上。二月十六日早晨,志公同志来电话,说叶老去世了,我后悔没早去医院。第二天我自己患感冒躺下了,追念往事,做了一副挽联:交情兼师友,四十八年,立身治事,长仰楷式。道德寓文章,一千万字,直言曲喻,永溉后生。⑩下联是天下的公论,上联是我个人的感受,可是我相信,像我这样受过圣陶先生言谈的影响、行事的感染的真是不知道有多少人啊!(有删改)19.在文中,作者回忆了叶圣陶先生与自己有关的哪些事?【答案】①一丝不苟地看“我”的稿件;②和“我”闲谈邀建功编写辞书被拒绝的事;③让“我”写文章批判《语法修辞讲话》;④给“我”写短联,给“我”女儿题诗。【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根据第②段“我写完了《中国文法要略》的上卷,送给圣陶先生审阅。送稿子到圣陶先生那里去,一边说着话,一边看圣陶先生看稿子。圣陶先生看稿子真是当得起'一丝不苟’四个字,不但是改正作者的笔误,理顺作者的语句,甚至连作者标点不清楚的也用墨笔描清楚”可得:一丝不苟地看“我”的稿件。根据第③段“《新华字典》出版之后,新华辞书社并没有解散,圣陶先生打算让这个班子继续编别的辞书,并且希望建功先生辞去北京大学的职务,继续领导辞书社的工作,建功先生不肯,态度很坚决。后来有一天圣陶先生跟我闲谈,谈起这件事”可得:和“我”闲谈邀建功编写辞书被拒绝的事。根据第④段“要写一篇批判《语法修辞讲话》的文章,并且点名要圣陶先生写”“对于《语法修辞讲话》我也不怎么满意,可是我的不满意跟那位不知道名字的发指示的同志的不满意,大概不是一回事”可得:让“我”写文章批判《语法修辞讲话》。根据第⑦段“我在上海的时候曾经得到他一副篆书短联,是楷书写的”第⑧段“圣陶先生也曾经在我女儿吕霞写的《在抗战中度过的童年》的前边题过一首《洞仙歌》”可得:给“我”写短联,给“我”女儿题诗。20.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重视“简洁”,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答案】①对建功不肯辞去北京大学的职务,继续领导辞书社的工作,他只用一句话表达了自己的看法;②他让“我”写通俗易懂、不用术语的语法书。【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根据第③段“圣陶先生打算让这个班子继续编别的辞书,并且希望建功先生辞去北京大学的职务,继续领导辞书社的工作,建功先生不肯,态度很坚决。后来有一天圣陶先生跟我闲谈,谈起这件事,他说:‘难道在大学里教课一定比编字典的贡献大吗’”可得:对建功不肯辞去北京大学的职务,继续领导辞书社的工作,他只用一句话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根据第⑤段“能不能写一本不用术语的语法书,容易懂,而且实惠”可得:他让“我”写通俗易懂、不用术语的语法书。21.试以本文为例,谈谈回忆性散文在叙事写人方面给你的启示。【答案】①围绕中心写典型事件。叶圣陶先生值得写的事儿很多,但作者侧重于围绕叶圣陶对事业的专注及对人的关怀与鼓励两个方面进行选材。②注重细节让人物形象丰满。作者对叶圣陶为“我”看稿件的情形、让“我”写批判《语法修辞讲话》的文章的情形刻画的非常细致,让读者对叶圣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③饱含感情以打动读者。本文字里行间饱含对叶圣陶先生无限的缅怀和敬仰之情。【解析】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能力。回忆性散文在叙事写人方面有很多的特点。本文主要写了叶圣陶先生的事情,但是叶圣陶先生值得写的事儿很多,而作者侧重于围绕叶圣陶对事业的专注及对人的关怀与鼓励两个方面进行选材。所以说回忆性散文在叙事方面要围绕中心写典型事件,不能突出中心的事件略写或者不写。文章中第②段“我写完了《中国文法要略》的上卷,送给圣陶先生审阅。送稿子到圣陶先生那里去,一边说着话,一边看圣陶先生看稿子。圣陶先生看稿子真是当得起'一丝不苟’四个字,不但是改正作者的笔误,理顺作者的语句,甚至连作者标点不清楚的也用墨笔描清楚”,叶圣陶为“我”看稿件的情形刻画得非常细致,让我们对叶圣陶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此可知,回忆性散文在写人方面注重细节让人物形象丰满。