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一:戊戌维新运动1背景1)甲午战败,《马关条约》刺激了民族危亡意识。2)公车上书拉开维新运动序幕。3)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为维新变法提供理论依据4)帝后矛盾。2.过程(1)1898年6月11日,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书。(2)9月21日,慈禧囚禁光绪,康梁逃亡。(3)戊成六君子被杀。(4)除京师大学堂,改革措施被废。3.评价1)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2)推动新思想传播。3)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4)但守旧势力强大。5)维新派无可靠社会基础,无严密的组织,将希望于无实权皇帝,必然失败。二:义和团运动1.背景1)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2)教民与当地民众的冲突,反洋教斗争3)自然灾害。4)高层政治斗争。2.过程1)义和团运动在山东、直隶兴起,扶清灭洋2)山东巡抚毓贤抚,袁世凯剿。3)1900年,八国出兵镇压义和团。4)清政府对外宣战。5)清政府镇压义和团。3.评价1)有强烈反帝爱国倾向。2)有明显盲目排外行为。3)无先进阶级领导,充斥愚昧迷信,不能救中国。4)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三、八国联军侵华1.1900年6月10日,英国西摩尔率领,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在廊坊被阻击,退回。2.6月中旬,列强攻陷大沽炮台,进攻天津。3.6月21日,慈禧向各国宣战。4.7月14日,天津陷落。5.8月中旬,北京陷落,慈禧和光绪仓皇出逃。6.慈禧下令绞杀义和团。7.指定奕劻、李鸿章议和。8.八国联军烧杀抢掠,俄国侵占中国东北。9.南方各省与英美“东南互保”,中央权威削弱。四、辛丑条约1.签订(1)1901年,(2)英美法德俄日奥意西荷比。2.内容1)惩办相关官员。2)赔款,白银4.5亿两,39年还清。3)东交民巷划为使馆区,中国人不能住,外国人派兵保护。4)拆除大沽等炮台,各国可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军。5)禁止华北科举5年。6)禁止成立反帝组织。3.评价1)中国近代史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最多的条约2)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衰败。3)破坏了中国主权完整。4)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半封社会。拓展·百日维新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教等各个方面但维新派原先提出的设议院、定宪法等君主立宪主张并未被提及·“扶清”便于争取官军的支持,但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表明义和团对清政府的反动本质缺乏清醒的认识。“灭洋”具有反帝爱国性质,但带有育目排外的色彩,表明义和团对帝国主义也缺之科学的认识•义和团运动虽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但其显示的强硬的民族主义力量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得逞•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都承担起反封建反侵咯的双重革命任务,但大平天国运动主要是反封建,义和团运动主要是反帝。•东南互保:1900年慈禧大后向八国宣战后,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闽浙总督许应聧、山东巡抚袁世凯等人,在东南各省违抗“支持义和团”的命令,与各参战国达成协议,称东南互保,他们的理由是清廷的宣战诏书是义和团“矫诏”。是义和团胁持朝廷所下的“乱命”。东南互保,是清末各地官方实力派人物首次公然聚众反抗朝廷,慈禧事后不但不敢处罚他们,甚至还表扬他们老成谋国,反映清政府中央权威衰落。此事件虽使河北、山西以外的地区得以免受战乱波及,但同时清廷治下各省及各实力人物由此开始军阀化。·清政府开始沦为列强的附庸与工具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完全沦为列强的走狗和工具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洲;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庚子之乱史学上又把义和國运动称庚子之乱、庚子拳乱等,因为1900年用中国天干地支纪年法是庚子年。·庚子赔款留学生:1908年美国同意向中国退还剩余庚子赔款,该退款用于资助中国派造学生过美留学。为落实美国提出的庚款兴学计划,1909年成立肄业馆,辛亥革命后改为“清华学校,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将清华学校易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庚子赔款的学生中人才辈出,如胡适,赵元任(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竺可桢、金岳霖(中国逻辑学第一人)、叶企孙(中国物理学一代宗师)、茅以升、吴有训、周培源、钱学森、杨振宁、汤用彤、吴宓、侯德榜等。后英国等其他国家效仿,也产生了如钱钟书、钱伟长、钱三强、童第周等大师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表为陈独秀不同时期对义和团的评价。据此可知(
