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县农产品营销渠道的优化分析11000字(论文)】_第1页
【S县农产品营销渠道的优化分析11000字(论文)】_第2页
【S县农产品营销渠道的优化分析11000字(论文)】_第3页
【S县农产品营销渠道的优化分析11000字(论文)】_第4页
【S县农产品营销渠道的优化分析11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S县农产品营销渠道的优化分析目录TOC\o"1-3"\h\u30806前言 315879一、农产品营销渠道的相关理论 55084(一)对营销渠道的概述 532164(二)对农产品的概述 528890二、S县农产品营销渠道发展的现状分析 621049(一)S县的农业经济发展情况 616974(二)S县农产品营销渠道构成类型 6324131.农户直接销售农产品 6198652.中间商贩卖农产品 716974(三)S县农产品营销渠道的现状及分析 7324131.农户为主要营销主体 7198652.渠道成本高,流通环节多 7212733.销售终端以农贸市场为主,超市缓慢发展 74.农产品交易以传统方式为主 815699三、S县农产品营销渠道发展存在的问题 816974(一)农产品上游主体缺乏竞争力 8324131.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8198652.信息不灵,盲目跟风 8212733.经营观念落后 96760(二)农产品的渠道技术含量低 921453(三)农产品附加值低 921012(四)流通半径过小 925614(五)市场信息服务不健全 108992四、S县农产品营销渠道模式的优化对策 1029852(一)提升农产品营销主体竞争力 10192041.上游主体需要提高文化素质 10169952.拓展“批发市场+农户”模式 1068923.推行“农超对接”模式 102576(二)企业推进农产品品牌化 1129782(三)政府部门应加强工作 1126787(四)创新农产品营销观念 1221202结语 1311391参考文献 14摘要在众多产业中,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同时也是国民经济的根本产业。有关农业的问题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S县是由山地、平原、丘陵组成,农业是该县主要的经济发展模式。文章以探析安徽省S县的农产品营销渠道为例,就我县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具体表现为农产品上游主体缺乏竞争力,渠道技术含量低,农产品附加值低且流通半径小,市场信息服务不健全等问题。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农产品营销渠道经验,提出完善我县农产品营销渠道的构想,分别从上游主体、企业、政府及农产品的营销观念四个角度来阐述对策。文章的研究对我省其他县域相关农产品的营销渠道提供一定意义上的指导,有助于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词:农产品;营销渠道;S县前言(一)研究背景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是以小农经济作为主导的自然经济,我国是人口大国,所以农业问题关乎我国的国民生计,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情况呈现新气象,自改革开放以来,有关农产品的供给逐渐由原来的需求远远高于产量变成到如今的产量高于需求,形成买方市场。由于农产品的供给不平衡,关系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问题,所以国内外学者对此皆表现出极大的热忱,其中农产品营销渠道问题日益凸显并成为国内外学术研究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安徽省是以农业发展为主的省份,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亟需解决。S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大别山东麓、巢湖之滨,江淮之间,由西南的山地、东部的平原、中部的丘陵组成主要地形,自然格局呈现为“五山一水二分田,二分道路和庄园”,是依靠发展农业的典型县域经济模式。处理好我县农产品的营销渠道问题,有利于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改善生活水平;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发展农业,提高S县的经济水平,最终贡献于安徽省的农业发展。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现状。“营销渠道”来源于英文“Channelsofmarketing”,又称分销渠道(channelsofdistribution),也有人称之为“配销渠道”、“销售通路”和“流通渠道”。1960年美国AMA(美国市场营销学会)定义为:“公司内部单位以及公司外部代理商和经营销商(批发和零售商)的组织结构,通过这些组织,产品和劳务才得以上市营销。”美国学者Edwardw、Cundiff和Richard.Still认为营销渠道是指“当产品从生产者向最后消费者和产业用户转移时直接或间接转移所有权所经过的途径。”著名营销专家PhilipKotler认为营销渠道是指“某种货物或劳务从生产者向消费者移动时,取得这种货物或劳务所有权或帮助转移其所有权的所有企业或个人。”Stern(2001)认为渠道联盟的实质是承诺和信任。