由文中第⑩段“像我这样受过圣陶先生言谈的影响、行事的感染的真是不知道有多少人啊”可知,本文字里行间饱含对叶圣陶先生无限的缅怀和敬仰之情,所以说回忆性散文在叙事写人方面要饱含感情以打动读者。22.结合下列三则材料,说说作者在哪些方面受到叶圣陶先生的影响。材料一:吕叔湘先生是我国语言学界的一代宗师,70多年以来一直孜孜不倦地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涉及一般语言学、汉语研究、文字改革、语文教学、写作和文风、词典编纂、古籍整理等广泛的领域。材料二:吕先生为人谦和,但其表现与众不同:“我认识的许多学界前辈,其中有不少待人谦和有礼,可与吕先生相比,像是有点分别:那些人心里想着谦是美德,吕先生是素来如此,未曾想谦是不是美德。这是本色的朴,比归真返璞的璞更高一招。”这一点,别人学不了。材料三:吕叔湘先生治学态度十分严谨,他强调广搜事例,归纳条理,反对摭拾断奇,游谈无根。吕叔湘先生一生的论著,无论是长篇巨著,还是单篇短文,都是他所倡导的既务实又创新精神的良好体现。【答案】①受叶圣陶的影响,倾全力专注于自己的事业,为普及汉语言知识及语文教育事业作出突出的贡献;②具有谦和有礼的美德;③严谨的治学态度。【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拓展理解。由材料一“70多年以来一直孜孜不倦地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涉及一般语言学、汉语研究、文字改革、语文教学、写作和文风、词典编纂、古籍整理等广泛的领域”,结合文章第②段“圣陶先生看稿子真是当得起‘一丝不苟’四个字,不但是改正作者的笔误,理顺作者的语句,甚至连作者标点不清楚的也用墨笔描清楚。从此我自己写文稿或者编辑别人的文稿的时候也都竭力学习圣陶先生”可知:受叶圣陶的影响,倾全力专注于自己的事业,为普及汉语言知识及语文教育事业作出突出的贡献。由材料二“吕先生为人谦和,但其表现与众不同”,结合文章第①段“圣陶先生想编一本讲文法的书,就来征求我的意见”可知:具有谦和有礼的美德。由材料三“吕叔湘先生治学态度十分严谨”,结合文中第②段“从此我自己写文稿或者编辑别人的文稿的时候也都竭力学习圣陶先生”可知:严谨的治学态度。【游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雨中明月山梁衡①江西西部有明月山,藏于湘赣之间,不为人识。当地政府恨世人不识璧中之玉,闺中之秀,便邀海内外作家记者团做考察之游。②头一日,走人工栈道,乘缆车登顶,云绕脚下,雾入衣襟,游者不为所动;第二日,看大庙,殿宇巍峨,新瓦照人,更不为所动。当晚,人走一半。③第三日,微雨,主人再邀所余之人做半日之游。无车无马,徒步爬山。一入山门,立见毛竹数竿,有两握之粗。青绿滚圆的竹面上泛出一层细濛濛的白雾,竹节处的笋叶还未退净,一看就是当年的新竹。但其拔地接天,已有干云捉月之势。众人精神为之一振,纷纷冲上去照相。然后开始爬山。④路沿峭壁而修,左山右河。山几不见土石,全为翠竹所盖;河却无岸无边难见其貌,其实就是两山间一谷。谷随山的走势成“之”字形,忽左忽右,渐行渐高。谷间只有四样东西:竹、树、石、水。水流漱石,雪浪横飞,竹木相杂,堆绿染红,好一幅深山秋景图。石头一色青黑。大者如楼,小者如房,横空出世,杂布两岸。有那顺洪水而流落谷底者,无论大小皆平滑圆滚,俯仰各态。雨濛濛,似下非下,湿衣润肤。正行间,路边有一石探向谷中,四围藤树横绕围成天然扶栏,好个“一石观景处”,凭“栏”望去,只见竹浪层层,满川满山,一直向天上翻滚而去。近处偶有一枝,探向林外,正是苏东坡诗意“竹外一枝斜更好”。竹子这东西无论四季,总是一样的青绿,永葆青春朝气。大家就说起苏东坡,宁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又说到城里菜市场上卖的竹笋。主人见我们对竹感兴趣,突然说:“你们知道不知道,这竹子是分公、母的?”我们一下子静了下来,都说不知。他说:“你看,从离地处起往上数,找见第一片叶子,单叶为公,双叶为母。”众人大奇,拨开竹子一找,果然单双有别。我自诩爱竹,却还不知这个秘密。大家又问,这有何用?“采笋子呀!