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之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_第1页
鉴赏诗歌之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_第2页
鉴赏诗歌之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_第3页
鉴赏诗歌之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_第4页
鉴赏诗歌之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鉴赏诗歌之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墨海教育余亮2020.02.262024/1/261墨海教育01.考点透析

02.概括内容主旨03.分析思想情感

04.评价观点态度

目录2024/1/262墨海教育考点透析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主要是指对作者在诗歌中所表现的观点的进步性或局限性等人文因素的评价,对作者在诗歌中描述景物、事件以及人物命运所表现出来的感悟、态度、观点的评价。一、思想内容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分析意境。古诗思想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忧国伤时。有的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的《过华清宫》;有的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的《春望》;有的同情人民的疾苦,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卖炭翁》;有的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的《登高》。2.建功报国。有的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的《龟虽寿》、陆游的《书愤》;有的表达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的《从军行》;有的抒写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有的抒写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的《示儿》、文天祥的《过零丁洋》。2024/1/263墨海教育考点透析3.思乡怀人。写羁旅愁思的,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写思念亲友的,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写边关思乡的,如范仲淹的《渔家傲》;写闺中怀人的,如王昌龄的《闺怨》。4.离愁别绪。写依依不舍留恋的,如柳永的《雨霖铃》、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写情深意长勉励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坦陈心志告白的,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5.生活杂感。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朱熹的《观书有感》、陆游的《游山西村》、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都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2024/1/264墨海教育考点透析二、题材分类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常见的题材如下:1.送别诗送别诗一般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或者直接抒写离情别绪,或者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或者重在写离愁别恨,或者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或者以上几个方面兼而有之。送别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1)抓住诗中所描绘的景物,领悟作者所抒何情。(2)领会诗词中所蕴含的典故的含义,懂得诗人怎样化用前人诗文。(3)抓住送别诗中的细节描写,细节是最有情趣、最耐人寻味、最能引起人们想象的细小情节,抓住了细节,才能以小见大,透视全篇。(4)品味语言。如谐音修辞手法的运用在送别诗词中能起到含蓄隽永的表达效果。送别诗词中最为常见的谐音字有以“柳”谐“留”,以“秋”谐“愁”,以“丝”谐“思”等。2024/1/265墨海教育考点透析(5)了解诗中常用的意象:斑马,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长(短)亭、南浦、柳岸、西楼,表示送别地或悠悠愁绪;烟波、浮云、秋蓬,比喻离别后漂泊无依;落花,伤春之意;落叶,秋愁之感;杨柳、劳歌、阳关、渭城,送别之曲;夕阳、落日,离别时的心情或暮年、老年。(6)了解鉴赏中常用语: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烘托对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结情、用语绮丽、意蕴生动、余味隽永等。2024/1/266墨海教育考点透析2.咏史诗咏史诗是指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的诗歌创作。以历史为题材的诗歌,有很多种名称,诸如述古、怀古、览古、感古、古兴、读史、咏史等,有的还直接以被歌咏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标题,这些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是以历史作为诗人感情的载体,史情紧密结合的,因此都属于广义咏史诗的范畴。情感上多体现为壮志难酬的苦闷与身处逆境时的豁达。咏史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披史入文,披文入情。了解作者的简历、史实、创作诗篇时的有关背景,要读好注解,这是读懂咏史诗的一把钥匙。 (2)在鉴赏时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从而领悟诗人真正的写作意图和感情。(3)了解咏史诗常见的情感抒发模式:借古喻今,揭示今不如昔;崇敬古人,要效法古人;怀古伤今,揭露社会现实;反思历史,警示后人。(4)熟悉鉴赏中常用语:思想内容方面,如哀叹国运、忧国忧民、昔盛今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缅怀先贤……表现手法方面,如借古讽今、用典(正用和反用、明用和暗用)言事、对比衬托(正衬、反衬)、比喻寄情、寓情于景、欲扬先抑……语言特点方面,如含蓄隽永、生动形象、雄浑深沉……2024/1/267墨海教育考点透析3.咏物诗咏物诗就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通过对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一定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含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咏物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1)体察物态。