)1918年1924年产生义和团这怪物,原因在于:第一道教,第二佛教,第三孔教,第四以儒释道为精神的中国戏剧,第五“仇视新学妄自尊大之守旧党”。——摘编自《克林德碑》,《新青年》第5卷第5期他们只看见义和团排外,他们不看见义和团排外所以发生之原因——鸦片战争以来全中国所受外国军队、外交官、教士之欺压的血腥与怨气!——《我们对于义和团两个错误的观念》,《向导》第81期A.实物史料的价值高于文献史料 B.口述史料应与学术研究相结合C.多方史料互证可确认历史事实 D.时代背景可能影响撰述者认识2.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刊登《西学书目表》,著录近代以来译书约300种(见下表)。该书出版后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不断有人续作。这一做法(
)西学13类算学、重学、电学、化学、声学、光学、汽学、天学、地学、全体学、动植物学、医学、图学西政10类史志、官制、学制、法律、农政、矿政、工政、商政、兵政、船政杂类5类游记、报章、格致、西人议论之书、无可归类之书A.开启了西学东渐思潮 B.沿袭了中体西用思想C.促进了维新思想传播 D.提出了民主科学口号3.1894年,郑观应写成《盛世危言》一书。其主张“欲攘外,亟需自强,必先自富;欲自富;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尊重道德,改良政治”。据此可见(
)A.富强救国,实现近代化 B.改良政治,实行民主共和C.重视教育,实行八股文 D.实行商战,复兴朝贡贸易4.《时局图》问世于1898年。到1904年的数年间,漫画及其画题进行过多次修改,有的版本图中左上方有一首题诗。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在下面四个选项中,最贴近做这幅漫画题诗的是(
)A.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B.尧天到此日方中,万国强由法变通。惊喜天颜微一笑,百年前亦与华同。C.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今宜醒,莫待土分裂似瓜。D.旗翻光复照神州,虎踞龙蟠拥石头。但使江东王气在,共和民政自千秋。5.孙中山说:“当外国人劫掠了京城,亵渎了神明,皇权的威信扫地以尽……变革的时机就在成熟了。”据此判断,他认为造成“变革的时机就在成熟”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中法战争6.据统计,康有为在百日维新期间以自己名义及代他人草拟或授意他人所上的诸多奏折中,废八股为中心的文教改革建议最多,涉及政治制度变革的折子最少。而康有为最具宪政意义的主张,如“立开制度局”等内容在奏折中均未见踪影。这反映出戊戌变法A.严重损害士人群体利益 B.政治改良时机尚不成熟C.旨在维护皇权独尊地位 D.效仿西方改革流于形式7.1901年和1902年,梁启超先后发表《中国史叙论》《新史学》两篇文章,批评传统史学与国家、人民的事业毫无关系,主张为国民著史、为今人著史。梁启超呼吁“史界革命”,倡议建立新史学,强调历史研究“欲求进化之迹,必于人群”“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两篇文章为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B.史学观念变化一定程度体现当时社会变化C.用西方进化论完全否定中国传统儒家思想D.两篇文章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8.下表为晚清政府的海关情况。据此可知晚清时期时期清政府设立海关情况1854—1860年设置上海、广州、汕头3处海关1861—1895年增设福州、汉口、温州芜湖(安徽辖地)、蒙自(云南辖地)等12处海关1895年以后增设沙市(湖北辖地)、长沙、哈尔滨等15处海关A.中国贸易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洋务运动实现“富国”目标C.西方列强的侵略在不断深入 D.政府逐渐收回了关税自主权9.1881年,清廷开始通过电报对地方下达谕旨。某年清廷宣战上谕,被上海电报总局督办盛宣怀与南方督抚们商议后决定“廿六等日明旨二道……致碍东南大……飞饬各局,不准宣扬。”这反映了A.湘淮系官僚集团开始崛起 B.维新变法受到守旧派阻挠C.中央集权遭到了严重削弱 D.中枢行政机构发生了变化10.1903年,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面临退休。在几名英国候选人中选择其继任者时,赫德、英国外交部和清政府之间进行了博弈。最终清政府任命了赫德推荐的安格联为总税务司。这反映了A.清政府尚未成为列强统治中国工具B.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国力的衰微C.中国政府尝试收回部分关税自主权D.清政府利用列强之间矛盾维护主权11.日本驻北京公使馆官员中岛雄记述了戊戌变法期间清朝官员对变法措施和康有为等人的意见,“康氏之议论甚高,而不切合实际”,“康有为的官制改革案在士林中均不以为然”,而光绪帝为消除改革阻力“罢免六部堂官”,“则是把改革事业放在各种怨恨的漩涡之中”。以上材料所反映出的戊戌变法失败原因是①反对变革的守旧势力强大②权力集中在皇族手中③维新派操之过急激化矛盾④清政府改革中央机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下表是达尔文进化论学说在近代中国的传播。相关说法正确的是时间传播过程1895年严复发表《原强》简要介绍了达尔文学说,进化论自此传入中国1898年严复翻译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并以《天演论》为名正式出版。翻译过程中作者有所评论和发挥,他阐述了“优胜劣败、弱肉强存”也是人类社会的规律等思想,举国震动1904年邹容在《革命军》中言“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辛亥革命前后《天演论》发行了30多种版本20世纪20年代达尔文原著翻译出版,中国人对达尔文学说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①对进化论认识经历了曲折过程②进化论可以适用于整个人类社会③进化论适应了当时革命的需要④全部国民都能正确地认识进化论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③13.在近代中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从“维新”代替“洋务”再到革命取代改良,这一系列变化主要是由于A.“西学东渐”的深入 B.