山里人都知道,只有母竹根下才能挖到笋子。”原来,这山不只是为了人看的。⑤等到又爬了几里地,过了一座吊桥,再折上一段石板路,半天里忽一堵石壁矗立面前,壁上有瀑布垂下,约有几十层楼房那么高。石壁的背后和四周都簇拥着绿树藤萝,如一幅镶了边的岩画,而画面就是直立起来的江河奔流图。它不像我们在长江或黄河边,看大浪东去,浩浩千里,而是银河泻地,雪浪盖顶。我自然无法接近水边,只试着往前探了一点身子,便有湿云浓雾猛扑过来,要裹挟我们上天而去。我赶紧转身向后,这时再回望来路,只见云雾倏忽,群山奇峰飘忽其上,古庙苍松隐约其间。近处谷底绿竹拍岸,流水奏琴,偶有一束红叶,伏于石间,如夜间火光之一闪。⑥这时,主人在下面半山腰的一间石室前招手,待我们款款下来,他已设好茶桌。茶备两种。一为当地的黄豆、橙皮、姜丝所制,驱寒暖胃,咸辣香绵,慢慢入心;而另一种则为山上采的野茶,清清淡淡,似有似无,就如这窗外的湿雾。我们都不再说什么,只是端着杯子,静静地望着远处。许久,不知谁喊了一声:“天不早了,该下山了。”我说:“不走了,就这样坐着,等到来年春天吃笋子。”23.【理清“所至”】默读课文,直接摘录或者自己概括相关内容,填写下表。所至所见所感山门(1)精神振奋山谷深山秋景图赞美、兴趣盎然(2)江河奔流图惊叹石室静坐品茶图(3)【答案】微雨新竹图石壁留恋【解析】此题考查信息提取与概括。第③段“一入山门,立见毛竹数竿,有两握之粗”对应了所至:山门;“众人精神为之一振,纷纷冲上去照相”对应了所感:精神振奋;根据第③段“第三日,微雨,主人再邀所余之人作半日之游。无车无马,徒步爬山。一入山门,立见毛竹数竿,有两握之粗。青绿滚圆的竹面上泛出一层细濛濛的白雾,竹节处的笋叶还未退净,一看就是当年的新竹”,结合“深山秋景图”“江河奔流图”,可概括①处所见为:微雨新竹图;第④段“其实就是两山间一谷……谷间只有四样东西”对应了所至:山谷;“水流漱石,雪浪横飞,竹木相杂,堆绿染红,好一幅深山秋景图”对应了所见:深山秋景图;“好一幅深山秋景图”“好个‘一石观景处’”对应了:赞美、兴趣盎然的感受;由第⑤段“石壁的背后和四周都簇拥着绿树藤萝,如一幅镶了边的岩画,而画面就是直立起来的江河奔流图”可知②处的所至为:石壁;同时对应了所见:江河奔流图;第⑤段“半天里忽一堵石壁矗立面前……银河泻地,雪浪盖顶……湿云浓雾猛扑过来,要裹挟我们上天而去……这时再回望来路,只见云雾倏忽,群山奇峰飘忽其上,古庙苍松隐约其间”对应了:惊叹之感;第⑥段“主人在下面半山腰的一间石室前招手,待我们款款下来,他已设好茶桌”对应了所至:石室;“我们都不再说什么,只是端着杯子,静静地望着远处”,对应了所见:静坐品茶图;根据第⑥段“我说:‘不走了,就这样坐着,等到来年春天吃笋子’”,可概括③处所感为:留恋(或不舍)。24.【关注“所见”】作者写明月山所见之景,遣词造句,值得品味。请按要求赏析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1)水流漱石,雪浪横飞,竹木相杂,堆绿染红,好一幅深山秋景图。(从句式角度)(2)我自然无法接近水边,只试着往前探了一点身子,便有湿云浓雾猛扑过来,要裹挟我们上天而去。(从修辞角度)【答案】(1)此句连用四个四字短语,句式整齐,用语凝练,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谷间竹木、流水、石头彼此相得益彰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明月山的赞美、喜爱之情。(2)句中“猛扑”“裹挟”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湿云浓雾”气势汹涌的情态,动态感十足,表达出作者对这幅直立起来的江河奔流图的赞美之情。【解析】此题考查句子赏析。(1)第④段“水流漱石,雪浪横飞,竹木相杂,堆绿染红,好一幅深山秋景图”,连用四个四字短语,句式整齐,简洁明快,表达精炼,言简意赅,语义深远,具有丰富的内涵。