描摹物态是咏物的共同特征,因此,赏析咏物诗可以从体察物态开始,要抓所咏之物的自然属性、形态色泽或所处环境。(2)品味寄托。要由所咏之物的外在特征分析其内在品性,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联系诗人的情趣爱好、人生态度、价值取向等,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3)明辨技巧。从表现手法上看,咏物诗重寄托,所以常常运用托物言志和象征手法。从修辞手法上看,咏物诗在构思时常常运用比喻、借代、拟人、夸张、双关等修辞格。从描写角度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或三言两语勾勒事物形态,不求形似,只求神似。2024/1/268墨海教育考点透析(4)了解一些常见事物的寓意。如:月,思乡;莲,高洁;柳,送别;松,坚忍;梅,孤高;菊,高洁;梧桐,凄凉;芳草,离恨;杜鹃,哀怨、思归等等。(5)了解鉴赏常用语:如: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生动传神、贬词褒用、形神兼备、烘云托月、朦胧含蓄……2024/1/269墨海教育考点透析4.田园诗田园诗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闲适清新的田园牧歌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田园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1)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既要感知作者的身世,做到知人论世,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又要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切忌随意拔高作品的思想内涵。2024/1/2610墨海教育考点透析5.边塞诗盛唐之时的边塞诗昂扬豪迈,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烈无比。而中晚唐时期,国势开始衰微,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宋代,积贫积弱,国家一直处于劣势,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便更多地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边塞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1)把握诗歌创作的社会背景。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应有所了解。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诗歌的主题,与诗人取得感情上的共鸣。(2)注意区别各自的思想感情。在边塞征战的大题材下,边塞征战诗的思想内容异彩纷呈: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有报效祖国的激情;有抒写征人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反映对帝王开边的不满和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有国破家亡时力挽狂澜、取得胜利的坚定信念……总之,我们在鉴赏时要注意区别。2024/1/2611墨海教育考点透析(3)分析诗歌的不同艺术风格。边塞诗的艺术风格也是异彩纷呈的,有的豪放旷达,有的雄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细细体会,才能准确地领会到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内容,以及不同艺术素养、不同生活遭遇的诗人在边塞诗这个大主题下所表现出来的异彩纷呈的艺术风格。(4)了解边塞诗常用意象:金鼓旌旗、烽火羽书、边关戍楼、戈矛剑戟、斧钺刀铩、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等。投笔表示弃文从武,长城表示守边的将士,楼兰表示边境之敌,吴钩表示武器或有勇武豪情。2024/1/2612墨海教育考点透析6.羁旅诗这类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或将叙事与抒情相结合。大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凝聚了诗人的人生感叹、漂泊愁苦,表达了古人对亲情、友情的重视,有极高的人文价值。羁旅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明确作者写了哪些“眼中景”,借此抒发怎样的“心中情”。鉴赏时要抓住意象,构建图景,展开想象和联想,在脑海中复活诗歌意境。(2)熟悉羁旅诗常见意象。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情感的无奈,时空的永恒,思乡思亲;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寒蝉:悲凉;猿猴:哀伤;落花: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沙鸥:飘零,伤感;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3)诗人是怎样把羁旅之情与所见所闻的一些事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探寻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审美境界。(4)了解羁旅诗常见主题:①文人失意。②漂泊哀伤。③思念亲人。④生活潦倒。⑤互勉互慰。⑥孤傲不群。⑦珍爱友谊。2024/1/2613墨海教育考点透析三、观点态度所谓评价诗歌的观点态度,通常表现为正确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诗歌毕竟是表情的,与说理性的文章不一样。1.情感类别:哀怨、激愤、憎恶、忧愁、欣喜、欢快、向往、离愁别恨、怀乡思亲、追古伤今、忧郁沉闷等。2.情感载体:杨柳—惜别、菊花—傲视、圆月—思念、落叶—失意、春风—得意、大海—开阔、流水—叹惜、古迹—怀旧。3.抒情方式:直抒胸臆、托物言志、融情于景、借景抒情。2024/1/2614墨海教育题型探究:型题型一概括内容主旨诗歌的内容是指诗歌中描写的人、事、物,诗歌的主旨是诗人写诗的主要目的。概括内容主旨就是要结合诗歌中的意象、人物、事件,从整体上把握、体味作者的创作意图。(2011·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渡江明·张弼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4分)【解题点拨】这道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回答该题,要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抓住每一句的关键性词语,联系全诗,整体把握。由“几问津”“忙于我”可知作者奔波忙碌;由“客愁”“孤枕”可知作者孤身在外;由“乡国梦”可知作者思念家乡,由“交游落落”可知作者朋友很少。抓住以上关键词语分析作者的情感,那么“客愁”的内容自然能够抓住。2024/1/2615墨海教育题型探究:型题型一概括内容主旨【阅卷手札】2024/1/2616墨海教育现场答案展示得失分分析天天忙碌,一生奔波。朋友稀少,无处游玩。没有概括出作者“孤身在外”这一点,忽视题干中“客愁”这一关键信息。进而没能点出客愁另一个方面的展示“思念家乡”。失2分。实际得分:2分。