民族危机的加深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思想解放的推动14.有学者认为,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将条约关系推向新的阶段,中国的主权遭受空前的损害。条约中规定,“各国应分自主,当驻兵队护卫使馆,并各将使馆所在境界自行防守”。该条约后A.列强以打开中国市场为目的B.列强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C.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工具15.如图为列强侵华时“京师形势”的示意图。下列各项与图中所示对应正确的是A.“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B.“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C.“庚子年发生义和团……其勇锐之气疏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D.“国难日亟,东北四省沦亡之后,华北五省又在朝不保夕的危机之下了!”16.近代一不平等条约规定:“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按照诸国酌定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这些规定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便利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与控制C.使清廷面临割地、赔款、开埠的窘境D.刺激了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7.1885年有官员上书说:“设立上下议院,凡练兵筹饷各举,使斯民身居局中,悉其原委,而后兵可增,而不以为抽丁;饷可增,而不以为重敛。”清廷回复:“外洋以商务为重,上下均得其利,与中国政体迥殊,若仿其议院之制,无论扰乱政治之大患……其事断不能行,拟毋庸议”。分析以上材料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要素内容A上书人身份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B上书人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清政府态度固守传统君主专制制度D该事件背景维新变法走向政治实践A.A B.B C.C D.D18.1899年,梁启超提出:“欲国家之独立,不可不谋增进国民之识力。欲增进国民之识力,不可不谋转变国民之思想。”下列属于戊戌变法的措施并在日后发挥此作用的是A.编译《四洲志》 B.首次派遣留学生C.废除八股,改试策论 D.京师设立大学堂19.1901年6月,清廷正式向列强宣战,东南督抚随即与各参战国达成和平协议,并签订“上海租借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各国商民教士产业归南洋大臣……切实保护”等条款。这一现象(
)A.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障碍 B.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C.反映了政府以保境安民为要 D.体现了适应外交近代化的需要20.1895~1898年间,强学会、知耻学会、粤学会、保国会、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等纷纷成立。这些民间团体的出现表明(
)A.中央权力的下移 B.救亡路径的求新C.革命力量的发展 D.社会转型的完成二、材料分析题21.梁启超事迹展序号时间梁启超事迹(部分)①1895年4月,与康有为在北京发起著名的“公车上书”。8月,协助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开展变法运动的宣传组织工作②1896年与汪康年、黄遵宪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等政论性文章,呼吁变法图强③1898年3月,与康有为一起在北京建立保国会。6月,参与百日维新④1898年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12月,在横滨创办《清议报》,又著成《光绪圣德记》和《戊戌政变记》等,猛烈攻击清政府及慈禧太后,盛赞光绪帝⑤1902年2月,在日本创办《新民丛报》广泛介绍欧美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批判封建主义,揭露清王朝的黑暗⑥1904年死守保皇、君主立宪的主张,亲自出马与革命派展开大论战⑦1906年在东京成立政闻社,为清朝的立宪呐喊助威⑧1912年8月,成为民主党的领袖,企图在袁世凯政权下推行政党政治⑨1913年担任进步党理事。9月15日,进步党人熊希龄组织“第一流人才内阁”,梁启超出任司法总长⑩1915年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斥责袁世凯称帝。后又与蔡锷联合,共同发起了护国运动班里准备举行梁启超事迹展,依据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人物事迹展览首先要有前言,前言主要说明举办展览的目的。请简要写出本展览的前言。(2)本展览要分3段进行展示。请将材料中梁启超事迹分段,每段拟定一个主题,并写出该段所包括的事迹序号。(3)人物事迹展览要有结束语,主要内容是对所展览的人物进行评价。请写出评价梁启超的设计思路。三、论述题22.达尔文和进化论材料一1831—1836年达尔文航海图(1)运用以上资料,结合所学,为达尔文展板中“进化论的诞生”这个版块写一份解说词。(要求:多角度提取信息,分析全面,解释合理,不少于150字)材料二
