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措施_第1页
水稻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措施_第2页
水稻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措施_第3页
水稻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措施_第4页
水稻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稻在我国的种植范围广泛,是一些地区种植户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就包括虫害,如水稻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等。稻纵卷叶螟是一种迁飞性害虫,我国主要水稻种植产区都有出现,幼虫为害较大,出现之后造成水稻植株枯萎甚至死亡,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当前在我国出现的稻飞虱包括褐飞虱、灰飞虱和白背飞虱,会吸食水稻植株的汁液,并且排泄物会滋生霉菌,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和呼吸能力,造成水稻减产。对此,应分析这两种害虫的为害症状、发病规律,有针对性地防治。1稻纵卷叶螟1.1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1.1.1形态特征稻纵卷叶螟的幼虫颜色为黄褐色,体长8~9mm,展翅之后16mm。卵呈扁平状的长椭圆形,并且中间有隆起,开始为白色,之后逐渐变为淡黄色,长1mm、宽0.5mm。蛹呈黄褐色圆筒型,长度为7~10mm。1.1.2生活习性稻纵卷叶螟成虫有喜湿和聚集性的特点,同时有一定的趋光性,温度、湿度适合时产卵量大,喜欢花蜜以及蚜虫的蜜露。正常情况下,羽化后1~2d交配,3~7d产卵[1]。卵主要集中在叶片中上部,每次产卵100粒。湿度大,适合低龄幼虫生长,成虫运动能力相对较差,驱赶时会在植株高度以下飞行。幼虫能够跳跃,运动能力强。一般情况下,成虫主要在叶片的背面产卵。该类害虫适合在气温22~28℃、相对湿度80%以上的环境下生长,阴雨天气有利于害虫为害。1.2为害症状孵化之后的幼虫直接进入到叶肉部位,取食后会导致叶片出现大小不同的透明状斑点。2龄幼虫直接在水稻叶片吐丝结成小虫苞,受害叶肉出现透明条状带特点。3龄幼虫会取食叶肉部位,严重影响水稻的健康生长。4~5龄幼虫的食量逐渐增大,影响水稻的产量。通常情况下,每只稻纵卷叶螟幼虫一生能够卷叶5~6片,严重时可卷叶9~10片。研究显示,该类害虫的出现与当地气候条件有直接关系,在温度适宜和相对湿度较高的环境下容易导致成虫产卵和孵化,在连续降雨天气很容易暴发稻纵卷叶螟。1.3发生原因1.3.1气候条件稻纵卷叶螟的迁飞与当地的气候有很大关系,气温回升快和降雨多时发生严重[2]。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受到气候的影响,温度22~28℃、相对湿度80%以上适合生长。调查研究显示,降水也是其发生的重要因素,在降水之后,害虫会逐渐降落,长时间降水和降水量大都会导致稻纵卷叶螟迁入量大。1.3.2种植方式多样我国南北方不同水稻种植地区的水稻种植模式存在明显差异,在水稻规模化栽培的背景下,栽培方式有明显不同,主要有手栽稻、机械插秧和直播稻。不同水稻栽培模式的种植时间不同,可适当推迟水稻的生育周期,控制水稻茬口,能够减轻低龄幼虫的取食为害。有的种植户简单地认为增施氮肥能够增加水稻产量,但是这也会导致水稻贪青晚熟,水稻抗病虫害能力下降,增加了稻纵卷叶螟的为害程度。1.3.3害虫的适应能力增强适合稻纵卷叶螟产卵的条件为高湿天气,此时卵孵化率和幼虫成活率高。通过田间调查发现,稻纵卷叶螟卵在高温干旱的条件下,也能大量孵化和为害叶片。该类害虫对环境的主动适应能力强,一旦水稻种植地区出现高温少雨天气,加之防控不科学,会使中晚稻受稻纵卷叶螟为害加重。1.3.4抗药性增强因为稻纵卷叶螟在我国水稻种植地区出现较早,如果持续多年使用同一种药剂会产生抗药性,增加防控难度。1.3.5偏施氮肥有的种植户为了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大量施用氮肥,导致水稻叶色浓绿,吸引了大量稻纵卷叶螟成虫栖息和产卵。