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运输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_第1页
道路运输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_第2页
道路运输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_第3页
道路运输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_第4页
道路运输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页共14页道路运输业“十一五〞开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道路运输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是国民经济的根底性产业之一。“十五〞期间,各级交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一系列重要部署,坚持以开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道路运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初步实现了由运输能力增长向效劳质量提高的转变,适应了国民经济开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十一五〞期间,是全党和全国人民按照科学开展观的要求,加快经济开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这就必然会推动道路运输行业的快速开展,并对道路运输行业的运输能力和效劳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总结经验,明确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与政策措施,指导全国道路运输行业全面、快速、健康、有序开展,制订本规划纲要。一、“十五〞期间道路运输开展状况〔一〕主要成就1、运输能力在高位上快速增长2024年,全国客、货营运车辆分别到达153.2万辆和552.3万辆,比2000年增长了18%和25%。道路运输行业完成的客运量、客运周转量、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分别为162.5亿人次、8748亿人公里、124.5亿吨和7841亿吨公里,分别为2000年1.2倍、1.3倍、1.2倍和1.28倍,分别占全社会总量的91.9%、53.6%、73%和11.3%,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和连接功能进一步增强。承担了全社会新增客、货运量中的95%和55%,有力消化了经济社会开展带来的新增运量。在煤、油、粮、鲜活农产品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运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公路建设和道路运输实现了良性互动“十五〞期间,是我国公路根底设施建设开展最快的时期。预计到“十五〞末,全国公路总里程将到达190万公里,新增5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近4万公里,新增2.37万公里,“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将根本建成,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二位。“十五〞期间,启动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农村道路改善工程。两年来共建成农村公路35.2万公里,其中沥青路和水泥路19.2万公里,超过建国后至2024年53年农村公路建设里程之和。高速公路网和农村公路网的协调开展,使全国路网结构得到了有效改善,道路运输行业运输能力大、运输速度高、通达程度深、覆盖范围广、机动性强的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发挥,道路运输成为最贴近人民群众生活和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输方式,促进了城乡经济、区域经济的交融和国内、国际贸易的开展。3、道路运输法规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正式公布实施,以行政法规的形式确立了道路运输管理的根本制度和市场运行的根本规那么,改变了多年来无法可依的局面。随后,相关配套规章相继发布实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道路运输法规体系,确立了依法行政、守法经营的管理制度,形成了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行业管理步入了法制化轨道,对于保障运输平安、提高效劳水平、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开展将产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4、站场根底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各地交通主管部门通过加大投资力度,广泛吸引社会投资,道路客货运输站场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有效改善了道路运输根底设施条件。全国客运站数量增加了42%,货运站数量增加了14%。