严复首次系统地把达尔文的进化论介绍到国内。他认为,这条法则不仅适用于自然界,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动植如此,民人亦然。民人者,固动物之类”。在他看来,整个世界好比是一个庞大的竞争场所,善变者强盛,存在于世,不善变者不为环境所容,终究为人吞并,趋于灭亡。他告诉中国人民,处于列强争雄的时代,包括中国在内的落后民族要想摆脱“弱者先绝”的命运,必须“变今之俗”,改革现状,发愤图强,使自己成为强者,舍此没有第二种选择。——摘编自龚书铎主编《中国近代文化概论》(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你如何看待严复的上述主张?参考答案:1.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义和团运动时期。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18年还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宣扬新思想,主张推翻传统旧思想,因此对于带有中国传统旧文化色彩的义和团持反对态度;1924年进入国民革命时期,此时主张发动农民,因此对于农民阶级领导的义和团运动持支持态度。由此说明时代背景可能影响撰述者的认识,D项正确;材料中涉及的都是文献史料,没有实物史料,排除A项;材料内容强调的不是口述史料应该与学术研究相结合,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多方史料互证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2.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算学、电学、化学、光学、汽学、天学”“史志、官制、学制、法律、农政、矿政”“游记、报章、格致、西人议论之书”等信息可知,梁启超所编书目涉及类别众多,不论是政治还是经济、科技都包含在内,尤其是关于政治的内容促进了维新思想的传播,C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魏源等近代开眼看世界的人就已经开始提出学习西方,排除A项;梁启超作为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并非沿袭中体西用,排除B项;维新派没有提出民主科学的口号,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排除D项。故选C项。3.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4年(中国)。根据材料“欲攘外,亟需自强,必先自富,必首在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尊重道德”,说明中国需学习西方、创办新式学校,富强救国,实现近代化,A项正确;材料体现了改良政治的主张,但并未涉及实行“民主共和”体制,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重视教育,但未体现实行八股文,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发展工商业,并未体现复兴朝贡贸易,排除D项。故选A项。4.C【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时局图》描绘了列强在中国强租租借、划分势力范围的情况,“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今宜醒,莫待土分裂似瓜”体现了列强试图瓜分中国,《时局图》通过对其形象的描述,试图唤醒国人的民族意识,C项正确;“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为三元里人民抗英,不符合《时局图》的主要内容,排除A项;“尧天到此日方中,万国强由法变通。惊喜天颜微一笑,百年前亦与华同”反映的是维新变法,不符合《时局图》的主要内容,排除B项;“旗翻光复照神州,虎踞龙蟠拥石头。但使江东王气在,共和民政自千秋”反映的是辛亥革命,不符合《时局图》的主要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5.C【详解】根据“当外国人劫掠了京城,亵渎了神明,皇权的威信扫地以尽……变革的时机就在成熟了”,结合所学可知,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因此,要革命,推翻清政府,C项正确;1840年鸦片战争,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1883年中法战争,当时推翻清政府的革命时机还不成熟,排除ABD项。故选C项。6.B【详解】据题意可知,维新变法中康有为关于政治改革的主张被接受程度最小,说明当时政治改良的时机还不成熟,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对士人群体利益的损害,排除A项;戊戌变法主张进行改良,并不是维护皇权独尊,排除C项;废八股为中心并不是效仿西方,排除D项。故选B项。7.B【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先后发表的《中国史叙论》从历史演变的角度重点分析了中国民族的多元性和混合性,首次提出“中华民族”的概念;《新史学》是梁启超所撰的一篇长文,它是资产阶级史学家批判传统史学,试图建立新的史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标志。故可知梁启超的新史学观念变化一定程度体现当时社会变化,B项正确;维新变法运动是189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梁启超对中国儒家思想的态度,得不出用西方进化论完全否定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排除C项;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排除D项。故选B项。8.C【详解】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清政府设置的海关越来越深入内陆,说明列强的侵略在不断深入,C项正确;中国的贸易主权在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后就开始遭到破坏,排除A项;洋务运动没有能够实现“富国”目标,排除B项;材料内容不能说明政府收回了关税自主权,排除D项。故选C项。