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明德湘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绝密★启用前
明德湘南学校2022年下期高二年级语文月测试题
命题人:审题人:分值:150分时量: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解析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解析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解析,解析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解析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解析,然后再写上新的解析;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解析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测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惘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摘编自魏家俊《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
材料二:
在高歌民族复兴的今天,怎样认识中国文化传统,是我们的重大课题。因为体大,自然思纷;为求其真,仁智之见,我们都应该研究。历览前贤著述,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质。
和而不同,厚德载物。重视人与自然之间,族群、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所谓“天人合一”是经过区分天人、物我之后,重新肯定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的是顺应自然而不是片面征服自然。在观念上形成了“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的文化理想。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善于化解对立,主张仁爱、和为贵。
刚健自强,生生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指人要向天地学习,以“刚毅”的精神,生生不息,奋斗不止。中国人因此而创造了世界上独特的文明,而且是世界上唯一未中断的文明。
仁义至上,人格独立。我们以仁义为最高价值,崇尚君子人格,肯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弘扬至大至刚的正气,强调人人都有内在的价值与不随波逐流的独立意志,守正不阿,气节凛然,甚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主义肯定人民是主体;人君之居位,必须得到人民的拥戴;保民、养民是人君的最大职责。
整体把握,辩证思维。中国思维有两大特征,一是整体观,二是阴阳观。前者从整体上把握世界或对象的全体及内在诸因素的联系性、系统性,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后者重视事物内在矛盾中阴阳等关系的对立与平衡。
经世务实,戒奢以俭。我国有现世与实务精神,强调知行合一,经国济民,兼重文事武备,明理致用,反对空谈高调。尊重劳动,倡导勤俭节约,力戒骄奢淫逸,鄙视不劳而获。
中国文化精神的这些特质可以成为中国梦的文化底蕴,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实际上,中国古代文化可以作创造性的现代转化。例如中国古代的社会理想,或者说中国梦,代表话语应是《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
这是儒家所设想的远古时期“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也可以说是古代中国人的梦想,这就是“天下一家”的社会理想。
两千多年来,平民子弟通过宗族祠堂与家庭教育世代传承的精神信念,其主流价值仍然是仁爱、孝慈、正直、忠信。百姓接受并影响他人的生活哲学,是带有儒家文化密码的忠臣义士的故事和蒙学读物、族谱家训、民谚民谣中的廉洁勤俭、与人为善等观念,如《三字经》《千字文》以及“四书”中的一些内容。这些价值通过唱戏的、说书的,通过家人乡亲口耳相传,逐渐在民间扎根。
(摘编自郭齐勇《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
材料三:
信息化、数字化既给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带来威胁,也为其重焕生机提供契机。为什么从前人们喜欢看戏,现在不喜欢呢?这变化的背后就是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在信息、交通都不发达,文化娱乐活动匮乏时,建立在地域文化基础上的传统文化,得以较好地传承发展。随着信息和交通的便捷,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后,地域色彩浓厚的传统文化面临巨大冲击,当人们打开智能手机,就可以观看电影、电视、视频时,很多人就不愿意走进剧院看那些古老的地方剧种了。传统戏剧如此。其他领域和门类的传统文化亦然。但是,信息化、数字化是一种技术力量。它们打破了传统文化的传播限制,使其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取知音。如3D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从2014年登陆好莱坞杜比剧院后热度一直不减。这种蕴藏着强烈独特的民族文化基因密码、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文化语境里被认同,被赞叹,真正走向了世界。
(摘编自封寿炎《数字时代,传统文化如何保护传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人们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
B.中国文化体大思纷,我们应当充分研究诸多前人观点,才能较为完整地总结出其精神特质。
C.“天人合一”是区分天人、物我之后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顺其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
D.中国思维具有整体观与阴阳观,其内涵有相同性,都主张内在的联系性、系统性与平衡性。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文化强调民为邦本,“民为贵,君为轻”,民与君的关系恰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传统美学观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它就将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C.中国梦是以中国文化精神为底蕴的,“天下为公”“天下一家”是其社会基础。
D.《三字经》《千字文》是带有儒家文化密码的蒙学读物,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核心载体。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文化本身也是一种信息,信息越发达文化传播也就越广泛。
B.传统文化要在网络文化时代持续发展壮大,就必须有所创新。
C.在数字化信息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会彼此冲击,形成干扰。
D.一个民族保存着还是抛弃了自己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是它将要强盛或者衰落的标志。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5.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我们应该如何保护传承传统文化?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冬天的葬礼
侯德云
那个饥饿的冬天降临的时候,我们村子里所发生的一切,我都了解得很清楚。我的父亲多次对我说起。他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喋喋不休地诉说着,而我只能洗耳恭听。
我的父亲说:“那个冬天,多么冷啊。”
那个冬天究竟有多么冷,我无法想象,我也懒得去想象。我更感兴趣的是在那个寒风凛冽的冬天里,我们村里的男人们,除了老人和孩子,他们为什么都忙得汗流浃背?
