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湖南省家界市永定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监测验卷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阅读,是视野的远行,我们能欣赏到多姿多彩的风景。
翻开课本,我们能欣赏到春天的花团锦簇,夏天的酷热(①),秋雨的(②),冬雪的安详。我们能读到世人眼中纯cuì的白求恩,满腔(③),无私奉献;我们能读到旁观者眼中“怪dàn不经”的劳伦兹,专注忘我,追求真理。
走进名著,我们学习阅读与写作的方法。阅读要有合适的方法。A。。。。我们读《西游记》这样的长篇古典小说,适合“精读”和“跳读”并用。向名著学写作,在《西游记》中,我们学习用曲折生动的情节讲述故事,用个性鲜明的语言刻画人物。在《朝花夕拾》中,我们学习鲁迅用(④)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用有趣而犀利的议论批判现实。
1.在横线上,给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纯cuì怪dàn不经安详曲折生动
2.给括号里选出搭配正确的一项()
A.①粗犷②安静③热情④简洁
B.①粗放②静谧③热忱④简单
C.①粗犷②静谧③热忱④简洁
D.①粗放②安静③热情④简洁
3.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A处横线上,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精读就是细读、精思与鉴赏
②我们读一本书,根据兴趣或读书目的的不同,可以分别采用精读或跳读的方法
③总之,精读和跳读作为两种适应不同情形的阅读方法,在阅读一些长篇著作时可综合运用
④跳读可以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或不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跳过不甚精彩的章节
A.③①②④B.③④①②C.②④①③D.②①④③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朱自清是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
B.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颈联,第三联叫颔联,第四联叫尾联。
C.在实际语言运用中,词总是出现在一定的语境中。词有意义词和多义词,词有词性和感彩。如“冬天”“里头”是名词也是中性词,“丑陋”“狭隘”是贬义词也是形容词。
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酒驾、摩托车改装雨伞、不戴头盔等事件不再发生,张家界市交通监察部门加大了整治力度。
B.高校自主招生增加体育测验项目,把身体好作为“好学生”的重要标准。
C.通过观看《万里归途》这部电影,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祖国才是我们最大的依靠。
D.恰当运用比拟,不仅能让读者对所描绘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
6.诗词积累。
(1),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4)诗以言志,歌以咏怀。李商隐羁旅巴蜀,道出了“,”的未来期许(《夜雨寄北》);马致远漂泊异乡,流露出“,”的无限哀愁(《天净沙·秋思》)。
7.综合实践:班级组织“少年正是读书时”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下表是小组统计的“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你从中得出的结论。(至少答两点)
年级每天课外阅读时间阅读报刊阅读名著阅读网络流行小说
七年级平均60分钟左右55%20%25%
八年级平均40分钟左右44%22%34%
九年级平均30分钟左右30%24%46%
(2)大家围绕“中学生读什么”的话题展开讨论。请你接着源源的话,帮他阐述这样说的理由。
青青:我认为中学生课外阅读网络流行小说是与时俱进的表现。网络的开放性不仅给阅读带来了便捷性、丰富性,还让读者有机会与互动交流。互动性、参与性的阅读特点极大地调动了读者的阅读积极性,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源源:我认为中学生课外阅读应以名著为主要读物。
(3)学校应如何促进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请你提两条建议。
二、阅读(36分)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8.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在他60多岁时所作,从诗中“”可以看出他的凄凉处境,然而诗人却并“不自哀”,是因为他仍有“”的雄心壮志(用诗中关键词填上空)。
9.下列对《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戍轮台”指守卫边关,这里代指边关,汉王朝曾在这里驻兵屯守。
B.“风吹雨”既是窗外实景,同时又象征着南宋王朝的风雨飘摇。
C.“铁马冰河”是诗人日夜所思,但只能“入梦来”,反映了现实的可悲。
D.全诗洋溢着轻松欢快的风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给人以激励。
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
1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人不堪其忧堪
②非学无以广才广
③险躁则不能治性治
11.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2.两篇文章都谈到学习,文强调学习时要温习、复习和;文则强调学习要和。
13.从提高自我修养的角度看,两文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请分别概括一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路过山下村子的时候,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
从1920年开始,我几乎每年都去看望这位植树的老人。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或怀疑,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
1945年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那年,他已经87岁了。我再次踏上这条通往荒原的路。我完全认不出这条我曾经走过的路了。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
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1913年我来时见到的废墟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看得出人们生活得幸福、舒适。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人们挖了水渠,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那些废弃的村子一点点重建起来。从地价昂贵的城市搬到这里安家的人带来了青春和活力,还有探索新生活的勇气。一路上,我碰到许多健康的男男女女,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荡。一直住在这里的老一辈人,已经被舒适的新生活改变了。加上新来的居民,一万多口人的幸福生活,都源于这位叫艾力泽布菲的老人。
……
14.请用一句话概括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15.“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这句话中的“这”指的是什么?