通过增、改、扩建,道路客运站的站容站貌得到了很大改观,效劳设施设备进一步完善,内部布局进一步合理,为旅客出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建设了一批新型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自动化装卸设备得到了普及,为物流产业的开展奠定了良好根底。5、结构调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通过政策引导与制度标准,企业兼并重组十分活泼,涌现出一批具有全新经营理念和较高管理水平的运输企业,集约化、规模化、网络化经营渐成开展主流。在营运车辆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全国客运经营业户由22.6万户下降至12.2万户,下降了46%,市场集中度和抗风险能力明显提高;运力结构不断优化,客车舒适性、平安性日益提高,中高档客车比例已占总量的36%,货车重型化、厢式化、专业化日趋明显,专用车辆和重型货车的数量比2000年增长了1倍。经营形式日趋多样,旅游客运、现代物流、小件快运、连锁维修、汽车租赁等新型效劳方式快速开展,满足了社会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运输需求。6、运输市场秩序得到了有力标准通过行业监管、媒体监督、公众维权,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得到有力标准,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明显减少,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的意识明显增强,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逐步形成。全国治理车辆超限超载的工作全面开展,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车辆超限超载的比例从治理前的80%下降到目前的10%左右,超限超限运输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扼制。7、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2024年抗击非典期间,全国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交通不断,货流不断,客流不断,病源切断〞的要求,对8.64亿人次的旅客、1.32亿辆次的车辆进行了检查、登记和消毒,处理涉及交通堵塞或中断的事件360件次,运送紧急物资28.4万吨。2024年防控禽流感期间,又派出工作人员参加了235个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和消毒点的工作,并运送紧急物资2.1万吨。2024年夏,针对煤电油运紧张态势,通过加强运输组织和运力调配,30天抢运华东华南电煤275万吨,并保证了铁路在抢运电煤期间其它重要物资的运输,有力地保障了电力部门迎峰度夏。全面建立了自上而下的应急运输领导机构和通讯联络制度,初步形成了拥有38281辆应急运力的道路运输应急保障体系,在抢险救灾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保障了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8、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农村客运网络化试点工作,推动了全国农村客运的开展。2024至2024年,全国农村客运班次增加2826个,农村客车增长12306辆,行政村客车通达率由76.7%提高到81%。全国农村客运站点投资24.3亿元,其中中央投资8.3亿元,新建农村客运站3232个,停靠站点10.2万个。农村客运运力结构得到明显优化,站场设施得到明显改善,通达深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明显加速,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的开展机制正在形成,有力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进步和城乡经济文化交流。9、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运用现代科技技术改造传统运输产业已成为行业共识和自觉行动。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卫星导航系统、行车记录仪、同城联网售票系统等先进设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危险品检测仪、计算机售票、大屏幕电子显示系统、货运信息配载系统和汽车维修、综合性能检测系统得到普及,局部地区还建立了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和运政效劳投诉系统,管理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在保障运输平安、提高效劳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0、汽车维修等运输效劳业适应了汽车快速增长的需要2000年至2024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从1609万辆增长到2742万辆,轿车进入家庭成为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提高最显著的标志之一。与之相适应,汽车相关效劳业开展迅速。在此期间,全国汽车维修业户增长了2.73万户,总数达34.94万户,年维修量突破1亿辆次。汽车维修行业连锁经营、专业维修迅猛开展,维修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适应了社会对汽车维修能力、维修质量的需求。