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献学之文献校勘 历史文献学教学课件_第1页
历史文献学之文献校勘 历史文献学教学课件_第2页
历史文献学之文献校勘 历史文献学教学课件_第3页
历史文献学之文献校勘 历史文献学教学课件_第4页
历史文献学之文献校勘 历史文献学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献校勘主要还是古籍校勘,其他近代以

来新加入文献领域的内容,如出土简帛、

文书档案等,在校勘方面也仍要使用传统

的古籍校勘方法。

■这种校勘,自二刘父子以来,经过二千多

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规范。

■一、古籍的错误

■[、古籍的致误

■后勘的[的是恢复作者原稿的本来面貌。古籍与

今天的出版物不同,一是除个别明人和少数清人

著作尚有原稿,绝大多数原稿都没能流传下来,

而书籍文字正误的标准,是相对于作者原稿而言,

越接近原稿越善,没有原稿,就不可能如同今天

出版社的做法,利用原稿来校对;二是流传下来

的古籍一般是刻本或抄本,还有少量活字本,但

不论刻本或活字本,差错都远远超过今天的出版

物,而抄本在传抄过程中,抄错的现象就更多

■三是古籍流传至今,一种书往往会有多种刻本或

抄本等不同版本,各种版本之间也往往会存在文

字歧异出入、甚至内容多少繁简都会不同。胡适

说:“校勘之学起于文件传写的不易避免错误。

文件越古,传写的次数越多。校勘学的任务是要

改正这些传写的错误,恢复一个文件的本来面目,

或使他和原本相差最微。”(《校勘学方法论》)

这种在流传过程中,由于传抄、刊亥I)、排印等复

制手段的采用造成的难以避免的错误,即前人概

括的所谓误、衍、脱、倒问题,是古籍中常见的

主要问题。

-2、古籍的错误类型

■即前人概括出的“误”、“衍”、“脱”、“倒”,每类略举几个有

代表性的例子。

■(1)误(讹)

■是古籍中最常见的错误。自有书籍以来,只要经过复制,无论是抄写、

雕版、活字排印、电脑输入,均会产生这类错误,前人所说“无书不

错”、“无错不成衣”,应该说有一定道理。先秦时代已有,典型的

一个例子出《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

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日:'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

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古文中豕与亥极近。《抱朴子内篇》卷一九《遐览》:“书字人知之,

犹尚写之多误,故谚云:‘书三写,鱼成青,虚成虎。'此之谓也。”

也就是后来形容书中误字常说的鲁鱼豕亥拓出典。

■致误出于多种原因,前人总结,主要有几种类型,与汉字本身特点有

关。

■形近而误

■汉字是表形文字,有大量的字字形相近,很容易

发生笔误,造成混淆,前引《吕氏春秋》和《抱

朴子》,都是因形近而误。是古书致误的最主要

原因之一。再举一例,旧本《文选》所收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首句“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

拜言”,宋人吴仁杰谓:“牛当作先,字之误也。

《淮南书》曰:'越王勾践亲执戈为吴王先马

走。'”(《两汉刊误补遗》卷七《太史公》条)

“先马走”意为后世的所谓“马前卒”,可备一

说。

・偏旁部首是汉字的基本成分,形近而误出于偏旁

者占相当大比例。《史记•殷本纪》:“于是纣乃

重刑辟,有炮烙之法。”清代学者段玉裁、王念

孙根据前人引用《汉书》旧本以及《史记索隐》、

《荀子》杨掠注、《周礼》郑玄注、《吕氏春

秋》、《列女传》、《韩非子》等书,确定烙是

格字之误,炮格是在铜格下架火,使罪人在上面

走的一种酷刑(卢文弓召《钟山札记》卷二《炮格》

条;《读书杂志・史记第一•殷本纪・炮格》条)。

金文琴:2朝赣—

;■字辔的基他隼误;;;;;;'

■汉字的字体历代多有变化,先后产生使用过甲骨文、金文、

篆、隶、行、草、楷,历代还有异体、俗写,今天有简体

繁体等等,古今字体的不同往往也会导致发生错误。

■《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三年:“西北斥逐匈奴,……

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陶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

人。”王念孙说:“陶山之名不见于各史志。陶当为除,

隶书二字形相似,故隙讹陶。”并举出《水经注》有关记

载为证。(《读书杂志・史记第一•秦史皇本纪•陶山》条)

