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综合性知识产权发展战略_第1页
我国综合性知识产权发展战略_第2页
我国综合性知识产权发展战略_第3页
我国综合性知识产权发展战略_第4页
我国综合性知识产权发展战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我国的综合性知识产权开展战略刘昌黎内容摘要:新世纪以来,我国知识产权虽然迅速开展,但却并未改变落后的状态,入世后又面临着严重的冲击和挑战,这与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落后有很大的关系。为此,应该以知识产权创造为中心,制定综合性知识产权战略,把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运用结合起来。综合性知识产权战略对中国世界工厂的开展至关重要,其核心是知识产权创造,它既应该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局部,也应该是科教兴国战略在新形势下的新内容、新开展。关键词:综合性,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创造目前,我国正在研究和制定知识产权战略。从国家知识产权局1998年开始出版的?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的主要内容看,我国不成文的知识产权战略一直是以知识产权保护为中心而展开的。因此,自2024年全国开展知识产权战略的讨论以来,围绕制定什么样的知识产权战略,是继续以知识产权保护为中心制定知识产权战略,还是以创造创造为中心,制定一个把知识产权创造、知识产权运用、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培养融为一体的知识产权战略,就一直是一个没有统一认识的问题。以知识产权保护为中心制定知识产权战略,这实际上是按既往的思路,着眼于当前的现实问题,就事论事,制定单纯的知识产权战略。相比之下,以创造创造为中心,把知识产权创造、知识产权运用、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培养融为一体,这实际上是按全新的思路,抓住知识产权问题的本质和关键,制定综合性的知识产权战略。本文不惴浅陋、略陈管见、以供各方面讨论和参考。一、我国知识产权创造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一〕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迅速开展与相对落后新世纪以来,我国知识产权创造在上世纪90年代的根底上进一步迅速开展。2024年,全国专利申请量由2001年的170682件增加到476264件,专利申请授权量由2001年的105345件增加到214003件,分别增加1.79倍和1.03倍;假设与1990年的41469件和22588件相比,那么分别相当于其11.39倍和9.47倍。从整个情况看,1985年1月-2024年12月,全国三种专利申请受理总件数为2761196件,其中创造创造879031件,适用新型1128502件,外观设计753663件;全国三种专利申请授权总件数为1469505件,其中创造创造238721件,适用新型730572件,外观设计500212件。在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迅速开展的同时,知识产权结构也有了质的提高和改善。其主要标志是:1.创造创造的比重有所提高1990年,在全国专利申请总件数中,创造创造、适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分别占24.4%、66.6%和9.0%;2000和2024年,创造创造的比重分别提高到30.3%和36.4%,适用新型的比重分别下降为40.3%和29.3%,外观设计的比重分别提高到29.4%和34.3%。从整个情况看,1985年1月-2024年5月,在全国三种专利申请受理总件数中,创造创造、适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分别占31.8%、40.9%和27.3%;在全国三种专利申请授权总件数中,创造创造、适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分别占15.4%、51.7%和33.8%2.国内创造创造的比重有所提高2001-2024年,在全国创造创造的专利申请中,国内申请所占比重由47.4%提高到53.9%,国外申请所占比重由52.6%下降为46.1%;在全国创造创造的专利申请授权中,国内申请授权所占比重由33.1%提高到38.8%,国外申请授权所占比重由66.9%下降为61.2%。3.专利申请、授权数增加,认定时间缩短202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专利申请件数为476264件,比上年增加32.7%;其中,授权件数为214003件,比上年增加12.5%。与此同时,专利认定期间由2024年的30个月缩短为28个月。尽管如此,但从国际比拟看,我国总体上还没有彻底改变知识产权创造落后的局面,与兴旺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1.知识产权总量小根据日本总务省对2000年世界各国工业部门知识产权的统计<日>总务省统计研修所编:?2024年世界统计?,2024.4。<日>总务省统计研修所编:?2024年世界统计?,2024.4。至于人均创造专利数,我国与兴旺国家的差距就更大了。2024年,日本创造创造专利申请数为41.3万件,授权数为12.3万件,每百万人分别为3236件和964件,均居世界第一。相比之下,中国只分别为81件和29件。可见,目前中国既不是知识产权创造大国,也不是技术革新大国。2.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比重有所下降2001-2024年,在全国三种专利申请受理总件数中,国内申请所占比重由81.4%下降为80.5%,国外申请所占比重由18.6%提高到19.5%;在全国三种专利授权总件数中,国内申请授权所占比重由86.9%下降为80.2%,国外申请授权所占比重由80.2%提高到19.8%。