驾驶员培训管理体制根本理顺,驾校数量不断增长,培训监管体系根本建立,培训质量得到明显提高,驾驶员的平安意识和驾驶技能得到有效加强。汽车救援效劳开展迅速,区域性的维修救援网络初步建立,及时为运行途中故障车辆提供帮助,社会效劳能力得到提高。〔二〕主要问题“十五〞期间,道路运输行业树立了正确的开展方向,实现了快速开展。但是,随着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进,道路运输行业内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开始逐步显现。主要是:一是道路运输的效劳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开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运输效劳的有效供给仍显缺乏,市场行为仍不够标准,与社会的期望和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二是运输平安形势不容乐观,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三是市场组织化程度低的现象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缺乏主导行业开展的大型骨干企业,应急运输保障能力不强;四是运力结构仍欠合理,运力水平特别货运运力水平与国外相比,差距依然较大;五是科学技术推动行业开展的作用不够明显,信息化建设仍显滞后,科技设备应用不够广泛;六是行业差距、结构差异、地区差异较大,表现在运输根底设施开展水平与公路建设水平有差距,农村地区道路运输开展水平与城市有差距,中西部道路运输开展水平与东部有差距;七是阻碍行业开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突出表现在城乡客运管理体制尚未统一;八是运政队伍建设比较滞后,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效劳理念尚未牢固树立,社会效劳能力不强,执法人员素质整体不高,行政执法不够标准。二、“十一五〞期间道路运输开展面临的形势〔一〕我国经济社会开展进程为发挥道路运输的优势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居民消费从“衣食温饱〞向“住行小康〞转变,进入了重化工业阶段。从兴旺国家的开展历程来看,人均GDP在1000至4000美元期间,社会开展对运输的实效性要求、质量性要求将大大提高,道路运输速度快、机动灵巧的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要求道路运输实现超前开展。〔二〕建设和谐社会对道路运输的平安和效劳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设和谐社会需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命、健康和权益,注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开展,这就必然要求我们把提高平安水平与效劳水平作为“十一五〞期间道路运输管理工作的中心任务。〔三〕公路根底设施建设的跨越式开展为提高道路运输能力和运输效率奠定了坚实根底。“十一五〞期间,我国“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将全部建成,总里程达8.5万公里的“七射九纵十八横〞的高速公路网将逐步实施,新建成的农村公路将到达81万公里,通行能力大、通行效率高、平安畅通的公路网络根本形成,高速公路的规模效益将得到有效发挥,将会大大提升道路运输的运行速度和机动性,将是道路运输开展根底条件最好的时期。〔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成品油价格持续上涨,使道路运输行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节约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增强我国经济持续开展能力,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工作目标。道路运输行业消耗的成品油占全社会总量的近30%,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需要道路运输行业降低能源消耗,节约社会能源,促进环境保护。另外,近年来成品油价格持续上涨,世界已进入高油价时代。成品油价格的上涨导致道路运输本钱大幅上升,利润空间被挤占,行业不稳定因素增加,持续开展能力受到影响,道路运输持续开展的压力正在逐渐加大。〔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开展,缩小城乡差距,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国务院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展农村客运,促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开展,是交通部门的重要任务。交通部门要统筹协调、合理配置城乡客运资源,使农村客运网络与城市公交网络有效衔接起来,形成城乡客运资源共享、相互衔接、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客运网络,方便广阔农民群众出行。〔六〕综合运输体系中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开展对道路运输提出了新的要求。“十一五〞期间,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将进一步健全,各种运输方式既要有机衔接,协调开展,又有合理竞争。迫切需要道路运输行业充分发挥“门到门〞的优势,增强高效流通能力,不断提高运输效劳水平,为社会提供多样化的运输效劳。