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热 (二)_第1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热 (二)_第2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热 (二)_第3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热 (二)_第4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热 (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作品学版年单科:本:级:元:小学科学科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参赛教师:舒双法谢兴益邢玉学陈娟叶婷婷汪正忠单位:舒城县山七镇中心小学2022年3月25日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业设计基本信息学科科学年级学期教材版本教科版单元名称热五年级第二学期单元自然单元重组单元组织方式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234567第四单元第1课第四单元第2课第四单元第3课第四单元第4课第四单元第5课第四单元第6课第四单元第7课温度与水的变化水的蒸发与凝结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热在金属中的传递热在水中的传递哪个传热快课时信息做个保温杯(一)课标要求1.课程标准中5-6年级学习目标(1)观察常用材料的漂浮能力、导热性等性能,说出它们的主要用途。(2)列举日常生活中水的蒸发和水蒸气凝结成水的实例。如晒衣服、雾、玻璃窗上的水珠等。(3)知道温度是影响水结冰和水沸腾过程的主要因素。(4)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热传递的现象,知道热通常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5)举例说明影响热传递的主要因素,列举它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6)描述雾、雨、雪、露、霜、雹等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7)举例说明水在地球上的循环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2(8)认识生活中保温、防霉、防锈等技术的应用。2.本单元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结冰和水沸腾过程的主要因素。雾、霜、雪等。趋向于热平衡。以通过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方式进行传递。⑤不同物体的导热性是不一样的。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技术、散热技术不断地发展,并应用在各种产品上。(2)科学探究目标①能熟练使用温度计测量各种热现象中的温度变化。②能采用重复测试等方式来搜集热传递的相关证据。③能运用箭头、图画、符号等来记录热传递的方向。④能有效开展热传递的实验。⑤能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从实验证据中发现物体导热性能的差异。进产品。(3)科学态度目标①亲历热传递的变化及相关关系的研究过程,形成科学探究的兴趣。②讨论热传递的原因,以事实为依据做出判断。③养成运用探究的证据进行信息加工,科学地表述探究的规律。(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①描述各种各样的热传递和生产、生活的关系。3②讨论材料因为导热性能的不同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同的应用。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二)教材分析1.知识导图2.内容内在逻辑分析热是一种能量形式,这个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在理解上会有一定难度。4造性地制作保温杯,以丰富的实践经验建构这些主要概念。(三)学情分析实际生活,将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移(传递)的过程、材料的导热性能等。地制作保温杯。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乐趣。慢。5递。个保温杯积累了知识和经验。行性和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到作业与学习探究的相辅相成。3.为落实“双减”,作业时长控制在5-20分钟内,课堂练习约5分钟,实践拓展约20分钟。性。