这虽是讲隶书字形相近的例子,实际各种古代使用的各种

字体,后代发生变化都会产生这类错误。

■如《战国策・赵策》:“夫用百万之众,攻

战逾岁,未见一城也。”王念孙云:“见

当为兄寸。兄寸,古得字,形与见相近,

因讹为见。”又举出下句“今不用兵而得

城七十”及《史记・赵世家》“未得一城”为

证(《读书杂志・战国策第二•赵,未见一城》

条)。这是古今字写法不同造成的。

■书籍长期流传或保管不善,会有损坏,另过去书

籍主要依靠雕版印刷复制,而书版经过长期使用

后也会有残损,因此会有所谓坏字。也是致误的

一个原茵。

■《战卤策:宋策》:“宋康王指天笞地,.・・・・・骂国

老谏曰。”宋人鲍彪注时改“谏曰”为“谏臣”C

王念孙曰:"'曰'与'臣’形声俱不相近,若

本是臣字,无缘误为曰。考《太平御览・人事部》

引此作‘骂国老谏者'。《贾子・春秋》篇、《新

序•杂事》篇,并作‘骂国老之谏者'。则旧本

'曰'字乃'者'字脱去上半耳。”(《读书杂

志・战国策第三•宋,骂国老谏曰》条)

■古代汉字的使用并无规范,随意性很大,尤其是

在民间。元明建阳书坊所刻通俗文学类书籍中,

就大量使用简笔别体字。敦煌文书更典型,其中

存在大量的这方面问题。今人潘重规总结为“字

形无定,偏旁无定,繁简无定,行草无定,通假

无定,标点无定等条例”。还举出一些例子:字

形无定,如雨两不分,人入不分;偏旁无定,如

木才不分,小巾不分;等等。碑刻中也存在同样

问题,因此近代以来,有人专门做过碑别字的整

理工作。

■有的错误是现代才出现的。

■建国以来,推广简化字,又造成了一些新的问题,

这些年来,不断有人指出。黄永年先生《古籍整

理概论》就举出繁体字排印本《道咸以来朝野杂

记》“皇上出至乾清宫门罩之下,居中而立,所谓

当事也”,当事是当宁之误,引用《礼记・曲礼》:

“天子当宁而立。”《尔雅・释宫》:“门屏之间

谓之宁。”整理者不知本不是一字,当作简体字

改成事。属于简繁字辨误方面及不懂古代名物制

度造成的错误。

■当代电脑技术用于文字录入排版,又出现

一些新的致误因素。有简繁字转换的问题。

另外各种输入法,也会造成前代未见过的

错误。如国、男,在五笔字型输入法下分

别击键一次二次,大、磊,分别击键二次

三次,原、帮,五笔分别是dr、dt,是相邻

键,名、句分别是qk、qkd,句加了误别码,

都是五笔编码相近而误,以后的校记中可

能会有某某输入法编码近而误。

■音同音近而误

■汉字有大量的同音字近音字,本身就很容易出错,

而古人又有通假的习惯,即借用同音字近音字来

替代某字,也是古书出错或造成不解、误解的一

个重要原因。

■《论衡•案书》:“韩非著书,李私采以言事;杨

子云作《太玄》,侯铺子随而宣之。”孙诒让谓:

“'私'当作'斯'。”(《札逢》卷九)这是

音同而误。

■《礼记・大学》:“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

命也。”郑玄注:“‘命'读为'慢',声之误

也。“

■误改而误

■由于古书流传年深月久,后人不明古字古

义古音等原因,有时会按照个人的理解随

意改动原文,也是造成古书错误的原因之

一,历代学者多有指出。如顾炎武说:

“至于近日,镜qin本盛行,而凡先秦以下

之书,率臆轻改,不复见其旧为某,则古

人之音亡而文亦亡,其尤可叹也。”

(《亭林文集》卷四《答李子德书》)

■《战国策・赵策》:“鲁连见辛垣衍,辛垣衍曰:'吾视

居此围城之中者,皆有求于平原君也。今吾视先生之玉貌,

非有求于平原君者,曷为久居若围城之中而不去也?”王

念孙曰:“鲍据上文及《史记・鲁仲连传》改,改'若'

为'此',(元)吴(师道校注)云:‘若‘疑'居'字

衍。”王氏认为:“鲍之改,吴之疑,皆非也。若犹此

也。”并举《公羊传》隐四年、庄四年、《论语・公冶长》

等,证实此义,说:“古字兼有数义,后人不能遍识,或

改之,或删之,而古义浸亡矣。”(《读书杂志・战国策

第二•赵・久居若围城之中》条)

-古书致误的原因还有一些,如因上下文、因注文、因避讳

等等原因造成的错误。

■(2)衍

■也是古书中常见的错误。即多字多句,凡是原稿

中无而在传写刊刻中误增的文字,称为衍字、衍

文,也叫羡文。一般衍一字较多见,也有衍数字、

成句甚至几句的情况。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杨雄以靡丽之赋,劝

百风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

乎?”司马迁是西汉前期人,扬雄是西汉末人,

远在司马迁之后,司马迁如何能引扬雄的话,显

然有误。前人指出,这一段出自《汉书词马相如

传》末赞语,是后人将这一段话加到了《史记》

中。这是成段的衍文。

■造成衍文,主要以下几方面原因。

■叫似丽衍;;;;;;;;;