三、“十一五〞期间道路运输开展的指导思想、根本原那么和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满足社会经济开展和人民群众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科学开展观,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调整结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标准市场,大力开展道路运输生产力,保持运输能力适度超前于经济开展,提高运输效率,提高效劳水平,保障运输平安,促进环境保护,实现道路运输快速、健康、可持续开展,为国民经济开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保障。〔二〕根本原那么坚持以人为本。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效劳品质的要求,关爱人的生命和健康,保障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满足人的不同层次的出行需求,通过增强运输能力,提高效劳水平,扩大效劳领域,为社会提供平安、优质、便捷、经济、高效的运输效劳。坚持协调开展。实现运输增长、社会公平、环境保护三重并举,推进道路运输与社会经济、道路运输与其它运输方式、道路运输和公路建设的良性互动,实现道路运输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效劳方式之间的总体平衡,促进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开展。坚持市场主导。转变政府职能,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创新开展理念、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注重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和技术等各种手段引导和标准市场,建立和完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根底性作用。加大市场开放力度,消除市场壁垒,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坚持依法行政。建立健全道路运输法规体系,加强运管部门行政能力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和执法水平,加强市场监管,严格标准执法。强化运管机构社会效劳意识,提高公共效劳能力,努力建设效劳型行业管理部门。坚持科技创新。通过提高运输装备水平,普及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市场监管能力,优化效劳水平,保障运输平安,增强运输能力,提高运输效率,推动运输产业升级。坚持诚信运输。全面推进行业诚信制度建设,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主体诚信水平评价体系,引导社会合理选择效劳提供者,鼓励市场主体树立品牌意识,诚信经营、优质效劳。〔三〕开展目标1、总目标:道路运输根本完成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从粗放型开展向质量效益、环保节约型开展的转变,道路运输效劳和平安水平明显提高,道路运输有效供给能力明显增强,运输根底设施建设明显加快,运输结构趋于合理,科技进步对行业开展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法规体系和市场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水平和公共效劳能力进一步提高,能力充分、组织协调、运行高效、管理上乘、效劳优质、平安环保的道路运输效劳保障体系根本建立,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和连接作用进一步增强,与其它运输方式共同构筑布局协调、衔接顺畅、优势互补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适应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需要。2、具体目标〔1〕运输供给能力——运量开展水平。到2024年,完成道路客运量220-250亿人,旅客周转量14500-15000亿人公里,货运量到达145-160亿吨,货物周转量10000-11500亿吨公里,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1%和8.3%、3.6%和4.3%。——运力开展水平。到2024年,全国营运客车到达220万辆,其中大中型客车总量90万辆,高级客车所占比重到达25%以上,中级客车所占比重到达50%以上;营运货车到达700万辆,重型货车、专用车辆、厢式货车的比例分别到达30%、30%和20%。——站场根底设施建设。全国等级客运站到达8600个,等级汽车货运站到达2300个。国家规划的45个公路主枢纽根本建成,中心城市形成综合性的客运枢纽、物流中心或物流园区;中等城市和县级城市都要建成等级客运站和货运站,人口在20万以上的城市至少建成一个二级客运站和一个等级货运站;在东部地区和中部较兴旺地区,乡镇根本建有等级客运站,行政村建有招呼站或候车亭;中部欠兴旺地区和西部地区,70%以上的乡镇建有等级客运站,60%的行政村建有招呼站或候车亭。——应急保障能力。全国应急运输保障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应急运力数量到达6万辆左右,应急运输机构和通讯联络制度更加健全,确保信息畅通、反响迅速、能力充分、保障有力,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保障国家重点物资、抢险救灾物资的运输和节假日等客流顶峰期的旅客运输。〔2〕运输效劳水平——运输平安。