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化学(河北A卷)(全解全析)_第1页
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化学(河北A卷)(全解全析)_第2页
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化学(河北A卷)(全解全析)_第3页
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化学(河北A卷)(全解全析)_第4页
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化学(河北A卷)(全解全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高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化学•全解全析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

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Li7C12N14O16Na23Mg24Al27Si28S32

Fe56Co59Cu64Y89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对于铁合金的记载很早,在《天工开物》中“凡铁分生、熟,出炉未炒则生,既炒则熟。生

熟相和,炼成则钢。”体现了我国很早就已将不同碳含量的铁合金进行了区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铁的含碳量比熟铁低B.生铁变为熟铁是物理变化

C.钢的含碳量越高,硬度越小D.合金钢与碳素钢的组织结构不同

【答案】D

【详解】

A.生铁的含碳量比熟铁高,故A错误:

B.生铁变为熟铁涉及到炼钢过程的一系列化学变化,故B错误;

C.钢的含碳量越高,硬度越大,故C错误;

D.合金钢也叫特种钢,是在碳素钢里适量地加入一种或几种合金元素,使钢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

从而使钢具有各种特殊性能,故D正确;

故选D。

2.某有机化合物M是一种药物的合成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该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不

正确的是

CH,

^COOC2H5

A.化学物M的分子式为CI8H22O3

B.化合物M中含有二种含氧官能团

C.每个M分子中最多有10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D.该有机物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水解反应

【答案】C

【解析】

A.由结构简式可知,化学物M的分子式为C18H22O3,故A项正确;

B.根据结构简式可知,化合物M中含有默基和酯基两种含氧官能团,故B项正确;

C.苯环为平面型分子,碳碳双键相连的碳原子共平面,则每个M分子中最多有12个碳原子处于

同一平面,故C项错误;

D.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和酯基,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水解反应,故D项正确;

答案选C。

3.2021年10月160,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

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这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六次飞行。下列叙述错误的

A.火箭箭体采用的高强度新型钛合金结构属于金属材料

B.航天员航天服上的橡胶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二氧化硅是飞船搭载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核心材料

D.航天员手臂“延长器”——操纵棒中的碳纤维材料属于新型材料

【答案】C

【解析】

A.合金具有金属特性,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A正确;

B.橡胶含有碳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为几万到几千万,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B正确;

C.单质硅是太阳能电池板的核心材料,故C错误;

D.碳纤维主要成分是碳,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正确;

选C。

4.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22.4LNH3含有的中子数为7NA

B.常温下lLpH=13的Ba(OH)2溶液中OH的数目为0.2NA

C.将50mLi2moi/L盐酸与足量Mt!。?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D.56gC3H6和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8NA

【答案】D

【解析】

A.常温下,不能使用V,“=22.4L/mol计算22.4LNW的物质的量,故无法计算22.4LNH3所含有的

中子数,A错误;

B.pH=13的Ba(OH)2溶液中,c(OH)=0.1mol/L,n(OH)-().1mol/LxIL=0.1mol,即该溶液中0代的

数目为O.INA,B错误;

A

C.n(HCl)=0.05Lx12mol/L=0.6mol,根据化学方程式MnC)2+4HCI(浓)=MnCl2+CLT+2H2。可知,0.6mol

HC1完全参加反应可转移0.3mol电子,但实际上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浓度逐渐减小,反应停止,

故反应中转移电子数小于0.3M,C错误;

56g

D.C3H6和C4H8的最简式都是CH2,可以将混合气体看成是由CH2构成的,则n(CH)=,,,,=4mol.

21/4g/mol

n(H)=2x4mol=8mol,故该混合气体中氢原子数目为8M,D正确;

故选D。

5.我校化学组(部分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BCD

【答案】B

【解析】

A.利用浓硫酸与铜片反应制二氧化硫时需要加热,该装置未加热,所以不反应,选项A错误;

B.利用稀硝酸与铜丝反应制备NO,且NO不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选项B正确;

C.不能在容量瓶中直接溶解固体,选项C错误;

D.此法制备的乙块气体中含有H2s等还原性气体,所以可以使滨水褪色的不一定是乙焕,选项D

错误;

答案选B。

6.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查德威克用a粒子(即氢核:He)轰击某金属原子[X发现了中子,该核

