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建筑小区排水防涝技术指南_第1页
南宁建筑小区排水防涝技术指南_第2页
南宁建筑小区排水防涝技术指南_第3页
南宁建筑小区排水防涝技术指南_第4页
南宁建筑小区排水防涝技术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宁建筑小区排水防涝技术指南

(征求意见稿)

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二O二二年三月

南宁建筑小区排水防涝技术指南

目录

1总则...................................................................4

1.1编制目的...........................................................4

1.2适用范围...........................................................4

1.3编制依据...........................................................4

2名词术语...............................................................6

3基础资料...............................................................8

3.1降雨资料..........................................................8

3.2土壤资料..........................................................10

4现状调查..............................................................11

4.1积水情况..........................................................11

4.2建设情况.........................................................12

5新建建筑小区排水防涝体系设计..........................................14

5.1竖向控制.........................................................14

5.2源头减排设计.....................................................16

5.3排水管网设计.....................................................19

5.4调蓄设施设计......................................................21

5.5市政系统衔接.....................................................24

6已建建筑小区排水防涝系统改造..........................................26

6.1低影响开发设施改造设计...........................................26

6.2管网及泵站改造设计...............................................29

6.3建筑小区道路及地下室改造措施......................................30

6.4市政系统衔接.....................................................32

7地下空间防涝要求......................................................33

7.1防涝设施建设要求..................................................33

7.2供应及安全设施防涝要求...........................................40

8应急管理..............................................................45

8.1基本规定.........................................................45

8.2编制应急预案......................................................46

8.3排查安全隐患......................................................48

8.4险情及处理措施....................................................51

南宁建筑小区排水防涝技术指南

8.5落实物资保障......................................................52

8.6建立应急报警机制..................................................56

9设施维护管理..........................................................57

南宁建筑小区排水防涝技术指南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落实国家关于内涝防治的相关要求,提高南宁市建筑小区排水防涝系统建

设的科学性,对建筑小区排水防涝体系设计中有关的标准、计算方法、设计要点

等方面做出规定和指引,对建筑小区地下空间、供电设施、供水设施、通信设施

等提出防涝要求,对建筑小区排水防涝设施的维护管理做出指引,指导南宁市建

筑小区排水防涝设计、管理、维护、应急等工作开展,制定本技术指南。

1.2适用范围

本技术指南适用于南宁市中心城区范围内的建筑小区的新建、改建、扩建工

程,同时指导和规范城市建筑小区排水防涝设施的设计、建设、运行管理等工作。

1.3编制依据

《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19)

《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GB51222-2017)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一一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

《建筑与建筑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16)

《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GB51174-2017)

《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188-201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

《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68-2016)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21)11号)

4

南宁建筑小区排水防涝技术指南

《关于开展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作的通知》(财办建(2021)

35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

[2013]23号)

《中共南宁市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决定》(南发

[2015]7号)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宁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的通知》(南府办[2015]11号)

5

南宁建筑小区排水防涝技术指南

2名词术语

1.内涝

本地短时强降雨或者长时间降雨导致地表产生严重积水,影响城市生产生活,

甚至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现象。

2.暴雨强度

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工程上常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降雨体积计,其

计量单位通常以L/(s-hn?)表示。

3.重现期

经一定时间的雨量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大于或等于某暴雨强度的降雨出现一

次的平均间隔时间,其单位通常以a表示。

4.降雨历时

降雨过程中的任意连续时段。

5.雨水口

将地面雨水导入雨水管渠的带格栅的集水口。

6.雨落水管

敷设在建筑物外墙的外侧,用于排除屋面雨水的排水立管。

7.雨水斗

将建筑物屋面的雨水导入雨水立管的装置。

8.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通过自然与人工强化的渗透、滞蓄、净化等方式控制城市建设下垫面的降雨

径流,得到控制的年均降雨量与年均降雨总量的比值。

9.雨量径流系数

设定时间内降雨产生的径流总量与总雨量之比。

10.渗透设施

储存雨水径流量并进行渗透的设施,包括渗透沟渠、入渗池、入渗井、透水

铺装等。

11.排水设施

排水工程中的管道、泵站和设备等的统称。

6

南宁建筑小区排水防涝技术指南

12.调蓄设施

储存一定时间的雨水,削减向下游排放的雨水洪峰径流量、延长排放时间的

设施。

13.竖向控制

对建筑小区地形、道路铺装、建筑、水体、排水设施等控制标高进行统筹,

以满足居住、管理、排水组织等功能要求。

14.挡水设施

是指设计用于阻挡洪水、涝水的设施。

15.下沉式广场

高程低于周边汇水地面标高的广场,当降雨超出源头减排设施和排水管渠的

承载能力时,可临时调蓄周边地区的雨水径流,起到排涝除险作用。

16.下凹式绿地

低于周边汇水地面或道路,且可用于渗透、滞蓄和净化雨水径流的绿地。用

于排涝除险时,主要功能为削减峰值流量。

17.道路积水深度

靠近路拱处的车道上最深积水深度。

7

南宁建筑小区排水防涝技术指南

3基础资料

3.1降雨资料

南宁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298毫米。4月至9月的降水量达1032毫米,占

全年降水量的79.5%冬半年(10月至翌年3月)降水总量266毫米,占全年降

水总量的20.5%0

1、短历时降雨

短历时降雨(包括30min、lh、2h、3h等不同历时降雨量)按照如下暴雨

强度公式进行计算:

4306.586(1+0.516仞P)

q=0.793

(t+15.293)

式中:

q——设计暴雨强度,升/秒•公顷;

P——设计重现期,年;

t----降雨历时,分钟。

南宁市采用芝加哥法(单峰雨型)研究确定了短历时降雨雨型,各历时降雨

场次样本中,单峰型场次占比69.6%,综合雨峰位置系数为0.401。短历时不同

重现期设计降雨量、120分钟降雨历时不同重现期的降雨雨型及其对应的降雨量

具体如下。

表3-1短历时不同重现期设计降雨量(毫米)

降雨历1年一遇降雨量2年一遇降雨量3年一遇降雨量5年一遇降雨量

时(分最大1小最大1小最大1小最大1小

总量总量总量总量

钟)时时时时

3038.8-43.45-46.87-51.18-

6051.451.458.0850.0862.6462.6468.468.4

9058.9851.9266.775972.0363.6678.6469.49

12061.9452.6672.9859.6578.7264.3385.9570.12

18072.253.0881.8260.1488.2665.0896.3776.12

2、长历时降雨

长历时降雨(包括24h、72h等不同历时降雨量)按照如下暴雨强度公式进

8

南宁建筑小区排水防涝技术指南

行计算:

_3444.041(1+IgP)

q=0.791-

(t+19.4)

上式中:

q——设计暴雨强度,升/秒•公顷;

P——设计重现期,年;

t-------降雨历时,分钟。

南宁市采用同频率分析法研究确定了长历时降雨雨型,雨峰位置系数为

0.517,对应雨峰位置第745分钟处。长历时不同重现期设计降雨量、长历时不

同重现期的降雨雨型及其对应的降雨量具体如下。

表3-2长历时不同重现期设计降雨量(毫米)

臣现期降雨总量最大1小时降雨量

10年,遇186.5977.76

20年一遇214.6789.47

30年一遇231.1096.32

5()年•遇251.80104.94

3、海绵指标对应设计降雨量

南宁市降雨量统计分析采用多年降雨资料,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

降雨量的对应关系如下图表。

100%

90%

SO%

70%

60%

50%

40%

I30%

j20%

IJO%

卜0%

0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

设计癖雨量(mm)

图3-1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量对应关系曲线

表3-3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降雨量

9

南宁建筑小区排水防涝技术指南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控制率(%)50556065707580859095

设计降雨量(mm)10.713.816.919.822.726.033.440.454.566.5

【条文解释】依据《南宁市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修编》、《南宁

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等相关文件得到对应降雨数值。

3.2土壤资料

土壤的渗透系数和田间持水量等参数应以实测数据为准,在无实测资料时,

可参照下表。

表3-4各种土壤层的渗透系数

土壤层土壤渗透系数(m/s)土壤孔隙率田间持水量

砂土>5.83X10-50.430.17

壤质砂土1.70X10~5.83X1050.440.09

砂质壤土7.20X106〜1.70X10-50.450.14

壤土3.70X106〜7.20X1060.470.25~0.32

粉质壤土1.90X10w〜3.70X1060.50.28

砂质黏壤土1.20X10e〜1.90X10-60.4-

粘壤土6.35X107〜1.20X10-60.460.32

粉质粘壤土4.23X10“〜6.35X1070.472.510.3~0.37

砂质粘土3.53X10~4.23X10"0.43-

粉质粘土1.41X©〜3.53X10"0.47-

粘土3.00X10$〜1.41X10"0.32-

10

南宁建筑小区排水防涝技术指南

4现状调查

对建筑小区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应开展建筑小区的积水情况、建设情

况资料收集和调查。

4.1积水情况

对建筑小区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应开展积水情况调查,积水调查应结合

历史内涝事件,收集积水地点、积水范围、积水深度等信息,并结合降雨过程分

析积水原因与潜在风险。

应根据积水深度、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等指标对建筑小区内的内涝等级进行

评定,评定标准如下:

积水:市政道路积水深度不超过15cm,积水时间不超过1小时,建筑小区

少量积水,未对居民出行造成影响。

内涝:市政道路积水深度超过15cm,积水时间超过1小时,建筑小区积水

造成居民或车辆出行受影响,或造成房屋少量进水。

严重内涝:市政道路积水深度超过40cm,积水时间超过2小时,建筑小区

地下空间进水,造成居民或车辆难以通行,或房屋大量进水,造成居民生活不便

及严重的财产损失。

表4-1积水评定标准

等级积水深度积水时间影响程度

积水15cmW1小时轻微影响

内涝>15cm>1小时房屋少量进水,人或车辆通行受影响

严重内涝>40cm>2小时房屋大量进水,地下空间进水,人或

车辆难以通行

【条文解释】参考《广州市防洪防涝系统建设标准指引》(2014年暂行)、

《室外排水设计标准》和《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积水深度是影响人行、车

行及一层建筑物进水的主要因素,市政道路路缘石的高度通常约15~20cm左右,

积水不超过该高度时,不会对建筑和行人造成影响,基本不会产生灾害,因此判

定为轻微积水而非内涝。同时,中心城区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下的最大允许退水

11

南宁建筑小区排水防涝技术指南

时间为广3小时,由于南宁属于人口密集、内涝易发、特别重要且经济条件较好

的城区,建议最大退水时间采用下限为1小时。

4.2建设情况

南宁市主城区范围内建筑单位共8380个,其中,有物业的建筑小区共1621

个,建筑类型包括住宅建筑小区、医院、企事业单位等。基于南宁市建筑小区建

设具体情况,应开展场地竖向、排水防涝系统和地下空间开发情况调查,并据此

开展内涝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在新建或改造中进行因地制宜的设计,其中:

1.场地竖向调查主要内容包括:

(1)所在建筑小区场地周边河流水系、道路、排水系统等情况;

(2)所在建筑小区周边行洪河流的50年一遇设计防洪标高,排涝水体的设

计排涝标准及防涝水位标高,有条件的建筑小区建议开展内涝风险评估。

(3)所在建筑小区周边城市市政道路的最低路段标高;

(4)所在建筑小区场地多年最高地下水位。

2.排水防涝系统调查主要内容应包括:

(1)排查并完成源头地块及建筑小区的管网排查工作,包括合流制和分流

制排水体制、雨污水管道及合流制管道分布、合流制建筑等;

(2)现状排涝方式,包括自排、强排及其各自服务范围;

(3)建筑小区排涝方式与其所在排水系统的衔接方式;

(4)调查现状泵站及雨水调蓄设施规模、分布及、其运行情况和权属单位。

3.地下空间开发情况调查主要内容应包括:

(1)已开发地下空间位置分布、开发及功能情况、建设高度及层数、范围

拐点坐标等;

(2)地下空间出入口、通风口、窗井情况(各出入口形式、标高、尺寸、

至少三个方向的照片);

(3)地下空间内排涝设施规模、分布及其运行情况;

(4)地下空间内供应设施及安全设施分布情况,包括二次供水设施、应急

供电设施、变配电设施、消防设施、通信设施等;

(5)建筑小区防涝设备安装和物资储备情况(挡水板、沙袋)等;