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山谷间水流急速,雪浪横飞,土石被竹子和树木遮盖的深山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明月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第⑤段“我自然无法接近水边,只试着往前探了一点身子,便有湿云浓雾猛扑过来,要裹挟我们上天而去”,“猛扑”“裹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石壁上湿云浓雾的瀑布气势汹涌的情态,富有画面感,表达出作者对这幅直立起来的江河奔流图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5.【探究“写法”】文章开头两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①交代了明月山的地理位置以及游玩的原因;②运用对比(或欲扬先抑)手法,借前两日的“不为所动”与第三天雨中游山的振奋形成反差,表明自然风光胜于人工景点的感触,使文意波澜起伏。【解析】此题考查段落作用。第①段“江西西部有明月山,藏于湘赣之间”交代了明月山的地理位置;“当地政府恨世人不识璧中之玉,闺中之秀,便邀海内外作家记者团做考察之游”交代了考察之游的原因;第②段“游者不为所动……更不为所动。当晚,人走一半”,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借前两日的“不为所动”与第③段“第三日……立见毛竹数竿,有两握之粗。青绿滚圆的竹面上泛出一层细濛濛的白雾,竹节处的笋叶还未退净,一看就是当年的新竹。但其拔地接天,已有干云捉月之势。众人精神为之一振,纷纷冲上去照相。然后开始爬山”第三天雨中游山的精神振奋形成对比,使明月山的自然风光与“人工栈道”“缆车”“大庙”这些人工景点形成强烈的反差,使文章波澜起伏,情节多变,给读者留下更深的印象。26.【体悟“所感”】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有‘我’”的。【链接材料】游记散文最不能无“我”。时下,游记散文的最大问题是充斥着各种风景、人情、世态甚至乱相,但唯独无“我”,缺乏由作家眼里、心中透射出来的思想和生命之光。【答案】文章处处都有“我”的影子,作者笔下的明月山景物和人事都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体验,透射出思想和生命之光。如在写辨别笋子的公母时,作者有感而发“原来,这山不只是为了人看的”,含蓄地表达对明月山自然美景和丰富物产资源的赞美之情;文末“不走了,就这样坐着,等到来年春天吃笋子”一句幽默风趣,表明作者对自然美景和主人细心招待的留恋,还流露对来年再游明月山的期待,充满生活情趣。【解析】此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链接材料“时下,游记散文的最大问题是充斥着各种风景、人情、世态甚至乱相,但唯独无‘我’”,而文章中处处都有“我”的影子,第④段“好一幅深山秋景图”“好个‘一石观景处’”“我自诩爱竹,却还不知这个秘密”“原来,这山不只是为了人看的”这是作者观明月山慨叹;第⑥段“我们都不再说什么,只是端着杯子,静静地望着远处”“我说:‘不走了,就这样坐着,等到来年春天吃笋子’”是作者对明月山美景和这种惬意之趣的喜爱和留恋,以及对来年再游明月山的期盼。这些都是作者眼里、心中透射出来的思想和生命之光。【参观访问】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通过红色大门(节选)我们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走了四个小时,一路没有见着一个人影。那里根本没有路,只有小溪的溪床,两边岩壁高耸,溪水就在中间湍急地流过,在岩壁上面就是险峻的黄土山。要结果掉一个过分好奇的洋鬼子,这是个好去处,使我惴惴不安的一个因素,是那个骡夫对我的牛皮鞋子多次表示羡慕。“到啦!”他突然转过头来大声说。这里,岩壁终于消失,一个狭小的山谷展现在我们面前,山谷里一片绿油油的麦苗。“我们到啦!”我放下了心,朝着他的前面望去,看见一座小山的山边有一个黄土村落,缕缕青烟从村里那些高大的泥烟囱里袅袅上升,那些烟囱像长长的手指一样竖立在峭壁的面前。几分钟之后,我们就到了那里。一个年轻的农民,头上包着一条白毛巾,腰间插着一支左轮手枪,从村里走出来,惊愕的望着我,问我是谁,到那里去干什么?“我是个美国记者,”我说,“我要见这里的贫民会主席。”