反应还可得到了戈Y,核反应方程式为;He+2X-^Y+;n,其中X、Y的L能层上的电子数之

比为1:2。下列叙述错误

A.[X原子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相等B.X的氢氧化物与A1(OH)3的性质相似

C.Y有多种不同的含氧酸D.非金属性:X<Y

【答案】A

【详解】

根据核反应方程式为;He+>T用Y+),可知M=2+Z,2M+1=4+A,其中X、Y的L能层上的电

子数之比为1:2,则1X为:Be,2丫为

A.pi为:Be,质子数为4,质量数为9,中子数为9-4=5,中子数与质子数不相等,A错误;

B.根据对角线规则,Be(OH)2与AI(OH)3的性质相似,它们都具有两性氢氧化物的性质,B正确;

C.Y为C,C有多种含氧酸,如H2co3、H2c2O4等,C正确;

D.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大,则元素的非金属性:X(Be)<Y(C),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o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氧化镁和氮化镁

B.浓H2so4具有强吸水性,能吸收糖类化合物中的水分并使其炭化

C.加热Nai与浓H3P04混合物可制备HL说明H3Po4比HI酸性强

D.向浓HNO3中插入红热的炭,产生红棕色气体,说明炭可与浓HNO3反应生成NO2

【答案】A

【详解】

A.镁非常活泼,在空气中燃烧可和氮气、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和氮化镁,A正确;

B.浓H2s04能吸收糖类化合物中的水分并使其炭化,是其脱水性的体现,B错误:

C.浓H3P。4为难挥发性酸,加热Nai与浓H3P。4混合物可制备HI,是难挥发性酸制取挥发性酸,

C错误;

D.向浓HNCh中插入红热的炭,产生红棕色气体,也可能是硝酸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气体,D

错误。

故选A»

8.磷化氢(PH3)是一种在空气中能自燃的剧毒气体,可通过以下流程制取:

-9„过依

4NaOH;,液

K»,SO.小出

溶液-----:—。•乩PO、

11J*反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H『C)2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B.流程中有两处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C.该过程需要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D.分解反应生成HF。」和P&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答案】A

【解析】

白磷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PFh和NaHzPCh溶液,NaH2PCh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生成H3PCh,H3PO2为一元弱酸,发生分解反应生成PH3和H3Po4。

A.H3PO2为一元弱酸,NaHzPCh为正盐,只能与酸反应,A错误;

B.白磷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3P02分解生成PH3和H3PO4,这两个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是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

C.P%在空气中能自燃,整个过程中有PH3生成,故需要在无氧条件下进行,C正确;

D.H3P中P元素为+1价.H3P和PH3中P元素分别为+5和-3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规律,反

应生成H3PO4和P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正确;

故选Ao

9.M0H是一种一元弱碱,25℃时,在20.0mL0.1mol-L'MOH溶液中滴加0.1mol盐酸VmL,

混合溶液的pH与1g吸)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MOH)

7.0010.75pH

A.x=3.75

B.a点时,V=10.0mL

C.25℃时,MOH的电离常数Kb的数量级为IO"

D.V=20.0mL时,溶液存在关系:2c(H+)+c(M+)=c(MOH)+2c(OH)+c(C『)

【答案】B

【解析】

c(M+)

由图可知,点时pH=10.75,故c(OH)=10-3.25,当电=0,故c(M+)=c(MOH),

c(MOH)

C(M)C(OH)

(

c(MOH)

A-由分析知Kb=10代当pH=7时,c(OHH(P,则湍^叱,故x=3.75,A项正确;

B.当V=10.()mL,若不考虑电离和水解,则溶液中溶质为c(MOH)=c(MCl),由于M+的水解程度和

c(M+)

MOH的电离程度不同,则c(MOH),c(MCl),故怆/,八条工。,B项错误;

C.由分析知Kb=.M)<(0〃)=10375,故MOH的电离常数Kb数量级为10-4,c项正确;

bc(MOH)

D.当V=20.0mL时,由电荷守恒可知:c(H+)+c(M+)=c(OH)+c(Cl),由质子守恒可知:c(H+)=c(OH)+

c(MOH),用电荷守恒与质子守恒相加即可得到2c(H+)+c(M+)=c(MOH)+2c(OH)+c(Cl),D项正确;

答案选B。

10.已知A、B、C、D、E是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1,且A、B、

C、D可形成化合物X如图2,C与E同主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D均可与C形成常见的两种二元化合物