12

南宁建筑小区排水防涝技术指南

(6)建筑小区范围内地下管线敷设情况,包括电力、通信、燃气、供水、

排水等管线。

13

南宁建筑小区排水防涝技术指南

5新建建筑小区排水防涝体系设计

5.1竖向控制

5.1.1场地竖向控制原则

1.场地设计标高不应低于南宁市的设计防洪、防涝水位标高;沿江、河、

湖或受洪水泛滥威胁的地区,除设有可靠防洪堤、坝的街区外,场地设计标高不

应低于设计洪水位以上0.5m,否则应采取相应的防洪措施;有内涝威胁的用地

应采取可靠的防、排内涝水措施,否则其场地设计标高不应低于内涝水位以上

0.5m。

2.场地设计标高宜比周边城市市政道路的最低路段标高高0.2m以上;当市

政道路标高高于基地标高时,应有防止客水进入基地的措施。

3.场地设计标高应高于多年最高地下水位。

4.学校、医院、养老院等重要建筑,场地设计标高不应低于南宁市的设计

防洪、防涝水位标高0.7米。

图5-1一般建筑小区场地竖向控制原则示意图

【条文解释】依据《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5.3章节,

要求场地设计标高不应低于城市的设计防洪、防涝水位标高;沿江、河、湖、海

岸或受洪水、潮水泛滥威胁的地区,除设有可靠防洪堤、坝的城市、街区外,场

14

南宁建筑小区排水防涝技术指南

地设计标高不应低于设计洪水位0.5m,否则应采取相应的防洪措施;有内涝威

胁的用地应采取可靠的防、排内涝水措施,否则其场地设计标高不应低于内涝水

位0.5m。场地设计标高宜比周边城市市政道路的最低路段标高高0.2m以上;当

市政道路标高高于基地标高时,应有防止客水进入基地的措施。场地设计标高应

高于多年最高地下水位。

南宁市城市布局沿邕江两岸分布,属于沿江且受洪水泛滥威胁的地区,同时

受内涝威胁,因此,场地设计标高不定低于设计洪水位0.5米,且在无可靠的防、

排内涝水措施的情况下,不应低于内涝水位0.5米。

5.1.2建筑小区内部竖向控制原则

1.建筑小区地下空间出入口的周边地面高程应高于所在区域雨水受纳水体

的防洪、涝水位,并应考虑安全加高,其竖向标高应不低于周边河道50年一遇

设计洪水位。

2.地下空间的出入口应设置反坡,并应采取防止被雨水淹没的措施,其中

车行出入口高程宜高出室外地面0.15m及以上,人行出入口高程宜高出室外地面

0.3m及以上。

3.通风口、窗井等洪涝水可以通过其进入地下空间的设施,其最低可过水

口高程应高于周边地面0.5m以上,并应采取防止被雨水淹没的措施。

4.新建建筑小区室外地面标高低于城市防涝、防洪高程或当地历史最高洪

水位的,新建建筑小区开关站、配电房应设置在地面层,建议高于室外地坪0.5

米及以上。

5.建筑室内地坪标高应保证在沉降后仍高出室外地坪0.15〜0.3m。

6.设计地形和坡度应适合污水、雨水的排水组织和坡度要求,尽量避免出

现凹地。

7.道路和室外地坪应设置一定坡度利于自流排水,道路纵坡不小于0.3%。

地形条件限制难以达到时应做锯齿形街沟排水。室外地坪纵坡不得小于0.3%,

并且不得坡向建筑墙脚。

8.城市绿化及地块内部绿化的用地高程应有利于蓄滞周边雨水,有条件的

建筑小区宜在低洼地带设置下沉式绿地,下凹式绿地与周边地面的竖向高差宜控

制在0.05-0.25m之间。

15

南宁建筑小区排水防涝技术指南

9.学校、医院、养老院等重要建筑,应在上述基础上适当提高标准。

5.2源头减排设计

5.2.1设计标准

新建建筑小区必须严格落实海绵城市理念,建筑小区的规划设计标准应满足

南宁市海绵城市相关规划所规定的指标要求。其中,新建建筑小区多年平均径流

总量控制率不应低于80%o

【条文解释】依据《南宁市海绵城市设计导则》4.2.1要求,提出新建建筑

小区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控制率不应低于80%要求。

5.2.2设计要点

建筑小区屋面和路面径流雨水应通过有组织的汇流和传输,经滞蓄及径流污

染控制设施预处理后引入绿地内的以雨水渗透、储存、调节等为主要功能的低影

响开发设施,构建完整的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

图5-2建筑小区源头减排雨水径流组织图示

1.应首先对建筑小区进行场地评估,分析根据场地内建筑、道路、绿地和

水系的分布情况,初步选择低影响开发设施类型,并利用将不透水地面分割断开

的办法,布局源头减排设施。

2.应充分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保护并利用场地内