16.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擦亮路牌的人
①我认识一个人,他的职业是擦洗路牌。
②他每天早上七点离开家,大约一个半小时后到达路牌清洗中心,穿上蓝色工作服和蓝色橡胶高筒靴,领一把蓝色的梯子,一只蓝色的水桶,一把蓝色的刷子和一条蓝色的皮围裙,推一辆蓝色的自行车,蹬车驶出大门。当全城所有路牌清洗工同时出发时,那情景看上去很是壮观,就像是一大群蓝色的鸟刚飞出巢。
③这位路牌清洗工干活儿的路线多年来一直没有变过。他所负责的街区,街巷都是以诗人和音乐家的名字命名的,比如:贝多芬大街、莫扎特小巷、歌德大街、布莱希特小巷……最后是威廉·布什广场。当他走完这条路线,一天的工作就结束了。
④清洗路牌是个辛苦活儿,但这位清洗工干得非常出色。他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他的街道和牌子。如果不是有一天,一位妈妈带着她的孩子在他的蓝梯子旁停下脚,清洗工压根就没想过自己的生活需要改变。
⑤“瞧,这‘格鲁克(GLUCK)大街’应该叫‘幸福(GLüCK——德语“幸福”之意)大街’!”那孩子指着清洗工正在擦洗的那个路牌喊了起来,“是他把字上的两个小点给擦掉了。”
⑥“不,”妈妈笑着说,“这街名是对的。格鲁克是一个作曲家,是他发明了音乐的旋律,所以这街道用了他的名字。”
⑦妈妈和孩子走远了,清洗工依然呆呆地注视着那个路牌。他突然意识到,他和那孩子一样对这位叫格鲁克的作曲家一无所知。这些著名人物的名字每天都出现在他的眼前,可是他对他们几乎没有什么了解。
⑧这可不行,他暗自想。那就先从音乐家开始吧。他走进音乐厅,走进歌剧院。圣诞节他送给自己一个唱片机,每个夜晚听着音乐,就好像在和音乐家们聊天——慢慢地,那些音乐家成为他的“好朋友”。干活儿时,他会吹起已经学会的旋律——莫扎特的《小夜曲》和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后来,他甚至可以熟练地吹歌剧了。这可不容易,因为他只能吹出一个声音,而歌剧中的声音必须用想象来完成。
⑨接着,几周后,他成了图书馆最努力的读者。一个又一个深夜,他沉浸在作品里。书中的文字使他时而沉默无语,时而激动不已;让他深思熟虑,也给了他勇气、快乐和悲伤,诗人其实是用他们的文字进行表演,就像音乐家用声音、年轻人用球,或者魔术师用头巾进行表演一样。文字是写出来的音乐,他想,或者说,也许音乐是没有说出来的文字的声音。
⑩“真遗憾,”他对同事们说,“没能更早点儿开始读书,现在才明白。”现在,清洗路牌时,他吹着口哨,背诵诗歌,唱着歌曲,讲着故事,还对一些作品作出评价。
这一天,有些行人停下来,听到了他的说唱。
他们惊讶无比。
一家人经过他的梯子,驻足倾听;两个路过的小女孩不再聊天,抬头看着他;一个小伙子放下书包,认真地听起来;一个班级的学生和老师也围了过来……当清洗工把路牌清洗干净,从蓝色梯子上下来时,大家鼓起掌来……
第二天一早,听众们已经在巴赫大街等他了。清洗工屏住呼吸,然后把蓝梯子在第一个路牌下打开,开始清洗路牌和诵读作品,还夹杂自己的评价。人们点着脚尖围着他倾听着。当他擦洗净最后一块路牌,讲完最后一句话,人群里就发出一阵赞许。就这样,蓝色梯子前越来越拥挤。直到电视台《与你和我一样的人》栏目的记者来采访他。
他一夜之间成了名人。
大家都在讲述着他的故事。索要他签名的人把他团团围住。他收到一袋又一袋的来信。
多所大学邀请他去作报告。清洗工如果接受邀请,可以得到令人羡慕的发展。
清洗工没有那么做。“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在回信中写道,“我每天最爱做的就是清洗路牌。我现在很快乐,我不想做教授,我离不开我的工作。顺致崇高的敬意。”
就这样,他还是他,一个路牌清洗工。
(有删节)
17.品味下列句子,说说表述效果。
当全城所有路牌清洗工同时出发时,那情景看上去很是壮观,就像是一大群蓝色的鸟刚飞出巢。
18.第⑩自然段写道“‘真遗憾,’他对同事们说,‘没能更早点儿开始读书,现在才明白。’”,结合上下文,说说清洗工遗憾什么?明白了什么?
19.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发挥合理想象,为文章第段中的“他们”补写一段心理活动描写。
20.文章结尾说“就这样,他还是他”,你同意这样的看法吗?结合文章内容说明你的理由。
三、作文(40分)
21.2022年11月18日,首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在张家界举行。如果你是旅发会的吉祥物“山娃娃”或“鲵宝宝”,遇到了最神奇的来宾,他们是《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或猪八戒,《朝花夕拾》中的阿长或范爱农,《草房子》中的桑桑、杜小康……,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请选择文学名著中的一个或几个人物,以“▲在张家界”为题目,发挥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先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作文内容积极向上。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不少于500字。
解析解答部分
1.粹;诞;xiánɡ;qū
2.C
3.D
常用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近义词;句子排序
⑴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⑵本题考查词语运用。正确运用词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切忌望文生义。②辨清词语的感彩。③注意词语运用的范围。④注意避免意思重复和矛盾。⑤注意区分同义词语。⑥注意某些词语只能用于肯定句或否定句中。
⑶本题考查语句排序。本题考查句子的顺序排列,首先,认真阅读材料,明确体裁和中心;其次,理清思路;再次,抓语言标志,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最后,连读,语感检验。
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纯cuì”写作“纯粹”,“怪dàn不经”写作“怪诞不经”,“安详”读作ānxiáng,“曲折”读作qūzhé。
2.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①处,粗犷:一指粗鲁强横,二指粗率豪放。可以说人的性格特征,也可以说一个地方的环境风俗面貌。粗放:粗豪放纵;以少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投在较多的土地上,进行浅耕粗作。此处形容“夏天的酷热”,应该选用体现环境风貌的词语“粗犷”。
②处,安静: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静谧:安宁平静。此处形容“秋雨”,秋天的雨声,虽然淅淅沥沥,但不是完全没有声音,应该选择词语“静谧”。
③处,满腔热忱:心里充满了热烈真挚的情绪。满腔热情:形容一个人热血沸腾,充满激情。此处词语应体现白求恩对待中国人民的感情,其中不仅有激情的成分还有一种真挚的成分,应选择“热忱”。
④处,简单:指经历、能力等平凡。简洁:简明扼要。此处修饰“舒缓的文字”,应选择词语“简洁”。
故解析为:C。
3.本题考查语句排序。第②句总说,应位于句首;然后依次写精读、跳读,则依次为①④;第③句总结,应位于句末。正确的语序是:②①④③。
故解析为:D。
4.B
名词;形容词;贬义词;中性词;诗;文化典籍;作家作品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CD.正确;
B.有误,律诗的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
故解析为:B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等,结合选项内容来分析作答即可。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这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5.B