一种从未有过的惊慌失措袭击了我们的村子。没有粮食,蔬菜也没有。可以用来充饥的东西只有草糠和“淀粉”。所谓的“淀粉”,是用剥去了颗粒的苞米棒棒磨成的,我们叫它“苞米骨子淀粉”。那东西很难吃,不过,相对于入口而言,出口的过程更为艰难。每个人,无论是谁,蹲厕所的时间都比往日无数倍地延长了。据说,那滋味比挨饿还难受。正在这个时候,在人们不堪忍受“淀粉”的折磨而变得视死如归的时候,一个秘密被发现了。那是一个可以借此活命的秘密,同时也是一个诱惑,一个充满了金灿灿的粮食的诱惑。那个秘密在一夜之间传遍了整个村子,几乎所有的人都兴奋得一夜没有合眼。他们在极度兴奋中焦急地等待着,等待着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等待着万丈霞光照耀祖国大地。
在我的童年,我的父亲曾经紧紧拉着我的手走向广阔的原野。我们走过庄稼收割后的土地,走过一面面山坡和树林。一路上,我的父亲不停地用他那粗糙的大手指指点点。他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了。
那个令我们全村人都终生难忘的秘密是:从野地鼠洞中可以搞到粮食。那不是别的,是他妈的粮食,是人人都梦寐以求的狗日的粮食啊!
那种迫使我肃穆以对的情景曾反反复复幻化在我的眼前:晨色蒙蒙,村里的男人们默默地扛起铁锹镐头鱼贯而出,他们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他们满怀希望走向冬天的原野……
我的父亲一直连续感慨了几十年。
他说:“怎么会有那么多的野鼠洞呢?洞里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粮食呢?十几斤,几十斤啊!”
当我掌握了油嘴滑舌的技巧之后,我对父亲说:“那是很正常的,当时不是已经传达了深挖洞广积粮的指示么?”
我的父亲感到迷惑不解的是,挖开了那么多野鼠洞,却很少直接从洞中挖出野鼠来。他问我:“这是怎么回事呢?”
当我的学识已经渊博得在村子里无人可比的时候,我轻而易举地化解了父亲的疑问。我说,野鼠,也包括其它鼠类,他们的洞穴是很复杂的,有走廊,有粮食储藏室,有卧室,有卫生间,也许还有客厅吧。通常,卧室离卫生间和粮食储藏室都比较远,而且深度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我的父亲不知道我的这点知识是从一本书上偷来的。他听得津津有味而且连连点头。
那些可怜的倾家荡产的野鼠们,全都是在树上死去的,它们把自己吊死在树杈上。那年冬天,我们村子周围,几乎每一棵树上都结满了那种让人感到意外的果实。我很担心父亲问我这是怎么回事,但他从来没有问起过。他被那种怪异的景象惊呆了,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清醒过来。
在那个饥饿的冬天,我们村子里没有一个人死去。他们靠稀粥活了下来。捱到春天,树叶儿绿了,野菜萌芽了,再过些日子,芳香的槐花开遍了山岗,整个村子呈现出了一派蓬勃的生机。
就是在那个冬天,我们村里却举行了一个规模盛大的葬礼。在极其悲哀的气氛中,人们摇动树干,野鼠的遗体纷纷而落,如同下了一场冰雹。一个巨大的坟墓埋葬了它们。北风吹过,人们的泪水在脸上结成了晶莹的固体。
我的父亲对我说过,那年,整整一个冬天没有下雪。在快要立春的时候,也就是在为野鼠们举行葬礼的第二天,下雪了。多么大的雪啊,像一片漫无边际的孝布,覆盖了整个宇宙。
(选自《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中国卷》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惊慌失措”一词本已有恐惧之感,“袭击”一词更是为这种恐惧之感锦上添花,使之与文题的“葬礼”相得益彰,突出了村里饥荒形势的严峻。
B.“胜利者”和“喋喋不休”二词体现了父亲从饥荒中存活下来的骄傲感。而“洗耳恭听”表现了“我”的沉默,这体现了“我”对父辈们行为的否定。
C.在描述苦难时不忘以黑色幽默来进行调侃,将吃糠比作“入口”,上厕所比作“出口”,这反而增强了苦难感,凸显了饥饿带给村民们的痛苦。
D.野鼠的牺牲换来了全村人的生命,于人而言,这是绝处逢生;于鼠而言,却是生命的挽歌,村民们为了祭奠这些牺牲的野鼠而举行了特殊的葬礼。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作为行文线索,在文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我”与父亲交流时得到的所见、所闻再现那个冬天的故事,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B.文章以插叙的方式使现实与回忆交织交错,“我”作为年轻一代的反思者将现实与父亲的回忆相串联,虚虚实实中表述了对故事的感悟和反思。
C.以夸张的方式描写了村民们绝处逢生时对生命的渴求,“他们在极度兴奋中焦急地等待着,等待着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等待着万丈霞光照耀祖国大地。”
D.文章用略显荒诞的情节,写出了野鼠们死时的悲惨壮烈,给读者以极大的震撼,引人深思,凸显了人类的自私和冷酷。
8.文章结尾部分划线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4分)
9.小说的标题“冬天的葬礼”含义丰富,请结合文本探究。(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曰:“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时当职吏以蒙年小轻之,曰:“彼竖子何能为?此欲以肉喂虎耳。”他日与蒙会,又蚩辱之。蒙大怒,引刀杀吏,出走,逃邑子郑长家。出因校尉袁雄自首,承间为言,策召见奇之,引置左右。
数岁,邓当死,张昭荐蒙代当,拜别部司马。从征黄祖,祖令都督陈就逆以水军出战。蒙勒前锋,亲枭就首,将士乘胜,进攻其城。祖闻就死,委城走,兵追禽之。权曰:“事之克,由陈就先获也。”以蒙为横野中郎将,赐钱千万。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时蒙与成当、宋定、徐顾屯次比近,三将死,子弟幼弱,权悉以兵并蒙。蒙固辞,陈启顾等皆勤劳国事,子弟虽小,不可废也。书三上,权乃听。蒙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