原有的湿地、坑塘、沟渠等水体;优化不透水硬化面与绿地空间布局,建筑、道

路、广场周边宜布置可消纳径流雨水的绿地;建筑、道路、绿地等竖向设计应有

16

南宁建筑小区排水防涝技术指南

利于径流汇入雨水控制设施。

3.建筑小区硬化地面、屋面、水面的雨水径流应控制及利用,硬化地面雨

水宜采用雨水入渗或排入水体;屋面雨水宜采用雨水入渗、收集回用,或二者相

结合的方式;降落在水体上的雨水应就地储存。

4.因地制宜设计雨水源头减排的海绵设施,包括透水铺装、绿色屋顶、生

物滞留设施、植草沟等渗滞设施,储水池、雨水桶等储存设施,湿塘、雨水调蓄

池等调节设施,植草沟、渗管(渠)等转输设施,具体参照《建筑与建筑小区雨

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16)和《南宁市海绵城市设计导则》

要求。

5.2.3技术措施

1.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应结合建筑小区绿地规模与竖向设计,在绿

地内设计可消纳屋面、路面、广场及停车场径流雨水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并通

过溢流排放系统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有效衔接。建筑

小区内的绿地可采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措施进行源头减排,下

沉式绿地率(包括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措施)不宜低于50%。

图5-3植草沟和下沉式绿地示意图

图5-4植草沟径流组织排放示意图

17

南宁建筑小区排水防涝技术指南

【条文解释】依据《南宁市海绵城市设计导则》8.3.2要求,提出植草沟

的技术措施。依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2.3要求,提出下沉式绿地的技

术措施。

2.建筑小区除机动车道以外硬化地面,如建筑小区广场、停车场、人行道

路等,宜采用透水铺装,透水铺装率(除机动车道以外的硬化地面)不宜低于75%。

透水铺装按照面层材料可分为透水砖铺装、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和透水沥青混凝

土铺装,嵌草砖、园林铺装中的鹅卵石、碎石铺装等也属于透水铺装。

图5-5不同形式透水铺装示意图

图5-6建筑小区路面透水铺床示意图

3.建筑小区内的景观水体宜具有雨水储存或调节功能,景观水体可建成集

雨水调蓄、水体净化和生态景观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水体。进入景观水体的雨水,

宜采用植被过滤带进行净化。建筑小区的景观水体深度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一

般不应大于0.5米,当水体深度大于0.5米时必须设置防护措施。

4.宜采取雨落管断接或设置集水井等方式将屋面雨水断接并引入周边绿地

内小型、分散的低影响开发设施,或通过植草沟、雨水管渠将雨水引入场地内的

18

南宁建筑小区排水防涝技术指南

集中调蓄设施。

图5-7雨落管断接设计和实例示意图

5.屋顶坡度较小的建筑可采用绿色屋顶,绿色屋顶的设计应符合《屋面工

程技术规范》(GB50345)的规定。优先选择对径流雨水水质没有影响或影响较

小的建筑屋面及外装饰材料。

图5-8绿色屋顶典型构造和实例示意图

5.3排水管网设计

5.3.1设计标准

1.一般性质建筑物屋面雨水排水管道工程设计重现期为5年一遇,学校、医

院、养老院等重要公共建筑物屋面雨水排水管道工程设计重现期应不低于10年

一遇。

2.新建建筑小区排水管道设计重现期为3~5年一遇,下沉式广场、地下车库

坡道出入口处排水管道设计重现期为50年一遇。

3.新建建筑小区雨水泵站的设计标准与雨水管网相统一,雨水泵站的设计流

量应按泵站进水总管的设计流量确定。

19

南宁建筑小区排水防涝技术指南

【条文解释】依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表5.2.4各

类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管道工程的设计重现期(a)和5.3.12各种汇水区域的设计