成分残缺;不合逻辑;前后不一致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能力。
A.有误,否定不当,应删去“不再”;
B.无误;
C.有误,缺主语,可去掉“通过”或“使”;
D.应该是“而且能让读者感受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
故解析为:B。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6.(1)秋风萧瑟
(2)闻道龙标过五溪
(3)博学而笃志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注意“瑟”“笃”“涯”的书写。
故解析为:
(1)秋风萧瑟
(2)闻道龙标过五溪
(3)博学而笃志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7.(1)示例:①随着年级的增高,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②阅读网络流行小说和名著的人越来越多,阅读报刊的人越来越少;③三个年级共同的特点,阅读网络小说和报刊的人数都高于阅读名著的人数。
(2)示例:经典名著凝聚了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名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我们的感情,加深我们对人生的体悟,提升综合素养,这是阅读网络流行小说不能相比的。
(3)示例:①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节活动;②校园内建设名著推介长廊,营造书香氛围。
图表信息;见解表述
(1)本题考查对图表信息的概括。结合图表中的各个数据可得:随着年级的增高,同学们课外阅读时间越来越少,阅读报刊杂志的越来越少,阅读网络流行类小说的越来越多。
(2)本题考查语言运用能力。解答此题刻结合阅读名著的意义和好处来阐述,语言通顺,言之有理即可。
(3)本题考查提建议。促进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需要各方齐努力,比如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节活动;校园内建设名著推介长廊,营造书香氛围。
(1)本题考查对图表信息的概括。做图表分析题时要注意第一步就是整体阅读,明确题意,包括审题目要求、审图表标题和内容。第二步,横比纵比,寻找变化规律。第四步:表述时准确是前提,再注意精炼。
(2)本题考查语言运用能力。解答此题刻结合阅读名著的意义和好处来阐述,语言通顺,言之有理即可。
(3)本题考查提建议。这类题一般会提供一定的材料,其中的现象或状况存在着问题或不足,要求我们针对这一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或改进措施。
8.僵卧孤村;为国戍轮台
9.D
把握诗歌内容;体味诗歌的遣词;形象、语言及表述技巧赏析;表述的思想感情
⑴本题考查诗歌及其内容。文学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名(字、好)、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⑵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述的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8.本题考查诗歌及其内容。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诗的前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情思。“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僵”一“孤”,凄凉之极,为什么还“不自哀”呢?因为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经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犹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
9.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ABC.正确;
D.有误,全诗的风格是悲壮豪迈,不是洋溢着轻松欢快。
故解析为:D。
10.能忍受;增长;修养
11.①不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安宁平静就没办法达到远大目标。
②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到那时后悔)又怎么来得及呢?
12.同时也要思考,学思要结合;静,能宁静专一;有志向,立志向。(关键字相同即可)
13.从文“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可知,要提高自我修养要能经受住贫穷和困苦的考验,不要被眼前的物质利益所诱惑;
从“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可知,提高自我修养,要内心宁静专一,不可轻薄浮躁;
从“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可知,提高自我修养,生活要节俭,不可放纵懈怠;
从“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可知,提高自我修养,要志存高远,不断学习,服务和奉献社会。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⑴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答题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据句意来分析推断词义。
⑵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需结合重点词语的含义来理解。做到直译为主,意义为辅,再结合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进行顺序调整即可。
⑶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读懂文言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从文中筛选出相关信息进行回答。
⑷本题考查文章的启示。回答启示类的题时,一定要联系文本,感受要真切,表述要精当。同时还要联系自身实际,联系生活,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地表述。
10.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①句意为: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堪:能忍受;
②句意为: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广:增长。
③句意为: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冶:修养;
11.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①重点词语有:淡泊,恬静寡欲。明志,明确志向。致远,达到远大目标。句意为:不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安宁平静就没办法达到远大目标。
②重点词语有:悲,悲哀。穷庐,穷困屋舍。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句意为: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到那时后悔)又怎么来得及呢?