后羽讨樊,留兵将备公安、南郡。蒙入据城,尽得羽及将士家属,皆抚慰,约令军中不得干历人家,有所求取。蒙麾下士是汝南人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铠官铠虽公蒙犹以为犯军令不可以乡里故而废法遂垂涕斩之。于是军中震栗,道不拾遗。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羽府藏财宝,皆封闭以待权至。荆州遂定。
(节选自《三国志·吕蒙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蒙麾下士/是汝南人/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铠/官铠虽公/蒙犹以为犯军令/不可/以乡里故/而废法/遂垂涕斩之
B.蒙麾下士/是汝南人/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铠/官铠虽公/蒙犹以为犯军令/不可/以乡里故而废法/遂垂涕斩之
C.蒙麾下士/是汝南人/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铠/官铠虽公/蒙犹以为犯军令/不可以乡里故而废法/遂垂涕斩之
D.蒙麾下士/是汝南人/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铠/官铠虽公/蒙犹以为犯军令/不可以乡里故/而废法/遂垂涕斩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山越”,汉末三国时期分布于孙吴诸郡县山区的越人,与《过秦论》中的“百越”不同。
B.“拜”,授予官职。此外,表升官或加封之意的词语还有晋、进、擢、陟、拔、升。
C.“中郎将”,官名。《苏武传》“武以中郎将使”的“中郎将”职责是专门出使他国。
D.“耆老”,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原指老年人,现也用来指德高望重的老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吕蒙年少有志。年少时,他为了出人头地,偷偷跑到姐夫邓当的手底下去打仗,即使被姐夫邓当呵斥也不改变。
B.吕蒙轻率莽撞。邓当手下小吏轻视侮辱他,吕蒙非常愤怒,拔刀杀了小吏,然后逃跑到同乡郑长家里。
C.吕蒙作战勇猛。带头冲锋陷阵,杀死陈就,黄祖听说陈就被杀,弃城逃跑,被士兵捉住,吕蒙因此得到孙权赏识。
D.吕蒙严明宽厚。攻占南郡后下令军中不得干扰、冒犯百姓。他早晚亲自慰问、抚恤老人,生病的给医药,挨饿受冻的送衣粮。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出因校尉袁雄自首,承间为言,策召见奇之,引置左右。
(2)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
14.成当、宋定、徐顾三将死后,吕蒙为什么不愿合并他们的部众?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①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②。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注]①此诗为杜甫避乱蜀中时所作。②传说月宫中,有个叫吴刚的仙人被罚砍桂花树。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点题,将八月十五夜的满月比作“明镜”;“飞”写出了月亮升起的动态感。
B.次句是诗人的想象:月宫中吴刚也思归情切,无心砍树,以致折断砍树的大刀。
C.第三联描写中秋夜色,运用侧面衬托手法,虽无一字写月而处处可见月光的皎洁。
D.就在诗人眺望时,林中跳出一只白兔,简直能数得清它的毫毛,足见月色明亮。
16.诗歌的颔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论语·里仁》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话揭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用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
(3)《大学》(节选)讲“大学之道”,论述如何成就崇高的品德和人格,怎样成为经国济世的人才。其中提出人人都要修养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金陵“四大家族”是指《红楼梦》中以贾家()二府为代表,由“()”四家为主组成的一个封建利益集团。他们按照门当户对的观念,通过长期联姻等方式,形成家族式垄断,经济利益和政治资源,最终达到“联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共生模式。
金陵“四大家族”内部包括姻亲关系、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金陵“四大家族”外部存在荣辱与共,的密切关系。“四大家族”的姻亲关系,使得()爱情注定沦为悲剧,而“()良缘”则成为利益权衡的必然;“四大家族”的经济关系,使得他们为维持腐朽生活而加剧对底层劳动者的剥削;“四大家族”的政治关系,激化了他们和无产者之间的阶级矛盾。“四大家族”作为明暗线贯穿《红楼梦》始终,有三:一是通过介绍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为刻画人物性格及昭示其命运起伏增添了现实合理性;二是通过对“四大家族”的铺陈和渲染,故事发生的大背景,推动情节的起承转合;三是明写贾府从“钟鸣鼎食”到“树倒猢狲散”,。
18.结合你对《红楼梦》的阅读理解,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内容。(4分)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攫取唇亡齿寒盘根错节营造B.攫取唇腐齿落根结盘据营造
C.获取唇亡齿寒根结盘据建造D.获取唇腐齿落盘根错节建造
20.下列在文中波浪线上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暗述“四大家族”整体的由盛转衰,以点带面地描绘出封建社会末期贵族的没落衰亡。
B.暗述整体由盛转衰的“四大家族”,点面结合地描绘出封建社会末期贵族的没落衰亡。