重现期(a)。考虑到建筑屋面的汇水面积较小,且雨水管内雨水流行时间也较

小;建筑小区雨水汇水面积相对较大,且由于有绿地、块石及碎石路面等,综合

径流系数相对屋面小、汇流时间长,因此,对比建筑小区雨水排水管道,其设计

重现期相对较大。本指南结合南宁市实际情况,考虑极端天气频发的气候趋势,

为充分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将下沉式广场、地下车库坡道出入口排水管道设

计重现期确定为50年一遇,衔接市政管网排涝标准。依据《室外排水设计标准》

6.2要求,雨水泵站的设计流量应按泵站进水总管的设计流量确定。

5.3.2设计要点

1.新建建筑小区屋面雨水宜采用断接方式排至地面与水资源化利用生态设

施;当排向建筑散水面进入下凹绿地时,散水面宜采取消能防冲刷措施。屋面雨

水管应独立设置,严禁与建筑生活污水、废水排水连接。严禁在民用建筑室内设

置敞开式检查口或检查井。

2.新建建筑小区建筑小区雨水排放应遵循源头减排的原则,宜利用地形高程

采取有组织地表排水方式。

3.与建筑连通的下沉式广场地面排水当无法重力排水时,应设置雨水集水池

和排水泵提升排至室外雨水检查井。

5.3.3技术措施

1.屋面雨水收集排放系统主要技术措施

(1)屋面雨水收集系统和雨水储存设施之间的室外输水管道,当设计重现

期比上游管道的重现期小时,应在连接点设检查井或溢流设施。

(2)种植屋面上设置雨水斗时,雨水斗宜设置在屋面结构板上,斗上方设

置带雨水算子的雨水口,并应有防治种植土进入雨水斗的措施。

(3)建筑屋面雨水排水工程应设置溢流孔口或溢流管系等溢流设施,且溢

流排水不得危害建筑设施和行人安全。

(4)屋面排水系统应设置雨水斗。不同排水特征的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应选

用相应的雨水斗。

(5)建筑屋面各汇水范围内,雨水排水立管不宜少于2根。

20

南宁建筑小区排水防涝技术指南

2.建筑小区排水管道主要技术措施

(1)雨水口宜在汇水面的低洼处,顶面标高宜低于地面10mm~20mm。

(2)雨水口负担的汇水面积不应超过其集水能力。

(3)雨水收集宜采用具有拦污截污功能的雨水口或雨水沟,且污物便于清

理。

(4)建筑小区雨水排水口应设置在雨水控制利用设施末端,以溢流形式排

放;超过雨水径流控制要求的降雨溢流进入市政雨水管渠。

(5)雨水口宜布置在道路交汇处和路面最低点以及地下坡道入口处。排水

沟宜设置在室外广场、停车场、下沉式广场,道路坡度改变处,水景池周边、超

高层建筑周边。

3.集水池和排水泵主要技术措施

(1)地下车库出入口的明沟雨水集水池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排

水泵5min的出水量。集水池除满足有效容积外,尚应满足水泵设置、水位控制

器等安装、检查要求。

(2)排水泵的流量应按排入集水池的设计雨水量确定;排水泵不应少于2

台,不宜大于8台,紧急情况下可同时使用;雨水排水泵应有不间断的动力供应。

(3)下沉式广场地面排水集水池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排水泵30s

的出水量,并应满足水泵安装和吸水要求。

4.地下停车场出入口应设计返坡,防止室外地面雨水倒灌;并设置雨水截

流设施,如雨水篦子或雨水沟。设置方式详见7.1章节。

5.4调蓄设施设计

5.4.1设计标准

雨水调蓄设施应结合上游雨水控制及利用系统统筹考虑,整个系统应使场地

在改造后,对于常年降雨的年径流总量和外排径流峰值起到削减降低的作用;雨

天积水的建筑小区应根据现状建设地块的规划设计要求设计雨水调蓄设施,其有

效容积应满足建筑小区需求。

新建建筑小区硬化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的,每1000平方米的不透水面积应

配建不小于25立方米的雨水调蓄设施。

21

南宁建筑小区排水防涝技术指南

【条文解释】北京市出台的《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DB11_685-

2013)和南宁市出台的《南宁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分别对居住建筑小区和

公共建筑的调蓄设施建设进行了要求。其中,《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DB11_685-2013)要求,新建工程硬化面积达2000平方米及以上的项目,应配

建雨水调蓄设施,具体配建标准为:每千平方米硬化面积配建调蓄容积不小于30

立方米的雨水调蓄设施;《南宁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要求,对于政府投资

的新建公共建筑,单体屋面正投影面积超过20000?的,每lOOOn?不透水面积,

应配建不小于25m的雨水调蓄设施。本指南综合考虑,对新建居住建筑小区和新

建公共建筑进行了分别要求。

5.4.2设计要点

1.当建筑小区雨水管无法全部接纳建筑小区雨水量时,应设置雨水调蓄设

施。雨水调蓄设施的建设宜与雨水利用设施、景观水池、绿化和雨水泵站等设施

统筹考虑。

2.在设计雨水调蓄设施时,应结合建筑小区原始地形地貌进行统筹设计,

保护并合理利用建筑小区内原有的水体、绿地、湿地、坑塘、沟渠等设施。

3.雨水调蓄设施宜布置在汇水区下游,且设置在室外。当雨水调蓄池设置

与地下室时,应在室外设有超调蓄能力的溢流措施。

4.应设置护栏、警示牌等安全防护与警示措施。

图5-9雨水调蓄设施雨水路径示意图

5.4.3技术措施

1.调节塘适用于具有一定空间条件的建筑小区。一般由进水口、调节区、

出口设施、护坡及堤岸构成。调节塘的进水口应设置碎石、消能坎等消能设施,

防止水流冲刷和侵蚀;应设置前置塘对径流雨水进行预处理;调节区深度一般为

22

南宁建筑小区排水防涝技术指南

0.6-3米,塘中可以种植水生植物以减小流速、增强雨水净化效果;塘底底部渗

透面距离季节性最高地下水位或岩石层不应小于1m,距离建筑物基础不应小于

3m(水平距离);调节塘出水设施一般设计成多级出水口形式,以控制调节塘

水位,增加雨水水力停留时间(一般不大于24h),控制外排流量。调节塘雨水

调蓄空间的雨水应能够排空,同时应设置溢流设施和放空设施。

图5-10调节塘典型构造示意图

2.当调蓄设施为埋地调蓄池时,雨水进入埋地调蓄池之前应进行沉沙和漂

浮物拦截处理;水池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应设检修维护人孔,附近宜设给水栓;池

内构造应保证具备泥沙清洗条件;宜设溢流设施,溢流雨水宜重力排除。

图5-11调蓄池示意图

3.景观水体、下凹式绿地、下沉式广场也可发挥部分调蓄雨水功能,其作

为雨水调蓄设施时,相关设计应符合《建筑与建筑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

规范》(GB504002016)和《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GB51174-2017)

要求。

23

南宁建筑小区排水防涝技术指南

图5-12下凹式绿地调蓄雨水示意图

4.调蓄排放设施和收集回用系统的储水设施合用时,应采用机械排空,且

不应在降水过程中排水。

【条文解释】调节塘技术措施要求依据《海绵城市技术建设指南》2.11章节

要求。景观水体和湿塘的技术措施要求依据《建筑与建筑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

程技术规范》(GB504002016)9.0.6章节。下凹式绿地和下沉式广场的技术措

施要求依据《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GB51174-2017)4.3.8和4.3.9章