1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文中由“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可知,学习时要经常复习。由“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知,学习要善于思考。由文中“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可知,主张做学问应该在“静”字上多下功夫,要树立远大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远大目标。
13.本题考查文章的启示。文中由“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分析得出:运用对比,别人不能承受这种困扰,颜回却自得其乐。颜回的乐来自于学习,来自于他坚守的道理。这句话表现了颜回安贫乐道的品质。孔子通过这句话告诉我们,人应有所坚守,要努力从学习当中获得快乐,并把它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这样,即使生活贫困,也会收获心灵上的快乐,不觉其苦。文“静以修身”“险躁则不能治性”等语句可知,诸葛亮忠告孩子静以修身,启示我们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为人做人才能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都是感叹时间的流逝。所以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充分利用时间来学习知识充实自己,增长自己的学识与才干,成就自己的人生。
14.在牧羊老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下,昔日的荒山变成了美丽、富饶、充满生机的家园。
15.原来这个村子干旱无比,现在却看到了溪水。
16.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因为有了水,这里的人挖水渠,灌溉薄荷,过着幸福生活。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地里有了泉水,人们可以灌溉土地。描写人们幸福生活,是对艾力泽布菲的老人的赞美。言之有理可。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⑴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一般陈述格式为:何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何事+结果如何。
⑵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把握文中重点语句的准确含义,其中包括分析句子本身的意思,句子的深层含义,体味句子的言外之意。
⑶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在文章的作用可能的作用有:为文章渲染气氛,照应标题,为下文做铺垫,引起下文,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暗示心境等等。
1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结合“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1913年我来时见到的废墟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看得出人们生活得幸福、舒适。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人们挖了水渠,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那些废弃的村子一点点重建起来”可以概括出:在牧羊老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下,昔日的荒山变成了美丽、富饶、充满生机的家园。
15.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的“这”是指原来这个村子干旱无比,现在却看到了溪水。
16.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从“人们挖了水渠,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可以看出句子采用了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因为有了水,这里的人挖水渠,灌溉薄荷,过着幸福生活。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地里有了泉水,人们可以灌溉土地。描写人们幸福生活,是对艾力泽布菲的老人的赞美。
17.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穿着蓝色衣服的清洗工同时出发的情景比喻是蓝色的鸟出巢。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那种壮观的情景。
18.遗憾的是从前“我居然都不了解这些路牌上的音乐家和作家!”。“明白了”当我开始学习,发现音乐和文学的美好!我觉得特别幸福!我明白了应该在读书学习中了解这些著名的人物,走进艺术殿堂;明白了我的努力能带给别人快乐,我自己也感到快乐和幸福。言之有理可。
19.示例:我还从没有见过这样一位清洗工呢!我原以为,清洗工就是清洗工,和诗歌、音乐工作不相关。现在居然有人同时做两件事情,太不可思议了!
20.示例一:我同意。他还是他,继续从事清洗路牌这一平凡的工作,没有因为受关注而改变自己对工作的热爱。
示例二:我不同意。通过不断的学习,他对生活和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不再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工作,还把知识分享给更多人。
记叙性散文;分析人物行为思想变化原因;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心理描写;比喻
⑴本题考查赏析句子。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述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修辞常见的有八种(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⑵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从文中筛选出相关信息进行回答。
⑶本题考查补写心理活动。心理活动描写要注意结合人物形象,人物身分、人物的处境等多个方面去分析。
⑷本题考查个性化解读文本。开放性试题,根据文章的内容,客观公正地去回答,答题时要注意言之有理。
17.本题考查赏析句子。“那情景看上去很是壮观,就像是一大群蓝色的鸟刚飞出巢”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穿着蓝色衣服的清洗工同时出发的情景”比喻是“蓝色的鸟出巢”,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那种壮观的情景。
18.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文中“现在,清洗路牌时,他吹着口哨,背诵诗歌,唱着歌曲,讲着故事,还对一些作品作出评价”可知他现在的改变是因为以前没有做到。遗憾的是从前“我居然都不了解这些路牌上的音乐家和作家”“明白了”当“我”开始学习,发现音乐和文学的美好!“我”觉得特别幸福!“我”明白了应该在读书学习中了解这些著名的人物,走进艺术殿堂;明白了“我”的努力能带给别人快乐,“我”自己也感到快乐和幸福。言之有理可。
19.本题考查补写心理活动。清洗工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感受到了诗歌、音乐等的美好,因此在清洗路牌时,“他吹着口哨,背诵诗歌,唱着歌曲,讲着故事,还对一些作品作出评价”,他的做法,引起了路人的关注,“这一天,有些行人停下来,听到了他的说唱”,路人听他背诗、唱歌、讲故事和发表评论,感受到他与其他清洗工的不一样。因此,补写可从这个角度来进行。示例:这个清洗工怎么和其他清洗工不一样呢?他怎么会有这么好的记性?唱歌怎么这么好听呢?他发表的评论真的很有独到的见解,让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我好喜欢这个清洗工呢。