■与上述形近致误属同类。俞檄《古书疑义

举例》卷五《两字形似而衍例》列举了若

干,如《墨子・天志》下篇:“而况有逾人

之墙垣,担zh白(取)格人之子女者乎?”指出

“'担'字衍文,'格人之子女'与‘逾

人之墙垣'相对成文,'担'即'垣'字

之误而衍者。”

■另也有字残字坏而衍

■因字义同而衍

■《古书疑义举例》卷五《两字义同而衍例》:“古书有两

字同义而误衍者。盖古书未有笺注,学者守其师说,口相

传受,遂以训诂之字误入正文。”并举例:《国语・晋

语》:“若无天乎云?若有天,吾必胜之。”王念孙校此

句说:“'若无天乎云'文不成义,且与上下二句不相联

属。'云'字当在下文'若'字下,而以'若无天乎'为

一句,'若云有天'为一句。”俞檄更认为王说虽有理,

但不完全。引用古本说,原文是“若无天乎?若云天,吾

必胜之”。并引《广雅•释诂》:“云,有也。”又引

《公羊传》为证“云”即“有”义,辨明“云天”就是

“有天”,此句属云有二字同义而误衍,传写又误倒。

■因不明文义而衍

■《战国策・赵策》:“士为知己者死,女为

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ft矣。”王念孙

根据《文选・报任少卿书》无“之ff”二字,

并根据文义推论,“后人以下文多言知伯

报臃,故加'之臃'二字。”(《读书杂

志,战国策第二,赵•报知氏之傩》条)

■另还有不明词义、不明句读而衍等情况,

致误原因基本一样。

■注文误入正文而衍

■古书中注文多为文内夹注,以大小字区别,极容

易混入正文,这也是古书出现衍文的一个重要原

因。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六《后汉书注搀入正

文》条指出,“《郭太传》(范晔父名泰,避家

讳改泰为太)‘初太始至南州'以下七十四字,

本章怀注引谢承《后汉书》之文,今误作大字,

混入正文。予尝见南宋本及明嘉靖己酉福建本皆

不误。蔚宗书避家讳,于此传前后皆称林宗字,

不应忽尔称名。且其事已载《黄宪传》,毋庸重

出也。“

■另批"者旁记之文有时也会成为衍文。

■因误据他书而衍

■《史记・曹相国世家》:“北救东阿。”王

念孙根据《索隐》出“北救阿”三字,注

“阿即东阿也”和《正义》注“今济州东

阿也”,指出:“正文内无'东'字甚

明。”认为:“‘阿'上本无'东'字,

一此后人依《汉书》加之也。”;

■止匕外,还有误据本文、误据他篇而衍,也

属同类型的错误。

■(3)脱

■古书在流传过程中,由于某些自然或人为原因,

会产生缺文漏字,称为脱文,也是常见错误之一。

■因原书缺损而脱

■是造成古籍脱文的主要因素。如《魏书・礼志》

《乐志》《刑罚志》有脱叶,陈垣先生据《册府

元龟》引文补其阙。由于《北史》的流行,《北

齐书》在宋代即有残缺,清人钱大昕《廿二史考

异》卷三一《北齐书・神武帝纪》条考订,原书五

十卷仅存十八卷,是正史中缺损最严重者,今本

为后人据《北史》等书重补。

■因重文而脱

■古人遇重复的文字语句即重文,习惯用

“一一”来表示,很容易脱去,因而造成

脱文。《列子・仲尼》篇:“孤犊未尝有母,

非孤犊也。”文义不通。俞槌认为,“因

两'有母'字相连,误脱其一。”并引

《庄子・天下》篇《释文》为证。

■因上下文而脱

■往往是由于传抄造成的,如文中相邻或相

近之处有同样的文字,很容易看错,致使

脱漏部分文字。这在今天仍是造成文字脱

落的重要原因。

■正文误入注文而脱

■与前述注文误入正文而衍的情况相反。;

《淮南子・说林》:“疾雷破石,阴阳相

薄。”注:“自然之势。”王念孙指出:

“‘自然之势'四字,乃是正文,非注文,

言疾雷破石,此阴阳相薄,自然之势也。”