阅卷人点评:审题不细心,没抓住“表现在哪些方面”的关键信息,导致答案要点不全。在具体解答时没有结合诗中词语分析“客愁”的具体展现。没有结合诗词的内容分析,使得分析成为无源之水。此为答题大忌,需注意。满分答案: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朋友零落(交游落落)。题型探究:型题型一概括内容主旨方法归纳一、知人论世,把握作者的心路历程和精神世界分析作品思想内容时,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主要思想倾向以及创作的主要风格。如鉴赏李煜的词,就要了解李煜的创作以降宋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二、结合时代特点,洞察作品中所表现的情志和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一个时代的风貌都会在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上打上印记。比如,宋末元初和明末清初这两个历史阶段,一方面旧王朝积贫积弱、国力衰微;另一方面异族入侵,民族矛盾激化,这些时期的作品主题多表现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凄苦;或抒写自己怀才不遇、忧国忧民的情怀;或抒发驱逐异族、建功立业的雄心。因此宋诗、宋词和明末清初诗歌,少了唐诗的雄伟气魄和高昂格调,取而代之的是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家国之愁和悲凉之气。再如,同样是离别之作,汉末文人诗中流露出的多是一种离别的哀怨,而盛唐送别诗则普遍呈现出乐观基调。

2024/1/2617墨海教育降宋前南唐政治稳定,经济、文化基础较好,李煜过着纸醉金迷、轻歌曼舞的生活。作品多描写帝王的享乐生活,表现高雅文化与富足生活给他带来的快乐。作品香艳柔媚。降宋后李煜过着“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屈辱生活。作品以抒写故园之思、亡国之痛为主。作品感情真挚沉痛、凄怆动人。题型探究:型题型一概括内容主旨三、利用暗示信息,聚焦诗歌创作的微环境,探寻蕴涵在诗歌中的情感态度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容要充分利用诗词本身的暗示信息。①暗示信息的范围:别人的评价、诗歌的标题、诗前的小序、诗后的注释。②暗示信息的作用:这些内容,有的提供了创作的时代背景,有的介绍了作者的经历,有的交代了作者的创作动机或创作经过,有的则直接指向作者的情感基调。这些信息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解读诗歌时必须细心阅读,充分利用。2024/1/2618墨海教育题型探究:型题型一概括内容主旨【答题步骤】第一步,认定诗歌题材,整体把握内容。如山水田园诗、羁旅行役诗、思乡怀人诗、咏物寄兴诗、咏史怀古诗、边塞征战诗等。第二步,具体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分别写了什么,概述内容,作答形式为“××句(联)写了××”。第三步,揭示主旨或诗人的感情。【答题模板】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描写了什么+评价。2024/1/2619墨海教育型题型一概括内容主旨对点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竹石牧牛并引