20.本题考查个性化解读文本。同意不同意都行,言之有理即可。如果同意,可从清洗工还是继续从事自己的清洗路牌的工作这个角度来思考。示例:我同意:他还是他。结合“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可知,清洗工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清洗工,没有因为受人追捧而换工作,结合“我每天最爱做的就是清洗路牌。我现在很快乐,我不想做教授,我离不开我的工作”可知:他仍然特爱自己的工作,也没有想换个工作,他每天清洗清洗路牌,唱唱歌、背背诗、发表发表评论,这样的生活让他感到快乐。如果不同意,可从清洗工对工作的态度、工作时精神面貌的变化这个角度思考。示例:我不同意。结合“书中的文字使他时而沉默无语,时而激动不已;让他深思熟虑,也给了他勇气、快乐和悲伤”“文字是写出来的音乐,他想,或者说,也许音乐是没有说出来的文字的声音“可知,他通过读书,对生活、对工作有了新的认识。“现在,清洗路牌时,他吹着口哨,背诵诗歌,唱着歌曲,讲着故事,还对一些作品作出评价”可知,现在,他不仅是在为了。养活自己而工作,而是从工作中找到了乐趣,他对生活和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21.贾宝玉在张家界这一天,我正读《红楼梦》,迷迷糊糊地有点儿瞌睡了,唉!趴桌上眯一会吧。
迷迷糊糊中,我好像来到了一条大街上。转了许久,迎面走来了一位面如冠玉、飘若仙人的男子,和书上的贾宝玉有着相似的容颜。我试探性地叫了一声:“宝玉?”他转过身来,疑惑地看着我,问到:“这位公子,有何贵干?”我兴奋极了,真的是宝玉!竟能在街上偶遇贾宝玉!我必须要和他一起去游山玩水,一起见识见识祖国大好河山。他竟然没有拒绝。我太兴奋了!于是我们一起乘车去了湖南的张家界。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微风迎面扑来,隐约还带有花的芳香。宝玉不由的探出头来观望。“哇,公路旁的花可真不少!”有杜鹃、菊花、广玉兰……它们都争先恐后的排列在你面前,向你微笑,向你絮絮低语。看那杜鹃花红的灼灼欲烧;菊花黄的灿烂;广玉兰白的无暇……阳光透过林隙照在我们的脸颊上,给人一种柔和的感觉。两边的山峰连绵不断、苍翠欲滴,仿佛一幅幅精妙绝伦的画。忽然,一座与其它山峰迥然不同的山峰,映入我们的眼帘。“到了,到了。”我看到宝玉欢呼雀跃着,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步入黄石寨,首先看到的就是一条潺潺溪流——金鞭溪。溪水两旁的树,都伸展着粗壮的枝干,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好像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再看水底那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的彩色卵石,只觉得心中无比舒畅。此时,耳边还传来悦耳动听的流水声,是那样的纤细,那样的柔美,伴着声声鸟语、阵阵花香,给人一种大自然安谧静美的享受。接着,我们来到了黄石寨山顶的云海奇观处,忽然天空乌云密布,而后轰隆隆的雷声在耳边响起,豆大的雨点从天而降。几十分钟后,雨停了,我们连忙奔往云海奇观处。“啊!”宝玉惊奇的大叫,只见一股洁白的云雾腾然而起,渐渐的越升越高,越变越大,还会时不时的随着鸟声扭动着自己娇人的身躯。这时云雾已经升到了山中央,缭绕在山腰,仿佛童话中王母娘娘的瑶池。此时,我们的心也飞到了云雾中。
最后,我们来到黄石寨山脚下的竹林,远远望去,一望无垠,一碧千里。那些竹子,好像在比赛,一个比一个高,一个比一个壮,最高的有四、五层楼那么高,最壮的比碗口还粗,它们伸展着自己翠绿的双手,矫健的身姿在阳光下顽强拼搏、茁壮成长,它们从来不需要人的照料,不需要人的关怀。
宝玉呆呆地望着这片竹林,油然而生一种感慨。竹子只不过是一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植物,但在它身上却有着人类应该学习的崇高品质与大无畏的精神。
张家界的景色多的不可计数,还有南天门、雄师回首……
“宝玉,如果你以后有空可别忘了再来人间仙境——张家界参观啊!”一个激灵,醒了,原来是一场梦。如果有下次,我还想梦回唐朝,见到杜甫、王维、白居易……
半命题作文
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请选择文学名著中的一个或几个人物,以“_____在张家界”为题目,发挥想象,写一篇记叙文。写作此文我们首先要选择译为或者几位名著中的人物,可以一起去张家界旅行来体会游山玩水的乐趣。我们可以选择一位经常游山玩水的古人,如林黛玉、宋江、保尔元等等,围绕他们的游览过程来写一次旅行。发挥合理地想象,充分写出这次旅行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的能力。首先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确定写作的内容和范围,其次要立意深刻。为文章确定一个明确,深刻的主题,表述积极向上的思想,传播正能量;选材要精确,明了,运用自己熟悉的材料作文,这样才能突出真情实感,表述才能明了,精当。写作时,一定要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要求,突出表现题目的关键词语。
在线组卷平台(zujuan.)自动生成1/1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监测验卷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阅读,是视野的远行,我们能欣赏到多姿多彩的风景。
翻开课本,我们能欣赏到春天的花团锦簇,夏天的酷热(①),秋雨的(②),冬雪的安详。我们能读到世人眼中纯cuì的白求恩,满腔(③),无私奉献;我们能读到旁观者眼中“怪dàn不经”的劳伦兹,专注忘我,追求真理。
走进名著,我们学习阅读与写作的方法。阅读要有合适的方法。A。。。。我们读《西游记》这样的长篇古典小说,适合“精读”和“跳读”并用。向名著学写作,在《西游记》中,我们学习用曲折生动的情节讲述故事,用个性鲜明的语言刻画人物。在《朝花夕拾》中,我们学习鲁迅用(④)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用有趣而犀利的议论批判现实。
1.在横线上,给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纯cuì怪dàn不经安详曲折生动
2.给括号里选出搭配正确的一项()
A.①粗犷②安静③热情④简洁
B.①粗放②静谧③热忱④简单
C.①粗犷②静谧③热忱④简洁
D.①粗放②安静③热情④简洁
3.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A处横线上,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精读就是细读、精思与鉴赏
②我们读一本书,根据兴趣或读书目的的不同,可以分别采用精读或跳读的方法
③总之,精读和跳读作为两种适应不同情形的阅读方法,在阅读一些长篇著作时可综合运用
④跳读可以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或不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跳过不甚精彩的章节
A.③①②④B.③④①②C.②④①③D.②①④③
1.粹;诞;xiánɡ;qū
2.C
3.D
常用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近义词;句子排序
⑴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⑵本题考查词语运用。正确运用词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切忌望文生义。②辨清词语的感彩。③注意词语运用的范围。④注意避免意思重复和矛盾。⑤注意区分同义词语。⑥注意某些词语只能用于肯定句或否定句中。
⑶本题考查语句排序。本题考查句子的顺序排列,首先,认真阅读材料,明确体裁和中心;其次,理清思路;再次,抓语言标志,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最后,连读,语感检验。
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纯cuì”写作“纯粹”,“怪dàn不经”写作“怪诞不经”,“安详”读作ānxiáng,“曲折”读作qūzhé。
2.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①处,粗犷:一指粗鲁强横,二指粗率豪放。可以说人的性格特征,也可以说一个地方的环境风俗面貌。粗放:粗豪放纵;以少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投在较多的土地上,进行浅耕粗作。此处形容“夏天的酷热”,应该选用体现环境风貌的词语“粗犷”。
②处,安静: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静谧:安宁平静。此处形容“秋雨”,秋天的雨声,虽然淅淅沥沥,但不是完全没有声音,应该选择词语“静谧”。
③处,满腔热忱:心里充满了热烈真挚的情绪。满腔热情:形容一个人热血沸腾,充满激情。此处词语应体现白求恩对待中国人民的感情,其中不仅有激情的成分还有一种真挚的成分,应选择“热忱”。
④处,简单:指经历、能力等平凡。简洁:简明扼要。此处修饰“舒缓的文字”,应选择词语“简洁”。
故解析为:C。
3.本题考查语句排序。第②句总说,应位于句首;然后依次写精读、跳读,则依次为①④;第③句总结,应位于句末。正确的语序是:②①④③。
故解析为:D。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朱自清是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
B.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颈联,第三联叫颔联,第四联叫尾联。