节。

5.5市政系统衔接

1.建筑小区雨水设计标准应与市政规划相协调,并不应低于规划标准。

2.建筑小区用地规划高程应与外围城市道路、相邻地块高程相协调,有利

于规划区内道路系统与周边道路衔接。

3.建筑小区雨水排放系统应与雨水外排设施及市政排水系统合理衔接,考

虑受纳雨水系统水位的顶托影响,自排条件下,建筑小区雨水排放管网排放口及

管道管顶标高不应低于市政雨水排放系统相应标高;受地形限制无法自排的,应

设置止回闸门及排水泵站,禁止出现市政雨水系统“倒灌”建筑小区雨水排放系

统的情形。

4.建筑小区绿地应结合规模与竖向设计,在绿地内设计可消纳屋面、路面、

广场及停车场径流雨水的海绵设施,并通过溢流排放系统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

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有效衔接。

24

南宁建筑小区排水防涝技术指南

5.如有河流、渠道等水系穿越建筑小区的,以及建筑小区景观水体如与河

流、渠道等水系相连的,应确保满足河流、渠道等水系的防洪排涝要求,严禁出

现漫堤及倒灌如建筑小区内景观水体等情形。

25

南宁建筑小区排水防涝技术指南

6已建建筑小区排水防涝系统改造

6.1低影响开发设施改造设计

6.1.1改造要求

1.依据积水评定标准,对现状存在内涝和严重内涝的建筑小区,以及建筑

小区场地标高低于周边市政道路最低路段标高的建筑小区进行低影响开发设施

改造设计。

2.参照规划确定的雨水径流控制目标,进行雨水控制利用的改造设计。改

造后建筑小区的综合径流系数不能超过改造前。

3.对不同低影响开发设施及其组合进行科学合理的平面与竖向改造设计,

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

4.建筑小区屋面和路面径流雨水应通过有组织的汇流与转输,经截污等预

处理后引入绿地内的以雨水渗透、储存、调节等为主要功能的低影响开发设施。

5.利用现有建筑小区广场、景观水体、绿地、坑塘、沟渠等空间和设施,

合理补充生物滞留设施、湿塘、绿色屋顶等海绵设施的改造设计,并相应改造建

筑小区道路竖向,衔接海绵设施。

屋面雨水小区硬化铺装

储渗绿化设施港排沟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透水停车位

下渗下渗|下渗下港I卜.渗

溢流

小区的水管网收水自管

市政雨水管网

图6-1建筑小区雨水径流组织改造示意图

6.1.2改造措施

1.改造建筑雨落管,使其与建筑小区道路雨水管断接,并结合建筑小区雨

26

南宁建筑小区排水防涝技术指南

落管分布位置统筹设置小型植草沟或高位花坛,就近承接断接雨水管排放的屋面

雨水,将建筑物雨污水管网分流,并降低雨水径流污染。

图6-2断接屋面雨落管优先排入海绵设施示意图

2.改造建筑小区道路竖向,垫高建筑小区道路低洼点,或降低建筑小区绿

地平均地坪标高,加强路面与道路绿化带或道路周边绿地的标高衔接,便于路面

雨水在最短的时间内就近汇入绿地及绿地内部低影响开发设施,通过溢流排放系

统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有效衔接。

图6-3建筑小区道路与周边绿地竖向关系示意图

3.改造建筑小区道路路面,将硬化的水泥道路改造为透水混凝土路面,并

在路面下新建透水盲管收集下渗雨水,在透水道路与建筑物间设置排水边沟,收

集建筑物一侧雨水并转输至建筑小区雨水管,另外,须做好建筑物与透水路面之

间的防渗措施,满足路基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等要求。

27

南宁建筑小区排水防涝技术指南

图6*4道路改造断面示意图

4.有一定坡度的建筑小区道路绿地可改造增设植草沟,将道路雨水口移至

绿地中,并改造为雨水溢流口,结合绿地标高敷设雨水盲管和雨水溢流口,滞留

消纳路面雨水。

图6-5道路旁植草沟示意图

5.将建筑小区地面自行车停放点不透水区域改造为生态植草砖。

图6-6自行车停放点处的生态植草砖

6.当建筑小区内部现状既有调蓄设施不满足条件,且市政雨水管无法全部

28

南宁建筑小区排水防涝技术指南

接纳建筑小区雨水量时,应设置雨水调蓄设施,雨水调蓄设施一般设置在建筑小

区出入口附近,并配套建设收集和排放系统,设置要求可参考5.4章节。

7.采用建筑小区绿地和广场等设施作为调蓄区的,应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

牌。

6.2管网及泵站改造设计

6.2.1改造要求

1.首先对所在排水系统的下游市政雨、污水管网基本或已经实现分流的建

筑小区实施改造。

2.依据规划要求分阶段对建筑小区排水管网进行雨污分流改造,排水管网

改造标准按3年一遇选取。

【条文解释】依据《南宁市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修编》,即规划