B.简单离子的半径:E>D>C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E>B

D.化合物X在低温更加稳定

【答案】B

【解析】

根据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A是第一周期元素,B、C是第二周期元素,C、D是第三周期

元素,A是H元素;根据A、B,C、D形成化合物X的结构图,B能形成4个共价键,B是C元

素;C能形成2个共价键,C是O元素;D能形成+1价阳离子,D是Na元素,O与E同主族,E

是S元素,以此来解析;

A.H与O能形成化合物H2O、H2O2,Na与O能形成化合物NazO、Na2O2,C与O能形成化合物

CO、CO2,A正确;

B.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简单离子的半径:S2>O2>Na\

B错误;

C.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s>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酸性H2sC)4>H2co3,C正确;

D.X为Na2co3比02,H2O2受热易分解,Na2co3易与酸反应,化合物X在低温的碱性溶液中更加

稳定,D正确;

故选Bo

11.ZnS是一种重要的光导体材料。如图是ZnS的某种晶胞沿z轴方向在xy平面的投影,原子旁标

注的数字是该原子位于z轴上的高度(部分相同位置的原子未标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OZn2+

0或apm

A.S2凋围等距且最近的S2一有6个

B.基态Zn原子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30种

C.Zd+与S2-的最短距离为无apm

4

D.在第三周期中,比S元素第一电离能大的元素只有两种

【答案】C

【详解】

Q

A.根据投影图知,该晶体的晶胞结构为,由此可知该晶体中S:一周围等距且最近的

S2一有12个,故A错误:

B.Zn元素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Is22s22P63s23P63d">4s2,有30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15种空间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故B错误;

C.根据晶胞结构可知,ZM+与S2-的最短距离为体对角线的四分之一,为由apm,故C正确;

4

D.在第三周期中,比S元素笫一电离能大的元素有P、CLAr三种元素,故D错误;

故选:Co

12.某种电催化法以CoP、Ni2P为催化电极合成牌类化合物(RCN)和偶氮化合物(R-N=N-R),

装置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左侧电极的电势比右侧的高,且发生氧化反应

B.阴极发生反应:

NO2

+8e-+4H2O=+80H-

C.OH从右侧经过阴离子交换膜向左侧移动

D.每当合成得至UlmolRCN,同时合成lmolR-N=N—R

【答案】D

【详解】

A.右侧电极硝基苯发生还原反应,右侧为阴极、左侧为阳极,所以左侧电极的电势比右侧的高,

且发生氧化反应,故A正确;

B.右侧电极硝基苯发生还原反应,右侧为阴极,阴极发生反应为

C.右侧为阴极、左侧为阳极,OH-从右侧经过阴离子交换膜向左侧移动,故C正确;

D.阳极反应式为,R-CH2NH2-4e+4OH=R-CN+4H2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每当合成得到ImolRCN,

同时合成0.5molR-N=N-R,故D错误;

选D。

13.Cu—Ce—O*固溶体作为金属催化剂,能有效促进电化学还原,反应产生CPU和C2H4的中间体,

*co在催化剂表面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H,

ffiC2H4

对C>VP:

皖,OOH—COH•CH—C

M,do—COH<:

•c—cmfc./:CHJ-CHJU)

_____2T

2*CO-:

,CH—C'.:

*CH2—CH

au+iho

;,CHO

♦CHCOII

Cu-C^O,

A.制约CO?还原为C2H4反应速率的是*COH—COH一CH*—COH

B.*CH.QTCH4+0*只有化学键的形成

C.Cu-Ce-Ox固溶体催化剂对生成CH4有较高选择性

D.由*CO生成*OH的反应为*CO+5H+-5e=CH4+*OH

【答案】C

【详解】

A.能垒高的可以制约反应,由图知,制约CO?还原为C2H4反应速率的是CH*—COH—*C-COH,

A错误;

B.*CH3OTCH4+O*既有化学键的断裂、又有化学键的形成,B错误;

C.由图知,生成甲烷的历程中、活化能小,因此更容易生成甲烷、即Cu—Ce—固溶体催化剂

对生成CW有较高选择性,C正确;

D.由*。3生成CH4与*OH的反应为化合价降低、得电子、是还原反应,D错误;

答案选C。

14.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目的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