C.在实际语言运用中,词总是出现在一定的语境中。词有意义词和多义词,词有词性和感彩。如“冬天”“里头”是名词也是中性词,“丑陋”“狭隘”是贬义词也是形容词。
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B
名词;形容词;贬义词;中性词;诗;文化典籍;作家作品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CD.正确;
B.有误,律诗的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
故解析为:B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等,结合选项内容来分析作答即可。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这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酒驾、摩托车改装雨伞、不戴头盔等事件不再发生,张家界市交通监察部门加大了整治力度。
B.高校自主招生增加体育测验项目,把身体好作为“好学生”的重要标准。
C.通过观看《万里归途》这部电影,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祖国才是我们最大的依靠。
D.恰当运用比拟,不仅能让读者对所描绘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
B
成分残缺;不合逻辑;前后不一致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能力。
A.有误,否定不当,应删去“不再”;
B.无误;
C.有误,缺主语,可去掉“通过”或“使”;
D.应该是“而且能让读者感受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
故解析为:B。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6.诗词积累。
(1),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4)诗以言志,歌以咏怀。李商隐羁旅巴蜀,道出了“,”的未来期许(《夜雨寄北》);马致远漂泊异乡,流露出“,”的无限哀愁(《天净沙·秋思》)。
(1)秋风萧瑟
(2)闻道龙标过五溪
(3)博学而笃志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注意“瑟”“笃”“涯”的书写。
故解析为:
(1)秋风萧瑟
(2)闻道龙标过五溪
(3)博学而笃志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7.综合实践:班级组织“少年正是读书时”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下表是小组统计的“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你从中得出的结论。(至少答两点)
年级每天课外阅读时间阅读报刊阅读名著阅读网络流行小说
七年级平均60分钟左右55%20%25%
八年级平均40分钟左右44%22%34%
九年级平均30分钟左右30%24%46%
(2)大家围绕“中学生读什么”的话题展开讨论。请你接着源源的话,帮他阐述这样说的理由。
青青:我认为中学生课外阅读网络流行小说是与时俱进的表现。网络的开放性不仅给阅读带来了便捷性、丰富性,还让读者有机会与互动交流。互动性、参与性的阅读特点极大地调动了读者的阅读积极性,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源源:我认为中学生课外阅读应以名著为主要读物。
(3)学校应如何促进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请你提两条建议。
(1)示例:①随着年级的增高,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②阅读网络流行小说和名著的人越来越多,阅读报刊的人越来越少;③三个年级共同的特点,阅读网络小说和报刊的人数都高于阅读名著的人数。
(2)示例:经典名著凝聚了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名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我们的感情,加深我们对人生的体悟,提升综合素养,这是阅读网络流行小说不能相比的。
(3)示例:①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节活动;②校园内建设名著推介长廊,营造书香氛围。
图表信息;见解表述
(1)本题考查对图表信息的概括。结合图表中的各个数据可得:随着年级的增高,同学们课外阅读时间越来越少,阅读报刊杂志的越来越少,阅读网络流行类小说的越来越多。
(2)本题考查语言运用能力。解答此题刻结合阅读名著的意义和好处来阐述,语言通顺,言之有理即可。
(3)本题考查提建议。促进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需要各方齐努力,比如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节活动;校园内建设名著推介长廊,营造书香氛围。
(1)本题考查对图表信息的概括。做图表分析题时要注意第一步就是整体阅读,明确题意,包括审题目要求、审图表标题和内容。第二步,横比纵比,寻找变化规律。第四步:表述时准确是前提,再注意精炼。
(2)本题考查语言运用能力。解答此题刻结合阅读名著的意义和好处来阐述,语言通顺,言之有理即可。
(3)本题考查提建议。这类题一般会提供一定的材料,其中的现象或状况存在着问题或不足,要求我们针对这一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或改进措施。
二、阅读(36分)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8.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在他60多岁时所作,从诗中“”可以看出他的凄凉处境,然而诗人却并“不自哀”,是因为他仍有“”的雄心壮志(用诗中关键词填上空)。
9.下列对《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戍轮台”指守卫边关,这里代指边关,汉王朝曾在这里驻兵屯守。
B.“风吹雨”既是窗外实景,同时又象征着南宋王朝的风雨飘摇。
C.“铁马冰河”是诗人日夜所思,但只能“入梦来”,反映了现实的可悲。
D.全诗洋溢着轻松欢快的风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给人以激励。
8.僵卧孤村;为国戍轮台
9.D
把握诗歌内容;体味诗歌的遣词;形象、语言及表述技巧赏析;表述的思想感情
⑴本题考查诗歌及其内容。文学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名(字、好)、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⑵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述的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8.本题考查诗歌及其内容。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诗的前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情思。“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僵”一“孤”,凄凉之极,为什么还“不自哀”呢?因为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经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犹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
9.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ABC.正确;
D.有误,全诗的风格是悲壮豪迈,不是洋溢着轻松欢快。
故解析为:D。
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
1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人不堪其忧堪
②非学无以广才广
③险躁则不能治性治
11.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2.两篇文章都谈到学习,文强调学习时要温习、复习和;文则强调学习要和。
13.从提高自我修养的角度看,两文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请分别概括一点。
10.能忍受;增长;修养
11.①不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安宁平静就没办法达到远大目标。
②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到那时后悔)又怎么来得及呢?