他面无表情地看着我,回答说:“haipa!”我过去听到中国人说“haipa”就只有一个意思:“我害怕!”我心里想,如果他感到害怕,那我该感到怎么样呢?但是,他神色泰然自若,看来他的话不是这个意思。他回过头问那骡夫我是什么人。那骡夫把我跟他说过的话重说了一遍,还添枝加叶地说了些他自己的话。我放心地看到那位青年农民的脸色和缓下来了。这时我发现他确实是个长得很英俊的小伙子,皮肤黝黑发亮,牙齿整齐洁白。他好像同中国其他地方的胆怯的农民不属于一个族类。他那一双炯炯有神的快乐的眼睛含着一种挑战的神情,他还有一定的吓人气派。他的手慢慢地从枪柄上移开,脸上露出了笑容。“我就是你要见的人,”他说,“我就是主席.请进来喝口热茶吧。”这些陕西山区的居民有自己的方言,净是发音含混的口语。我同那位主席又作了几次谈话的努力之后,他渐渐地现出能够领会的神情,我们的谈话就有了顺利的进展。等到我最后问清这个问题时,我这才发现陕西山区方言中的haipa等于官话中的buzhidao(不知道)。这个发现使我感到很满意。我坐在铺着炕毡的炕上,向我的主人进一步谈到我自己和我的计划。过了不久,他就显得没有什么疑虑了。我想去县政府所在地安塞,当时我以为苏维埃主席毛泽东就在那里。问他能不能给我找一个向导和一个骡夫。他答应说,没有问题,没有问题,不过我不能在大热天赶路。太阳已经升到当空,天确实是非常热,我看上去很疲倦。他问我吃了东西没有。说实在的,我饿极了,因此我不再跟他客气,接受了他的邀请,第一次同一个“赤匪”一道吃饭。我已破釜沉舟,决心跨进红区了。我现在已经完全落入刘龙火先生(我后来知道这就是那位青年农民的姓名)的掌握之中。刘龙火拿烟、酒、茶来招待我,向我提出无数的问题。他和他的朋友们非常好奇地翻看我的照相机、鞋子、毛袜、我的布短裤的质料,不时发出赞美的声音;对于我的卡其布衬衫的拉链,更是赞不绝口。总的印象似乎是:我的行头不论看起来是多么可笑,显然非常实用。我不知道“共产主义”在实践上对这班人意味着什么,我准备眼看我的这些东西很快地被“共产”——但是当然没有发生这种事情。我几乎可以肯定,我受到严密检查的目的(比你在其他边境所受到的海关检查要愉快得多)是为了要证实他们以前的一种看法:洋鬼子不可思议。不到一个小时,他们端来了一大盘炒鸡蛋,还有蒸卷、小米饭、一些白菜和少量烤猪肉。我的主人为饭菜简单而表示歉意;我则为我的食量不同寻常而表示歉意。龙火告诉我,说安塞离那里不过“几步路”,尽管我不大放心,但是除了照他说等一等以外,没有其他办法。等到一个年轻的向导和一个骡夫终于到来的时候,已经过了下午四点钟了。临走时,我想把饭钱付给刘先生,可是他愤然拒绝了。“你是一位外国客人,”他解释说,“而且你是来找我们的毛主席的。再说,你的钱也没有用处。”他对我手里拿着的纸币瞟了一眼,问道:“你没有苏区的钱吗?”听我回答说没有,他就数了共值一元钱的苏区纸币说,“这个你拿去,你路上会用得着的。”我拿一元国民党的钱和刘先生交换,他接受了;我再一次向他道谢,然后跟在我的向导和骡夫后边爬上山道。“好啊,”我一边气喘喘地爬山,一边对自己说。“到现在为止,一切顺利。”我已闯进了红色大门。这件事多么简单!27.文章节选自埃德加•斯诺1937年在伦敦出版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由于当时中国所处的特殊环境,中译本用了《西行漫记》这个书名。根据对本名著的阅读积累,你认为哪个书名更好?请谈谈你的理解。【答案】示例一:《红星照耀中国》好,书名以比喻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耀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示例二:《西行漫记》好。书名突出“记”的客观性、纪实性,是斯诺采访的第一手资料。而且,《西行漫记》书名平实,不含政治倾向,具有隐秘性,便于在当时的环境下发行。【解析】本题考查题目。哪一个题目好,关键看侧重点。如果认为《红星照耀中国》好,那么可以看到,这个书名运用了比喻的方式,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区比作一颗闪耀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这样表达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如果认为《西行漫记》好,那么可以看到,“西行”是斯诺前往革命区的一个方向,“记”字表明这篇文章是客观性、纪实性,不存在任何虚构。