往装有铁钉的试管中加入3mL饱和氯化钠

钢铁的吸氧腐蚀出现蓝色沉淀,说明

溶液,充分反应后,取少量铁钉附近溶液于

A

过程有Fe”生成有Fe,生成

另一支试管中,滴加1滴K31Fe(CN)6]溶液

产生砖红色沉淀,说

葡萄糖分子中含向2mL10%的CuS04溶液中滴入5滴5%

B明葡萄糖分子中含

有醛基溶液,再加入葡萄糖溶液,加热

NaOH2mL有醛基

试管中的溶液紫色

澳乙烷可以发生将溟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产生的

C褪去,说明溪乙烷发

消去反应气体通入盛有酸性高镭酸钾溶液的试管中

生消去反应

测定碳酸氢钠加向装有NaHCO、固体的试管中,滴入几滴

温度计示数略有上

D水过程中的热量水,振荡,将温度计插入其中,观察温度计

升,说明该过程放热

变化示数变化

A.AB.BC.CD.D

【答案】A

【详解】

A.钢铁的吸氧腐蚀过程中产生的Fe?+可用K3[Fe(CN%]溶液检验,出现蓝色沉淀,说明有Fe?+生

成,故A正确;

B.新制氢氧化铜的配制需要碱过量,应向2mLi()%的NaOH溶液中滴入5滴5%CuSC>4溶液,再加

入2mL葡萄糖溶液,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故B错误;

C.乙醇易挥发,溪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中有乙醇蒸气,乙醇具有还原性,也

能使酸性高钵酸钾溶液褪色,影响乙烯的检验,故C错误;

D.碳酸氢钠固体中滴入几滴水的过程是吸热过程,现象和结论错误,故D错误;

故选Ao

二、非选择题:共58分。

15.(14分)纯品氯化钠可用于食品、制药、氯碱工业等许多领域。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进行从

海水提取纯品氯化钠的实验。海水中主要离子及浓度见下表:

离子crNa+Mg2*so:Ca2+K+

浓度(xlO-3mol/L)54646853.328.110.49.97

磁力授伴器

回答下列问题。

(1)盛放BaCb溶液的仪器名称为,球形冷凝管的出水管为(填“a”或"b”)。

(2)在95℃下对30mL海水混合物进行加热搅拌,同时缓慢滴加约2mLimolLiBaCL溶液,力"热

lOmin后取下,确定沉淀完全的实验方法是,能否用CaCL代替BaCL

做沉淀剂(填“能”或“否

(3)减压过滤(第一次)出泥沙与BaSCU,减压过滤的主要优点是(写一条)。

(4)加热滤液至沸,分别加入2mLSmol.L'NaOH溶液和2mL饱和Na2cCh溶液,lOmin后减压过

滤(第二次)。进行两次过滤而不是合并一次过滤的主要目的是:①防止泥沙溶于NaOH溶液;②防

止发生沉淀转化:(写出离子方程式)。工业上不宜选择用Ba(OH)2

同时除去Mg2+和SO--,可能的合理考虑是(双选)。

A.Ba(OH)2比较贵B.Ba(OH)2的溶解度比较低

C.Ba(OH)2属于二元强碱D.SO:恰好沉淀完全时、Mg2+不能完全沉淀

(5)在滤液中滴加2moi4/盐酸,直至溶液pH在2〜3之间,搅拌。有人认为调节溶液酸碱性呈

中性即可,这样做的后果是«

(6)据下图分析,将调节pH后的溶液转移至蒸发皿中,小火加热,再经、,乙醇

洗涤,干燥,得到纯品氯化钠。

【答案】

(1)恒压滴液漏斗b

(2)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BaCh溶液,若不再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完全,反之则反否

(3)分离速率快,固液分离彻底,分离效率高

(4)BaS04(s)+C0^(aq).'BaCO3(s)+SO;-(aq)AD

(5)导致CO;未除干净,最终所得产品中含有碳酸氢钠或者碳酸钠

(6)蒸发结晶趁热过滤

【解析】

本题为实验题,模拟工业匕从海水中获得粗盐,并对其进行分离和提纯,先向海水混合物中加入氯

化钢溶液,过滤分离出硫酸饮和泥沙,在向滤液1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和Na2c03溶液,再进行