周发明,曾福生(2005)提出当前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形成了以美国,日本等国为代表的农产品营销渠道模式,主要共同特征为:营销主体的组织化程度比较高;农产品营销渠道的结构短化,批发市场仍起主导作用;连锁经营的零售集团和大型超市作为农产品的零售终端异军突起;物流配送系统和服务体系日渐完善;远期交易,远程交易和拍卖交易成为农产品批发交易的主要方式。2.国内研究现状。黄祥国(2003)总结了近十年S县的农业结构调整的可取之处,并提出调整的重点和途径。李春成、李崇光(2005)认为当前我国农产品由卖方市场转变为面访市场,关于营销渠道的发展呈现许多新态势,但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并就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对策,才能促进农业经济的繁荣发展。周发明,曾福生(2005)提出当前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有:营销主体不成熟,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的流通多以批发市场、农贸市场为主;现代营销手段逐渐被人们认识,但传统交易方式仍占主导地位。汪玥(2012)提出以S县为案例,着重研究了其作为县域经济模式发展的基本概况和发展历程,并用SWOT分析法总结了我县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和机会挑战。孙剑、李崇光(2003)选举了美国和日本作为农产品营销渠道模式良好的代表国家,就两国的具体模式分别为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展提供了借鉴经验。邹晓卓(2007)在对农产品营销渠道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实证分析法,以宁夏枸杞的营销为案例提供了优化对策和思路,同时,也对美国、日本、德国和以色列的农产品营销渠道模式进行了研究,为我国农业发展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蔡文著,刘华(2010)总结了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是:农产品营销主体发育不健全;农产品营销渠道环节多、流通链条过长;渠道关系不稳定,易发生道德风险;传统交易方式仍占主导地位,现代营销手段运用还不够。马俊明(2014)提出我国农产品传统营销渠道模式单一,且存在诸如渠道上游主体竞争力缺乏、批发市场功能滞后、渠道组织功能不健全、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根据问题提出在“政府农户企业经纪人”的渠道上游主体组合模式下的渠道模式优化思路,除了发展传统的农贸市场外,还提出“农超对接”、农产品产销一体化和新兴营销手段。吴昂,陈传保(2009)提出要按照“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三品”农业。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农产品的营销渠道有了一定的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成功例举发达国家的经验来论述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出路,总体来说是以国家区域为研究单位,较少以省或者县域等较小单位来探析地方农产品的营销渠道建设,虽具有普遍意义但没有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如以S县作为研究单位仍是个空白区。(三)论文研究思路和基本方法1.研究思路通过大量搜集国内外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关于农产品营销渠道发展的研究现状和可鉴经验,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S县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发展为例,总结当前我县农产品发展的存在的问题且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进而对我省农产品营销渠道提供指导,完善农产品的营销渠道建设对于我县的农业发展具有建设性意义,可以繁荣县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户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等。2.研究的基本方法(1)文献法利用所在学院的电子阅览室,查阅近几年与农产品营销渠道相关的大量国内外文献,并进行阅读、查询、分类、整理总结等工作,从而为本论文的写作奠定理论基础。(2)实证分析法本研究通过实地走访和调查S县农产品的营销地点和渠道延伸方向,并进行实证分析,总结我县农农产品营销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使得农产品的营销渠道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相结合。(3)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指对事物质的研究,有关S县农产品营销渠道的研究需要大量查阅有关文献,在此基础上,才能得出对农产品营销渠道的总体和具体的认识,侧重于质的分析,这有利于全面深入的揭示我县当前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发展现状和出现问题。