同时,《西行漫记》书名平实,不含政治倾向,具有隐秘性,便于发行。28.斯诺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用纪实的笔法,描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言谈举止,报道了他们的真实生活。综合选文内容,简要概括刘龙火这一人物形象。【答案】从“他神色泰然自若,看来他的话不是这个意思,他回过头问那骡夫我是什么人”看出他的沉着冷静,警觉谨慎、有挑战性和威慑力;从“这个你拿去,你路上会用得着的”看出他热情好客、慷慨大方;从“这时我发现他确实是个长得很英俊的小伙子,皮肤黝黑发亮,牙齿整齐洁白”看出他英俊。【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从“他神色泰然自若,看来他的话不是这个意思,他回过头问那骡夫我是什么人”看出他的沉着冷静,警觉谨慎;从“这时我发现他确实是个长得很英俊的小伙子,皮肤黝黑发亮,牙齿整齐洁白”看出他外表英俊。从“答应说,没有问题,没有问题”“刘龙火拿烟、酒、茶来招待我,向我提出无数的问题”看出他热情好客、慷慨大方;“他和他的朋友们非常好奇地翻看我的照相机、鞋子、毛袜、我的布短裤的质料,不时发出赞美的声音;对于我的卡其布衬衫的拉链,更是赞不绝口”,可以看出他们严谨认真,更懂得尊重他人;“‘这个你拿去,你路上会用得着的。’我拿一元国民党的钱和刘先生交换,他接受了”,可见他为人热心,平等待人。29.选文好似不经意地描写了沿途所见,实际上作者是用场景语言来表达意义。请结合选文第一段,赏析景物描写的作用。【答案】描写了一幅崎岖、险峻、杳无人烟的景象,渲染了紧张、恐怖的氛围,流露了作者担心害怕而惴惴不安的心理,与下文“闯进红色大门”快乐、喜悦的心情形成反差。【解析】本题考查语句赏析。根据“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走了四个小时,一路没有见着一个人影”“只有小溪的溪床,两边岩壁高耸,溪水就在中间湍急地流过,在岩壁上面就是险峻的黄土山”,这些描写了一幅崎岖、险峻、杳无人烟的景象,渲染了紧张、恐怖的氛围,加上“要结果掉一个过分好奇的洋鬼子,这是个好去处”,荒僻的环境,更让我担心害怕、惴惴不安,这与后来“闯进红色大门”快乐、喜悦的心情形成对比。30.细节描写能刻画人物、推动情节、揭示主题.选文中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其中提到的“hai
pa”这一细节,在选文中有怎样的作用?【答案】“haipa”这一细节,以方言造成误解,反衬了刘龙火的“泰然自若”;从情节上看,设置悬念,推动了情节发展;从主题上看,写出了作者对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上的改变。【解析】本题考查表现手法。“haipa”这一细节,是因为方言造成误解,加深了我来到此地前途的迷茫性;从情节上看,这个细节设置了悬念,推动了情节发展;从文章主题上看,“haipa”由最初理解为“害怕”,后来深入了解后,才知道haipa等于官话中的buzhidao(不知道),写出了作者对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上的改变。31.阅读下面材料,谈谈斯诺和鲁迅是如何表现他们的兴奋之情的?材料一:“到啦!”他突然转过头来大声说。这里,岩壁终于消失,一个狭小的山谷展现在我们面前,山谷里一片绿油油的麦苗。“我们到啦!”材料二: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鲁迅《社戏》【答案】材料一运用了语言描写、景物描写(或间接描写)和反复的手法,表现了斯诺进入红区的兴奋、惊喜之情。材料二运用了动作、环境描写(或渲染)的手法,写出了小伙伴们赶去看社戏的兴奋、惊喜之情。【解析】本题考查表现手法。材料一斯诺表现他的兴奋之情,运用了“到啦!”“我们到啦!”