从整个情况看,1985年1月-2024年12月,在全国三种专利申请受理总件数中,国内、国外申请分别占81.8%和18.2%;在全国三种专利申请授权总件数中,国内、国外申请授权分别占86.2.0%和13.8%。可见,由于对外开放深入开展来自外商企业的申请增加,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比重有所下降了。3.创造创造的知识产权少2000年以来,尽管国内创造创造的比重有所提高,但从整个情况看,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比重仍然偏低。1985年1月-2024年12月,在全国创造创造申请受理总件数中,国内、国外申请分别占53.9%和46.1%;在全国创造创造申请授权总件数中,国内、国外申请授权分别占36.5%和63.5%。根据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国杰2024年5月24日在?中国可持续开展战略院士论坛?的报告,在中国的专利申请中,外国企业与国内企业的申请件数比是6.4:1,其中外国企业在信息领域和生物技术领域申请的比重分别高达90%和87.3%;2001年,中国来自海外的专利申请为37800件,而中国企业和个人在海外申请的专利那么缺乏2000件,而且主要是申请中药、健康相关制品和机械工业技术方面的专利,高新技术方面的专利很少人民网日文版人民网日文版2005年5月26日。〔二〕我国知识产权创造面临的挑战1.国外知识产权大举进军中国市场上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我国申请的专利数每年平均以30%的速度迅速增加,中国企业已处于跨国公司垄断专利的包围之中。日本、美国、韩国和德国是在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国家,2024年;其专利申请各为36221件、20395件、9300件和7502件,分别占国外申请总件数的38.9%、21.9%、10.7%和8.1%,合计共占79.6%;专利授权各为18148件、7595件、3273件和3709件,分别占国外申请授权总件数的42.8%、17.9%、7.7%和8.8%,合计共占77.2%。值得注意的是,外国在中国申请和授权的专利大都是创造创造专利。以2024年12月为例,在外国申请的专利中,创造创造占87.3%,其中日本、美国、韩国和德国分别占87.5%、87.5%、92.5%和85.1%;在外国申请授权的专利中,创造创造占77.5%,其中日本、美国、韩国和德国分别占77.1%、81.4%、79.6%和74.0%。目前,国际知名跨国公司为了垄断我国专利市场,大都在我国申请了大量的专利、例如,日本松下公司1998、1999和2000年就分别申请了792件、748件和769件专利,其数量之多,是我国任何企业都无法与之比拟的。外国企业申请获得批准的创造专利不仅在数量方面占优势,而且在水平方面也明显高于我国。例如,现已根本上垄断了我国感光材料市场的柯达和富士,其在国外银盐感光材料和数码技术领域已申请了上万件专利,而乐凯自1987年申请第一件专利以来,到2024总共只申请了9件,其中像样的只有2件。家用电器工业也一样,尽管我国彩电、电冰箱、空调等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但包括海尔、海信、长虹等龙头骨干企业在内,在核心技术方面都很少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自主专利。在生物制药方面,目前国内已上市的基因工程药品中,除了alb型干扰素〔IFN-alb〕为国内首创之外,其他均为仿制或跟踪产品。上述事实意味着在今后10-20年中,高新技术领域中的技术将被外国大公司所垄断。不仅是高新技术领域,在中国传统的中草药领域,外国专利也在大举进军和占领中国市场。目前我国在外国申请的中药专利只有3000件,而外国在中国申请的中药专利那么超过1万件。更为严重的是,外国专利还垄断中国医药品高新技术专利的80%以上,日本等外国造中成药已占中国市场的20%,而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日本厂商利用“六神丸〞配方和中国中草药生产的“救心丹〞在中国畅销,2024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因知识产权创造落后,我国在引进外资方面也蒙受了许多不应有的损失。例如,国内某汽车公司与美国某汽车巨头合作谈判时,对方列出用于产品的97项专利,要求我方支付高达1600万美元的专利使用费。我方在技术落后、信息不灵的情况下,未经深思熟虑便一口容许,合同签订后才发现,97项专利中过期专利23项,刚申请未经审查13项,无效专利29项,真正有效的专利仅32项。由于我国企业创造专利少,其中高新技术方面的创造专利更少,因此,在缺少资金和技术的情况下,为适应产品更新换代的要求,不少企业就采取了仿造生产的途径。例如,目前我国生产的化学药品中有97.4%是仿制品,被国际上成认的新药品很少。有关资料说明,要买断一个专利新药的生产许可证,至少需500-600万美元;而仿制一种专利新药,外方最高那么可能追索数亿美元的赔偿。对一般医药企业来说,由于既买不起专利许可证,更承担不了巨额的赔偿,就只能模仿国外已经过了20年或25年专利保护期的药品。否那么,就难免发生知识产权侵权问题。2.入世后的冲击和挑战入世以来,我国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为支柱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日趋完善,已根本与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SP〕接轨。尽管如此,但由于我国知识产权落后,知识产权保护仍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根据国务院2024年4月21日发表的题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新开展?