知识,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五、课时作业第一课时温度与水的变化(一)作业内容61.课堂练习图1度是()℃。B.100(2)水沸腾后(图2),停止加热1分钟,水的温度会(图2图3A.90C.37D.0)。A.保持不变C.下降B.上升D.先上升,后不变(3)水沸腾后持续加热,水的温度会()。A.持续上升C.持续下降B.基本不变D.先不变,后持续上升(4)小明用水壶烧开水(图3),水沸腾时会发生的现象是(A.冒“白气”B.水翻滚)。C.产生大量气泡D.以上都是2.实践拓展神奇的水和冰一般情况下,当温度低于0℃时,液态的水会变成固态的冰。如果让你在高于0℃的室温下让水结冰,你能做到吗?实验材料:一瓶未开封的纯净水、冰箱。实验步骤:不要摇晃和撞击,冷冻约2小时。态(液态)。7(3)用力撞击这瓶纯净水(图2),观察水的状态(瞬间结冰)。图1图2实验原理:一般情况下,水会在0℃时结冰,前提是要有附着物。纯净水由附着物。在上面的实验中,冷冻2小时的纯净水没有结冰,是因为()。A.温度不够低B.没有附着物(二)时间要求:课堂练习5分钟,实践拓展约20分钟左右,自主控制。(三)评价设计水平评价指标自评互评师评规范实验操作,仔细观察,详细记录。☆☆☆☆☆☆☆☆☆☆☆☆☆☆☆☆☆☆☆☆☆☆☆☆☆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有效沟通交流,科学归纳探究规律。拓展活动,联系生活,学会将所学的知识运用生活。☆☆☆☆☆☆☆☆☆☆☆☆☆☆☆☆☆☆☆☆☆☆☆☆☆综合评价等级参考答案或提示:1.课堂练习:(1)BD(2)C(3)B(4)D2.实践拓展:B(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8水蒸气。通过实验验证水加热到100℃变成蒸气,温度变化表示了热量在传递。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第二课时水的蒸发和凝结(一)作业内容1.课堂练习(1)下列现象不属于水的蒸发的是()A.湿衣服晾干B.眼镜起“雾”C.坑里的水变干D.手上的水烘干(2)做菜时,锅盖内壁上会出现水珠。这个现象称为()A.凝结C.融化B.蒸发D.结冰(3)四个相同的烧杯盛有等量的水,分别置于下列环境中,水蒸发得最快的是()。ABCD位置是()A.夏天在内表面,冬天在外表面B.夏天在外表面,冬天在内表面C.都在内表面2.实践拓展D.都在外表面9“沙漠取水”沙漠是极其缺水的地方,你知道探险家们是怎么在沙漠中取水的吗?滴汇聚至薄膜中心处。我们也一起来模拟一下“沙漠取水”吧!一个杯子、一块小石头。实验步骤:将杯子放入坑中。(2)将保鲜膜固定在水桶口,在其中心处放一块小石头。(3)将整个装置放在阳光下暴晒。较低的薄膜成小水珠。(二)时间要求:课堂练习5分钟,实践拓展约20分钟左右,自主控制。(三)评价设计水平评价指标自评互评师评规范实验操作,仔细观察,详细记录。☆☆☆☆☆☆☆☆☆☆☆☆☆☆☆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有效沟通☆☆☆☆☆☆☆☆☆☆☆☆☆☆☆☆☆☆☆☆☆☆☆☆☆交流,科学归纳探究规律。拓展活动,联系生活,学会将所☆☆☆☆☆☆☆☆☆☆学的知识运用生活。综合评价等级参考答案或提示:1.10故选B。2.实践拓展:蒸发凝结(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第三课时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一)作业内容1.课堂练习(1)如右图,将装有凉水的试管放入热水中,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凉水和热水的温度。下列结论不能从该实验中得出的是(A.一段时间内,试管中的凉水温度会升高B.短时间内,烧杯中的热水温度会持续降低C.凉水升高的温度等于热水降低的温度)。D.凉水与热水温度变化的原因是热量发生了变化(2)冬天的清晨,小明把冷的中药包泡在一碗刚煮沸的热水中加热。①短时间内,中药包的升温速度()。A.先快后慢C.匀速上升B.先慢后快D.没有规律)。A.无变化B.先升高,后降至室温D.无法判断C.一直降低道解暑佳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西瓜和冰水之间无热传递B.只有西瓜的热量发生了变化11C.热由冰水传向西瓜D.热由西瓜传向冰水2.实践拓展“烧不坏”的纸杯纸杯真的烧不坏吗?下面,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实验步骤:石块上。(2)用点燃的蜡烛加热纸杯底部。终为100℃,达不到燃点,也就不会燃烧啦!你也来试试吧!(二)时间要求:课堂练习5分钟,实践拓展约20分钟左右,自主控制。(三)评价设计水平评价指标自评互评师评规范实验操作,仔细观察,详细☆☆☆☆☆☆☆☆☆☆☆☆☆☆☆记录。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有效沟通☆☆☆☆☆☆☆☆☆☆☆☆☆☆☆☆☆☆☆☆☆☆☆☆☆交流,科学归纳探究规律。拓展活动,联系生活,学会将所学的知识运用生活。☆☆☆☆☆☆☆☆☆☆综合评价等级参考答案或提示:1.