区已建地区实施城市更新的,管网改造标准为3年一遇。

3.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与厨房、洗衣机、卫生间等生活污水系统分流。

4.改造现状合流立管,新建雨水立管排放屋面雨水,原立管收集生活污水。

5.建筑空调冷凝水应单独收集并接入建筑小区雨水管网系统。

6.2.2改造措施

1.对现状分流制且存在雨污水管道错混接点的建筑小区进行分流改造,将

污水排至污水管道,并校核下游管段的排水能力是否满足排水需求;对于存在结

构性和功能性缺陷的雨污水管道,应进行修复,保证排水安全,防止污水入渗地

下或雨水管网。

针对有雨污水两套系统的建筑小区,且污水管错接雨水管,如建筑污水立

管错接雨水检查井(雨水口)或污水管道错接雨水排水管等情况。宜采取封堵

或拆除错接管,新建污水管的方式。具体措施包括:①拆除或封堵错接的建筑

污水立管排出管(或污水检查井)至雨水检查井(系统)之间的管道;②从错

接处的建筑污水立管排出管(或污水检查井)新建污水管(渠)至建筑小区污

水管网。

2.对于现状合流制的建筑小区进行分流改造。

针对建筑小区未实行雨污分流,仍为合流的地块,宜采用末端截流或新建

29

南宁建筑小区排水防涝技术指南

排水系统的方式,具体措施包括:若建筑小区接入的市政管道为合流管道,将

其作为污水管,并新建一套雨水系统,市政合流管宜同步进行雨污分流改造;

①若建筑小区接入的市政管道为分流制,建筑小区内建筑为合流制排水但具备

分流改造条件,或建筑小区内建筑为雨污分流时,若污水接驳点比较分散,现

状宜保留为污水管,新建雨水系统;②若污水接驳点比较集中,且现状管满足

雨水排放需求,现状宜保留为雨水管,新建污水系统,实现雨污分流。

【条文解释】参考《武汉市排水管道混错接及分流技术规程》5.3.3和5.3.5。

图6-7雨落管改造示意图

3.核算雨水口排放能力,对于能力不足区域增设雨水口,建筑小区内雨水

口应选取利于雨水快速收集的类型,雨水口及其连接管流量应大于雨水管渠设计

重现期计算流量的2倍。

【条文解释】参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4.7.1。

6.3建筑小区道路及地下室改造措施

6.3.1改造要求

按照有利于地下室周边雨水快速排入建筑小区雨水管网,以及避免在地下室

形成易涝积水区域为原则,进行改造。且发生过内涝的建筑小区应结合内涝原因

和积水范围采取相应的排水防涝措施。

6.3.2改造措施

30

南宁建筑小区排水防涝技术指南

4.对于建筑小区用地的平均高程比周边市政道路的最低路段的地面高程或

地面雨水收集点低于0.2米时,应在建筑小区出入口处设置排水安全措施。例如

将市政道路和建筑小区出入口之间改造为倒坡或阶梯,提升建筑小区入口标高,

或在建筑小区内部建筑一层入口处设置倒坡。

5.根据建筑小区道路易涝积水点分布情况,适当垫高地面标高,引流雨水

至调蓄区或建筑小区外地面标高较低的市政道路。

6.对于地下停车场入口处两侧设置防护栏或无防护设施的,应改造为实体

挡墙,且不得低于防洪挡板高度。且应在地下车库出入口坡道处的遮雨檐,减少

直接汇流至地下车库的降雨量。

7.在建筑小区地下车库出入口处设置反坡,且坡顶高程应高于周边地面高

程,并设置雨水截流设施,如雨水篦子或雨水沟。设置方式详见7.1」章节。

8.降雨前,在出入口排水沟靠近车库一侧设置挡水板,截流雨水至室外排

水系统,挡水板高度依据该建筑小区历史最高内涝积水深度及两侧挡墙高度确定。

设置方式详见7.1.1章节。

9.只有地下一层的地下车库,车库中的供电、配电、二次供水、应急物资

等用房避免设置在最低处,且应实施防涝加固改造,避免雨水快速灌入房间;地

面有改造空间或有建筑架空层的建筑小区应将供配电设施和通讯设施用房迁移

至地面以上,并至少高于室外地坪0.5米,并在地面层设置专用负荷应急用电集

中接口。设置方式详见7.2章节。

图6-8重要设备设置在建筑架空层示意图

10.地下室风井和窗井出口应高出室外地坪一定高度,一般为0.5米以上,

另外,高出室外地坪L2〜2。米部分应建成混凝土墙体。设置方式详见7.1.2章

节。

31

南宁建筑小区排水防涝技术指南

图5-1地下室风井出口保护墙体示意图

11.对于在特殊情况下兼具调蓄功能的建筑小区地下室,应根据建筑小区规

模设计预留人员及车辆在内涝发生时的快速撤离通道、指示灯、广播系统、地下

室外警示牌等设施,确保疏散时间。

6.4市政系统衔接

1.建筑小区雨水管道接入市政雨水管道时,接口管底标高应首先满足重力

流需求。且市政管道满足建筑小区雨季排水需求。

2.对于雨水管网无法重力流接入市政管网的建筑小区,根据建筑小区内涝

防治需要设置提升泵站或排水泵,并确保接入的市政雨水管满足排入需求。

3.对于现状合流制建筑小区,应复核接入市政污水管道是否存在断头、於

堵等不利于排水的问题,并应加强建筑小区内部管网的日常清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