田间调查表明,偏施氮肥的稻田稻纵卷叶螟量是正常合理施肥稻田的2~3倍[3]。1.4主要防治方法1.4.1农业防治1)种植抗虫品种。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种植抗虫品种,可减轻害虫为害。2)加强栽培管理。改革耕作制度,避免早、中、晚稻混合栽培,能够减少稻纵卷叶螟的食源;推倡“健身”栽培管理技术,建立合理的水稻株群结构,促进水稻健康生长,增强水稻的抗虫能力;加强肥料管理,把控施肥时间和施肥量,控制氮肥用量,防止水稻前期长势过旺而后期贪青晚熟;科学灌溉,控制水稻生长的田间湿度,可以适当晒田,在害虫孵化时降低田间相对湿度,也可以在化蛹期间集中灌深水,灭杀田间的虫蛹,减少虫口的基数;在水稻收割完成之后,及时翻耕土壤,灭杀虫蛹。1.4.2生物防治1)性信息素诱杀。针对稻纵卷叶螟,性信息素能够取得很好的诱杀效果,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在水稻移栽到大田之后,放置性诱捕器60个/hm2,间隔23m左右,每间隔15d左右更换1次诱芯。2)杀虫灯诱杀。稻纵卷叶螟有明显的趋光性特点,利用该特点选择灯光诱杀,如频振式杀虫灯,能够灭杀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等害虫,同时可减少对害虫天敌的伤害。3)利用天敌防治。为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应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生物防治技术主要包括天敌灭杀害虫,稻田中主要害虫天敌有蜘蛛、瓢虫和青蛙等,能够灭杀稻纵卷叶螟。也可利用赤眼蜂防治,寄生蜂会寄生在害虫卵体内取食发育,造成害虫卵死亡。在稻纵卷叶螟产卵盛期到高峰阶段,可以分批释放赤眼蜂,把控好数量,建议田间释放量为22.5万~30.0万头/hm2,每间隔3d释放1次,连续释放3次。4)生物农药防治。当前水稻病虫害防治可选择的生物药剂有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甘蓝夜蛾型多角体病毒等。田间试验表明,16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和14%甲维·茚虫威悬浮剂防治效果较好。另外,在稻纵卷叶螟孵卵盛期到低龄幼虫高峰期,可施用低毒、低残留的3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C。在初中学段,政治学科是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从理论上对人类社会运行规则形成基本认知的基础。初中政治教材每个单元的内容无一不是对学生发展有帮助的,教学的主要目标也是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生活观、学习观以及社交观,使学生成为健康有为的青少年。但是,很多学校和教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偏离这样的教育,出现了很多教育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1.4.3化学防治利用药剂防治抓住关键的防治时期,稻纵卷叶螟在水稻分蘖期和穗期为害比较严重,要结合病虫害预测预报情况和天气特点做好这两个时期的防治工作,应选择高效、长效且对天敌影响比较小的化学农药,比较常见的有好劳力和银农1号,好劳力用量为1200~1500mL/hm2,银农1号用量为600mL/hm2,兑水900mL/hm2喷雾防治。另外,也可以选择虫螨腈和茚虫威等抗药性比较小的药剂,如果田块虫害严重,需要每间隔10d再用药1次,结合虫情来确定具体的防治次数。1.4.4精准测报种植户应结合当地水稻卷叶螟发生趋势做好虫情的监测工作,将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相结合,准确掌握虫情发生情况,向广大种植户及时发布稻纵卷叶螟发生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预防。2稻飞虱2.1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2.1.1形态特征稻飞虱是影响水稻生长的主要害虫之一,我国分布的有褐飞虱、灰飞虱和白背飞虱。