12.同时也要思考,学思要结合;静,能宁静专一;有志向,立志向。(关键字相同即可)
13.从文“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可知,要提高自我修养要能经受住贫穷和困苦的考验,不要被眼前的物质利益所诱惑;
从“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可知,提高自我修养,要内心宁静专一,不可轻薄浮躁;
从“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可知,提高自我修养,生活要节俭,不可放纵懈怠;
从“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可知,提高自我修养,要志存高远,不断学习,服务和奉献社会。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⑴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答题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据句意来分析推断词义。
⑵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需结合重点词语的含义来理解。做到直译为主,意义为辅,再结合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进行顺序调整即可。
⑶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读懂文言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从文中筛选出相关信息进行回答。
⑷本题考查文章的启示。回答启示类的题时,一定要联系文本,感受要真切,表述要精当。同时还要联系自身实际,联系生活,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地表述。
10.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①句意为: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堪:能忍受;
②句意为: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广:增长。
③句意为: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冶:修养;
11.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①重点词语有:淡泊,恬静寡欲。明志,明确志向。致远,达到远大目标。句意为:不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安宁平静就没办法达到远大目标。
②重点词语有:悲,悲哀。穷庐,穷困屋舍。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句意为: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到那时后悔)又怎么来得及呢?
1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文中由“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可知,学习时要经常复习。由“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知,学习要善于思考。由文中“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可知,主张做学问应该在“静”字上多下功夫,要树立远大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远大目标。
13.本题考查文章的启示。文中由“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分析得出:运用对比,别人不能承受这种困扰,颜回却自得其乐。颜回的乐来自于学习,来自于他坚守的道理。这句话表现了颜回安贫乐道的品质。孔子通过这句话告诉我们,人应有所坚守,要努力从学习当中获得快乐,并把它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这样,即使生活贫困,也会收获心灵上的快乐,不觉其苦。文“静以修身”“险躁则不能治性”等语句可知,诸葛亮忠告孩子静以修身,启示我们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为人做人才能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都是感叹时间的流逝。所以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充分利用时间来学习知识充实自己,增长自己的学识与才干,成就自己的人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路过山下村子的时候,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
从1920年开始,我几乎每年都去看望这位植树的老人。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或怀疑,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
1945年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那年,他已经87岁了。我再次踏上这条通往荒原的路。我完全认不出这条我曾经走过的路了。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
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1913年我来时见到的废墟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看得出人们生活得幸福、舒适。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人们挖了水渠,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那些废弃的村子一点点重建起来。从地价昂贵的城市搬到这里安家的人带来了青春和活力,还有探索新生活的勇气。一路上,我碰到许多健康的男男女女,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荡。一直住在这里的老一辈人,已经被舒适的新生活改变了。加上新来的居民,一万多口人的幸福生活,都源于这位叫艾力泽布菲的老人。
……
14.请用一句话概括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15.“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这句话中的“这”指的是什么?
16.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4.在牧羊老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下,昔日的荒山变成了美丽、富饶、充满生机的家园。
15.原来这个村子干旱无比,现在却看到了溪水。
16.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因为有了水,这里的人挖水渠,灌溉薄荷,过着幸福生活。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地里有了泉水,人们可以灌溉土地。描写人们幸福生活,是对艾力泽布菲的老人的赞美。言之有理可。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⑴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一般陈述格式为:何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何事+结果如何。
⑵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把握文中重点语句的准确含义,其中包括分析句子本身的意思,句子的深层含义,体味句子的言外之意。
⑶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在文章的作用可能的作用有:为文章渲染气氛,照应标题,为下文做铺垫,引起下文,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暗示心境等等。
1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结合“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1913年我来时见到的废墟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看得出人们生活得幸福、舒适。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人们挖了水渠,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那些废弃的村子一点点重建起来”可以概括出:在牧羊老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下,昔日的荒山变成了美丽、富饶、充满生机的家园。