C.暗述“四大家族”整体的由盛转衰,点面结合地描绘出没落衰亡的封建社会末期贵族。
D.暗述整体由盛转衰的“四大家族”,以点带面地描绘出没落衰亡的封建社会末期贵族。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王泽山院士长期从事含能材料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他建立了发射装药理论,发明了低温感技术,研究和开发了废弃火炸药再利用的理论和综合处理技术,是我国著名的火炸药专家。
在王泽山看来,只要国家需要,任何专业都可以光焰四射。19岁上大学时,他义无反顾选择了冷门的“火炸药”专业,选择研究方向时,他没有跟风去追逐前沿材料设计,而是选择了装药设计。
王泽山为人低调谦和,但在专业领域的竞争中,他总是当仁不让,抢占制高点。在日常的科研中,他从不一味跟踪、模仿国外的理论和成果,他总是能打破科研上的惯性思维,在别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突破点,发觉不引人注意的现象和细节,为一筹莫展的难题提供别具一格的解决方法,而这也正是他在科学研究上取得成功的秘诀之一。
是什么成就了王泽山院士?正是60多年全心投入火炸药研究的执着,正是始终如一的自强不息与创新追求,正是“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痴心不改。惟其如此,才使我国获得了火炸药领域引领国际的实力,做出超越国外水平的原创成果,让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在现代重焕荣光。
21.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长单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述效果。(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如今,穿着汉服成为一种时尚,已经慢慢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旅游景点里不乏身着汉服的游客,街道和小区里也可以见到一身汉朝服饰的年轻人互相拍照……对这种现象,有人认为这是传统的回归,是中国人文化自信的表现;有人认为沉溺于过去历史的辉煌,实际是缺少文化创造力的表现;还有人认为传统应该继承,但更应注重彰显其深层价值,而不是表演这种流于形式的服装秀。
上面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明德湘南学校2022年下期高二年级语文月考
参考解析
1.B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人们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错误。结合材料一开头“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分析,缺少限制范围,“一般观念上都”,表述绝对。
C.“不是征服自然”错误。原文第二段说“强调的是顺应自然而不是片面征服自然”,选项表述绝对曲解文意。
D.“其内涵有相同性”错误。结合材料二第六段“中国思维有两大特征,一是整体观,二是阴阳观。前者从整体上把握世界或对象的全体及内在诸因素的联系性、系统性,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后者重视事物内在矛盾中阴阳等关系的对立与平衡”分析,思维的整体观与阴阳观内涵不同,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B。
2.A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本观点态度的能力。
B.“纳入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它就将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错误。材料一结尾段说“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将“已然”当“未然”,原文“纳入了”“成为”应该是已然,选项中是“纳入”“将成为”,时态有误。
C.“天下为公、天下一家是其社会基础”错误。原文材料二倒数第三段说“中国文化精神的这些特质可以成为中国梦的文化底蕴,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倒数第二段说“这是儒家所设想的远古时期‘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也可以说是古代中国人的梦想,这就是‘天下一家’的社会理想”可见选项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混淆了应“历史文化基础”或“社会理想”,笼统表述为“社会基础”。
D.“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核心载体”错误。结合材料二结尾段“两千多年来,平民子弟通过宗族祠堂与家庭教育世代传承的精神信念,其主流价值仍然是仁爱、孝慈、正直、忠信。百姓接受并影响他人的生活哲学,是带有儒家文化密码的忠臣义士的故事和蒙学读物、族谱家训、民谚民谣中的廉洁勤俭、与人为善等观念,如《三字经》《千字文》以及‘四书’中的一些内容”分析,原文没有说“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核心载体”,应该是“主流价值”。
故选A。
3.A
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的把握能力。
材料三观点是“信息化、数字化既给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带来威胁,也为其重焕生机提供契机”。
B.主要讲传统文化要发展壮大,就必须创新。
C.主要讲不同文化的冲击干扰等。
D.民族和“历史、传统文化”的关系。
只有A项是从信息化数字化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作答的。
故选A。