的语言描写,两处叹号表现了他的兴奋,运用了“岩壁终于消失”“山谷里一片绿油油的麦苗”这些景物描写,代表荒无人烟的岩壁消失了,代表新天地的“麦苗”出现了,以景物的变换写出了人物的兴奋;“到啦”反复出现,也体现了兴奋、惊喜之情。材料二鲁迅表达兴奋之情,着意写了“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一连串地动作,干净利落,写出了孩子们可以去看社戏时的兴奋;“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这些环境描写,写出了写出了小伙伴们月下行船,赶去看社戏的兴奋、惊喜之情。【民间故事】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小题。神奇飞书①莫里斯先生喜欢文字,喜欢故事,也喜欢书。他的人生就是一本他自己写的书,一页接着一页。每天早上,莫里斯都会打开一本小红书,写下他的欢乐与忧伤、理想和希望。②一个普通的下午,莫里斯专心致志地看着手中那本自己一笔一划写出来的书。突然狂风大作,天空一下子变黑了,风越吹越猛,最后竟形成了强大的龙卷风,莫里斯被卷入风中,伴随着倒塌的楼房,摔在地上。③世界好像失去了颜色,变得灰暗。望着一片废墟,莫里斯很伤心,不知生活该如何继续。他无力地走着,机械地寻找着自己书中散落的书页,他走着,走着,来到一片空旷的地方,看见一位穿彩衣的女孩从天空飘过,她手里握着一本神奇飞书。④女孩望着莫里斯,把自己最珍爱的一本小绿书送给了他。小绿书非常友善,带着莫里斯来到一幢散发着古老气息的房子前。⑤莫里斯缓步走了进去,不计其数的书振动着书页飞着,千万个故事在窃窃地讲着,好像每本书都在轻声发出邀请,小绿书飞过来,停留在莫里的手臂上,自动翻着书页,房间里沙沙声一片,每本书仿佛都有着自己的生命。莫里斯沉醉了,他重又开始了与书相伴的生活。有时候,莫里斯会沉醉在某本书中,一看就是好几天,莫里斯获得了重生!⑥阳光很好的一天,莫里斯不经意间发现了一本古老的书,它老的已经奄奄一息快要离去了,泛黄的书页开始脱落,突然,生命气息微弱的书四分五裂、一页页飘落下来,如经霜的树叶离开了枝头。莫里斯手忙脚乱,他一页页地拾起来,一页页地重新粘好,可是那本书的生命依然如细沙一样,在他的指缝间流走,莫里斯无奈地望向小绿书,小绿书就站在古老的书落下的位置,不停地走来走去,走去走来,似乎在用它的行走告诉莫里斯什么秘密……莫里斯终于懂了,他将手指放在刚刚粘好的书页上,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起来,读着读看,他感受到生命的气息一点点地重回古老的书,书重获了生命!⑦当那本古老的书重又回到书架上的固定位置时,月亮早已爬上树,厚厚的大词典里如常般地飞出最后一个词语:呼噜——呼噜——呼噜——莫里斯才如释重负地翻开他自己的那本书,写下他的欢乐与悲伤、理想和希望。⑧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⑨莫里斯的腰弯了,背驼了,脸上爬满了皱纹。不过,书却一点儿都没变,书里的故事,也依然如初。现在,轮到这些老朋友来照顾莫里斯了,就像莫里斯曾经照顾他们一样。每天晚上,书们都把自己的故事读给莫里斯听,莫里斯总是带着笑意入睡。⑩一个午后,莫里斯写完了最后一页。他抬起头,带着疲惫与甜蜜,发出一声叹息:“我想,我该走了。”⑪书们很伤心,但他们都知道,这一刻终会来临。莫里斯戴上帽子,拿起拐杖。他走到门口,转过身来挥手告别。“我不得不离开了,我会把你们都放在心上。”他手抚胸口,对大家说。书们纷纷张开书页,带着莫里斯飞了起来,莫里斯重新回到了那片空旷,那是很久以前他们初次相见的地方。⑫书们沉闷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莫里斯留下了一样东西。“是他的书,他每天都写的小红书。”翻开莫里斯的书,里面写着他的欢乐与悲伤、理想和希望。⑬书们正开心无比的时候,门外走来一个小姑娘,她惊奇地环顾四周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莫里斯的小红书飞向了小姑娘,落在小姑娘的手臂上,自动翻开了书页。小姑娘读了起来,一个新的故事开始了……(《神奇飞书》有删改)32.请阅读选文段,依照要求完成表格。