二次过滤,过滤出氢氧化镁和碳酸钙、碳酸锹沉淀,向滤液2中加入稀盐酸至pH到2~3之间即盐

酸适当过量,除去过量的NaOH和Na2co3,然后蒸发结晶,趁热过滤,用乙醇洗涤,干燥,据此

分析解题。

(1)由题干实验装置图可知,盛放BaCL溶液的仪器名称为恒压滴液漏斗,球形冷凝管中冷却水应

该下进上出,以提高冷凝效果,故球形冷凝管中的出水管为b,故答案为:恒压滴液漏斗;b;

(2)在95℃下对30mL海水混合物进行加热搅拌,同时缓慢滴加约2mLimolUBaCb溶液,加热

lOmin后取下,确定沉淀完全的实验方法是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BaCL溶液,若不再产生白色

沉淀,则沉淀完全,由于CaSCh是微溶物,若用CaCL代替BaCL做沉淀剂,则使SO:沉淀不完全,

即SO:不能完全除去,故不能用CaCb代替BaCb做沉淀剂,故答案为: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

BaCL溶液,若不再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完全,反之则反;否:

(3)与普通过滤相比,减压过滤具有分离速率快,固液分离彻底,分离效率高的优点,故答案为:

分离速率快,固液分离彻底,分离效率高;

(4)加热滤液至沸,分别加入2mL3moiL-NaOH溶液和2mL饱和Na2cCh溶液,lOmin后减压过

滤(第二次),进行两次过滤而不是合并一次过滤即先过滤出泥沙和BaSO4,再过滤出Mg(0H)2和

BaCCh、CaCCh等,其主要目的是:①由于泥沙中的SiCh等能与NaOH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硅酸盐,

引入新的杂质,则能防止泥沙溶于NaOH溶液:②防止发生沉淀转化即BaSCX,转化为BaCCh,导致

硫酸根除不干净,该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BaSO4(s)+C。:(叫).'BaCOKsHSOraq),

A.由于Ba(OH”比较贵,工业生成中需考虑生成成本,原料的价格是工业生成中必须考虑的因素,

A符合题意;

B.Ba(OH”的溶解度虽然比较低,但能溶于水中,足以沉淀镁离子和硫酸根,B不合题意;

C.沉淀镁离子和硫酸根与几元碱无关,故Ba(0H)2属于.元强碱不属于工业生成考虑的问题,C

不合题意;

D.己知Ksp(BaSO4)=l.lxl0」。,Ksp[Mg(OH)2]=1.6xl0i2,且溶液中的Mg2+浓度和SOj浓度不同,

可能导致当SO;恰好沉淀完全时,Mg2+不能完全沉淀,这也是工业生产中需要考虑的因素,D符

合题意;

故答案为:BaSO4(s)+C(*(aq).BaCCh(s)+SO:(aq);AD;

(5)由分析可知,二次过滤之后的滤液中主要含有过量的OH-和CO;,己知NaHCCh溶液显弱碱

性,碳酸显弱酸,则若调节pH值呈中性,则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氢钠和碳酸,导致CO;未除干净,

最终所得产品中含有碳酸氢钠或者碳酸钠,故答案为:导致CO;未除干净,最终所得产品中含有碳

酸氢钠或者碳酸钠:

(6)由即干图示可知,KC1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明显,而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将调

节pH后的溶液转移至蒸发皿中,小火加热,再经蒸发结晶、趁热过滤,乙醇洗涤,干燥,得到纯

品氯化钠,故答案为:蒸发结晶;趁热过滤。

16.(15分)合理处理金属垃圾既可以保护环境又可以节约资源。利用废旧镀锡铜线制备胆研并回

收锡的流程如下:

已知:SM+容易水解。

回答下列问题:

(1)加快“脱锡”速率的措施有(写出一点)。“操作I"包含、、过滤、

洗涤、干燥。

(2)“脱锡”过程中加入少量稀硫酸调控溶液pH,其目的是;硫酸铜浓度与脱

锡率的关系如图所示,当浓度大于120g时,脱锡率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98c

«

95'—一-----一—1------------(

0SO120150250

CuSO$浓度/糖L”)