一、农产品营销渠道的相关理论(一)对营销渠道的概述“营销渠道”来源于英文“Channelsofmarketing”,又称分销渠道(channelsofdistribution)。1960年美国AMA(美国市场营销学会)定义为:“公司内部单位以及公司外部代理商和经营销商(批发和零售商)的组织结构,通过这些组织,产品和劳务才得以上市营销。”根据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思想,农产品营销渠道是农产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时,取得农产品的所有权或帮助转移其所有权的所有企业和个人。(二)对农产品的概述“农产品是农业中生产的物品,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包括烟叶、毛茶、食用菌类、瓜果蔬菜、粮油作物、药材、牲畜、棉花等等。可以用农副产品(蔬菜、水果、禽蛋等),肉类、水产品,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作为分类。农产品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季节性、地域性,极易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其次,农产品的品种繁多,数量庞大且生产比较集中。但是农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价格悬殊大。最后,农产品主要以一次消费为主,加工转化率低。而作为销售农产品的场所,也就是农产品市场,也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以传统的批发市场为主导,小型分散市场即农贸市场为主要终端模式。综上所述,农产品的营销渠道连接了农产品和消费者,企业和市场,是一切农产品交易的媒介。科学合理的农产品营销渠道可以使农产品得到最优环节组合,节省交易成本和费用,使农产品顺利、及时的从生产者流通到消费者,满足广大城镇消费者及县外顾客的最大需求,同时发展了S县的市场农业,繁荣了县域经济,提高了农户们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S县农产品营销渠道发展的现状分析(一)S县的农业经济发展情况据调查,S县的农业发展目前呈现四大区域:圩畈粮油、城郊蔬菜、丘岗畜禽和山库区林茶栗药。该县工业基础薄弱,生态环境符合农业发展,故一直是传统的农业地区,县域经济模式也是依靠农业经济。迄今为止,S县已成功发展了省级、县级龙头企业,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并且是优质稻的成产基地。存在友勇米业的品牌。养殖业也发展迅速,包括猪、鸡、鱼和龙虾,而相关的牲畜养殖、加工、渔业和羽绒等行业也呈现较大规模的发展态势,比如以银源育种公司、夏星食品厂、恒福食品厂为代表的家禽养殖加工企业;以万佛湖渔业为代表的水产品养殖业;以华强和玉河羽绒公司为代表的羽绒加工企业。茶油品牌有“华银”,茶业以“S小兰花”为主,皆畅销国内外。我县的森林覆盖率广,被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县共8个农业专业乡镇:羽绒集中在城关镇;晓天以花卉盛产;杭埠镇多产粮油;干汊河多羽毛加工产业;肉鸡在舒茶镇较多;汤池镇盛产板栗,是板栗之乡;河棚镇多油茶;张母桥则是竹编的摇篮。(二)S县农产品营销渠道构成类型1.农户直接销售农产品该营销渠道的特征是:(1)农户们通过最便捷的交通运输方式将农产品运往S县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等地,与消费者进行最传统的交易方式买卖产品,钱货同行;(2)随着社会物质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农产品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与农产品生产者对农产品供给情况两者之间存在矛盾。一方面农产品生产者由于自身文化素质原因和市场信息的阻塞导致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农产品多为初级农产品,营销渠道半径较小,辐射面叫窄,所以难以实现供求平衡;(3)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农产品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等特点,在该渠道的农产品的销售过程中,虽然交易环节较少,交易费用降低,但是交易效率低下,农产品浪费严重,损坏严重,从而成本提高。因此造成农户卖农产品存在困难。2.中间商贩卖农产品这种营销渠道的特征是:(1)中间商作为农产品和市场、农户与消费者的媒介;(2)农产品生产者规模较小、文化素质较低且组织程度较低,获取信息不对称,容易盲目生产;(3)农户个人作为卖方向市场供给农产品数量较少,多样性匮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且劳动力资源投入大,技术水平缺乏,很大程度上并不具有农产品价格的话语权,而是被动接受;(4)农产品的所有权经过中间商层层转移最终到达消费者,增加了交易成本和费用,由于市场上的人群形形色色,市场秩序难以维护,很容易出现卖假货、缺斤两、瞎喊价等现象,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三)S县农产品营销渠道的现状及分析S县辖30个乡镇,近500个大小村,总人口达百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就有90多万人。