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人民版必修3)_第1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人民版必修3)_第2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人民版必修3)_第3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人民版必修3)_第4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人民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专题复习【考点要求】1、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孔子与老子的思想;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形成)2、汉代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兴办太学和其他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3、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4、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知识网络】儒家思想在不同时期的历史地位及其原因时期春秋战国秦朝西汉宋明时期明清之际维新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北洋军阀时期新文化运动时期特征创立与发展受压制完善与独尊转型与成熟批判与继承被利用遭批判尊孔复古全盘否定历史地位受冷落遭压制正统思想巩固主体地位焕发生机宣传变法的手段受冲击尊重统治地位动摇原因是否顺应了时代发展及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重难点突破】1、孔子思想是如何体现人文精神的?(1)“仁"的思想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提倡人文精神提供宽松的社会环境;(2)“礼”强调社会成员承担相应权利和义务,有利于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3)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优先考虑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4)“有教无类”等教育主张,保证了教育发展,推动了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2、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差异(1)产生的历史条件①政治中国:封建制度虽然走向衰落,封建专制却空前强化;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欧洲:已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壮大.②经济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欧洲: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③文化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欧洲:文艺复兴使资产阶级文化迅速传播,为启蒙运动奠基.(2)内容差异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提倡注重实际,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但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欧洲:启蒙运动批判封建制度,并为之设立了一套政治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3)影响不同:中国: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对后世的反封建斗争起到了一定影响。欧洲:启蒙运动则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对亚洲革命运动也起了一定作用。3、归纳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主要特点,为什么中国的民主批判思想没能实现社会的转型?(1)特点:①反传统、反教条;②反对封建专制统治;③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④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⑤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2)原因:①经济:资本主义萌芽脆弱、发展缓慢,使早期民主思想缺乏有力的物质基础;②政治:专制集权制度压抑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③思想文化:礼教纲常,文化专制,阻碍早期民主思想的传播;缺乏思想文化基础。④国人风貌:人们深受礼教毒害,迷信愚昧,难以接受新思想,缺乏群众基础。【巩固练习】1、(12分)下表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四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组别材料结论春秋战国组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为政》古代中国有尊师的传统。两汉组建元五年,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免除其本人徭役赋税)。太常择民年十八以上仪装端正者,补博士弟子。一岁皆辄课(课考试),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置于郡国掌书办的小吏)掌故;其高弟可以为郎中,太常籍奏。-—班固《汉书·儒林传序》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两宋组材料一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朱子语类》卷四十材料二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槐堂诸儒学案·朱先生泰卿》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明清组李贽原籍河南,元朝以后迁来福建①.是明末杰出的思想家和进步史学家②。李贽的进步思想首先表现在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他认为,千百年来“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事非耳”③。这就是说,人们对是非的评论,本来没有固定的标准,衡量的标准随着社会前进而发展变化④。他提出了:“穿衣吃饭,即是人论物理”⑤。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⑥。李贽的思想是反映当时社会需要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请回答:(1)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一组是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的?你认为应修改成怎样的结论,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2分)(2)根据两汉组展示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学兴办对我国古代官僚政治的影响。(3分)(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说明其“新"在何处?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对“理”的不同理解,导致了他们在治学方法上的分歧,根据两宋组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者存治学方法上的区别。(3分)(4)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历史观点和历史评价.明清组的材料中划线的部分,哪些属于史料、哪些属于史料解释,请写出序号。(2分)根据明清组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核心。(2分)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9年陈大齐发表了《北京高小女生道德意识之调查》。其中问“古人中你最佩服的人是谁?"学生们的回答是(按选数多少排列):孔子(97人)、颜回(33人)、花木兰(11人)、岳飞(9人)……材料二今恶西法者见六经古史之无明文,不察其是非损益而概屏之,如诋洋操为非,而不能用古法练必胜之兵;诋铁舰为费,而不能用民船为海防之策,是自塞也。自塞者,令人固蔽傲慢,自陷危亡,略知西法者又概取经典所言而傅会之,以为此皆中学所已有。如但诩借根方为东来法,而东习算学,但矜火器为元太祖征西域所遗,而不讲制造枪炮,是自欺也。自欺者,令人空言争胜,不求实事.溺于西法者甚或取中西之学而糅杂之,以为中西无别,如谓《春秋》即是公法,孔教合于耶苏,是自扰也。自扰者,令人眩惑狂易,丧其所守。综此三蔽,皆由不观其通。……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弟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汔机,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张之洞《劝学篇·设学》材料三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1898年6月)材料四孔教和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富屯张(勋)、康(有为)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掊(注:pǒu抨击)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陈独秀《复辟与尊孔》材料五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开办情况表(截止得到2006年9月)地区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数量(单位:所)31412763-—中国教育新闻网请回答:(1)材料一高小女生最佩服的人中,孔子为何居首?(4分)(2)概括指出材料二中张之洞的主要观点。反映这一观点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什么?(2分)(3)材料三中康有为对待传统儒学的态度是什么?指出其主要意图。(3分)(4)据材料四,指出陈独秀对传统儒学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态度在当时的进步作用。(4分)简要分析该时期儒学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5)材料五中孔子学院在全球开办的原因是什么?(2分)1、(1)春秋战国组.(1分)修改:以德治民。(1分)(2)将学校教育与政府官员选拔结合起来;打破了以往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冲击了世卿世禄制):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3分)(3)把理和儒家传统道德结合起来(或把儒家传统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1分)理学:“格物致知”;心学:“致良知”、“知行合一”。(2分)(4)史料:③⑤(1分);史料解释④(1分)。核心:追求个性解放,反对君主专制.(2分)2、(1)原因:①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对后世影响巨大;②女性受伦理道德教育深;③传统思想仍占主导地位;④新文化运动影响仅局限在知识阶层.⑤孔子是教育的先师。(2)观点;中体西用(1分)实践:洋务运动(1分)(3)态度;利用儒家思想(1分)意图;宣传维新思想;减少变法阻力.(2分)(4)态度:全盘否定传统儒学。(1分)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