黄庭坚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注】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解析】此题考查概括诗歌内容的能力。回答此题,主要看意象和关键词,由前四句的“峥嵘”“幽篁”“阿童”“老觳觫”等意象可知前四句分别写了石、竹、牧童、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为第一层次;由第三联关键词语“爱”可知,全诗由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转入了对感想的抒发,后四句可为第二层次。答案:分为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分别写了石、竹、牧童、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后四句为第二层次,写了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发出的感想。2024/1/2620墨海教育题型探究:型题型二鉴赏感情主旨分析思想情感就是在理解诗歌的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其感情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价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关河令周邦彦①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5分)2024/1/2621墨海教育题型探究:型题型二鉴赏感情主旨【解题点拨】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时应结合词中运用的具体意象以及由此展现的意境,整体把握作者寄寓在景物描写中的思想感情。从上阕的“凄冷”“无雁影”能看到作者思念亲人却无音信的凄凉心情,从下阕“寂静”“孤灯”“酒醒”“夜永”能看到作者长夜无眠的孤寂心情。答题思维轨迹:读全词找意象——析意象找修饰语--总结特点品味情感--结合注释深化理解---结合内容分析鉴赏满分答案: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浇愁,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2024/1/2622墨海教育现场答案展示得失分分析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思念亲人却无音信的凄凉孤寂心情。考生能整体把握作者寄寓在词中的思想感情。得3分。但解答时没有结合词中运用的具体意象以及由此展现的意境来分析。失2分。实际得分:3分。阅卷人点评:在做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等类型的题目时,应结合词中运用的具体意象以及由此展现的意境来具体分析。否则会导致架空分析,有空洞之嫌。导致不必要的失分。题型探究:型题型二鉴赏感情主旨【我来阅卷和点评】现场答案展示 上阕的“凄冷”“无雁影”表现出词人思念亲人却无音信的凄凉心情,下阕的“寂静”“孤灯”“酒醒”表现了词人长夜无眠的孤寂心情。

我的点评:参考答案:我的分析:该考生能结合词中运用的具体意象,来分析作者寄寓在景物描写中的思想情感。得4分。但在组织答案时没能扣住问题来回答,因为问的是作者心情,应先总结出心情,再具体分析。该答案得分:4分。我的点评:组织答案时应该扣住问题来回答。目的明确,问的是什么内容,应先总结出来,再具体分析。不要架空分析,力避空洞。2024/1/2623墨海教育题型探究:型题型二鉴赏感情主旨方法归纳一、把握内容和观点态度的“三抓”抓关键内容,主要抓诗题、抓关键词语和题材等。(1)抓诗题古诗的诗题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许多古诗的诗题本身就透露出了感情基调,如李白的《送友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个“送”字,说明了此诗表现的是惜别之情。(2)抓关键词有些古诗,诗人在诗中用一两个词语来点明诗的感情,抓住了这样的关键词,也就能够快速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由“故园情”一词可推知此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3)抓题材古诗按题材分成若干类,不同题材的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同。思乡诗抒发思念故乡、亲人之情,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别诗写离愁别绪,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咏史诗则借古人写己情,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熟悉了古诗的题材,便于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

2024/1/2624墨海教育题型探究:型题型二鉴赏感情主旨二、品味语言、意象,领会景物蕴涵的情感诗歌借助语言描摹塑造形象,而诗歌创作讲求含蓄、凝练,作者常常借助外物来抒情言志。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意象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如杜甫《旅夜书怀》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用境界雄浑阔大的远景(乐景)反衬诗人孤独寂寞的哀情。三、剖析结构、画面,把握作者感情变化梳理诗歌结构,剖析诗歌画面,进而把握诗歌作者的感情变化,是分析作者思想感情常用的方法之一。例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阕写怀念古代英雄孙权和刘裕,这是切合题目的,下阕却写到北伐失败、扬州烽火、神鸦社鼓、廉颇尚能饭否等四件互不关联的事,抒发的是虽有雄才大略却不被重用的慨叹。2024/1/2625墨海教育题型探究:型题型二鉴赏感情主旨四、借助背景、动机,把握诗人的内在情感诗言志,词缘情,情感是诗歌创作的基础。鉴赏诗歌时,一定要关注写作背景的介绍,从而懂得诗人要表达什么样的感情。五、抓住注释内容,提取诗歌暗示信息注释有时很短,却是命题者直接给考生的暗示,下面就注释分类及其所暗示内容列表如下:2024/1/2626墨海教育注释分类所暗示内容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人的创作动机及本诗的思想内容介绍相关诗句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介绍作者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从中揣摩出本诗的感情基调介绍别人评价暗示本诗的艺术特色或本诗的思想内容题型探究:型题型二鉴赏感情主旨【设问方式】