据相关资料记载,全县总面积达2000多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万多公顷,宜林山场8万多公顷,可养水面约1万公顷。农业生产以水稻、小麦、棉花、粮油、玉米花生为主;个别典型乡镇以生产茶叶、板栗、蚕桑为主。关于S县农产品的营销渠道现状作如下分析:1.农户为主要营销主体。在当前的S县农产品渠道模式中,虽然县内有S农贸市场,三拐塘农贸市场和一些批发市场等大型农产品供应地,乡镇也有集市和贩菜的集中地,但我县农产品的营销主体仍是广大农户,而且受地理条件影响,不管城镇居民还是农村村民都多少有自给自足成分,所以说农户仍然是农产品流通中的主要力量。2.渠道成本高,流通环节多。农产品本身具有的季节性,结构性和区域性等特征,所引发的“小生产,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使得一些农产品集中上市时,由于乡村到县内交通不畅,物流配套设施不健全,更有与外界城市合作不全面,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形成的时间成本等,导致产销脱节严重,农产品自生产后除了满足农户自身需求,其余大部分数量需经过多层中间商,例如产地、销地批发商、农贸市场和周边城市的超市等环节,最终到达消费者和城镇用户后已增加了相当大的成本。除此之外,我县作为欠发达县城,农产品的生产和营销环节比较落后,技术水平低下,市场信息流通不灵等消极因素有形无形中增加了农产品的经营风险和成本。销售终端以农贸市场为主,超市缓慢发展。目前农贸市场(如三拐塘、S大市场)仍然是我县消费者购买农产品的主要场所。主要原因有:农贸市场不仅有新鲜丰富的生鲜农产品(蔬菜瓜果、粮食茶油、水鲜产品、豆制品、禽蛋等),还有价格低廉的农具、生活用品等,给予广大城镇居民最大的便利。不足之处为正因为农贸市场的种类繁多,各种生意都有,导致秩序混乱,卫生方面不如人意,可能还有部分不良农户有哄抬物价,缺金少量的嫌疑。所以,超市作为农产品营销渠道新兴选择,弥补了农贸市场的缺陷。虽然超市物价相对来说偏高,但是安全卫生,满足了现如今城镇居民的对食品安全的需求,而且在超市里多以粮油、花卉、面条、牛奶等加工程度较高的农产品形式进行出售,都给广大消费者提供了选择高品质生活的可能。农产品交易以传统方式为主。据调查,在我县的农贸市场和乡镇集市、批发市场等,农产品的销售多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方式,即传统交易方式为主。农户在市场上展示农产品的品样和质量,顾客们可以自行选取称重,然后以现金方式支付。在国外典型发达地区的农产品营销模式中,交易方式多样,例如远期契约交易、拍卖交易、电话交易、信用交易、委托交易等方式。电子商务现如今更是涉及各行各业,线上线下专门做农产品推广的品牌日益渐多,且前景光明。我县为贫困县城,但是农产品丰富,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发达和便捷,抓住新农村建设这一发展机遇,尝试新的交易方式将我县农产品推广至更多的外省区域,提高农产品营销效率,发展效率农业,绿色农业和市场农业。同时,我县的农产品交易多以初级农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低,在农产品的包装、分类、加工等环节重视不够,也是属于传统交易类型,应在农产品的深加工这一环节加以研究,才能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竞争力。三、S县农产品营销渠道发展存在的问题(一)农产品上游主体缺乏竞争力农产品的上游主体是指在农产品的营销渠道环节中,处于第一环节,即生产农产品的农户们。我县从事农产品生产的农户多为传统耕种的农民,很少有高学历和拥有科学技术知识这样的主体,虽然农户们吃苦耐劳,播种经验丰富,但是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在农村,农户们多是家家有几亩田地,从事农业者多以中老年人为主,而现在的中老年人年轻时鲜有读书出身,更多的是在老一辈的带领下进行的农产品生产种植活动。虽然春种秋收的经验丰富,但是缺乏科学种植概念和文化理论素质,所以生产出的农产品成色并不被外界看好,生产效率低。2.信息不灵,盲目跟风。农村信息传播手段比较落后,农户们普遍存在对市场信息的不敏感的现象,缺乏快捷、准确捕捉市场信息的能力,更缺乏科学的市场分析和预测,对外界长期处于闭塞状态,缺少市场信息的传递和指导。3.经营观念落后。农产品生产者由于自身的局限性,组织化程度低,文化素质不高,市场信息捕捉不敏锐,只能进行小生产活动,盲目生产自以为需要的农产品,不知市场真正的需求,与人们日渐丰富的物质文化需求产生矛盾,导致“小生产,大市场”的矛盾。由于农产品的营销流通不畅,既有生产过剩的农产品,这时出现“菜贱伤农”的现象,又有供不应求的农产品,这时出现天价的农产品。这都充分说明农户缺乏科学经营观念,没有科学知识作为支撑,当然也不乏有不法分子故意囤积、倒卖农产品,扰乱市场秩序。(二)农产品的渠道技术含量低农产品的营销渠道一般包括以下环节:生产者——产地批发商——销地批发商——农贸市场、零售商、超市——消费者,我县农产品渠道技术的不成熟体现在各个环节。例如生产环节中,农户的局限性前面已经提到,耕种技术落后,以传统方式进行种植、施肥,选取品种一般,集约化程度低、收成效率不高,且农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其次,有关农产品的深加工、包装等各环节中投入资金少,企业的技术不先进,不能生产处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及副产品。在中间商的流通环节中,因为农产品特有的产品属性,所以对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提出很高的要求,必须保证温度要适宜、水分要充足、储存要合理、保鲜技术要先进。