15.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的“这”是指原来这个村子干旱无比,现在却看到了溪水。
16.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从“人们挖了水渠,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可以看出句子采用了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因为有了水,这里的人挖水渠,灌溉薄荷,过着幸福生活。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地里有了泉水,人们可以灌溉土地。描写人们幸福生活,是对艾力泽布菲的老人的赞美。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擦亮路牌的人
①我认识一个人,他的职业是擦洗路牌。
②他每天早上七点离开家,大约一个半小时后到达路牌清洗中心,穿上蓝色工作服和蓝色橡胶高筒靴,领一把蓝色的梯子,一只蓝色的水桶,一把蓝色的刷子和一条蓝色的皮围裙,推一辆蓝色的自行车,蹬车驶出大门。当全城所有路牌清洗工同时出发时,那情景看上去很是壮观,就像是一大群蓝色的鸟刚飞出巢。
③这位路牌清洗工干活儿的路线多年来一直没有变过。他所负责的街区,街巷都是以诗人和音乐家的名字命名的,比如:贝多芬大街、莫扎特小巷、歌德大街、布莱希特小巷……最后是威廉·布什广场。当他走完这条路线,一天的工作就结束了。
④清洗路牌是个辛苦活儿,但这位清洗工干得非常出色。他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他的街道和牌子。如果不是有一天,一位妈妈带着她的孩子在他的蓝梯子旁停下脚,清洗工压根就没想过自己的生活需要改变。
⑤“瞧,这‘格鲁克(GLUCK)大街’应该叫‘幸福(GLüCK——德语“幸福”之意)大街’!”那孩子指着清洗工正在擦洗的那个路牌喊了起来,“是他把字上的两个小点给擦掉了。”
⑥“不,”妈妈笑着说,“这街名是对的。格鲁克是一个作曲家,是他发明了音乐的旋律,所以这街道用了他的名字。”
⑦妈妈和孩子走远了,清洗工依然呆呆地注视着那个路牌。他突然意识到,他和那孩子一样对这位叫格鲁克的作曲家一无所知。这些著名人物的名字每天都出现在他的眼前,可是他对他们几乎没有什么了解。
⑧这可不行,他暗自想。那就先从音乐家开始吧。他走进音乐厅,走进歌剧院。圣诞节他送给自己一个唱片机,每个夜晚听着音乐,就好像在和音乐家们聊天——慢慢地,那些音乐家成为他的“好朋友”。干活儿时,他会吹起已经学会的旋律——莫扎特的《小夜曲》和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后来,他甚至可以熟练地吹歌剧了。这可不容易,因为他只能吹出一个声音,而歌剧中的声音必须用想象来完成。
⑨接着,几周后,他成了图书馆最努力的读者。一个又一个深夜,他沉浸在作品里。书中的文字使他时而沉默无语,时而激动不已;让他深思熟虑,也给了他勇气、快乐和悲伤,诗人其实是用他们的文字进行表演,就像音乐家用声音、年轻人用球,或者魔术师用头巾进行表演一样。文字是写出来的音乐,他想,或者说,也许音乐是没有说出来的文字的声音。
⑩“真遗憾,”他对同事们说,“没能更早点儿开始读书,现在才明白。”现在,清洗路牌时,他吹着口哨,背诵诗歌,唱着歌曲,讲着故事,还对一些作品作出评价。
这一天,有些行人停下来,听到了他的说唱。
他们惊讶无比。
一家人经过他的梯子,驻足倾听;两个路过的小女孩不再聊天,抬头看着他;一个小伙子放下书包,认真地听起来;一个班级的学生和老师也围了过来……当清洗工把路牌清洗干净,从蓝色梯子上下来时,大家鼓起掌来……
第二天一早,听众们已经在巴赫大街等他了。清洗工屏住呼吸,然后把蓝梯子在第一个路牌下打开,开始清洗路牌和诵读作品,还夹杂自己的评价。人们点着脚尖围着他倾听着。当他擦洗净最后一块路牌,讲完最后一句话,人群里就发出一阵赞许。就这样,蓝色梯子前越来越拥挤。直到电视台《与你和我一样的人》栏目的记者来采访他。
他一夜之间成了名人。
大家都在讲述着他的故事。索要他签名的人把他团团围住。他收到一袋又一袋的来信。
多所大学邀请他去作报告。清洗工如果接受邀请,可以得到令人羡慕的发展。
清洗工没有那么做。“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在回信中写道,“我每天最爱做的就是清洗路牌。我现在很快乐,我不想做教授,我离不开我的工作。顺致崇高的敬意。”
就这样,他还是他,一个路牌清洗工。
(有删节)
17.品味下列句子,说说表述效果。
当全城所有路牌清洗工同时出发时,那情景看上去很是壮观,就像是一大群蓝色的鸟刚飞出巢。
18.第⑩自然段写道“‘真遗憾,’他对同事们说,‘没能更早点儿开始读书,现在才明白。’”,结合上下文,说说清洗工遗憾什么?明白了什么?
19.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发挥合理想象,为文章第段中的“他们”补写一段心理活动描写。
20.文章结尾说“就这样,他还是他”,你同意这样的看法吗?结合文章内容说明你的理由。
17.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穿着蓝色衣服的清洗工同时出发的情景比喻是蓝色的鸟出巢。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那种壮观的情景。
18.遗憾的是从前“我居然都不了解这些路牌上的音乐家和作家!”。“明白了”当我开始学习,发现音乐和文学的美好!我觉得特别幸福!我明白了应该在读书学习中了解这些著名的人物,走进艺术殿堂;明白了我的努力能带给别人快乐,我自己也感到快乐和幸福。言之有理可。
19.示例:我还从没有见过这样一位清洗工呢!我原以为,清洗工就是清洗工,和诗歌、音乐工作不相关。现在居然有人同时做两件事情,太不可思议了!
20.示例一:我同意。他还是他,继续从事清洗路牌这一平凡的工作,没有因为受关注而改变自己对工作的热爱。
示例二:我不同意。通过不断的学习,他对生活和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不再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工作,还把知识分享给更多人。
记叙性散文;分析人物行为思想变化原因;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心理描写;比喻
⑴本题考查赏析句子。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述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修辞常见的有八种(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⑵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从文中筛选出相关信息进行回答。
⑶本题考查补写心理活动。心理活动描写要注意结合人物形象,人物身分、人物的处境等多个方面去分析。
⑷本题考查个性化解读文本。开放性试题,根据文章的内容,客观公正地去回答,答题时要注意言之有理。
17.本题考查赏析句子。“那情景看上去很是壮观,就像是一大群蓝色的鸟刚飞出巢”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穿着蓝色衣服的清洗工同时出发的情景”比喻是“蓝色的鸟出巢”,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那种壮观的情景。
18.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文中“现在,清洗路牌时,他吹着口哨,背诵诗歌,唱着歌曲,讲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化创意课程设计竞赛
- 2024年秋季小学数学北京课改版一年级【数学(北京版)】5、6、7的分与合-3学习任务单
- 2024年秋季小学数学北京课改版五年级【数学(北京版)38】用字母表示数(第二课时)-4练习
- 推式企业课程设计
- 数字频率及课程设计
- 新教育实验的理论基础与发展现状
- 小学雕刻课程设计
- 夹具课程设计题库
-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学号
- 幼儿园种植浇灌课程设计
- 美国经典动画解析-以《蓝精灵》为例
- 防护材料生产企业现场审核表
- 超星尔雅学习通《舌尖上的植物学》章节测试答案
- 国家开放大学《会计学概论》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复合材料细观力学课件
- 某工厂总配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论文
- 学前融合教育的理想与现实课件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理课件
- oppo其它-lpdt工作手册
- 土传病害的发生规律和危害课件
- 中医诊所规章制度(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