并以《太平御览•火部》所引此句四字正在

正文内为证。

■因误删文字而脱

■有时读书者、传抄者或刊刻者由于种种原

因,如不明词义、不懂文义、不识疑难字、

不通校勘等等,为了使文从字顺,往往会

有意删去书中文字,有时也是出于其他某

种考虑,如避讳等,也会删字,因而造成

脱文。

■《大戴礼记噌子立事》篇:“君子既学之,患其

不博也;既博之,患其不习也;既习之,患其无

知也;既知之,患其不能行也;既能行之,贵其

能让也。”王念孙指出:“‘贵其能让也',本

作’患其不能以让也'。篇内五'患',其文义

相承,此句不当独异。‘患'与'贵'上半相似,

因讹而为‘贵'。后人不得其解,因删去'不'

字'以'字耳。”并引《群书治要》、《说苑・说

丛》引《曾子》为证。这是既误又脱,这种复合

性错误也是非常常见的。

■(4)倒

■古籍中文字语句出现前后颠倒,也是常见错误。这种颠倒,

有的出于无心,有的是前人校改时将不应乙正的改错了,

是为妄乙。

■因上下字句关联而倒

■上下文字相连或相隔不远,传抄者很容易因疏忽造成相互

颠倒。

■《国语・周语》:“若贪陵之人来而盈其愿,是不赏善

也。”王念孙指出:“‘不赏善'《左传》成十三年《正

义》引作‘赏不善',是也。贪陵之人,不善之人也,而

如其愿以予之,则是赏不善也。今本‘赏''不'二字倒

转,则义不可通。”这是二字相连而倒。另外虽不相连,

但相距甚近,也易造成误倒。语句也会因此发生误倒。

■因错简错叶而倒

■早期的书,以竹木简作为书写材料,如编

连的带子断掉,重新编连时很容易也现错

位,纸作为文字载体,尤其是雕版印刷发

明后,书成为册叶装,如装订散开,重装

时也会发生类似问题。这样也会造成内容

的颠倒。这种错简错叶以及其他文字较多、

距离较远的倒文造成的内容错位,校勘学

上统称之为“错简”。

■《汉书・百官公卿表》:地节三年,“七月

壬辰,大司马(霍)禹下狱要斩。”王念

孙据《宣帝纪》、《外戚表》、《五行志》

及《汉纪》、《通鉴》记载诛禹事皆在四

年,认为“此十二字,当在四年下。‘七

月'二字与上文相复,则其为四年可知。”

(《读书杂志・汉书第三•百官公卿表,错简

十二字》条)

■这类错误,历代皆有,今天仍可能出现。

■因不明词义文义乙正而倒

■《汉书・魏豹田偏韩王信传》:“愿君留意臣之计,

必不为二子所禽矣。”王念孙指出:“‘必不为

二子所禽矣'本作'不(句),必为二子所禽

矣。'不与否同,言若不用臣之计,则必为二子

所禽也。《史记》作‘否,必为二子所禽矣'是

其证。”并说是后人不懂断句,而改“不必”为

“必不”(《读书杂志・汉书第八•魏豹田储韩王

信传•必不为二子所禽矣》条)。

■另外,不懂古代修辞手法、假借字、字音等,也

往往会造成同类错误。

■因误乙正而倒

■如所读之书文字语句有误、衍、脱、倒等错误,为了读通

而妄加乙正,又会造成新的误倒。《大戴礼记・帝系》篇:

“颛顼娶于滕氏,滕氏奔之子,谓之女禄。”王念孙云:

“此文当作'颛顼娶于滕奔氏,滕奔氏之子,谓之女禄。'

今本上‘滕奔氏‘脱'奔'字,下‘滕奔氏''奔’字又

倒在‘氏‘字下。"是因为上‘奔'字脱而造成后人误乙。

如不明古书体例而见他书文句顺序不同而加以乙正,也会

造成倒文。

■上述只是择其要者。校勘就是针对这些情况,所做的一项

学术性很强的工作。关键是能够发现能够指出,进一步并

能运用校勘学的原则和方法加以订正,通过校勘,确实能

够为人提供一个尽量接近原稿的可信版本。

■二、校勘学的基本方法——校法四例

■1、前人的校勘方法与“校法四例”的产生

■校勘起源久远,但进行系统总结为原则方法,是清代以来

之事。比较有名的是章学诚《校摊通义》。尤其是清末吐

德辉《藏书十约》,概括为“死校”和“活校”两种方法:

“死校者,据此本以校彼本,一行几字钩乙如其书,一点

一画,照录而不改,虽有误字,必存原本,顾千里广圻、

黄莞圃丕烈所刻之书是也;活校者,以群书所引,改其误

字,补其阙文,又或错举他刻,择善而从,别为丛书,板

归一式,卢抱经文弓召、孙渊如星衍所刻之书是也。”当然

作为校勘方法,前人一直使用,但明确归纳为这样的原则

方法,是一个进步。但这种归纳总结,仍相当粗率。真正

做出科学总结、从而成为一个指导性的学科学说,是陈垣

先生“校法四例”的提出。

■清末沈家本校刻《元典章》,民国初陈垣据故宫

臧元刻本及元抄本等其他几个抄本共六个本子校

沈刻本,校出沈刻本讹误一万二千余条,写成

《元典章校补》十卷(札记六卷、阙文三卷、表

格一卷),又从一万二千余条讹误中,“籀其十

之一以为之例,而疏释之”,是为《元典章校补

释例》六卷。目的很明确,就是想要“于此得一

代语言特例,并古籍窜乱通弊,比彭叔夏之《文

苑英华辨证》,尚欲更进一层。”(自序)

■建国后1959年改名为《校勘学释例》重印,在《重印

后记》中说:“余昔为同学讲校勘学,要举例说明,欲广

引群书则检对不易,欲单引一书,则例子不多。例子多就

是错误多,错误多未必是好书,未必是重要的书,要找一

本好而又重要又错误多的书,莫如沈刻《元典

章》,”“最适合为校勘学的反面教材,一展卷而错误诸

例悉备矣。”《释例》前五卷列举误例,共五大类四十二

小类,第六卷校例,是全书的重点所在,即校勘学的原则,

其中的“校法四例”,是作者总结出的校勘学的四种基本

方法,现已得到学界的公认,其理论成就不仅远过前人,

而且成为后代遵循的原则方法。

■2、、底本与对校本

■校勘的一个必要前提,是选择好底本。常使用的

几个概念需要有所了解。首先是“底本”,底本

是校勘时选用为主的本子,再用种种方法对这个

本子进行校勘处理,这个本子就是校勘用的底本。

一般情况下也可叫“工作本”。选择底本要尽量

选用善本。这里说的善本是指校勘精审的本子,

还有一个用法,是指有收藏价值的版本,是文物

性善本,留待讲版本时再说。选定底本之后,还

应考虑选用对校本的问题。对校本就是用来校勘

底本的同书其他不同的版本。

■选择底本和对校本,都会遇到祖本的问题,

祖本是指某书多种传本中,有渊源关系的

各本中,最早的那个本子。如果可供选择

的对校本较多,对于这些本子还要进一步

甄选,各个本子之间有何关系,即所谓渊

源递嬉,一般应选择出自不同渊源的本子,

同源之本,一般不会提供较多校勘方面的

信息,只要先择祖本或与祖本关系最近的

本子即可,否则很可能只是增加了不必要

的重复工作。

■可供对校之本不止一个时,往往在各个校本之间,

还需选择确定主校本和参校本,主校本,顾名思

义,就是用来为主校勘的对校之本,主校本原则

上应选用与底本不同渊源的本子,如果可用来对

校之本有若干个,而其中不同渊源之本又不止一

个,主校本也可能不止一个。参校本,一般是指

主校本之外其他用来对校之本,可以选用某些与

底本出入不大的本子作为参校本。一般来说,对

校本应主要考虑旧本、足本、校勘较精之本。底

本及对校本的选择,涉及到版本学范畴。

■3、校法四例

■(1)、对校

■就是在底本确定以后,用同一部书其他不同的版本来校勘。

《校勘学释例》“校法四例”:“对校法,即以同书之祖

本或别本对读,遇不同之处,则注于其旁。刘向《别录》

所谓‘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者,即此法

也。”这是讲基本方法。又讲了这种方法的优点以及局限:

“此法最简便,最稳当,纯属机械法。其主旨在校异同,

不校是非,故其短处在不负责任,虽祖本或别本有讹,亦

照式录之;而其长处则在不参己见,得此校本,可知祖本

或别本之本来面目。故凡校一书,必须先用对校法,然后

再用其他校法。”相当于前人说的“死校。

■这里讲“凡校一书,必须先用对校法”,可知对

校应是校勘的第一步。陈垣从两个方面举例来说

明对校的重要性。一是“有非对校不知其误者,

以其文义表面上无误可疑也”,就是说只从底本

本身,看不出错误,但用他本对校,错误就暴露

出来了,如沈刻本“元关本钱二十定”似无错误,

但元刻本作“二千定”,是形近而误;二是“有

知其误,非对校无以知为何误者”,是说只从底

本本身,虽能看出错误,但不知为什么错,只有

通过对校,才能找出致误的原因,如沈刻本“每

月五十五日”,显然有误,但误在哪里,却说不

上。用元刻本对校,作“每五月十五日”,是上

下字关联而倒。

■所谓校异同,不校是非,也就是前人所说的死校,主要是

为了存真。前人这样做,有一定的道理,从前珍善之本多

在一些个人藏家手中,想要一见十分不易,一旦到手,总

想尽量照原样留下一个副本,往往是明知有误,也照录不

误,使对校本的面目能尽可能保留在底本上。我们今天从

事校勘与前人不同,一般不是为了收藏,重点也不是要研

究底本和对校本之间有多少异同,而是为了学术,为了校

出一部在文字语句上较少错误的新善本来,另外,现在善

本一般是在图书馆,一些重要善本、罕见珍希之本有许多

已有影印本,留真的需要也不如古人那样迫切,所以不必

过分拘泥于仅校异同,不校是非。

■(2)、本校

■是用一部书的本身进行校勘。“校法四例”:1

“本校法者,以本书前后互证,而抉摘其异同,

则知其中之谬误。吴缜之《新唐书纠谬》、汪辉

祖之《元史本证》,即用此法。此法于未得祖本

或别本以前,最宜用之。予于《元典章》曾以纲

目校目录,以目录校书,以书校表,以正集校新

集,得其节目讹误者若干条。至于字句之间,则

徇览上下文义,近而数叶,远而数卷,属词比事,

牛氐悟自见,不必尽据异本也。”

■就是用同书前后互证,找出其中思想内容上、语气文句上、

文词字句上的差异,从而发现并改正错误。

■同一部书,尤其是出于一人之手者,在思想内容和语言文

句上应该互有联系,风格一致,这是本校的基本依据。因

此可以利用相同的词汇文句相互参校,假如不合,则应怀

疑有误。《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邱,而娶

于西陵之女。”王念孙校曰:“西陵下脱氏字。下有昌意

娶蜀山氏女,帝罂娶陈锋氏女,皆有氏字。”又举《太平

御览・皇王部》《皇亲部》所引均有氏字为证。前边一步

用的就是本校法。再如骈文喜用排比对偶,句式、词性均

应对称,如不合则肯定有误。

■使用本校需要注意,古籍有时并不是出于一人之手,尤其

先秦古籍,大多经历了一个时期,成于多人,如经书,多

存在这种情况,《周易》,卦辞爻辞与传肯定不是同时同

一人所作;《尚书》今文与伪古文不待言,即使今文也有

古代与后人拟作之别;《诗经》本来来源就不同,当然不

会出于一时一人;《礼记》是战国至秦汉时人论礼的文章

和有关礼的资料的汇编,也不会出于一手。至于原本认为

一人的著作,也存在这种情况,如《论语》,即使本身前

十篇与后十篇文字风格出有明显差异;《荀子》真伪杂糅;

《庄子》除内篇篇目整齐可认为出于一手,外篇、杂篇也

非出自一手,等等。

此外,史书又有史源问题,如资料来源不同其内容和文字

出现歧异在所难免,古人修史常承用旧文,不予做统一文

字之类的改动工作,如《史记》,就有不尽一致处,有的

是因为承用旧文,而更有一个原因,本来就是成于父子二

人之手,其父子至少在学术思想上就不完全一致。班固

《汉书》,武帝以前多用《史记》,本无改动,今本《汉

书》文字比《史记》简洁,据吕思勉先生说法,是后人传

抄所致,因《汉书》读者多,广经传抄,一些无关文义的

虚词等往往被省略,武帝以后才是班固的文字,与前一部

分文风不一致,并不能作为本校的依据。唐代以前,史书

多有此类情况,因此前后不一致是正常的只是到宋代以后,

修史者才注意到文字风格的统一协调,但对记载的歧异,

并未强求划一。

■当然,如果是陈垣说到的如《元典章》那种情况,目录与

正文不一致,定文与表不一致等,可以据正,但一定娈反

分是原书作者之误还是传抄刊刻之误,如属前者,仅需在

校记中指明即可,不可轻易改动正文,因为校勘只是尽可

能接近原本,而不是代原作者修改文章。

■本校法与对校相比,对校勘者的要求更高,要掌握另外若

干相关知识,古代文学如诗文赋,语言学如音韵文字训诂

古人习语表达方式,史学如典章制度人名地名,古代思想

学术如思想流派学术源流,等等,这样才能发现并校正错

误。在利用本校方法从事校勘时,应特别谨慎从事,避免

因校勘不慎,又造成新的讹误。

■(3)、他校

■不是用本书,而是用其他有关的书进行校勘。“校法四

例”:“他校法者,以他书校本书。凡其书有采自前人者,

可以前人之书校之,有为后人所引用者,可以后人之书校

之,其史料有为同时之书所并载者,可以同时之书校之。

此等校法,范围较广,用力较劳,而有时非此不能证明其

讹误。丁国钧之《晋书校文》、岑(建功)之《旧唐书校

勘记》,皆此法也。”