的白皮书,2024-2024年,全国揭发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为5305件,受害金额外22亿元。因此,入世以后外资企业诉讼中国企业知识产权侵权的案件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外商仍然把知识产权保护列为我国投资环境的主要问题之一。根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统计,2024年,在华日资企业每月向其咨询的商标、仿造、盗版等知识产权侵权数平均为300件左右。为帮助在华日资企业解决知识产权侵权方面的苦恼,日本贸易振兴会在上海建立专门机构的根底上,2024年4月又在北京、广州等4个城市新建专门机构,工作人员也将由现在的32人增加到2024年的64人日本共同社2005年2月14日。。日本经济产业省?2024年版不公正贸易报告书?说:尽管中国政府采取了措施,但日本制品在中国被仿造的问题仍然日趋严重。为此,日本政府2024年4月曾派遣官民联合访华团,与中国政府探讨解决有关问题的对策日本?每日新闻?2005年4月14日日本共同社2005年2月14日。日本?每日新闻?2005年4月14日。二、制定综合性知识产权战略〔一〕我国知识产权落后的根本原因我国知识产权落后的根本原因,是知识创新和创造创造的动力和能力缺乏。自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我国虽然迅速增加了科技和教育方面的支出,但由于历史的欠账,这方面的支出仍处于世界最低水平。1990年,我国研究开发费占GDP的比重为0.7%,而1995年那么下降为0.6%,1998年上升到0.7%后,2000才提高到1.0%,2024年也只提高到1.31%。相比之下,2024年日本、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的上述比重分别为3.35%、2.61%、2.53%、2.19%和1.89%,韩国也到达了2.64%。从企业研究开发费占销售额的比重看,1998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只为1.28%,2024年虽提高为1.73%。2024年又下降为1.52%。如果包括几乎不进行研究开发的中小企业,那么2024年只为1.22%。相比之下,日本制造业企业平均的上述比重早在1990年就到达3.52%,2001年又提高为4.03%,其中医药企业高达8.52%,电气机械工业、精密机械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工业分别为6.83%、6.58%、5.73%和4.44%。由于研究开发投资缺乏,尽管我国在引进技术方面花费很大,但在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方面却成效不多。热心于引进生产线和生产设备,对技术的消化吸收不感兴趣,这是我国企业的通病。从国际比拟看,每引进1美元的技术,至少要投入2美元以上的消化吸收资金。相比之下,2024年我国技术引进额为405.4亿美元,而消化吸收方面的支出仅为27.1亿美元,只相当于前者的6.0%。由于没有消化吸收就难以创新,因此在许多企业中,所谓的技术革新和技术进步就是从外国买技术、买设备,过几年买进的技术和设备过时了,就再从国外买技术、买设备。长此以往,结果就形成了“引进技术―引进技术过时―再重新引进技术〞的恶性循环。以彩电生产为例,80年代以来,我国花费上百亿美元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生产线和相关技术,经过10多年的努力,到90年代中期以后终于以价格优势成功地占领了国内外市场。然而,由于产品过时和生产过剩,不仅大量生产线被报废,2000年主要家电厂商还大都出现了利润大幅度下降的局面,有的甚至严重亏损。其中,长虹当年的纯利润也从1997年历史最高的26亿元剧降至2.7亿元。相比之下,当年东芝和松下依靠新产品,不仅乘机把市场份额由10%恢复到了30%,而且还实现了大量的利润,其中上海松下2个月就完成了全年的利润指标。80年代是短缺经济的时代,电视机只要生产出来就不愁销路。所以,当时我国各家电厂商只顾引进生产线扩大生产能力,却无视了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例如,号称我国彩电行业龙头老大的长虹就没有多少研究开发投资,其2000年的研究开发费只占销售额的0.92%,远远低于日本同类企业的水平。2001年,松下为7.55%,富士通为7.02%,NEC为6.62%,索尼为6.15%。对此,?中国经营报?2001年1月16日的报道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家电厂商无不标榜‘技术革新’,但实际上大家都明白,谁都没有一项真正过硬的尖端技术。〞我国研究开发投资的比重小,这虽然与国有企业经营困难有关,但考虑到日本企业在上世纪90年代长期经济停滞中仍继续提高了研究开发投资的比重,就不能不说我国企业还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知识产权对经营成败和未来开展的关键性作用。1998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设有专门研究开发机构的只占30.6%,2024年又下降到了28.8%;同期,研究开发人员数也只由141万人略增为140.1万人。大中型工业企业尚且如此,广阔中小企业无视研究开发的倾向就可想而知了。这种局面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大量技术引进的情况下,许多企业过分依赖技术上的“拿来主义〞,形成了一种“吃现成〞、“省事化〞的思想意识。从实际情况看也是这样。在大量引进技术以后,许多企业的技术人员成了引进设备的维修管理员,专门从事研究开发的人越来越少了。与此同时,由于外资企业高薪的诱惑,国内企业在保持工程技术人员队伍稳定方面的难度越来越大了。特别是在招聘高层次人才方面,国内绝大多数企业更是望洋兴叹,无可奈何。目前,计算机和高新技术等热门专业的研究生越来越多地到外资企业就职,已成为难以逆转之势。