4.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开门见山,表明写作对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质”,然后分六段指出了特质的具体内容,最后论述传统文化精神特质与中国梦的关联以及传播方式。②运用了大量的理论论证、引用论证(或答“道理论证”)。在具体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特质时,引入并阐释了很多传统文化名句,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使论证更明确,更有说服力。③运用了举例论证。点明中国文化和而不同、厚德载物,并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上分析。通过中国梦来证明,中国古代文化可以做创造性的现代转化。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论证特点的能力。
论证特点分析一般从三个角度答题:论证思路:①分解式:提出论题(论点)、分析问题(展开论证)、解决问题(得出结论);②驳论式:提出错误观点、批驳错误观点、提出正确观点。论证的结构模式:a、总分式结构;b、对照式结构;c、层进式结构;d、并列式结构。也有可能是两种结构相结合,称作综合式。论证方法:掌握几种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表述效果。如引证、例证、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
选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结合“历览前贤著述,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质”分析,先开门见山,表明写作对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质”;结合“和而不同,厚德载物”“刚健自强,生生不息”“仁义至上,人格独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整体把握,辩证思维”“经世务实,戒奢以俭”分析,分六段指出了特质的具体内容;结合“中国文化精神的这些特质可以成为中国梦的文化底蕴,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实际上,中国古代文化可以作创造性的现代转化”“百姓接受并影响他人的生活哲学,是带有儒家文化密码的忠臣义士的故事和蒙学读物、族谱家训、民谚民谣中的廉洁勤俭、与人为善等观念”“这些价值通过唱戏的、说书的,通过家人乡亲口耳相传,逐渐在民间扎根”分析,最后论述传统文化精神特质与中国梦的关联以及传播方式。
结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等分析,论证方法方面相对比较容易判断,主要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
结合“重视人与自然之间,族群、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所谓‘天人合一’是经过区分天人、物我之后,重新肯定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的是顺应自然而不是片面征服自然”等分析,运用举例论证。
5.①提炼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通过故事、蒙学读物、族谱家训、民谚民谣的形式加以固化,运用民间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②对蕴藏着强烈独特的民族文化基因密码、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作品进行数字化、信息化处理,使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③做好传统文化的数字化整理工作,展示文化的多样性,推动文化的传承,促进文化与科技整合,推动传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据材料二原文“百姓接受并影响他人的生活哲学,是带有儒家文化密码的忠臣义士的故事和蒙学读物、族谱家训、民谚民谣中的廉洁勤俭、与人为善等观念,如《三字经》《千字文》以及“四书”中的一些内容。这些价值通过唱戏的、说书的,通过家人乡亲口耳相传,逐渐在民间扎根”可知,保护传承传统文化应当提炼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通过故事、蒙学读物、族谱家训、民谚民谣的形式,运用民间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
据材料三原文“但是,信息化、数字化是一种技术力量。它们打破了传统文化的传播限制,使其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取知音。如3D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从2014年登陆好莱坞杜比剧院后热度一直不减”可知,保护传承传统文化应当对蕴藏着强烈独特的民族文化基因密码、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作品进行数字化、信息化处理,使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根据材料二原文“中国文化精神的这些特质可以成为中国梦的文化底蕴,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实际上,中国古代文化可以作创造性的现代转化”可知,保护传承传统文化应当做好传统文化的数字化整理转化工作,促进文化与科技整合,推动传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6.B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项,“这体现了‘我’对父辈们行为的否定”错误,我的“洗耳恭听”并不是否定父辈们的行为,而是在“沉默”中对这场弱肉强食的战争的默哀。
故选B。
7.D
本题考查对文本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的能力。