(3)“脱锡液”中含有的离子主要为Cu2+、SM+、H+、SO:',以石墨为电极,通过控制溶液pH、电

解时电压,可以依次回收铜、锡。电解时阳极反应式为:当阴

极出现的现象时,说明电解回收锡结束。

(4)“脱锡渣”溶于硫酸的离子方程式为。

(5)称量纯净的胆帆2.50g进行热重分析,实验测得胆研的热重曲线如图所示。贝I120℃时所得固

体的化学式为。

【答案】

(1)研碎、搅拌、适当提高温度(答出一点即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2)抑制S#+水解置换反应速率加快,生成的铜粉快速增多,铜粉附着在铜线的表面,将未反

应的锡包裹起来,从而导致锡浸出率下降

+

(3)2H2。-4e』O2?+4H或4OH-4e-=0分+2H2O气泡产生

+2+

(4)2CU+O2+4H=2CU+2H2O

(5)CUSO4H2O

【解析】

本题是一道由废旧镀锡铜线制备胆机的工业流程题,首先用硫酸铜溶液溶解铜线上的锡,得到脱锡

液和脱锡渣,对脱锡液处理得到单质铜和锡,对脱锡渣处理得到单质胆帆,以此解题。

(1)从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考虑,加快“脱锡”速率的措施有研碎、搅拌、适当提高温度(答出一点

即可);“操作I”是从滤液中获得胆矶的过程,胆机中有结晶水,故“操作I”包含蒸发浓缩、冷却结

晶;

(2)根据已知信息S*+容易水解,故加入少量稀硫酸调控溶液pH,其目的是抑制SM+水解;铜离

子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但是当浓度过大时,析出的铜覆盖在导线表面,从而影响反应,故脱

锡率下降的原因是:置换反应速率加快,生成的铜粉快速增多,铜粉附着在铜线的表面,将未反应

的锡包裹起来,从而导致锡浸出率下降;

(3)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水电离的氢氧根离子失去电子生成氧气,电极方程式为:2H9-4e-=O?T+

4H+或40H-4e=O2f+2H20;在阴极铜离子和锡离子分步得到电子,从而得到其单质,当它们反

应完毕后水电离的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氨气,此时会有气泡生成,故当阴极出现气泡产生的现象时,

说明电解回收锡结束:

(4)“脱锡渣”的主要成分是单质铜,在硫酸和氧气的作用下生成硫酸铜,离子方程式为:2Cu+Ch+4H+

2+

=2CU+2H2O:

(5)设120℃时固体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2.50:250=1.78:M,M=178,故120℃时固体物质的

成分为:CUSO4H20O

17.(14分)CO2是一种温室气体,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将CO2作为原料转化为有

用化学品,对实现碳中和及生态环境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I.工业上以CO?和NH3为原料合成尿素,在合成塔中存在如下转化:

气门2NHJ8)CO(s)H,O(g)

------------------------------2---------F------------------ft-----------------------

液加2NH.(I)COJI)

VJA

"M尸09.2kJ.moW.

NH,C(X>NII4(I)*AHJ(XI>*NII,CONH,(I)

A//2=l5.5Unwr'

(1)液相中,合成尿素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NH3(1)+CO2(1)=H2O(1)+NH2coNH2⑴△H=kJ/moU

(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H3(g)+CO2(g)=CO(NH2)2(s)+H2O(g)△H<0。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增大CCh的浓度,有利于NH3的转化率增大

B.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C.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时反应达平衡状态

D.充入He,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移动

II.可利用CCh和CH4催化制备合成气(CO、H2),在一定温度下容积为1L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

质的量CH4和CCh,加入Ni/AbCh使其发生反应:CH4(g)+CO2(g),2CO(g)+2H2(g)«

(3)反应达平衡后,平衡常数K=8I,此时测得c(CO)为3mol/L,则CFU的转化率为(保留2

位有效数字)。

(4)制备“合成气”反应历程分两步:

步骤反应正反应速率方程逆反应速率方程

Vi£=k2-C2(H2)

反应①CH4(g)•C(ads)+2H2(g)vjE=ki-c(CH4)

反应②viE=k3-C(CO2)va»=k4,c2(CO)

C(ads)+CO2(g)-2C0(g)

上述反应中C(ads)为吸附性活性炭,反应历程的能量图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反应速率快慢比较:反应①________反应②(填或"=”),请依据有效碰撞理论微观探