长此以往,就难免形成研究开发人才的断层。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知识创新和创造创造就自然难以迅速改变落后的面貌。〔二〕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性目前,世界正全面走向信息化的新时代。信息化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新技术、新创造层出不穷,并成为社会开展的最大推动力。展望21世纪,以信息技术为中心,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生物技术、智能软件和智能机器人技术、纳米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技术、宇航技术等高新技术不仅将出现新的迅猛开展,而且将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经济的面貌。在这种形势下,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知识产权战略。例如,日本政府2024年2月就专门设立了“知识产权战略会议〞,其成员包括内阁总理大臣以及各部大臣,并从产业界、企业界和学术界聘请了11位民间有识之士为会议成员。日本知识产权战略会议由内阁总理大臣主持召开,并委托民间有识之士担任会议主席,经过四次会议的深入讨论并经内阁批准,2024年7月正式公布了?知识产权战略大纲?,提出了“知识产权立国〞的战略口号。所谓“知识产权立国〞,就是明确国家尊重知识创新和创造创造的方向,把建立在知识创新和创造创造根底上的科技进步作为国家战略。这样,“知识产权立国〞就在“生物技术立国〞和“IT立国〞的根底上,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新世纪的日本科技立国战略。换言之,“生物技术立国〞、“IT立国〞和“知识产权立国〞,是当前日本科技立国战略的主要内容和战略重点。目前,我国正在迅速成为世界工厂。然而,根据昔日英国、美国、德国和日本成为世界工厂的经验看,中国要成为世界工厂,必须通过新的科技革命,在全面确立产业技术优势的根底上,既靠物美价廉的产品在世界工业生产和国际市场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又凭借一流的科技水平和产业创新力,领导世界工业开展的新潮流。因此,为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潮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建设中国世界工厂,我国也必须根据科教兴国战略,在高度认识知识产权意义的根底上,抓紧制定综合性知识产权战略,以加快技术革新和技术进步的步伐。所谓综合性知识产权战略,就是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不只局限于知识产权保护,而是从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知识创新和创造创造出发,把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运用结合起来,制定综合性的战略。综合性知识产权战略的核心是知识产权创造,它既应该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局部,也应该是科教兴国战略在新形势下的新内容、新开展。〔三〕综合性知识产权战略的根本内容由于知识产权问题包括知识产权创造、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活用三个方面,因此,知识产权战略也必须围绕上述三个方面来展开。1.知识产权创造。所谓知识产权创造,就是以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为中心,充分发挥集体、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促进知识创新和创造创造,这是知识产权战略的根底和核心。与物质产品不同,知识产品是一种看不见、模不着的无形资产,其创造不仅需要智慧的劳动,而且还有很大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既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得到回报,更不是所有人都能获得成功。然而,创造创造一旦成功,就会成为社会财富的源泉,其中重大的创造创造甚至会引起划时代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极大推动人类社会的开展和进步。所以,社会必须有一种鼓励知识创新和创造创造的制度和机制,使一切有志气、有才华的人前仆后继,甘愿为之献身奋斗。2.知识产权活用。所谓知识产权活用,就是促进知识产权的转让和流通,使创造创造和研究开发成果产业化,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知识产品创造出来以后,如果束之高阁,不能利用,那么再好的创造创造也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如果是这样,不仅社会不能受益,而且创新者创造者也体会不到其智慧和劳动的价值所在。其结果,知识创新和创造创造就很难持久地坚持和开展下去。活用知识产权不仅是实现知识价值的关键,而且对形成“知识产权创造-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活用-知识产权再创造〞的良性循环也至关重要。所以,促进知识产权充分有效地运用,使其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乃是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环节。3.知识产权保护。所谓知识产权保护,就是从专利的审查到专利权的获得、转让和运用,都实行有效的保护政策。