9.C【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时,东南督抚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此举使得清廷颜面扫地,中央集权遭到了严重削弱,C项正确;太平天国时期湘淮系官僚集团开始崛起,排除A项;材料与维新变法受到守旧派阻挠无关,排除B项;总理衙门的设置体现了中枢行政机构发生了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10.B【详解】晚清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使赫德继任者问题由一个内政问题变成了外交问题,且最终的结果仍由英国人担任总税务司,B项正确;当时,由于英国对华贸易的优势和中国国力的衰弱,赫德之后的总税务司还得继续任用英国人,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只是在总税务司具体人选上的博弈,与关税自主权无关,排除C项;清政府在此场斗争中,只是在英国人赫德及英国外交部之间进行周旋,与第三国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1.B【详解】根据“康有为的官制改革案在士林中均不以为然”可知康有为的改革方案没有得到官僚阶层的赞同,而光绪帝为推行改革方案还“罢免六部堂官”,“把改革事业放在各种怨恨的漩涡之中”,可知反对改革的守旧实力强大,同时维新派操之过急也使矛盾激化,①③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权力集中在皇族手中和清政府改革中央机构,②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12.D【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从1895—20世纪20年代,达尔文进化论学说在近代中国历经了不同的发展历程,体现了国人对进化论认识经历了曲折过程;“进化论可以适用于整个人类社会”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进化论在近代中国的传播,适应了当时革命的需要;“全部国民都能正确地认识进化论”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因此,①③说法正确,D项正确;②④说法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13.B【详解】据题意可知,这些变化体现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深入,这种深入主要是当时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推动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深入,故选B;“西学东渐”的深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思想解放的推动都是导致这些变化出现的因素,但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在于是民族危机的加深,排除ACD。14.D【详解】“各国应分自主,当驻兵队护卫使馆,并各将使馆所在境界自行防守”可知该条约应是《辛丑条约》,1901年,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其中规定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许中国人居住,而《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式形成,D正确;两次鸦片战争中列强以打开中国市场为目的,A排除;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B排除;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C排除。故选D。15.C【详解】通过观察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反映的列强(即八国联军)侵华时的京师形势与“庚子年”(1900年)的义和团反侵略斗争相对应,C项正确;两个走进圆明园的强盗指的是发动第二次战争的英法联军,与“列强侵华”形势不符,A项错误;“(中国)竟被东方小国打败”的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并未进攻“京师”,B项错误;东北沦亡、华北危急是1930年代日本加紧侵华的表现,与1900年的列强侵华形势不符,D项错误。16.B【详解】根据材料“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出自《辛丑条约》。1901年清政府同列强签订《辛丑条约》,规定北京东交民巷设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并由各国驻兵保护,这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控制,故选B;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排除A;《辛丑条约》中没有割地的条款,故排除C;《马关条约》刺激了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故排除D。17.C【详解】根据“若仿其议院之制,无论扰乱政治之大患……其事断不能行,拟毋庸议”可知,清政府反对仿行西方的民主政治,固守传统君主专制制度,故C正确;根据“官员上书”可知,上书人身份是封建官僚,并非资产阶级,排除A;根据“设立上下议院”可知,上书人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B错误;1898年维新变法开始,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8.D【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京师大学堂设立于戊戌变法期间,成为北京大学的前身,后来在新文化运动中成为运动的中心阵地,故选D;《四洲志》是林则徐在鸦片战争爆发前便已的,排除A;洋务运动中就出现了派遣留学生的行为,排除B;废除八股,改试策论没有实行成功,该措施被废除,直到清末新政期间科举制才被废除,排除C。