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o

②一定温度下,反应CH4(g)+CO2(g)<-2CO(g)+2H2(g)的平衡常数K=(用ki、k2,k3、

k4表示)。

(5)制备合成气(CO、H2)过程中发生副反应:CO2(g)+H2(g)-CO(g)+H2O(g)△H2=+41.0kJ/mol,

n(CO,)n(HJ

在刚性密闭容器中,进料比不六分别等于1.0、1.5、2.0,且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反应体系中,一舄

n(CH4)n(CO)

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n(CO))n(H)

随着进料比一蒲彳的增加,W2的值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其原因是______,

n(CHJn(CO)

【答案】

(1)-93.7

(2)AC

(3)60%

(4)<反应②活化能低,同条件下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多,有效碰撞几率大,速率

(5)减小随着投料比吃工的增加,n(CCh)增大,副反应平衡正向移动,导致n(CO)增多,

n(H2)减少,黑冷减少

【解析】

(1)根据盖斯定律:

2NH3(1)+CO2(1)^H2O(1)+NH2CONH2(1)AH=AHi+AH2=(-109.2+15.5)kJ/mol=-93.7kJ/moL故答案为:

-93.7;

(2)A.增大CO2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NH3的转化率增大,故A正确;

B.因为正反应是燧减的反应,即△5<(),根据△H-TaS<0可知,反应在低温下才能自发进行,

高温下是不能自发进行的,故B错误;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即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在改变,也即个组分的量不在改变,反应

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

D.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He,各物质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3)设充入CK和CO2物质的量都为xmol,列三段式:

()

CH49+CO2g=28®+2%

起始量/mol/LXX0°.K=C(CO)-C(HJ=冬=81,解

2

转化量/mol/L1.51.533C(CH4)C(CO2)(X-1.5)

平衡量/mol/Lx-1.5x-1.533

得x=2.5mol,CH4的转化率为心㈣xl(X)%=60%;

2.5mol

(4)①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反应②活化能低,同条件下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多,有效碰撞

几率大,速率快,则反应速率:反应①〈反应②;

②一定温度下,反应到达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v(正尸匕《<21)*2«5)=丫(逆)=%(:«0)2*/;(112)2,K='则K=^^;

(5)可对比同一温度下,三条线的横坐标的大小,由图可知随着进料的增加,崂兴的

n^vrl4j

n(COJ

值减小,其原因是随着投料比不六的增加,n(C02)增大,副反应平衡正向移动,导致n(CO)增

多,n(H2)减少,喘^减少。

18.(15分)甲基效应可以显著改变药物分子的性质。药物分子后期甲基化研究过程中的一种分子

(G)可由丙烯(A)制得,合成路线如下:

,

已知:R-OH+R-CH2-X_碱>R-0-CH2-R'+HX

R-OH+II_碱>II+HC1

R"—C—ClR—O—C—R"

00

R-NH2+II—碱>||+HC1

R"—C—ClR—NH—C—R"

(R、R\R"可以是芳基,X为卤原子)

回答下列问题;

(1)A-B的反应类型为;F中含氧官能团有醛键、(填名称)。

(2)C-D的化学方程式为;G的结构简式为。

(3)碳原子上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因时,该碳称为手性碳。写出E的结构简式,用星号(*)标

出E中的手性碳。

(4)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化合物有组峰,与该物质互为同系物,分子式为C9H即0

的物质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OH—O

(5)以(如、°.为原料,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及相关信息合成,写

CIOI{

出能获得更多目标产物的较优合成路线(其他试剂任选)。

OHOil

(U;NBS^一。

【答案】

(1)取代反应羟基

(2)C1CHCH(OH)CH2CI+NaOH——>+NaCl+HO

2Cl2

或者HOCH2CHClCHCl+NaOH——>+NaCH-HO

2Cl2

(3)

(4)4

(5)

CH:Br

、碱、NaOH水溶液

NiOHA,

2RK'I

()

【解析】

本题是有机合成流程题,已知A为丙烯,其结构简式为:CH2=CHCH3,根据A到B的转化条件可

知,B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2C1,由B到C的转化条件并结合D额的结构简式和C到D的转化

条件可知,C的结构简式为:C1CH2cH(OH)CH2cl或者HOCH2cHe1CH2cL由F的结构简式和G

NH

O

的分子式并结合已知信息可知,G的结构简式为:,(5)由题干流程图转化信

息可知,CHMr和0..发生类似于题干流程中D到E的反应生成O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