保护知识产权不仅是保护知识财产所有者的利益,而且对保护知识创新者、创造创造者积极性也是必不可少的。与物质产品不同,知识产品并不会因为使用而消耗。所以,知识产品不仅可以反复地使用,而且还很容易模仿和复制,这就是所谓的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如果创新者创造者辛勤劳动的成果被轻易窃取,其创新和创造创造就会大为贬值。而如果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知识创新者、创造者就会失去忘我奋斗的激情,社会也就将失去开展前进的动力。所以,保护知识产权对知识创新和创造创造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是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内容。〔四〕知识产权战略的根底知识产权战略的核心是知识创新和创造创造,而知识创新和创造创造主要是依靠集体和个人智慧性、创造性的劳动,需要一大批既具有丰富的专业根底知识、又甘愿为知识创新、创造创造献身和奋斗的优秀人才。其次,在知识产权保护和活用方面,也需要一大批既懂法律,又懂技术,既有知识产权意识,又懂经营管理的现代化人才。因此,人才培养就是知识产权战略成功的保障和根底。三、实施综合性知识产权战略的政策措施〔一〕促进知识创新和创造创造1.推动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学研究。大学和科研机构是高层次人才集中的地方,是知识创新和创造创造的重要基地。特别是在根底研究方面,大学和科研机构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此,首先要通过教育、科技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建立和健全适应知识创新和创造创造的科研制度,形成一种有效的机制。其次,对提高国家科技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领域和新兴学科,都必须确保优秀的人才梯队和充足的研究经费。第三,在不断提高科研经费占GDP的比重、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的根底上,要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开展的长远需要出发,加强根底研究方面的支出。第四,增加科研设备投资,淘汰陈旧过时的研究设施,确保世界一流的科研手段和研究试验设备。第五,为鼓励知识创新和创造创造,大学和研究机构都要实行聘任制,公开竞聘,竞争上岗。在科研经费和个人待遇方面,要根据知识创新和创造创造的实际业绩,优先分配研究费和奖金,采取多种有效的鼓励方式。第六,在发挥大学和科研机构作用的根底上,推动产学合作,开展共同研究。大学和科研机构要向社会开放,主动介绍、宣传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与社会的交流和沟通。第七,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论文和专利检索系统并实现联网化,为科研提供方便的信息效劳,使研究人员通过电子图书馆、专利信息网、文献数据库等途径,充分掌握和利用现有的专利情报。2.加强企业研究开发。企业是生产第一线,有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在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首先要提高企业对研究开发的认识,真正把确立独立自主技术优势视为企业经营成败和未来开展的关键。其次,在提高认识的根底上,促使大中型企业普遍建立和健全研究开发机构,扩大研究开发队伍,提高研究开发人员素质。第三,不断提高研究开发费占企业销售额的比重,力争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第四,根据企业现状和未来开展的需要,把引进技术和自主技术结合起来,把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技术创新结合起来,把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结合起来,努力开发出领先世界水平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第五,改革企业的奖金分配制度,采取多种方式,进一步强化鼓励研究开发的鼓励机制。〔二〕促进知识产权的活用1.促进大学、科研机构知识产权的转让和流通。大学和科研机构不仅要创造创造出更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而且还应该主动把其科研成果推向社会。为此,首先要进一步健全和开展技术市场,推动和扩大技术的有偿转让和有偿效劳。其次,对技术转让的收入合理分配,重点鼓励集体和个人的积极性。第三,鼓励大学、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创办风险企业,直接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第四,通过产学合作,促进研究成果向企业的转让和产业化。2.促进企业知识产权的转让和流通。首先,要提高经营者意识,使其真正把知识产权作为企业竞争力的源泉,从企业经营战略的高度,充分利用现有的知识产权,创造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其次,鼓励大企业用不了的专利向社会开放,以便中小企业、风险企业和个人有效地运用知识产权。第三,对于现在还未充分利用的个人的创造创造,也要设法促进知识产权的顺利流通和充分利用。〔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1.建立方便高效的专利审查制度。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形势下,专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