D项,“凸显了人类的自私和冷酷”错误,荒诞的情节凸显了野鼠为人们的生存做出的巨大牺牲,目的是凸显自然界法则的残酷。人们为了表述自己的愧疚和悲哀,还为野鼠们举行葬礼,流泪哀悼,所以没有凸显人类的自私和冷酷。
故选D。
8.①将“雪”比作“孝布”,夸张得覆盖于整个宇宙,渲染了葬礼悲壮肃穆的氛围。
②情节上照应标题“冬天的葬礼”,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与前文整个冬天没有下雪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葬礼的悲壮。
③烘托了人们对野鼠沉痛的悼念、感恩、和愧疚之情。
④升华主题,并且“宇宙”一词体现了时间与空间的宽阔和飘渺,暗示了生命交替的无奈和无力,自然界法则的残酷,以及自然界食物链的轮回。
本题考查文章结尾部分重要内容的作用的能力。
分析其作用从环境自身、艺术手法、情节结构、人物心理和主题等方面着手。
小说结尾划线句子是“多么大的雪啊,像一片漫无边际的孝布,覆盖了整个宇宙。”这场雪是村民们在为野鼠们举行葬礼的第二天下的雪。分析这句话的作用,首先要从内容上着手。句中“多么大的雪啊,像一片漫无边际的孝布”运用比喻手法,将“雪”比喻成“孝布”,在情节上照应标题“冬天的葬礼”。
该句与前句“那年,整整一个冬天没有下雪。在快要立春的时候,也就是在为野鼠们举行葬礼的第二天,下雪了”形成对比,突出葬礼的悲壮。“覆盖了整个宇宙”运用夸张手法,渲染了葬礼悲壮、肃穆的氛围。其中“宇宙”一词体现了时间与空间的宽阔和飘渺,暗示了生命交替的无奈和无力,自然界法则的残酷,以及自然界食物链的轮回。
此外,结合前文“那些可怜的倾家荡产的野鼠们,全都是在树上死去的,它们把自己吊死在树杈上”“在那个饥饿的冬天,我们村子里没有一个人死去。他们靠稀粥活了下来”分析,之所以把这一场大雪说成是“漫无边际的孝布”,以致覆盖了整个宇宙的,是为了烘托人们对野鼠沉痛的悼念、感恩、和愧疚之情。
9.①表层意思:人们为了因生存不得不掠夺了其粮食致使其全部自杀的野鼠举行规模盛大的葬礼,写出了人们对野鼠的感激与愧疚之情。
②深层意义:人们终于度过了这个可怕的冬天,迎来了新的春天和希望,是对这个冬天的葬礼。象征埋葬了那段饱经磨难的岁月,是人们对那段饥饿、贫穷、苦难的历史的告别。
③主题意义:更是对生命的祭奠,对自然界残酷法则的悲叹,以及对生命更替的挽联。
本题考查探究小说的标题的丰富含义的能力。
考生在理解标题表层意思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喻义、象征义、主题义、双关义等深层意义。
这篇小说的标题是“冬天的葬礼”,分析其表层意思要结合“那个令我们全村人都终生难忘的秘密是:从野地鼠洞中可以搞到粮食”“那些可怜的倾家荡产的野鼠们,全都是在树上死去的,它们把自己吊死在树杈上”“在那个饥饿的冬天,我们村子里没有一个人死去。他们靠稀粥活了下来”“就是在那个冬天,我们村里却举行了一个规模盛大的葬礼”“就是在那个冬天,我们村里却举行了一个规模盛大的葬礼。在极其悲哀的气氛中,人们摇动树干,野鼠的遗体纷纷而落,如同下了一场冰雹。一个巨大的坟墓埋葬了它们。北风吹过,人们的泪水在脸上结成了晶莹的固体”“那年,整整一个冬天没有下雪。在快要立春的时候,也就是在为野鼠们举行葬礼的第二天,下雪了。多么大的雪啊,像一片漫无边际的孝布,覆盖了整个宇宙”概括出表层意思是:人们为了因生存不得不掠夺了其粮食致使其全部自杀的野鼠举行规模盛大的葬礼,写出了人们对野鼠的感激与愧疚之情。
“在那个饥饿的冬天,我们村子里没有一个人死去。他们靠稀粥活了下来。捱到春天,树叶儿绿了,野菜萌芽了,再过些日子,芳香的槐花开遍了山岗,整个村子呈现出了一派蓬勃的生机”概括出标题的深层意义是:人们终于度过了这个可怕的冬天,迎来了新的春天和希望,是对这个冬天的葬礼。象征埋葬了那段饱经磨难的岁月,是人们对那段饥饿、贫穷、苦难的历史的告别。
“就是在那个冬天,我们村里却举行了一个规模盛大的葬礼。在极其悲哀的气氛中,人们摇动树干,野鼠的遗体纷纷而落,如同下了一场冰雹。一个巨大的坟墓埋葬了它们。北风吹过,人们的泪水在脸上结成了晶莹的固体”概括出标题的主题意义是:“冬天的葬礼”是对生命的祭奠,对自然界残酷法则的悲叹,以及对生命更替的挽联。
对小说标题的理解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第一,看标题内容,包括标题的本义和深层含义:是否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否点明主要事件;第二思考与主旨的关系:是否文眼,能否揭示小说主题,能否表明的情感态度,是否是的情感的触发点;第三思考与人物的关系:能否表明人物性格,是否显示对人物的评价和态度。第四看手法:是否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第五,思考与情节的关系:是否起到线索作用;第六,综合上述思考所得总结出解析。
10.C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
“不可”:不能,表否定,和后文联系紧密,不能单独成句,故排除AB;
“以乡里故”做状语修饰“废法”,故不能断开,排除D。
画波浪线部分意思是:吕蒙帐下有一个士兵,是汝南人,拿了百姓家一个斗笠,用来遮盖铠甲,铠甲虽是公家物品,但吕蒙仍然认为他违犯军令,不能以同乡的关系废除法令,于是流着泪杀了这个士兵。
故选C。
11.C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化常识的能力。
C.“‘中郎将’职责是专门出使他国”说法错误。“中郎将”非专职使臣。西汉时,宿卫宫中的中郎分属五官、左、右三署,各设中郎将统率之。
故选C。
12.D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D.“他早晚亲自慰问、抚恤老人”理解错误。据原文“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可知,是吕蒙让亲近的人早晚慰问。
故选D。
13.(1)后来通过校尉袁雄去自行投案,袁雄趁机替他说情,孙策召见了他,觉得他非同寻常,就接纳他并安置在自己身边。
(2)有人劝说鲁肃:“吕将军功名日益显赫,不能拿以前的眼光看待他了,您应当去拜访他。”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
(1)“因”,通过;“承间”,趁机;“奇”,意动用法,认为……非同寻常/奇特。
(2)“说”,劝说;“故”,过去或者旧的;“顾”,拜访,看望。