全行业平安意识明显增强,平安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平安技术水平有效提高,薄弱环节得到加强,平安形势进一步好转。与2024年相比,2024年道路运输行业万车交通平安事故率、重特大事故次数和死伤人数分别降低20%。——效劳质量。高速公路客运运力全部为高级客车,其它城际客运运力为中级客车以上,农村客运运力全面更新为符合国家标准的车型。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城乡客运网络得到有效衔接和明显优化,旅客出行中转次数减少。运输组织化程度提高,及时性和可靠性更强,商务事故、社会投诉明显减少,维修返工率明显降低。市场主体的质量信誉考核体系根本建立,标准化效劳得到进一步推广,运输市场秩序明显标准,运输效劳水平明显提高。——运输效率。以国家高速公路网为依托,快速客货运输网络根本形成,根本实现400-500公里以内当日往返,800-1000公里以内当日到达。集装箱运输、甩挂运输得到快速开展,装卸机械化、自动化普及,集疏运效率提高,促进和保障物流产业开展。——通达水平。所有通公路的乡镇和行政村开通农村客运班车。东部地区和中部较兴旺地区乡镇和行政村客车通达率力争到达100%;中部欠兴旺地区和西部地区乡镇客车通达率到达99%,行政村客车通达率到达95%。〔3〕运输效劳业开展——机动车维修与救援。健全车辆技术效劳保障体系,建立全国机动车维修救援网络,推进专业化、品牌化维修经营,全面提高机动车维修质量和效劳水平,维修质量保证期内的返修率不大于3%。地级以上城市具备国内外各种车辆、各种维修作业能力,县城具备国产车型各类维修和主要进口车型维护、小修能力。一、二、三类机动车维修企业比例到达1:3:6,每千辆车维修企业配备率达12〔其中一、二类企业3.5〕。维修企业的检测设备台数、专用设备台数分别占设备总台数的35%和40%,60%维修企业实现微机化管理。推进机动车维修企业连锁经营,建立3-5个全国性的机动车维修品牌企业和假设干个区域性机动车维修品牌企业。维修从业人员中,技术负责人、质量检验员持证上岗率到达100%,机修、电器维修、钣金和涂漆主要技术工人持证上岗率到达100%,其他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到达80%。全国机动车维修救援网络根本形成,东部地区1小时内实现救援,中部地区1.5个小时内实现救援,中部地区2.5个小时内实现救援。——驾驶员培训。驾驶员培训实现标准化、标准化、专业化,教学设备得到明显改善,管理制度得到有效完善,培训机构和教练人员诚信考核制度根本建立,教练人员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培训质量得到有效保证。90%驾驶培训机构配备驾驶模拟教学设备,全部驾驶员培训机构实行学时制和IC卡数据交换,驾驶培训机构使用年限在5年以下的教练车占教练车总数比例超过60%,教练员持证上岗比例超过95%。三年以下驾龄的驾驶员交通事故率降到10%。〔4〕行政能力建设——法规体系建设。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为龙头、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相配套的道路运输法规体系得到根本建立,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管理手段创新。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手段宏观调控行业开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市场准入、市场监管、市场退出机制全面建立,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根本形成。——运政队伍建设。运政管理体制根本理顺,运政队伍的准入、培训、考评、退出制度全面建立,运政管理人员数量得到有效精简,运政管理人员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运政管理工作标准得到全面建立,行政能力和执法水平明显提高。——公共效劳能力。运政队伍的社会效劳意识明显增强,政务信息和市场信息公开发布制度根本建立,全国运政效劳投诉体系初步形成,运政管理机构的公共效劳能力明显增强。〔5〕信息化水平建立起全国统一的道路运输管理信息平台,安装卫星定位系统、卫星导航系统、行车记录仪的营运车辆比例到达20%,运输企业和物流中心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远程监控能力明显提高,二级以上客运站普遍安装信息管理系统、电子监控系统、危险品检测仪、电子信息显示屏等设备,中心城市根本实现联网售票和网上售票,二级以上机动车维修企业普遍实行计算机管理并具备竣工检测能力,道路运输软科学课题研究有效加强。〔6〕可持续开展水平道路运输能源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高效环保车辆得到优先开展,双燃料汽车数量增加,各种节油装置得到普遍应用,单位能耗在现有根底上降低10%—20%,营运车辆噪音和排放水平到达国家标准。〔7〕对社会经济的奉献水平与2024年相比,道路运输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增加1—2个百分点,为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增加20%,就业人员的平均收入总体超过社会平均收入,行业开展保持稳定。四、政策措施〔一〕创新开展理念,转变工作重心——创新开展理念。牢固树立执政为民、依法行政的理念,把是否符合科学开展观的要求,是否符合广阔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是否效劳于全国经济社会开展大局,是否符合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作为一切道路运输行业管理政策和工作的出发点。——转变工作重心。彻底转变“重审批、轻监管〞、“重收费、轻效劳〞的不良倾向,将工作重心转变到市场监管和公共效劳上来。