褐飞虱身体颜色为黄褐色到黑褐色,成虫体长为4~5mm,会在水稻下部的叶片吸食汁液为害。灰飞虱长翅型体长为3.5~4.0mm,短翅型体长为2.3~2.5mm[4],成虫和若虫会集中在稻丛中上部叶片吸食水稻的汁液为害。白背飞虱的身体颜色为浅黄色和黄白色,体长为3.0~4.5mm,成虫集中在稻丛基部,吸食植株的汁液为害,会造成水稻倒伏。2.1.2生活习性褐飞虱主要出现在水稻孕穗期至成熟期,严重时会导致稻丛基部变成黑褐色,甚至全株枯死。褐飞虱的飞翔能力和繁殖能力强,产卵频率高、周期短,尤其近年迁入时间逐渐提前,为害严重。灰飞虱若虫大多在田边或者沟边的杂草中越冬,成虫喜欢生长在嫩绿高大茂密田块产卵。白背飞虱主要出现在水稻分蘖期至拔节期,会造成水稻叶片发黄和分蘖减少。通常情况下,白背飞虱的若虫会在杂草上越冬,成虫会将卵产在茎秆内,在高温干旱的地区容易发生。2.2为害症状稻飞虱吸食水稻叶片的汁液,影响养分和水分输送,造成植株生长矮小和缓慢,甚至枯萎死亡。害虫在吸食汁液的同时还会分泌固性的唾液,形成口针鞘,叶片出现伤口之后很难愈合,影响组织活动,造成水稻叶片失去水分变黄,基部会腐烂,使水稻植株倒伏和死亡。稻飞虱会携带齿叶矮缩病或草状丛矮病病毒,排出的粪便还会引发烟煤病,严重影响水稻健康生长。2.3发生原因2.3.1繁殖率高稻飞虱产卵多和成熟快,一旦成虫迁入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会大量繁殖,种群数量增加,发生大面积虫害。2.3.2气候条件适宜如果早春降水量较少和气候干燥,会为稻飞虱营造良好的条件。在气候湿润和降水量充足的条件下,气温达到20~30℃,相对湿度达到80%~90%,有利于稻飞虱迁飞和繁殖产卵。在盛夏和晚秋季节,一旦降水量多,则容易暴发虫害。另外,稻飞虱有迁飞性特点,在风力的作用下会快速迁移,直接进入其他水稻产区生存和繁殖。2.3.3栽培管理田间水稻栽培管理水平也影响稻飞虱的繁殖和生长发育。随着农业机械化发展,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提升,如果密度控制不科学,造成水稻的根茎发育不良,并且田间通风性差、湿度高,为害虫繁殖和生存提供了良好条件。一些种植户田间管理不到位,导致田边杂草多,也为稻飞虱提供食物来源和繁殖场所,造成大面积暴发。2.4主要防治方法2.4.1农业防治1)消灭越冬虫源。在越冬前将水稻田周围的杂草清理干净,通过掩埋的方式来破坏害虫越冬环境,抑制越冬害虫的生长繁殖。在害虫化蛹的高发时期,对土壤进行深耕,能减少越冬虫源的基数,深度控制在5~10cm,能够灭杀一部分越冬的虫蛹和幼虫。2)选择抗虫性强的水稻品种。在播种前,选择生育期早和抗虫性强的水稻品种,能够科学控制稻飞虱的生长和扩散。3)科学灌水。在水稻灌溉中,坚持浅水勤灌和适时晒田的原则,使水稻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逆性。2.4.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防治,保护和利用稻田中的害虫天敌,采取措施增加稻田内的害虫天敌数量。另外,稻飞虱会集中为害水稻基部,可在稻田中放养适当数量的鸭子,通过鸭子来防治稻飞虱[5]。将鸭子放在稻田中,但是要控制好鸭子数量,避免过量而损害水稻。通常情况下,在水稻分蘖期至抽穗前期,将鸭子放在田中,放入量为4500~5628只/hm2,在防治害虫的同时,增加了稻田的透气性,也能够同时防治稻纵卷叶螟。2.4.3物理防治可以在稻田内安装频振式杀虫灯来诱杀稻飞虱;或者选择防虫网,在稻飞虱迁飞之后,成虫会进入到秧田内产卵和为害,利用防虫网诱杀可以减少进入稻田的害虫数量,降低虫源基数,减少农药使用次数。2.4.4化学防治在稻飞虱若虫孵化的高峰时期以及若虫发生的盛期,要及时用药喷洒防治,可选择25%噻酮嗪可湿性粉剂,用量为5625~7875g/hm2;或选择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用量为2250~4500g/hm2;或选择65%噻虫嗪可湿性粉剂,用量为1800~3375g/hm2,均匀喷雾防治即可。在药剂防治中,应该保证一定的水层,同时对准水稻基部喷施,提高防治效率,轮换交替使用不同的药剂,否则稻飞虱很容易出现耐药性。另外,在水稻发育后期,可适当增加农药使用量和次数。2.4.5做好田间监测和检查稻飞虱的迁入时间受气候变化因素的影响,春夏之际南虫北迁,秋末冬初北虫南迁,植保部门要监察田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