①“……”一句,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诗人在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态度? ③“……”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分析。 ④这首诗揭示了一个什么主题?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题步骤】第一步,根据诗句的描绘,分析所涉及的诗句或词语具体写了什么内容。第二步,揭示情感。第三步,挖掘出深层内涵。【思路点拨】①指出作者的情感。(如果分值少的话,按照诗的字面意思指出情感;如果分值高,首先阐明诗句的表面情感,然后再阐明深层情感或者在一首诗里面有几种情感)②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注意抓住表情词语。2024/1/2627墨海教育

型题型二鉴赏感情主旨对点训练

1.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减字木兰花苏轼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案]全词表达了珍惜春光、尽情享受生命中的美好时光的情感。(热爱生活,享受人生的豪放情感)(步骤1)上片描写“莺语”“草色”“微雨”等景物,表现春天开始时的生机与美丽;下片叙写花开易谢、年华易老,感叹美景易逝,劝人一醉方休。(步骤2)

2024/1/2628墨海教育

型题型二鉴赏感情主旨对点训练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减字木兰花向子①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注】①向子:官至户部侍郎,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官。本词隐含了怎样的伤感之情?[答案]作者由“伤花伤春”再到“伤人伤己”,既有对自然“风与日”摧残百花的伤感,又有对社会“风与日”摧残君子(百花所喻)的伤感。(步骤2)题干已指明情感是伤感之情,故省略步骤1。2024/1/2629墨海教育题型探究:型题型三评价观点态度评价观点态度就是在把握诗中观点和作者态度的基础上,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作出评价。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主要包括:1、对事件、人物的态度2、对社会现实的态度3、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4、对人生的感悟2024/1/2630墨海教育题型探究:型题型三评价观点态度【设问方式】①……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谈谈你的看法。②诗人对××事件的评价客观吗?你是如何理解的?③关于这首诗(词)的内容,有人认为是这样,有人认为是那样,也有人认为两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④这首诗体现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诗予以分析。【思路点拨】①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②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找到原诗中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地方并阐述理由。2024/1/2631墨海教育题型探究:型题型三评价观点态度典题引领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菩萨蛮北固题壁[清]郭麟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侬也替江愁,山山不断头。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毕竟笑山孤,能留侬住么!词的上片说“侬也替江愁”,下片说“毕竟笑山孤”。“愁”与“笑”是否矛盾?为什么?[解题步骤]①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不矛盾。②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为什么“愁”,为什么“笑”。[参考答案]不矛盾。(步骤1)从“愁”到“笑”,表现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变化。作者先为群山重叠似乎要截住江流而忧愁;然后,又为青山毕竟截不住江流而喜,故笑。(步骤2)2024/1/2632墨海教育题型探究:型题型三评价观点态度典题引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5分)题郑防画夹五首①(其一)黄庭坚惠崇②烟雨归雁,坐我潇湘③洞庭。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注】①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②惠崇:北宋僧人,画家。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③潇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1)古代有人批评这首诗说,要别人提醒后作者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画,这“太过”、太夸张了。你认为这个批评恰当吗?请简要说明理由。(5分)答案:不恰当。表面看,这首诗确有不合常理之处,但其实却十分高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因欣赏画中景色而产生幻觉的一种独特感受,从而赞赏画的高度逼真。批评者却未能领悟诗的这种佳趣。2024/1/2633墨海教育题型探究:型题型三评价观点态度方法归纳1.了解诗歌创作的特定背景诗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一首诗的形成总是与作者对特定的历史事实的感悟有关(所不同的是其表现方式的差异)。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作者对社会、对生活中的某人、某事或某种现象的或褒或贬,或肯定或否定,或赞美或嘲讽总是带有时代的烙印,因此,分析诗中作者的观点或态度,我们应尽可能多地联系诗歌创作的特定的历史背景,结合诗的内容作细致、全面的分析。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注释:杜甫居成都草堂,历经离乱之后,开始有了安身的处所,诗人为此感到欣慰。春暖花开时节,独自散步在江边,情随景生,一气写下了七首诗,此为其六。要正确地把握杜甫在这首诗中所表露的对生活的态度,即思想感情,我们只要读一读诗的注释,就不难把握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积极的,思想感情是欣喜的。因为诗的注释给我们提供了杜甫写这首诗时的特定背景——诗人“历经离乱之后,开始有了安身的处所”。联系这一背景,再结合诗人在诗中给我们创设的意境,答案也就不难得出了。2024/1/2634墨海教育题型探究:型题型三评价观点态度2.分析诗句的含蓄义或理趣义大多古诗词的作者并不是直接地在诗中表达自己的态度或观点,而是通过写景或写事来含蓄地表达自己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这样的诗词,鉴赏时要注意分析景物或人物的特点,把握其含蓄义,由此入手析出作者的观点或态度。如赵翼的《论诗》: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作者用简略的文字“万口传”来描述了李杜诗作的魅力及影响,然后又通过后面的两句诗表达自己对文学创作的愿望与主张;文学创作应该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是两个理趣句,它隐含的意义是深刻的。理解了这一层,那么对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愿望与主张也就明确了,即反映了作者对文学创作应超越前人的愿望,表现出文学创作要创新发展的主张。