打击非法行为,保护合法运输,维护行业公平与正义。扩大市场主体经营自主权,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开展环境。——提高执政能力。认真研究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严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技术等多种手段,注重通过利益调整引导市场开展,提高驾驭市场的行政能力。〔二〕扩大市场开放,加强区域合作——打破地区封锁。鼓励企业跨地区重组联合,在全国范围内依法设立分支机构,修订和废止设置行政壁垒、限制外地经营者开展、阻碍公平竞争的各种制度和规定,取消客运班线经营的地域限制和“对等对开〞规定,允许客运企业异地申请客运班线和参加客运线路经营权效劳招投标,促进道路运输市场的统一开放。——开展多种经济。继续鼓励各种经济成份投资道路运输市场,大力开展民营经济,推进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资道路运输业,有效增强运输能力。——扩大对外开放。认真落实我国参加世贸的有关承诺和?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允许世贸组织成员的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在国内设立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的道路货运、货运站场和机动车维修企业,允许符合条件的港澳效劳提供者按照有关规定在局部省份独资举办道路客运企业、出租客运和从事内地至港澳间的直通车业务。——推动区域合作。按照互惠互利、共同开展的原那么,积极推进泛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西部省份等区域合作,优化区域开展环境,实现区域道路运输一体化。〔三〕加强政策引导和经济调节,深化运输结构调整——加快组织结构调整。鼓励企业的重组、收购、兼并和联合,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经营和连锁经营。引导个体运输业户在自愿的根底上,进行股份制合作,实现公司化经营。鼓励运输企业实行公车公营,通过严格市场准入和利用市场退出机制,逐步清理挂靠经营,禁止新的挂靠行为和各种形式的以包代管、只包不管的行为。——加快经营结构调整。以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为依托,大力开展城际直达班车客运,增大班次密度,建立健全快速客运网络。大力开展旅游客车,满足假日期间和旅游季节人们旅游出行需求。鼓励开展甩挂运输、集装箱运输、小件快运、多式联运、搬家运输、城市物流配送等运输组织形式,引导货运企业扩大经营范围和延伸效劳领域,逐步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加快运力结构调整。认真贯彻国家强制性标准?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发布货运汽车及汽车列车推荐车型,调整相关规费征收政策,继续推进营运客车等级评定工作,引导车辆生产企业开发生产平安环保、经济可靠的标准车型,鼓励厢式货车、专用车辆、集装箱车辆、多轴重型货车以及小型货车开展,加快中高级客车的开展,促进符合?乡村公路营运客车结构和性能通用要求?的农村客运车辆的普及。加速淘汰能耗高、性能不符合要求的运输车辆,禁止非法改装运输车辆,禁止拖拉机、货车等非客车以及车辆技术条件到达不平安要求的车辆从事客运。——大力开展农村客运。合理规划农村客运网络,简化农村客运班线的行政许可程序。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地制订出台税费减免政策,减轻经营者的负担。鼓励各类运输企业和个体经营业户开展农村客运线路,根据农民出行特点,采取片区运营、循环运营等多种方式,方便农民群众乘车。统筹规划农村公路、农村客运站点和城乡客运线路布局,在政府支持和相关部门配合下,打破城乡客运管理体制分割,合理配置城乡客运资源,实行相同的税费政策,鼓励“农村班车进城、公交客车下乡〞,推动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最大限度的保障农民群众便利出行。〔四〕完善平安管理长效机制,加强运输平安管理——加强道路客运平安管理。围绕“三关一监督〞的平安监管职责,严格道路运输企业、车辆、人员市场准入,建立退出机制,加强源头管理。建立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职业资格管理制度,强化从业资格考试,催促运输企业对从业人员定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法律法规的培训教育,建立再培训的长效机制,提高从业人员平安意识和平安知识。强化运输企业平安生产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建立科学、有效的平安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落实平安生产责任制,建立平安生产奖惩机制。鼓励运输企业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平安生产动态监控能力。完善道路运输事故统计分析和报告制度,科学分析平安事故的关键性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研究开展运输企业平安评估和平安认证,实施分类指导和重点监管。建立和完善承运人责任险制度,保证广阔旅客的合法权益。——严格危险货物运输平安管理。鼓励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实行专业化运输,根据危险货物种类及性质实施分类管理。禁止达不到标准的车辆和无上岗资格的人员从事危险货物运输,对不符合平安要求的运输企业要强令其退出运输市场。