■这里将他人之书分作前人之书、后人之书、同时之书。古

书常有相互转引,如类书、诗文选本、前人旧注等,虽不

是同书,但这些相关文字可以用作校勘材料。

■如《晋书・食货志》记载田制的一段文字:“男子一人占

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其外,丁男课田五十亩,丁女二

十亩,次丁男半之,女则不课。”根据南北朝到初唐的田

制,课田应在占田之内,“其外”的规定,显然不合理,

而且田数过大。《通典・食货门》引用此文时,作“其丁

男课田”,显然是正确的,而后世传本《晋书》之“外”

字,应属衍文。这虽是利用后世之书,但与用前人之书、

同时之书的道理是相通的。

■使用他校,需要对目录学有相当的掌握。需要知道准备校

勘的古籍中引用前人之书、后人之书、同时之书的大概情

况,大致有哪些可以利用来他校。

■尤其需要注意类书和旧注,在使用他校时有特殊作用。类

书是分类的资料汇编,宋代以前的早期类书中引用的大量

古籍今已失传,可用于辑佚,没有失传的在文句上也往往

与今传本不同,有时比今本正确,清代学者十分注意利用

类书来校勘,如《艺文类聚》、《北堂书钞》、《白氏六

帖》、《太平御览》,以及虽不是类书但有同样作用的

《太平广记》、《太平寰宇记》等,从前引王念孙《读书

杂志》所举的例子可见一斑。与古类书有同样作用的还有

几部有名的古籍旧注,如《三国志》裴注、《世说新语》

梁刘孝标注、《水经注》、《文选》唐李善注等,这些注

引书极多,前人也常用来他校现存古籍。

■在使用他校时,需特别注意,因为古人引书不谨

严,不像今人引书要一仍原书,不能改动,而古

人引书时为行文方便,常会改动原文,有时是凭

记忆引书,只及大意,文字出入就更大;再有今

人引书如遇关系不大的文字省略时要加省略号,

而古人则不是如此,至近代有学者仍是如此,如

陈寅恪作“某书略曰"以示对原书有所省略,而

陈垣则不作任何区别。还有前人引书不一定都是

使用善本,引文有些地方可能比要校勘的本子好,

但未必处处都比传本高明。

■由于上述原因,因此在使用他校时,一般只能用

于校专有名词、专门术语以及关键性的字句,但

也是择善而从,判断不了是非,在校记中列出。

至于行文方面有出入、虚词或有或无,不可据改,

也不必出校,文字有增减也不必过于认真,本书

引文有缺略不一定是本书有脱文,不必据他书引

文补足,本书引文比他书有增多也不一定是本书

有衍文,不必据删。一般来说这类情况甚至不必

出校记,否则繁不胜繁,出不胜出。

另外,在校史部书时,可以尤其注意利用同时之书,因为

在编纂史书时,所用的很多原始文献如诏令、奏议以及其

他的文书档案可以被几种书共同采用,如修两《唐书》若

干志中的记载与《大唐六典》、《通典》、《唐会要》、

《册府元龟》就往往是同源,可以互校,但还是以校专门

名词术语,以及年月日等为主,行文上的差异可以从宽,

就是这些地方校出异同,一般也只需在校记中指出即可,

而不要轻易改动原文,因为有可能是修书者的错误,我们

今天不能确指哪些错误是流传过程中造成的,哪些是原书

作者的,而从事校勘中是要校出一个尽量符合原作者稿本

面目的本子,而不是替古人改书。就是发现原书中明显的

错误还是应遵循这样的原则。

II

'

S

(交—

、—

lr

在4制)勃时,根据个人学识进行推理来校订错误“校法

“,。

四阿,段玉裁曰,校书之难非照本改字不讹不漏

.

.其,

之福・定非之难:,所谓校法也古据

异是理。遇无本可,

或金本互而无所适从之时则用此此通识

则,须法。法须

为力否,卤莽灭裂以不误为误而愈甚最

者法,,纠矣。故

高妙此最危险者此法数”又举纷昕校昌

大少,亦小汉主

h

T

书事避见筮心封胡忆:本取现厂诩看区怀

章网子

怀能后宋本&1明嘉福建实是将

后和靖正,证之实廿太史

{

引谢承{汉书的小成文又“今

所>注错:是

考得。氏良二始

丹>中精谓某当作某后古本证往往

者,中,段7玉

}

服先生之思为可及经学王1父子

庶不。之法、之

>只

裁几焉^章校敢用于最

)亦之若元典之理

,易,

显然见错误。而已非有确证不敢借口理校而凭臆见

也,,,,

.