2024/1/2635墨海教育题型探究:型题型三评价观点态度3.从诗的意境着手诗的主旨是通过一组组的意境来构成的,因此,体味涵泳诗的意境,有助于我们把握诗作的观点与态度。诗作的意境可以从诗的意象组合、色彩组合等来表现,如:欧阳修的《丰乐亭游春》“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天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这首诗描写的是暮春时节丰乐亭周围的景色及游人尽兴游春的情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诗中写景,鲜艳斑斓,多姿多彩,抒情明朗活泼而又含意深厚。“红树”、“青山”、“绿草”、“落花”构成暮春既缠绵又酣畅的意境。通过这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眷恋春景的情感,从这组意境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4.借助诗歌中典故,把握诗人的观点与态度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强内容的丰富性和表达的生动性、含蓄性,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诗人往往借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辨析所用典故有助于把握诗作所表达的观点与态度。古典诗词的用典是多样的,有引用点化前人诗句的,有引用神话传说的,有引用历史故事的等等。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中就提到了孙权、刘裕、刘义隆、廉颇等历史人物及他们的故事,借以曲折地表明了自己对时事的看法,表达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和壮志难酬的感叹。2024/1/2636墨海教育题型探究:型题型三评价观点态度5.准确概括,全面归纳,不挂一漏万对诗词作品中作者的观点与态度的概括要准确、恰当,归纳要全面。有的诗歌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不是单一的,要求我们在分析概括时要注意完整性、全面性,诗词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所包含的几个方面都要概括到,不能遗漏信息或以偏概全。6.恰当评价,因事论诗,不机械套用评价观点态度要因诗论诗,因人论诗,因事论诗,不能随便“套用”某首诗的评价内容,尤其是要防止“想当然”式地搬用某些现成的词语,使得评价出现似是而非、言不及义的现象。如有的同学一提到辛弃疾,马上就想到抗金报国、收复失地、怀才不遇,如果在分析他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时,也用这个观点去套,就会张冠李戴,驴唇不对马嘴。2024/1/2637墨海教育题型探究:型题型三评价观点态度【想一想】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还有哪些注意事项呢?结合自己遇到的问题,交流一下吧!【拓展延伸】第一,要紧扣原诗的内容。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必须引用原诗中的相关词句来具体分析,千万不能脱离原诗泛泛而谈。第二,注意点面结合。既要有面上的整体把握,也要有点上的细致剖析,避免架空分析。第三,注意把观点态度的评价和表达技巧的分析结合起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一起回答,既分析表达了什么,也分析是怎样表达的。2024/1/2638墨海教育型题型三评价观点态度对点训练

子夜吴歌·秋歌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问:前人曾说过:“余窃谓删去末两句做绝句,更觉浑含无尽。”你是否同意这个说法?请说说理由。[答案参考]①同意。理由:第四句中的“玉关情”写的是女子思念征人,而女子思念征人的哀怨已经涵盖了诗歌最后两句“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的诗意,删除后不会影响诗意的表达,反而更显精炼含蓄。②不同意。理由:最后两句“何日„远征”加深了对前面“玉关情”的内容的表达,由亲人之情上升到家国之爱,扩展了诗歌的内容,升华了诗歌的境界。2024/1/2639墨海教育型题型三评价观点态度对点训练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