14.①三将为国事辛勤操劳,对三将心存敬佩;②怜悯三将的子弟,希望保留他们的兵权。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三将死,子弟幼弱”“蒙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可知,三将死后,三将的子弟幼弱,吕蒙给三位年幼的将领选择老师,对他们进行辅导,体现了吕蒙怜悯三将的子弟及待人仁爱宽厚。
由“蒙固辞,陈启顾等皆勤劳国事,子弟虽小,不可废也”“书三上”可知,吕蒙坚决推辞,并上书给孙权说徐顾等人都为国事辛勤劳苦,他们的子弟虽然幼小,不应该废除他们子弟继承统其军队的权利,前后三次上书。这些都是因为吕蒙对三将心存敬佩。
参考译文
吕蒙字子明,祖籍汝南富陂。年少时去南方,依附姐夫邓当。邓当是孙策手下的将领,多次参加讨伐山越的战斗。吕蒙当时十五六岁,偷偷跟随邓当进攻贼寇,邓当回头看见吕蒙,大吃一惊,大声呵斥制止他,吕蒙不听。回去后,邓当将此事告诉吕蒙的母亲,吕蒙的母亲很生气,要惩罚吕蒙,吕蒙说:“贫贱的日子难以让人生活下去,倘若侥幸立功,就可以得到富贵。况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去探寻老虎的洞穴,怎么能捉得到老虎的崽子)?”母亲很哀伤,放弃了处罚。当时邓当部下一个官吏因为吕蒙年纪小而轻视他,说:“那小子有什么能耐?这是想拿肉来喂老虎而已。”后来有一天与吕蒙相见时又侮辱他。吕蒙非常愤怒,拔出刀就杀了那个小吏,然后逃走,逃到同乡郑长家。后来通过校尉袁雄去自行投案,袁雄趁机替他说情,孙策召见了他,觉得他非同寻常,就接纳他并安置在自己身边。
几年后,邓当去世,张昭举荐吕蒙接替邓当当领兵,被任命为别部司马。跟随孙权讨伐黄祖,黄祖命令都督陈就率领水军迎战孙权。吕蒙率领先锋部队,亲手斩下陈就的头,全军将士乘着取胜的时机进击攻城。黄祖听说陈就已死,弃城逃走,东吴兵士追击捉住了他。孙权说:“这次战事的成功,起因于先击败了陈就。”于是任命吕蒙为横野中郎将,赐钱千万。
鲁肃接替周瑜的事务,正当去陆口时,路过吕蒙屯兵的地方。当时鲁肃还是轻视吕蒙的,有人劝说鲁肃:“吕将军功名日益显赫,不能拿以前的眼光看待他了,您应当去拜访他。”鲁肃随即去拜访吕蒙。酒喝得正畅快时,吕蒙问鲁肃:“您担负重任,和关羽为邻,打算用什么方法应付突然发生的袭击?”鲁肃轻率地说:“临时想办法就行。”吕蒙说:“现在东吴和西蜀虽然暂时结盟,但关羽实在是熊虎一样的威胁,怎能不提早做好应对的打算呢?”于是就这个问题,为鲁肃想了五种应对的方法。鲁肃于是离开席子,坐到吕蒙旁边,手抚着吕蒙的背说:“吕蒙,我不知道你的才华谋略竟然到了如此的境地!”后拜访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离开。
当时吕蒙与成当、宋定、徐顾屯军的地方相邻靠近,这三位将军战死后,他们的儿子都还很幼小。孙权想把这三人的军队全部合并给吕蒙。可是吕蒙坚决推辞,上书陈说徐顾等都辛勤操劳国事,子弟虽小,不可以废除他们的兵权。接连上书三次,孙权才同意这一做法。吕蒙于是又为他们选择老师,让老师辅导这些孩子,对此类事情他都是如此尽心。
后来关羽讨伐樊城,留下士兵将领驻守公安、南郡。吕蒙进据城中,尽得关羽和其他将士的家眷,都对他们安抚和劝慰,约定吴军不得干扰百姓,不得索要任何东西。吕蒙帐下有一个士兵,是汝南人,拿了百姓家一个斗笠,用来遮盖铠甲,铠甲虽是公家物品,但吕蒙仍然认为他违犯军令,不能以同乡的关系废除法令,于是流着泪杀了这个士兵。于是全军震惊,做到路不拾遗。吕蒙日日派出亲近的将士去慰问抚恤老年人,询问他们缺少什么,有疾病的给他派医送药,饥寒者给他送食送衣。关羽府中所藏的财货,都封存起来等待孙权前来处置。于是吕蒙平定了荆州。
15.D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述技巧与评价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D项,“就在诗人眺望时,林中跳出一只白兔”不正确,诗中的“白兔”指的是月宫中的玉兔。诗人说,此时仰望月中玉兔,简直能数得清它的毫毛。以此形容月色明亮。
故选D。
16.①含意:我身如飞蓬,辗转飘零在遥远的异地;想要攀折月中桂枝,无奈天空如此高远。②表述了诗人饱受战乱、漂泊无依的悲伤,以及远离朝廷、怀才不遇的苦闷。
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赏析能力。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述的的思想感情,并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颔联“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意思是,辗转流离,家乡越来越远;桂花攀折,天空如此远阔。“蓬”,蓬草,遇风飞转,故叫“飞蓬”。这里诗人用“转蓬”遇风飞转的形象,比喻自己飘泊不定的生活,隐示自己羁旅漂泊的苦味。由景入情,转篷象征漂泊无依的情感,空有归心只可惜无处还乡的凄凉。“行地远”指诗人自己当时处在偏远的夔州。诗人借此表述了反对战乱的思想。“行地远”“仰天高”表述了诗人远离朝廷、怀才不遇的苦闷。
综合解读诗歌,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
17.(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18.荣宁(荣国府、宁国府);贾史王薛;宝黛(贾宝玉、林黛玉);金玉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人物、情节和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
金陵四大家族指《红楼梦》中贾、史、王、薛(家亡血史)四大家族。以贾家荣国府、宁国府为代表,四家同为金陵的显贵,有权有势,透过长期的权宜婚姻,关系密切。如贾母娘家为史府;王夫人与王熙凤嫁入贾府;王夫人胞妹王氏嫁入薛家;薛宝钗嫁给贾宝玉等等。书中道:“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
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正因如此,才有“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红楼梦》是以宝黛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来写四大家族的兴衰。“四大家族”的姻亲关系以及他们的兴亡,是导致宝黛爱情悲剧的重要原因。