而我县对于农产品从生产者到达消费者这一过程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保证农产品的质量,渠道技术含量低,造成农产品在售出之前浪费严重,渠道成本增加。(三)农产品附加值低我县农产品的营销多以出售初级农产品为主,消费者购买时只需简单包装,回家后简单清洗后即可直接使用或者食用,而作为农产品的生产者和出售者并没有在产品的包装和商标上加以装饰和阐释,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品的附加值,降低了产品竞争力,再加上产品本身质量一般的话就更加没有竞争优势。随着县内居民收入水平的逐渐提高和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当前市场形成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消费者们对农产品的附加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产品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也表现出更大的兴趣。我县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的企业有夏星食品厂等,总体来说这类企业数量较少,企业针对农产品的深加工所拥有的企业资源和环境还有待考察,包括企业文化、产品商品化处理、企业资金和技术水平、安全卫生情况等。(四)流通半径过小我县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并不是在城镇中心,而是集中于农村和乡镇,全县共13个镇,各有千秋,具有典型农产品,由于交通受很强的地域限制,政府和上级组织对于农产品的出售并没有统一规范和硬性规定,所以经常在早晨和傍晚随处可见农产品的销售摊点,而正规的农贸市场也作为销售区域,这样就容易导致产品过剩,造成农产品积压和浪费。同时,我县的农产品合作社组织较少,专业化组织程度低,农产品批发到省外的机会很少,顶多运往省内周边城市出售,流通半径小,造成农产品接受地供应不足,物价极高。(五)市场信息不健全S县的发展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在安徽省所有县城的发展水平中出于中后级别。县政府关于农产品的渠道建设相关信息建设和服务还比较落后,首先硬件设施不足,农产品的流通市场并未配备信息设备,因此不能发挥农产品市场的相关信息。其次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覆盖面不足,底下农村根本无法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和价格情况。最后,由于政府对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和信息关注不够,严重影响了我县农业发展,与外界市场合作很少。四、S县农产品营销渠道模式的优化对策(一)提升农产品的营销主体竞争力1.上游主体需要提高文化素质。积极主动了解农业生产的行情,包括市场需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加入农村合作社进行农产品专业化、集约化生产,改变经营观念,生产高品质和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同时鼓励高校从事农业专业的大学生等将所学知识投入实践,支持大学生村官走向农村,带领广大农民积极投入新农村建设,发展市场农业、效率农业、特色农业和三品农业。2.拓展“批发市场+农户”模式。批发市场作为农业生产基地和市场的连接点,一方面连接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另一方面连接产地和销地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全程包括对农产的储藏、保鲜、运输、配送零售等工作,由此把农产品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成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形成“产销一体化”。这种模式提高了我县农村生产基地农产品的交易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实现了规模经济。3.推行“农超对接”模式。“农超对接”模式简单来说是指农业生产基地与超市进行合作,超市不经过其他流通环节,直接到生产基地对农产品进行采集然后配送到超市。超市在参与农业生产、加工、流通过程中利用自身的市场信息、管理优势来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物流配送、信息咨询、产品销售等服务,提高了农产品营销渠道的效率。同时规范化经营也解决了农贸市场终端存在的诸如质量保证问题、经营不规范等问题,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品味和竞争力。对农产品生产者来说,这种模式稳定而且风险小,超市采集农产品后直接配送到目的地,减少了流通成本和经营风险。但是,这种模式需要农户不能分散经营或者是以运销为主,要尽可能成立合作社组织或者联合经营,保证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规模经济才能长久保证对超市的农产品供给情况。具体可以由政府组织农户经营这样的身份来与超市合作,也可以由龙头企业向超市直接供货,还可以将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超市基地模式(形如家乐福和沃尔玛超市)。实现农超对接模式既可以满足当地的超市(金润万家、苏果、好又多),也可以与省内其他县城或省外连锁超市合作。