课堂练习:(1)C(2)①A②B(3)D(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度低的物体,并趋向平衡。12第四课时热在金属中的传递(一)作业内容1.课堂练习图1(1)热在金属片上的传递方向是(图2)。(图1)A.向一个方向B.向两个方向C.向各个方向D.无法确定)的方式把热量传递给食材。A.热传导B.热辐射C.热对流D.无法确定F各点处的蜡会先后熔化。请写出各点处蜡熔化的先后顺序。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⑤_____;⑥_____(4)判断:①一般情况下,金属传热的本领比木头强。②为了增强热传递,电饭锅全部是利用容易传热的材料制成的。③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水是热的良导体。2.实践拓展((()))看哪个先掉落实验材料:一根蜡烛、两个木夹、蜡(或凡士林)、一根铁丝、牙签(若干)、一盒火柴。实验步骤:13(1)把铁丝固定在木夹上。(2)将粘有蜡(或凡士林)的牙签每隔一定距离粘在铁丝上。(3)用蜡烛给铁丝(边缘或中间)加热,观察牙签掉落的顺序。写一写你的发现吧!(二)时间要求:课堂练习5分钟,实践拓展约20分钟左右,自主控制。(三)评价设计水平评价指标自评互评师评规范实验操作,仔细观察,详细记录。☆☆☆☆☆☆☆☆☆☆☆☆☆☆☆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有效沟通交流,科学归纳探究规律。☆☆☆☆☆☆☆☆☆☆☆☆☆☆☆☆☆☆☆☆☆☆☆☆☆拓展活动,联系生活,学会将所学的知识运用生活。☆☆☆☆☆☆☆☆☆☆综合评价等级参考答案或提示:1.课堂练习:(1)C(2)A(3)DCEBFA(4)①√②×③×落。14(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递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解释。第五课时热在水中的传递(一)作业内容1.课堂练习A.加热时,试管口朝向没有人的方向。B.加热过程中,不能用手触摸试管。)到热的传递过程。D.借助感温粉末能更清楚地观察到热的传递过程。(2)在烧杯底部的一侧加热,烧杯内的水都会变热。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热量在烧杯中的传递方式的是()。ABC(3)下列物体在受热时不能通过对流的方式传递热量的是(A.水B.空气C.沙子D.食用油2.实践拓展D)。看得见的液体对流实验材料:4个透明无盖玻璃瓶、红墨水、2张扑克牌、热水和冷水。实验装置:将4个透明玻璃瓶分为两组,按照下图所示组装好实验材料。15第一组第二组拌均匀。冷水和热水之间用扑克牌隔开。(安全提示:热水温度不要超过60℃)快速抽去瓶子中间的扑克牌,你能看到什么现象?你能解释其原因吗?(二)时间要求:课堂练习5分钟,实践拓展约20分钟左右,自主控制。(三)评价设计水平评价指标自评互评师评规范实验操作,仔细观察,详细记录。☆☆☆☆☆☆☆☆☆☆☆☆☆☆☆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有效沟通☆☆☆☆☆☆☆☆☆☆☆☆☆☆☆☆☆☆☆☆☆☆☆☆☆交流,科学归纳探究规律。拓展活动,联系生活,学会将所☆☆☆☆☆☆☆☆☆☆学的知识运用生活。综合评价等级参考答案或提示:1.课堂练习:(1)C(2)B(3)C2.实践拓展:热水在上面密度小,只能上浮,所以颜色、温度均无变化。第二组热水在下面,热水的密度小,冷水的密度大,当它们互相接触时,热水会上升,冷水会下降,16递到冷水中,最后温度也变一样了。(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第六课时哪个传热快(一)作业内容1.课堂练习(1)大小、形状都相同的下列物体,传热最快的是()。A.铁棒C.塑料棒B.木棒D.玻璃棒棒来进行比较。A.质量、体积B.质量、颜色C.大小、颜色D.粗细、长短)。(3)下列材料不适合用来制作锅铲手柄的是(A.塑料B.不锈钢C.木头D.硅胶)。(4)用砂锅煮食物,主要是因为(A.砂锅比较坚硬,不易碎B.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保温性好C.砂锅的传热本领强,食物容易熟D.用砂锅炖煮食物,味道更鲜美2.科学阅读新材料之王“石墨烯”称为“新材料之王”。得到了仅由一层碳原子构成的薄片,这就是石墨烯。17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在材料学、微纳加工、能源、生物医学和药物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它在导热材料界算是导热性能最电气设备等高墙电子消费终端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中广泛应用。目前的导热材料主要分为金属导热材料和非金属导热材料。根据上面的资料推断,石墨烯属于(A.金属导热材料B.非金属导热材料)(二)时间要求:课堂练习5分钟,实践拓展约20分钟左右,自主控制。(三)评价设计水平评价指标自评互评师评规范实验操作,仔细观察,详细☆☆☆☆☆☆☆☆☆☆☆☆☆☆☆记录。