'

。.,

■使用理校,需要注意:一是有接近原稿的

古本可据时,当然要依据古本,而不能舍

弃古本而片面强调理校;二是在实在找不

到古本,只有几种非古本可利用对校,而

又无法决定是非,无所适从时,或根本没

有别本可供对校时,则只能采用本校、他

校或理校,如果本校、他校也无法采用,

更是只能依赖理校,是万不得已的办法,

总比明明看出有问题却罢手不校为好。

■如何在理校中避免发生“以不误为误”,据陈垣先生的经

验,一是不能“卤莽灭裂”,即态度一定要谨严,一定要

小心从事;二是要有所谓“通识”。陈垣先生所举二王父

子、段玉裁都是考据大师,当然具有通识,对我们来说,

这种通识应包含两个层次:一是从事文史工作应具备的常

识,二是各种有关的知识,如钱大昕怀疑通行本《后汉

书・郭太传》末七十四字为衍文,举出了四个理由:“蔚

宗避其父名,篇中前后,皆称林宗,即它传亦然,此独书

其名,一疑也;且其事已载《黄宪传》,不当重出,二疑

也;叔度(黄宪)书字而不书姓,三疑也;前云’于是名

震京师‘,此又云'以是名震天下',词意重沓,四疑

也。”(《廿二史考异》卷一二)其中第一疑关系到史学

上的避讳知识,第二第三疑关系到古代修史体例,第四疑

关系到文理,、都是常识之外的专门知识。由此可见,采用

理校法的要求之|WjO

■4、从事校勘的基本要求

■从刘向刘歆父子以来,久已形成规范。

■首先是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不是略具一般

文史知识者即可承担。如刘向第一次大规模整理

国家藏书时,即由刘向、任宏、尹咸、李柱国等

学有所长术有专精的学者专家分别负责各方面的

图籍整理工作,以后历代无不如此。对于一项具

体的文献整理工作,也需要对需要整理校勘的对

象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同时还需要掌握有关的专

业知识和技能。

■涉及到的有关专门知识,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语言文学。就是说要通文理,要有一定的文

学修养,能够读懂古人的文章,才能从文理方面

发现问题。如古人行文,为了加强表达效果,往

往使用对偶排比的手法,如连续排比对偶的句子,

某一句不对偶不排比,则极可能有误。清代学者

经常使用此方法。对于骈文尤其有用,只要音节

不合,句式不对称,就可以肯定有错。古代诗词

也有特定要求,诗要讲押韵,是平水韵,格律诗

还要讲平仄,要讲对仗,词要讲词牌,句数字数、

平仄用韵都有规定,如果不合,就有问题,需要

理校。还要有一定的文字音韵训诂知识

■由于汉字的字体历代多有变化,先后产生使用过

甲骨文、金文、篆、隶、行、草、楷,历代还有

异体、俗写,今天有简体繁体等等,古今字体的

不同往往也会导致发生错误,如能具备一定的文

字学知识,就能使用理校的方法校出错误,如王

念孙校《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三年:“西北斥

逐匈奴,.……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陶山、北

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时,认为:“陶山之

名不见于各史志。陶当为P会,隶书陶字或作,

除字或作,二形相似,故隙讹陶。”又用他校

的办法,举出《水经注》有关记载为证(《读书

杂志・史记第一•秦始皇本纪•陶山》条)。

■二是经传诸子。古代的经传是读书人的必

读之书,古人著作中引用经传之处举不胜

举,如能比较熟悉《十三经》,对于理校

会很有帮助,尤其是《周易》、《尚书》、

《诗经》、《礼记》、《左传》、《论

语》,更为古人所常用。先秦诸子也为古

人所常用,其中的《老子》、《庄子》古

代文士喜读,在魏晋隋唐是很受重视,

《经典释文》中与经书并列,其语词典故

也常被使用,也应该熟悉。

■三是史学。古籍中常会牵扯到各个朝代的职官、

地理以及其他制度,还常提到某些历史人物。比

如对于理校,这方面知识尤其应该具备,而且是

多多益善。如避讳制度,古籍中常见讳字,有的

是当时作者为避当代所谓圣讳,有的是后来人为

避所处时代讳字而改,需要利用理校知识判断,

前者是作者原稿的问题,一般不要回改,而后者

需要要回改。有些史书如能熟读,对于校勘也会

有帮助,如《史记》、《汉书》古人熟悉的程度

不在经传之下,也常在行文中使用其中的语词典

故。

■止匕外,其他各种知识,如目录学金石学,

在遇到古籍中提到前代的书名、碑刻名时,

如这方面的知识比较丰富,就能发现文字

错讹并进而加以校勘。有关各种专门学问

且的知识,也各有用途,也是多多益善。

■从事校勘,往往需要几种校法,互相配合,

熟练使用,方能校出高水平的校本。

■其次是需要按照校勘工作规范,认真做好准备工

作。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