实现“农超对接”一方面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损耗;另一方面使得生产、销售有保证,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热情,可谓是一种“多赢”模式。(二)企业促进农产品品牌化S县作为以农业发展为主的县城,农业经济是主要经济增长模式。在改善我县农产品营销渠道过程中要充分借助优势资源,例如城关镇的羽绒;晓天的花卉;杭埠的粮油;干汊河的羽毛;舒茶镇肉鸡;汤池镇的板栗;河棚的油茶;张母的竹编。我县代表性的龙头企业如银源育种公司、夏星食品公司、恒福食品公司、万佛湖渔业总公司,它们相对来说拥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水平,生产规模较大,需要起到带头作用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工业是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优势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以肉鸡为例,可以进行整鸡切块并分类包装,包括鸡翅、鸡腿、鸡肋等,其他多余鸡肉进行深加工以肉馅、罐头、火腿肠等方式出售;鸡蛋又可以分离蛋清和蛋白,作为各种食品的原材料,例如粽子馅、水饺馅、蛋糕糕点、鸡蛋干等。在龙头企业的带领下,不仅需要发展对农产品的深加工这类行业,还需要提升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据统计,S县近几年共5个品种获得省级名牌农产品称号,40个品种获绿色认证,在农产品的营销过程中,拥有品牌显得尤为重要。万佛湖的鱼头、S小兰花茶叶、还有华银茶油已畅销国内外,成为知名品牌,提升了我国农产品的销售影响力和竞争优势。因此,龙头企业的发展还需加快进程,着重培养品牌意识,以发展三品农业(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为方向,以发展享誉国内外优质品牌农产品为目标。同时,企业要推进组织及制度创新。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提高组织管理效率,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与农民建立稳定合理的利益分配关系,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采取股份制形式,此外还需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三)政府部门应加强工作S县政府部门应该给予农产品的营销主体(尤其是上游主体农户)更多的政策优惠和财政支持,鼓励营销主体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发展地方农业。譬如放宽金融贷款数额,减少税收,对农业发展具有重大贡献者给予物质精神奖励。为营销主体在进行法律等相关咨询方面,发生财务、劳动、农产品供给等相关方面纠纷的协助解决和营销主体进行工商登记等要提供良好的帮助和服务,才能在实际上服务于人民群众。加强信息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为市场信息能够及时传送给营销主体畅通渠道,包括生产基地的农户,保证营销主体能够根据市场需求有计划地进行农产品生产活动,而不是盲目生产。同时需要完善农产品的市场体系,立法机关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市场秩序,坚决打压不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我县现有粮油、果菜和棉等农产品合作组织和协会,大力发展我县的知名品牌农产品,建立经济合作组织,农产品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产品专业协会,畅通农产品的渠道建设,促进我县农产品走出省外,走向更大的市场。(四)创新农产品营销观念当今时代,网络营销已经迅速遍及各行各业,逐渐成为一种潮流。作为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市场的媒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科学手段对市场的需求进行收集与分析、农产品价格的发布、物流配送系统的运行和新兴交易结算方式的采用等一系列活动。通过电子商务系统,可以直接与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合作进行农产品的种植和采摘、分拣和加工、储藏与配送过程,避免了传统的营销方式的弊端,降低了农产品的保藏、损耗和运输的风险,减少了流通成本。农户可以快速了解市场信息,为营销主体与顾客能够良好及时的沟通提供可能,扩大了农产品销售量,树立了农产品的品牌意识。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收入的增加,生活品质的提升,人们对农产品和各类食品的安全卫生与营养指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等供不应求。绿色营销的观念应运而生,营销主体与从事农产品加工企业要秉承绿色发展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即消费者、企业和社会三者的利益要有机结合。发展绿色营销既能满足市场需求,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收入,体现企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