催促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轮训和平安考核,确保平安标准操作。对危害性较大的危险货物实行限载运输,尽量降低事故危害程度。标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标志标识,推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平安卡制度,为监管和救援创造良好条件。〔五〕完善市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健全法规体系。认真落实?道路运输条例?及相关配套规章,加快修订、完善地方性道路运输法规。根据行业开展实际,及时调整相关规定,制订行业开展政策。加快立法步伐,开展?道路运输法?的立法准备工作。——实行质量信誉考核。建立运输企业质量信誉档案,实行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制度,公开、公平、公正的评价企业质量信誉水平,并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引导社会选择运输效劳提供者,强化企业责任意识,自觉加强管理,诚信经营,优质效劳,保障平安。——优化资源配置。落实客运班线经营期限制,完善市场退出机制。推行客运班线经营权效劳质量招投标,根据企业质量信誉水平配置市场资源,扶持质量信誉好的企业,限制质量信誉水平低的企业,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调节经济利益引导行业开展。根据行业开展导向,调整运输价格和规费征收政策,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采取调整运输价格和相关规费政策的方式,化解燃油价格快速上涨带来的行业风险。——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集中力量,重点解决严重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保障合法运输和旅客、货主的合法权益,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六〕完善应急运输保障体系,提高应急运输保障能力——完善应急运输保障体系。强化应急运输领导和工作机制,健全应急发动体系,增加应急运力数量,建立应急运输保障车队。制订出台优惠政策,扶持承担应急运输任务的企业开展。——建立应急运输补偿机制。研究并逐步建立应急运输补偿机制,设立应急运输专项补偿资金,合理支付应急运输费用,保护应急运输企业合法利益。〔七〕加快道路运输站场建设,改善运输根底设施条件——合理规划运输站场。科学规划城乡道路运输站场,合理确定站场数量和规模,防止重复建设、盲目开展。要统筹考虑道路客运站场与其它运输方式客运站场之间的衔接,鼓励城市开展综合枢纽型客运站,实现与铁路、地铁、公共汽车等运输方式之间的“零距离〞换乘。对农村客运站点,要与农村公路建设有机结合,做到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验收,降低本钱,防止二次征地。货运站场要充分考虑物流组织的需要,注重场站选址与公路、其它运输方式枢纽和主要货物集散地的衔接,合理设计内部的功能和布局,增强货物集散功能,提高运输效率。——加大政府资金投入。道路运输站场是公众出行和货物集散的公益性根底设施,政府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客货运附加费应主要用于运输站场建设。要保证部农村客运站场专项补助资金全额用于农村客运站场建设,积极落实配套资金,确保农村客运站场建设方案按期完成。——广泛吸引社会投资。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对启动社会投资的引导和杠杆作用,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那么,吸引民营资本、社会资金和外资以独资、合资、合作形式投资站场根底设施。对于已建及待建站场可采取转让经营权、出让冠名权等方式滚动筹集资金。——探索站场经营管理新模式。坚持站场前期建设与后期管理的协调开展,防止只投不管、重建轻管。鼓励站场所有权和经营权别离,鼓励站运别离,可实行公开招投标的方式选择站场经营者,实施合同管理,明确经营期限和权利义务。对农村客运站场和客流稀疏、规模较小的场站,可鼓励其多种经营,采用“以商养站〞、“租养结合〞等形式委托代管,实现公共社会效益与经营者经济效益的统一。严禁未经批准擅自改变道路运输站场功能的行为。〔八〕提升机动车维修保障能力,标准驾驶员培训市场——全面提高维修水平。鼓励机动车维修企业实行专业性经营、品牌经营和连锁经营,大力推广平安、节能、环保的先进维修技术。建立机动车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制度,加强从业人员职业素质建设。规划建设全国机动车维修救援网络,全面提高维修效劳能力。实行机动车维修质量保证期制度,切实保护车主利益。完善机动车维修市场监管体系,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驾驶员培训管理。鼓励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推行计时制培训和驾驶模拟教学,提高培训水平。标准驾驶员培训收费,打击乱收费行为。倡导驾驶员素质教育理念,注重学员平安行车知识的掌握和平安意识、标准操作、文明行车理念的培养。推进驾驶员培训学校以及教练员的诚信体系建设,推行教练员职业资格管理制度,完善驾驶员培训质量监督检查手段,完善教练员诚信考评制度,提高教练员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培训质量。〔九〕加强运政队伍建设,建设效劳型行业管理部门——加强队伍建设。建立运政人员准入制度,政治、文化、专业素质达不到要求或经省级运政机构考试不合格的人员一律不得进入运政队伍。严明工作纪律,加强在岗培训和考核,建立退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