段落⑤⑥-⑦⑧-⑨情节莫里斯重又始与书相伴B莫里斯老了,得到书们的精心照顾莫里斯的心理A如释重负C【答案】A沉醉B莫里斯救活了一本垂死的书C满足【解析】考查梳理文章的内容和概括能力。阅读文本,理清故事情节,根据题目要求筛选相关的词句概括作答。答题时要尽可能仿照题目中的示例形式作答。A处可依据文章第5段“莫里斯会沉醉在某本书中”中的表达情感的词语“沉醉”来填写作答。B处可依据文章第6段“莫里斯终于懂了,他将手指放在刚刚粘好的书页上,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起来,读着读看,他感受到生命的气息一点点地重回古老的书,书重获了生命!”这一语句概括作答。C处可依据文章第9段“每天晚上,书们都把自己的故事读给莫里斯听,莫里斯总是带着笑意入睡”来概括填写作答。33.分析下面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生命气息微弱的书四分五裂,一页更飘落下来,如经霜的树叶离开了枝头。【答案】拟人、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书垂死时四分五裂飘落的样子。【解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具体解答时可表述为:运用了XX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具体准确、形象生动等)表现了(写出了)人或事物……的情感、心理、性格等(特点、特征)。语句“生命气息微弱的书四分五裂,一页更飘落下来,如经霜的树叶离开了枝头”,赋予书以生命,并把“落下的书页”比作“树叶”,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书垂死时四分五裂飘落的样子。据此理解作答。34.理解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他抬起头,带着疲惫与甜蜜,发出一声叹息:“我想,我该走了。”【答案】疲惫:年龄大了,身体老了,写书有些累了;甜蜜:与书们度过的时光很快乐,也为自己写完本书而开心;叹息:为不得不离开而遗憾。【解析】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注意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语句“他抬起头,带着疲惫与甜蜜,发出一声叹息:‘我想,我该走了。’”中的“疲惫”表明年龄大了,写书感到身体疲乏了;“甜蜜”写莫里斯与书们度过美好时光内心的愉悦,也为自己写完书而感到幸福;“叹息”写出莫里斯为自己不得不离开而遗憾和忧伤。语句在表达了莫里斯复杂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儿急性白血病护理查房
- 广西医科大护理学院
- 《扇贝和皱纹盘鲍对温度变化的生理响应研究》
- 幼儿园大班音乐《森林音乐家》课件
- 《基于改进剩余收益法的QF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研究》
- 《碳钛复合材料负载钴催化剂的费-托合成催化性能的研究》
- 《北宋白居易闲适诗接受研究》
- 《财政支持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关系研究》
- 《保险合同法定解除制度研究》
- 《辽三彩艺术语言在陶瓷壁画中的应用研究》
- 2024年其他资格考试-WSET二级认证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
- 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知识复习考试题库(附答案)
- 葡萄大棚方案
- 第45讲+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 隔离开关进行合闸课件
- 非器质性失眠症的护理查房
- 计算机职业生涯规划
- 如何做好“传帮带”课件
- 二手车销售简易电子版合同
- 企业用电量分析报告
- 放射源的正确使用及安全存放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