19.B【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1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东南督抚与各参战国达成和平协议,这反映的是东南互保事件。“东南互保”是列强为保护已攫取的利益,防范义和团运动向南方地区扩展,而勾结南方相关督抚订立的协议。东南督抚为求列强战火不烧到各自辖区而不遗余力地实施该条约,表面上保住了其辖区的“常规”秩序,实则满足了列强的政治需要,维护了列强的在华利益,同时也反映了中央式微,地方权大,所以,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基础,B项正确;民族工业发展的障碍始终存在,排除A项;清廷向列强宣战和东南督抚与各参战国达成和平协议,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是为了保境安民,排除C项;此时处于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东南督抚与各参战国达成和平协议,是为了自己利益,也满足了列强的政治需要,维护了列强的在华利益,与外交近代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0.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5~1898年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随着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爱国团体成立,它们宣传了民权观念,传播了维新思想,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治改革,不同于之前学习“器物”的救亡运动,因此,这些民间团体的出现表明救亡路径的求新,B项正确;这些民间团体的出现表明救亡路径的求新,与中央权力的下移无关,排除A项;其中部分团体主张维新变法,并不主张革命,C项不符合材料,排除C项;此时中国依旧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未完成社会转型,排除D项。故选B项。21.(1)前言: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他的一生历经晚清和民国两个时期。通过举办梁启超事迹展,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些重大史事,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曲折发展,加深对中国国情的理解。(2)主题与序号主题字号第1段为变法图强而努力①②③第2段坚守君主立宪立场④⑤⑥⑦第3段与袁世凯的合与分⑧⑨⑩(3)思路一、概述梁启超的所作所为二、分析梁启超所作所为的时代背景三、辩证地分析梁启超所作所为的作用四、得出总体认识【详解】(1)前言:根据材料中的“梁启超事迹”并结合所学可阐述为: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他的一生历经晚清和民国两个时期。通过举办梁启超事迹展,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些重大史事,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曲折发展,加深对中国国情的理解。(2)根据材料“4月,与康有为在北京发起著名的‘公车上书’。8月,协助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开展变法运动的宣传组织工作”“与汪康年、黄遵宪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等政论性文章,呼吁变法图强”“3月,与康有为一起在北京建立保国会。6月,参与百日维新”可知①②③属于第一阶段,可见梁启超积极努力变法,故可以“为变法图强而努力”作为主题。根据材料“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12月,在横滨创办《清议报》,又著成《光绪圣德记》和《戊戌政变记》等,猛烈攻击清政府及慈禧太后,盛赞光绪帝”“2月,在日本创办《新民丛报》广泛介绍欧美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批判封建主义,揭露清王朝的黑暗”“死守保皇、君主立宪的主张,亲自出马与革命派展开大论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班美术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树叶印画》
-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教案- 透镜和凸透镜成像规律
- 康复护理病例讨论制度
- 工厂消防安全制度建设
- 2024年专用版:代理货物运输合作协议
- 大班儿歌教案11篇
- 2024年健身服务合同(标的:0000会员服务费)
- 2024年【初中政治】40道经典单项选择题(含答案)90%考点都在这
- 2024年【初中历史】同类知识归纳比较共8个方面常考易丢分
- 2022年建筑行业新材料应用方案
-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
- 《电视摄像》电子教案
- 火龙罐综合灸疗法
- 深圳市中小学生流感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
- 中建股份公司合同管理手册
- 仓库分区及状态标识
- 浅析微博营销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 超高层建筑电气设计要点分析
- 1到10套文章听力 (1)[教案教学]
- 全公安机关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要点暨检查记录表
- 关于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监督管理情况汇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