红楼梦中,薛宝钗和贾宝玉的姻缘被誉为金玉良缘,暗指一个有宝玉,一个有金锁,所以是天造地设,而且金子对美玉也是门当户对,非常的般配。但实际上宝玉心仪黛玉,宝钗和宝玉的婚姻是在贾家陷入绝境时封建家长互相救助的牺牲品。
19.A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攫取:掠夺,贬义词。获取:获得,取得。语境指四大家族对经济利益的掠夺占有,带有贬义,应填“攫取”。
唇亡齿寒:指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切相关。唇腐齿落: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语境指关系密切,应填“唇亡齿寒”。
盘根错节:比喻事物的关系错综复杂,很难处理。根结盘据:形容基础牢固,势力强大。语境指关系复杂,应填“盘根错节”。
营造:①经营建造。②经营制造。建造:打造一些楼房等建筑,制造依照规划而建,造成规划的实施。语境指经营关系,应填“营造”。
故选A。
20.A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述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照应前句“明写”,应先说“暗述”,“点”指的是“贾府”,“面”指的是“四大家族”,前文明写的是“点”,下面应衔接暗述的“面”,排除BD;
贾府是“四大家族”的代表,“以点带面”更准确,描绘出的应该是封建社会的“没落衰亡”,排除C。
故选A。
21.长期从事含能材料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建立了发射装药理论,发明了低温感技术,研究和开发了废弃火炸药再利用的理论和综合处理技术的王泽山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火炸药专家。
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
注意是改写长单句,可以将原句的主谓宾找出来,主语是王泽山院士,而他的一系列活动中,前面“长期从事含能材料方西的教学与研究”是他的活动过程,而“建立了发射装药理论,发明了低温感技术,研究和开发了废弃火炸药再利用的理论和综合处理技术”是活动所取得的成绩。所以,可以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把它们作为“王泽山院士”的定语。
“是我国著名的火炸而药专家”可以作为句子的谓语和宾语。
综合以上,可以改写为:长期从事含能材料方西的教学与研究,建立l发射装药理论,发明了低温感技术,研究和开发了废弃火炸药再利用的理论和综合处理技术的王泽山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火炸药专家。
22.①运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②先提问“是什么成就了王泽山院士”,然后说明其思想精神原因。先提出问题,能引起读者思考;使得层次分明,思路清晰;加强语气,突出王院士的崇高精神。③回答部分依次列举执着、自强不息和创新追求、痴心不改三个方面,全面展现了王院士为中国火炸药科研上下求索的执着精神,更立体地展现了人物形象,也让表述富有气势。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把握其表述效果的能力。
首先,运用了设问修辞手法,问句是“是什么成就了王泽山院士”,答句答句则是三个“正是……”,一问一答构成设问。画线句故意先提出“是什么成就了王泽山院士”的问题,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答句从精神的角度做了回答,进一步突出了王院士的崇高精神;一问一答使得层次分明,思路清晰。
其次用“正是60多年全心投入火炸药研究的执着”“正是始终如一的自强不息与创新追求”“正是‘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痴心不改”,三个整齐划一的句子,构成排比句,不仅在内容上丰富而全面地展现了促使王院士一辈子为中国火炸药事业奉献的思想境界和精神意志,而且在形式上也使表述富有气势,让王院士的崇高精神更深入人心。
23.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1.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针对当前的“穿着汉服成为一种时尚”这一现象,材料给出了三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传统的回归,是中国人文化自信的表现”,由此考生可以联想,汉服可以作为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市广场道路铺设简易合同
- 地下科研设施引孔施工协议
- 雇佣合同模板
- 公积金缴纳比例调整影响
- 健身中心泳池翻新协议
- 城市供水管道改造工程施工合同
- 2025版机械运输租赁及安装指导服务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物流运输车辆维修保养合同模板3篇
- 2025版客车节能环保技术应用与推广承包协议3篇
- 2025版航空航天设备设计与制造合同范本3篇
- 伤口造口护理质量标准
- 热性惊厥诊断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
- 《桥梁轻量化监测系统建设规范(征求意见稿)》
-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规划方案(2篇)
- 物流配送中心租赁合同
- 幼儿园幼小衔接方案及反思
- 生命科学前沿技术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苏州大学
- 低空经济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神话故事绘本仓颉造字
- 消化道出血护理新进展
- MOOC 心理健康与创新能力-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