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有效沟通☆☆☆☆☆☆☆☆☆☆☆☆☆☆☆☆☆☆☆☆☆☆☆☆☆交流,科学归纳探究规律。拓展活动,联系生活,学会将所☆☆☆☆☆☆☆☆☆☆学的知识运用生活。综合评价等级参考答案或提示:1.课堂练习:(1)A(2)A(3)B(4)C2.实践拓展:B(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第七课时做个保温杯(一)作业内容1.课堂练习18(1)下列材料中,最适合做保温材料的是(A.钢B.铜C.铁D.泡沫塑料(2)热水瓶能起到保温的作用,是因为热水瓶()。)。A.能产生热量B.能加快杯子内外的热传递D.不会发生任何热传递C.能减缓杯子内外的热传递(3)判断:①“保温杯”能长时间保持杯内的水温度不变。(())③设计一个好的保温杯,我们要从减少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等多个角度来考虑。2.实践拓展()护冰大挑战课堂上我们设计制作了一个保温杯,认识了很多保温材料。现在,让我们用以下这些材料做一个护冰装置,以减缓冰块的融化。可选材料:沙子、常温水、纸屑、保鲜袋、一次性塑料杯、棉布。赶快和小伙伴一起试一试吧!(二)时间要求:课堂练习5分钟,实践拓展约20分钟左右,自主控制。(三)评价设计水平评价指标自评互评师评规范实验操作,仔细观察,详细记录。☆☆☆☆☆☆☆☆☆☆☆☆☆☆☆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有效沟通交流,科学归纳探究规律。☆☆☆☆☆☆☆☆☆☆☆☆☆☆☆☆☆☆☆☆☆☆☆☆☆拓展活动,联系生活,学会将所学的知识运用生活。综合评价等级☆☆☆☆☆☆☆☆☆☆19参考答案或提示:1.课堂练习:(1)D(2)C(3)①×②×③√(四)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制变量的能力,以及对实验数据整理分析的水平。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一)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1.选择题(1)下列做法不能使水的蒸发加快的是(A.把水果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冷藏柜里B.把湿衣服晾在阳光下)。C.用电吹风将湿头发吹干D.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为(A.热传导C.热辐射B.热对流D.无法确定(3)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发生了热传递,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A.质量C.温度B.体积D.形状(4)冬天,用手触摸户外的铁块和木块,会感觉到铁块比木块冷,这是因为()。A.铁块的温度比木块低B.铁块比木块容易传热C.铁块比木块光滑D.铁块比木块坚硬20(5)探究热在水中的传递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烧杯底部的水受热后向上流动,冷水向下流动B.用感温粉末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观察到水的流动C.加热试管或烧杯中的水时,水量不应该超过其容量的三)。分之一D.烧杯底部的水受热后在底部不断地循环流动(6)下列现象中,由于热传递使物体升温的是(A.古时候人们用钻木取火的方法获得火种B.跑步后人会满头大汗)。C.双手反复摩擦后变热了D.把手伸到热水中会感到热(7)下列现象属于水的蒸发的是(A.冰块慢慢变成水)。B.湿衣服慢慢变干C.打开热水瓶木塞时,瓶口冒出“白气”D.揭开热水壶的盖子,盖子内侧有许多小水珠(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只能向一个方向传递)。B.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只要有温度差,就会发生热传递C.热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递方式都是一样的D.物体的传热本领跟物体的温度有关(9)关于水的三态变化,下列现象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夏天车内开着空调,挡风玻璃的外侧会起雾B.冬天的早晨,菜地里一片白茫茫的霜)。C.夏秋季节的清晨,草上出现露珠D.热腾腾的火锅上直冒“白气”)。A.内胆是双层的B.外层是热的不良导体D.双层内胆中间是真空的,C.内胆是玻璃材料21无热传导和热对流2.填空题(11)水的温度下降到是℃。(12)水的温度上升到℃时,水开始结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水开始沸腾,沸腾过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